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92400000011

第11章 父爱如山(3)

父亲在世时不仅一次对人谈到,他的四个儿子中,数我的天份最好,最适宜走仕途之路。而命运一直不利于我的自然倾向,时刻加以拂逆,屡屡受挫,使父亲的眼光大打折扣。相反,父亲的其它三个儿子让父亲有意想不到的成功,官运还马虎,给父亲那张老脸增添不少光彩。晚年的父亲,见到他最小的儿子(我最小的弟弟),有近百万元的藏书,第二的儿子(我的二哥)有近五十万元的藏书,而我五万元的藏书也没有,父亲发出了“书读得再多,也要好好做人”的感叹。

父亲一生惧怕母亲,竟连我们几弟兄长大后,也经常见母亲骂父亲,有时为父亲而不平,但又不敢惹母亲生气。倔强刚毅的母亲在家里没有谁敢说个不字,竟连年纪近五十岁的大姐,还被母亲打过一次,如果三天之内没有打电话给母亲,大姐都会被骂得不敢抬头。可母亲对父亲的关怀,世间少有,那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给我们几弟兄留下很深的印象。爱我们几弟兄胜过爱她自己的母亲,对我们几弟兄的严格近似刻薄,而对我们几弟兄的子女,却又过分溺爱。

父亲临死前的十多天里,母亲告诉我说,父亲不怕母亲了,天天指责母亲不是的地方。母亲还告诉我:父亲一再叮嘱她,他死后,四个儿子都靠不住,留下的钱不要给谁,叫母亲一个人过。如果母亲觉得寂寞,可以在我家长久的呆下去,只有我的妻子有份孝心和耐心,说是我也不行。我问母亲,父亲为什么这样不信任我们?母亲只是笑笑,父亲说我们几弟兄没有传统的孝心了,都很忙。

听到父亲临死前对母亲所说的话,我将原话告诉了几弟兄,他们也只是笑笑,没说什么。是啊!从长大以后,几弟兄都极少时间在家,没能送上一个做儿子热切殷重之心去滋润父亲,宽慰他一生劳苦奔波的心境。前些年,每当我抱着哭个不休的小女儿设法逗她反哭为笑时,想到父亲,我逗过父亲高兴过吗?给过像小女儿这样无微不至的关怀过吗?

过去好长一段时间里,对父亲一生那些成就满不在乎,不屑一顾,在现实生活中低估了他。当我经历了人生之路坎坷曲折后的今天,曾经占据我心灵深处残缺懵懂的青春夙愿,诸如憧憬、梦想,被生活冲得支离破碎。痛定思痛,深刻审视自己时,才醒悟更加钦佩父亲一生中发奋自强,厚植根本,独行孤举的务实精神。

前些年,本意是请都是大学中文系毕业的二哥和小弟来写一篇对父亲的认识之作,每每见到他们都忙于做官和尘务,曾写过许多小说和散文发表的他们,也改写政论和经济方面的文章了,再则也许他们没我那么多对父亲的感慨,没这份闲情来研究父辈的艰难之旅,是顺理成章之事。因此,我用了近一年的闲余时间,写了一篇《父辈的事》,长达800多页信笺,力求不含任何偏见的立场来认识父亲,解释他的行为。

我想得很多,难道是家庭与所谓事业(谋生)不能两全吗?即使有时真正无法两全,也应给家庭足够的重视,因为家庭之内的亲情所系,才真正是一个人的根据所在。尽管个人可能在社会上有些声名、地位和交际往来,但是以血缘关系织就的家庭仍然是最为温暖的庇护之所。在当今社会一部分人,声名俱在之时,基本忽视家庭在人生中的地位,完全沉醉在各种势利的社会圈子里,相互拍马,酒酒肉肉,相互利用。一旦在某一天因某种因素失去所谓的地位和声名,这种势利的圈子自然而然随之瓦解,门前冷落之时,方知家庭这种血缘纽带的重要。纵观中华民族的传统孝悌,我们这辈人开始慢慢地而且简单地淡化了,许多人根本就没有把孝敬父母,弟兄相互支持放在他美名百途的行动上。从我们几弟兄长大以来,对父亲艰苦创下、来之不易还比较风光的那个家,逐渐地失去了应有的吸引力、向心力、凝聚力。父亲一死,那个温馨且美又和的家名存实亡。使我久久不能平静,使我失去了有力的精神靠山,最无奈是父亲在临死还为我担忧,对我的茫然。

