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16900000033

第33章 收拾诸王(2)

真是不说还好,宠姬越是说明,英布越是怀疑贲赫与宠姬有问题。贲赫知道事情有变,惊恐不已,只得装病。英布更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更加愤怒,准备逮捕贲赫问罪。贲赫至此,横下一条心,到长安去告英布谋反。英布听说贲赫已经逃走,立即着人追赶,但是贲赫已经走远,追之不及。

贲赫逃到长安,首告英布谋反,建议刘邦乘英布还未动手之时先发制人。刘邦读了贲赫状纸,召来萧何商议。

萧何说:“依我看来英布还不至于谋反,恐怕是仇家诬告。皇上先把贲赫关起来,再暗中派人去秘密考察是否确实。”

刘邦心中很不希望英布叛逆,忙派人去核实。英布得知贲赫告他谋反,被刘邦关押,而汉使来自己这里,倒像侦探,更增加了疑心。真是越想越不对劲,坐立不安,寝食俱废,总觉得自己眼下只有一条造反的路可走了!

英布迫不得已,决定反汉,将贲赫一家灭族。他召集诸将,鼓动说:“我跟着刘邦守成皋,定淮南,会战垓下,有大功于汉家天下,可是刘邦近日斩韩信、烹彭越,全不念及开国功臣。如今又听信贲赫谗言,准备杀我。反正不过一死,我决定起兵反汉。刘邦已老,不敢领兵打仗,一定不会带兵前来。汉家诸将,我所惧者,韩信、彭越二人而已;如今二人已死,我谁也不怕。”

众大将跟随英布多年,纷纷支持反汉自立,大概也想弄个开国元勋当当。

刘邦听说英布起兵反叛,下令赦免贲赫,封为将军,立即召集诸将,举行军事会议商量对策。

刘邦说:“英布起兵叛逆,当下之急,该如何处置?”

众将都说:“皇上立即发兵征讨他。”

汝阳侯夏侯婴说:“楚国故令尹薛公十分了解英布,可请他来商量一下。”

刘邦下旨,立即请来了薛公。

夏侯婴问:“听说英布叛逆,这件事是真的假的?”

薛公说:“英布谋反,我确信是真的。”

夏侯婴又问:“皇上封他为王,他有什么好反的?”

薛公说:“韩信、彭越、英布,三位一体,如今韩信、彭越皆被杀戮,英布唯恐祸及自身,所以谋反!”

刘邦问:“英布谋反,朕当如何?”

薛公说:“英布谋反,不足为虑。如果他采用上计,山东之地非皇上所有;他用中计,胜败难以预料;如果他用下计,皇上高枕无忧,英布必败无疑!”

刘邦问:“什么叫上计?”

薛公答:“英布东取吴地,西取楚地,占领齐鲁,联合燕、赵,拥兵固守,山东非皇上所有。”

刘邦问:“什么叫中计呢?”

薛公答:“英布东取吴,西取楚,夺取韩、魏,据敖仓之粮草,塞成皋之险阻,胜负实难料定。”

刘邦问:“何为下计呢?”

薛公答:“英布东取吴,西取蔡,集中兵力在越,自己进居长沙。这样,英布必败无疑。皇上高枕而卧,汉家天下坚如磐石。”

刘邦心中暗暗佩服薛公之论,又问:“你估计英布将采用哪一种计策?”

薛公答:“必取下策!”

刘邦问:“他何以弃上计而取下计?”

薛公说:“英布不过是一个骊山刑徒而已,乱世出英雄,因而当上了淮南王。一切谋划都从自身考虑,全然不顾百姓的意愿,一点儿也不会做长远打算,所以说他必出下策。”

刘邦大喜,封薛公为千户,关内侯,立赵姬之子刘长为淮南王。刘邦正在生病,本不想亲征,要让太子代己而行。但是吕后出于保护太子的目的,死缠活搅,刘邦只得御驾亲征。虽然薛公打了包票,但是刘邦仍觉得没有把握,群臣武将也难免担心。像张良这样一心自保之人也亲自出来送行,叮嘱又叮嘱,可见形势的确严峻得很。

英布叛军,果如薛公所料,东击荆地,在高陵杀死了荆王刘贾,尽收其兵,渡过淮河,进攻楚地。楚王刘交率兵迎敌,被英布打得大败,只得弃城逃往薛地(今山东省滕县东南)。英布不攻齐鲁,带兵溯江西进,一切尽在薛公预料当中。

汉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十月,英布大军与刘邦大军在蕲县(今安徽宿县南)相遇。英布看到刘邦亲征,不免吃惊,但是事已如此,不容他犹豫,立即摆好阵势,准备决一雌雄。

刘邦扎营,登高窥敌,见英布部队都是精锐,摆阵列队,与项羽十分相似,刘邦心中厌恶不已,立即率军出阵对敌。

刘邦喝问:“你何苦要造反?”

