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8600000029

第29章 曾参 (4)

“这个不懂得道理的混账东西,其实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孝。”孔子的火还没有消,所以先骂了几句,然后解释。“当年舜是个孝子,他父亲瞽叟是个糊涂虫。在他父亲需要他帮忙的时候,他随时都在;可是当他父亲跟后娘要害他的时候,他跑得比兔子还快。所以,轻轻的打就忍受了,要命的打就一定逃跑。曾参在他父亲暴怒的时候还等着挨打,如果被打死了,不就是陷他父亲于不义?他这叫孝吗?再者说了,曾参是个公民啊,他父亲杀他就是犯罪,害己害父,这不是混账是什么?”

这件事,见于《说苑》。

【现实解说】爱自己就是爱父母,就是最大的孝了。

10.5(8.5)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译文】曾子说:“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从前我的朋友就这样做过了。”

【解析】不耻下问的意思,依然是复述孔子的说法。曾参教导学生,自己创新的东西不多。所谓我的朋友,马融认为是指颜回。

【现实解说】明知别人不懂,还要去问。明知别人没钱,还要去借。在感觉上,这好像不是不耻下问,而是炫耀。

10.6(8.6)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译文】曾子说:“可以把年幼的君主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政权托付给他,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动摇屈服。这样的人是君子吗?是君子啊!”

【解析】曾子讲的是国家大事,似乎是在讲历史。从鲁国的历史来看,曾子所讲的这个君子应该是季友,也就是季孙家的始祖。

不过,就算是季友这样的君子,不是也把鲁国整成了三桓的国家了吗?

【现实解说】过去是托孤,现在是托寡。总的来说,君子太少。

10.7(8.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解析】任重道远,死而后已,曾子贡献了两个成语。这是曾子在给学生们上课,要他们树立远大理想。

【现实解说】理想太远大,往往会落空。明天的日出虽然美好,可是今天的晚饭更加重要。

10.8(12.24)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译文】曾子说:“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提高自己的情商。”

【解析】还是孔子的思想,还是给学生们讲课。

【现实解说】君子以文会友,小人用钱买官。

10.9(14.26)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译文】曾子说:“君子考虑问题,不超出自己的职位范围。”

【解析】还是孔子的思想,还是在给学生们讲课。这句话很多版本中与“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放在一起,意思也完全相同。

【现实解说】曾老师的课很闷呐。

10.10(19.17)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译文】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人不可能自动地充分发挥感情,(如果有)一定是在父母死亡的时候。”

【解析】又是转述孔子老师说的话,强调人只有父母死的时候才有真性情流露出来。曾子强调孝,所以会说到这些。

【现实解说】有的人家里狗死了,哭得也挺伤心。

10.11(19.18)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译文】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孟庄子的孝,其他人也可以做到,但他不更换父亲的旧臣及其政治措施,这是别人难以做到的。”

【解析】又是转述老师的话,《论语》中还有这样的话:“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就是在说孟庄子。问题是,难道改了就是不孝吗?未必吧。

按照周礼,父亲去世,儿子要守孝三年,这三年,国家的事情也好、家族的事情也好,都是交给管家去管的,这个管家,周礼里面叫做“冢宰”。这个冢宰不是管墓地的,周朝初期,冢宰就是宰相。在周朝初期,“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是一种普遍现象。后来礼崩乐坏,冢宰的地位也越来越低,三年守孝也成了名存实亡,所以“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也就成了扯淡。所以孟庄子“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真是难能啊,要特别拿出来说一说。

【现实解说】春秋之后,“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就彻底成了浮云。比较流行的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人人都在忙站队。如今没有世袭了,更不用讲什么“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了。新官上任,一定是换自己的人,行自己的政,恨不能把原先的痕迹抹得干干净净。所以,曾子的这段话,只能是个传说了。

10.12(19.19)★★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译文】孟氏任命阳肤做士师,阳肤向曾子请教。曾子说:“在上位的人离开了正道,百姓早就离心离德了。你如果审讯罪犯得到了真相,应当怜悯他们,而不要自鸣得意。”

【解析】司寇是大法官,负责大夫以上的法律事务;士师是小法官,负责士一级的诉讼。所以“其情”指的是犯罪背后的真相,而不是“情况”之类的意思。曾子的意思,老百姓犯罪多是被迫的,因此对他们要有怜悯之心。

很明显,曾子与孔子不同,曾子比孔子要更纯粹,不如老师那么圆滑,老师要世故很多。同样是做官的弟子来请教,孔子的回答都是针对弟子的缺点的,而曾子的回答是针对职务的特点的。孔子的目的是教弟子如何保全自己获得提升,曾子则是教弟子如何服务百姓。

