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50900000024

第24章 事夫(8)

过去我母亲带着我,有时候到学校老师,像班主任,像年级组长,老师们家里去做客,拜年。逢年过节去拜望老师,拿着礼物,这里“束脩酒脯”就是学生供养老师的礼物,不一定很多,是一点心意。束脩就是干肉,在孔子时代孔子收学生条件就是你要拿点束脩之礼,你要是不拿束脩之礼孔子他可能不教你了。《论语》上讲的“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你要真拿束脩之礼来正式的拜师,孔子一定会教你。

以前,这是我们上学的时候,我妈妈也是逢年过节都去拜会老师。在老师家里,我们也表演一个朗诵,唱一首歌什么的供老师欣赏,老师也很欢喜。我们对老师没有什么求的,但是这是表示一种恭敬。所以从小也就有这种意识,对老师都是恭敬的。在三年半之前,我母亲跟我决定放下世间工作,来跟随我们老恩师学法。我前面跟大家分享了我母亲写的“送子拜师文”,如果大家还有印象,你能够听出我母亲对于老恩师的那种恭敬、赞叹。她这信中前面都是表达对老师的赞美,这种赞美是由衷的,确确实实在心目中把老师看作是圣人一样。

那天是2006年9月27日,她带着我到恩师住的地方,在香港跑马地。到了他的家里我们就正式的拜师,也是献上束脩之礼。老恩师也非常高兴,他那天特别换上新的衣服,接受拜师。我们也按照古礼,当中有佛菩萨像,母亲带着我向佛菩萨像三跪三拜,然后请老恩师上座,向他老人家三拜,也是母亲带着我,她在前我在后,三拜。然后母亲给他朗读自己写的“送子拜师文”,表达自己送儿子来求学的这种愿望、决心,说现在把儿子交给您这里,让您调教,儿子将来的前途全是交给您来安排,哪怕是出家在家都由您来决定。

恩师非常高兴,他那天是正正式式地接受我们的三拜。以前从来没有过,我们向他拜,他总说不拜不拜,那天就没有说不拜了,正正式式的接受三拜。这种仪式简单而隆重,但是非常有必要。为什么?给孩子树立起一个尊师重道的心,有这个心他才能够恭敬法,他才能学出成就。所以家长带着孩子对老师一定是要恭敬、要殷勤,不可失礼。失礼了,那孩子内心就对老师往往会不看在眼里,上行而下效,父母对老师失礼,那孩子做得更加的厉害。选择老师非常重要,孩子能不能够成就,一个看父母一个看老师,就是这两种人来成就。

我们都听说“孟母三迁”的故事,这就是好的母亲为孩子能选择好的求学环境,当然也包括好老师。原来孟子小的时候也跟一般小孩一样爱玩,他们家住在坟场附近,孟子他就看到一些人每天在坟场那里做些祭祀,哭哭泣泣,他也跟着学这些样子。孟母就想到这样下去对孩子成长没什么好处,还是让他求学好,就搬家了。搬到市场附近,那小孟子也就跟着市场的人学着做买卖,孟母觉得这个也不妥,于是又搬家。最后搬到学宫附近,就是现在讲学校,读书人的地方,孟子他就每天学着礼仪,学着别人去读书,变得很有礼貌,孟母就说,这就是我该住的地方。

所以环境对于孩子成长非常重要,孟母她虽然自己并没有高深的文化,但是她有智慧,她善于抉择。《论语》里面讲的,“择不处仁,焉得智”。你选择地方要选择仁人志士所居之处,和他们做邻居,你受他们的气质的陶冶,你也就变得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不选择居处,不选择环境,不选择邻居,那特别是对孩子而言,无形中可能就伤害了他们成长。有句俗语讲“千金买屋,万金买邻”,买邻居比买屋更贵重,就是讲这个道理。所以母亲她的见地很正,这就是对于孩子非常好的引导。

像孟子他小的时候贪玩,求学求到一半回到家里来,孟母就问他,“你为什么今天这么早回来?”然后拿着把剪刀,孟母是正在织布,走到织布机旁边把正在织着的布剪断了。孟子看了吓一跳,“母亲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孟母告诉他,说“你今天废学,逃学回家,不就是像我织布织到一半就剪断一样吗?都不能有成就”。所以孟子从此以后也就认真的读书,不敢逃学了。

