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8600000030

第30章 游张 (1)

言偃,字子游,小孔子四十六岁,是孔子的第三批学生。鲁国人,也有说是吴国人。子游应当是武城人,此处在鲁吴边境,有时属鲁有时属吴。子游与子夏齐名,是孔子第三批学生中学业最出色的学生之一。为人非常聪明,机警善变,深得孔子喜爱。但是,与子夏互相瞧不起。后曾开设私校讲授儒学,称为子游之儒,可惜成就不大,日久湮没。

颛孙师,字子张,小孔子四十九岁,是孔子的第三批学生。陈国人,是孔子周游列国在陈国收的学生。子张学习努力,但是有些古板,爱钻牛角尖,性格有些乖僻,较难相处。孔子曾经非常欣赏子张,但到晚年,对子张较为失望。子张也曾开设私校讲授儒学,被称为子张之儒,成就不大,日久湮没。

11.1(4.26)★★★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译文】子游说:“侍奉君主太过烦琐,就会受到侮辱;对待朋友太烦琐,就会被疏远了。”

【解析】数,列举的意思,如数家珍的数。此处就是说太啰嗦的意思,话太多,所以言多必失。孔子说“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就是这个意思。

子游这个人,聪明而且灵活,口才也好,在孔子第三代弟子中情商最高,最懂得如何处世。这两句话,实际上就是他的处事原则。从这两句话,也能看出子游这个人也是相当的清高自傲,怪不得与子夏合不来。

尽管话是子游说的,思想还是孔子的。7.8(12.23)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这段话,是同样的意思。

历史上,许多人就是没有听从子游的建议而遭殃的。譬如岳飞,整天说“直捣黄龙,迎二圣还朝”,也不管人家宋高宗愿不愿意,说得多了,宋高宗不高兴了,派秦桧把他给杀了,冤不冤?

【现实解说】无论对谁,点到为止,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点了没点到,也要止,没有灵犀,再点也没用。

11.2(17.4)★★★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译文】孔子到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先生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管理。’”孔子说:“同学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只是开个玩笑而已。”

【解析】杀鸡焉用宰牛刀,这个成语来自这里。孔子的意思,礼乐这么高尚的东西,在这里给草根们表演是不是太浪费了?

子游的口才确实好,孔子说了错话,结果被子游“以子之矛击子之盾”,孔子只得说自己是开玩笑,找个台阶下。

能够让老师当场下不了台阶,并且不得不给自己找台阶的,也就是子游了。

这个“戏之耳”后来被广泛应用,都是用来找台阶的。譬如汉末曹操捉了张辽,本来要杀张辽,刘备为张辽求情,曹操不准也不好,准了吧,人情被刘备得了,灵机一动,说道:“我亦知文远忠义,故戏之耳。”一句话,刘备的面子也给了,好人自己做了,张辽后来成了曹操的心腹大将。

唐朝白居易成名之前,求见当时的成名诗人顾况,顾况瞧不起他,说:“长安物贵,居大不易。”等到读到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由对白居易刮目相看,改口说:“有句如此,居亦何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哈哈,前言戏之耳。

【现实解说】如果没有认错的雅量,至少要有“前言戏之耳”的智慧。

11.3(19.14)

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

【译文】子游说:“丧事做到尽哀也就可以了。”

【解析】这句话,也是孔子曾经表达过相同意思的。子游是个思维灵活的人,对于孔子的学说,他往往把符合自己想法的话拿来用。从子游强调这一点来说,他比孔子的思想要更开放一些,对于丧事没有看得那么重。

【现实解说】什么事情都要适可而止,否则就假了。老板的妈死了,你哭得比领导还要带劲,那不是假哭是什么?