英布心想反正也已经被逼造反,倒不如也去弄个皇帝当当,信口说:“我想当皇帝!”

刘邦一听,心中暗叫:“好你个小子,果然是要造反!”

随即,两军开战,空前激烈。

《史记·黥布列传》载:

“遂大战,布军败走,渡淮,数止战,不利,与百人走江南。布故与番君婚,以故长沙哀王使人绐布,伪与亡,诱走越,故信而随之番阳。番阳人杀布兹乡民田舍,遂灭黥布。”

英布的造反,就这样以失败告终。

而后,刘邦下令皇子刘长为淮南王,由于荆王刘贾在英布造反中战死,无子嗣位,刘邦就将荆国改为吴国,立他二哥刘仲之子刘濞为吴王。

最后说说卢绾。

平定英布之后,楚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赵王张敖、燕王臧荼,这些刘邦因各种原因而加封的异姓王,都被刘邦横扫干净,全部换上刘家人。除了地方狭小、忠心不贰的衡山王吴芮,建国以后分封的异姓王就只剩下卢绾一人。

卢绾与刘邦关系特殊,同乡同年同月同日生,从小朋友到老朋友,卢绾一直跟着刘邦,可谓情同手足,《史记·卢绾列传》说:“虽萧、曹等,特以事见礼,至其亲幸,莫及卢绾。”所以,刘邦病中听说燕王卢绾谋反,气得箭伤迸裂。

陈豨造反的时候,卢绾也派兵攻击陈。当时,陈豨战败,派使者王黄到匈奴求救。卢绾也派使者张胜到匈奴联合攻打陈豨。张胜到了匈奴,以前的燕王臧衍正巧在匈奴,就专门去游说张胜,劝他自保。

臧衍说:“你之所以得到燕王的重用,是因为你和匈奴关系不错。燕王之所以至今还没有被刘邦消灭,是因为异姓诸侯不断造反,还没腾出手来。现在你为了燕国,准备尽快消灭陈豨。陈豨被灭,马上就轮到燕国了,你们都要当刘邦的俘虏。你为何不劝燕王不要进攻陈豨,而与匈奴联合呢?这样,燕国才能长存,即使刘邦来攻,燕国也有个依靠。”

张胜私下与匈奴达成协议,劝匈奴协助陈豨攻打燕国。卢绾怀疑张胜联合匈奴造反,上书刘邦说:“张胜反叛朝廷,请求诛张胜三族。”张胜从匈奴回来,急向卢绾说明情况。卢绾为了保住自己的燕王,于是又上书刘邦,说反叛之人不是张胜,把张胜家族还给张胜,派到匈奴去做间谍,并派范齐为使去联络陈豨,企图让陈豨与刘邦久战。可是不久,陈豨被刘邦彻底击败,卢绾的这一招险棋出了麻烦。范齐等人私通陈豨的事情就暴露出来。

刘邦还是很相信卢绾的,派人去叫卢绾进京,可是卢绾心中有鬼,只好装病,刘邦又叫审食其和赵尧去接卢绾,并且询问一下卢绾实情。卢绾更加恐惧,闭门不出,更不用说接待使臣了。

卢绾对左右说:“异姓王只有我和长沙王吴芮了,韩信、彭越都被吕后诬陷灭族。皇上有病,大权都归吕后,专门杀异姓王……”

卢绾只好继续装病。

左右之人看见卢绾将倒,树倒猢狲散,纷纷逃亡,卢绾的所作所为渐渐被泄露出来。匈奴有些人逃亡投汉,声称张胜在匈奴为燕王做间谍……

审食其将这些情况上报刘邦,刘邦只得派樊哙率兵攻伐。

卢绾自知不是刘邦对手,带着家属和数千人马逃到长城下,等候刘邦病愈后再去谢罪!可是不久刘邦死了,卢绾没有了归宿,只得投奔匈奴而去,被匈奴封为东胡卢王。

如果说其他的异姓王是因为刘邦猜疑而被冤杀,那么卢绾纯粹是咎由自取。封其他人为王,刘邦往往是迫不得已,而封卢绾为燕王,刘邦是真心实意,出于友情,当然刘邦也知道,卢绾这样的人大概对汉朝江山无甚威胁。

卢绾后来客死他乡,成为异域孤鬼,实为自作自受!

