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98200000009

第9章 岂独伤心是小青——明末第一怨女冯小青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温庭筠《菩萨蛮》

冯小青(明,生卒年不详):字玄玄,广陵人。貌美,好读书,解音律,善弈棋。

其父广陵太守冯紫澜,字凌波。后因家门遭祸,小青十三岁(或云十六岁)嫁武林(今杭州)人冯千秋为妾。

遭正室夫人妒嫉、凌虐,囚之于孤山佛舍。小青无事,辄临池自照,喜与影语,絮絮如问答,人见即止。故其诗有“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之句。

十八岁时抑郁成疾,日饮梨汁少许,奄奄待尽。召画师为己画像,更换再三乃得。以梨酒供之榻前,连呼:“小青!小青!”一恸而绝,葬于孤山。

因其顾影自怜之举,有学者称其为“镜像之恋”。又因其命运不幸,诗歌中有“岂独伤心是小青”之句而被称为明末第一怨女。

瘦影自临春水照

临花照水,轻倚池畔的树枝,但见水中照映出自己的影子,瘦削的身姿映照着小青倍加憔悴的脸,这世界上怕是没有人可以依靠了吧。

形单影只,这世界仿佛只剩下了自己一个这样被所有人抛弃的人,所有的孤单如暗夜里的潮水般,好像要将自己完全吞没。

纤纤柔荑,轻拂水面,漾起层层涟漪,搅碎了池中那抹清瘦的倩影。那“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1)的崔莺莺,终究是随了张生待月西厢画眉一世;那千里迢迢魂梦追随的张倩女,终究是明媒正娶相夫教子安稳一生(2);那唱着“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3)的杜丽娘终究是寻到了疼爱她的柳梦梅。

而自己呢,冯小青,枉为他人称赞,最终却落得个青春凋零,踽踽一人的局面。

“小青呵小青,怕你这一世是生错的。”手执团扇,无限酸楚。

团扇,团扇,美人并来遮面。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4)

原来自己在冯生心中不过只是一把秋扇而已,一切到头来不过是幻梦一场。“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5),原来如此。

“小青呵小青,既然没有人会记得你,没有人会恋着你,那么就让我自己来爱你好了。”伸手入水中,仿佛是想抚平那漾起了层层漪轮的水面,“这般憔悴的容颜,究竟是为了何人所致?”

落落寡欢,病怏怏的小青,时常独自一人到屋子附近的水池边逗留,对着水中的倒影絮絮叨叨,并非是想不开,只是想看看自己的倒影,自我安慰一番罢了。

这一日,见窗外阳光明媚,久病缠身卧床多日的小青忽地来了几分精神,有些喜意地对身边仅有的老仆女说:“立即去请一位高明的画师来为我画像,不惜多少金!”

画师请来了,只见小青万分珍重地仔细化了妆,抹上面霜;施上粉黛,细心描好柳叶眉;打上胭脂腮红,遮盖掉久病缠身的愁容。

踟蹰又徘徊,在衣衫前挑挑选选,最终换上了最喜欢也是最好的一件衣衫,然后静静端坐在梅花树下,请画师为自己画像。

画师按照小青的吩咐,画了两天,终于完成了小青倚梅图。然而,小青拿到这幅自己的画像,端详了好久,却掩不住心底的失望,于是转身对画师说道:“这画虽然画出了我的形,却没有画出我的神韵。”

这画师也是个精益求精之人,便按小青所说,开始重新做画。

这次小青尽量试着不“端”着,保持自己最自然最本真的一面,十分配合。于是又花费了两日光阴,这次终于画成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小青图。

然而,小青还是有些不满意,盯着画中人许久,叹了口气,对画师说道:“这次的画虽然是神情自然,但韵味却没有显现出来。”

于是第三次作画又开始了。这次画师吸取前两次的经验,让小青不容端坐,刻意保持某种形象。只是让小青一颦一笑,动静自然,但凭平日的行为举止为参照。

这次小青领会了画师的意图,非常配合,不再是一板正经摆着一个姿势,而是像往常一样,或翻看诗书,或临花照水,或品茗赏花。

这样一来,画师用心观察着小青的一举一动,默默记在心中,在短短的三天内,终于把握了小青的神韵,于是第四天勾勒上色,挥笔而就一幅小青倚梅图。这次,画中的小青形象生动,仿佛是小青揽镜而照一般。

