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50900000032

第32章 事夫(16)

而且在家里,夫妻、父母和儿女亲人之间,应该多讲一份情,少论理。少争一个高低,多谦让,这家就和了。家和从我自身做起,我能柔顺别人,而不要求别人柔顺我,这就是《道德经》里所推崇的上善若水,这种水之德我们在讲解女德里面多次提到水,女人如水,这个水可是不得了,不跟人争,只是让,能柔顺一切,你看水都是从高处往下流,把高位让给别人,它就服最低的,它就绝对不与人争。要知道不与人争,这世上就没人与你争,你能柔顺,这世上没人战胜得了你,所以柔能胜强,弱能胜刚,柔能胜刚,弱能胜强。

第一段讲的是处家以和为贵:

处家之法。妇女须能。以和为贵。孝顺为尊。

夫妻是阴阳和合,阳刚和阴柔要和柔在一起,这是夫妇之义,这是处家的一个学问。处家之法就是以柔和为贵,这需要妇女,家里的太太她来主导,她怎么主导?她先要柔和,这是符合自然的。因为男女是分别属刚和柔,这是自然的一种特性,女子比较能够柔和。而人性格愈柔和他就愈贵,这是真的,不论男女都是如此。

我们在世界各地跑的地方也多了,见的人也多了,上至总统、国家领导人,下至平民一般老百姓,各行各业的都有遇到过,性格柔和的人他的身体各方面都比较柔软。有时我们跟国家领导人握手,一握手就觉得这个人的手非常的柔软,我们知道这个人有贵相,所以柔和是贵相。身体和心灵是合在一起的,心柔软了身体就比较柔软,心要是刚强,身体骨骼结构都比较硬,所以我们要改善身体,改变命运,也要修我们的心。

夫妇之间和为贵,孝侍父母要柔顺为尊、为先,对父母不能够刚强,刚强了就是忤逆了。所以孝顺孝顺,孝后头一定是连着顺,不顺亲就不叫孝,孟子讲过不顺亲不可以为人子。说老实话,柔和的品德还是从孝亲那里养成的,孩子自小养成孝顺父母的这种德性,他自然性格就特别柔和,他不会跟人家起争执。你从小已经培养出这种和气,这种和气能感动上天。女孩子从小如果能够也接受圣贤传统教育,她就很有孝心,很能柔顺父母,她出嫁之后自然就能柔顺先生。顺是大德,《华严经》“普贤行愿品”里普贤菩萨讲恒顺众生,恒是永恒,永恒的柔顺众生,不让众生生烦恼。这是普贤之德,等觉菩萨的大德,非同小可。

翁姑瞋责。曾如不曾。

“翁姑瞋责”,这是讲公公婆婆因为事情而瞋怪下来,责备媳妇,做媳妇的不能够在意,要依然保持敬顺之心。“曾如不曾”就是虽然公公婆婆曾经骂过我,但是就像不曾骂过我一样,若无其事,没把这个事放在心上,心中不留阴影。这是一个存养的功夫,心里只念别人的恩,只念别人的善,不念别人的怨恶。儒释道三家的圣人都教我们怎么做?六祖惠能大师讲过“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他不看别人的过失,看人家的过失这个不是真正修道人。只看人家的好处,不看人家的坏处,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弟子规》上讲的“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这都是教我们念恩不念怨。《太上感应篇》上讲,“念怨不休”是大恶,那个果报都是惨烈的。为什么?他心里装的都是这些怨恶的事,那必定是心想事成,怨恶常常降临到他身上。如果公公婆婆责怪是对的,那我就应该认真的改过,怎么能够怨恨?还应该感恩他,他们把我的缺点指出来了,让我改过自新,这是我的恩人。假如他们责怪错了,误会了,也不能怨恨,反正你既然没有犯过失你何必需要恼怒?时间久了自然就真相大白,甚至都不需要解释,要有这种涵容的度量。即使责怪我??怪错了,也是帮我消业障,我还是要感恩他。你能够常常这样感恩人,不管他对我好还是不好,我都感恩,对我好的固然要感恩,对我不好的消我业障,提升我的境界,提升我的智慧和能力,我也是感恩,你活在恩义当中,你就是在天堂里了。假如我们老是怨恨人,看到这个人又对我不好,那个人又对我很恶,内心里只念人家的怨恶,你活在了一群怨恶人周围,这是在地狱当中了。天堂和地狱是你自己选的,自己造的,何必要自找苦吃?为什么不选择处在天堂当中?你看一念之差,天堂地狱就在这儿分判。