刘邦剿灭异姓王,诛杀功臣,口碑不佳,但是对于汉朝统一,有益无害。但刘邦在消灭异姓王的同时,又企图用分封同姓王的办法来维持统一,事实证明,这样做有害无益,汉代文、景、武帝一直为同姓王的问题所困扰。

刘邦分封同姓王,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传统观念,不封王难以平衡一家人的心理;二是秦亡教训,秦国的灭亡,汉初时期被认为是由于不分封诸侯所致。关于秦亡的教训,这种说法可能经不起推敲,但是当时的人们大都持有这种认识。

刘邦在临死前一年,还专门为秦始皇、楚隐王、陈涉、魏安王、齐湣王、赵悼王等人派户守墓,秦始皇20户,其余10户。魏公子无忌5户。刘邦这是“兴灭国、继绝世”之举。一句话,刘邦所干的一切都是为刘家天下的安宁!

我们再看看刘邦处理季布和丁公的故事。楚人季布本为项羽手下的将领,曾数次逼得刘邦逃亡。

项羽自杀之后,刘邦对季布怨气难消,曾悬赏千金捉拿季布,并扬言谁敢窝藏,罪灭三族。季布无处藏身,于是剪掉头发,自卖于鲁国之朱家府上,成为奴仆。朱家素讲义气,为邻里所尊重,而且胆识大,常解人危难,有侠名。朱家知道此人就是季布,替他置田买宅,还亲自到洛阳去找素有侠义之心的滕公夏侯婴。

朱家游说夏侯婴:“季布有什么罪过!为臣各为其主,这是为人的本分;项羽的人难道能够斩尽杀绝吗?如今皇上初得天下,为了报私仇悬赏千金捉拿一人,怎么能显示出广施仁义呢?况且,季布这样的贤人,如果汉皇追索太急,不是北投胡夷,就是南奔黎粤,这不是把贤人赶到敌国去吗?这是在重蹈楚王逼迫伍子胥后来鞭楚平王之尸的覆辙。公是汉帝心腹之人,何不往说皇上,赦免季布呢?”

夏侯婴认为朱家言之有理,按照朱家的说法去劝谏刘邦。刘邦赦免了季布,召来洛阳,拜为郎中之职,而朱家却从此未见季布,真是一个侠义之士。

第二件事说说丁公。

丁公与季布命运截然相反。他是楚旧将,是季布的同母异父兄弟,是项羽手下的一员勇将。刘邦彭城大败,逃跑途中,被丁公率兵追上。两军短兵相接,刘邦眼看就要束手就擒,急忙游说丁公:“你我都是贤人,何必苦苦相逼,如果放我一条生路,将来必有重报!”丁公因此放了刘邦,好像后来的《三国演义》中关羽在华容道放了曹操一样。后来楚军垓下全军覆没,丁公逃了出来,本想去见刘邦,求个一官半职,但是刘邦向来反复无常,他只得暂且躲藏民间,静观其变。丁公听到季布遇赦授官,心中高兴异常,以为当初放走刘邦一事,实在做得高明,急忙到洛阳,求见刘邦。

刘邦听说丁公求见,下令传入。

丁公趋前而进,伏地叩头,口称下臣。

刘邦勃然变色,喝令卫士捉拿丁公。

丁公大吃一惊,哭诉分辩说:“大王难道不记得彭城战中之事吗?”

刘邦说:“记得,正因为记得,今天才擒拿你。如果记不得你,季布尚且可以为官,岂不能容你?那时你为楚将,战场放走要敌,这就是对主不忠。在楚你不忠于主上,在汉你难道会忠于朕?不忠之人,留下何用?”