小青万分满意,于是重金酬谢了画师,并专门请人将画像装裱好,然后挂在自己的床边。此后天天望着画中的自己,时不时地发呆,似乎是在跟画像中的自己进行对话,然而病却越来越重了。

这般孤单无助的小青,每日与自己的画像作伴,神情堪怜,她根据自己的这种心境写就了一首诗:

新妆竟与画图争,知是昭阳第几名?

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赏心乐事谁家院

这临水照花的冯小青,本是广陵(扬州)的世家小姐。她的祖上可以追溯到朱元璋时期,鄱阳湖大战陈友谅,平江声讨张士诚,攻取大都,平定天下,随着明太祖南征北战,才创下了这大明基业。

等到定都南京之后,冯家祖上因为立有汗马功劳,享有高官厚禄,冯家人为官小心谨慎,躲过了明太祖朱元璋蓝玉案、胡惟庸案等多次屠杀。到了冯小青父亲这一代,受封为广陵太守。

小青的童年锦衣玉食,万分美好。小青又是生得清丽秀气,聪明伶俐,父母自然是爱若明珠。

能与冯家联姻之族自然不会是什么****小户,小青的母亲也是一位大家闺秀,自幼甚得诗书熏陶。

小青出生后,有着父母的疼爱,加上个人天性的聪颖,家里自然是早早为她请来教书先生,对她悉心教导,不多久,小青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更是让父母爱怜,希望将来能为她觅得一名如意郎君,安稳一生。

然而,到了小青十岁那一年,家中忽然来了一个化缘的老尼姑。这老尼姑倒是身着一身质朴的灰色袈裟,慈眉善目,见了小青十分欢喜,便开口对小青说道:“小姐命相不凡,不如我教你一段文章,你看是否喜欢?”

小青平日里对诗词文章颇为中意,老尼姑的话自然是正中下怀,于是好奇地点了点头。

只见老尼闭目合手,口念一大段《心经》。念完之后,老尼睁开眼,期待地看着小青。

小青明白,这是想考自己,不服输的孩子气儿上来,于是也学老尼一样闭了眼,完全把刚才老尼念的佛经给复述了一遍,竟是丝毫无差。

此时却仿佛是穿越到了《红楼梦》,或者说后来曹公写黛玉(6)借鉴了小青的经历。

听小青一字不漏地念完《心经》,老尼先是满脸的惊诧,然后是一脸的惋惜之色,她轻轻地摇了摇头,口诵一声“阿弥陀佛”,然后转身对小青母亲郑重说道:“此女早慧,然而命中福薄,愿乞作弟子。”

冯家将小青疼得捧上了天,冯母怎可能将心头肉割舍?自然是坚决不答应。

再者,冯母出身世家,冯家更是过着繁花似锦的生活,即使是小青再怎么福薄,凭借自己家中的条件,小青的人生也不会悲惨到什么地步。而这老尼仅凭一面之缘就断定小青命薄,说不定是故弄玄虚,故而冯母送走了化缘的老尼,对老尼的话也是不以为意。

老尼的话也许是因为小青天资聪颖,如若识文断字,那么年纪轻轻便会培养心思敏感的性格。小青此时过着的是衣食不愁的日子,但心性敏感,如若就此一生,恐怕会和杜丽娘林黛玉一般寿夭;而如若家中突遭变故,只怕是宛如风中飘絮,任意凋零。

而小青的母亲并未想到这一层,还是一如既往地调教女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小青的才情也不断增加,她好诗词,擅长音律,精通棋艺。

初合双鬓学画眉

真真是像戏文里面唱的,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本是风平浪静的大明王朝却事故陡生。建文四年,燕王朱棣借“靖难”的名义,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夺了建文帝的皇位,建文帝生死不明。

朱棣沿路攻打至南京,途中有宁国公主的驸马梅殷的劝降书发来;朱棣夺得天下之后,梅殷也表示不降。故而朱棣借口请驸马进宫叙旧,在路上派人将其推入河中淹死。

他夺了侄子的皇位,在所谓的要除去的乱臣黄子澄等人自尽后仍不顾天下悠悠之口攻占南京,因一句话而激怒他的方孝孺被诛十族,连写过一纸劝降书的妹夫也不肯放过,如此心狠手辣之人,怎能指望他能放过曾在南京城外独挡过他的冯小青的父亲?

