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09900000030

第30章 中国与各藩属国的关系演变(2)

5世纪末的日本正处于奴隶制社会末期,原有的国家体制已经是“将死之物”,改革迫在眉睫。然而究竟采用何种方式才能令独霸一方的贵族再次对天皇俯首称臣却是个难题。解决难题的重任就落在了在中国留过学的人身上,以高向玄理、南源清安(此人后来成为中大兄皇子的老师)等十多人为代表。这一批人在中国留学时,恰逢隋末唐初,亲眼目睹了新王朝是如何除旧布新、巩固政权的全过程,见证了唐朝律令制度的发展完善。他们回国后受到谋求革新的中大兄皇子(后来的天智天皇)的重用。645年,在这些人的协助下,中大兄皇子成功发动宫变,灭掉苏我氏,拥立孝德天皇,中大兄被立为太子。新政权确立后,效仿中国皇帝设立了年号,定该年为大化元年。而在政变中出力最多的高向玄理、南渊清安、灵云、惠云等海归派都受到重赏,继续为天皇效力。646年,天皇正式颁布改新诏书。改革的主要内容基本以唐朝建制为蓝本。例如,新实施的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就是模仿了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全国的行政区划也以唐朝为蓝本,分成首都和周围地区,并设国、郡、里三级进行管理。

此外,随遣唐使而来的大唐文化迅速风靡日本。在日本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学作品《古事记》和《万叶集》完全是用汉字做音符写成的;当时还出版了汉文诗集《怀风藻》,仿照中国史书编成的《日本书纪》;中国的茶道、中医药学、围棋甚至一些民间节目也都受到日本人的追捧。

在这些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中,留学生吉备真备不能不提。日本史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朝学生播名唐国者,唯大臣及朝衡二人而已。”

这里的“大臣”说的就是吉备真备(他原来叫下道朝臣),其知名度可见一斑。他在中国留学17年,拜在赵玄墨门下,除了认真研读中国的五经、三史,他给自己定的目标更大,中国的兵法、律令、教育、天文历法、音乐、礼仪、建筑等大小知识都在学习计划之中,后来都小有所成。现在看来,吉备真备绝对是复合型人才中的翘楚。他是日本最早研究和传播《孙子兵法》的军事家,诸葛亮的八阵法也经他传入日本,并应用于战争实践。他还是在国外搜集自己祖国急需的书籍、武器、文物等物品的第一人,单是书籍就有几百卷,其中130卷的《唐礼》成为日本改进礼仪制度的教科书。

吉备真备回国后就任大学助,按照唐制,对日本大学寮(相当于中国的太学)教育体制和祭孔礼仪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儒家思想为振兴大学的根基;废除入学条件中的贵族世家的门第限制,规定只要年龄在13-16岁之内的官吏子弟的学识符合要求,就可以入校深造;将音韵、书法也列入大学课程;学校祭孔所需的仪式、祭奠用的三牲、稻谷、器皿以及参加人员的服装都仿照唐制而定。

日本文字的出现也是吉备真备的功劳。他取汉字楷书偏旁,借其音创造出了片假名,也就是借用偏旁的字(后来由同样留学唐朝的僧人空海,借汉字草书发明了平假名)。在推广唐装一事上,吉备真备也是身体力行,他的衣服清一色的唐版,按唐朝新流行的五行配色,一时之间,唐服成为日本人民的最爱。

不过,“安史之乱”后的大唐帝国大不如前,日本一向只“崇拜”

强者,四分五裂的唐朝不再具备吸引力。更重要的是,经过近百年的努力,唐朝文化学得差不多了,遣唐使的使命也就基本结束。因此,897年,菅原道真上书请求停派遣唐使,宇多天皇也就毫不犹豫地批准了。自此,曾经大显神威的遣唐使制度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琉球王国与中国的深厚渊源

在日本九州与中国台湾之间有一道弧影,组成这道影子的是70多个岛屿,统称为琉球群岛。按其地理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北部、中部和南部群岛,一座座岛屿犹如珍珠点缀在蓝色海幕上,随着海浪的起伏而摇曳生姿。