上房下户。子侄宜亲。是非休习。长短休争。从来家丑。不可外闻。

这说到一家里头的相处。古代的家是大家族,这一家有很多房户。毕竟是大家住在一个大家族当中,是同房共户,同辈兄弟们的儿女子侄这些晚辈,应当对他们多加爱怜,多加体恤。这个亲就是对他们有爱,把子侄这些晚辈孩子当做自己亲生骨肉一样去爱他们,不要有分别心,平等的爱他们。甚至爱这些侄子比爱自己的儿女要更加的多一些,这是促进整个家族的和睦。

家里大了,各房各户多了,妯娌之间,姑嫂之间难免会有一些是是非非的事情发生,这是很难免,每个家里都有,那我们遇到这种情形用什么态度?“是非休习,长短休争”,习就是参与进去,我们不要参与谈论是非。古人讲谣言止于智者,那些风言风语到了我这里就止住了,不再往下传。又说,“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如果你不是是非人,你绝对不讲是非。讲是非的人因为他有是非之心,他没这个心他也看不到这个是非,他更不会讲这个是非。他要是讲证明他心里有,所以来说是非者就是是非人。遇到这种情形我们最好敬而远之,我们不要去跟他参与,让是非就此止住。不管谁对谁错,我们都不讲,只赞叹别人,决不毁谤别人。这个长短,谁有理谁没理,你不要去争,我们讲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自然能看得清楚。暂时看不清,日子久了也就看清了,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即使是被人误会了也不必急于澄清,用你的真诚,你的德行慢慢感化大家。

有时家里难免会发生点丑事,但是家丑不可外传。为什么?因为一家它有它的体面,特别是家里如果有老人,有父母,如果家里发生丑事传出去了大家会讥笑这一家的父母对儿女不善教,这就是让父母蒙羞,让祖宗蒙羞,这就是不孝,所以家里的那些事情不要往外传,这是有教养。

给大家讲几个故事。在古代,有一位苏少娣,是一位贤妇,她自己本姓崔。她嫁的那家是兄弟五人,苏家兄弟五人,四个已经娶了媳妇了。她没嫁的时候已经听说这家四个媳妇都不贤,整天在一起吵吵闹闹,在那里谈论是非,非常不和谐。人家警告苏少娣,说你去到那里恐怕会遭殃。少娣很坦然,她说如果是木石鸟兽,我就没办法去改她们,世上哪能说有人心改不过来的?人之初,性本善,少娣决心用她的德行来转化这一家。结果过了门了,马上妯娌之间就要相处,古代都是一大家人住在一起。少娣侍奉四个嫂嫂很尽心,礼数一点不缺。当嫂嫂缺乏什么东西,需要一些东西的时候,少娣马上就把自己的东西拿到嫂嫂那里,供养嫂嫂。有时候她们的婆婆吩咐下来要媳妇们帮忙,这几个嫂嫂互相看来看去,都互相推诿,不愿意去为婆婆服务,少娣就出来说我是新来的,我应该来做这个劳务。当家里分东西的时候,少娣总是多分给嫂嫂的儿女们。如果是嫂嫂没有享用的东西,少娣绝对不敢先享用,真正长者先幼者后,她很遵守这个礼数。当嫂嫂跟她谈论是非的时候,她总是笑而不答,不跟你搭话,但是态度很温和。少娣这一房里头的奴婢如果跟她传一些是是非非,说嫂嫂怎么样不好了,可能说的话是真的,但是少娣必定狠狠地责罚奴婢,不允许她讲这个是非,甚至亲自到她嫂嫂那里去认错,所以是非自然就止住了。你不愿意听,别人就不会跟你讲,你愿意听,当然就有人跟你讲了。有一次少娣抱着嫂嫂的小儿,结果小儿的小便弄湿了少娣的新衣服。当时嫂嫂看到这个情形很不好意思,赶紧要把这孩子接过来,少娣就说不要急不要急,别吓坏了孩子,而对自己的衣服一点都没有惋惜的意思。你看完全是以人为重,就是这样很多很多的细节,少娣都表现出对于嫂嫂们的敬重。最后四个嫂嫂被感化了,她们自己相互说,我们这个五婶真是大贤,我们在她面前简直就不是人了,从今以后我们真的要改过。所以后来妯娌之间,四个嫂嫂跟少娣非常和睦,而且互相之间再没有谈是非、争论、不和。一个人转化了一个家族,所以你看女德多么重要!而这个德就是和柔,绝不与人争,总是让,只看人好样子,决不看人坏样子,看对方就是善人,就是菩萨,自己才是个凡夫,对人一味的敬重,一味的关怀,不管他对我怎么样,只问我对他应该怎么样,那这世上哪有说感化不了的人?连金石都可以感化,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何况是肉长的人心!肯定可以感化。感化不了是自己德行不够,和柔不够,要反求诸己,认真努力修德。

