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53400000016

第16章 走进台湾(13)

家境好点的人,首先会想到在自家门前、繁华地段、风水上佳的地方建寺盖庙。没钱的人,特别是台湾那些比较信奉神灵的老人,或者乡村里的人,平时的零花钱,也多半变成了香火钱。据说,台湾有登记的寺庙6000多家,没有登记的,更是无以数计,特别是在台湾的南部和乡村。台湾人无论长幼,一生中最常去的地方、去得最多的地方、百去不厌的地方,多半也是寺庙。

大陆人到台北,不去见识一下台湾的寺庙,就会对台湾人笃信神灵大惊小怪。较有名的有台北县附近的指南宫(台湾习俗认为,情侣们是不能进入指南宫的,因为指南宫拜的是吕洞宾。我有些不明白,俗语说“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讲的吕洞宾是好人啊?又不是第三者,怎么会拆散情侣呢?)已经有275年历史的台北市龙山寺、彰化县城的妈祖庙、南投县的紫南宫、澎湖县马公岛上台湾最古老的天后宫等等。如果你坐观光火车,围着台湾岛转一圈,恐怕一路上看到最多的还是五颜六色琉璃瓦建造的金碧辉煌的各式寺庙。而且有一点与大陆绝对不同,台湾寺庙真正赚的是信徒们自愿掏的香火钱,而不是不得不买的门票钱。

在台湾,无论多么豪华的寺庙,基本上都是不收门票费的,而且,寺庙里许多纸张优良、印制精美的书籍(多半是本寺庙的介绍和一些劝导人积德行善的书籍),全是自由免费索取的。

据不完全统计,台湾人有26%的人口信佛。按大陆人所知的常识,“××寺”、“××山”什么的,应当是佛教所在地;而“××宫”、“××观”,则应当是道教所在地。但在台湾,这种划分不一定好辨认。台湾人说的“佛”,一般既包括了佛又包括了道。

据台湾的一本道教书籍记载,在日本占领台湾期间,日本人很怕中国的道教,因为道教既要祭神,又要祭祖宗。日本侵略者为了便于侵略和统治,想叫台湾人忘了祖宗,于是,在台湾岛上开展了一场清除道教、撤除道观的活动。鬼子规定,如果台湾百姓自觉拆除道观和祖宗牌位,就奖励一升粮食。那时,台湾的资源被小日本掠夺,台湾百姓生活得很艰辛,一升粮食绝对是极大的诱惑。为了能领回粮食又不失了祖宗,聪明的台湾人想出一个办法,就是把祖宗牌位悄悄放到佛堂里,反正日本鬼子又分不清佛与道。就这样,台湾佛教与道教高度整合。难怪上次,我采访两岸道教论坛会时,会在现场见到那么多身着金黄袈裟的佛僧们。

台湾的寺庙很多,寺庙前多半立着青龙、白虎两大石兽。人们进庙宇,讲究从龙边进,虎边出。寺庙里,有的祭孔,有的祭佛,有的祭道或者祭土地公财神爷,有的则祭妈祖,还有祭观音菩萨等等……更有佛道不分的。反正都是神,一起祭就是了。

所以,在台湾的寺庙里,常常可以看见,右边是关公像,左边却是释迦摩尼身,一转身,又是送子娘娘祭香台。

信徒们手持高香,各祭各的,袅袅香火,互不影响。

台北市西门附近的龙山寺,台北捷运龙山寺站就在此,非常好找。一下地铁,闻着香火味儿,就可以找到。275年的龙山寺,香火非常旺盛。据说,这里也是台湾最大的土地公——财神爷庙。所以,常年香客不断。

走进寺庙,不是周末的日子,照样人流不断,焚香烟味,直冲鼻眼。举着相机溜达,但见送子娘娘香案前,摆放着不少心想事成、前来庙里还愿的供果,甚至还有一锅新鲜的鸡汤。估计还愿的人,如愿地生下了儿子。在文昌庙殿前,竟然有一处“准考证复印件放置处”,真是让人想乐。可看着那些如愿考上大学或者希望考上如愿大学的年轻学子们,虔诚地把自己的录取通知书或者准考证复印件,恭敬地放在木匣子里,然后烧香叩拜,那笃信的神情很是凝重。

写到这儿,想起在台湾南投县见到的一处有趣现象:南投县的紫南宫,有一个专门为信徒们设置的,向寺庙借钱(求金)和还钱(还金)的窗口。两个窗口(特别是还钱窗口)前,人们排着长长的几路纵队,据说天天如此,人头爆满。香客们在这里,可以向神仙借钱,借多少都行,全是真金白银的市面流通台币。但是,当你愿望实现时,你就得来寺庙还钱。当然,还多少都可以。

我问当地人,这样会不会有人借了不还?当地人诧异地看着我,想了想说,“不还?也——行吧。”但我知道,那话意是:“敢不还神灵的钱?不怕遭报应?”

