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98200000010

第10章 看小小双卿,袅袅无聊——清代第一女词人贺双卿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

青遥,问天不应,看小小双卿,袅袅无聊。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谁望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谁还管,生生死死,暮暮朝朝?

——贺双卿《凤凰台上忆中吹箫(送韩西)》

贺双卿(清,约1715—1735年):江苏金坛人氏,初名卿卿,一名庄青,字秋碧,为家中第二个女儿,故名双卿。

天资聪颖,灵慧超人,自学成才。后嫁与贫苦樵民周大旺家,饱受丈夫和婆婆的虐待,悲苦而死。

后其好友史震林搜集其遗留残稿,整理著成纪实笔记《西青散记》一册。

贺双卿文采卓绝,被称为“清代第一女词人”,同纳兰性德匹敌。

后人哀其命运之不幸,怜其文采之罕见。

风动花落佳人逝

都说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到白头。然而,那些命薄如纸的红颜呢?本是韶华正好,更有着才华做点缀,生命却如灼灼桃花从枝头坠落,徒留下一地残红,纵使是后人再怎么叹惋其早逝,世界之损失,然而,于她们自身,又能挽回什么呢?

即便是“堪怜咏絮才”(1)的才女黛玉,最终仍旧是逃不过“玉带林中挂”②的命运。对照来看,那清代最出色的女诗人贺双卿,亦是如此。

她虚弱地躺在病榻上,这些日子以来,眼见着自己的身体是一日不如一日,已无回还的余地,向来对自己爱理不理的丈夫和婆婆对自己的冷漠一日胜过一日,甚至是连一饭一水都要靠自己自给自足。

“咳、咳。”浑身上下没有一丝力气,可是还是想喝一口水,身子仿佛早就不是自己的了,连起身拿碗的精神都没有了,只能是急速地咳嗽。

因为疟疾的发作,身上不时地忽寒忽热,瘦弱的身躯有些瑟瑟,然而只能是痛苦地蜷成一团,用那早就遍布老茧的双手抱紧了自己。

都说多年媳妇熬成婆,可是眼前这女子才不过二十岁上下,她的生命却仿佛已经是面临着终结。透过窗棂,她望向屋外,着实是舍不得,这世上,还有那么多的风景没有来得及去看,还有那么多诗词歌赋没来得及去写,难道真的只能是花落人亡两不知了吗?

头脑在一点点地失去意识,慢慢地,她的身体仿佛是开始变得轻盈起来,眼前反而开始呈现出温暖的明亮,而母亲的样子在眼前也变得越发清晰起来。

转眼间,眼前又呈现出一派青山绿水的模样。“瞻云,云悠悠而行;观水,水洋洋而流。草茸茸而生,树矗矗而立。天地之物皆似能安然遂其性也。”(2)好美的景色,让人不禁想就此赋诗一首,如若是能在此终老,真真是王孙不愿归了。

至此,这女子枯槁的面容再次展露出一丝微笑,仿佛看到了幸福的光晕,只是,却再没有了气息。

黛玉死时,“惟有竹梢风动,月影移墙,好不凄凉冷淡!”(3)反观贺双卿亦是如此。

这位中国文学史上最具有天赋的女词人,就这样在贫病交加、无依无靠中凄苦地离开人世,带着她无限的文采和无尽的绝望,宛若早逝的流星。

腹有诗书气自华

都说投胎是个技术活,然而贺双卿却出生在了常州丹阳的一户农家。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那些世家小姐才有机会家中聘有先生教授书本,在这样一种整体社会环境下,贺双卿能成为一代才女是极为不容易的。

书香世家的女性纵使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她们的种种才学也都还是被压制的。像《牡丹亭》中杜丽娘他父亲杜宝给她请的私塾先生,就只会教她“关关雎鸠,在河之洲”(4)是讲的后妃之德;《红楼梦》中黛玉初入贾府,贾母一句“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一方面只是谦逊探春等人的才情,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她不喜欢太有才情的女子。

