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65100000005

第5章 痛苦的记忆(2)

正如我们前面对机能混乱的解释,对这种现象我也收集了很多亲身经历的例子,并企图对此加以分析。这些遗忘都可以追踪到潜意识的动机的干扰——或者说与“对立意志”有关。在很多情况下,我发现自己的情况和上述两种生活状态下表现出的情况是一样的,如果我强迫自己去做一件并未完全放弃的活动,我的这种状态便通过遗忘的方式表现出来。下面的事实就说明了这一点,我很容易忘掉给一些朋友寄生日、婚礼或庆典贺卡,我曾下决心消除自己的这一失误,但并没有取得什么效果。现在,我只好放弃这种努力,有意地屈服于自己的这种对立动机,在我的这种观念发生转折的时期,一个朋友让我在某一天以他和我的名义各发一封贺电,但我警告他说,或许我会将这两件事都给忘掉,结果事实的确如此,这当然也不会使我感到意外。由于生活中自己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因此,很不善于表达同情,在那些需要自己表达同情的情况下,很难将这种同情表达出来。由于我经常将他人虚伪的同情误认为真实的感情,因此,我对传统表达同情的方式十分反感,尽管我也认为同情的表达有一定的社会作用。当然,对人们失去亲人时的哀悼应另当别论,当我决定将表达自己哀悼的电报发出去的时候,我是不会忘记的。这时,我的情绪活动并非是一种社会责任,因此,它的表达从来没有被遗忘所阻止过。

里南特报告过—个来自战俘营的例子,也属于这一类遗忘。这种被压抑起来的意向以“对立意志”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使他处于尴尬的境地。

“这个战俘营主要是为官员而设的,一个级别最高的官员受到了他的战俘同伴的攻击或羞辱,为了避免类似的纠纷再次出现,在他重新分配人员时,想利用自己的权威手段将这个人转移到其他的战俘营。但在几个朋友的劝说下他决定放弃自己的计划,采纳这些朋友的意见——虽然这不符合他的真实欲望——尽管其结果不能使自己满意。同一天上午,作为一个高级军官,在营警卫的监督下,需要对这些官员点名,他对这些官员早就很熟悉了。在点名时,以前从未出现过失误,但这一次他却漏掉了这个攻击过他的人的名字。因此,出现了这样的结果:当所有其他人都解散了的时候,唯独这个人遗留在这里,直到最后发现这个失误时为止,这个被忽略的名字很清楚地写在名单上。有的人将这个偶然事件解释为一种存心的攻击,而另一些人则将此解释为可能会被误解的不幸事件。后来,在熟悉了弗洛依德的《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之后,这些当事人才对这种情景有了正确的解释。”

传统的责任和我们同样拥有的潜意识愿望之间的冲突,也可以对这些情况做出解释:如我们忘记了我们原本答应要做的活动等,结果使这个可能的受益者相信,遗忘有表达歉意的力量,那个要求他去做的人无疑会有一个正确的答案:“他对这件事情不感兴趣,否则他也不会忘记。”那些被人们普遍认为健忘的人,如果在街道上忘记给我们打招呼,用同样的解释来表示自己的歉意,说他是一个近视眼。这些人忘掉了他们所有的许诺,忘记他人委托自己的事情,通过这样的方式向自己表明,在一些小的事情上自己不是不可信赖的,他们认为对这样的失误不应见怪——或者说我们不应将这样的行为归于他们的品性,而应归于机能特性。我本人不属于此列,因此,没有分析这种行为的机会。通过有选择地考察这些遗忘现象,也可以发现其动机。通过推理,就会得出这样的假设:在这些情况下,其动机是掩蔽了对其他人相当程度的蔑视,遗忘成为达到这个目的的合法方式。

在另一些情况下,发现这种遗忘的动机并非易事,一旦发现了这个动机,自己往往会感到非常吃惊。例如,去年我注意到这种现象,对我探访的患者而言,我忘记去探访的是没有付费的患者,或者是我的同事,当我发现这个污点后,我便设法将每日的探访记录下来,以避免这种失误的出现。我不知道其他的医生是否有同样的经历。通过这种方式,我找到了一个神经衰弱患者忽略记录一些东西的原因,在他杂乱的“笔记”中,往往忽略告诉医生的东西,其原因表面看来是这样的:他对自己记忆的再现能力没有信心,这也是正确的。但事情的进展往往是这样的,患者以流水账的方式阐述着他的许多表现和要求,在他说完并做了片刻的停顿后,拿出他的记录,很抱歉地说:“我做了一些记录,因为这些我很难记住。”他通常发现他记录的并没有什么新的东西,不过还是不断重复这一句话:“对了,这个问题我已经问过了。”这种记笔记的方式或许仅仅表明了他的这些症状之一,或说明了他的意向被他的这种潜意识动机干扰的频率。