紫南宫充分利用了台湾人对神灵的虔诚、敬畏和企盼……以贷小钱还大钱的现实,赚得那是盆满钵满。惹得许多南投县商业界人士笑侃,能否与紫南宫住持商量一下,在自己的领地上,帮紫南宫开一个“还钱”的窗口,保证只收取少量的提成费用。由此可见,紫南宫的流动资金超级庞大。

往往,人们借一千,多半还两千。赚了钱的,认为是神灵显灵护佑,所以常常几万、甚至几十万的还,图的就是一个吉利和神灵的继续保佑。从紫南宫的“发财”经可以窥见台湾寺庙的兴隆与发展。

(12)艋岬、剥皮寮与红楼

到台湾,当地人都会很顺口告诉你,台湾历史,就是“一府二鹿三艋岬”。那大意是说,早年台湾的这3个地方,是台湾最富裕和最繁华的所在。

一“府”,指的是台南府。明朝末年,郑成功在台湾把荷兰人赶走后,就把台南作为台湾的首府。为了纪念他的家乡祖地晋江安平,郑成功把荷兰人建的城堡,取名叫“安平堡”。“安平堡”现在仍是大陆人游台南必到的景点。当然,台南到处分布着的,还有大大小小的“郑成功庙”、“延平爷庙”等,都是纪念郑成功的庙宇。

二“鹿”,是指鹿港。鹿港隶属于台湾的“彰化县”。鹿港早年由一批拓荒的大陆“泉州籍”移民到此所开发,所以信奉的是妈祖。彰化县大甲镇的“天后宫”,就是非常有名的妈祖庙。

三“艋岬”的艋岬,位于现在台北市万华区的西门附近。有人解释说,“艋岬”原本是台湾原住民平埔族的语言发音,大意是指独木舟或“船可到达的地方。”

早期,大陆泉州的陈姓等“泉州籍”三大姓人,到台北来拓荒。由于此处河面上划着一种土语发音相似“艋岬”的船,所以,大陆“泉州籍”移民就把这个地方叫做“艋岬”。这里也成为“泉州籍”人的聚居地。

艋岬附近,还有一处折射着台北历史的“实物坐标”,这就是剥皮寮。剥皮寮的“寮”,意指地方。剥皮寮,顾名思义,就是剥树皮的地方。早年间,位于台北西门町附近的地方,是台北的水运码头,也是台湾北部的经济发源地。淡水河与新店溪流经这里,一路上,行船运来许多上游山上的原木,堆放在这里的一处莲花池边。有人需要,就地剥树皮,进行木材加工。久而久之,人们就把此地简称为“剥皮寮”。而旧称“艋岬”,更是被音译成了“万华”。由此有了现在“万华区”这个地名。

台湾人一说起“艋岬”,总是把它与黑社会、角斗联系在一起。居住地的台湾片儿警也再三叮嘱我们,为了安全,女生晚上要减少外出。不过,居住在此区几个月的我,倒没觉得万华区有什么台湾黑社会、帮派组织聚居的痕迹,倒是觉得,这个区的房屋、街道虽然老旧,但相对讲,也比较安静,交通、购物也很便利。不过,台北市万华区随着台北市政府东迁以后,日渐萧条。虽然后来,台北市政府把西门町成功改造成台北年轻人的时尚领地和购物步行街,但万华区的房价却始终提不上去。这大概也是全球老旧城市改造的通病。

在台北,寻找历史,西门町的剥皮寮,绝对是一处具有代表意义的地方。前不久,台湾热播的电影《艋岬》,实拍景就在万华区西门町附近的剥皮寮。所以,现在这个老旧地址,已经变成人们寻找电影足迹的地方。在它附近,还有一处很特别的地方,就是西门红楼。西门红楼位于台北市万华区的成都路上,紧邻西门町徒步区。两层高的红砖洋楼为1908年所建的台湾三级古迹。这处古迹建筑最独特地方就是它的外观。每个正立面,全是8米,也因此被称为八角堂。当年八角堂曾改名为“红楼剧场”,现在则是官办民营的电影院和小型文艺表演场所。