所以父母做得正,对孩子影响就好,没有孟母就不可能有孟子。孟子是圣人,亚圣,孔子是至圣,他是亚圣,都是圣人。圣人是母亲培养出来的,没有像孟母这样的母亲,不可能有孟子这样的圣人。所以《易经》上讲“蒙以养正,圣功也”。蒙就是童蒙,小的时候就要养他的正,德行要正,人品要正。怎么养正?自古至今一般都是用儒家伦理道德,《弟子规》可以说是养正童蒙教学里面的一个集大成,这是儒家的根。还有一些相关的儒家的童蒙教材,大家去翻翻《五种遗规》里面《养正遗规》,这里面都是。

我们也曾经从《养正遗规》里面挑选过几篇出来讲习,尤其是《朱子治家格言》,这是非常好的一篇文章。它字数只有五百四十三个字,它是《弟子规》一半的篇幅,但是里头的义理跟《弟子规》完全相同,《弟子规》一千零八十个字。《朱子治家格言》可以做为《弟子规》一个很好的辅助教材。这些都应该让孩子熟读背诵,而且要明白意思,要给他讲解,讲得愈细愈好。还有像朱熹《童蒙须知》,这实际上也就是《弟子规》的一个开解,也讲得很细,怎么在生活中来学习伦理道德,这些都是很好的童蒙养正的教材。再加上《孝经》,这是专门讲孝道的,孝是德之本也,这些我们也都讲过,而且都不止一次。

除了儒家的这些扎根的教育以外,面对现在的社会这么污染,光是儒家都不够。儒家讲伦理道德,懂伦理道德他就会耻于作恶,可是现在人耻心很淡,就是比较无耻,怎么办?要加上因果教育。所以近代的印光大师对于孩子童蒙养正方面,他特别提出要注重因果教育,他说因果教育甚至比四书五经这些儒家的德行教育更为重要。他推三部教材,第一《了凡四训》,第二《太上感应篇》,第三《文昌帝君阴骘文》,这三本东西那是最好的因果教育。《了凡四训》比较长,明朝了凡先生对孩子的四篇家训,《太上感应篇》比较短,大概一千多字,《文昌帝君阴骘文》就更短了,五百多字。虽然文字上有长短的差异,义理上是相通的。这些都是让孩子熟读背诵,而且深解义趣,要给他讲解。我们恩师这都讲过,我也讲过。特别是《文昌帝君阴骘文》,别看它短短的五百多字,我们整整详细的讲了一百个小时,里头很多因果的故事,讲给孩子听。孩子从小他对这个故事印象深刻,在他幼小的心灵里面扎下因果的根,他将来不敢作恶,这才有力度。然后他面对这个污染的社会,他才能够从内心里面建起一道防护墙。真的,印光大师讲这比儒家更管用,四书五经那个力度不如因果教育强。

到了一定年岁,孩子十岁以上就懂事了,那这个社会污染就很重。你看现在网络里头的色情的内容,这些污染的东西孩子只要一接触,他的幼小的心灵就被深深的污染。包括电视节目,乃至你走在路上,你看香港地区,那些广告的牌子,全都是污染心性的。怎么让孩子能够做好防护?因果教育要加强力度。如果《了凡四训》、《文昌帝君阴骘文》、《感应篇》这三部还不够的话,我们恩师现在还提倡一部,《诸经佛说地狱集要》,专门讲地狱因果,连同江逸子老师的地狱变相图以及他的讲解,这个好!让孩子都要看这些因果报应的经书,看了之后他起畏惧心。《诸经佛说地狱集要》是佛经,比较深,恩师叫我再过一小段时间就开讲这部,把这个《女论语》讲完了,我们就可以开讲。把因果讲透了,孩子印象深刻,他的正气、善的根基就能奠定好。这是不得已,现在社会污染严重,真的唯有靠因果教育才能保住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清朝乾隆年间的周安士居士就讲过,说“人人知因果,大治之道也;人人不知因果,大乱之道也”,真的是如此。