在这个被称为“琉球”的岛国上生活的人的祖先大多来自中国福建,因而其政治、文化、思想、宗教和风俗习惯都有浓厚的中国色彩。

大概在隋朝时候,琉球便与中国有过友好往来。在明朝之前,琉球先后有过“流求”、“流虬”、“瑠求”等诸多称呼。“琉球”作为其正式国名是在明洪武五年(1372年)。

琉球王国的历史比它的国土可长久得多。公元前3200年,琉球群岛上便有了原始居民,只是受地理条件限制,发展比较缓慢。纵观其古代史,大致可分为三大段:村落时代(公元前3200年-公元9世纪)、按司时代(9-12世纪)和王统时代(公元1187-1879年)。

其中王统时代又分为舜天、英祖、察度、尚思绍和尚圆王统时期。

1313年,英祖王统的第四代玉城王即位,沉迷酒色,不理朝政,引起地方不满。他们形成两股割据势力:南部岛屿由大里按司统治,北部是今归仁按司的势力范围,与朝廷相抗衡,玉城王的统治区域只剩下了中部岛屿。1350年,高德的蒲添按司察度自立为王,不久就统一了琉球王国。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派行人杨载“以即位建元诏高其国”,得到琉球三王即中山王察度、山南王承察度和山北王怕尼芝的积极响应,纷纷“遣使奉表,贡献方物”,同中国建立朝贡关系。1392年,朱元璋又从福建人中选拔了擅长游泳、划船的三十六姓,作为最早的一批移民迁到琉球去。1407年,琉球王以“尚思绍”之名派遣使节朝贡,后来琉球王就一直使用中国的姓氏“尚”姓。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对琉球王加以册封,“赐国王印玺……并颁赐大统历法年号,令奉正朔”。

琉球与中国建立宗属关系后,每次出现新君即位,只有明朝赐给印绶或新王继位后报请批准后,其地位才是合法的。如果还没有获得中国政府批准,这位君主即使登基了,也只能称“世子”。如果碰到没有子嗣的国王驾崩,那么其他继承人只有先得到中国政府的认可才具有继位资格。1404年,中山王世子武宁遣使向明朝廷报丧,说他父亲察度已经去世。明成祖朱棣便下令让礼部官员前去吊唁,同时准许武宁继位。其实察度在两年前就死了,在得到明朝皇帝的册封前,武宁只能用“世子”称号。也是在1404年,山南王承察度的弟弟汪应祖也派使节过来报丧,称因山南王没有子嗣,所以王位由自己继承,请中国皇帝赐封号和冠带。明成祖表示同意,“遂遣官册封”。

琉球与中央王朝维系友好关系的主要方式就是每到中国的重大节日和庆典时就派人拿着贡品,千里迢迢地登门朝贺,无论是新年、新帝登基还是立太子甚至皇帝册妃,琉球王都会遣使祝贺。1875年,清光绪皇帝继位,已经是日本藩属的琉球国还曾想派人向光绪表示祝贺,最后被日本拦下去。

最初,明朝皇帝准许琉球每年朝贡一次,后来改为两年一次。即使这样,有明一代,琉球朝贡的次数多达170余次,是朝贡国中来得最勤的。和中国接触多了,它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风俗等各方面都深受中国影响。自中山王察度统治时期开始,琉球的官制、刑法、祭祀制度等也都是按中国蓝本设计的,儒家思想也在琉球扎下了根,佛教也是从中国传进来的。明清之际,应琉球国王的要求,中国政府在当时中国教育的最高学府--北京国子监里接纳了不少琉球留学生。

他们留学期间的食宿全由中国政府承担,一旦完成学业,中国政府还会派专人护送他们回国。如果有留学生不幸在中国得病死了,中国还会以重金抚恤,惯例是给300两白银,100两是给礼部官员置办棺木安葬学生,剩下的200两由贡使交给其家人。

