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85300000017

第17章 要乐于帮助他人(3)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一生平安的最好选择。为人处世一定要有预见性,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凡事要早做打算,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之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而无所适从。

人生总有不顺之时,这是任何人也无法避免的。但是,只要能够早做准备,一切都会化险为夷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在得意时要想到失意,在晴天时也要带着雨伞,在运气丰盛时更要想到倒霉的事情,这样做才能保证一生顺达。

其实,好事情往往孕育了“坏”的种子,今日的成功可能就是明天的失败。正如老子所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所以,我们在看待事情时,目光要放长远一些。做到高瞻远瞩,居安思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放眼于未来,这样才能做到事事顺利,吉祥一生。

【事典】

故事一:范蠡辞官归隐

范蠡侍奉越王勾践,辛勤劳苦,尽心尽力,为勾践深谋远虑二十多年,最终灭了吴国,洗雪了会稽之辱,得以向北渡过淮水,兵临齐国和晋国之下。由此号令中原各国,勾践因此而称霸,范蠡号称“上将军”。

返回越国后,范蠡认为在盛名之下,难以长居久安。而且勾践的为人是可以跟他同患难,却很难跟他同安乐,于是写信告别勾践说:“我听说君主有忧,臣子就应劳苦分忧;君主受辱,臣子就应死难。从前君王在会稽山遭受耻辱,我之所以不死,是为了复仇的大业。现在已经洗雪了耻辱,我请求惩罚我在会稽山使君王受辱的事情。”

勾践说:“我要你和我共同分享和拥有越国。要不然,我就要惩罚你。”范蠡说:“君王根据法令行事,臣子依从志趣行事。”于是他就私自和家仆乘船飘海而去,最终也没有返回越国。

范蠡来到齐国后,改名换姓,在海边耕作,辛勤劳苦,努力生产。齐国人听说他很贤能,请他做丞相。范蠡慨叹道:“做平民百姓就积聚千金,当官就达到卿相的地位,这是平民百姓所能达到的顶点了。长久地享受尊名,不吉祥。”于是便归还了相印,散发所有的家财给朋友和乡亲,携带家眷又悄悄地离去,来到陶地定居。

范蠡离开越国后,在齐国给大夫文种送去书信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可以和越王共患难,但不可以共欢乐。你为什么不选择离去呢?”

文种看过书信候,托病不再上朝。有人进谗言说文种将要作乱,越王于是赐给文种一把宝剑,说:“你教给了我七种讨伐吴国的计谋,我只用了其中的三样就打败了吴国,还有四种在你那里,你替我到先王那里试用这些计谋吧。”文种被迫自杀。

故事二:郭子仪的忧患意识

唐朝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的事迹已被人们所熟知,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功盖当世的大将为人处世却极其小心谨慎,与他在千军万马中叱咤风云、指挥若定的风格全然不同。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郭子仪进封汾阳郡王,住进了位于长安金碧辉煌的王府。令人不解的是,王府每天总是门户大开,任人出入,不闻不问,与别处官宅门禁森严的情况判然有别。每当有客人来访,郭子仪无所忌讳地请他们进入内室,并且命姬妾侍候。

郭子仪笑着说:“你们根本不知道我的用意所在,我的马有500匹,我的部属、仆人吃公家粮食的有1000人。现在我可以说是位极人臣,受尽恩宠了。但是,谁又能保证没有人正在暗中的算计我们呢?如果我修筑高墙,关闭门户,和朝廷内外不相往来,假如有人和我结下怨仇,诬陷我怀有二心,我就是有百口也莫能辩。现在我大开府门,无所隐私,不使流言蜚语有滋生的余地,就是有人想用谗言诋毁我,也找不到任何的借口。”

几个儿子听了这一席话,对父亲的深谋远虑表示佩服。

郭子仪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身居要职60年,虽然在宦海几经沉浮,但总算保全了自己和子孙,80多岁的时候寿终正寝,给几十年的戎马生涯划上了一个完美句号,这不能不归功于他的深谋远虑。

再高明的人也要承认事物总有看不透的一面。事实上,世事诡谲,风云变幻,非常人所能预料到,所以古人主张立身唯谨,避嫌疑,远祸端,凡事预留退路,才能真正的居安思危,这样才能在人生这片海洋中自由地遨游。

故事三:李沆的担忧

宋真宗时,李沆做宰相,王旦任参知政事。当时正值西北边境战事吃紧。王旦长叹:“唉!我们这些人,什么时候才能天下太平,优游无事啊!”李沆说:“稍有忧虑辛苦,才可让人警惕。假使哪天四方都平安无事,而朝廷里也未必不会有事啊。”

后来,宋与契丹讲和,王旦问李沆:“何如?”李沆说:“议和当然是好事。但一旦边疆无事,恐怕皇上又会渐渐生出许多奢侈之心。”王旦不以为然,李沆则每天收集一些水旱灾害、强盗、乱贼以及忤逆不孝的事禀奏皇上,让皇上每天都抑郁不乐。

王旦认为不应拿这些琐碎的小事去烦扰皇上。李沆则说:“皇上年少,应让他多知道一些各方面的艰难,树立忧患意识。不然,他血气方刚,不是成天迷恋美女娱乐、斗狗跑马,就是大兴土木,征召军队,建祠立庙。而这些正是你日后参政的忧虑啊!”