至今,还有些人滴着眼泪对我说到父亲给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还没有作出丝毫回报。称颂父亲的人数不胜数,使我联想到一个人在当今社会里,世事纷繁,人心不一,不作出大的牺牲,群众口碑很好那绝不可能。可想父亲的这一生盖棺之时,他曾经不知经受过多少考验、忍耐和付出。尽管我们几弟兄无论从文化知识、社会交往、见识、见闻等远远超过父亲,可几弟兄在人们的眼里没有像父亲那样让人可敬可亲。当然,社会在发展,人们的传统道德观念也随之变化,传统文化中像父亲那样朴素的道德和爱心,曾唤起过多少人的敬仰和尊重,我辈难以望其项背。我深深地体会和感受到父亲这一辈人的人格魅力远远地超过我们。

父亲一生不愿与人争斗,他常用散财求福的方式解决生活中难免的不必要的纠纷,化矛盾于无形之中。但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从不妥协,使我由衷敬佩。晚年几个儿子也勉强让他抬得起头,他也绝不以此作为资本显现他的优越,最为难能可贵。有时我们几弟兄不赞同他那不必要的谦让,他说:“自己本没什么,怕遭人说成以势欺人”。如此谨慎和高明,当现实生活让我切己体察时,父亲这样的处世方法让我推崇。母亲也常对我们几弟兄说:“你父亲一生无依无靠、怕惹事,盼望你们几弟兄要有男儿的个性,面对现实要敢于力争”。

父亲,在他年富力华的时候,费尽心力爱护我们,生怕我们几弟兄得不到良好的教育,积极创造条件,让我们几弟兄到当地最好的学校读书。在他年老体弱多病的时候,却又耻于依赖我们。这种修养,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血性,真正体现了一个男人的襟怀和品格,作为人父出类拔萃的优秀。

父亲的离去,整整十年了,给予我精神上的支持,无人可以替代,竟连我心爱的妻子也不能填补这个空白。特别是父亲晚年的时候,每当我有点小成,对父亲说起时,我的那点小成才显现真正的圆满,得到父亲的分享是我最大的满足,那时我们父子俩进入了一种水乳交融的境界,尽管我们还是有代沟,但父子俩达到了求同存异,相互理解。

每当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举步维艰、事机不顺、困心横虑之时,更加思念父亲,与朋友跟社会不协调之时,这种思念愈显强烈,愈着父亲的可贵。

一个梦境,是我与父亲分离十年之日中进行,这份思念天高水长,不是简短的文字所能诉求。不再想细化的怀念父亲,是因为一切都早已刻骨铭心。

父亲的肩膀

坐在家门口看到邻居的小孩骑在她爸爸的肩膀上,小孩肆无忌惮的在她爸爸肩上嬉笑,每每看到两代人这般幸福快乐的生活,我就会想,什么时候我也能和我的父亲这般恬淡的欢笑?

我的父亲,一米七不到的个儿,看上去倒是结实,他曾戏说那是他干活锻炼出来的,父亲黝黑的脸上有一张沉重的表情,父亲爱抽烟,还好没有喝酒,他一喝酒就头痛,不苟言笑的,跟我们几个孩子的娱乐要么是陈景润如何好学,要么是下象棋、玩扑克,要么讲他小时候的生活,可是这种情况也是很少的。我打小就怕他,只要他说一我就不敢说二,为此,我觉得我跟我母亲比较亲,我觉得母亲善解人意好说话,我什么话都可以跟她说,有时要跟父亲说的话我也婉转的说给母亲听,我知道母亲会将给父亲听的,可是我发现母亲好像并没有什么话都跟我说。