琉球与中国的关系本来可以这样一直好下去,但到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时却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一年,日本武将丰臣秀吉在侵占了朝鲜后,妄想接着把中国拿下。他派人到琉球,强逼琉球国王借兵七千给他,任务是攻打中国,军粮由琉球负责,还要琉球王迅速去日本朝觐德川将军。尚宁王以琉球地少人稀、国力虚弱为由,拒绝提供军粮,也不愿朝拜日本将军。德川幕府当即派日酋岛津率三千人马直攻琉球,围城一个多月,攻破琉球王城首里,将尚宁王掳到日本囚禁了3年,迫使尚宁王屈服,每年上贡粮食八千石。日本占了琉球之后,就千方百计地抹掉中国在这里的印迹。琉球与中国之间的所有往来文书档案被全部销毁,就连从中国运来的书籍也不放过。1650年,日本还胁迫琉球宰相向象贤编纂了一部伪书《世史中山世鉴》,谎称琉球始祖舜天之父是日本的“源为朝”。即便这样,琉球还是与中国保持着朝贡关系。

1644年,明朝都城北京被李自成起义军攻破,崇祯皇帝吊死于煤山,明朝灭亡。紧接着在东北起家的满族后金国攻入北京,建立清王朝。前明遗留势力先后在南京、浙江和福建等地建立南明政权。按理说,琉球王国如果还想和中国继续发展友好关系,应该在中国的新王朝建立之日起,尽快朝觐新皇帝。而且在清朝平定东南各省的过程中,顺治帝于1647年曾连发两道谕旨,表示自己将会厚待前朝的朝贡国,只要它们对清朝臣服。可琉球国王对明朝“忠贞无比”,不理会清朝皇帝的诏告。1646年,在福州称帝的明唐王(隆武帝)派使节去琉球告知自己称帝之事。琉球王按明朝正统使臣的礼节接待了南明使节,“来时迎奉,去时护送”,专门派王舅带着贡品去福建庆贺新皇登基。不过直到1653年,琉球才臣服清朝。1663年与1756年,康熙与乾隆分别赐印给琉球王,继续承认琉球的属国地位。1816年后,琉球不断遭到欧美列强的侵扰。尤其是鸦片战争后,先后有英、美、法、俄等国的近百艘舰船驶入琉球港口,要求琉球无偿提供生活必需品补给,并提出“和好、贸易、布教”等要求,想把琉球纳入其殖民地系统。一开始,琉球政府以为这些外国船只到它的港口来只是普通的寄港靠岸,哪里会料到这些人来了就赖着不走。它只好反复向清政府求援。

而清政府却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把琉球的报告当做对宗主国忠心的一种表示。既然自己的属国来求援了,作为宗主国自然要罩着它一。清廷派人去广东与英法等国进行交涉,但清政府根本不打算认真办理,谈判代表态度含糊,一点诚意都没有,就被欧美列强拒之门外。

1854-1859年,琉球先后与美国、法国以及荷兰签订了《修好条约》,琉球的归属问题越来越复杂。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条约文本中,琉球国使用的都是同一时期的清朝“咸丰”年号。

日本是如何一步一步蚕食琉球群岛的

虽然琉球群岛的人口不多,但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在近代,它是日本对外扩张的重要通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充当了日本南侵东南亚的桥梁;“二战”后又成了美国的海军基地。日本的《读卖新闻》曾评论说:“大琉球岛一失守,则日本将无转变战局之希望。”这就不难解释日本为什么处心积虑地要把这些小岛弄到手了。

1609年,日本把琉球王掳到日本,逼迫他承认日本为新宗主,归萨摩管,定期纳贡。但萨摩藩主非常贪财,他一心想从琉球与中国的贸易中捞油水,所以默许琉球继续对中国称臣纳贡。如此一来,琉球就有了两个“宗主”。萨摩藩主有权决定琉球的王位继承人,但他也不反对中国派使者去执行册封典礼。而且每当有中国使节逗留琉球之时,萨摩藩主都会很小心翼翼地不让中国人发现住在岛上的日本人。1866年前,清朝派过八次使节去琉球,也察觉出岛上有些不对,但又不能确定,就没太在意这事。然而,这样相当于间接默认了琉球的“两主”