荣登大宝之后,朱棣迫不急待地大开杀戒,为自己的朝廷大换血。冯小青之父自然是难逃杀戮名单,甚至是被株连全族。

当时冯小青正巧陪着一位远方亲戚杨夫人外出,故而幸免于难。一阵慌乱中,小青跟着杨夫人逃到了杭州,藏匿起来。

在杭州城里,小青举目无亲,只好寄居到和她父亲有过些许交情的一户人家。

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仓促间小青还未来得及思考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只能是随波逐流,暗自垂泪。

从小相伴的疼爱自己的父母双双辞世,曾经留恋的扬州山水都成了眼前的武林(今天的杭州)景色,那些无忧无虑的欢乐岁月也都成了过往,豆蔻年华,一切仿佛都只是繁华一梦,想不明白,也不敢去想。

茕茕孑立,仿佛是每天一闭眼就看到了全家被抄家的那一幕,脑海中呈现的,全是一片鲜血的海洋,家中的亲眷现在也都成了乱石岗的一座座孤坟,分外凄凉。

拿起檀木梳,绾上自己的缕缕青丝,还记得母亲当年笑着打趣自己,说出嫁那天要亲自为自己梳头,看着自己幸福出嫁,甜甜美美地生活。

而如今,言犹在耳,世界上最疼爱自己的人却已经去了。

生活还要继续,一方面是寄人篱下,一方面是天上地下的转换,小青一直沉浸在悲痛伤感之中。

这时候有位冯公子对她颇为怜爱,有着照顾小青的心思,令小青倍感温暖,今不如昔,小青便跟了这位冯公子,做了他的妾侍。

冯家家大业大,冯公子又是精通文墨的儒商,对于心思细腻却又楚楚可人的小青自然是照顾有加。

名分不算什么,只要能再有一个温暖的家便是最幸福的事了。小青不断自我安慰着,希望可以就这样平淡一生。

共谁裁剪入新诗

只可惜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这样美满的结局永远只会在童话故事中出现,小青做了冯生的如夫人,就曾经的太守千金身份而言,已算是颇为委屈。

好在还有冯生三天两头的宽慰,再加上冯生的妻子崔氏尚未诞下一男半女,小青这些天的生活还算是温暖。

然而这不过是小青多舛的命运中短暂的美好。冯生的妻子崔氏不是省油的灯,当初之所以能赞同冯生迎小青进门,不过是碍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训导,即使十分不情愿,也无可奈何,而对小青的恨意就此更加重了一层。

等到新婚蜜月一过完,崔氏料到丈夫的新鲜劲儿也已过去一大半,想来也不会像往昔那般与小青朝夕相守,于是便开始向小青发难。先是对冯生的行动进行严格的约束,让他跟小青的见面机会越发减少。继而,又开始对小青的生活挑三拣四。

小青口味清淡,不太习惯冯家油腻的餐饮,冯生疼爱小青,故而特意吩咐厨子烧些合小青口味的小菜。然而这被崔氏发现了,大发雷霆,指桑骂槐地斥责厨子:“冯家有大鱼大肉,谁让你烧这些个没有油腥的菜,是想让人家觉得我们冯家已经没落了,还是存心想丢我们冯家的面子?从今以后不许再烧!”说完,一发狠,便把那做好的小菜给倒入了泔水桶中。

本以为是否极泰来,劫难过尽,没承想这才是磨难的开始。

小青在冯府受尽欺凌,越是受辱,便越发自己怜爱起自己。眼看着是风光旖旎的西子湖畔,春有桃红柳绿,夏有田田青莲,而小青的心中却四季如冬,再无阳光的照耀。

崔氏虽待小青万般刻薄,然而在外人面前还是做足了一家之母的样子。这日去天竺寺上香,便带着小青前去。

小青怎敢不从,只得唯唯诺诺跟随在其后。到了寺中,崔氏悠悠然问小青:“西方佛祖佛法无边,乃是遗世独立的贤明之士,这是为何?”

