登陆注册
12420900000012

第12章 关于民族问题的笔记(3)

清朝在中央设立理藩院,位同六部,专管民族事务,由满、蒙员担任,负责少数民族地区地界、封爵、诠选、设官、户口、耕牧、土田、赋税、征发、贡纳、交通、会盟、贸易、宗教、翻译等。清朝将边疆民族地区划分为不同的行政区域,设置军府,为军事行政单位。派遣将军、都统和大臣进行统治。如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绥远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伊犁将军等。将军之外还有都统,如归化都统、热河都统、察哈尔都统等。还有大臣,如参赞大臣、办事大臣、协办大臣、领队大臣等有数十种之多。这些均为武职,虽兼管行政,但以军事为主。在民族地区,还根据当地社会组织状况,设置不同的行政机构。如蒙古的盟旗制度。即把原来部落制度打乱,一部划为多旗,旗上有盟,旗盟主要由中央认可,重要事情旗要请示盟,重大问题要会盟决定,届时中央派员参与。西北有伯克制度。伯克为维吾尔语,是由军事头领演变而来的头目的泛称。清朝的伯克制度分工极细,有总理政务的伯克,还有粮赋伯克、争讼伯克、水利伯克、宗教伯克、营造伯克等30余种,并确定等级和待遇。在东北或设旗,或设州县,或依原有组织设乡长、姓长。在全国普遍设立驿站,改善交通和加强联系。在西南地区则继续相机改土归流。

利用宗教进行统治是清朝的一个特色。明朝时期,黄教在藏蒙地区有很大发展,清朝为稳定对藏蒙地区的统治,采取尊崇喇嘛教的政策,有意识地利用宗教作为统治工具,在各地大兴土木,广建寺庙,仅蒙古地区就达上千所。在北京、承德、五台山等内地也修了规模宏大的喇嘛寺。清朝还把大批土地、牲畜、农奴赏赐给寺院,扶植他们成为特殊的封建领主,还对喇嘛实行各种优待,免去兵役、赋税和劳役。对上层喇嘛,还颁赐许多封号,给予不少特权。而且,清王朝还每年安排上层喇嘛进京觐见,享受与王公贵族的同等待遇,增进他们的归属感。允许他们在寺院领地内享有行政、司法特权,允许他们参与世俗事务。这些政策和措施有效地笼络了上层喇嘛,使他们自愿为大清王朝服务。

关于清王朝和藏族的关系。1642年,五世达赖和四世班禅派人到盛京觐见皇太极,次年皇太极派人赴藏慰问。1652年,清派人迎请五世达赖一行3000余人到京,建造西黄寺供其居住,赐予封号、金印,并封固始汗,确定了王朝对西藏的主权关系。此后,格鲁派成为绝对优势的教派,达赖成为天下释教的最高领袖。固始汗虽然掌握地方政权,但政权中总揽行政大权的“第巴”却是五世达赖的亲信。格鲁派进一步强大后,与固始汗争权,固始汗死后,达赖直接任命第巴,蒙古汗大权旁落。1679年,五世达赖亲信桑结嘉措继任第巴。五世达赖死后,桑结第巴密不发丧,并暗中勾结蒙古准葛尔部,进行反清活动。1696年,康熙平定准葛尔,得悉五世达赖已死多年,写信申斥,桑结嘉措诡称五世去世后担心民变,现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已经转世15年。大战之后的清朝不得不承认现实,准予正式坐床。1703年,拉藏汗继其父达赖汗后承袭和硕特汗位统治西藏与桑结嘉措开战,桑氏战败被杀,另行任命第巴,并派人进京报告桑氏阴谋,清廷赐封拉藏汗金印,令把六世达赖解送进京。六世达赖解京途中病死于青海湖附近。拉藏汗在六世达赖进京后另立新六世达赖伊什嘉措,但没有得到格鲁派上层承认,青海蒙古亦反对。在这种情况下,朝廷于1709年派侍郎赫寿进藏协助拉藏汗办理藏务,又册封五世班禅罗桑意希为“班禅额尔德尼”,赐金印金册,协助拉藏汗管理政教事务。班禅在西藏的政教地位由此而定。1716年,新疆准葛尔部策望阿拉布坦应桑结嘉措余部之请,派台吉策凌敦多布率兵袭击西藏,杀拉藏汗,囚新达赖,固始汗部在西藏统治结束,西藏陷入混乱。1718年,康熙派兵首次入藏失利,后年再次入藏。同时护送早于1710年就封为七世达赖的格桑嘉措(塔尔寺僧)入藏坐床。1721年,康熙改变由蒙古部族统治西藏的格局,改由藏人治藏。同时,实行前后藏分治,变第巴一人为四名噶伦共治,并采取适当军事措施,以确保统治。1726年,清军在当地固始汗余部支持下进入拉萨。稍后,七世达赖到达拉萨坐床。

