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58500000018

第18章 中国叙事文学原型论(4)

史传传统影响下的中国小说,除作为正史的补阙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以“史“的笔法和“传“的技巧来演义事理。就以历史小说来说,作为正史的补阙,它和历史的区别在于它以虚构成分的掺入,一方面使形象更加丰满,故事更加动人,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去演义情理,把历史人物和事件嵌进一定的伦理道德、历史意识、爱憎感情的模式中,用三分虚构将七分真实揉成一个不露破绽的完整故事,一个不缺环节的“心理历史“的大“圆”。人们似乎是在娱乐中读历史,实际上是在领会其中的情理,抒发自我的情绪。《三国演义》对《三国志》的演义,历史上的曹操到文学中曹操的演变,所循的就是这种心理原型和创作规律。有人指出,《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与《水浒》中的强徒有着对应。“英雄与强徒只是表面的分际,其实却拥有不少相近的气质。前人己常提及《三国演义》和《水江午》中的英雄好汉有类似的特征,譬如:刘备和宋江,关羽和关胜,张飞和李造,诸葛亮与吴用、公,孙胜,而这些人也正好形成重要的三类人物:领袖、武将、谋士,串演出一场风云际会的好戏,只是一在历史舞台,一在草莽世界而已。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历史上的英雄与民间传说中的强徒有了类似谷趣味到文人意识的参与铀的特征和相近的气质呢?这显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某种内在的模象的流勤,三联式使然。我以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以情理和共同心理为内蕴的原型的深层制约作用。而这种现象,不是罗贯中和施耐庵个人的心理,它是种集体心理,三国故事的演变和《三国演义》《水浒传》成书的过程,

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心理原型的形成过程,是集体无意识的积淀过程。中国叙事文学,特别是由话本演义而来的章回小说,其间可能最大限度地凝聚了民众(包括不同时代的昕众和说书人、作者)的共同情感,体现,着集体无意识。每一部成功的作品、每一本名着,都是一个原型系统,满足某种特定情境下的心理需求,有着特定的原型心理模式的对应。俗话说,老不读仨国,少不读《水盼》一说少不读《锢盼》,说明不同的作品有它基本的心理模式和功能。史传传统对于文学原型的影响,正在于这种内质方面,在于影响原型的形成。叙事文学的原型中,有故事模式、叙述模式,这些模式虽然只有具体的故事才能充实其内容,表现不同的主题,但是,在根本上,发挥主要作用的就是与社会,情理相关的原型模式,是共同的心理图式左右着人物的面目和性格轨迹。

史传对于叙事文学模式的影响,还体现在构思的整体感,时空的完整性,叙事时间的次序性等方面,而这些与对历史感真实感的追求有关。中国传统小说中许多作品以“传“为名,以人物传记式的形式展开,具有人物传记式的开头和结尾,以人物生平始终为脉络,严格按时间顺序展开情节,并往往有作者评论,这一切重要特征,主要是渊源于使。

史传系统所开创的对人物评判的模式,对后世影响深远。史传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寓褒贬于记事的“春秋笔法史为中国文学提供了一批体现人格范型和伦理道德标准的重要人物原型。在后代的小说、戏剧中,所写的帝王、英雄、侠客、官吏等各种人物形象,有不少是从史的人物形象研究出来的。中国古代的通俗文艺寓褒贬于叙事之中对于“正“与“邪“的分辨大抵是截然分明的。《三国演义》从一开始写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就开始拿市井道德与封建正统道德相结合来解释历史与政治。总之史传培养了中国文学的叙事技巧和叙事模式,对叙事文学原型的形成产生了直接影响。