小青不知崔氏所指,只能是应声作答:“因为心怀慈悲罢了。”

这时,崔氏却笑了起来,这笑容在小青看来颇为心惊胆寒,带着几许轻狂:“我也是心怀慈悲啊。”

说罢竟将小青藏匿在这孤山佛舍之中,令一个女尼监视着她。

满院落花帘不卷

冯生受制于崔氏,便鲜有机会来寺中看望和陪伴小青,更何况这佛门之地,来来往往,多有不便。

那不常有的见面,彼此片刻的相会,小青总觉得是一个梦,自己仿佛是一个溺水之人,迫切地想要抓住一丝依靠,哪怕是一根稻草也可以。

家中突然的变故,让小青本来敏感的心变得对诸事缺乏安全感,而冯生每次的到来,都仿佛将她从一场噩梦中唤醒。故而小青变得更加依赖冯生。

然而由于不常见面,加之小青身心俱损,人渐渐憔悴下来,冯生的感情也慢慢冷却了下来。

又一个月过去,冯生没有来几次。小青渐渐茶饭不思,人变得病恹恹的。倒在病榻之上,小青怀抱琵琶,一遍又一遍地弹着自己写的《天仙子》:

文姬远嫁昭君塞,小青又续风流债;也亏一阵墨罡风,火轮下,抽身快,单单零零清凉界。

原不是鸳鸯一派,休算作相思一概;自思自解自商量,心可在,魂可在,著衫又执双裙带。

小青这边是魂梦相依,然而冯生那边却是情缘已淡,她的苦楚,她的敏感,她的忧伤,他全都不知,或者说全都顾不上。

这番情意终究是如飞蛾扑火,徒留下一片灰烬。

人生最无奈的莫过未得到和已失去,而这两者相比较,已失去比之未得到更胜一成。未得到,可以将这份憧憬无限放大,而已失去,是只能去怀念,靠着记忆去完善细节中的美好。

没有了冯生的陪伴,小青又回到了那份孤寂的生活中,有着新婚那段日子的美好映衬,此时的孤寂显得分外难耐。

枯坐屋中,小青只好靠写诗词来排遣忧情。心中的抑郁在诗词中一览无余:

其一

垂帘只愁好景少,卷帘又怕风缭绕;

帘卷帘垂底事难,不情不绪谁能晓!

其二

雪意阁云云不流,旧云正压新云头;

来颠颠笔落窗外,松岚秀处当我楼。

诗中有着对崔氏欺压的哭诉,有着对现实无力改变的无奈。不料,这份诗稿竟落到了崔氏手里,崔氏也算通晓文墨,故而家中又是一番鸡飞狗跳。

崔氏更是乘机发泄,哭诉自己被小青给夺了势头,捶胸顿足,好像她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由此,崔氏逼迫冯生彻底和小青断绝联系,否则自己便要寻死觅活。眼看着崔氏一哭二闹三上吊,泼辣蛮横,丢尽了自家的颜面,另一方面又迫于崔家是冯家的世交,也算是杭州城里有名的富商,两相权衡,冯生和小青算是缘散于此。

此后小青只能是独居佛舍,每日观景伤怀。小青的住处靠近当年林和靖隐居的地方,虽是物是人非,但这里还有着一大片梅林。每日朝霞满天,花木翠郁,可小青的一颗心却再无波澜,只剩下和这山水一般的寂静。

看着这满山的红梅,人世变幻,如白云苍狗,小青不禁感时伤怀,写下一首首自述的诗句:

其一

春衫血泪点轻纱,吹入林逋处士家;

