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22600000007

第7章 走向天后(3)

魏晋南北朝以来,士族风气浓厚,士族与庶族之间地位悬殊。唐朝建立后,社会等级的编制也出现了否定门阀制度的趋势。但是,几百年来的门阀观念在唐初社会上还有着强大影响。唐室天下的取得主要靠关陇士族拥戴,既得天下,关陇士族集团成为稳固统治的重要基础。唐太宗为稳固统治,也要依靠这一集团。他想抑制一下旧朝士族,目标主要是声望和历史传统地位很高的山东士族,特别是崔、卢、李、郑等山东大姓,而不是关陇士族。贞观八年,唐太宗命高士廉等撰写《氏族志》,是想借此提高包括皇族在内的当朝贵族的声望。

贞观十二年《氏族志》修成后,唐太宗见崔民干被列为第一等高门,甚至排在皇室之前,深感这种做法与时代精神不合,于是提出了一个新的原则来划分等级,命令加以修改。新旧原则都承认现时权贵也承认过去冠冕、父祖官荫的做法不同,是以当今官爵高下划分社会等级的原则,说白了,不看祖宗多大官看你现在多大官。

但是,那些熟悉和维护门阀制度的修撰者们一时还跳不出旧有观念,修改后的《氏族志》中,许多当今没有高官厚爵而以过去冠冕著称的旧士族,仍是居于皇族、外戚之下的最高等级。所以说,贞观《氏族志》只是提高了皇族和外戚的地位,许多现时新贵的社会地位没有得到承认。

于是,还有一些高官以通谱联姻等方式攀附高门,同时,更广大的一般地主出身的官吏们,虽然通过各种方式以得到迅速升迁,但在门第上仍不能跻身于高层。这在当事人看来是荣辱攸关的大事。

尤其是高宗即位后的几年来,边境战争连年不断,对军功的赏赐也很丰厚。像薛仁贵在太宗末年白衣从军、立功后由兵卒致位五品游击将军,这种情况越来越普遍。又如苏定方,虽说隋末已投身农民起义,贞观初年也曾随李靖击突厥,但至永徽初年也只是个四品下阶的中郎将,显庆后连立大功,迅速提拔为正三品的大将军,封为从一品的国公。这些为数不少的新近因军功而置身高位的官僚们,越来越迫切地要求取得法定的社会地位。还有一些人虽无军功却也迅速做了高宫。如李义府,在投身武则天的过程中做到了三品中书令。即便是李勣,虽在贞观时已位重官高,但到死,他在贞观《氏族志》中也没有列入很高的等级。很难想象,经过几十年的出生入死,做到了位极人臣的三公(正一品),李勣没有抬高自己家族门第的愿望。而旧的《氏族志》里面记录的是当年和太宗一起打天下治天下的勋贵,武则天的支持者大多不在其中。

世易时移,打破《氏族志》的框框,重新确定权贵们社会等级的任务被提上了日程。显庆四年(公元659年)三月,由许敬宗、李义府等人建议,高宗下诏改《氏族志》为《姓氏录》。

《姓氏录》本是针对武氏和新贵而定的,所以它比《氏族志》更加“崇重今朝冠冕”。《姓氏录》的指导原则是“皇朝得五品官者,皆升士流”。这样一来,连以军功至位五品以上的军卒们都成了士族。

《氏族志》虽然也列入了没有旧时去冠冕的新贵之家,但不记其郡望,而只对旧士族却叙录郡望,着意考辨其真伪。其实,像武氏这样在开国过程中兴起的新贵在《氏族志》中未叙郡望的家族还有许多,李勣即是一例。所以,许敬宗的提议,不应只是得到武皇后的赞许,背后还有更多的人加以响应。为此,高宗下诏编辑200卷的新《姓氏录》。高宗亲自作序并确定应遵循的等级序列。