(第四节)仙话和志异志怪与叙事文学原型

仙话及其催生的文学意象

仙话是中国文化中的特殊现象,是神仙信仰在文学艺术中的反映,是叙事文学原型的重要来源之一。

仙话源于神仙信仰,这是中国特有的信仰现象,其核心是认为人只要通过一定的修炼,或辟谷食气,或炼丹吃药,便可长生不死、肉体长仙、升人仙班。神仙不死思想主要是巫现的发明创造。不死药的出现是神仙说产生的核心问题。关于神仙说的起源,一般认为在春秋战国时期。“神话产生于原始社会和阶级社会初期,仙话却是产生于阶级社会,而且是中国民间故事中独特的一个品种。“春秋战国是列国兼并剧烈的时期,战争频繁,杀人盈野,民不聊生。在上者欲求长生,永享荣仙话华富贵,在下者困苦颠沛,也想避世偷生。前者是对长生的幻想,后者是对死亡的抗拒如果说,神话是原始时期先民对世界的一种解释,那么,话就是进入文明社会之后,人们面对死亡为了求永生对来世的一种期盼。在殷商时代,人们就相信灵魂不死而祭祀鬼神。神仙思想的产生和阴阳家、道家、道教,甚至儒家思想都有关系,是人面对生死问题而产生的补偿性想象。神仙家信奉的是“我命在我,不在于天”。神“信仰的哲学基础是承认灵魂肉体一元论,相信灵魂肉体皆可长生不灭。如果对仙话归类,大致有帝王将相仙话,方士道士仙话,庶民仙话。其内容有求长生不死之术({广城子}),用导引辟谷、炼丹服药保身(彭祖服丹长寿的故事),向日飞升,永享富贵《传·萧史》《太平广记神仙传》白石先生的幻想等等。还有西王母,烯娥奔月,牛郎织女,八仙过海等等。荣格曾经把中国的炼丹与集体无意识联系起来,这种联系的焦点可能在于炼丹从外丹到内丹的变化,这种变化涉及从外物到内心精神的关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集体无意识、原型与仙话的联系。

神话和仙话是有区别的。仙话是在“真人“(现实的人)的基础上通过修炼成仙的,是在承认灵魂与肉体是一体的观念下对长生不老、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向往。神仙思想有中国人对长生不老的精神“需要“体系作为基础,表现的是人欲,与道教关系密切而不同于道家思想。道家,是以先秦老子、庄子关于“道“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派别,道教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神仙并不是道士的发明创造,而是中华民族重实际、重现实现念的直接表现,是殷周时期祈寿思潮影响下的幻想化产物,神仙信仰并不产生于道教,恰恰相反,秦汉时期的神仙信仰促使了道教的建立,道教是以神仙信仰为核心而创建的。

“呜盖教是把神仙信仰宗教化了。《山海经》中已出现神仙思想,屈原、宋玉的作品中已有的神仙与神明显的神仙思想《韩非子》俄国知中都记载了有人向楚王献不死药的故事。重现实而轻来世是神仙信仰的又一显着特点。这一点正是中国仙话文学大众化、现实化、世俗化的原因之一。它本身就是一个与心理原型有关的想象世界。神话在士大夫正统文学中变形,话则更多在民间,所以与民间传说、说话艺术密切相关的章回小说受仙话影响较大。

中国叙事文学中,关于另一“世界“的想象主要是神仙世界,所谓“洞天福地”、“上天”、“黄泉“等。仙界有天宫、“三十六天仙界,海中仙岛与洞天福地等等。这些描写,其源在于人对“的想象。“受到道教影响的文学家富于想象力,偏重于神奇诵诡、色彩绚丽的意象,充满了浪漫的感情,乃是由于他们接受了道教大量可供想象的葛兆光神奇意象和道教式的“存想思神”的方法,并充满了情感的缘故。“吗宫一是有关神仙与仙境的意象,第二是有关鬼魅精怪的意象,第三是有关道士与各种法术的意象。神仙故事有其心理原型,即生的欲望和死的抗争,故事的深层结构是“生“与“死“对抗的原型意象。

