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36700000042

第42章 文体辨析与魏晋赋风的转变(2)

在这种情况下,赋的文体特征得到了澄清。缘情体物,艳丽繁富,尚巧贵妍,流韵绮靡,成为文士们对赋的内容与形式特点的共识。魏晋赋风的转变,就是在上述背景上展开的。二赋体的演变趋势在文体辨析风气的影响下,赋的文体特征,不仅在理论上得到了总结,而且在创作方面也得到了充分的实践。魏晋赋风的转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新的倾向:首先一个转变,是赋的创作中“体物”与“缘情”并重,以及由此导致的赋的“小品化”。曹丕曾说:“赋者,言事类之所附也。”(《答卞兰教》)这是对汉代以来大赋罗列许多名物的文体特点的概括。建安时期,曹植自称少而好赋,其赋今存53篇,其中咏物赋占有相当比重,其咏物赋的特点是托物寄意,即“体物”与“缘情”相结合。“七子”及其他建安文人的赋也有相同的特点,显示出赋风转变的消息。陆云《岁暮赋序》云:“感万物之既改,瞻天地而伤怀,乃作赋以言情焉。”(《全晋文》卷一百)指出赋的创作要“感物”、“言情”,明显是对汉末建安时期赋风转变的理论总结。陆机也倡言赋要“缘情”,又要“体物”。他在《文赋》中说:“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情霜,志眇眇而临云。”在陆机眼里,“物”与“情”密切相关,情以物生,物因情设,实际上体物的目的是为了“缘情”。所以陆机作《愍思赋》,“以纾惨恻之感”(《全晋文》卷九十六该赋序);作《怀土赋》,则是因为“去家渐久,怀土弥笃。方思之殷,何物不感?曲街委巷,罔不兴咏,水泉草木,咸足悲焉”(《全晋文》卷九十六《怀土赋序》);《思归赋》则是“惧兵革未息,宿愿有违,怀归之思,愤而成篇”(《思归赋序》)。此外如《叹逝赋》《别赋》《行思赋》《感时赋》《思亲赋》《述思赋》《大暮赋》《感丘赋》等等,仅从篇题即可看出是以“情义为主”的。其他如张华、陆云、潘岳等人赋作,也有相同的特点。因为辞赋的文体观念的澄清,赋家对赋体功能的认识,已完全冲破了两汉时实用与功利的藩篱,向抒情化的道路迈进。赋家“体物”的动机,主要是为人生感受的抒写。赋的创作成为创作主体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情感的抒发成为创作的主导。赋以体物是为“齐死生、等荣辱,以遣忧累”。也就是说,魏晋作家多以状物为依托,借以抒发感伤忧愤之情。状物是为了抒情言志,物象是表,是手段;情志是里、是实质。状物中渗透着浓浓的自我意识和主观色彩。清人刘熙载说:“赋与谱录不同,谱录惟志物,而无情可言,无采可发,则如数他家之宝,无关己事。”这是针对汉大赋而言。又说:“以赋体视之,孰为亲切且尊异耶?赋必关著自己痛痒处,如嵇康叙琴,向秀感笛,岂可与无病呻吟者同语。”(8)他很重视创作中情感的参与,认为嵇、向之赋有感而发,故审美效果也优于静态状物的汉大赋。一般来说,新的社会心理作为一种题材和创作目的,会主动吁求相应的形式,以促使题材向真正的艺术作品的转化,这就促使了新文体产生。(9)魏晋时期个体生命意识的高扬,使忧生之嗟与悲情伤逝成为典型的时代心理,这种心理必然会成为一种内在的审美机制,吁求表达它的新文体。