“妈!”看到母亲在厨房忙,我就进去喊了一声,明天七夕了,我们农家刚好这天过“月半”,习俗上是要去祭拜祖先,让祖辈们吃好些,享受一下现在这代人的幸福生活,并希望它们保佑祝福我们这些子孙,“这个是这样做的啊,我也学一点,以后给你做,就不用你老辛苦啦!”母亲扑哧一笑,“这个老了我也会,不要以为我老了就什么都不会了啊。你啊,就是要好好读书,将来找份好工作,这妈才不辛苦呢!”这个道理我也懂,父亲总说生意不好做,于是半商半农的不舍得放弃山上的茶园,这种高温的天气下去山上采茶,回家后要晒茶青,炒茶,做茶,汗水都汇聚成小流淌到火热的土地上,我们几个孩子都不在家,这些活只好留着父母俩人全程包揽。父亲还兼做点小生意,要是遇到有人要茶叶,他还要彻夜去农家收购,遇上雨天等坏天气时还要没办法回来。记得父亲以前在我们村里中学的食堂当厨师,那会早上四点多就要起来去食堂煮饭烧菜,等到饭菜烧好学生也吃完早饭时也快八点了,这回再赶去收购茶叶时,好茶都被其他人挑选走了。十点多回家后大家都吃饱了,他还没吃早饭呢,可是这会又要去食堂煮饭了。家里的饭要么是妈妈早上去采茶前煮好的,要么得我们自己放学回家煮。父亲等到在食堂里收拾好了还要给在山上采茶的母亲送饭。我中午去上课的路上经常是父亲回家的时候,那时他挑着一担剩菜饭,见到我时才会放松那沉重的表情,笑呵呵的问我吃饱了没,我也完全没看出他有什么痛苦的样子。而父亲这样饮食不规律,最终落下了胃病,以后一忙没注意饮食就犯胃病。父亲这几年也经常去医院,医生说肝部有问题,叫他烟不能再抽了,父亲说累的时候抽一根就觉得比较有精神。我听了这话眼眶便禁不住红了起来。

“妈,我知道,你放心啦!想象你们以前也是很苦的,我们都长大了,明白的。”我只好先宽慰母亲,不敢让母亲看见我发红的眼睛。

“像你爸,以前在老家那会,房屋前面没有货车经过,一袋茶叶一百多斤要扛去寄汽车,我扛不动啊,而他四点多就要去食堂了,他是提前起来把茶叶扛到路上再去食堂烧饭,那会连摩托车都没有,去山上采完的茶青也要一袋袋挑回来,做好后再挑去卖,他那个肩膀啊,像是金刚石磨不破一样的,什么都扛过,什么苦都吃过。”

母亲的话像夏风一样吹得我心里一阵发凉,我以前不知道这些,妈妈都没有跟我提起过,我不知道父亲的肩膀原来是这么富有力量,这么厚实,他扛过一带上百斤的茶叶,他挑过学生在食堂里吃剩的发酸的饭菜,每每我取得好成绩,他就笑,笑得我一点也没感觉到他的辛苦。父亲肩上扛的是对家庭的责任,是对子女的关爱,是对未来的憧憬。如今好多大学毕业生毕业了才知道生活不好过,做事拈轻怕重,吃一点苦就受不了。我的父亲给我做了一个好榜样,即使他没有给我讲过笑话让我笑,可是我应该笑啊,他让我了解了作为一个人所应该觉有的品质,是勤奋吃苦,是奋勇拼搏,更是如何做好一个社会人。我想下辈子,您还做我的父亲好吗?只是下辈子,女儿要让你过得更好。

看到眼前的这对父女,我笑了,父亲的肩膀,柔软而刚硬,他的女儿应该很幸福很安全。

如山的父爱

那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事情了。当时我和哥哥还小,都是鼻涕虫,没有上学的我们整天只知道到处疯玩。家里的经济条件很差,这便让年幼的我们注定要与饥饿为伴。我和哥哥对于顿顿窝窝头和地瓜干充满了刻骨的仇恨。我们每天做的事情,就是看能不能搞到一点儿属于一日三餐之外的美食,而父亲的包子则是我们最望眼欲穿的期待和最爽口的“零食”。

父亲是一名石匠,在离家三十多里路的大山上开山采石。每天清晨,父亲骑着家里惟一的一辆破自行车出发,晚上再骑着它回来。早上天还没亮的时候,母亲都要从她视为宝贝的面粉袋里摸索出一点面粉,点着油灯为父亲做两个包子。管这叫“包子”,实在有辱“包子”的形象——灰灰的面团里没有一丝肉末,只有两滴猪油和少许白菜帮子而已。