岭上梅花三百树,一时应变杜鹃花。

其二

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

人间亦有痴如我,岂独伤心是小青。

其三

乡心不畏两峰高,昨夜慈亲入梦遥;

说是浙江潮有信,浙潮争似广陵潮。

这满山的梅花,一时落尽,冬去春又来,只换上了满山的杜鹃花。杜鹃啼血点点红,恰如小青此时的心境。她开始明白杜宇血泪化杜鹃的感受,继续思念她的父母,想念着曾经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

芳草断烟南浦路

离开了冯生的小青,只能每日独自洒泪,一腔落寞无处诉说,只得流于笔端。

渐渐地,小青变得越发沉默寡言,经常临水自照,仿佛是在与影子说话,絮絮叨叨,自问自答,然而见到有人来却突然停止了,故而小青的诗句中才会有“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之语。

支如增的《小青传》中对此描写道:“她时时喜与影语,斜阳花际,烟空水清,辄临池自照,絮絮如问答。女奴窥之即止,但见眉痕惨然。”

小青这样的做法不过是自我安慰罢了。她太过脆弱,当外界给不了她任何安全感之时,她只能顾影自怜,以期能让自己坚强一些。这又不同于西方因过分自恋而化作了水仙花的纳西索斯,小青的临水照花不是自恋,而是自怜。

后世有学者,如潘光旦先生曾说小青此举是性压抑的缘故。其实未必,小青临水照花,临终托画师为自己画像,三易其稿,只是因为对自己的容颜和这如花的青春不舍的缘故,更是对自己不幸命运的自怜罢了。

小青心思敏感,独自生活后更是郁郁寡欢,因而病情不断加重。以至于到了后来竟至绝食,每日只是饮少许的梨汁度日。

画像画好后,画中人巧笑嫣然,而画外的小青却是身形俱损,日渐虚弱。或许是已经预料到了自己的死亡,小青含恨写下:

稽首慈云大士前,莫生西土莫生先;

愿为一滴杨枝水,洒作人间并蒂莲。

愿大士慈悲为怀,遍洒甘露,普度众生,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这是小青最后的期盼,也是对来生的祈祷。如若自己幸福无望,那么就让自己化作那一滴可以圆满天下一对有情人的杨汁甘露吧,以这小爱来成全天下大爱。

然而即使是重病缠身,冯生也未曾来看过她一面,小青不禁心如死灰。随着身体的日渐消瘦,小青一直拒绝服药,或许是她认为此生太过艰辛,她不想再承担这份苦难,只求此生耗尽,来世有望化作甘露度人。

许是料到自己时日无多,便如同那后来的黛玉焚稿断痴情一般,这日一早,身体已极度虚弱的小青,把一封“诀别书”交给老尼,让她转交给自己唯一的亲戚杨夫人,并把自己的几卷诗稿包好,让老尼寻机送给冯家大少爷。

等到一切交代完毕,小青这才竭力打起精神,薰香沐浴,对自己的画像拜了两拜,终究是禁不住哀恸大哭,然而哭声渐小,最终气绝而亡,却是应了老尼姑当年的预言。

不随黄叶舞秋风

小青用情至深,当初从冯府离开,可以说是羁鸟出笼,乐得逍遥自在,不用那般没尊严没自由地活着。然而小青却看不开,只能是越发地依恋冯生。

冯生离开小青后,杨夫人曾劝小青改嫁他人。芳华正好,容颜俱佳,何愁找不到好夫婿?

然而小青却未听从。小青施施然道:“宁做霜中兰,不做风中絮。”自此安安静静在庵中孤寂度日。

小青被冯生抛弃,独居庵堂之中,完全可以像唐朝的鱼玄机一般“艳旗高张”,过着自由颓废的生活。

而小青并没有,她只是守着自己的美梦,凄楚度日。小青不肯另嫁他人,不完全是因为惦记冯生,更重要的是挂念着自己的感情。她是在为自己付出的感情默默而无望地等待着。

有的时候我们在悠悠岁月中苦苦等待,等到自己都成了光阴中凋谢的桃花,却仍然舍不得回头,不完全是因为舍不得心中的那个人,更多的,是舍不下这样一段感情。

总是单纯地相信,只要有付出,那么总会有回报。只可惜牛顿力学在感情上,不过是一个不及格的理论。太过执著,太过笃信,不懂得放手,只能自己画地为牢,将一颗心也生生萎谢掉。