和大多数健康的朋友一样,我很难避免这种遗忘,我承认——尤其是在过去的岁月里——我很容易忘掉归还借了很久的图书,很容易在做一些事情后忘记付钱。很久以前的一天上午,在我经常买烟的店里,我买了烟后没有付钱就离开了,这种忽略并无多大妨害,因为这里的人都认识我,只要以后提醒我一下就可以了。但是,这个微不足道的疏忽,这个压缩开支的企图,和前一天产生的、现在仍起作用的关于生活预算的想法不无关系。在这些所谓的德高望重的人当中,涉及到钱财的时候,他们都会流露出这样的行为。这或许源于原始吃奶时的贪婪,他们想拥有每一件物品,现代的文明和教育也不能将此完全消除。

这些事例众所周知,而且能够被每个人理解,我的目的在于将这些资料收集起来进行科学分析。如果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结晶的智慧,在获得科学知识时拒绝这种提练,对此,我是难以理解的。科学工作的本质特点,并不在于所研究事物的特殊性,而在于用这样的方式收集事实,然后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对重要的意向,其遗忘一般来说,在潜在的反对其表现的动机下干扰时产生。对一些不太重要的意向而言,我们认为与另一种遗忘机制有关,即在另一种材料与这个意义的意向内容在表现上形成联系时,它就转化为另一种意义上的意向。这里有一个例子正说明了这种情况。我十分珍视高质量的吸墨纸罗斯奇吸墨纸。一天,我决定下午在外出散步时买一些这样的纸,但是,连续四天都将这件事忘在脑后,直到我开始分析这种失误的原因时,发现其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尽管我通常将这个词写成罗斯奇吸墨纸,但我在说话时则将之说成弗利斯吸墨纸(吸墨纸的另一种叫法)。弗利斯是我柏林的一个朋友的名字,这些天他使我出现了一些焦虑、厌烦的思想,当时我无法摆脱这些思想的影响。这种防卫倾向由于其单词的相似,通过转移的方式表现出来,原来的意向,转化为另一种不重要的意向,都有很明显的表现。我写了一本关于梦的小册子,文中总结了《梦的解析》一些观点,这属于《心理和生理生活的边缘问题》系列书的一部分。威斯巴登的出版社负责人柏格曼将书的清样寄给了我,并让我尽快将校对好的清样寄过去,因为要赶在圣诞节前争取见书。当天晚上我就校对好了清样,将它放在我的抽屉里面,以便第二天早上再将它取出来。第二天早上,我将这件事忘掉了,直到下午,在我看到桌子上的包装纸时才想起来。但是,这天下午、晚上,甚至第二天的上午,仍然将寄这件清样的事忘得干干净净,直到这天下午,才强迫自己将这个清样投进邮筒。我当时一直不明白这种拖延的原因,很明显,我并不想将这个清样寄出,但我不知道为什么。在一次散步的时候,我给维也纳的出版社——这个出版社出版了我的《梦的解析》一书——打了一通电话,我谈了一些要求,然后说——好像是强迫性的——“我猜想你已经知道我又写了一本关于梦的书。”“什么?我不明白你的意思。”他回答。我说:“你不要大惊小怪的,只不过是属于劳温费德——卡拉系列的一本小册子。”但他仍对此感到不满,他担心这个小册子的出版会影响《梦的解析》一书的发行,我不同意他的这个看法。问道:“如果我将这件事提前告诉你,你会拒绝这本书的出版吗?”“不会,我当然不会。”他说。无论是在人格上,还是在实践上,我的所作所为并没有什么过错,然而对这家出版社的歉意是我拖延清样的动机。前不久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况,我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将我关于婴儿的麻痹的著作中的一些章节,原封不动地搬到《纳森格尔手册》上相应部分,这种做法不大合情理,因此,我很坦诚地将这件事告诉了我的第一家出版社,这件事情也使我感到焦虑。沿着这个回忆线索,我又想起另一件事,在我翻译一本法语书时,我实际上侵犯了原出版者的权益,未征得原作者本人的同意就在译文中加上了些注释,后来我认识到,这个作者肯定会对我的这种武断的做法很不满意。