从文人赋的体制上说,魏晋时期抒情短赋在辞赋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在七成以上,也说明了抒发情感的要求对与之相适应的辞赋文体的吁求。因为强调以赋抒情,所以在文风上就必然要以含蓄凝炼为尚,传统文赋的体制显然不能胜任,只能施以简明省净的短篇小赋。如潘岳的《秋兴赋》,是官场失意后“犹池鱼笼鸟有江湖山薮之思,于是染翰操纸,慨然而赋”。表现的是沉沦苦闷后寄情江湖山薮的精神状况;《哀永逝文》则抒发了作者对亡妻的思念,以及由此引发的“昔同途兮今异世,忆旧欢兮增新悲”的生死之悲;左思的《白发赋》,用拟人化的手法,借白发之口抒发了在门阀社会里,庶族士子的悲惨遭遇,与他的《咏史诗》内容相同。这时的抒情小赋,大多都是对基于现实体验的真情实感的抒发。总而言之,魏晋赋的主流,因为文体特征方面的共同认识和理论总结,从题材内容方面说,已经完成了向“缘情”与“体物”并重的转变。其次,魏晋赋风的变化,还表现在语言形式的“艳丽繁富”、“绮靡浏亮”方面。根据曹丕、陆机等人的表述,并结合魏晋之际辞赋创作实践来考察,赋体语言的“艳丽繁富”、“绮靡浏亮”,具体表现为追求辞藻的华丽、句式的骈偶及声律的运用三个方面。刘师培在《论文杂记》中论述汉魏之际文章变迁时曾述及这一变化:东京以降,论辨诸作,往往以单行之语,运排偶之词,而奇偶相生,致文体迥殊于西汉。建安之世,七子继兴,偶有撰述,悉以排偶易单行;即非有韵之文,亦用偶文之体,而华靡之作,遂开四六之先,而文体复殊于东汉。……东汉之文,句法较长,即研炼之词,亦以四字成一语。魏代之文,则合二语成一意,由简趋繁,昭然不爽。……东汉之文,渐尚对偶。若魏代之体,则又以声色相矜,以藻绘相饰,靡曼纤冶,致失本真。刘氏所论,虽然为文章整体的变迁,但也包含赋在内;其所论范围,亦不出骈偶化、格律化和词藻华丽数端。从创作实际看,在建安赋中,上述特点已经很突出了。王粲的《大暑赋》《思友赋》《神女赋》,陈琳的《止欲赋》,繁钦的《柳赋》,曹植的《幽思赋》及其大部分小赋,不仅辞采浓烈、绚丽多姿,绘形状物,神形皆出;而且句子骈偶化的程度也已经很高。在声律方面,追求诗赋语言的音律回环之美的倾向也已普遍存在。《文心雕龙·章句》云:“昔魏武论诗,嫌于积韵,而喜于贸代。”梁慧皎《高僧传》十三《经师论》载曹植“深爱声律,属意经音”;陈琳《答东阿王笺》赞美曹植的文章具有“音义既远,清辞妙句,焱绝焕炳”的特点。都说明建安作家对声律的表现作用已有充分的注意并加以运用。曹植的诗、赋中已有律句,双声词、叠韵词和叠音词的使用,以及为协韵而调整词序等声律方面的现象,在他和时人赋中也很普遍,就是最充分的说明。陆机的《文赋》说为文“嘉丽藻之彬彬”,“其遣言也贵妍”,“音声叠代”,“五色相宣”,已经对赋的辞藻、音律等问题进行了理论阐述;皇甫谧《三都赋序》亦曰:“引而申之,故文必极美;触类而长之,故辞必尽丽。然而美丽之文,赋之作也。”建安赋中的辞藻的华丽化、骈偶化和格律化特点,在西晋赋家的手中必然会变得更为突出。这一点,刘勰以来,代有评论。