《姓氏录》在长孙无忌被贬之后迅速修订成,并于显庆四年(公元659年)六月颁布,这无疑是武则天势力的一个重大胜利。在《姓氏录》中,武则天与长孙皇后的家族并列第一等,但作为长孙家族的中心人物长孙无忌却已被削去官爵,其家族弟侄及子孙即使没死的也已被除名为庶人,实际上已无人入叙《姓氏录》的族谱中。李勣之家进入第一等,许敬宗、李义府以宰相资格进入第二等,还有大量因功提拔为五品官爵者都列入了《姓氏录》中。尽管由于根深蒂固的门阀观念的影响,社会上还存在着对《姓氏录》的抵制,但是,《姓氏录》毕竟以皇帝的名义颁布推行了,李义府还上奏收天下《氏族志》而焚之。

新志的标准很明确:皇朝得五品者书入族谱,也就是说,五品(当然包括五品以上的人)官可列名于《姓氏录》。而且,《姓氏录》一律不注明郡望,完全以官品高下排列等级。这与传统的标准如婚宦、血统、门风、家学等是针锋相对的。现代人可能不把这当做一回事,但是在唐初,门阀观念的残留还很深远,无论多显赫的官员,都把立门户、传姓氏当做头等大事和无尚荣耀。而《姓氏录》打破了高门大族长期依据“家庭出身”和社会承认对门第的垄断,让五品以上的官员都能榜上有名,这是多大的诱惑啊。

《姓氏录》同样重视军功。与旧的《氏族志》不同的,新志收录的多是近期对外战争中涌现出的新的英雄人物。一个出身庶族的普通战士,可以通过积累军功,达到五品,上升成为士族。这是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措施。

如果说,通过“杂色入流”,使得大批的胥吏,得以入流内,从而在流内低层官员中,安排了武后大量的拥护者的话,那么,通过《姓氏录》的修订,就使得那些五品以上的人,成了钦定士族。于是,在中层以上的官员中,特别是在武官中,又收买到了一批拥护者,军队指挥官中有不少的人,成了武则天的党羽。至少,他们在武则天与长孙无忌的斗争中,不会采取支持无忌的态度。如果一个统治者没有牢牢地把握兵权,他的宝座是不稳固的。长孙无忌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永徽夺宫之后不久,他逐渐丧失了发动反政变的能力,武则天已逐渐地控制了军队。也就是在这一年,武则天发动了对长孙无忌的最后进攻。

除了杂色入流和修订《姓氏录》之外,还有一项更具跨时代意义的举措也开始实施,那就是科举制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一些变化,即“制科”举人开始多了起来。唐初科举取士还处在官僚队伍来源的补充地位。与此同时,庇荫为官的制度仍盛行,而且贵族子弟上升速度非常快,勋旧大臣的子孙一下就授以高官。制科是皇帝临时下诏选拔特殊人才的途径,高祖、太宗时情况不详,高宗永徽三年以后,不断设科举人。尤其是显庆四年(公元659年)三月,设八个科目举人,应举者达900余人,选拔出了郭待封、张九龄等人,进入弘文馆随仗供奉。这似乎是对长孙无忌集团发起总攻之前一次招兵的象征。武则天从此看到了通过制科选拔人才在收买人心方面的效应,所以等她将来临朝称制以后,便大开制科,既以禄位收天下人心,又因此选拔出许多经世治国之才,这些都是后话了。

要想牢固地把握住权柄,最根本的还是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给他们以利益,这样才能换来他们发自内心的支持。对武则天来说,不仅要在外朝笼络住自己的私人势力,更重要的是取得大多数中下层的官僚的认可和支持。以长孙无忌为代表的关陇旧贵族,维护的是小集团的利益,排斥大多数关外势力和庶族地主。武则天正是反其道行之,获得了大多数官僚的支持。

“杂色入流”为武则天获得了大批低层官员的心,《姓氏录》的修订使五品以上的人成了钦定士族。士族和庶族之间严格的等级界限终于被彻底打破了。

迁 都

弘道元年(公元683年),武则天把朝廷迁往洛阳。

武则天的重大策略都有她的政治目的。高宗时,她修大明宫,运用这一表面看来毫无政治意义的事情,分开了内廷与外廷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削弱了宰相权力对皇权的约束。接着,武则天又力促迁都,通过迁都洛阳来进一步巩固她的权力。

所谓把握住大的利害关,是指能根据时代发展的步伐或制度变迁的需要,及时调整政策,趋利避害。它涉及的不是小权小利,而是关乎政权兴衰的财脉。统治者把握住这一点,就为掌好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集中体现的是移都洛阳。