11.4(19.15)★★★★★

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译文】子游说:“我的朋友子张可以说是很努力很刻苦了,然而还不够灵活不懂得变通。”(旧译:“我的朋友子张可以说是难得的了,然而还没有做到仁。”)

【解析】历来的解释,都是说到“难得”和“做到仁”,至于什么是难得,什么是仁,一概不说,所以都是蒙混过关,骗人钱财。以子游和子张两人的个性来说,子游说子张的短处,一定是用自己长处。所以这个难能,就是刻苦努力的意思,算是子游承认子张的长处,之后就说他的短处是不懂得变通,意思就是情商不够,不好相处。什么是仁?孔子没有给过标准答案,每个人问这个问题得到的答案都不一样,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那就是“改正你的不足以适应社会就是你的仁”。所以,这里的“未仁”就是指子张的短处。

子游和子张的关系看起来还是不错,而这段话肯定是对别人说的。

【现实解说】子张这样的性格,放在今天,倒是一个非常好的财务总监的人才。

11.5(19.16)★★

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译文】曾子说:“子张外表堂堂,不过不太容易相处。”

【解析】这句话历来的说法就是五花八门,有说曾子贬低子张还没有达到仁,有说曾子认为自己达不到子张的仁,还有说曾子说自己不能与子张一起修炼仁。首先,曾子的个性,不可能去贬低谁;其次,子张的个性,也很难让别人佩服。所以,曾子的话并不是要贬低子张,也不是要抬高子张,只是说这人不好相处。

曾参和子张也是岁数相仿的师兄弟,曾参和子张之间并没有矛盾,尽管他们之间也没有什么交情。这句话,应当是有弟子问起子张是个什么样的人,曾子这样回答。而这个时候,子张已经回陈国办学校去了。

子游说子张不好处,曾参也说子张不好处,子夏不用说了,根本不跟子张处。由此可见,子张真是不好相处。

【现实解说】人不要太迂腐固执,否则就算是品德高尚,人们也只能敬而远之。何况,谁又比谁品德高尚多少呢?

11.6(2.18)★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译文】子张要学当官的学问。孔子说:“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得罪人;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去做,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抱怨,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

【解析】禄,就是俸禄。干禄,就是当官的意思。整段话的意思很明确,没什么需要补充的了。子张这人固执爱钻牛角尖,不懂得变通,遇上走不通的地方不知道绕道走,所以孔子让子张遇上不懂的地方先放一放,走不通的道绕着走,就是针对他的缺点。另外,子张喜欢抓住别人的小辫子喋喋不休,孔子因此让他少说话,不要得罪人。尤,得罪人的意思。

整段话,其实孔子在说的就是怎样保住自己的官位,而不是怎样有所进取有所成就。这说明孔子不太看好子张的仕途,担心他的性格可能干不了多久。

【现实解说】说话少抱怨,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

11.7(2.23)★★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译文】子张问孔子:“今后十世(的礼仪制度)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回答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和所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将来有继承周朝的,就是一百世以后的情况,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

【解析】孔子的意思,礼制是不会有太大变化的,后代总要继承前代的东西,即便前代是被后代推翻的,后代也会把前代合理的东西继承下来。事实上孔子说的是对的,几千年来,中国文化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变化。

【现实解说】孔子一定没有想到过全球化这个概念,也一定没有想到还有一个词叫作变革。

11.8(5.19)★★★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译文】子张问孔子说:“令尹子文几次做楚国宰相,没有显出高兴的样子,几次被免职,也没有显出怨恨的样了。(他每一次被免职)一定把自己的一切政事全部告诉给来接任的新宰相。你看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可算得是忠了。”子张问:“算得上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得仁呢?”(子张又问:)“崔杼杀了他的君主齐庄公,陈文子家有四十匹马,都舍弃不要了,离开了齐国,到了另一个国家,他说,这里的执政者也和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就离开了。到了另一个国家,又说,这里的执政者也和我们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又离开了。这个人你看怎么样?”孔子说:“可算得上清高了。”子张说:“可说是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得仁呢?”