【现实解说】天生的恶棍有,但是不多。多数人犯罪是被环境所诱惑或者迫使的,在一个只有诱惑没有监督的环境里,人要想不犯罪实在是太难了。

10.13(8.4)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译文】曾子有病,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对他说:“鸟快死了,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快死了,他说的话是善意的。君子所应当重视的道有三个方面:使自己的容貌庄重严肃,这样可以避免粗暴、放肆;使自己的脸色一本正经,这样就接近于诚信;使自己说话的言辞和语气谨慎小心,这样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背理。至于祭祀和礼节仪式,自有主管这些事务的官吏来负责。”

【解析】曾子与孟敬子在政治立场上是对立的。曾子在临死以前,他还在试图改变孟敬子的态度,所以他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一方面表白他自己对孟敬子没有恶意,同时也告诉孟敬子,作为君子应当重视的三个方面。

曾子与老师孔子的境界确实有不小的差距,这样的临终忠告也都是面子上的东西。

不得不承认的是,鲁国权贵们对知识分子倒是很尊重。

【现实解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很多人不是到将死的时候,是不说真话的。

【附】曾参与《论语》

《论语》是谁修的?基本上的公论是由曾参的学生所编定的,理由有两点。

第一,《论语》对曾参无一处不称“子”,而且记载他的言行和孔子其他弟子比较起来为最多。除开和孔子问答之词以外,单独记载曾参言行的,总共十三章。

第二,在孔子弟子中不但曾参最年轻,而且有一章还记载着曾参将死之前对孟敬子的一段话。这一段记载为曾子弟子所记,毫无可疑。曾参这一辈的学生中,只有曾参的晚年有所介绍,其他人都没有,证明修编者是曾参身边的人。

除开这两条,其实还有更有趣的证据。

《论语》整个记载看似杂乱无章,但是在某些篇里还是颇有学问。其中,第一篇就暗藏玄机。

我们不妨来研究第一篇的人物出场顺序,从中看到一些玄妙之处。

第一个出场的人物自然是孔老夫子,这一点合情合理;第二个出场的就有些掉眼镜了,竟然是有若,而且有若在整篇《论语》中都被称为有子,受尊重程度仅次于孔子,甚至高于第三个出场的曾参,奇怪吗?第四个出场的是子夏,第五个出场的是子贡。出场顺序说明了什么?

更有甚者,第一篇里的出场人物除了孔子,竟然只有这四个人,而老资格学员一个也没有,孔子最信任的子路、最喜欢的颜回竟然也没有。这说明,在编修者眼中,这四个人的地位非常特殊。

怎么回事?这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

在孔子去世之后,孔子私校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最终形成这样的结构:校长有若,教导主任曾参。有若作为校长,社会地位很高,所以鲁哀公才会向他请教。曾参主要负责教学,学生们听他的。学校的主赞助商是子贡,子贡有的是钱,向学校提供赞助和助学金奖学金之类,同时解决一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那么,子夏与孔子学校有什么关系呢?

子夏去了魏国的西河办学,成为魏文侯的老师。当时魏国为天下第一强国,子夏的国际地位可想而知。这个时候,子夏需要彰显自己的孔门正统,而恰好曾参也需要一个强大势力作虎皮,因此师兄弟很容易就把两所学校结成了兄弟学校,之间的往来频繁,互为声援。而曾参的弟子们也很为拥有这样一个师伯而感到骄傲,言必及子夏师伯。

不知道是谁建议了修《论语》,于是《论语》编写小组成立,组长有若,总编辑曾参,总顾问子夏,总赞助子贡,这就是组织架构了。资料搜集工作也主要由他们来做,当然也会找在世的师兄弟们提供。

到曾参去世,终于《论语》修编完成。出场顺序自然要有所讲究,有若老师是前校长兼组长,排在最前面;曾参老师是总编辑,排在第二位;子夏师伯是总顾问,排在第三位;子贡师伯是总赞助,排在第四位。

当然,作为曾参的学生,除了把老师排在第二位出场之外,第一篇里讲孝的东西还特别多。

可以这样说,《论语》是由曾参主导的,于这本著作来说,居功至伟。有人也许会说《论语》可能完完全全就是曾参的弟子在曾参去世之后编写的,与曾参无关。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么《论语》就是主要讲曾参而不是

同类推荐
  • 爱智之思:西方哲学的趣谈与启迪

    爱智之思:西方哲学的趣谈与启迪

    本书是西方哲学的通俗读物。与现代社会流行的此类专著、教科书不同,它不是全面系统地介绍西方哲学家的哲学理论观点,而是挑选出其中某些哲学问题、命题或名言进行论述与分析。为此本书遵循三个原则:第一“趣味性”。既然此书为“趣谈”,就必须从西方哲学中挑选出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的哲学问题、命题或名言,使读者见到此题目就能够吸引他,并迫不及待要去读它。第二“哲理性”。既然是西方哲学的读物,当然不能离开哲理性这条主线,尽管不是全面论述西方哲学家的理论观点,但无论写那方面的问题、命题或名言,都是从一个侧面、一个视角反映哲学家思想,而且应该从中揭示出其深刻的哲理性的内涵。第三“启发性”。就是让读者读后不仅增长了哲学知识,而且无论在看问题上还是在思想方法上得到一些启示、帮助与提高。
  • 曾国藩冰鉴(第八卷)