《大学》里讲的慎独,慎独这个功夫一般人做不到,都是在人面前一套,回到家里,暗地里又一套,有几个人能够真正人前人后是一致的?在人前他是这样,在人后他也不会放逸,还如同在人之前一样,这是慎独。光靠儒家的经典能做到慎独的不多,我自己有体会。你譬如说我们学《弟子规》,《弟子规》真的很好,刚刚开始学,你会很受用。学到一定程度你会遇到个瓶颈,就是对自己内心深处的这些恶念,那些习气毛病,好像觉得力度不够。《弟子规》劝我们成圣成贤,“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它用这句来鼓励我们,但是我们有时候会懈怠,成圣成贤反正日子还长,今天我就放松了,甚至今天我就放逸了。

但是如果你懂得因果,懂得即使在暗室屋漏当中都有鬼神在旁,天地神灵都在监察你,真的是如此,你明白这个道理,就不敢造次,就跟在人面前是一样的。那些天地鬼神比人更凶,监察人的善恶,这就是因果教育教我们,你自自然然有战兢惕栗景象,那慎独就不难了。我们不知有鬼神在旁,所以就肆无忌惮,果然真知道有鬼神在旁,果然知道起心动念都有果报,那不敢不慎独,这因果教育的力度确实要强。所以像《太上感应篇》,过去所有读书人都学习,清朝彭凝祉先生,他是进士及第,他讲过这个书是“元宰必读书”,状元、宰相必读的,所以《太上感应篇》是修身的妙法。

十、训男女

我们看古来的圣贤、君子,那真的都是父母善教而成就的。像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大文豪,也做过大官,他的母亲郑氏就很会教育儿女。欧阳修从小家里贫穷,母亲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写字,教他在地上来写,用划沙石来学写字。而且常常跟欧阳修讲,说你的父亲过去也是当官的,做管监狱的一个官吏,他每天晚上都会看囚犯的册子,总是很感叹。欧阳修的母亲就问他:“为什么你看这些册子都很感叹?”欧阳修父亲就说:“我看这个人他是死狱,要受死刑,我想求其生而不得。”结果太太就问,“难道能够求他生还?”父亲讲,“如果是求其生而不得,那他死了我也就没有什么遗憾。如果是求其生还能够可能得生的,那我必定要努力帮他平反,或者减免他的刑罚,否则他会有余恨”。你看欧阳修的父亲有这样的人品,这是仁慈心,天有好生之德,他对囚犯都能够千方百计帮助他求生,而不至于误死。欧阳修母亲就以这些道理来教化欧阳修,你看她从小奠定他的仁爱的德行、根基。

北宋理学家二程,兄弟俩程颢、程颐,他们的母亲侯氏就非常善教儿女,正是因为母亲有懿德懿行,所以能够造就出二程这两位大儒。他母亲讲,这个二程(就是她两个儿子),“非性然也,教之使然也”。这个话的意思是说,这两兄弟之所以有大成就,不是他本来就是这么出色,不是,他们的出色是教出来的。二程中的弟弟程颐专门写了他母亲的一个传记,记录母亲侯氏的这些德行。侯氏也是出生于官宦人家,书香门第,从小就知书达礼。你看母亲的素质非常重要,他母亲从小就是个贤女,就是一位很有智慧的女子,而且擅长女工,女工就是纺织、刺绣这些。对于文学、对于政事都相当有领悟力,她父亲就非常喜欢她。每次她父亲用政事来问她的时候,她都能答得很好,让父亲很满意。所以父亲有时候很感叹,很遗憾,你不是个男子,要不然你将来也能考功名。

侯氏十九岁嫁到程家,孝顺公公婆婆,以孝谨著称,一个孝一个谨,谨就是谨慎、细心,程家上上下下都对她非常敬爱。侯氏对丈夫能够礼敬谦顺,这是真正妇道。对于下人能仁慈宽厚,真正做到“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从来不训斥奴婢,都像对儿女一样。发现子女们训斥奴婢的时候,她立刻严厉告诫,她说“贵贱虽殊,人则一也。汝如是大时,能为此事否?”贵贱虽然不一样,但是都是平等的,孩子小不懂事,骂这些奴仆,她就会骂孩子,说你像他这样大,你能不能够做他这个事情,你做不出来你不能骂人。侯氏她治家非常的有条理,井井有条,真的是《女论语》里讲的她都能做到。