贺双卿虽然身在农家,不过所幸处在常州这么个文风兴盛的地方,还是耳濡目染培养了自己的文学造诣。

据记载,她的舅父是乡间的私塾先生(或私塾的杂役),这样便为贺双卿提供了一个可以接近文字的契机——她时常去私塾偷听先生讲课,故而能识文断字。

慢慢地,贺双卿的才气便显露出来,在这种半自学的状态下,她早已学会了吟诗作赋,可见她的天赋之高。

然而,古代女子才情俱佳,只是为妇德做一抹点缀,家中诸人还不是一样指望她能嫁一户好人家,安安分分过日子,相夫教子,了此一生。倘若是身为男儿身,或者进京赶考,搏个功名光宗耀祖;或者以梅为妻以鹤为子,闲情雅致吟诗作对过隐士才子的生活。

生在小户人家,贺双卿这点文学爱好不过只能是闺中小女儿的一点点乐趣罢了。

这段时光或许才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她生活过得自由自在,闲暇之时看看书,作作诗词,看看院前燕子飞来飞去,戏耍池中鱼儿游来游去。或许生活清苦一点,但比起她后来的生活,根本不算什么。更何况她如此温婉懂事,家中的贫穷正是她对隐士林下生活的演绎。

仓颉造下的汉字,一笔一画,在她眼中都是神圣无比;先贤留下的诗赋,在她眼中,也是充满着生机,如同跳跃的音符,在白纸间跃动。她也提笔填词作诗,抒发心中所感,词调婉转清丽,经由她的吴侬软语念出,更是别具韵味。

此时的贺双卿,就仿佛是乡野间一朵暗暗开放的野百合,淡淡地释放着属于自己的馨香。

家里人对她这一爱好不反对也不支持,这样的生活对于安于恬淡的贺双卿而言,算是幸福的。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小家碧玉的双卿就这样过着空谷佳人般的生活,直到待嫁之龄。

可怜金闺花柳质

转眼已是十八岁,早已是适婚年龄,家中自然开始为贺双卿筹备婚事。虽说贺双卿精通文墨,然而她的家庭环境决定她的家人没有什么机会可以接触识文断字的书香世家。而她的父母,纵然是疼爱她,但也只是觉得将她嫁给一户本分人家,平淡一生便是最大的福气。

就这样,秉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贺双卿嫁到了邻村的周大旺家。

没承想,这样一场婚姻,对于贺双卿而言,却是终身误。

周家家境贫寒,周大旺本人更是个斗大字不识的白丁,偏偏还性格粗暴,为人庸俗,对待贺双卿非但没有怜香惜玉之心,反而动辄便拳脚相加。

贺双卿的婆婆也不是什么简单角色。她年轻守寡,独自将儿子抚养长大,对儿子灌注的爱意有多浓厚可想而知。

这位目不识丁的老妇人对贺双卿本来就没有多少好感;她只是一个乡下务实的老妇人,跟儿媳贺双卿毫无共同语言,在她看来,贺双卿的种种才情恐怕都是值得挑剔的毛病。在她眼中,讨来的儿媳妇,一是要干得来家务,做得来农活;二是要能生下大胖小子传宗接代,这才是正经事。

鲁迅的《祝福》中,祥林嫂第一任丈夫死去,婆婆便和小叔子商量着要把她给卖掉。不顾祥林嫂的挣扎和反抗,强迫她跟他拜堂成亲,由此可见这些妇女在家中的地位。

反观贺双卿,身体孱弱,又不是什么千金小姐,却做不得多少农活,又生不下个一男半女,着实叫人失望。那劳什子的吟诗作赋,又不能当饭吃,纯粹是自己给自己端着,学那什么娇滴滴的大家闺秀。

贺双卿的才情在周母眼中成了缺点,她对贺双卿的态度愈发恶劣,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处处打击她。

《红楼梦》中宝玉探望晴雯之时,见到晴雯所受的病苦,想到她曾待在自己身边的美好,不禁暗自想到这分明是兰花草掉到了猪圈中。

而贺双卿的命运便是如此,家务劳动,加上丈夫和婆婆的虐待,日子越发地难过起来。

在家中,农活是非常繁重的,加上婆婆和丈夫的虐待,贺双卿每日都得做这做那,丝毫没有闲暇的时候。

由于身体孱弱,在家中还有父母的疼爱,可以尽量少地做粗活。然而到了周大旺家,夫家对她是百般刁难。

那些少年守寡独自抚养儿子长大娶亲的婆婆常常会对儿子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而对儿媳有着莫大的仇视。譬如《金锁记》中的曹七巧,逼得儿媳上吊。