从纵向方面说,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楚辞、汉赋、魏晋志怪小说和明《中国文学》游仙诗、唐宋传奇、宋元话本、元明戏曲、明清小说以及民间说唱中的史,复旦大学出”道情、宜卷莫不受神仙信仰的影响,上下达两千多年。中国叙事文学中,常常隐约有一个与现实不同的美好的世界,一个人人可望而似乎可即的世界,也有一个通过修炼可以达到的超人的境界的“仙人“的意象。比如,游仙诗,以游仙为主要情节,以抒发作者羡慕神仙生活、希中国古代小说演望成仙的情感为主要内容。以郭瑛的游仙诗最为着名。唐宋传奇受神仙变拙,敦煌文艺 :信仰的影响也非常明显,张鹰的《游仙窟》,作者自叙奉使河源,途中投宿仙窟,与仙女邂逅交接,显然与魏晋时期刘晨阮肇、袁根相硕等误入仙境、与仙女交欢的故事一脉相承,是根据民间流传的误人仙境型神话扩展而成的。而八仙的故事均有传说或原型,它说得实际是凡人成仙,八仙分别代表了上下层、男女等。八仙传说有一个形成过程,八位神仙也是逐步组合在一起的,其中何仙姑至明代嘉靖年间才有。另有暗八仙之说,是指八仙的用具,也有象征意义。

志人志怪与叙事文学原型

唐以前的文言小说,通常称为古小说。主要包括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志人小说记载人物琐闻遗事,志怪小说则以记载神鬼怪异故事以及人的异行和幻梦为主要内容。“志怪“一词最早见于《庄子·逍遥游》,是记述奇闻怪事的意思。“志J怪小说“的提法始见于唐代段成式《西阳杂姐》序言。先秦的寓言故事对志怪小说的产生和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志怪之作,庄子谓有齐谐,列子则称夷坚,然皆寓言,足征信。 ~汉书乃云出于桦官,然祥官者,取为采集而非创作。“街谈巷议“自生于民间,因非一谁某之所独造也,探其本根,则亦犹他民族然,在于神话与传说。

志异志怪小说在中间文学史中一直在在着,先秦两汉是志怪小说的}如,萌芽和形成期,魏晋南北朝是忐”怪小说的鼎盛时期,唐代是志怪小说演变期,宋元时代是志怪传奇小说的萧条期,明清两代,是志怪传奇小说复兴、兴盛和终结期。志怪虽进化为传奇,但自身并未消失,而以更为完善的形态继续发展向成一系,唐、宋、元、明、清均有志怪中国古代小说演佳作。志怪作为独立的一支,它满足者人们“独立“的一种心理需要。

这一现象就特别值得研究。就是说,它自身形成了原型的生成和置换变版形的轨迹。

志怪小说为向话长短篇小说、戏剧提供了丰富的神怪故事素材。宋人平话如性死交范张鸡西湖气塔州向俄神相同题材!,

的故事,明长篇小说中的位才神演义》和冯梦龙的专育都吸收了《搜神》中的若干材料关汉卿的假娥盼、郑光祖的《倩女离魂》,汤祖的《针丹郎单》是《动海孝扪焦湖庙祝》的进一步发展黄梅戏《天自己》亦改向《谈生》叙一书生与一美丽女鬼为婚,因不能遵守三年不得以火照现的禁约,终于分离,留下一子。这篇作品将常见的“禁忌“母题寓”于一个优美的喜剧故事中,表现了人的某种复杂的心理。

《东海孝妇》叙一孝妇被官府枉杀,精诚感天,死时颈血依其誓育缘旗杆而上,死后郡中二年不雨。关汉卿的名作镣娥如即以此为蓝本。

锵凭夫阶写宋康王见韩凭妻何氏美丽,夺为己有,夫妇不甘屈辱,双双向杀。死后二人墓中长出大树,根相交而枝相错,又有一对鸳鸯辆于树上,悲鸣不已。后世“梁山伯与祝英台“可能受其影响。