有一句格言揭示了意向的遗忘并非偶然这个常识:“如果一个人忘掉一次,那么,他会忘掉多次。”

诚然,我们可能会不可避免地产生这样的印象:关于遗忘和失误的这些情况,是众所周知的。然而,使我们吃惊的是,仍很有必要使人们意识到这一点。我们经常听到人们说:“别让我去做这件事,我肯定会忘记的。”如果结果的确如此,人们一点也不感到奇怪。以此方式说话的人,实际上已经产生了不去履行诺言的意向,而他自己又不想承认这一点。

通过所谓的“虚假意向的构成”,我们对意向的遗忘,会有进一步的了解。我有一次答应为一个年轻的作者写书评,但出于内在的抗拒,我一再地将这件事情拖延下去,直到有一天,屈服他的一再要求,答应晚上将它写出来。我实际上是想做这件事的,但是,又将这件事给忘了,因为这天晚上我不得不准备一个不能拖延的报告。由此,我便发现,我的这个意向是虚假的,因此我放弃了我的这个抗拒的挣扎,拒绝了这个作者的要求。

同类推荐
  • 青春,有点痛

    青春,有点痛

    人人面前都有一根栏杆、不能奔跑,就坐上轮椅飞翔、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改变、生命的贝壳、感谢上帝,没有给老虎插上翅膀、你就是自己的奇迹、别放大你的苦难、勇气通往天堂、一个傻子能做什么、风不知道自己的样子等。
  • 菲律宾民间文学

    菲律宾民间文学

    菲律宾是世界知名的民俗学、人类学博物馆,有120多个民族和170多种语言,文化多样性极其丰富,尤其是今天在许多民族、部族的原住民中仍然流传着活形态的口头传统,这些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一方面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另一方面也栩栩如生吸引人,在政美学术界,菲律宾是著名的田野宴验室,许多民俗学家、人类学家都曾在此做过相关研究,关于菲律宾各民族民俗有不少国际知名的著作。菲律宾的两个少数民族的英雄史诗及其口头吟唱传统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一项还是东南亚地区最早被列八的。至今国内尚未出版过关于菲律宾民间文学研究方面的著作。
  • 行走的耳朵

    行走的耳朵

    《行走的耳朵》,写周云蓬一直以来的歌唱、行走,以及读书,是酣畅淋漓的文字。盲人以耳朵感知世界,声音所向,心之所向。在这些年中,于不知道哪个瞬间,周云蓬举起了手中的相机,对着他感兴趣的声音,固定了某个影像。这些影像偶尔不合常理,却是他经过的地方。或者说,是实实在在存在于世,且与他错身而过的人和景。他以他的方式看见,并写出。有点像诺贝尔获奖作家帕慕克形容细密画:失明就是寂静……它是一个人绘画的极致:它是在黑暗中看见事物。
  • 戏剧小工具篇

    戏剧小工具篇

    布莱希特最早阐述自己对戏剧新观点的文字,多系以剧本说明的形式写就的,如《关于〈马哈哥尼城的兴衰〉跋语》《关于〈三角钱歌剧〉跋语》等,希特勒上台后,布莱希特流亡国外,疲于奔命和致力于反法西斯斗争,更无暇作系统的理论梳理。《戏剧小工具篇》是作者战后回国途中在瑞士撰写的,可说是布莱希特第一篇系统的理论著作,素有“新诗学”之称。
  • 一直深爱着

    一直深爱着

    “一直深爱着”是喧嚣世界中的一杯下午茶,像你的闺蜜在与你娓娓而聊,聊你的心思,你的爱,你的记忆。书中,会看到,很多时候,我们内心持久的爱,一直都在。无论这下午茶之前的日子有多激荡,也无论这下午茶之后的日子有多糟糕,《一直深爱着》都在这里,散发着玫瑰茶香,混合着香水味道,诉说着女人的心情,优雅的在那里,等你,等我,等着我们愿意用爱体味生活的每一个人。《一直深爱着》,就在这里!翻阅她,会感受到,书香能漾起了女人一生的风景。
热门推荐
  • 我只想要守护你

