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8600000035

第35章 弟子 (4)

【译文】孔子说:“(宰我)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解析】不用说了,这话还是说宰我。孔子的看法,宰我不是没有能力,而是自己不去做。如果孔子是在说一个资质本身很差的人,就不是上面这样的说法了。或者说,如果一个人资质很差,孔子根本不会去说他。

所谓德之不修,就是本身具备德,但是不去实施;所谓学之不讲,就是本身有学问,但是不去发挥。这样的人只有一个,就是宰我。孔子拿宰我做反面教材,提醒自己要注意这些方面。

宰我真有这么糟糕吗?没有。

【现实解说】坚持自己的思想并不容易。

12.24(17.26)★★★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译文】孔子说:“都四十岁了还这么让人讨厌,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旧译:到了四十岁的时候还被人所厌恶,他这一生也就终结了。)

【解析】历来的注解都没有说明这是孔子在说谁。实际上,这还是在说宰我。

宰我的生日在历史上没有记载,大致推算与子贡颜回等人相仿,也就是小孔子三十岁上下,因此这个时候也就是四十岁上下,孔子岁数大了,喋喋不休,唠唠叨叨。孔子的学生中,有成才的有不成才的,有孔子瞧不起的,有让孔子喜欢的,但是,“见恶”的只有一个,就是宰我。尽管孔子这时候也不喜欢冉有,可是冉有是有成就的人,孔子不能说他“其终也已”。

宰我最终离开了孔子的学校,至于去了哪里似乎是个谜,有人说他去了齐国当官。离去之后,似乎宰我再也没有与老师和师兄弟们有过联系。在宰我离去之后,孔子似乎有些后悔,毕竟宰我跟随自己这么多年,最终没有能够出人头地,自己这个老师也心怀惭愧。所以,在宰我离去之后,孔子再也没有提到过他。

【现实解说】过了四十还没有弄明白自己未来的人,这辈子就算了吧。

有若

12.25(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级的人,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级,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解析】说来说去,有若在讲孝悌,还是孔子最老的那一套,显示他缺乏创新思维的能力。

有子,就是有若。孔子弟子中被称为子的,一个是有若,另一个是曾参。由此可见,有若的地位挺高。但实际上,有若的学术水平是比较低的。按照《左传》记载,有若是个勇士。吴国和鲁国打仗的时候,鲁国实力不行,连吃败仗,季孙急了,于是选了三百勇士,要趁天黑闯吴营,刺杀吴王夫差。可是后来有人劝季孙,说是吴军实力强横,这三百人都是鲁国的精英,到时候杀不了吴王,反而三百精英必死无疑,那鲁国不是要完蛋?季孙于是取消了行动,这三百名精英也算没有去送死。这三百精英中,就有有若。

问题是,有若的话为什么能够占到整部《论语》的第二条呢?先来说第一条理由。

有若的长相很像孔子,在孔子去世之后,子贡冉有等人为了缅怀老师,就让有若扮装成孔子的样子,接受弟子们的敬礼并且解答大家的提问。实际上,就类似于总教授。可是好景不长,没多长时间,大家认为有若的学问太差了,取消了他装扮老师的资格。但是不管怎么样,有若因此在弟子们心目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

从历史记载看,有若大概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特型演员,第一个是优孟,他扮演了孙叔敖。

从内容看,《论语》的修撰应该是孔子的徒孙一辈,而且应该不是子夏的门人,而应该是与有若和曾参的门人合力修撰,因此,为了尊重老师,他们就在文中称有若和曾参为子,其余的人就没有享受同样的待遇。

【现实解说】孝悌当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对于今天来说,这些似乎并不是最重要的。如今模仿秀很流行。有若要是活到现在,每天不用干活,也能腰缠万贯了。

12.26(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法为原则,也是不可行的。”

【解析】和为贵。但是和只是表象,只是结果,只是目的,而不是根本,礼法才是根本,礼法范畴内的和谐才是正确的。简单地说,和谐固然可贵,但是不能为了和谐而丧失原则。

有若所强调的,正是孔子所坚持的。所以,有若之所以能够在孔子去世之后被推上老师的宝座,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注意,这个和为贵的和,并不是和气的意思,而是和谐。不过到了现在,和为贵的含义已经变成了一团和气的意思。

【现实解说】用到现在,也就是在法治的框架下建设和谐社会。违背了法的原则,和谐社会无从谈起。以非法的手段制造和谐,都只是虚假的无耻的。

12.27(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有子说:讲信用,就接近于义了,意思就是说话算数;对人恭敬,那么就接近于知礼了,就能避免受到羞辱。因为二者之间的关系很密切,所以是(信和恭)可以遵循的。(旧译。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解析】前后三句话,用的是同样的表达方式。为什么说旧的翻译是错误的呢?因为按照旧的翻译,第三句和前面两句根本没有关联。我们不妨还原一下当时有若说这些话的情景,那应该是有若给弟子们上课,有人问:“有老师,您说的义啊礼的太深奥,我觉得自己怎么也做不到。”有若就说了:“如果你不能理解什么是义,那么你就做个讲信用的人,这样就接近于义了;如果你理解不了礼,那么你就做个谦恭的人,也就接近于礼了。信和义,恭和礼的关系就像亲人一样,所以,如果理解不了义和礼,遵循信和恭的原则也是可以的。”

可以说,有若对于孔子的学说在某些方面的理解确实很透彻。至少在《论语》中所选用的,都是精品。

【现实解说】有若的这段话的现实意义非常强,如果人们能够讲信用以及对别人恭敬,那么这个社会就很接近于法治社会和和谐社会了。

12.28(12.9)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译文】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怎么又会够呢?”