在明朝有一个吴子桂,他的妻子冯氏非常贤良。吴家很穷苦,但是冯氏非常的勤劳,而且很节俭,而奉养尊亲却是尽心尽力。她的婆婆,实际上是她公公因为正室死了而续娶的,所以这个婆婆不是她先生的生身母亲。而这个婆婆性格很不好,常常辱骂冯氏,但是冯氏总是非常和气地接受她婆婆的辱骂,没有怨言。有时候四邻的妇女看到这婆婆对她这样无礼,有时候简直是刁蛮,于是都来劝解她婆婆,你不要对你的儿媳妇这么态度不好,你儿媳妇也很不错了。可是冯氏一定就阻止这些人劝解,说婆婆骂我肯定是因为我没有能够孝顺婆婆,不能合她的意思,你们要是来劝解她,不让她骂我的话,这反而显示出婆婆有过错,这不对!这就是我的罪了。你看看她有这样的心态。后来她先生的两个弟弟也娶了媳妇,婆婆还是一样虐待她们俩,她俩没有冯氏的修养,被婆婆辱骂虐待接受不了,想自杀。冯氏很委曲地、耐心地劝阻,终于让她们没有自杀。就这样,冯氏用她的耐心,用她的爱心,用她的妇德感化了她的婆婆。她婆婆后来悔悟了,她的那种不良的性格也就改善了。后面两个弟弟娶的媳妇非常感恩冯氏,冯氏对她们有再生之恩,所以对冯氏如同对母亲那样孝顺。

《德育课本》里面,这个故事后面有这样一段评论说,“引咎自责,男子所难,何论女子?”真的,人往往都是愿意把过失推给别人,不愿意承担责任,有几个人能在犯了错误的时候,把错误归向自己?男子当中做到的都不多,更何况女子!因为古代女子在家里,出门比较少,所以往往她的心量也就受到了限制,如果不读圣贤书,难免就狭隘,读了圣贤书了那就另当别论。“冯氏本身作则,化其二娣,并化及继姑。”冯氏妇德真是太可贵了,她以身作则,处处只要求自己,不要求别人,结果能够教化她的两个弟媳,而且感化了她的婆婆,继姑就是指她婆婆。

“夫虞舜大孝,即是怨慕二字。孰意三千余年后,尚有冯氏其人。向使读书闻道,何难媲美古圣耶”。这是将冯氏跟大舜相媲美。这真的,你看虞舜是四千多年前的圣人,他能够大孝养亲,他父母也是虐待他,甚至要把他置于死地,而舜绝没有丝毫怨恨父母的意思。这怨慕二字是什么?自己遭到了父母的虐待,但是他还是思慕父母,所谓大舜终身侍父母,难能可贵!他只看父母的好处,只念父母的恩德。他的母亲也是继母,生身母亲不在了,继母虐待他,但是他侍奉继母如同亲生母亲一样,最后感化了他的父母。而这种大德使舜成为了天子,尧王看中了他,觉得这样的大孝子,他能感化自己的家人必定能感化国民,所以请他出来为国家效力。他辅佐尧二十八年,后来尧把他的帝位传给了舜,禅让。孔子赞舜的大德说,“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这是舜得到的果报。你看他能行孝,这个大德使他成为圣人,所以圣人无非就是孝道做到圆满。他尊贵成为了天子,人中最高;富有四海,最富的;而且宗庙飨之,后人祭祀;子孙保守他的家业,这是大德能够传百世之宗。那我们来看看冯氏,她也真的有舜王之德。在明朝,距离舜是三千多年了,冯氏其人既然也能够表现出舜之德,那么读书闻道之人要生起信心,圣人是可以做到的,“读书闻道,何难媲美古圣耶”,跟古圣相媲美不难。