《文心雕龙·明诗》说:“晋世群才,稍入轻绮,张、潘、左、陆,比肩诗衢,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或析文以为妙,或流靡以自妍,此其大略也。”《时序》也说此时文章“并结藻清英,流韵绮靡”。这虽然主要是针对诗歌的变化而言,但用于对建安到魏晋赋风的进一步华丽化的趋势,也是十分确切的。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也说:“降及元康,潘、陆特秀,律异班、贾,体变曹、王,缛旨星稠,繁文绮合,缀平台之逸响,采南皮之高韵,遗风余烈,事极江右。”所论也很准确。钟嵘《诗品》称陆机为“太康之英”,又谓其诗“才高词赡,举体华美”。之后诸家评价陆机,总不出一“丽”字。《晋书》本传称陆机“辞藻宏丽”,其赋作比其诗歌更能体现上述特点。沈德潜说陆机“遂开出俳偶一家”(《古诗源》卷七),其赋论及创作颇能代表西晋赋坛的总的趋势;胡应麟说:“‘赋体物而浏亮’,六朝之赋所自出也。”(《诗薮》外编卷二)孙梅《四六丛话》也指出赋自“左、陆以下,渐趋整炼”。是说陆机不仅影响当时,又兼开宋齐之赋风。罗宗强先生认为,陆机的赋,最能体现他在文辞艳丽方面的追求,最明显的是词语选择方面的修饰繁富之美和流丽婉转之美。他举了大量的实例,说明陆机赋中“叠字的运用,不仅加强了物象的声音、色彩、气氛的表现力,而且加强了节奏感。在赋中这样大量的运用叠字,陆机是很突出的一位。对于物象的描写,他极注意其毕肖,在用辞上很考究。……动作、神态、画面都表现出来了”。“就其文字之流丽华美言,则实为小赋技巧之进一步发展。”(10)从陆机的《感时赋》《浮云赋》等抒情小赋,以及《桑赋》等咏物小赋来看,罗先生的结论是很准确的。除陆机之外,当时作者之赋,如张载的《汜池赋》,傅咸的《扇赋》《镜赋》,潘岳的《怀旧赋》《秋兴赋》《秋菊赋》《莲花赋》《芙蓉赋》《河阳庭前安石榴赋》《橘赋》,潘尼的《琉璃碗赋》《安石榴赋》《玳瑁碗赋》等等,亦普遍注重词采的藻饰与语言节奏美的追求。朱光潜先生把赋的演化分为三个阶段,魏晋赋上承两汉,下启宋齐梁陈赋,总体上具有“技巧渐精到,意象渐尖新,词藻渐富丽,作者不但求意义的排偶,也逐渐求声音的对称和谐”。(11)这都与当时的文体辨析风气中,文士们在总结前代创作经验的基础上,对诗赋文体内容方面的缘情体物、语言形式方面的流韵绮靡的理论主张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时代的文学观念左右着其文学批评的导向,同时文学批语的导向又影响了创作实践的导向。

正是魏晋人赋体观念的更新,导致了对作品情韵美、形式美的追求。综上所述,汉末魏晋之际,文体辨析风气中赋体创作理论的建成,是当时的赋的创作向缘情与体物并重的方向转变的重要原因。在这一转变中,赋的体制形式逐渐走向小品化、骈偶化和格律化,为南朝赋的“诗化”和俳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注释:(1)蔡邕《独断》卷二论官文书四体曰:“凡群臣上书于天子者有四名:一曰章,二曰表,三曰表,四曰驳议。”刘跃进《〈独断〉与秦汉文体研究》(刊《文学遗产》2002年第5期)一文认为,《独断》揭开了文体研究的序幕。此后曹丕、陆机及挚虞、李充、刘勰等人的文体论,都受其启发。(2)清人刘天惠认为两汉三国时,均以诗赋为文章之宗主。他的《文笔考》说:“三国魏时,文章尤丽。《魏志》王卫二刘傅传评云:‘文帝、陈王以公子之尊,博好文采,同声相应,才士并出,惟粲等六人最见名目。’今按诸传中或称有文采,或称以文章显,或称文词壮丽,或称文赋颇传于世;而粲传独云善著文,盖‘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逸气,然非粲匹也’(魏文帝《典论》之言)。《蜀志·正传》称能属文,评曰:‘文词灿烂,有张、蔡之风。’而传载其《释讥》(传云依则先儒,假文见意,号曰《释讥》,其文继于崔《达旨》)。《吴志·韦曜传》称能属文,而载其《博奕论》,《华核传》评其文赋之才有过于曜,而传载其《草文》(四言有韵)。则三国时所谓文,亦以词赋为宗矣。”是两汉三国时期,以诗赋之才为能文之标志。(3)王瑶《文体辨析与总集的成立》,见《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重印本。(4)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卷四十,《二十五史补编》本。(5)王运熙、杨明《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2页。(6)王瑶先生认为:“文集的兴起和成立,是一个时代和文化进步后的自然现象。文集既立,则每一篇都必须要编在一个适当的地位,那么在编纂时有时强分以类,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编辑分类和研究文体的性质不同,不是可以任意区分的。有时候这一类的文章只有一篇,而那一类的却有数十篇,在学理的研究上也许这两类是平列的,有同等的重要;但在编集时却不能不顾到卷册的分配,体系的平匀完整,所以势须考虑到‘量’的问题……”参《文体辨析与总集的成立》,见《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重印本。(7)参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97页;王运熙、杨明《中国文学批评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39页。(8)刘熙载《艺概·赋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标点本。(9)参童庆炳等《艺术形式与社会心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80—92页。(10)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97页。(11)朱光潜《诗论》中之第十一章“中国诗何以走上‘律’的路(上):赋对于诗的影响”,见《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189—190页。