贺双卿如同是一株柔弱的兰花被抛弃于暴风疾雨中,受尽折磨。

婚姻最大的悲剧不是在于他人的围观和落井下石,而是本来应该坚定拉着自己手信任自己呵护自己的人撒手离开,一派隔岸观火的态度。贺双卿最大的悲伤不是婆婆对自己长期的刁难,而是本来应该承担起一家之主责任,保护自己的丈夫对自己的轻视和暴力。

而另一方面,即使是受尽折磨,婚姻不幸,贺双卿始终不肯放弃自己对诗词的爱好与执著。家中连给她提供一纸一笔的机会都没有,但只要有机会,她便拿起笔,在落叶上涂涂抹抹,写下些许诗词,抒发个人情怀。

在恶毒的丈夫和婆婆的双重折磨下,贺双卿只能把她的一腔哀怨在诗词中哭诉,而对于虐待她的丈夫和婆婆,虽说是“蘧篨戚施,种种可厌”(5),但她不想,也不敢直接控诉,因为那样有违她自己的品德。

命如蝉翼愧轻绡,旧与邻娥一样娇;

阿母见儿还识否?苦黄生面喜红绡。

饱受摧残的贺双卿想到了母亲,怀念起少女时的美好岁月,今昔对比,满眼辛酸。身心受创,仿佛是命如蝉翼,那未嫁时期娇美的模样早已不复存在,如今,临水照花,只剩下面容枯槁的女子,不知这样的自己娘亲是否还记得?苏大学士说“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如今的自己如若出现在母亲面前,不知她还能否认出自己?

冷厨烟湿障低房,爨尽梧桐谢凤凰;

野菜自挑寒里洗,菊花虽艳奈何霜。

埋头于厨房中,终日与油烟灰尘为伍,潮湿常年侵蚀着自己的身体;那纤纤素手,本应是拿笔研磨所用,却只能是忍着寒冷去清洗野菜。此情此景,自己纵使是那傲骨嶙峋的秋菊,怎奈霜寒凛冽,恐怕是要“致使香魂返故乡”(6)。不是不够坚强,实在是自己已不堪这样的折磨。

雪意阴晴向晚猜,床前无地可徘徊;

纵教化作孤飞凤,不到秦家弄玉台。

婚后不久,贺双卿便患上了严重的痢疾。她的病其实是可以治好的,然而她那蠢笨不堪的丈夫和恶毒有加的婆婆怎肯好心为她请来大夫治病呢?自然是视她作灾星累赘,巴不得她自生自灭好了。

染病之初,她还能强撑着病体干活,为的是能少受点打骂,然而随着病情的加重,她只能是默默等死。

再后来,由于痢疾忽寒忽热地发作,再加上婆婆和丈夫的苛责和折磨,贺双卿更是被折磨得面黄肌瘦,故而她才会说“命如蝉翼愧轻绡”,该是何等绝望。

而她那个丈夫呢,对她可以说是全无感情。也许新婚时还会为讨得一房媳妇而高兴一番,如今对于病苦不堪的贺双卿,那一点点的爱怜之心早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如此情况下的贺双卿,真真是形单影只的孤凤。

诗词相和却无路

朱淑真死后,她的《断肠词》被父母烧毁,而贺双卿的诗词通常都是用粉笔写在芦叶上,而粉容易脱落,叶又容易腐败。再者,丈夫和婆婆的虐待,贫困的家中她只能终日劳作,写作时间更是极少,故而她的作品散逸甚多。

那么这些后世流传不多的贺双卿的诗词是如何保存下来的?是何人加以整理而成?