固始汗嫡孙罗卜藏丹津从军平藏有功,袭亲王爵。但他企图复先人霸业,于1723年胁迫青海和硕特部叛乱,川陕总督年羹尧奉命平叛后,清朝解除青海藏族对和硕特部的隶属关系,恢复土司制度,并对青海喇嘛寺院进行整顿,撤消封号,减少喇嘛;改西宁卫为西宁府,设立西宁办事大臣,总办青海蒙藏事务,把青海置于中央直接管辖之下。

此时(1727年),西藏发生三噶伦反对首席噶伦的内乱,内乱平息后,清廷正式派出驻藏大臣,总理前后藏一切事务,三年一任,并有调动驻藏军队之权。封没有参与叛乱、且协助平叛有功的原噶伦颇罗鼐为贝子,总管地方政务,后封为郡王。为削弱西藏地方势力,清把康定、理塘、巴塘等地划归四川管辖;把中甸、维西、德钦等划归云南;把后藏拉孜、昂仁、彭措林三个宗划归班禅直接管辖。1729年,在云、川藏区设置土司、土官进行治理。1747年,颇罗鼐死,子珠尔默特那木扎勒袭父职位。珠氏上台后,与驻藏大臣和七世达赖发生矛盾,主要是反对朝廷派遣驻藏大臣,并与宗教领袖争夺权力。叛乱再发,清军再次入藏,未抵,七世达赖等将叛乱首要擒获。

为防止叛乱再发,清对西藏地方行政建制再次进行了重大改革。(1)废除封授郡王制和郡王掌握政权的制度,正式授权达赖喇嘛掌握西藏地方行政事务;(2)正式建立噶厦即西藏地方政府,设一僧三俗四名噶伦,会商办理政务,重大政务须请示驻藏大臣。(3)噶伦不得私自任免地方官员和寺院堪布,必须报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酌定。(4)设立译仓(秘书处),内设四名僧官大秘书,统管寺院政务和僧官任免事宜;噶厦的公文、政令亦须经译仓审核生效。(5)增兵1500名,加强边防。这些措施,确立了格鲁派管理西藏的政教合一的制度,驻藏大臣有与达赖共同管理西藏政务的平等地位。

1757年,七世达赖逝世,一时无人理政,乾隆用第穆担任摄政至下一世达赖亲政之前。这是西藏地方摄政制度的开始。1788年和1791年,尼泊尔国廓尔喀族两次入侵西藏。前次由于清廷使臣懦弱,赔款议和而退;后索银遭达赖拒绝二次入侵,福康安率军入藏,1792年尽复失地,且深入尼国700余里,尼国请降后撤回。以此为鉴,清再次改革西藏制度。福康安与八世达赖、七世班禅共商,提出《西藏善后章程》102条款,1793年经清政府修订为29条颁布执行,即《钦定西藏章程》。(1)重新规定驻藏大臣、达赖、班禅职权和地位,明确驻藏大臣督办西藏事务,地位与后两者相等,地方僧俗均受大臣管辖。(2)设立活佛转世的“金瓶掣签”制度,活佛去世后,由驻藏大臣将各地所报呼毕勒罕写于牙签之上,置于清政府颁发金瓶之内,在驻藏大臣亲临监督之下,于大昭寺宗喀巴像前抽签,呈报中央政府批准生效,坐床仪式也要驻藏大臣主持。(3)设立地方常备兵3000人,军官由驻藏大臣和达赖共同选任。(4)西藏对外事物,由驻藏大臣主持。外方给达赖、班禅的信件须报驻藏大臣查验并代为酌定复信内容。噶伦不得与外国人私自通信。(5)地方赋税和政府收支,统由驻藏大臣稽查总核。这一清廷对西藏地方政治、经济、内政、外交、宗教、军事诸方面的规定,用法律和文字固定下来,意义重大。

十一

梳理下来,中国历史上处理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关系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汉唐时期,实行羁縻制度。此制草创于秦,形成于汉,唐有添加,至宋无大发展。二是元朝时期,建立行省,实行土司、土官制度。这是元朝的创造。三是明清时期,从土司、土官制度入手,逐渐改土归流。改土归流应该说是明朝的发明,清朝实行的更为彻底、有效。就中央政府与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系状况而言,应当说元、清两代是比较好的。这或许与他们本身都是以边疆少数民族身份入主中央政权有关。他们对如何处理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系,怎样才能易于为少数民族所接受深有体会,从而处置也就较为好些。

我们现在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是历史经验积淀的产物,又是我们自己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创造。这里的关键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结合,既不是单纯的民族自治,也不是单纯的区域自治,而是特定民族在特定区域中的自治。其中的道理值得认真体悟。

同类推荐
  • 钱氏家训

    钱氏家训

    本书分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大部分,对钱氏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国的思想行为,作了全面的规范和教诲。
  • 《道德经》意释致用