那两个包子就是父亲的午饭。父亲早上不吃饭,中午就靠那两个包子充饥,晚上回家吃饭。他身体不好,经常咳嗽得厉害,每天的工作就是把五十多斤重的大锤挥动几千下。这样两个名不副实的“包子”,能否提供给父亲继续挥动大锤的能量尚不可知,可是,父亲却把它们省了下来,带回来给了我和哥哥。

为了顺利拿到这两个包子而不至于被母亲发现后责备,我和哥哥每天总是按时地跑到村口去“迎接”父亲。每当破自行车“丁丁当当”地载着父亲熟悉的身影出现时,我们就会高声欢呼着冲上前去。这时,父亲就会微笑着从他的挎包里掏出本是他的午饭的两个包子,我和哥哥一人一个。

包子的味道虽然并不可口,但仍然可以让嘴馋的我和哥哥得到很大的满足,我们一个劲儿地狼吞虎咽。这时父亲总是站在一旁慈祥地看着我们。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两年,这件事成为我们和父亲之间心照不宣的秘密。母亲每天仍然天不亮就点着油灯做两个包子——那实际上已经成了我和哥哥的零食的包子。

后来,家里终于可以顿顿吃上白面了,我和哥哥也逐渐对父亲的两个包子失去了兴趣,这时包子才又重新属于父亲。那时我和哥哥已经上小学了。

后来我和哥哥都考上了大学,都在大城市里谋得一份体面的工作。但儿时的这段记忆,就像是躲在墙角的蛐蛐,小声而固执地呜咽着。多年来,我一直觉得对不住父亲。

终于,今年过年回家的时候,我与父亲谈及此事,父亲却给我讲述了他的另一种心酸。父亲说,其实他在工地上也是吃饭的,不过只是买个硬窝窝头而已。记得有那么一天,他为了多干点儿活儿而错过了吃饭的时间,当时已经买不到窝窝头了,父亲饿极了,就吃掉了本来就属于他的两个包子。后来当他走到村口的时候,我和哥哥照例去“迎接”他。听到我们高喊着“爹回来了,爹回来了”的一刹那,他搓着自己的双手非常内疚,因为自己无法满足儿子们小小的愿望。

父亲哽咽着对我说:“我为什么要吃掉那两个包子呢?其实我是可以坚持到回家的。我记得那时你们很失望,当时,我差点儿就落泪了。”

父亲说,为这事,他内疚了二十多年,觉得自己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让幼时的我们受了太多的苦。

其实这件事我早已忘记了。或许我当时的确很失望,但世上哪有一个小孩子会因为一次没有满足口腹之欲,而久久地怨恨自己的父亲呢?现在想起来,我只记得自己年幼的无知。其实我们并不真的需要那两个包子。然而我们的父亲,他为了那仅有的一次未能满足自己的儿子们,却足足内疚了二十多年。

那一次我流泪了,是的,在如山的父爱面前。

同类推荐
  • 爱在剧终后

    爱在剧终后

    她认为自己只是一颗棋子,要用时被放到该放的位子,不用时就被踢开……曾以为,剧终人散了,戏该结束了,却没想到……
  • 痴情冷暖男:呆萌傻呼乖乖女

    痴情冷暖男:呆萌傻呼乖乖女

    女人:“我以前在受罪的时候你在哪里?我和孩子都是你的?见鬼去吧!”男人;“你等着!”
  • 《我和喵喵有个约会》

    《我和喵喵有个约会》

    喂!你够了!说好的nozuonodie呢!?
  • 古代儿子太凶猛

    古代儿子太凶猛

    父母相继离世,她被同父异母的哥哥给卖了,当她鼓起勇气生活的时候,却怀孕了。为了孩子,她与顶头上司签订了契约。孩子出生了,她却被赶出家门。看着开口说话的儿子,无语望天,谁来告诉她这是出了什么事?
  • 总裁的钻石婚约