据《西青散记》记载,1733年的一天,在绡山耦耕书院读书的史震林和段玉函等几个文人才子偶然间见一女子手拿簸箕外出倒垃圾,空谷出佳人,这些人非常惊奇。

然而,又见到垃圾中有不少树叶,上面居然有用****写成的工整端丽的字迹,捡起来一看,更是对上面的诗词充满倾慕,而对于眼前的这个女人,多了几分钦佩。

文人才子最多闲,这一打听,知道了贺双卿的身世,不免多了几分同情之心。

自此,这些文人便填写诗词与贺双卿唱和,以示关心慰问。而贺双卿向来仰慕文人雅士,自然是乐得诗词相交。

然而对双卿命运同情归同情,这些人最终也不过只是隔岸观火罢了。贺双卿在家中受尽折磨,他们也不过只能是表示一点点安慰,连一点救助的心思都不曾存下。

这是自然,这帮子文人在当时的思想局限下,严守男女之大防,断不肯为了这么个乡下女子断了自己的前程。

这些人中没有思想超脱之辈,他们能做的,也仅仅是在诗词中安慰双卿几句。

就像段玉函说的:“佳人失节,思之亦必自哭,不自哭者,安得闲泪哭之?”不管怎样的遇人不淑,也只能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不论丈夫是如何的不堪,女子都必须为丈夫守节。而那些失节的女人,比那些遭遇婚姻不幸的女人更值得痛苦。

不单是和贺双卿交好的文人们这样想,就连贺双卿自己,也走不出自己的局限,思想上趋于绝对的保守和传统,纵使是有和史震林等人的诗词唱和,她却不如吴藻等人豁达。

那些和她投缘的文人们写诗画画,画有她的画像,请她题诗,她题完之后便马上后悔了,即刻要了回来把字给剜了去。而对于自己的诗词在文人们中流传,被外界评论,她心中更是惴惴不安,生怕以为别人认为自己不守妇道,如鱼玄机等人一样以诗词为媒行男女欢好之实。

对于贺双卿而言,在当时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出逃,做一个中国版的出逃的娜拉;二是逆来顺受,郁郁而终。

不幸的是,贺双卿选择了第二条。

贺双卿曾说道:“田舍郎虽俗,乃能宛转相怜,何忍厌之,此生不愿识书生面矣!”

不能逃离,那么贺双卿只能是“事舅姑愈谨,邻里称其孝。夫性益暴,善承其喜怒,弗敢稍忤”。

然而,即便是如此,最终依旧是逃脱不了香消玉殒的命运,含恨而逝。

如若是走娜拉出走的路子呢?

一来,史震林对她是非常的同情,但即便是存着帮助她之心,恐怕实施起来也未必那么容易。一男一女是非多,帮人终归是要帮到底,史震林能帮她跳出周大旺这个火坑,能跳得出其他火坑吗?如若史震林对她有男女之情,把她娶回家,如何与家中妻儿相处?而且史震林这种传统思想未必在心中不会有“佳人失节”的芥蒂。

二来,如若是逃出这穷乡僻壤,没有任何经济基础,贺双卿如何过活?或许可以隐姓埋名,投奔寺庙。但当时对佛教道观政策上有一定的压制措施,贺双卿恐怕是不能常伴青灯古佛。若是不愿隐姓埋名,但又怕被丈夫抓回去,恐怕只能是像鲁迅写的《娜拉走后》的分析一样沦落青楼。

无可奈何,却又无能无力。

其实,在贺双卿的身上有一种古希腊人物的宿命悲剧色彩。她明明知道最终自己的命运是继续走向悲剧,却还是不得不坚持走下去,亦如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和甘受苍鹰啄食的普罗米修斯。

应忘却天涯憔悴

从农妇到才女,或者说以才女之躯被虐待致死,她的诗词生平却不像那些《名媛传》中的女子一样只留下一个匆匆的背影,还有一部记载她的故事和诗词的《西青散记》传世,这不能不归功于当时对她欣赏有加的史震林。

史震林乃进士出身,除了诗词小品文擅长,更是善画兰竹树石,为人又是性情孤介。在贺双卿当时所处的文坛环境中,算得上是一位林下之士。他还曾向友人表达过自己的“人生大愿”:“载异书,携美人,登名山,遍采歌咏以为一代风雅。”

由此观之,他对于贺双卿想来是仅有文字交情和极度的同情心理。她的文采,符合了他追求风雅的趣好;她的不幸,让他有机会发挥并丰富了男子的怜香惜玉之心和文人多愁善感作词之意。

而贺双卿对于史震林呢?想来怕是有过些微的动情的。面对这么一个递来橄榄枝的温润如玉的男人,懂她,惜她,产生微妙的男女之情是理所当然的。

但贺双卿对于这种感情却是极度克制和压抑的。面对着史震林,她始终是发乎情止乎礼,未曾表白,或者说不敢表白,十分隐忍。

满腔的哀怨痛苦无处宣泄,也无人可以倾诉,贺双卿只能诉诸笔端。在她去世前不久,曾留下这样一首词给史震林:

终日思君泪空流,长安日远,一夜梦魂几度游。堪笑辛苦词客,也学村男村女,晨昏焚香三叩首。

求上苍保佑,天边人功名就,早谐鸾俦。应忘却天涯憔悴,他生未卜,此生已休!