孔老夫子《论语》当中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遥远否?不遥远,我想要行仁我就做得到,我要想做圣人,圣人我也能做得到,关键是你肯不肯做,要肯做一定做得到。最重要的自己要放下自私,放下怨恨,不看人的恶,只看人的善,让心地纯净纯善,什么事都能够圆融,不会跟任何人起冲突,和柔的圣德你就能得到,古人能做我们也能做。像《孟子》里头讲到的“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舜王是什么样的人?大德,没错,我又是什么样的人?我本性跟舜是一样的,凡圣本质上是没有差别的,本性本善,只要你真正想转凡成圣,你也能成圣。所以有为者亦若是,也要像舜一样成圣人。

做女子一样也能成为像舜一样的圣人,冯氏就是个好例子,这是真正尽大孝。孝一定是先从孝自己父母做起,所以女孩子从小养孝德,她将来自然能够孝顺公婆。要想到,自己这一身是父母所生,我们不孝父母,身的根本已经失掉了,有这个身等于没这个身,怎能不孝?父母之身又是祖宗的分身,我又是父母的分身,所以我能孝父母又是自重,又是敬重祖先。谈到女子孝顺公公婆婆确实这又需要更进一步,因为公公婆婆不是我们亲生的父母。但是我们要想到,我们嫁到这家,就跟夫君是一体的,夫君的身就是我的身,夫妇一体。夫身是公婆所生,所以公公婆婆的身也是跟我这一身是一体,我跟夫君都是公公婆婆的分身,所以孝养公公婆婆就跟孝养父母是一样的。只要你有这个观念,孝就不难。

讲到“子侄宜亲”,宋朝也有一位贤女叫邹瑛。邹瑛的母亲是续弦,她父亲的前妻死了,她有同父异母的兄长,兄长娶了妻子荆氏。结果邹瑛的生母就虐待媳妇,因为邹瑛的兄长不是自己母亲所生,所以邹瑛看到母亲虐待嫂嫂,常常不给她饮食,于是邹瑛总是偷偷的把自己的食物给嫂嫂。母亲常常变着法子给荆氏很重的苦役,而邹瑛也一定跟她一起做这个劳务,有难同当。当母亲要责罚嫂嫂的时候,邹瑛总是为嫂嫂来开脱,把罪过引到自己身上。有时候母亲要打嫂嫂,邹瑛就跪下来,流着眼泪劝她母亲说:女儿他日不也要嫁人?如果遇到婆婆像您对嫂嫂这样,那您心里是不是会安乐?这样来劝止。母亲有时候很愤怒,邹瑛就跪下来说我愿替嫂嫂挨打。

同类推荐
  •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八卷)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八卷)

    本书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书中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这样,在情节的生动性方面,不能不受到史料的限制;而对读者了解历史,提供的材料是比较可靠的,有根据的。用故事化形式来讲述历史,有它的局限性。通过故事,读者只能了解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人物活动的片断;有的故事,可能只反映事件的现象,至于它的经济、政治的背景以及它和思想文化发展的关系,不大可能用故事形式来详细论述。因此,它可以作为一种学习历史的辅助读物。
  • 中国隐士的品格

    中国隐士的品格

    在中国,山是远离尘埃离天最近之所在,从古至今,总有人不管得意或失意都会走向田园,幽栖林下,那些洞悉天地奥妙、道德高尚的人喜欢住在山上。每天,我们穿行在都市中,来不及看一看月亮和渺远的星空,乡村和田垄正在被城市水泥丛林所覆盖,辽阔的田园弥漫在浮尘之中。我们都读过陶渊明的诗,但归隐田园似乎是一个梦。
  • 家庭万宝全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家庭万宝全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以下几方面家庭生活窍门:购衣穿着、洗涤熨烫、服饰收藏、食品选购、食品加工、食品贮藏、美食烹调、饮食保健、厨房用具、购房居家、居室清洁、家电购买、家电使用、用品维修等。
  • 商人也要学点国学

    商人也要学点国学

    从修身之道、用人智慧、危机管理、协调沟通、有效激励、创新思维、制度管理、团队建设、竞争策略等方面阐述了经商谋业的经验技巧、策略及素养,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商人的综合能力。相信您读完这本《商人也要学点国学》后,不仅能学习到更多的经营管理智慧,还能在无形中提高自己的国学修养,受益终生。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取名文化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取名文化