同类推荐
  • 唐代咏史组诗考论

    唐代咏史组诗考论

    西安为汉、唐古都,南京为六朝古都,有志于研究古代文史之青年学子,颇多负笈于这两个历史文化名城,拜师访友,探胜寻幽,学业有成,蜚声士林。赵君望秦获文献学硕士学位于西安,在教学、科研两方面均有显着成绩,其所着《唐代咏史组诗考论》即将出版。我素主张文史结合,今观赵君书稿,甚合我心,故不辞衰朽,欣然握笔……
  • 历史这面镜子

    历史这面镜子

    著名小说家李国文先生近年来多有散文短章问世,其散文作品,写史论世,记人述事,感情抒怀,均不急不躁,娓娓道来,看似平淡,却蕴含极深,有如散落一地的经风经霜的银杏叶子。本集收文六十几篇。
  • 李尧译文集(套装共10册)

    李尧译文集(套装共10册)

    《李尧译文集》(十卷)是著名翻译家、澳杰出奖章获得者李尧先生翻译的澳大利亚文学经典集萃。这本书涵盖了澳大利亚的诺贝尔文学奖、迈尔斯·弗兰克林奖、布克奖等诸多获奖作品,其中有澳大利亚诺贝尔奖获得者帕特里克·怀特的《人树》,有《辛德勒的名单》原著作者托马斯·肯尼利的《内海的女人》,有《荆棘鸟》作者考琳·麦卡洛的《呼唤》,有两次布克奖得主彼得·凯里的《凯利帮真史》,还有一些与中国有关的获奖作品,作者知名度高,作品可读性强。
  • 回澜之诗

    回澜之诗

    《回澜之诗》是成都作家书系其中一本,为著名诗人杨然的诗集。诗集共收录了杨然历年来创作的百余首诗歌代表作,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诗集兼具历史价值和文学意义,全面展现了诗人的创作风貌。杨然的文本立足于现实生活,将个人的经历,以及对历史、社会和时代的情感体验融入到诗歌中去,并多以大诗、长诗为主,最终得以达到拷问灵魂,还原生活的真实目的。
  • 彼岸

    彼岸

    《彼岸》作者张斌,曾经和我们一起走进无数重大赛事的台前幕后,他导引我们从绿茵场看到人生四季,花落花开,从运动员看到国家意志与民族心性。本书是他的首部文字作品,一本新鲜而深入的人生观察笔记,丰富的闻见阅历,深远的人文精神视野,才华横溢的文字表达,让我们看到更广阔更本真的生命世界,更真切地感受到一个智性大气的主持人的独特魅力。
热门推荐
  • 爱的培养与守护

    爱的培养与守护

    我们憧憬着完美的爱情,大吉大利的结局,可为啥最后都走到了悲哀的结局?我想以自己的微薄经历和兄弟姐妹们谈谈。
  • 徒弟都想杀我证道

    徒弟都想杀我证道

    一觉醒来,我成为了一宗大圣人,惨遭背刺,飞升失败。我的徒子徒孙遍布正道魔道,个个想拉我下马。吾儿叛逆,伤透吾心。无妨,我一心只想赚取忤逆值。多来几个逆子也不怕!不过,为何你们都视我为锦鲤化身?从这天起,每天都有逆子倒在我门前。当朝国师:别说了,我愿做圣人门下走狗。什么?你不是无敌吗,你硬气一点啊!我心里苦,我只想让儿子们叛逆一些。作作为一个慈父,我真的承受了太多。逆子们,爹真为你们操碎了心。求求你们好歹忤逆一下我啊!此文又名《每天都有逆子倒在我门前》《我绝非正道之光》轻松修行向,欢迎入坑!
  • 最后一个猎人