秋风萧瑟,小青终究还是没有等到乌云散去,天空微霁,小青就这样带着一腔幽怨离开了。

而冯生听到了小青的死讯,念及这个自己曾疼过爱过的女子,不顾崔氏的阻拦,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小青的住处。

冯生抱着小青的遗体大放悲声,嘶声喊着:“我负卿!我负卿!”然而佳人已逝,徒增伤感罢了。

整理小青遗物时,冯生找到了小青生前的三幅画像,于是连同老尼转交给他的诗稿带回家中,珍藏起来。

不料几天后却被崔氏发现,这还得了。好不容易等到那么个狐狸精死了,冯生心中居然还念念不忘,一气之下崔氏将小青的遗物全部扔入火中。

冯生惊慌失措,奋力抢救,却只能是勉强抢出些零散的诗稿。

杨夫人受了小青生前的托付,多方搜罗她的诗稿,这才将其结集刊刻传世,并根据这段曲折将其命名为《小青焚余集》。

小青葬在西湖小孤山旁,与西泠桥畔的苏小小墓遥遥相对。小青曾有“杯酒自浇苏小墓,可知妾是意中人”这样的诗句,如若她当初豁达如小小,是否仍会有如此花颜零落的结局?

小青一生都在寻求温暖和安稳,仅仅是一句问候和几句软语便足以让她开心和满足。然而有的时候愿望愈低,反而愈不能实现。小青的生命犹如那枝头绽放的花朵,但尚未开到荼靡花事了,却遭暴风雨摧毁,试看那暴雨后的枝头,只剩下花萼的痕迹。

小青最大的悲哀便是将所有的幸福都寄望在他人身上,她害怕孤单,害怕被抛弃,害怕身陷孤立无援的境地,她甚至是可以爱上自己的影像,因为她认为她的影像可以给她幸福。

然而,人生最大的幸福应该靠自己去争取。没有谁能永远相伴身边陪你走完生命的前程,前半生有父母的陪伴,后半生有爱人的相知,而能贯穿整个生命线的,只能是你自己。

能见证也能给予自己幸福的人,只能是我们自己。

常有女子在告别一段感情时,哭得梨花带雨,仿佛是天塌地陷。可是,如若连镜中的那个自己也只是这样整日以泪洗面,人生怎能快乐和幸福?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造物主,你的心,你的行为,才能规划出你自己的人生走向。

谪仙李白说“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7),如是而已。

注释:

(1)出自唐元稹《会真记》。

(2)出自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张倩女与王文举系指腹为婚,王文举长大后,应试途经张家,欲申旧约。倩女的母亲嫌文举功名未就,不许二人成婚。文举无奈,只得独自上京应试。倩女忧思成疾,卧病在床,她的魂灵悠然离体,追赶文举,一同赴京,相伴多年。文举状元及第,衣锦还乡,携倩女回到张家。当众人疑虑之际,倩女魂魄与病躯重合为一,遂欢宴成婚。

(3)出自明汤显祖《牡丹亭》。

(4)王建《调笑令》。

(5)出自班婕妤的《团扇歌》: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作合欢扇,团圆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弃捐箧奁中,恩情中道绝。

(6)详见《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7)出自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同类推荐
  • 重喜拾芳尘

    重喜拾芳尘

    【男女主1v1双洁】封纯看着校门口大理石上的“翰弗中学”,深深的呼了一口气:初中生活要开始了,不知道这次会遇到什么样的同学?另一边,初鑫笙进学校的第一个念头是:好饿,小卖部在哪??在所有不被想起的快乐里,我最喜欢你。迥异却又相似的两人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N年后,某小岛,封纯一脸幸福的看着初鑫笙说出了“我愿意”……
  • 谁的青春没有恋爱