可以看出,词中贺双卿对史震林是有着极为深厚的情意的。字句中有对史震林远行考取功名的祝福,也有自己思念之情的抒发。最后一句“他生未卜,今生已休”更是惊心动魄。

何等幽怨痛苦,何等卑微渺小。

不同于其他女子的约指来生一段情,再续前缘,是明知今生无望,连来世也不敢奢望。

《霍小玉》中,小玉和李益欢好时,曾发誓说:

妾年始十八,君才二十有二,迨君壮士之秋,犹有八岁。一生****,愿毕此期。然后另选高门,以谐秦晋,亦未为晚。妾便舍弃人事,剪发披缁,夙昔之愿,于此足矣。

誓言带着看破世情后的超脱和对彼此感情的最低奢求。然而,愿望越低微,越难以实现。

反观贺双卿,连相聚相恋都不敢盼望,连爱都不敢去爱,明明是情根发芽,却隐忍不发,悲哀中更见其悲哀。

贺双卿的死,想来对史震林还是有一定触动的。因此当中举之后探望贺双卿之时得知她已病故,史震林说出“才与貌至双卿而绝,贫与病至双卿而绝”这样的话来。

正如陆小曼在徐志摩死后,心中一片悲痛,便穷尽余生,将徐志摩的作品整理出来。史震林在贺双卿死后便开始全力搜集双卿的诗词。

史震林经过不懈努力,终于以贺双卿所创作的诗词作为主线,完整地勾勒了贺双卿这样一个才情色德俱佳的悲剧女性形象。

虽然史震林做出了种种努力,但贺双卿的作品大多还是散佚了,仅流传下来的十四首词,被后人辑为《雪压轩词》。

哝哝絮絮情最真

也许有人说贺双卿写词不过是山野间自学成才,后人出于新奇故而拔高了她的文采。其实不然。

贺双卿写词只是为了用诗句来宣泄她心中的忧苦,她的诗句中几乎没有用典,但平白婉转中却蕴含着无限幽怨之情,没有其他文人常见的掉书袋和“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留下的,全是一片自然清丽的哀婉之音。后世文人对她的诗词评价颇高,一代词学家黄燮清便曾说:

双卿词如小儿女,哝哝絮絮,诉说家常。曲曲写来,头头是道。情真语质,直接三百篇之旨。岂非天籁,岂非奇才,乃其所遇之穷,为古才媛所未有,每诵一过,不知涕之何从也。

诚如日本的清少纳言,片段式的寥寥数语,只是想记载日常生活境况,然而《枕草子》一书却流传甚广;无独有偶,吉田兼好法师也说过:“无所事事,终日面对砚石,信笔写下浮动心中的琐事,想不到竟觉疯狂愚蠢。”而《徒然草》这样一部作品却成为世界散文经典,为文学家周作人和电影大师塔可夫斯基所推崇。而这两部作品也并称日本随笔文学的双璧,代表着日本古代随笔的最高成就。

或许没有了留名文坛的功利之心,反而回归了最本真的情感,文字仅仅用于抒发自己内心最直接的感受。故而贺双卿的词可以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到了现代,推崇贺双卿的人更多。有着浓厚文人情感的郁达夫,在其长兄郁曼陀的推荐下读了《西青散记》,便写下了“逸老梧冈大有情,一枝斑管泪纵横。西青散记闲来读,独替双卿抱不平”这样的诗句。甚至打算以贺双卿为题材,写作小说《双卿记》,然而因为种种缘故未能成行。