武则天皇后位子刚一坐稳就开始酝酿一件大事——把首都从长安移到洛阳。朝廷事实上已于太宗时期分三次迁到洛阳。但在显庆二年(公元657年),武则天终于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洛阳被正式定为第二个首都,而不只是朝廷的行宫。每个部和每个衙门都在洛阳设分支机构。当然,这是一项大工程,此后的五年,武则天一直为此努力。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在洛阳办起东都国子监。高宗时期,朝廷迁往洛阳不少于七次。高宗统治在建立新都后的26年中,约有10年在洛阳上朝。咸亨二年(公元671年)高宗一行驾幸东都时,许多政务还要在长安处理,留太子于京师监国。把太子留在长安,就是武则天的有意安排。因为这样可以把那几位宰相也留在长安,便于自己改组政府。而且,决定把李显召到洛阳之后,除裴炎外,留在长安的宰相都没有接到随同前来的通知。

公元682年,朝廷最后一次迁往洛阳。在这次转移政府的过程中,旧的宰相集团中那些武则天的障碍被纷纷去除:李义琰在公元683年请求退休,获得武则天批准。中书令崔知温在洛阳去世。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薛元超也在长安病得不能开口说话,上表请求退休,很快获得批准。八月,太子李显被召往东都,裴炎随往,任命李显的第二子唐昌王李重福为京师留守,唯一还留在长安的宰相刘仁轨被任为副留守。皇帝、太子以及除挂名宰相刘仁轨外的所有宰相,都已集中到了洛阳,武则天组建新政府的计划宣告完成。从此,整个朝廷经常迁往新都去处理公务,这已成为定制。虽然在空荡荡的京师始终保留着一个小小的留守政府,但实际上不但整个皇室及其随从,而且中央政府的全部行政机构在这几次迁移中也转移一空。弘道元年(公元683年),武则天永久性地把朝廷迁往洛阳,一直到公元701年。

朝廷在东、西两个京都之间来回迁移,使帝国财政极度紧张。几次迁都不但造成了很大的混乱,而且耗资巨大。众多的扈从人员给所经之地带来了贫困。洛阳需要建造许多新的宫室和官署,以提供一个京都的必要设施。耗资巨大的工程在高宗时期不断进行。因此,进行这一新的和花费极大的工程,一定是事出有因。

第一个因素就是被传统历史学家所强调的武则天的情感和精神状态。据说在除掉王皇后和萧淑妃以后,迷信的武则天常看到她们的鬼魂作祟。萧淑妃临死前的诅咒效果如此强烈,以致武则天一生都不能摆脱它。她时常感到猫的威胁!自武则天夺宫成功之日起,她常见王、萧二人披发如厉鬼的影子。为此,她换了几次宫殿,但还是摆脱不了这种幻影。最后只好长居洛阳,不归长安。

第二种解释纯粹是经济方面的。长安位于比较贫穷和生产不发达的地区,易遭受长期的严重干旱。从外地供应长安谷物既困难,费用又极大。供应洛阳,便容易得多,因为它直通隋朝修建的复杂的河渠网系。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四月,由于关中受灾,粮食匮乏,高宗和武则天决定前往东都洛阳。因为那里受漕运之便,库存了许多从江淮运来的粮米,可以保证大量官员的吃饭问题。

都城范围广阔,人口繁多,日常用水自然不少。引导附近河流,使之流入城内灌注各处,也就成为当务之急。而水上交通也比陆地方便,如能用之得宜,更有助于都城的繁荣昌盛。长安和洛阳在这一点上基本是相同的,只是由于地理条件所限制,而有所差异。长安位于龙首原,平坦无阻,故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依次而南,条理井然。洛阳则有洛河横贯。洛阳有洛河从城中横穿流过,引水自较长安为易。隋炀帝开凿通济渠和永济渠,是以洛阳为肇始之地。

由于有河流和渠道都流经洛阳城内,城内不仅有水上交通航路,就是一般用水也较为方便。由于引水方便,一些达官贵人的邸第中就能都有池沼,甚至还都相当广大。白居易的宅在长夏门东第四街履道坊,宅地17亩,水居五分之一,中有岛树桥道!这样的情况在长安城是少见的。