    谁的青春没有恋爱

    一见钟情,毕业了,暗恋也结束了。最后还是只能和他做哥们。高中我遇见了一个讨厌鬼,我竟和他日久生情!?
  • 如果疼痛是必然

    如果疼痛是必然

    在欲望面前,他、她和他们的理智显得不堪一击,快乐容易被大脑适应,梦寐以求的东西被得到的一瞬间,代价便轻而易举剥夺了幸福,从此便陷入了死循环,黑夜中能否被得到救赎?
  • 如月似她那我爱月

    如月似她那我爱月

    彼此互相凝望,原来那是故事的伊始。都说盼星星盼月亮,而我盼你。男主陈与风与女主杨予恩的爱情马拉松,她得到了与风家人的喜欢,她们磕磕绊绊,有如意与不如意都少不了,他们一次次的坚持自己的喜欢,得到朋友的认可,当他们结束爱情长跑,结局是否会开花结果?
  • 止为遇见你

    止为遇见你

    墨宇琛:老婆我们结婚吧。李雨涵:谁是你老婆墨宇琛:我爱的除了你没别人,所以就答应我好吗?李雨涵:那看你表现啦墨宇琛:好呀大佬开启了慢慢追妻路…………………………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双面总裁:撩妻无极限

    双面总裁:撩妻无极限

    没有见面之前,他只听到她的声音,心就酥麻发烫,以为自己爱上了一个男人;第一眼相见,他好像看到了丘比特对他射了一箭,听到了春暖花开的声音;从此就踏上厚脸皮、无节操的追妻路;然而,追妻路上,亲妈无意中做了猪对友,ex们不断出来搅局,还有好几个优质男人骚扰他看上的妻子。真是婶可忍,他不能忍!来吧,像个男人一样,决斗吧!*********他一本正经的说:“嘉嘉,今天我带你认识一下华夏国古典美如何?”她好奇的问道:“古典美?”他笑得不怀好意:“嗯,一种古代女人用来展现自己内在美的衣服...”
  • 穿越遮天的赛丽亚

    穿越遮天的赛丽亚

    “十年前,我就不该去救你!”某玩家望着电脑屏幕里面的清纯精灵妹子,一脸的痛心疾首:“赛丽亚,快还钱!”突然间,电脑爆炸了!隐隐约约之间,耳旁传来了一句悲哀绝望的疲惫话语。“冒险家,请帮帮我吧!”……当他再次睁开双眼之时,一切,都变了!
  • 这条路上的我和你

    这条路上的我和你

    这是关于两个女孩友谊的故事,在初中生活中她们经历了很多很多有些事情让我们伤心欲绝,有些事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
  • 麒麟出没,妖孽皇子惹不起

    麒麟出没,妖孽皇子惹不起

    本文是古言带点玄幻文,喜欢古代言情的可放心入坑。身携麒麟降异世,什么?这麒麟吃吃睡睡,没点用处,还天天强迫她找神兽。要不要这么悲催。误入异世,一首名扬大陆的偈语,她莫名卷入四国的阴谋权势中。辗转四国,寻寻觅觅,她寻找的究竟是一个被迫强加在身上的任务,还是五百年前的真相,亦或只是一份真爱?躲躲逃逃,终避不开命运的纠缠……
  • 普天同庆一

    普天同庆一

    我叫普天,真的不叫蝼蚁,也不是蝼蚁,我叫同庆,真的不叫垃圾,也不是垃圾。当蝼蚁遇上垃圾,普天同庆,我们真的不叫废物,也不是废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低碳真相

    低碳真相

    为什么低碳突然之间受到明星热捧,成为白领追求的时尚?为什么低碳会成为全世界的热点,世界各国为低碳争得不可开交?为什么低碳会引发各种争议,实现低碳之路这么难?
  • 浪子

    浪子

    作品讲述了中国福建冯家四代在澳大利亚移民定居的故事。《浪子》时间、地域跨度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黄金热”的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殖民区,延伸至抗日战争前的中国城市杭州和上海,再回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多元文化掺杂融合的澳大利亚墨尔本,是一部跨越时间与空间、跨越文化与家园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