李沆死后,宋真宗看到与契丹讲和,西夏也对宋称臣,果然在泰山封岱祠,在汾水建宗庙,大肆营造宫殿,搜集研究已废弃了的典籍,没有闲暇之日。

王旦看到王钦若、丁谓等奸臣的所作所为,想进言劝谏,而自己却已经陷进去了;想离开朝廷,而念及皇上对他的厚爱,不便辞官。此时,王旦才真正认识到李沆的先见之明,感叹道:“李文靖实在是一位圣人啊!”

“履霜,坚冰至”,一个是前因,一个是后果。所以,人生要时刻警醒,在做每一件事之前,都要有一种警惕、戒惧的心理,要重视事物的结果。如果事情有好的结果,就要努力地去做;如果明知没有什么好的结局,就应该慎重或者推延,这样就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牺牲和浪费。

故事四:朱棣居安思危

明成祖朱棣当上皇帝后,简直是个事无巨细而都过问的人,事情管得过多了,总显得有些应接不暇。但他认为,皇位得来不易,应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事事都应过问,唯恐有失误而带来不好的后果。

为了天下这一“大器”,朱棣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他处处克己,以求天下之治。他把大臣送上的《大学正心章讲义》反复读了多遍,特别欣赏其中“静心寡欲”的道理,认为做皇帝的尤其不能有所好乐,应该尽量做到心静。

由于每天上朝时忙于政事,往往来不及静思,退朝后则容易放松自己,朱棣便经常默坐冥想,以管束自己的欲心。于是,他将欲心与天下联系在一起:“为人君,但于宫室、车马、服饰、玩好无所增加,则天下自然无事。”一想到天下,他顿时警觉起来,克己之心便占了上风。

一次,朱棣派宦官去山西办差,但事后很快感到后悔,立即下令停办。外国使臣朝贡玉碗,他拒而不受,让礼部赐钞遣还。对于这类府库中又已有的东西,尽量的限制,免得人们察其所好,争相进献,而于国事无益。

朱棣在生活也很俭朴,有时候上朝穿的内衣都破旧了,甚至衣袖外露,补补后继续穿,侍臣看到后常赞颂其“圣德”。他这样做,主要是给臣属们看的,他怕宫中太过奢侈,百姓就会生怨而致使天下不稳。

朱棣居安思危,励精图治,使他在位时期的经济有所发展,为日后的“仁宣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人生在世,唯有善于居安思危的人,才能够把事情做得更好。

【吉言】

“高瞻远瞩,居安思危”,这是智者的态度,也是用变化的观点分析态势得出的结果。俗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忧患能使人很快的成熟起来,使人很快的聪明起来,从而取得丰富的经验。

常言道:“未雨绸缪贵在早。”古语说:“愚者谙于成事,智者察于未萌。”我们要见微知着,深谋远虑,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早做打算,把不好的事情消灭在萌芽状态,或者把它引向好的方向发展,这样才不至于陷入突然出现的状态而不安。

在夏天就为冬天做好准备。这是聪明的做法,而且也是比较容易去做的。走运时要做好倒霉的准备,饱带干粮,晴带雨伞。人生有高潮就有低谷,有得意时就有失意时,当我们处于顺境时,千万不要过于张狂。

所有事情都存在着正反两个方面,既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阳极生阴,阴极出阳,在一定条件下事物都会向自己的反面转化,因此,在安逸的时候要想到将会出现的危险,成功时也要想到失败。

一个人、一个民族,甚至是一个国家,如果都能时刻留有一种危机感,那么这个人、这个国家就不会被时代所抛弃,就会永远的处在发展的前列。

同类推荐
  • 大众哲学

    大众哲学

    《大众哲学》是艾思奇20世纪30年代为通俗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写的优秀著作。作者以通俗浅易的语言,生动的案例,对哲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什么是哲学,唯心论、二元论和唯物论,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及主要范畴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阐释。写法推陈出新,开时代之风气,使哲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贴近普通民众。本书自出版以来影响和教育了几代人,至今仍有其理论和现实的价值。
  • 哲学是个什么玩意儿

    哲学是个什么玩意儿

    这是一本写给中国人的哲学启蒙书,它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对什么是哲学进行了层层的挖掘与解读,时而进行睿智的思考,时而带来机智的幽默,让您在动静结合间,感受哲学带来的无穷乐趣。
  • 大学的精神尺度

    大学的精神尺度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对于大学精神、大学理念等问题进行思考的结集,作者首先对大学应该具有的精神和理念进行论述,重点探讨了教授治校、思想自由、学术独立、大学的社会责任等基本问题,并介绍了现代大学起源——德国大学的精神和理念,最后对中国大学的传统、精神、制度等进行了分析与阐释。本书学术性、人文性较强,语言流畅,观点鲜明,可读性强,对于当下颇受人们关注的大学问题的思考和研究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墨家的攻守之道

