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06000000014

第14章 王阳明的著述观(2)

正是世儒不明诗、乐之别,又见《诗》中有郑、卫之诗,于是提出孔子保留郑、卫之诗,是要借“恶以惩创人之逸志”之说。凡儒家无不扬善抑恶,承认恶的正面价值效用与儒家的基本价值取向是相背离的,故此说实为世儒屈从之说,因而遭到王阳明的批驳。而王阳明与徐爱因不别诗、乐,而提出郑、卫之诗为秦后世儒所补,亦于史无据。虽是如此,但从中可见王阳明在评定著述时,有着始终一贯的准则,即著述必须明道,导人向善,存天理、灭人欲,一切违反此准则的著述都是应该否定的奸淫之作。

二、著述应当从简

著述必须明道,是王阳明关于著述内在要求的规定。著述还有其外在的形式,王阳明亦多有论及。

与心学是一种简易功夫相联系,王阳明主张著述应当从简,并认为繁文不可取。他认为,孔子著六经,就是从简的典范:

伏羲画卦,至于文王周公,其间言《易》如《连山》、《归藏》之属,纷纷籍籍,不知其几,《易》道大乱。孔子以天下好文之风日盛,知其说之将无纪极,于是取文王、周公之说而赞之,以为唯此为得其宗。于是,纷纷之说尽废,而天下之言《易》者始一。

《诗》、《礼》、《乐》、《春秋》皆然。

《书》自《典》、《谟》以后,《诗》自《二南》以降,如《九丘》、《八索》,一切淫哇逸荡之词,盖不知几千篇;礼乐之名物度数,至是亦不可胜穷。孔子皆删削而述正之,然后其说始废。如《诗》、《书》、《礼》、《乐》中,孔子何尝加一语……

至于《春秋》,虽称孔子所作,其实皆鲁史旧文。所谓笔者,笔其旧;所谓削者,削其繁,是有减无增。

孔子述六经,惧繁文之乱天下,惟简之而不得,使天下务去其文,以求其实,非以文教之也。

王阳明一一列论孔子述六经,只有削减,而无增添,使繁文得以简略,才求得其实,成为千古奉行之经。行文从简,才能得其实,是王阳明对著述的另一原则认定。

与简相对,是繁盛的文风。在王阳明看来,行文繁盛必然实衰而虚盛,造成天下大乱:

春秋以后,繁文益盛,天下益乱。

天下所以不治,只因文盛实衰。人出己见,新奇相高,以眩俗取誉。徒以乱天下之聪明,涂天下之耳目,使天下靡然,而不复知有敦本、尚实、反朴、还淳之行,是皆著述者有以启之。

文章繁盛并不是幸事,反而会淆乱视听,使人不知敦实朴淳之行,造成天下大乱。所以,王阳明对秦以来的繁盛著述持否定的态度,并认为是造成社会动乱的根源之一。

平心而论,文化的发展是由简到繁。著述繁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文化的进步,不能在一般意义上来否定秦以后的繁盛著述。但若在烦琐的意义上来看,王阳明反对繁的文风是有积极意义的。任何著述一到烦琐,就会失去它的生命力。然而,王阳明反对繁的文风,似未对繁盛与烦琐加以区别,因而只具有相对的价值。

在他看来,从简与从繁的著述形式乃是圣人与后儒在著述上的一大区别:

孔子云:“吾犹及文之阔文也。”孟子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孔子删《书》,于唐虞夏四五百年间,不过数篇,岂更无一事,而所述止此。圣人之意可知矣。圣人只是要削去繁文,后儒却只要添上。

圣人著述在简、在删削,后儒著述在繁、在增添。王阳明此说,具有否定后儒著述的深刻意义,在儒学史上是一种大胆的言论。

正是根据这一著述原则,王阳明甚至将列于儒家经典的《礼记》、《左传》也予以否定。他说:

今之《礼记》诸说,皆后儒附会而成,已非孔子之旧。

《礼记》一书确系战国秦汉间儒生所成,但其书对于理解《仪礼》,了解周秦礼仪,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礼记》虽非孔子之作,由后儒附会,却不宜完全否定。

关于《左传》为《春秋》三传之一,早已通行。历代儒家只要不囿于今古家法,无不承认其书为理解《春秋》之所必需,但王阳明则以为,既有《春秋》,就无需《左传》了。请看他与徐爱的答问:

爱曰:“著述亦有不可或缺者,如《春秋》一经,若无《左传》,恐亦难晓。”

先生曰:“《春秋》必待传而后明,是歇后谜语矣。圣人何苦为此艰深之词,《左传》多是鲁史旧文,若《春秋》须此而明,孔子何必削之。”

爱曰:“伊川亦云:‘传是案,经是断。’如书‘弑某君’、‘伐某国’,若不明其事,恐亦难断。”