但另一方面,却有人怀疑贺双卿的存在。比如胡适就曾经写下了《贺双卿考》,怀疑历史上贺双卿是否真实存在,甚至认为托名贺双卿所著的诗词都是史震林所作。

胡适的怀疑并无根据,史震林的心性和其诗词所呈现的情感,跟贺双卿完全没有重合的地方,《凤凰台上忆吹箫》这样叫人叹服的词作想来不会出自他手。

后苏州大学清诗词专家严迪昌教授专门写了一篇《“西青散记”与“贺双卿考”疑事辨》,以严谨翔实的考证,来批驳胡适所列举的“五点可疑之处”,“皆不足疑”。而1997年,南京大学清代文学专家张宏生教授、美国汉学家罗溥洛教授、天津师范大学杜芳琴教授等一行专家学者,专程到江苏金坛薛埠方山作了实地考察,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和许多旁证,令人信服地论证了历史上确有贺双卿其人。

由此,专家们先后发表论文和专著证明:贺双卿不但真实存在,而且是金坛薛埠方山脚下的丹阳里人氏。此后,杜芳琴教授还先后写了《贺双卿集》和《痛菊奈何霜:双卿传》两部专著。

其实贺双卿是否是真实的并不重要,即便考证出她是丹阳里人氏又如何?《荷马史诗》作者生前流浪欧洲,死后九城争夺荷马为其国国民,前后相照,荷马流浪时的喜怒哀乐有谁懂?

双卿生前时的哀怨与折磨,有谁知晓?有谁可以分担?

晚风拂过帷裳,看那冷月如霜,寥寥落落的微星点缀在天空,并泪沾湿衣裳,浸湿单罗衫,床畔是暴虐的丈夫,身上是新添的伤痕,何处是吾乡?

将田间秋水望穿,也只能是临风叹息,一腔悲情,无处宣泄,这样一位才女,就此香消玉殒。

也许历史上真的存在着这样一个令人叹惋的才女,她所有的悲伤与痛苦,我们只能从那残存的诗稿中了解一点点。然而,若是连这薄薄的诗稿我们都未曾见到呢?那么她的悲剧是否永远也不会为人所知?

诚如几百年后的我们,等到我们逝去,百余年后,还有谁会记得我们?那么我们是否曾在这个世界存在过恐怕也只得交给他人去考证。如若是一点点的痕迹都未曾留下,那么我们存在过的证据是否也就完全不成立?那么我们如今的欢乐、悲伤、苦痛,或许永远都不会有人知晓。

生命的短暂与渺小,比起宇宙的恒久和浩瀚,显得那么微不足道。那么我们唯一能做的,恐怕便是不断努力留下我们存在过的痕迹。

泰戈尔说,天空不留下飞鸟的痕迹,然而那流动变化的云朵,已经证明了飞鸟翅膀掠过的划痕。

诚如贺双卿,她一生悲苦,然而她却始终未曾放弃自己心中的梦想,未曾放弃为这份梦想而努力而争取的机会。她纵使是带着无限忧伤离世,然而终究理解她,欣赏她的人越来越多,这对她而言,也算是一种安慰吧。

她善良而执著,为着心中不变的梦想而苦苦努力,如今为着梦想和生活奔波的我们,不也是如此吗?

注释:

(1)②出自《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2)选自幸田露伴的《苦境》。

(3)出自《红楼梦》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

(4)出自《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5)“蘧篨戚施,种种可厌”原为形容朱淑真的丈夫,在此借用来形容贺双卿的丈夫。

(6)出自《红楼梦》中香菱的判词,全文为“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同类推荐
  • 腹黑校草宠妻无限爱

    腹黑校草宠妻无限爱

    〖1v1超甜宠文,你们准备好接招了吗?〗慕夏夏第一天去学校报到就遇到了小时候和他一起玩的大恶魔,大恶魔挡到了她的路,她踢了他一脚,结果被他的小迷妹粉丝团追杀,忍……第二天那个大恶魔看见她被几个人围着欺负,过来就拉着她就亲了一口酷酷的说:“这个是我的女人,以后我罩着,你们要是在赶动她就做好心理准备”帮了她慕夏夏,她是很感激但也不能夺走她初吻吧,她不能再忍了大喊:“伊哲轩你个大混蛋”……但从此伊哲轩对慕夏夏是宠爱无限呢?要吃的买吃的,要去旅游立刻订机票……但唯一不能给的就是她要大帅哥不能给,因为她心里只能有他伊哲轩……
  • 青涩的青春