侯氏她特别有德行,很有爱心、很慈善、很博爱,有时候路上见到弃婴,她总是捡回来收养。有一次有一位小商人出门经商很久没有回来,他的太太死了,结果儿女们都纷纷散去了,这个家有一个两岁的小孩没人要,侯氏见到这种情形就把他抱回家来收养。程家家里人就不是很高兴,收养了这么多小孩,就有埋怨,但是侯氏仍然坚持抚养这些弃婴。后来这个小商人回来了,看到自己的儿子还健康完好,非常感激,那侯氏就把这个孩子奉还给他。这个商人因为很感动,说这样吧,你是他的再生父母,这个孩子就送给你了。但是她辞谢了,她说我收养他不是希望得到他,现在他父亲回来了,就应该把他归还给他父亲。这是仁爱心。另外她自己好善乐施,常常配些药帮助贫苦人治病。

对别人她很宽容博爱,可是对自己的孩子,她管教却十分严格,她常常说“子之所以不肖者,由母避其过而父不知也”。说孩子之所以不肖,这个不肖是贤愚不肖的那个不肖,就是不争气,往往是因为母亲避其过,就是帮助他掩饰过失,纵容孩子而父不知,父亲不知道,母亲在包庇孩子父亲还不知道。因为父亲比较喜欢唱黑脸,比较严格,母亲比较容易唱白脸,容易包庇孩子。一般母亲都有这种倾向,就是人有这么一种很自然的感情,自己生的孩子总是多多的疼爱,甚至溺爱,但是没想到这个溺爱往往是害了孩子。

但是侯氏对于自己的孩子没有溺爱,这里有几个例子:二程兄弟刚刚学会走路,走得还不稳的时候,难免会摔倒,家里人就上去抱他。侯氏这时候就对这些家人讲,不要抱他,让他自己爬起来。然后对这些孩子讲,说你们如果走路慢慢一步步地走,你就不会跌倒。所以对孩子她并没有那样的溺爱。当孩子吃饭的时候因为好吃,就贪吃,碗里剩很多的残羹剩菜,母亲就呵斥他们,说“你从小就纵食欲,长大了怎么办?会变得很贪婪的”。所以孩子从小都规规矩矩,不敢有丝毫的不恭敬。

程颐他有一段话讲,“颐兄弟平生于饮食衣物无所择,不能恶言骂人,非性然也,教之使然也”。程颐、程颢这兄弟两人,他们平生对于饮食衣物从来不挑剔,《弟子规》讲的“对饮食,勿拣择”,一切都是从简,俭以养德。二程也从来不会骂人,性格都很温和,温良恭俭让,真正是一代大儒之风。结果程颐他讲得很中肯,说这不是我们生来就如此的,“非性然也”,性就是天性,不是我们天性,不是天生下来我们就是这样,是“教之使然也???,就是母亲的教导才有我们这样的一个德行。

同类推荐
  • 中华成语典故全读本

    中华成语典故全读本

    中华成语作为历史的缩影、智慧的结晶、语言的精华、文明的积淀,处处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成语以其言近旨远、华美简洁、形象生动的独有特点,传承了中华几千年丰富的历史精华,反映了古代中国的政治、军事、文化、民间习俗、道德风尚和理想志趣。成语中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一般都有其由来、典故和史实,这些精彩的历史片段构成了一个个鲜活有趣的成语故事。通过这些故事,读者可以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探寻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中华成语典故全读本(超值白金版)》取材广泛,着重选取了实用性强、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并集知识性、准确性、可读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 朱自清散文名篇

    朱自清散文名篇

    朱自清是“五四”新文学的拓荒者和创业者之一,他为中国现代文学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与人合作创办新文学的第一个《诗》;创作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首抒情长诗《毁灭》;编选了《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其《导言》第一次对新诗创作进行了历史性的总结;在大学课堂首次开设现代文学课程“中国新文学研究”。不过,他对新文学的最大贡献是在散文领域,他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第一次提出“意在表现自己”的美学创作原则,在当时起到了“对旧文学示威”的作用。
  • 中华国学知识全读本