先生曰:“伊川此言。恐亦是相沿世儒之说,未得圣人作经之意。如书‘弑君’,即弑君便是罪,何必更问其弑君之详?征伐当自天子出,书‘伐国’,即伐国便是罪,何必更问其伐国之详。”

王阳明不同意徐爱沿袭历代儒家之言,《左传》为《春秋》参考,认为《左传》本是孔子削删的鲁国旧史,于《春秋》毫无补益。人们读《春秋》只需明孔子的褒贬善恶就够了,而无需一定明了“弑君”、“伐国”之详。读《春秋》一定参考《左传》,明了某一事件之详,那是不合圣人之意的。从此,亦表明了王阳明以经解经、舍传以明经的观念,这也与世儒以传解经的观念大相径庭。

照此推论,《左传》不足存,《穀梁》、《公羊》同为解《春秋》之传,同样不必有。推至后儒所作之传注,更无存在之必要。而文化是一代一代承续发展的,若只讲六经,而否认后来的传注,因历史文化的演变,六经也会茫然不得其解。因此,王阳明否定后儒的繁文,虽具有反对烦琐主义的积极意义,但同时亦应承认后儒传注的应有价值。

从著述当简而不能繁,简能明道、繁则致乱的观念,王阳明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肯定秦始皇的焚书,他说:

始皇焚书得罪,是出于私意,又不合焚六经,若当时志在明道,其诸反经叛理之说,悉取而焚之,亦正暗合删述之意。

秦始皇焚书错在有私心、焚六经,而不在焚书本身。若他能从明道出发焚书,不仅无罪,还合于孔子删述六经的圣意。而自汉以来,秦始皇焚书遭到历代儒生的唾骂。王阳明在一定程度上肯定秦始皇焚书,是他著述论的又一惊世骇俗之论。照他此论,世上俗儒所著繁文,一一当在禁焚之列,深受王阳明影响的李贽,将其著作取名《焚书》,或许与此有一定的关联吧!

王阳明同时又看到,秦汉以后的著述文盛,是不可一概否定的,于是,他主张对“近是”孔子之法者,予以表彰,来杜绝繁文怪悖之说:

自秦汉以降,文风日盛,欲尽去之,断不能去,只宜取法孔子,录其近是而表章之,则其诸怪悖之说,亦宜渐渐自废。

在他看来,秦汉以后的著述,只能少量录存其中明道的内容,其余都应焚毁,这样,随繁文而相伴的怪悖之说就会慢慢消亡。

然而,历史却不是理想的。孔子本不讲五霸,后儒却只讲霸道,王阳明哀叹说:

……故孟子云:“仲尼之门无道桓文之事,是以后世无传焉。”此便是孔门家法。世儒只讲得一个伯者的学问,所以要知得许多阴谋诡计,纯是一片功利的心,与圣人作经的意思正相反,如何思量得通。

世儒违背孔门家法,著述只讲霸道,只言功利,使各种怪悖生发。这是王阳明主张焚禁世儒著述的原因所在,亦是他对孔子以后儒家著述的一个基本认识。

王阳明在论述著述当简时,还涉及社会历史发展的问题。在儒家看来,历史愈古愈有道,因而徐爱对其师发出疑问说:圣人作经是要存天理灭人欲,不详五霸之事,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为什么对尧舜以前的太古之治,也述说得略不可见,这就不可理解了。王阳明对此回答说:

羲、黄之世,其事阔疏,传之者鲜矣。此亦可以想见其时全是淳庞朴素,略无文采的气象,此便是太古之治,非后世可及。

伏羲、黄帝时的太古之治是后世都无法赶上的,但因时间太久远,所以,难以流传下来。用时间久远来说明羲、黄之世少传述,这是合于历史的。

但徐爱并不满意,又反问王阳明:“如《三坟》之类,亦有传者,孔子何以删之?”王阳明对此回答说:

纵有传者,亦于世变非所宜。风气益开,文采日胜,至于周末,虽欲变以夏商之俗,已不可挽。况唐虞乎?又况羲黄之世乎?然其治不同,其道则一。孔子于尧舜则祖述之,于文武则宪章之。文武之法,即是尧舜之道。但因时政治,其设施政令已自不同,即夏商事业,施之于周,已有不合,故周公思兼三王。其有不合,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况太古之治,岂复能行,斯固圣人之所可略也。

王阳明在这里深刻地看到,历史是不断发展的过程,是“风气益开,文采日盛”的不断进步,因此,复古是无历史根据的。尽管他未冲破愈古愈有道的束缚,但认定历史是不断发展、不可能倒退的过程,却是十分有价值的。正是根据这一历史观,他认为即使羲、黄之世有传述,亦因不合于历史发展的需要,孔子略而不述,也是合于著述原则的。

然而,王阳明毕竟推崇儒家所言三代,故他以为著述时应当三代以上略之,三代以下削之:

唐虞以上之治,后世不可复也,略之可也;三代以下之治,后世不可法也,削之可也。

一略一削,只有三代之法才是应当予以认真著述的。但现实却是,佛老的著述“专事无为,不能如三王之因时政治,而必欲行以太古之俗”。这是当略不略。另一方面,世儒“以功利之心行之,即是伯者以下事业,后世儒者许多讲来讲去,只是讲得个伯术”。这是当削不削。这二者都违反著述的简易原则,而坠入繁文害道之中。

王阳明亦承认,有的儒者确想追论三代,但“不明其本,而徒事其末,则亦不可复矣”。这样,三代之治仅存于儒家六经之中,后儒既无三代之治根本的发明,更无现实政治中三代之治的再现。这样,王阳明实际否定了自秦汉以后的一切著述。

王阳明的著述强调以明道为宗,主张著作形式简略,反对繁文害道,与他的整个心学体系是一致的。其中肯定拟经的合理性,讲经史合一之说,反对经高于史,认为道、事不相离,历史是发展的,著述应当反映历史的需求等,都是很有深度的观念。至于他敢于在一定程度上肯定秦始皇的焚书等说,则惊世骇俗;其反对繁文害道,则有反对烦琐文风的意义。但他的《诗》经秦火而残,《郑》、《卫》为世儒所补,《礼记》无补于《仪礼》,《左传》无益于《春秋》等论,则未免偏颇。总的说来,王阳明关于著述的论说是十分独特的,值得今天的人们好好研讨。

同类推荐
  • 当时只道是寻常

    当时只道是寻常

    本书所选皆为季羡林先生的怀旧散文,包括故园之思、父母之思、痛悼师友、人生忆往述怀等等。深浅不一的回忆中,清晰再现了那些逝去年代的人和事:衣钵相传,恩德无限;斑驳的场景,多舛的人生;在省察自我、梳理时代脉络的过程中,娓娓道出对幸福的深刻理解与体验、人生的悲苦与辛酸。丰富的情感,浓郁的诗意,纯朴的文笔,催人泪下的诉说,带给读者不尽的遐思与感动。
  •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易经的故事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易经的故事

    《易经》是一部充满智慧的经典,被誉为华夏文明之源。自古就有不读易不能为太医,不读易不可为将相之说,故其作用被称为:修身、齐家、治国、平灭下。
  • 读论语心得全集

    读论语心得全集

    本书将众多《论语》心得集结成集,以不拘泥于传统的导读方式,将中国传统经典《论语》所蕴涵的道德精神与人生智慧阐发出来。
  • 普通逻辑学教程

    普通逻辑学教程

    本书内容包括:判断、推理、普通逻辑学的基本规律、简单逻辑方法、论证与反驳等。
  • 人生哲学枕边书

    人生哲学枕边书

    寓言是智慧的镜子,也是心灵的参照。当我们打开一本寓言,无数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小人物形象鲜明活泼地跳跃在眼前。它们聪慧、可爱、机智、灵敏又狡诈,用无数智慧和愚蠢给我们做人以启示。好好翻看本书,你会发现:一个小小的故事带给人们的启发远比苍白的说教来的实在。说教考验人的耐心和记忆力,在急躁、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里,没有产生寓言的条件,所幸的是,前人给我们留下了不计其数的遗产,表达着不同的生活哲理。希望你翻开本书,能够使你的心得到智慧的铭迹,使你的生活快乐而幸福。
热门推荐
  • 战无止境之弑神

    战无止境之弑神

    万物复苏之初,天下大部分杀气全部聚于一人之上。看杀气之子如何闯荡天下!
  • 末世启示录

    末世启示录

    末世论总是存在于各个时代,几乎每个时代都会有一个流行的古老预言提到关于末日的传说。而当预言时间逐渐临近的时候,我们或多或少会发现身边发生的事情恰好印证了预言,于是我们开始在现世挣扎,就像命中注定的那样。在一个可能无法归来的长途旅程的前夜,我记下了这段我记忆中最奇怪的经历。
  • 来自天国的大明星

    来自天国的大明星

    紫轩,一个来自天国的顶级大明星,却因为放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屁蹦炸了一台不靠谱的半成品,降临到地球上。从此天星上少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大明星,地星上多了个超级大无赖。“大船号票房第一?滚个球,看我九州号!”“电影圣地好来屋?去个鸟,看我华夏轩王府!”“用点电还收钱?玩个蛋,看我太阳能!”“考过试还得学英语,放个屁,全球给我学华语!”...........................无赖就是无赖,你压不了,挡不住。本书新群,紫衣军团183365230
  • 江少的偏执朱砂痣