美琴小姐告诉我,以上解说的都是些常识,最主要的还有一点就是,西门红楼现在是台湾“同志”们扎堆聚集喝酒、喝咖啡、聊天的地方,简称“同志酒吧一条街”。想起2010年10月底那天,台湾号称30000同性恋大游行,主题竟是“投同志政策一票”。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一群“同志”,坐在花车上,妖娆演出,真是抢尽路人目光。

同性恋,在台湾受何种待遇?不得知晓,台湾目前还没有承认同性恋婚姻。

正好这两天台湾报纸报道说,西门红楼在下周一(12月20日),就满102周岁了。为了纪念这个台湾保存最完好的三级文物,台北市政府正举办影片征集活动,邀请游人和民众,用影像记录“心中的红楼”参赛,以呈现西门红楼百年来的变迁。据悉,这些短片将在2011年1月底,就地在红楼里展出。相信那时,大陆到台湾来旅游的人们,正好可以实地进去参观参观,一睹红楼百年的浓缩精华。

(13)诚品书店:读书人的福气

原来书店,还可以这样摆设,这样享受,这样闲逛。

这是我来台北后,逛诚品书店的第一感受。

台北诚品书店,是台湾目前最大的书店,连锁店遍布台岛各地。据说大小有50多家分店。而仅就台北而言,就有20家之多。敦化南路这一家,是它的总店,是24小时不打烊的。

台北的冬夜,喧嚣消失的街道,路人已经很少,位于忠孝敦化捷运站外不远处的诚品书店里,依旧灯火通明。许多大陆来的游客,一天忙碌下来,到了晚上,总会寻找一切时间跑到这家书店,掏出亲朋好友开出的书目,买上几大本,完成任务般地旋风而去。不过,逛台北的书店,还是要像我这样——暂时定居台北的人,才能悠闲、心静地慢慢转悠,也才能逛出书香的味道,逛出内心深切的享受。

敦化南路的诚品书店我去得不多,更多光顾的,倒是捷运台北市政府站附近的诚品信义旗舰店。位于台北市东边的信义诚品书店,是一家新开张不久的旗舰店。不仅有一万多平方米的占地面积,还独具特色地把书店定位在“阅读博物馆”上。走进这家铺满实木地板的书店,敞亮的大厅,低矮的书架,随处可坐,随处可倚。不得不感叹这是一个随处可读的超人文环境。人走在里面,简直像进了图书的海洋。在书店的一角,你可以在那里点杯咖啡,喝点冰水,与书友或亲朋,轻言细语地交流阅书的心得。满屋书香中,混合着淡淡的咖啡香气,令人陶醉,令人流连,令人忘记归路。原来,咖啡,还可以这样与书香完美结合,结合出一种别具一格的高雅情调。

据说,第一家诚品书店诞生于1990年,以售卖外文及艺术书籍为主。2年后,诚品书店才扩大营业面积,扩大书区和书种。还听说,诚品书店自开张之日起,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直到第九年,才开始转亏为赢,成为今天与“金石堂”、“新学友”齐名的台湾三大书店之一。诚品书店,不仅是书店,还兼有提供全民教育的社会义务。由于台湾提倡终身学习制,号召市民申请终身学习护照。一照在手,可以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学业结束后,护照上可以加盖学分章,学分积到一定程度,可向政府申请证书。所以,诚品书店在经营的同时,还具有“电影院”、“展览馆”、“书院”等配套学习功能。诚品书店的专题讲座,“一年有三季,一季有三月”,也就是说,在2-4月,6-8月,10-12月,都会举办讲座,市民可随意随性地选择旁听。

台北人很自豪地告诉我,诚品书店每年都会规划一百项的推广活动,比如读书节、摄影展、作家签名会等;《诚品好读月刊》还随时介绍书店新书。书店专业选书小组,每月都会选出四五本好书,摆放在书店最醒目的位置上,向读者优先推荐。

坐在台北诚品书店阅书,丰富的书籍、琳琅满目的杂志,在这里,时间、空间,仿佛都凝固了。只有陶醉在文学的美、书纸的香、思绪的远、满心的静当中。有这样一家书店,真是读书人的福气。诚品书店,让读书永远不再打烊。