    中华国学知识全读本

    国学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千百年来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直接影响着国人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和行为。国学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需要了解国学。然而,国学内容庞杂浩繁,即使穷尽毕生之力,恐怕也难通万一。如何从博大浩瀚的国学中找到入门的捷径?鉴于此,我们特请有关专家学者精心编辑了这本书。本书堪称一部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趣味百科全书。翻开此书,便走进了博大精深的国学长廊,让您在最短的时间内领悟国学的精髓,感受国学的神秘和智慧,掌握传统文化的脉搏。
  •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信仰仁爱、和谐、真诚。以前我们提倡文化的复兴,现在我们需要提倡信仰的复兴,信仰的复兴是一项宏伟的精神家园建设工程。民族的复兴,文化复兴是基础,信仰复兴是关键。过去十年间,我们的文化已经走上复兴之路,现在正迎接中华民族伟大的信仰复兴。复兴是在保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我们永远恪守夫子“述而不作”的原则,不是创造、不是革新,是接受、是弘扬。关注中国人的信仰就是建设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这是一个漫长而温柔的呵护过程。我们在这里赞美的信仰,就是中国人的传统信仰。我们看到,传统的精华,正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贡献巨大智慧。我们的信仰就是人类的共同信仰:我们用仁爱、和谐、真诚,建设人类共有家园。
  • 章嘉国师论中观

    章嘉国师论中观

    白玛旺杰青海省贵南县人,1986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藏文专业,留校任教,授西藏佛教、历史、文化等多门课程。1998年初到美国加州柏克莱攻读博士学位,现与家人定居北加州,从事西藏佛教教学研究与翻译工作。
热门推荐
  • 圣樱四少巧遇千面公主

    圣樱四少巧遇千面公主

    她,有着天使般的容貌,有着魔鬼般的身材,有着牛奶般的肌肤。从小活泼可爱的她,为何会在一瞬间就变成一个能呼风唤雨的女孩呢?在她身上究竟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呢?他,冷酷无情的圣樱四少之首,甚至是亚洲的王子,因为三年前的一场意外,让他对所有的事情都感到措手不及。从三年前,他就开始远离世界,远离任何人。他和她相遇之后,又会发生怎样的爱情故事?原本平平凡凡的贵族学院,一下子就发生了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怪事,这些怪事是接连不断的发生,这究竟是个陷阱还是人为呢?扬名在外的圣樱四少又将如何去面对这一切?他和她童话般的爱情故事会走到最后吗?
  • 海贼世界的变革者

    海贼世界的变革者

    一个本性冷漠的少年,穿越而来,带你领略真实的海贼世界,主角杀伐果断,前期有温馨,但更多的是真实的残酷。一个少年,一双拳,一把剑,与海贼诸强相争,踏着鲜血走上了王座。后期黑化,简介无力看内容吧。圆海贼米一个梦,救下艾斯。(桃之助必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怒飞九天

    一怒飞九天

    一个命运坎坷,机遇多多的少年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人生的巅峰。
  • 重生异世:帅哥,你好啊!

    重生异世:帅哥,你好啊!

    封殁只想将时漓养大。后来,应该是养歪了。所以,把她嫁给了自己。时漓醉醺醺的趴在封殁的胸前,嘴里喃喃自语,“封殁,你没立场掐我的桃花。”封殁皱眉,“怎样才有立场?”时漓贼笑,踮起脚尖吻住封殁的绯色薄唇,“等我把你睡了之后。”时漓一直想化身色狼扑倒封殁这只“绵羊”,可究竟谁是羊?谁,是狼?我们的爱情,究竟是何等模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史上最强探险家

    史上最强探险家

    死亡就是生命的终结?给我无尽时间,我将踏遍无尽世界!
  • 带着火影系统穿未来

    带着火影系统穿未来

    玄佑带着逆天的火影系统穿越到了未来,他踏上了走上巅峰的道路
  • 神秘总裁的心尖宠

    神秘总裁的心尖宠

    被迫逼嫁,闪婚给了全市最有权势的男人,然而初见,这个男人看她的眼神就无比的炙热和火辣……这是为何?婚后本想安安分分,但却没想到新婚第三天,夏晴天就发现了她的新婚丈夫不为人知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