    《道德经》意释致用

    老子《道德经》问世后注本数千,解读的角度、方法各异,笔者无暇用“小学”、“版本学”对之作出一一甄别。为了使从事实际工作的管理人员尽快把《道德经》的知识转化为操作智慧,笔者以《道德经》方面的权威专家朱谦之先生撰写、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的《老子校释》作为底本,用王弼“得意而忘言”的方法对《道德经》进行逐章“意释”,同时根据个人阅历和体悟逐章加写“致用”。
  •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塔木德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塔木德

    犹太人的智慧来源于他们的民族经典——《塔木德》。
  • 多元论:差异性哲学和政治学

    多元论:差异性哲学和政治学

    多元论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发现置身于一个有不同的伦理、哲学、宗教和文化信仰的多元性的世界。多元论既不是一种新的现象,也不是把当代西方社会同其他社会分离开来的现象,无论是今天还是过去都是如此。
  • 听朱光潜讲美学

    听朱光潜讲美学

    对于如何处理中西关学关系的问题,长期以来众多美学家从各自的学术观点和立场出发,做了积极的探讨和研究。
热门推荐
  • CRIME AND PUNISHMENT

    CRIME AND PUNISHM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墓之圣人心

    神墓之圣人心

    (本书不是神墓同人,不是神墓同人,不是神墓同人)一块天外陨石,上面带有已经失传的文字,“”本以为是上天赐给的天道经文,翻译过来,却是预示着大动乱的来临。“圣人心,动乱平”可拥有圣人心的人已经是只存在于传说中,难道会再次出现?
  • 主花千骨之漫漫升仙路

    主花千骨之漫漫升仙路

    这是一篇二穿文,现代世界的霓漫天穿越到洪荒世界成为还没有成圣的女娲与伏羲之女,身负一线生机被天道所忌惮,在其渡成圣之劫之际将霓漫天驱逐出洪荒世界,其本命法宝混沌珠为护住霓漫天的神魂而耗尽力量。后转世成蓬莱岛岛主霓千丈之女霓漫天,但是可怜的漫天洪荒记忆在转世时被封印了,为了不被炮灰漫天只好努力修炼远离男女主角,可是男主角你那唯一的徒儿不是在那边吗???第一个世界是小说版花千骨世界剧情开始一段时间后会进入下一个世界(已完结)第二个是古剑奇谭(已完结)第三个是犬夜叉与死神世界(已完结)第四个是轩辕剑第五个是仙剑三教师资格证考试是在11月5号,现在正在备考,所以没有更新!读者群【539347780】
  • 异变狂潮

    异变狂潮

    这是一片遭受了全球性的生化袭击后幸存下来的废土,世界人口骤降百分之六十,而在变异的生化病毒的驱使下,世界上诞生出了狼人、吸血鬼与新丧尸这三种新型感染者,在黑夜下与人类共存着。秦轩于生化袭击爆发前被丧尸咬到,然而五年后却在一间实验室中醒来,发现自己的身体能够融合其它感染者的病毒却不会被其感染,能够拥有吸血鬼的敏捷却不用以血为生,能够获得狼人的力量和自愈却不会变身成狼人,一步步走向完美……(不虐主不11,求支持^^)
  • 墨霖语熹雅

    墨霖语熹雅

    因为一次出游,两人相遇,第一次相遇就骂了他一顿,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来就没有人敢这样对自己,她是这世上的第一人,自然也是最后一个韶华易逝且难寻,何人嗟叹落烟云。红尘浮生不轻断,只拢闲曲霓裳舞。一世功成名就,一朝红颜在怀,一默红尘浮云,起起伏伏,朝起夕落,终究别离何终?
  • 逆鳞之逆袭

    逆鳞之逆袭

    名门之后,家道中落,内幕重重,拨云见雾。
  • 惜乔

    惜乔

    姬传熙不知道他怎么就把一个那么爱他的女孩给弄丢了。司乔离开之后,他才发现和她在一起的十年,才是他眷恋的生活,可是他还能找回她吗?在这个社会,男女之间的爱是多么的渺小和无奈,家世、背景、学历,这一切似乎都比爱情更重要。可是,这些真的那么重要吗
  • 当架空变成了现实

    当架空变成了现实

    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这是一个群魔乱舞的世界。这个世界中每个人都有着神奇或者是不神奇的力量,只是……“这是个什么鬼呀?!!!”
  • 我与你的漫漫十年

    我与你的漫漫十年

    初遇时她宛如一个小乞丐,站在陆家大门口,而他如王子一般坐在钢琴面前,指尖跳动着悦耳的音符,陆擎与沈夏婵的缘分从初相见就再也无法割断了……
  • 我在异界连WiFi

    我在异界连WiFi

    某绝世天才:“萧凡,为何你的战魂如此强大?”萧凡:“因为我有WiFi”某炼丹大佬:“萧凡,为什么你的炼丹术如此神奇?”萧凡:“因为我有WiFi”众人:“那为何你学什么都那么快?”萧凡不耐烦了:“都说了,因为哥有WiFi”“WiFi到底为何物?”众人皆是不解。“WiFi啊,那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蕴含着宇宙奥义的东西,尔等是永远无法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