    最后一个猎人

    为了拯救因隐匿猎枪被拘禁的老杜,父亲先是托人情,后是借款。作品深处埋藏着的对人的悲悯神情,给人持久的震撼力。
  • 呆萌狐狸犬美男

    呆萌狐狸犬美男

    这是狗?不对,好像是狐狸……也不对啊!这个红红毛茸茸的东东到底是什么啊?真倒霉!逛个宠物店,都能买回一只狗不像狗,狐狸不像狐狸(狐狸+狗=狐狸犬)的‘变异综合体’的东西回来!花我了整整三个月的零花钱啊!哦买噶!它还可以变成人!!让我喷鼻血的场面!太萌了!等等……喂!!你当我家是动物园啊!不要碰那个!那是煤气炉!!放手!不准拿!这是菜刀!!啊————!!我受不了了!这只爱耍萌又腹黑的臭狐狸犬!!“白夙玺!你给我站住!不想上天国就给我听好了!第一:不许乱耍萌!第二:不许乱耍萌!第三:还是不许乱耍萌!!”某狐狸犬乖乖的点点头,随后萌萌一笑~~啊——!!!都说了不许乱耍萌了啦——!!
  • 神话大泽乡

    神话大泽乡

    一个宁静的夜晚,夜空外飞来一颗陨石,一个铁匠受女娲托梦,用它铸造了两把锋利的宝剑……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杀神”白起攻败楚国,屈原投江而亡……苛捐杂税,陈胜吴广揭竿起义……这是旭生首部历史神话处女作,宏观庞大战争场面描写,细致的武大动作叙述,集神话、历史、战争、军事、武侠、亲情、爱情于一体的历史神话小说。
  • 平凡之拳

    平凡之拳

    一部硬核搏击小说。几个高中生的修炼经历,本以为只是自己的热血青春,却渐渐挖掘出一整部世界搏击发展史……
  • 旷世惊鸿

    旷世惊鸿

    她机关算尽,步步为营,却从未想过一开始就入了陷阱。遍体鳞伤的她用尽全身力气才开口问道:“为什么。”他嘴角噙笑,漫不经心地把玩着白皙修长的手指,“在这宫墙内,你还希望有几句真话。”
  • 墨归琼途

    墨归琼途

    我爱你,想你和我一起站在云端。你如果不来,我便下去。——墨君宸你是守护山川河海的神,是我终身救赎。——周琼从此,你的穷途便是我的归路
  • 昔日幻想

    昔日幻想

    两位神明,一位巫女,还有渴求怪异的少年,故事的起点,就是这间小小的神社。PS:新人新书,幻想乡同人,更新比较不稳定。一般是周更或者半月更。
  • 电子竞技荣耀之役

    电子竞技荣耀之役

    “让我们恭喜这群逐梦少年,终于抵达世界之巅!”本书讲述的是:年仅19岁的电子竞技“世界亚军”徐天因伤退役后,被迫寻找新的队员组队,并在“游戏诡才”鲁一的帮助下,揭露重重阴谋,重返世界之巅的故事。文中的出现的双男主,性格差别如“光与影”一般,他们都并非完美,通过在“荣耀之役”这款游戏中不断磨炼成长,最终收获了亲情、爱情、友情、信任以及荣耀。作为对未来游戏的展望,文中所提游戏融合了CS、CF、绝地求生、使命召唤、守望先锋、堡垒之夜等射击类游戏玩法,更创新了隐藏职业与剧情副本,射击只是对战的一种表现方式,文中更倾向于“网游PK”的玩法,所以没接触过或者不太喜欢射击游戏的书友们也可以放心尝试,阅读快乐,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