作为都城,不但要是政治中心,还要是经济中心。唐朝当时的中心应该放到扬州。后来只有益州能够和它相比,因而有了“扬一益二”的说法,长安和洛阳更是居于其后了。洛阳虽然说不上是经济中心,还是比较繁荣的,仍然可以作为经济都会。武则天改东都洛阳为神都时,又徙关外雍、同、秦等七州户数十万以充实洛阳。这么多的人口,其中还夹杂着许多达官贵人,这就必然会促进当地的商业发展。

隋炀帝开通济渠,其作用之一就是运输东南漕粮,含嘉仓为洛阳城中储粮的仓库。漕粮运来后,即能随时入仓,可以说是相当便捷地通过这些运河渠道,太行山东,江淮之间皆能与两都相联系,就是江南和岭南,也可通达。长江下游各部的贡品甚至岭南贡品也能够运来,商货也就随之而至。

对迁都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其中首要的当然还是政治上的解释。长安是两北地区的自然中心——当关陇集团已处于统治地位时,它是文职官僚机构的政治中心。指定洛阳作为新都,这本身是一个象征性的表示,即关陇贵族政治势力的全盛期已经过去了。迁都又是一个旨在取悦于许多山东、河北出身的官员的行动,他们在高宗时期当上了高官,并且算得上是武则天最热心的支持者。陈寅恪说:武则天以关陇集团之外的山东寒族的身份,一旦攫取政权,久居洛阳,转移全国重心于山东,重视进士科的选拔,拔取人才,于是就破坏了南北朝的贵族阶级,运输东南的财赋,以充实国防力量的格局。

以上政治经济原因,可算是武则天时代做出的重大战略调整。不过有的也许是她在不自觉之中发挥了作用。其实,对于迁都武则天还有一个现实考虑的因素,那就是摆脱宰相集团的控制。说白了是打不过就跑。

武则天做皇后以来,长期面对着来自宰相中的反对势力,对于她执掌朝政来说,这方面的阻力,要大过来自高宗和李唐宗室方面的阻力。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八月调整后的班子,加上仪凤元年(公元676年)补充的4人,共有9个宰相,其中侍中张文瓘和中书令郝处俊处于核心地位。

张文瓘,贝州武城人,从小丧父,没有任何家世背景。贞观初举明经入仕,受李勣提拔入朝。龙朔年间,官至中书舍人,乾封二年(公元667年)以黄门侍郎同三品入相,至今已是将近十年的资深宰相。在拜为侍中之前,他担任大理卿知政事,由于执法公平宽恕,深为犯人推服。侍中是宰相中的首相,由于他为官正直谨严,深得高宗信任。

同类推荐
  • 我的人生:阔少·囚犯·摄影家

    我的人生:阔少·囚犯·摄影家

    《我的人生:阔少囚犯摄影家》的作者从晚年的视角,以跌宕起伏、大悲大喜的生命阅历谱写出精彩人生篇章。这是一个普通人的命运轨迹,更是近代中国社会人生百态的一个缩影,可以给读者以深刻的生命感悟和人生启迪。人生如斯,在泥沙俱泻中唯有金砾能够沉淀,经过岁月的打磨,就能重新焕发光彩。从浪荡洋场到潦倒小镇,从豪门阔少到高墙囚犯,从苦力营生到光影人生,最终成为做客央视《东方时空》的“小巷馆主”。因怀真情,才见辞采。文中有深情的回忆,有细腻的描述,有冷静的反思,有深刻的剖析,更有对哲学命题的独特见解,可读可品,赏心悦目。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6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6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弘一大师传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弘一大师传

    浪漫古典行?素心系列,选取了民国风华绝代的人物为主要对象。此为李叔同卷。此书用性灵激情的笔法,写了李叔同充满传奇的一生。写他从一个家境优越,声色犬马的翩翩公子到毅然决然走出红尘,遁入空门。写他从绚烂至极归于平淡,青灯古佛,皈依自心的心路历程与灵性的蜕变与成长。他的经历、思想和文字在将近百年后的当下一样具有安定心灵的持久力量。
  • 刘勰与《文心雕龙》