【解析】这显然是孔子去世之后,鲁哀公找有若来请教。有若的话反映了孔子的民本思想,通过这段话,感觉到有若是个很可爱的人。

当然,鲁哀公也有他的难处,因为国家的土地多半被三桓占有,国君的土地越来越少,而且子子孙孙越来越多,养这么多人确实越来越难。但是,国君再难,比老百姓的日子还是好过得多,顶多勒一勒裤腰带,不像百姓那样揭不开锅。

【现实解说】民富则国强,百姓手中没有钱,国家是无法强大的。

樊须

12.29(12.21)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译文】孔子去舞雩台,樊迟随同,樊迟说:“请问怎样提高品德修养?怎样改正自己的邪念?怎样辨别迷惑?”孔子说:“问得好!先努力致力于去做,然后才有所收获,不就是提高品德了吗?检讨自己的不足,不要攻击别人的缺点,不就是去掉邪念了吗?由于一时的气愤,就忘记了自身的安危,忘记了自己亲人的感受和处境,这不就是迷惑吗?”

【解析】樊迟是鲁国的勇士,性格比较接近于子路,说话口无遮拦,容易冲动。所以,有什么问题,别人不好意思问的,他都敢问。这一类的问题,子贡、颜回们绝对不会问。孔子的回答很详尽,也很生动,也是在针对樊迟的弱点。樊迟脾气暴躁,爱说别人的缺点,学习上则缺乏耐心。

樊迟是季孙家的家臣,也是冉有的手下。当初冉有率领鲁军击败齐军的战斗中,樊迟就是冉有的车右,立下功劳。后来,在冉有的推荐下,樊迟做了孔子的学生。冉有这人做事比较周全,之所以推荐樊迟去做孔子学生,一来是希望樊迟能学些知识,二来是因为樊迟勇猛憨直,正好给老师出门的时候提供保护,充当当年子路的角色。果然,孔子很喜欢带着樊迟出门。一开始,樊迟爱提问题,人也勤快,孔子很喜欢他,因此回答问题也很有耐心。

樊须,字子迟,小孔子三十七岁,鲁国人。

【现实解说】孔子的说法当然是对的,并不仅仅适用于樊迟,而是适用于所有人。

12.30(13.4)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译文】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教如何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退出以后,孔子说:“樊迟真是小人。在上位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在上位的人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要是做到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解析】樊迟的志向让老师很失望,所以老师懒得回答他问题。

孔子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当官,可是,同时他又在赞扬颜回的安贫乐道,这一点很容易让人搞不清他到底想要学生们做什么。樊迟是个比较愚钝的人,听话听不出话外音,对老师的话也不能一分为二去理解,所以常常提出的问题让老师感到为难,因此孔子也渐渐不喜欢他。樊迟入学不久,孔子开始研究周易,更是超然物外的架势。这种情况下,樊迟就觉得老师倡导的是自食其力安于天命的生活。于是,樊迟认为自己整几亩地去种地可能比较符合老师的期待,于是,傻乎乎地来问种地的学问,以为老师会高兴。谁知道孔子气得半死,两句话把樊迟噎回去了,还在背后说他是小人。从那以后,孔子很讨厌他,出门也不愿意带着他了。

孔子的意思是,弟子们个个都要去当官,所以说的都是当官的道理。问题是,并不是所有的弟子都适合当官,如果能够自食其力,种地有什么不可以的呢?何况,前面还有这样一段对话(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耕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大禹和后稷都亲自种庄稼,为什么樊迟就不能种庄稼呢?这段话,没有什么积极意义。

【现实解说】适合干什么就去干什么,乐于干什么就去干什么,什么干好了都有前途,一门心思当官是不对的。

原宪

12.31(6.5)★★★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译文】原思给孔子家当管家,孔子给他俸米九百,原思推辞不要。孔子说:“不要推辞。(如果有多的)给你的乡亲们吧。”

【解析】九百什么?九百斗。这么多米,原宪当然是吃不完的。那么,给乡亲们呢?原宪是宋国人,难道粮食运到宋国去?为什么孔子要给这么高的薪水?