    曾国藩冰鉴(第八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百孝经

    百孝经

    本书主要说明了当今社会的孝养理念,提倡蕴于日常生活中的“常态道德”,弘扬平民化的、生活化的、常态化的孝文化,让孝心孝行落实到无数人每天的生活起居中,落实在一句问候、一个电话、一次探望等细微的日常关怀中。
  •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当代阐释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当代阐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人类思维水平发展的龙头代表,明确指出了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在哲学体系中的客观地位。这是建立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根基,也是掌握辩证方法的控制原点。
  • 趣味哲学

    趣味哲学

    本书旨在通过对大量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的分析来达到实用为本的目的,让你在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中轻松掌握经济学知识,参透理财技巧,明晰赚钱和成功法则。
热门推荐
  • 系统无良:商女有钱,就是任性

    系统无良:商女有钱,就是任性

    技高性率的女主+专情冷傲的男主+无良的系统=潇洒闯古代他言:你知不知道,树大招风,财多招祸?她言:没关系,我懂得财不外露他宠她,纵她,她回娘家,他便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她闯祸,他邪笑:玥儿,只要是你做的事都是对的,我为你撑起一片天,看谁人敢欺你
  • 涓流不可阻

    涓流不可阻

    人心曲曲湾湾水,世事叠叠重重山。黄昏醉饮秋花酒,待到冬来吟雪诗。
  • 苏天赐文集三:附:苏天赐研究

    苏天赐文集三:附:苏天赐研究

    《苏天赐文集三:附:苏天赐研究》苏天赐研究是近20年来研究苏天赐先生的文章结集,对于苏天赐先生的生平、艺术、教育及思想均有全面深入的讨论和评述,可加深我们对苏天赐先生艺术及思想的理解。
  • 二哈与蠢狼2冰激凌小屋

    二哈与蠢狼2冰激凌小屋

    这次好好写第一季没怎么用心第二季这次好好写
  • 猎人的异界生存指南

    猎人的异界生存指南

    “作为一个吃.......嗯...猎人,即使是遇到再强的异兽也要勇敢面对撕下它两块肉来..........尝尝咸淡!”——艾炽赫语
  • 倾世蛇妃哪里逃

    倾世蛇妃哪里逃

    作为蛇界的公主,白笙最大的愿望就是独自一蛇游遍人间,可是自从她偶然间救下一条“小黑蛇”后,她的身边就多了一条小尾巴……直到许久之后,白笙才知道那条名叫墨烨的小黑蛇原来是天界的太子,而那时,白笙和墨烨的关系已经是剪不断,理还乱……墨烨:我伴你三千年,事事依你,温柔体贴,原以为这样你便会爱上我,既然温柔无用,那我就不跟你客气,反正以后,你的身边只能是我。白笙:世上没了墨烨,还有谁会记得白笙?
  • 双忆轩

    双忆轩

    一场看不透的阴谋,到最后仍然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一场记忆的错位,造成了永生永世的不再相遇,镜子中的人你我从不认识。有着一等一好相貌的白珩一,肤色白皙,性格多变。诡计多端的方夜轩却又不像世人所想的那样,样貌与性格相反,有颗小小的虎牙。古灵精怪,直率豪爽,有着女子该有的英气,又不乏漂亮。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的坏人,只有被世间逼迫才会走向不好的道路……
  • 剑破拂晓

    剑破拂晓

    如果失败是成功之母,那么失败就是刑真的亲生爹娘。木讷少年用坚韧的毅力证明自己可以。江湖朋友竖起大拇指:刑真真行。仙神道友竖起大拇指:刑真真行。
  • 梦魇道人

    梦魇道人

    梦中世界梦中人,相思梦魇斩红尘。若问红颜何处去,鬼蜮之中锁情魂!睡梦中的林夕竟然无意中觉醒先天鬼蜮——梦魇。一想起自己的身体里住着一只鬼,就觉得浑身发冷。自此林夕有了一个响亮的称号——移动的中央空调。梦中一桩桩惊心动魄的命案,一对对生死离别的恋人牵动着林夕的神经。
  • 爱到病除

    爱到病除

    天上掉下优质未婚夫,帅气多金又贴心?谁知撞上迷糊未婚妻,偷了石榴又偷心?额滴神,看外柔内黑未婚夫如何卖乖又耍赖,大张旗鼓把萌蠢未婚妻拐到手!席氏家训:老婆吃饭我递碗!老婆头痛我手按!老婆手冷我来暖!老婆逛街我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