    墨家的攻守之道

    墨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完整版的辩证唯物主义及辩证唯物论。中华文化的特质是一种人伦文化,热爱自然科学、关心物质运动的人被划人”劳力者”阶层,这种近乎本能地看轻自然科学的意识是中华文化的主要弊端。所以,中国历史上,自然科学家很少有崇高的地位。墨子懂得太多的自然的道理,有那么多发明创造,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奇迹。
热门推荐
  • 林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

    林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

    《图说世界名人:林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讲述了,亚伯拉罕·林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第16任美国总统,首位美国共和党员总统,也是历史上首名遇刺身亡的总统。其与乔治·华盛顿、富兰克林·罗斯福被公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位总统。英国《泰晤士报》组织了一个由8位英国和国际顶尖的政治评论员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对43位美国总统分别以不同的标准进行了排名,在最伟大的总统排名中,林肯名列第一。
  • 相谋妆

    相谋妆

    这是一个外表儒雅斯文实则杀人不见血的男主,坑蒙拐骗娶回娇妻的权谋故事。男主前期温润书呆子(?),后期白切黑,性格略带偏执,女主前期傻白甜,后期重心机,偶尔会矫情,不喜者慎入。“只要见到你。”那人眉眼柔和,像极了夜里明灭的灯火。“我便心生欢喜!”宠文,暖文,青梅竹马文,前期微虐男女主,后期夫妻互宠,合力谋山河!!!
  • 万花楼之本妈妈有点懵

    万花楼之本妈妈有点懵

    虚空中,有这么一栋楼,楼里的居民一半是疯子,剩下的快疯的占大半,少数没疯。它建立在各个世界、位面、宇宙,它无处不在,楼里什么生物都有。她就是楼里的一位妈妈。三人之下,万人之上,还有五人与她平级。直到某天,她被派去收集某个人的灵魂碎片,收完就要嫁给他……
  • 新宿异形种

    新宿异形种

    繁华的都市。人们过着平凡的生活。平凡?是呐。日复一日的生活。渐渐淡忘的是七年前的火灾,还有那些“怪物”呐。在这平凡的人群中,总会有不平凡的“人”在活动着。
  • 青石如墨

    青石如墨

    曾经的告白,拒绝的理由很简单,但并没有打败她,而是她并不介意,因为这是事实。因为她长得真的很......五年后的青春她与他再次相遇,她已不再是当年的丑小鸭,再次与他擦出火花。他会如何选择?但是命运的捉弄让她与他再次分离......她的身世扑朔迷离,到底是对还是错,为什么黑衣人会叫她小姐?为什么她对她的妹妹如此疼爱?为什么她如此讨厌那个天天跟在她身后的男生?他的爱到底是真是假?到底是有目的?而她的身上也是有着不可阻挡的魅力和让人感兴趣的秘密!
  • 我们终于等到你

    我们终于等到你

    一次写生的偶然邂逅,让她对两次相亲逃跑的他一见钟情,只因为她的“出手相救”却融化了他冰封已久的心。在他的爱情糖衣炮弹猛烈攻击下,她“束手就擒”,小情侣的恋情迅速升温。虽然这份感情不被男方父母看好,但这时候是任谁都不能把他(她)们分开的。鲜花,蛋糕,红地毯,鞭炮声,小情侣满心欢喜的携手走进婚姻蜜罐儿。本想着婚后可以和别的小俩口一样顺利升级准爸准妈。可没想到在这条路上竟是一路荆棘!
  • 霸世红颜:妾本惊鸿

    霸世红颜:妾本惊鸿

    她,金牌卧底,执行任务时,因发现上司秘密,被枪杀。她,生为将军府嫡女,却因天聋地哑,而被世人笑话。连从小指腹为婚的太子夫君都想置她于死地。当她成为她,风云为之变色,一曲惊鸿舞天下!
  • 宰相的公主殿下

    宰相的公主殿下

    她是皇朝的第一公主,自私,跋扈任性,仗着皇兄和母后的宠爱,横刀夺爱,只因秋日宴那惊鸿一瞥,不想他却在朝堂之上以死相逼,字字珠心,让受尽天下人耻笑,她悲愤难耐,数日后生了一场大病,缠绵病榻不到两年就香消玉殒....只是再睁开眼她已不再是她....
  • 偶遇的十年

    偶遇的十年

    因为这是第一次写小说,所以请大家多多包涵。这部小说呢,讲述了一个成绩很好考上外国大学的女生和一个喜欢tfboys的闺蜜要在外国读大学,但是意想不到的是tfboys之中的队长也要在那里读大学,他们之间擦出了怎样的火花,敬请期待哈!
  • 来呀学弟

    来呀学弟

    唐三藏做了一个梦,发现眼前的妖魔界都是假的,这让唐三藏崩了。还好,本来手无缚鸡之力的唐三藏,却多了一个大威天龙系统。从此,我,唐三藏,不值一提。唯有大威天龙,大罗法咒,般若诸佛,般若巴麻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