    刘勰与《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是一部讲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专门著作。它总结了齐梁以来各种文体的写作经验,使之上升到文学理论层面,而且还运用这些理论对各个时代和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刻的批评,是一部世界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文艺创作理论集大成之作。它的作者刘勰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
  • 倪光南:大国匠“芯”

    倪光南:大国匠“芯”

    一直以来,倪光南院士都在为核心技术国产化奔走呼号,从80年代初开始,到现在已经接近40年时间,一直在为此目标而努力。在此期间,他经历了很多的挫折、误解和白眼,但他都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始终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从中兴、华为被美国封锁以来,中国逐渐意识到核心技术国产化的重要性,开始重点关注,并将芯片、操作系统等技术国产化提上了日程,倪光南院士奔走半生的事业终于出现了曙光。这本书主要书写的是倪光南院士为核心技术国产化奔走半生的心路历程。
热门推荐
  • 景语漫记

    景语漫记

    深锁高墙十五年,一日,父王允我出宫游历,这才让我看到这世间是怎样的景象……
  • 来世安定

    来世安定

    家里不喜欢我?好吧我可以出去住。什么?性别都能变?算了我去看看男生日常先。结婚?……这个样子还想让我结婚?主角学霸,性格会变,喜欢吐槽,情路坎坷,结局待定。【是的你没看错,简介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东京生死令

    东京生死令

    北宋年间,朝政变法风起云涌,两股对立政治势力的形成,使得朝廷党派斗争更加激烈,奸臣当权,良臣为寇。北宋东京,两大显赫家族,三大江湖门派纠葛不清的的权利冲突。诞生在这样动荡的年代下的爱情的双方,面对生或死的选择,将何去何从?
  • 灵气复苏个鬼

    灵气复苏个鬼

    在一次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楚霄穿越了……像很多故事中写的那样,当他再一次睁开双眼的时候,病床周围靠着的是庞大的家族。从微妙的气氛中他感觉得到,对面那个眼中“饱含深情”的美女和自己一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边上是一群对自己还活着这件事情明显感到失望的亲戚们……就在他一脸茫然搞不清楚这是什么情况的时候,他竟然发现这具身体里不止他一个房客!!!
  • 神奇塔罗

    神奇塔罗

    充满神秘气息的塔罗牌是从古代传下来的一种神秘的占卜工具,它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一代一代地传承至今,它的神秘使很多人为之着迷。目前,存放在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中的17张大阿卡那,据说,是画家在1392年为法王查里六世所做,也有人说是15世纪威尼斯的纸牌,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世界上至今最早的一副塔罗牌。后来,由于各种势力的迫害,塔罗牌转到了地下。直到18世纪,塔罗牌才以全新的面貌重新出现在世人的眼前。现在,让我们推开这扇古老的大门,走入这座神秘的城堡,认识全新的塔罗世界!
  • 花都最强仙帝

    花都最强仙帝

    正式版简介:北冥仙帝重生都市,掌破鸿蒙开天地,脚踏青云踩乾坤。仙帝奶爸,宠妻狂魔,再现神话辉煌。吱吱版简介:大家好,我是小吱吱吱,这是你从未读过的全新小说,点收藏,看一年,免费章节不花钱。
  • 女尊:投怀送抱

    女尊:投怀送抱

    前世风云一方的她,被自己相爱了十年的男友因为一个传说中的戒指,亲手送到了鬼门关!上帝垂怜她,让她一朝穿越到女尊异世;高傲如她,倾世的娇容收复众多美男心;尊贵如她,戒指的魔性使她一跃成为异世邪君!美男心,难琢磨,开始的冷漠,最后的疯狂,一个个脱俗,妖孽,桃花惹了一身又一身。〖QQ群:471355983〗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刀侠义录

    天刀侠义录

    天涯明月刀OL同人小说。本小说内容以日常故事为主,忠义堂为中心,分别讲诉石开湛、柳中泉、夏无言、江少齐、奚百里、王二狗等人的故事。忠义堂:设定为天刀内江湖中立阵营,内部为江湖人组建,但不参加江湖事。只关心收复唐代遗失的故土,与大辽、西夏等国战争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