    青涩的青春

    想起四年前初遇他那会儿,她脸上不禁泛起一丝幸福的微笑,四年大学青涩的年华,两人的初次相见是冤家路窄,可是谁也没有想到会成为恋人。
  • 喜欢你跨越一个世纪

    喜欢你跨越一个世纪

    爱情里面你有没有为一个人卑微过?致在青春里爱一个人爱到尘埃里的你
  • 橙蒙厚爱:竹马,太迷人

    橙蒙厚爱:竹马,太迷人

    千小橙,年龄不详,爱好不详,性别...呸,爱人不详,听说,千小橙有一个竹马,什么?你问我竹马是谁?我干嘛告诉你,【傲娇脸】听说,千小橙的竹马长得不叫一般的帅,腿不叫一般的长,总之,帅的天花乱坠。千小橙一直以为竹马只是有点毒舌,可是谁来告诉她,为什么有一天,竹马会变成腹黑大总攻,肆意撩她,偏偏她还真被撩了。“千小橙,既然是青梅竹马,你是不是该给我点表示?”“哈?什么表示?”“唔....傅...九叶...你干嘛..亲我...”“我干嘛亲你?因为我爱你,所以,你必须是我的所有物!”因为有你,沿途的风景才会如此美好....
  • 那不是梦而是情

    那不是梦而是情

    帅气,奋斗的少年遇上魅力动人少女会碰出怎样的火花……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笑傲苍穹

    笑傲苍穹

    沧海桑田轮回变,笑傲苍穹我无敌!魄飞烟通过自己的努力修炼,完成了一次次蜕变,逐渐走向宇宙中的最高峰。从魄胆界禁域到王族种子选拔比赛,再到幻祭道府的修炼,美好的邂逅,好友的协助,亲情的呵护让他的心性变得温和而又坚强,然而未知的命运却悄悄降临,暗中的杀手已经拿出利器,更大的重担落在了这个单纯善良的少年身上,他毅然决然地扛起了这一切,从而掌控天地、穿梭时空、遨游太虚、登峰造极。这是传奇中的预言之子开启宇宙新时代的华丽篇章,是平凡少年向命运的枷锁发出呐喊的热血宣言!
  • 我真是明帝

    我真是明帝

    ps:新书《我每天都在变强》发布了,已签约,请多多支持。北斗星域九帝镇守九方,维护世家安宁。有一日,四海大陆实际掌控者明帝突然暴毙,所在宗门,大陆第一势力明宗,瞬间四分五裂,四海大陆陷入大乱!
  • 腹黑老公:苏少的小萌妻

    腹黑老公:苏少的小萌妻

    和男友分手的她,被逼要找个高富帅的老公,被家里逼婚的他,要找一个“假冒”女友。阴差阳错,一夜之间,她,他,成为夫妻,婚后,她被他宠上天,床上他说“诺诺,我们生个孩子吧”“苏晨雨,你无耻”“宝贝,我还有更无耻的”“......”
  • 剑客的品格

    剑客的品格

    明朝万历年间,丰臣秀吉在统一日本后,对中土蠢蠢欲动。秀吉曾经的传奇军师黑田官兵卫,晚年受到其猜疑和冷落,为重新获得秀吉的信任,他策划了一系列间谍活动,企图攻下中土海岸重镇——惠南城。而祝还真在其金庸门战友明谛和六扇门捕快云歌的协助下,粉碎了黑田的一系列阴谋。
  • 幸福从心开始

    幸福从心开始

    幸福是什么?幸福似乎就:在我们身边,简单得触手可得,平凡得招之即来,然而,不时扪心自问。有多少人承认自己领悟了幸福的真谛,获得了真正的幸福?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曾说,世人不分男女,都以追求幸福为人生的最高目标。托尔斯泰也说过,人生就是追求幸福。我们不仅为拥有幸福而追求幸福,我们追求的其他目标——健康、美貌、金钱、权力,无非也是因为我们以为拥有这些就能得到幸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这是一部美不胜收而又博大精深的巨著,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托尔斯泰通过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的悲剧,和庄园主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时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全景式展现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对新旧交替时期紧张惶恐的俄国社会进行了最真实的展现,堪称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如歌之刀塔防狼

    穿越如歌之刀塔防狼

    如歌穿到了异世,带着刀塔防狼系统穿了,还拐带了那个谁............完了......yy之作,非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