【解析】什么是仁?仁,就是要扬长避短,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去帮助别人。以上的两个人都保护不好自己,怎么能说是仁?这是孔子的看法,是他后期的看法,早期恐怕不是这样的。孔子这样对子张说,其实也是提醒子张,今后无论是当官还是做人,首先要保护好自己,别傻乎乎的只想到对得起别人,却对不起自己。

其实,孔子自己在这一点上做得就不好,因此才没有能够在鲁国大司寇的位置上坐下去。也正是因为有了教训,才体会特别深,时时提醒自己的学生。

这句话跟19.15“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

【现实解说】与忠诚和清高相比,仁更重要。与帮助别人相比,保护好自己是第一位的。连自己都保不住,怎么帮助别人?连自己都吃不饱,怎么救济别人?如果连自己孩子都吃不饱,却去救济别人,那不是品德高尚,那是变态。

11.9(11.20)★★★★★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译文】子张问与人相处的办法,孔子说:“不要纠缠往事,也不要刨根问底打听别人的隐私。”

【解析】对于这段话,此前的解释有两种,而且两种的解释恰好相反。第一种是:子张问做善人的方法。孔子说:“如果不沿着前人的脚印走,其学问和修养就不到家。”第二种是:子张问做善人的方法。孔子说:“不循旧迹,有所创造,但是还没有入于圣人之室。”

这两种解释都是错误的,牵强含糊,文理不清,逻辑混乱,连望文生义的水平都达不到。

善人之道,善是动词,善人是与人交善的意思,也就是与人和善相处的意思。子张这人死脑筋,固执钻牛角尖,爱抓小辫子,总是盯住别人的缺点不放,因此与人相处不是太好,大家对他敬而远之。子张有些困惑,来问这个问题。不践迹,就是不要抓住过去的事情不放;不入于室,就是不该自己知道的就不要去刨根问底,就像不要去别人的卧室一样。

过去,由于把“登堂入室”错解为形容学问,因此这里的“入于室”也就被想当然地以为是在说学问。这,就是以讹传讹的坏处。一开始错了,后面的都跟着错。

其实,学生们问问题都是有目的的,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被记录下来。孔子的回答都是针对学生的不足,而不是泛泛而谈。因此,当一句话不容易弄懂的时候,就要从对话的背景以及人物的性格方面去分析。

【现实解说】孔子在交友方面对学生的教导也很有启发,前面说过交友要交人的长处,现在又说与人相处要保持距离。如果能做到这两点,一个人是可以交到不少的好朋友的。

11.10(12.6)★★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同类推荐
  • 人生不过俯仰进退

    人生不过俯仰进退

    《人生不过俯仰进退》是一本教年轻人涵养心性、收获淡定人生的智慧书!它囊括《孟子》、《老子》、《庄子》、《易经》、《传习录》、《小窗幽记》等数部国学经典中折射出的修心智慧,为现在社会疲于奔命的人们,打开一扇心灵之窗,告诉大家如何修炼一颗淡定洒脱的心,收获通透自然的人生。
  • 墨子学院:墨子的兼爱非攻

    墨子学院:墨子的兼爱非攻

    本书主要以《墨子》为基础,以浅显的道理,朴实的语言,去阐述墨子话语中所蕴含的深刻哲学,对于现代人生活有着重大的启示,学习墨子那种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学习墨子那种兴万民之利,除天下之害的精神。对我们提升自己的做人之道,大有裨益!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他也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他比较自觉地、大量地运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以建立或论证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
  • 菜根谭全鉴

    菜根谭全鉴

    博采谋略经典,毛泽东盛赞的处事宝典!与《围炉夜话》、《小窗幽记》并成为“处世三大奇书”!《菜根谭》糅合了儒家中庸之道、释家出世思想和道教无为思想,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助人正心修身、养性育德。
  • 身心富足的智慧:佛家教会你幸福的人生哲学

    身心富足的智慧:佛家教会你幸福的人生哲学

    内心的丰盈富足会成为一种能量,给人带来源源不断的幸福。本书以佛门智慧为指引,引领人们从做人、做事、行善、经营财富和名利、经营情感等方面平衡身心,迎接富足,并在富足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财富观和爱情观的引导下,用智慧处理生活,让内心达到健康、充实的状态,让幸福不请自来。
  • 虚幻与批判——马克思恩格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理论研究

    虚幻与批判——马克思恩格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理论研究

    本书在评价当前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理论研究中的两种倾向,即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政治理论或把他们的政治理论等同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批判理论对他们理论体系形成的作用和影响,以及这一理论在其整个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本书从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理论的基本内容,即分析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阶级理论和国家理论出发,把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论。
热门推荐
  • 腐女的温柔暴君