丁公无言以对,只得含泪受死。

刘邦下令卫士把丁公押出宫门,示众军中,告谕上下:“丁公为项王臣下,私纵要敌,不忠不义,项王之所以失去天下,就是重用了这样的歹人。后人不得仿效丁公。”

刘邦用丁公的一颗人头,昭示他要臣下忠于皇上的意图。刘邦自起兵以来,网罗天下豪杰,招纳叛将,不可胜数。他手下之人,齐王韩信,淮南王英布,重要谋臣陈平,哪一个不是项羽部下?特别是那个项伯,身为项羽叔父,鸿门宴之前泄漏重大军事机密,使得刘邦屈服项羽,免遭杀身之祸。鸿门宴上,项伯挺身而出,挡住舞剑欲杀刘邦的项庄……项羽战败,项伯来降,刘邦封赏侯爵,赐给刘姓。

而丁公却以不忠之名杀之,以怨报德,为什么呢?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针对这件事,对刘邦却颇为嘉许:“汉高祖自起义以来,网罗各地豪杰,招纳亡命徒众,其中背德弃法者不知有多少。在即帝位后,却只有丁公为不忠之罪,遭受诛杀,这到底是什么道理呢?因为进取天下和保持太平,其间有很大的差异。当群雄角逐天下之际,每个人都没有固定主人,只要来投奔的便接纳之,有容乃大,自己的势力才能扩充。但如今贵为天子,四海之内,皆是他的臣民,如果不要求臣民遵守礼义,则人人心存二心,投机侥幸,国家便很难保持永久的和平了。所以,必断然以大义示之,使天下臣民皆知道作臣属的道理,不忠于职责的天地不容,怀私结恩的,即使对自己有利,仍是违反公义。杀一人而千万人为之惊惧,这样的决策必经过审慎思虑,眼光何其远大,子孙能享有四百多年的天禄,也是有其道理的。”

夺取天下与镇守天下,形势已经完全不同了。夺取天下之时,群雄逐鹿,民无定主,只要有一技之长,有一时之用,来者不拒,自然理所当然。镇守天下之时,四海之内,尽为臣下,刘邦怎么能够容忍那些怀贰心、谋私利之人呢?如果奖励那些唯利是图的奸臣贼子,天下怎么能长治久安呢?要得天下安宁,礼义是治国之本。杀死丁公一人,让天下臣民知晓,什么才是忠臣,能受到奖励;什么是奸臣,要受到严罚。奖一人天下争相效仿,杀一人天下无不畏惧。上行下效,古今皆然。

同类推荐
  • 天下归心:周公旦

    天下归心:周公旦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对周公旦波澜壮阔的一生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历史背景,介绍了西周建国前后的历史事件,使读者在品味周公旦的经历的过程中,对中国古代历史及当时的社会、人文、经济、军事等内容也有所了解。
  • 架起代数与几何桥梁的人:笛卡尔的故事

    架起代数与几何桥梁的人:笛卡尔的故事

    《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通过介绍古今中外著名科学家、发明家及工程技术专家和重大科学活动来反映人类五千年科技发展历程,特别是通过讲述科学发现的真实历史条件和科学工作的艰苦性,反映科学家们在思想上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他们在生活中相当宝贵的协作、友爱和宽容精神。青少年读者可以从科学家的故事中感受科学大师们的超人智慧,吸取丰富的思想养料,从有关科学活动的故事中,密切关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理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
  • 一生一代一双人:纳兰容若词传

    一生一代一双人:纳兰容若词传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出身显贵的纳兰公子,因鄙弃官场的尔虞我诈,在入仕的路上自我搁浅。他那一腔不屈的抱负,只能化成绵绵的情思,寂然吟出。他敏感多情,自诩是“天上痴情种”,在凄美的辞藻里苦恋自己的爱人;他是金戈铁马中的一片浮萍,在战乱纷争中逐水飘零;他“纯任性灵,纤尘不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内心却伤痕累累的词人。
  • 苏曼殊新传:解读儒文化圈天才人物

    苏曼殊新传:解读儒文化圈天才人物

    苏曼殊(1884—1918),原名戬,字子谷,更名玄瑛。出家,自取法号“曼殊”。原籍广东香山县沥溪乡。父苏杰生有一妻三妾。与大妾何合仙之胞妹何合若私通,生下曼殊。满月,母子被赶出苏家。后因苏家男丁不旺,六岁时又被父亲从日本带回交何合仙抚养。不容于族,屡遭其父之正妻陈氏等欺侮。十一岁大病被扔柴房等死,十二岁被六榕寺赞初大师带走,十三岁随姑母至上海寄养,始学画,并从西班牙人庄湘博士习英文。十五岁随表兄林紫垣赴日本横滨大同中学读书,继入日本陆军学校。归国后在苏州教书。1905年在广东惠州慧龙寺削发为僧。1918年5月病逝于上海广慈医院,享年三十五岁。临终留下八字遗言:“一切有情,都无挂碍。”本书作者集成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新史料,鸟瞰曼殊的诗国,追寻其行迹,为读者勾画出一个富于生气的苏曼殊。
  • 明月为君侣:蒋光慈的情感历程