志怪小说其中最有价值的形式,是在幻奇的故事中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生情感的作品,如《刘阮入天台》表现的是人仙结合的故事汀,妃二妙表现人神相恋,他明录卖糊粉女子庞即是最早的离魂原型,后来离魂故事则有《游窟》青衣福(高魂)等。中国文学中人鬼、人1111结合,表明了人与神鬼并不截然对立,而是神鬼有人性,人有神性与鬼气,这也是一个原型模式。神鬼相恋的故事如显神中紫玉汉谈生崔少府墓弦超与知盼等。后者描写天上玉女知琼下凡,与弦超恋爱结为夫妻,夫妇八年后,秘密泄露,不得不离异,涕泣作别,五年后,途中相逢,重复旧好。

《要文台》死而复活结为夫妇。鬼神变幻、活人见鬼、人鬼交往原型则在《聊斋志异》有多种表现。梦原型(“黄粱美梦“)如《枕中记》郎梆记南柯太守传,表现沮丧迷惘的心理和逃避现实的愿望,把功名事业比喻为大梦。人世男女悲剧的原型故事则有《柳毅传》莺莺传《西厢记》诸宫调《西厢记》《李娃传》霍小玉传《紫钗记~{谢小娥传》等等。志”怪小说的精神中有着中国古人对于小说和文学的理解,一是对娱乐性的兴趣,满足消遣的需要。二是对怪异的兴趣,满足好奇心。三是艺术效果上的传奇性色彩,因为传奇才能满足超常的精神享受。而这些是形成小说创作经验和理论的重要因素。对非现实性的表现对象的关注,对道听途说、新奇见闻的如实描绘等特点在中国笔记小说中一直保留着。而对怪异故事的“人化“处理,贝令我们想到对小说所谓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追求。

这些因素在志异志怪小说中有了萌芽。

志异志怪小说的发展,有其内在需要的动力。社会动荡,人们需要精神寄托,清谈之风盛行,便有讲述者和接受者。再从体裁及其功能来说,消遣娱乐功能突出,不能登大雅之堂也不被看做可以作为教化的工具,又为一般民众所喜欢所接受,所以志人志怪是以满足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以外的需要的姿态出现的。另外一方面,诗歌在早先表现的是人在向然宇宙而前情感、情思,而随着社会的变化,人的精神需求的变化自然“已经不能承担此任,需要小说对于具象的现实世界的展示,满足人的新的心理需求。由之,情理的渗透是其又一特点。

志怪小说影响到唐传奇。传奇文学对于“奇“事的兴趣中,有着当时人们某种心灵特点的折射,如逃避现实追求剌激的需要。人们的心灵需要在现实以外的想象世界中寻求寄托,原先被抑制的人的某些精神需要在这时突现出来了,而传奇小说正是提供了这样幻想的世界,可以让人们在其中幻想人生、解释人生。与远古神话和志异志怪产生时期相比,人生典型情景的具体内容变化了,但是心理情境却是相似的。

同类推荐
  • 衣食大义

    衣食大义

    《衣食大义》:食衣住行,各有门道,中国五千年礼仪制度传承下来,攒下不少花活儿。汪朗检索自己的知识库,引经据典,《衣食大义》集成数十篇关于食衣住行的散文随笔,趣谈先人们的文化和智慧,重拾远逝的礼仪风俗,让色彩斑斓的民族传统文化再现灵光。
  • 大搜捕

    大搜捕

    本书内容包括:苍山出奇兵;大漠追凶记;扫荡假烟“王国”;押钞车血案;梦断金山等。
  • 日本文学史

    日本文学史

    本书是日本学者、评论家小西甚一的名著,以雅、俗为切入点并统领全书,完整论述了日本文学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阐幽显微,旁征博引,每每从世界文学的视角观照日本文学,颇多创见。本书译者为台湾翻译家郑清茂,译文准确,文辞典雅。
  • 和山楂树一起变老