局面。

日本对琉球的蚕食并不是一下子完成的,毕竟它还不敢和清政府闹翻。在强占了琉球两百多年后,日本才敢把琉球国改为“琉球藩”,其顶头上司也由萨摩藩变成了日本政府。为了不至于引起公愤,日本向琉球民众许诺说琉球现有国体政体永远不会改变。1874年,日本以为琉球遇难海民报仇为由,发动侵略台湾的战争,这也是对大清的第一次公开挑衅。最后,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北京专条》,把日军侵略台湾的无耻行为描述为“保民义举”,日本据此认为清政府承认了它对琉球的宗主权。大久保利通趁机向天皇献策,要对琉球王下一剂猛药,让他到日本来谢恩,断绝与中国的关系,承认自己已经是日本属国。日本政府当即命令琉球三司官池城安规等人前往东京,被琉球拒绝。

此计不成,日本便来了更狠的一招。1875年7月,明治政府颁发“达书令”,要求琉球不准对清朝朝贡或派使节去祝贺新帝登基,不准接受中国的册封,作为朝贡贸易据点的福州琉球馆也必须拆除,今后琉球与中国的一切交涉事务全由日本外务省负责。

琉球国王抵死不从,它一边与日本周旋,一边向老宗主国清政府求援,同时还向英、法、荷驻琉公使发出求救信号。1876年,琉球国王派尚德宏、蔡大鼎和林世功等人秘密到了中国,与使节毛精长一起向清政府递交请愿书,细说琉球被日本欺凌的屈辱经过,请清政府一定要采取措施,保护琉球。

1877年,清驻日公使何如璋到了日本神户,琉球大臣马兼半夜里突然求见,“伏地痛哭”,并将琉球王的密函交给何如璋说,日本禁止琉球与中国交往,还要废藩,这样琉球国只有死路一条,恳请中国出面援助。何如璋等驻日使臣认为对日本这次的行为绝不能姑息纵容。

偏偏此时清政府正忙着和沙俄就伊犁问题进行交涉,政府内部正打算“联日制俄”,不想因为小小的琉球得罪日本,就拒绝了何如璋的建议,错失了遏制日本吞并琉球的最佳时机。

1879年3月8日,日本向琉球下达“废藩置县”的指令,将琉球改为冲绳县,正式将其纳入日本的中央集权体制中去。4月,日本派内务大书记官松田道之率600名士兵强行进入琉球都城首里,把琉球王尚泰绑到了东京,其他反抗日本的琉球官民都被松田残酷镇压。

5月10日,清政府总理衙门就日本吞并琉球一事,向日驻华公使递交抗议书,称琉球很早就向中国朝贡,中国一直承认它作为主权国家的身份。现今日本却要把它变成日本的一个县,既违背了“修好条约”,也是不尊重中国及其他国家的行为。日本给的回复是:将琉球废藩置县属于日本内政,与中国无关。驻日公使何如璋立即驳斥了这种荒谬的说法,双方就此争论不休。

巧的是,美国前总统格兰特正好在中国访问,李鸿章便请他作为中间人出面调解。李鸿章说:琉球一直是中国的属国,现在却被日本无缘无故灭了,“违背公法”。格兰特表示一定“秉公持议”。随后,格兰特提出“三分琉球”方案:中部归琉球,南部归中国,北部归日本。

同类推荐
  • 朝为田舍郎

    朝为田舍郎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大唐天宝,顾青身着布衣从烟尘里走来,在长安皇城的大道上,看着鳞次栉比的华丽殿宇,一步,两步,步步生莲。他渐渐握住了这个强盛王朝的脉搏,也看到了饱受挫折打击的李隆基那张灰败阴暗的脸。俯下身,顾青微笑着对李隆基说:“陛下,您是否该禅位了?做个太上皇多好,天下事,臣愿为陛下分忧决断。”
  • 重生之笑傲星空

    重生之笑傲星空

    众人:“梁东先生,大家一致推选您为上海都督。”梁东:“没空。”众议员:“梁东先生,大家一致推选您为中华联邦总统的唯一候选人。”梁东:“别烦我,没看我正忙着呢吗。”众元首:“梁东先生,大家一致推选您为地球联邦的最终裁决者。”梁东:“没兴趣。”门外报告:“老板,有外星战舰给我们发来最后通牒,限我们24小时内无条件投降。”梁东:“什么,真他么的给脸不要脸。那谁,胡佛,爱德华,威廉,小托,弟兄们都跟我去揍他丫的,看整不死他。哎哎,安娜,伊丽莎白,还有赫本,你们往前凑什么,这里没你们几个小娘皮的事,还不赶快给我回家哄孩子去。”
  • 中国生活记忆之50年代