    我只想要守护你

    本以为人间不值得,不曾想你是那个万里星河
  • 汗流酒歌

    汗流酒歌

    未知的歌,未知的酒,未知的命……只差一个人,为他布好……
  • 龙怒破灭

    龙怒破灭

    作为风靡宇宙的虚拟网游《龙怒》的开发者之一,德尔纳在游戏即将进入公测之际,被同僚暗算,灵魂困在了游戏之中,成为了一个NPC,为了自由,也为了复仇,他开始了自己在虚拟世界的旅程。
  • 魔法余烬

    魔法余烬

    左手掌天,右手掌地。圣殿惶惶,神域颤栗,次元震动。亡灵们明白了什么是恐惧,暗灵们蛰伏不出,还有那藏在各处的神秘存在一个个选择了继续沉睡。这不是他们的时代。斗魔大陆37500年,一个弱小的灵魂穿越而来,为了一个“平等”问题,搅乱了诸方天地。
  • 风萧萧毅严谨

    风萧萧毅严谨

    这本是我和恭喜发财,也就是莉芸姑姑你一段我一段接龙写的第一本小说,没有大纲,一切随心所欲,以后若是有机会,还会用这种形式写一些小说。这本讲述的是校园爱情,加入社团以及网游部分,内容搞笑逗趣,女主抱上大神大腿一起飞翔的故事,短片,每天两章的更新,早晚8点,希望大家喜欢!
  • 吴昌硕经典印作技法解析

    吴昌硕经典印作技法解析

    吴昌硕是我国近代驰誉海内外的艺术大师。他在诗、书、画、印诸方面均有高深的造诣,并能融会古今,博采众长,破旧立新,各具面目,成为我国近代艺术史上开创一代新风的典范。这四者中,人们公认他篆刻艺术成就最高,只不过印为小道,到晚年反被他的书画名所掩,他自己也曾说过“人说我善作画,其实我的书法比画好,而我的篆刻更胜于书法。”本书为“历代篆刻经典技法解析丛书”中的一本,分析了吴昌硕经典印作的技法和创作思想,旨在启发和帮助篆刻爱好者正确认识吴氏印风的演变过程及其艺术精华之所在,把握吴氏印风的本质特征,从而有目的、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
  • 山里的奇迹

    山里的奇迹

    主人公璇子,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小山村里,他励志要走出大山。
  • 天上人间:萌妻养成计划

    天上人间:萌妻养成计划

    一次偶然,遇上了小小的、萌萌的她,死缠烂打,赶走了她身边的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娃娃。面对满山的桃花,他信手拈掉,面对雨后的春草,他无情冷漠的铲除。“徒弟,为师教你的可都记得?”“记得!”“说来听听!”“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要犯我,斩草除根!”“还要魄散魂飞!”
  • 缠情总裁:惹火娇妻来袭

    缠情总裁:惹火娇妻来袭

    六年前,她走投无路被他逼的受尽羞辱。重新回来,她用着最勾人的话将他玩弄骨掌。等一切真相揭晓,她想逃,却被他追的无处可去。她被他箍在怀里,“女人,招惹一次,负责到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星不语幸曾遇

    星不语幸曾遇

    这是一个抱团取暖的故事。有一个女孩,叫莫星语。有一个十八岁,叫彷徨和抑郁,也叫治愈和成熟。纪亦原以为自己的世界只容得下灰白,遇见她以后,那个女孩就是他的全世界。爱本无罪,悟不了生死,画地为牢。所谓吾生,便是你若安好,我愿从此弃神明。说好女孩们青春不散场,可在十八岁的那个六月,终究还是把彼此弄丢了。当痛苦终将逝去,我们会不会时常想起,那个不怎么幸福,却因为遇见,而让我觉得无比幸运的十八岁?这是一场七年的守护和等待。七年前。莫星语,“我不想说保重,也不想说再见,就让我最后说一句吧,要好好照顾自己。”纪亦,“星语,你要幸福。”七年后。莫星语,“旧城里看不见阳光,你和我的一个梦长得好像。”纪亦,“我自泥淖中来,此生,只为你一步一莲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