同类推荐
  • 哲学其实既好看又有用

    哲学其实既好看又有用

    无论是声名显赫的伟大人物,还是普通的教师家长,在讲述人生哲理的时候都喜欢运用一些经典的小故事来辅证自己的观点。对于读者而言,与阅读那些枯燥单调的理论相比,本书中的一些蕴涵哲理的小故事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本书系统地讲解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和演变,介绍了我国古代哲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思想及其代表人物。而且,本书对冯友兰有争议的思想,也试图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改造,并补充了一些新颖的内容,使本书增加了更多的哲学容量。
  • 画中影

    画中影

    《画中影》纵向橫向地探讨“恶”这个两千多年来缠绕欧洲思想与文化的坏形象,提出“反面性”的概念以化解神义论、哲学和道德上都无法脱困的症结。我们如果对“恶/反面性”具有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就可以不仅拥有生活智慧,还可从生活过渡到“存在”。
  •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热门推荐
  • 文化阐述

    文化阐述

    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为此,我们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家巨人,其中有科技精英、文坛泰斗、艺术巨匠、政治领袖、军事将帅、思想圣哲、财富巨商、体坛英豪、影视名人、探索英雄等,汇编了这套《世界名人名言金典》。这些名言金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重生之田园帝师

    重生之田园帝师

    把囚禁了自己十五年的研究所炸上天,还没来得及享受一下美妙的自由,就被一个醉鬼驾车撞下了山崖。生命最后一刻,李孑只来得及朝天狠狠比了一个中指!再睁眼。荒山,鬼宅,乱葬岗,再加上一个躺在白骨堆里咬手指的水嫩白团子。李孑:什么鬼?······捡了一副破败身子,怀揣全身上下不到二两银,赶着一辆破马车,抱着白团子,母子,啊呸,落难二人组自此开始了他们的生存大计。奈何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广袤大地上广厦千万间,没有一片瓦是他们的。城郊野外良田千顷,没有一粒米是他们的。冷不防有一天。“叮,检测到宿主达到系统考核标准,第一代人生导师系统顺利激活,011号为您服务。”系统?能盖房子不,能让她吃饱饭不?不能!李孑呲呲牙:要你何用?011号对对小手指:还是有点用的。回以冷漠脸。系统太鸡肋,李孑最后还是硬生生把自己从生活废柴逼成了十项全能。等到白团子从水嫩小团子上升到呆萌大团子,隐匿许久让李孑差不多已经遗忘了的011号暗戳戳地提醒:“宿主,该干活了!”李孑:垃圾系统你还敢露面!系统011:拒绝人参公鸡!开始,李孑以为这个系统只是一个鸡肋,后来,她悟了。011这是不搞则以,一搞就搞个大的啊!一代帝师了解一下?
  • 小心没有鬼

    小心没有鬼

    一男子口出狂言道,“我叫易於,我非常喜欢你的舌头,我们做个交易吧。”我在心里谩骂道:放你娘的狗pi!姐姐才没功夫跟你做交易。郭嘉安义正言辞威武的说道,“我是警察,今天是来逮捕你归案。你有权保持沉默,但你说的每一句话都将成为呈堂证供。”说完他拔出手枪瞄准那女鬼,好生威武。我斜眼不屑的瞧着郭嘉安正气凛然的样子,他这是在干嘛?“陆文泽。”那男人摘下眼镜回道,我惊讶的看着他那蓝色的眸子,在黑夜里显得格外迷人。我惊诧的说:“你…你的眼睛”“是蓝色的,很可怕?”“很漂亮。”他听到我这样说,顿了片刻,才说,“你是第一个赞美她的人。”
  • 倾世神医:王妃太张狂

    倾世神医:王妃太张狂

    堂堂神医杀手,被搭档与组织背叛,穿越到了玄灵大陆,从此,废材变成天才,开始了一系列的故事。不过……身边的那些烂桃花,可不可以放过她?她的心真的很累。
  • 盗墓蝥贼

    盗墓蝥贼

    贼就是贼,是将本不属于自己的财物据为己有,而且是神不知鬼不觉的。梁宇辉从机舱小窗望向外面,云层极其浓密,和南粤之上看到的完全是不一样的景象。梁宇辉想好了,干完这一票,金盆洗手了。虽然自己只是个小毛贼,总共染指的古墓不超过五个,也并没有发什么大财。书里描写的都是骗人的,什么大墓、粽子…都是骗人的。但是内心的恐惧是真的,毕竟在那里躺着的,比自己多了一个经历,就是死亡。所以死亡会带来什么?躺着的,比自己更了解,这是最恐怖的。
  • tfboys爱之旅

    tfboys爱之旅

    三boy是很要好的兄弟,可就错在同时喜欢上了同一个人,导致兄弟感情分裂,而女主也不好受,她和妹妹的亲情永远断绝!是因为三个男孩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美人心计

    重生之美人心计

    被心爱之人赐下鸠酒,重生而来的她将用如何心境面对?小心翼翼,步步为营,谁在背后暗中相助,护她顺遂平安?风云变幻,朝代更迭,只“情”之一字难辩。
  • 我把末世当红警玩

    我把末世当红警玩

    凌寻,四肢简单,头脑简单的小骚年。末世降临,危机四伏,意外开启的戒指秘密,带领着凌寻走向末世的食物链之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