    明月为君侣:蒋光慈的情感历程

    本书主要叙述了蒋光慈与不同成长背景、性格特色迥异的三位女性的感情纠葛。蒋光慈一生以宽厚仁爱的胸怀成全包容女性,然而最终还是因革命的爱情而染疾于女性,最后在事业、情感、生活的多重窘迫中,贫病交加,凄惨早逝。
热门推荐
  • 千金小姐与三大暖男的爱恋

    千金小姐与三大暖男的爱恋

    当三个高贵,优雅的千金小姐,遇上三个暖心,可爱的男孩,他们六个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许我偷偷喜欢你

    许我偷偷喜欢你

    这是一部积极向上的清新青春小说。讲叙的是杂草姑娘艾小米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以及乐观坚强,不仅攻破了苏星辰感情游戏中的诸多磨难,还赢得了自尊和爱情的故事。苏星辰是贵族学校最高负责人的儿子,每两年,他都会选择一些平民学生来南校就读。然后,病态的满足于目睹他们与学院里的子女相互喜欢,却因背景悬殊而分离,但他并不是真的恶魔,他只是一个心里有伤的孩子。贫穷少女艾小米是他领进南校的第三个学生,然这一次的计划进行的却不顺利。他们的关系和感情在相处中渐渐发生微妙的变化。当和星辰同样优秀的江临岩向小米表白,小米无奈离开了南校时,星辰终于感觉到心空。一场游戏,精心摆布,到底谁才是戏子谁又是棋子?
  • 她来自时空管理局

    她来自时空管理局

    【无CP、女强,快穿】她是天资聪颖的修炼天才,她曾是虚空城最优秀的高级任务者,她是虚空城的继任者,她是万事万物的终点。
  • 恋爱去冰七分甜

    恋爱去冰七分甜

    前脚吵架,后脚就撞见了被人表白的宋糖,顾洲白酸溜溜的将人堵在墙角,“糖糖,你知不知道有个词叫红杏出墙?”宋糖回嘴,“我只知道深闺怨妇。”于是,“深闺怨妇”的顾先生将老婆扛回了家,理由是,“夫凭子贵。”宋糖骂骂咧咧,说好的三年期限,都喂了土豆了吗?
  • 绀色糖果

    绀色糖果

    二十一世纪初的孟沂桐深谙科技改变生活的道理。二十世纪末的温翊感同身受。二十一世纪初的温翊说:科技改变生活,你改变我。他说,绀色之沉,糖果出浮。我们有个跨越三个世纪的约会,到那时,科技改变的是命运,是你我,是全人类,是全宇宙。——温翊、孟沂桐
  • 神址

    神址

    混沌与秩序的碰撞!天道与大道的恩怨!无论谁能够称霸!我终究是这天地间最强大的神。荒凉的世界,人心的邪恶。天地人的追杀,天地不能忍我的存在。不好意思,你们不过是我登顶神址的台阶。
  • 血族公社

    血族公社

    吸血鬼,人类,两者的战争永远无法停止,被抛弃的孤儿,因为人类的自私,互相残杀……千年过去了,血月再次降临,两族的战斗再次开始了……
  • 九天修罗界

    九天修罗界

    无限血域上空一道血色电弧似流星般划破天际,而这一天一个婴儿出生了。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里,他将掀起滔天巨浪!修罗族与众不同,主要修炼手指罗纹。一罗通脉;二罗开穴;三罗锻体;四罗炼魂;五罗清气;六罗凝神;七罗化元;八罗锁精;九罗执地;十罗逆天。
  • 拐个老公回天庭

    拐个老公回天庭

    大帝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自小含在嘴里怕化了,万般宠爱的小女儿,怎么会看上一个凡人做他的女婿暗暗吐槽狐族小少主:笨死了,连他女儿都搞定不了还被一个凡人抢了先,要不要送他去蛮荒之地自生自灭?小少主:我冤枉啊,大帝!您看要不我娶了您的大女儿?上门女婿也行啊!呜呜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