(14)美丽花博

台湾筹备已久的花博会终于开馆了。

之前,台湾海基会江丙坤董事长和台北市郝龙斌市长,以及台湾花博会总制作人丁锡镛,邀请两岸媒体记者参观台湾圆山花博园区的布展情况。参观前,丁锡镛先给大家作了一个大致的介绍,他说,这次花博占地约91.8公顷土地,共有4个园区14座展览馆。馆中3000万株、1600类、3300种的花卉,在171天时间里,将分6到8次换展。听着挺美。虽然台湾花博比上海世博会的142座展馆小了许多,可花毕竟给人开心和养眼的感觉。所以,大家都急于先睹为快。

然而,等几十家媒体在头戴绢花的女导游引领下来到园区中时,许多记者都大失所望。只见花博园中不见花,路旁花台里也只是一些红不红、绿不绿的小杂花。说真的,如果台湾花博就这样开园,当地人对台北市长郝龙斌的非议一定又会不少。所以,2010年11月6日早上台湾花博会正式开馆,我兴趣真不大,加上这些天采访太辛苦,所以,一直到上午10点过,才勉强鼓着劲儿出了门,去往捷运圆山站边的花博园区。

真没想到,那天花博总设计师丁锡镛先生,对我们记者狠狠地留了一手。今天到场一看,那个姹紫嫣红,那个奇花异放,我想许多记者的感觉一定跟我一样,大大地傻了眼。花的精灵,花的粹华,果然非凡。

一口气狂走下圆山、美术公园两个园区的8个展馆。一路拍摄下来,直到弹尽粮绝。一看时间,整整6个小时,无奈,只好打道回府给相机充电。

窗外,下起了大雨。今天晚上9点,台北市大佳园区还将燃放烟火。从电视上看,烟火燃放的河两岸,站满了热情不减、打着雨伞观看的人们。那一柄柄五颜六色的雨伞,就像一朵朵盛开的鲜花。

台湾的烟火,还真是漂亮。犹如白天看到的那些美丽的花。

台北花博,我进的第一个馆,是圆山公园的“争艳馆”。争奇斗艳,名副其实。

我一边慢走,一边看着相机镜头里的园艺景色感叹:台湾人,真的太有创意了。简单的花卉、不起眼儿的辅料,竟能配搭出如此美妙的景观,难怪当年台湾的“巴黎婚纱”摄影能在北京乃至大陆许多地方发展成超规模的连锁店,看来也得益于他们无拘束的想象空间和独到的创意点子。

争艳馆里,那数不清的兰花,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美妙的花景,让人心旷神怡。

争艳馆设在台湾圆山体育场里。原本为看体育的场馆,用在办花博上,一样造型别致有趣。

在争艳馆里,许多年轻志工,在一旁不停地提醒人们尽量往前走——因为人人都在美丽花前留影,特别是一些中年男女,不仅自己来观花,还用轮椅推来年迈的、腿脚不灵便的老父母。流连于花景之间,不知不觉中,某个如梦如幻般的景色前,便常常堵满了人群,仿佛大家都忘了向前挪步子。

花博开展前一天,捷运站里的广告牌儿全换成了花博图案,连捷运运行图都换上了详细标着花博位置的指示图。跟着指示图走,一点都不费神。

同类推荐
  • 陈力丹自选集

    陈力丹自选集

    学科的研究某种程度上是可以服务于国家的政策研究或商业目的的,但在观念上要明白,学科并不是为政策研究或商业目的而存在的,它是人类对自身活动的一种思维方面的把握,没有功利目的。黑格尔在谈到美学时说过一段话:“科学,作为服从于其他部门的思考,也是可以用来实现特殊目的,作为偶然手段的;在这种场合,就不是从它本身而是从对其他事物的关系得到它的定性。从另一方面看,科学也可以脱离它的从属地位,上升到自由的独立的地位,达到真理,在这种地位,只实现它自己所特有的目的。”这个道理,恐怕新闻传播学也不例外。
  • 西部招妻