    总裁的钻石婚约

    母亲身患绝症,为完成母亲的遗愿,她选择相亲结婚。“我妈刚做肺癌手术要持续治疗。我不用你的钱,但我的钱要用在我妈身上。”一句话,吓跑所有相亲对象。直到遇到他,他气质非凡,和之前的人都不同。她以为他会跑得更快,但他没有。他眼沉如水,“今天结婚吗?可以。”结婚后她才发现,他竟然是前男友的同事!前男友指着她的鼻子说:“你们早就勾搭在一起了吧?”他在公司受到排挤、被她前男友针对,却从不怪她。她以为他只是一个小职员,没想到他认识的都是大人物!当他被公司解雇,她以为他失业了,他却摇身一变,成了她的顶头上司!他到底有多少秘密?还是不是她老公?“老婆,你身上的秘密,好像一点也不比我少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热门推荐
  • tfboys的纯白爱恋

    tfboys的纯白爱恋

    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写的不好别介意。但是给票票,求评论
  • 冒牌小人物

    冒牌小人物

    成都、上海、京城……这些罗涅熟悉的城市依然存在!然而谁可以想象城外野兽泛滥,村庄、小镇早已成为历史名词、人类都缩进了城里的世界是怎样的繁华与血腥?洛带孤儿院的小鱼无疑是一个小人物。当罗涅稀里糊涂的重生,附身在磨砺出了衍生心法的小鱼身上:他栓释着什么是武修的至境!他打造出了一个庞大的金融帝国!他一念间就能捧出全球银幕的宠儿!这厮还是一个小人物吗?玩笔小说肯定好玩,保证完本,求“收藏”和“推荐”。
  • 龙骨剑之仙剑问情

    龙骨剑之仙剑问情

    相爱容易相守不易,也许有些是命里注定,有些确是上天的考验,一局棋,一个迷。你若爱我我又有何害怕,你若陪我,我又有何遗憾,纵使是天地毁灭,怎能分开你我!
  • 印度智慧(引进版)

    印度智慧(引进版)

    本书绝非是对某事的定论,它只是为那些开始向印度学习的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些可能的途径。因为本书旨在帮助读者开始一种对知识和灵性的探求,提供了一些特例,通过它们,读者可以看到某种新事物,然后反观自我——新的神性形象,然后再回到自己对神的理解。尽管有很多机会可以进行卓有成效的对比,但我只是偶尔地在实际中进行除印度教以外的宗教传统对比,而其中大部分我用的对比来自《圣经》。当然,因为我是罗马天主教徒,以那种背景执笔写作,我所讲的任何事情可能在本质上都非常具有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味道,但是如果这一点能被认可并牢记在心,就不会有什么问题,毕竟我们总要有个起点。
  • 首席高手

    首席高手

    舍身救人的林枫假死被烧,绝望中获得重生,却发现自己是天阉之人,可自己还有貌美如花的老婆,这可怎么忍受的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射雕时代

    射雕时代

    老四海以高智商闻名,成为骗界一代枭雄!他自以为是当代射雕英雄,行骗的对象是黑社会老大、贪官和暴发户。老四海的骗术出神人化,他曾卖掉海南的烂尾楼、阿波丸上的北京人头盖骨,并把指南针当做全球定位系统公然出售。更绝的是他借联合国环保官员的手,骗走了破坏青海湖环境的大老板的心爱至宝。
  • 仙渺路

    仙渺路

    仙路飘渺无从寻,五行成就仙渺路。未从离......待相守
  • 重生之萝莉丫头点江山

    重生之萝莉丫头点江山

    这是一片不同的大陆,但这却是人人皆向往的世界,这里强者为尊,只要有实力你就是大爷,是王法,是天下众人仰望的存在,就在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世界里,有那么一个人从卑贱的泥土里爬上了天堂,她谱写出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 宝可梦入侵

    宝可梦入侵

    大风起兮云飞扬,宝可梦兮从天降。当宝可梦与现实世界融为一体,餐桌上的鲤鱼王,烤鸭炉中的大葱鸭,看门的风速狗,以及在城市上空翱翔的传说中的宝可梦,会与人类擦出怎样的火花。
  • 穿越成丞相女:幻梦

    穿越成丞相女:幻梦

    她,茫茫人海再次相遇曾经的爱人,他却牵着另外一个女孩的手。一辆像喝醉了酒的车东倒西歪地直冲而来,于是她的魂飘到一个异世成了一个小女孩,带着往世的记忆长大。她扮丑装平庸只为自由。她说,我不愿成为那皇宫里的金丝鸟,于是她努力挣脱。机关算尽,却原来只为了不再华丽地爱,爱深则伤亦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