    腐女的温柔暴君

    “别看了,他已经走远了。”“我喜欢他。”“他是高贵的宁王殿下,永远也不会喜欢你的。”“可我还是喜欢他。”“他是人,你是鬼,你们永远是不可能的。”“那我去杀死他,让他永远和我做一对风流鬼!”
  • 吸血殿下很妖娆

    吸血殿下很妖娆

    黑夜悄然来袭,如同流淌在指尖的交响乐,在风的奏鸣曲里跳起优雅的华尔兹。“我可以亲你吗?”“不可以。““好吧,我刚刚对你说了什么?”“你可以亲我吗?”“嗯,可以。”少女丝毫不建议自己被反套路了,扑上轻挑眉的少年,“反正亲到就行了~”
  • 天择记

    天择记

    一名平凡农家孩子,举目无亲,历经坎坷终于立足这个世界的神秘层面——修仙界。但他又能如何在强者如云的修仙界中屡克劲敌,傲立顶峰?--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万古之城

    万古之城

    未来到什么程度?一些强大的学院,能用3d打印技术打印一个世界,给大一新生实习……我来自未来,也正前往地狱……(本书属于那种很慢的类型,不懂地球无限扩张也没关系,请书友耐着性子看完前面这部分,如果不是越来越精彩,欢迎到书评区来骂蜗牛!
  • 帝少轻点宠:早安小娇妻

    帝少轻点宠:早安小娇妻

    他是帝都一手遮天的王,传言他不近女色,冷漠无情,通吃黑白两道,原来家里早有清纯小娇妻。“请问你是怎么把大家心中的男神泡到手的?”慕泽斯抱着耿凌优,邪魅一笑:“对啊,你是怎么泡到我的?”耿凌优无辜的眨巴大眼睛的说:“我就是这样看着你,一直看到你喜欢我为止啊。”……
  • 末世黑化男配重生记

    末世黑化男配重生记

    末世来临,上一世他被她所抛弃,这一世,他不会给她任何机会,她,只能是他的。她的美好让人生欲,只想一点一点的,好好的,将她占有,狠狠地占有。可是她也是最可恨的,因为她亲手将自己推向深渊,深渊。“哥!为什么要搬家啊?”他轻轻抬头,看向站在门口的人,她逆着光,看不清脸上的表情,可是他知道,她一定是生气的,重生一次,还有什么是不知道的呢?他的妹妹,深爱的,不得不远离的妹妹,最后把他推向深渊的妹妹。就静静的站在门口,站在离他不过十几米的位置,身体的血液都不受控制的沸腾起来……游戏才刚刚开始!「后期虐男主」√get
  • 快穿之太强了怎么破

    快穿之太强了怎么破

    作为一只高贵优雅且洁癖很重的吸血鬼女王......她从不吸食人类或者其它生物的血液。最后......她饿死了......
  • 楚水弥章

    楚水弥章

    大道三千,浮世百万。我辈修真者,当以身自立,煅心神,承志和。是以立身于天地,无愧于己身。修真岁月漫漫,望各位勿忘初心,得证大道。——永勒真人
  • 爱上魔王大人

    爱上魔王大人

    这是一个魔法的世界,人族、魔族、妖族横生。居住在世外桃源的男主角却招惹上了复活的魔王,是福是祸?形形色色的人物出场,淫荡的女爵、霸气的君王、变态的杀人魔……一系列的事件中两颗心渐渐靠近。单纯不谙世事的少年逐渐成长为可靠强大的男人,他发誓要守护魔王一生一世。他们久经曲折,成就大业;他们互相倾慕,至死缠绵。“我爱你,魔王”多年后,俊秀而手握无上力量的男人单膝跪地,向绝美的魔王吐露痴情的话语。
  • 禁忌之子

    禁忌之子

    恒古的科技已经消失。在黑血时代,人类觉醒了原力。在神魔的降临。人类开启了宇宙的大门,迈向了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