    和山楂树一起变老

    本书为作家子衿近年的随笔结集。她生活经历丰富,数十年如一日勤于阅读和书写。本书主要由“我读”和“我写”两部分构成,前者主要是作者对自己多年所阅读的文学作品的感悟和评论,后者主要书写其对时间、生命、爱情等方面的思索,兼有思辨和文采,是一部美文集。
  • 幽幽的紫云英

    幽幽的紫云英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每当吟诵这首千古传颂的《正气歌》时,浑身总是有一种不可征服的凛然之气在回荡,眼前也就会浮现出七百多年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那威武不屈的高大身影。
热门推荐
  • 溃浪

    溃浪

    地球时代进入了星际时代,人类基因组计划终于成功,一手遮天的他期望以一己之力控制整个星系,研究负责人察觉到了野心,带着资料出逃,星舰被击毁,又被闻讯赶来的现星盗救起……
  • 穷男遇上痴心女

    穷男遇上痴心女

    一个穷男孩在学校被人一直嘲笑,知道有一天,他遇到了那个女孩彻底的改变了他的人生........
  • 三国无双之叶黎仙国

    三国无双之叶黎仙国

    一个叫叶炎的上班族突然拥有了三国无双系统,让他穿越来到了战法三国,当了叶国三皇子开始了装B之行……
  • 凤灵妃天下

    凤灵妃天下

    顾清妍作为一名“天使”兼“恶魔”魂穿到了丞相废柴二小姐身上,在那个强者至尊的时代,吊打渣男,手撕白莲花,却误惹了某男“宝贝儿,跟为夫回家吧”某女抖腿“乖”
  • 网游欺诈猎人

    网游欺诈猎人

    游戏中,永远有一种人,他们被称作骗子,可只要小心也可避免被骗。然而高明的骗子,却能让你在小心提防之下,亦能骗的你倾家荡产,或者陷入绝境。他们被称为欺诈师。林易在被一个高明的欺诈师骗入绝境之后,启动残卷自毁程序,回到了两年前游戏刚刚开始的时候。然而这一世,林易不再是一个被狩猎者。拥有丰富游戏经验,和知晓大量游戏骗局的他,要成为传说中最为恐怖,最为狡诈,在世人眼中属于黑吃黑,专门以猎杀欺诈师为食物的欺诈猎人。
  • 网游之第六空间

    网游之第六空间

    游戏人生,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游戏。主角无逆天之好运,但却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凭借着自己的睿智,凭借着朋友的肝胆相照创造了一个属于网游界的奇迹,本文属于纯种的热血网游小说。
  • 暖暖冬

    暖暖冬

    我喜欢你平凡的模样,却是我最爱的模样。你什么样子我都喜欢。
  • 破碎虚空:真神的选择!

    破碎虚空:真神的选择!

    当初拥有着能够抗衡四大至高神的巅峰强者的战族为什么如今会获得如此的下场?在无意中穿越得到了战族的战魂鼎后,吴远能否历经磨难最后解开战族陌路的谜团破碎虚空呢?
  • 姜小姐请指教

    姜小姐请指教

    谭瀚老老实实一读书人,从小到大没干过什么坏事,直到一个晴空万里的一天。他从未见过如此不知羞耻,大大咧咧,与男人打成一片的女土匪。谭瀚:”姑娘,请自重。”女土匪:“我不重,不信,你过来试试。”谭瀚:“......”谭瀚:“你一个姑娘家以后还是不要干这些勾当了,安安稳稳找个人嫁了吧,这些东西还是送回去吧,”女土匪:“送回去,你是在说笑吗,这些东西是他们搜刮百姓得来的,我凭我自己的本事拿回来的,光明正大,凭什么要送回去,他们看不住,技不如人,你还说我。”谭瀚:“……”你说的真有道理。谭瀚想,这女人就是个祸害,以后谁娶了她,真是祖坟冒青烟了。后来,谭瀚他们家的祖坟就冒青烟了。
  • 成为女配之后

    成为女配之后

    女主善良温柔偶尔有点无厘头,最大的梦想是世界和平!这是一个菇凉为了世界和平去治愈反派大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