    本书详细讲述了取人名的方法、技巧以及禁忌,同时介绍了商业领域的取名原则、思路、方法等。
热门推荐
  • 九尾狐后传

    九尾狐后传

    看到被周武王砍头后的妲己,我决心离开中土这片伤心地转战东瀛,天皇一死,他的部下伺机而动要对我赶尽杀绝,我耗尽九尾与他们鏖战。在他们牺牲二十万人祭后,阴阳师用尽毕生修为发动了鉴真大师的法箭才能将我击杀。化身为杀生石的我被击碎散落各地,幸得女娲娘娘派人将杀生石收拾完毕后,我才得以复活,但我道行和九尾已尽失,我实在心有不甘心存怨恨。还好女娲娘娘慈悲为怀,她的心还是眷顾我的,她给我下了任务让我到人间渡劫修道九世好让我能早日重回仙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那年盛夏里的她和他

    那年盛夏里的她和他

    “砰!”……苏晚安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会经历穿书这么离谱的事。行吧,穿书就穿书还没来得及感慨的苏晚安就被一颗球给砸晕了!“天呐要不要这么倒霉啊莫名其妙的就来了这么一个鬼地方还要被球砸”“宿主您好欢迎来到小说位面倾城绝恋只要帮助女配走完平稳的一生不要让悲剧重演就可以回到您原来的世界”在这本玛丽苏到极致的小说里原主可以说是超级炮灰的存在在女主光环的影响下一手好牌打的稀烂最后被女主的后宫弄死不瞑目的下场唉且看她苏晚安如何扭转局面在学校翻云覆雨玩虐渣渣不过这个妖孽男神是怎么回事啊喂“大神求放过我只是想平稳的过一生啊”“乖,有我护着你保证你的人生顺风顺水”……
  • 从火影开始吞噬进化

    从火影开始吞噬进化

    穿越火影世界一青蛇,绑定终极吞噬进化系统。叶飞开始牛牪犇比起来了,一张大口无物不吞。从火影世界,叶飞开始了自己的进化之旅。天大地大,一口吞之。若干年后,叶飞已然成为诸多世界的主宰,更是在无数世界留下了自己的威名。但是身后的雏田却在大声呼喊:小青,你慢点!组织:419068387
  • 君莫笑大战终极救助

    君莫笑大战终极救助

    因为攻略极时神克罗诺斯的时候掉线,霍凯阴差阳错回到了联动活动前的时间线,并因此居然让自己的账号卡获得了时间回溯的能力。在那之后,他的人脉变广了。不光结识了曾经为嘉世效力的人,甚至还和檀黎斗谈笑风生。全职高手与假面骑士Ex-Aid的联动同人,主舞台与原作没啥大的联系,前期铺垫略多的OOC向同人。
  • 我愿对世界温柔以待

    我愿对世界温柔以待

    玥可是一个骄傲又单纯的女孩,和所有少女一样。(一个“治愈”小故事)
  • 百世独孤

    百世独孤

    一直没有时间动笔,一等就是10年,今日启动。
  • 冰雪之心:妖娆雪凰

    冰雪之心:妖娆雪凰

    她,从小被龙养大,拥有强大的血脉;他,经过数亿年的孤独而遇见到了她……本来不相干的两个人却因他的无聊而相遇。她在他面前总不自觉放下防备,而他总在她面前放下冰冷……当她知道自己身世时,他无条件在背后为她清除麻烦……且看二十一世纪第一杀手在异世大陆绽放光芒,站上颠覆……
  • 我没有女朋友

    我没有女朋友

    风纤阳,他一直是我心目中比较可爱的一个人。什么事情,他并不是像那些英雄表现的那么坦荡,他也忧愁,也烦恼,但是他能很快就能想明白。人生的苦痛本来就很多,那么他的呢?他是一个从小就没有什么亲人的孩子,一直以来就是那个都不认识的保姆照顾自己。但是在他有能力照顾自己的时候,连那个保姆也不在了。还曾一度的说风纤阳有一栋别墅,而且他自小就不缺钱,但是他从来也不是那么奢侈,他不知道奢侈用来做什么。那么一个孤儿是谁在暗地里这么的帮他?风纤阳自己不知道,而且那个帮他的人也从未出面。天底下那么多可怜的孤儿,风纤阳是最幸运的一个!
  • 再会墨先生

    再会墨先生

    宠文宠文宠文!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小可爱们放心入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