    西部招妻

    马宏杰用近30年时间,跟拍了河南残疾人老三找媳妇的过程。老三先娶了个“憨姑娘”,不肯跟他过夜,只好离婚,随后三次去宁夏“招妻”,几经周折,总算定下一个媳妇,但与家里人处不来,只好让她走了。老三接着找媳妇,不幸遭遇“放鹰”,蒙受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老父亲也气病身亡。最后他只好再去宁夏,终于招来一个叫红梅的媳妇,生了小孩。可是两年后,红梅就喝了老鼠药,想回家……
  • 语文知识小丛书:词与短语

    语文知识小丛书:词与短语

    我们说话是一句一句地说,为的是一句话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而一句话又常常是由几个小单位组成的,每一个小单位能表达一个简单的意思。这样的小单位便称作“词”。
  • 小荷尖尖

    小荷尖尖

    本书收录了六篇论文,研究主题分别涉及文化人类学的仪式和家族研究、经济人类学、法人类学、旅游人类学以及族群研究等人类学学科中不同的研究话题。选题可谓具有代表性,有很大的学术意义,从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各人的兴趣爱好以及研究方向。
  • 每天懂点开心经济学·心理学·博弈论·国学

    每天懂点开心经济学·心理学·博弈论·国学

    读懂心理学,做他人的读心高手,做自己的心理理疗师,掌握经济学,你会在财富的每一角落遇见亚当·斯密,知晓博弈论,你将拥有行走江湖的处世王牌,了解国学,你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结构。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只有豁达的人懂得“舍”与“得”的哲理。人生是需要随时面临选择与放弃的,不放下过去的伤痛,你就永远无法尝试新的快乐:不埋藏旧的记忆,你就无法面对新的开始……选择与放弃是一个人的立世之本,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成功与否,要看我们能否合理取舍。远离浮躁,从容选择,是一个现代人适应社会环境的基本要求。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绝品神族

    绝品神族

    坠下悬崖身未死,巨巢神雕情手足。八岁他为了拍卖会,接取主城血任,猎杀九品玄尊,仅仅武师境的他,该如何猎杀,前世巴雷特狙击异世魔。炼器、阵法、造神枪,他行。手枪、冲锋、重机枪,他会。红颜知己遍九州。枪支弹药赠佳人。
  • 灭世启动者

    灭世启动者

    古老预言现世,世界濒临毁灭,这是一个叛世者的故事。
  • EXO:遇见,对的人

    EXO:遇见,对的人

    哈哈,此书虐恋,,,,,不戳进来看看是你的损失哦
  • 东汉末年说三国

    东汉末年说三国

    马休带着系统来到东汉末年,从一个幽州郡小校开始。冒充名将后裔,结识关张、起兵幽燕;拉拢陈宫,黑死丁原、抢占洛阳;进而霸两川,占西蜀;威逼马超,兵压五胡;一步步将渐渐式微的汉室王朝重新领向强盛;什么....做皇帝?来呀把这家伙拖出去打!还是皇帝轮流做,明年到你家,这天下让给有能力的世家子做。什么有人想搞世袭?斩白马...妄想一家为王者天下共击之!江山一统,社稷已定,当载歌载舞,以颂太平:啥,骊山崩塌!天有两日,人有两皇,秦皇宫高悬月上,如何是好!?马休:怕鸟!老兄弟们都起来,跟上面对着干!咱们也铸圣庭!
  • 符文大地

    符文大地

    英雄联盟中众多英雄的背景故事就如同颗颗散落的珍珠,作者凭空虚构一条贯穿所有英雄背景的故事线;把这些璀璨夺目的珍珠一一串联。
  • 胖胖经纪人

    胖胖经纪人

    面对过种种后,回首望去,那个一直陪着你的人,才是你值得去珍惜的人。
  • 女将浮卿

    女将浮卿

    【大婚之日她凤冠霞帔等候迎娶,他却一身白衣翩翩而来。冰冷的剑隔着红衣抵住她,她只觉得自己像是被浸在了冰水里,苦笑,“你的剑为何会抵在我的心上?刺穿它,你开心吗。”】大名鼎鼎的苏国女将造就了天下之奇闻,一生威名赫赫,可谁又能料到最后却是栽在了情爱的手中?我享尽一生盛名,荣华浮生,我自觉晓,这天下万千珍贵也抵不上一个你。——[年少]苏卿纵使你我再相爱又如何?相爱之后依旧是天罗地网的阴谋与背叛。曾经我爱你至深,你却还是一剑斩断了你我纠缠数年的缕缕情丝,如今,我愿与君陌路,再不相见。——[如今]苏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