    中国生活记忆之50年代

    本书自1949年开始依次展开,选取能够触动人们记忆深处的生活中的小事,囊括了每个时代的特征和生活记忆的关键词,让读者重拾对过去生活的记忆。
  • 无限篡位

    无限篡位

    一头社畜即将向社恐沉沦时,得到了一个可以无限穿越去古代世界的系统。完成各种篡位任务,社畜不断迈向人生巅峰。任务失败则永久被流放在古代世界。
  • 镖扬天下

    镖扬天下

    柳飞,一个现代的特种队长,重生在一个镖师的家庭,但他的老爹与当今圣上、宰相有着说不出的友谊,,看我们的柳飞如何玩转镖场,震镖界、抗倭寇、北击突厥扬我大楚国威、声名海外。。。。。。
热门推荐
  • 让开!我是皇子私人女官!

    让开!我是皇子私人女官!

    繁花三千结,结结入心侧;既怨亦无用,唯愿终得一心人。(何逸)
  • 一个人就是全世界

    一个人就是全世界

    雨欣,一个孤独女孩的自述。二十六年里,她真正的享受到这极致孤独,并在这场盛宴中勇敢的找寻自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外贸谈判英语助手(双语版)

    外贸谈判英语助手(双语版)

    本书适用于高等学校的上公关、文秘、外贸、旅游、酒店管理、外企管理、涉外会计、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商务英语、应用英语等专业作专业英语口语教材和商务英语函电写作教材,也适用于外贸、银行、海关、进出口贸易公司、厂矿、企业、事业单位的公关文秘人员、外贸业务工作者、国际营销人员、口译工作者、海关业务员,以及与外商打交道的厂长、经理、政府官员作专业英语口语和商务英语应用文培训教材,也适合广大读者作自学教材。
  • 史记一百句

    史记一百句

    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一百句系列”小书,选取古今中外经典中最精彩的隽语“一百句”,由著名学者、教授进行精妙解读,随处显露出现代人的智慧。本书从《史记》中选取最具警策意义、最接近今日生活的“百句”,加以引申,化专深的学问为通俗的语言,便于普通读者了解、掌握和领悟经典所包含的社会哲学意义,感悟现实人生。给繁忙而有为的读者提供了一个精华的选本,同时也为读者深入思考人生指引一条门径。
  • 战神联盟之无尽深渊

    战神联盟之无尽深渊

    布莱克失忆,卡修斯的失踪,战神之子的呼唤,雷伊的另一面,曼珠沙华的香气可以唤醒他的记忆,家族千年的枷锁是否可以摆脱,而这一切只是阴谋吗、、、、、、
  • 恶魔七大殿:放开小甜心

    恶魔七大殿:放开小甜心

    安小萌是一位皇室公主,因为娃娃亲,逃离了城堡,误打误撞进了圣云贵族学院,遇见了青梅竹马冷易轩,冷酷王子欧阳修,温柔王子南宫无轩,花心王子皇甫羽,腹黑王子慕容锡,温柔正太上宫玺and腹黑哥哥安杰,七位大殿同时喜欢上了小萌,究竟谁是小萌的真命天子呢?
  • 风之奇缘

    风之奇缘

    一个弱女子即使有再好的才干,成为一个主事者仍是惊世骇俗,让她不得不亲自长途跋涉到武陵去交涉。路上遇上了个赖皮滑头的家伙——风昱。他究竟是她命中的“灾星”还是“福星”?
  • 我要这灵气有何用

    我要这灵气有何用

    灵气时代复苏,万代天骄崛起。山海异兽出没,神之九棺现世。元素众?空间系?具现化?我就不一样了,我连灵气是啥我都不知道,可我,也依旧能征服这山海万界!
  • 红花怨

    红花怨

    一个貌美如花的世俗女子,在历经世俗禁锢和人生坎坷之后,伤痕累累的她,会有怎样的结局呢?是逆来顺受,还是不屈不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