    江少的偏执朱砂痣

    《情深归你你归我》开更,质量保证,欢迎入坑。本书又名《被时光剥蚀的璀璨》此文不上架。江氏2018年的春季秀场上,江寻说:“在我20岁那年,认识了一位女孩,她有一双很漂亮的眼睛。那年,她爱吃、爱笑、爱闹;而那年的我,最喜欢做的事情,便是看着她吃、看着她笑、看着她闹。”七年前,锦瑟是江寻口中的小朋友,梦想是有朝一日小白兔吃掉大灰狼。七年后,锦瑟从小朋友成长为了大朋友,梦想是有朝一日变回大灰狼的小白兔。江寻从T台中央,走到镜头前,眉目情深:“小朋友,我是20岁的江寻,也是30岁的江寻。20岁的江寻爱你似阳光温暖,30岁的江寻爱你似大海深邃。”七年前,锦瑟说:“美人,我很大方,大方到可以将我此生的一日三餐都交付到你手中。”七年后,江寻说:“小朋友,江先生很贪心,想要的是你将此生的衣食住行全都交由我手;想要的是你为我穿上凤冠霞帔,在众目睽睽之下,我掀开盖头,唤你一声江太太;我想要的是你那双黯淡的双眸能再次为我点燃如同星火璀璨的明媚。”她是他世界里面的万顷星光他是她世界里面的一方梦田这是一个开在现实生活之上的理想故事,文中的每份甜、每份暖,你我都能在生活中捕捉到它们的影子。?
  • 浮世厚黑集

    浮世厚黑集

    回顾多年生活,总结为人心得,对于人生,对于处世,总有有一种莫名的无奈。一心想做一个安分守己的好人,实践着,却是不断痛苦着,面对的是围绕不退、驱之不散的黑暗。该做好人吗?为什么成功者中多是得势欺人的恶霸。那些善良的人们,我看到了他们脸上深深刻印的皱褶和朴实衣服上的泥点和灰尘。做好人没出息,但是善良的人心中却始终不能泯灭那跳跃又易于失去的良知。我想写一本关于真实生活的小说,不表态,也不表明,只是将真相诉之于众。这是一本短篇小说合集,一切都来源于生活,我却不敢说高于生活,因为在黑暗中挣扎的人,随时将会熄灭生命之火!
  • 快穿王者男神大人请别跑

    快穿王者男神大人请别跑

    作为一个单纯喜欢游戏人物的颜控苏卿玖来说,没有什么是玩王者英雄不能解决的,玩一次不行,那就再玩一次。结果玩着玩着就挂了,还被一个自称是王者拯救系统的给绑定了。【系统:卿老大,咱们去做任务吧!有好看的小哥哥哟~】卿老大:苏卿玖眼睛一亮,狗子,走吧!
  • 虚无神迹

    虚无神迹

    修行之路漫漫无边,世间万象南荒北斗。万族林立的大陆上,绚丽的魔法,强横的斗气成了主打,为了生存,人类学会了运用自然元素来抗争万物,各式各样的职业者一一浮现。一个私家侦探意外的穿越到了这个世界,从此,新的篇章展开了。无边之路何时才是尽头?穿越于两个空间位面,何时才能驻足?从地球来的少年来到一个新的世界,开始了他的新篇章。修剑道,一剑动乾坤。吟魔咒,一咒语骇天地。弹神乐,一曲撼心神。随心而动,救苍生于水火,遨游六界之逍遥。这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也是一个永恒的传说·····
  • 轮回劫:情痴千年

    轮回劫:情痴千年

    为了找回在新婚之夜突然消失的新娘,久经沙场的小王爷,穿越而来。可是遇到的第一个人,却不是她……练峰是久经沙场的小王爷,穿越而来,是为纠回那个在他们新婚之夜莫名穿越的女人。哪知她不仅失去了记忆,还性情大变,胆子小得像白兔。不行,要把她揪回去,就得先哄住她,再骗来她的心。
  • 从零开始的游戏穿越

    从零开始的游戏穿越

    身为游戏制造者的唐恺穿越进了自己的游戏之中。找隐藏任务,寻游戏彩蛋,卖副本情报,公布概率公示,不再担惊受怕,穿越到了自己的游戏,就如同开了外挂。什么?你说你不知道我唐恺?现实中的世界也变了,难道我唐恺要从欧皇变成非酋了?
  • 神渎

    神渎

    一次百年不遇的炎月祭牵扯出一场惊天动地的异变,有不轨之徒欲打开万年前集众神之力封印于时空缝隙的二帝。人界暗潮涌动,阴谋接踵而至,且看六道众生中最为普通的人类如何力挽狂澜,智战神魔。虽然看起来像是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故事,但是还是有一条或明或暗的主线,让整个故事环环相扣的。总之就是个考据了很多中国古代神话(看的粗浅,仅供参考),带点儿灵异色彩的玄幻类故事。此书节奏较慢,篇幅可能比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