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66800000014

第14章 在内华达(3)

从前,马克·吐温在自己创作的幽默小品里曾经充当斯诺特格拉斯这个角色,在内华达他起初署名“乔什”,而在1863年2月的《企业报》上第一次出现了“马克·吐温”这个笔名,这个熟悉的名词使他不由得联想起可爱的密西西比河。

弗吉尼亚的著名记者马克·吐温撰写重大新闻报道时,仍旧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的缩写SLC署名。

内华达准州准备建立正式州。准州长纳依、律师毕尔·斯图尔特等人,为争夺国会分配给内华达的两个议员席位,施展各种卑劣伎俩,笼络、行贿、造谣、攻击,把当地的政界搞得乌烟瘴气。

临时性的立法会议宣布解散。这时候,对当前政局表示关注和对各式各样的政治骗子深恶痛绝的一些人,自发地组织了一个模拟性的所谓“第三议会”,实际上是一种民间的“自由论坛”,有识之士可以在这里高谈阔论,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政治见解和治理内华达的主张、建议等,还可以对贪官污吏、政客、投机商人等进行讽刺。

马克·吐温是“第三议会”的主要策划与参与者。他扮演州长,针砭内华达的政局,发表讽刺性的演说,很受欢迎。

当然,不能说马克·吐温当时就认识到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也不能说他就一眼看穿了奸猾傲慢的资产阶级政客们的真面目。实际上,这几年马克·吐温创作的绝大多数作品,我们读了之后,都会觉得谈不上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它们对当时的社会现实生活很少批判。

可是,马克·吐温毕竟熟悉纳依、斯图尔特之流人物,他们损人利己,损公肥私,同时精神空虚。马克·吐温对政府官吏、议员、法官等贪赃枉法、欺骗勒索和贪得无厌的行为不能熟视无睹,在所谓“第三议会”的会议厅里,马克·吐温慷慨陈词,发表模拟性的“州长演说”,不是一般的揶揄,而是措词尖锐的嘲讽那些政客。人们听了马克·吐温的演说后,不由得联想起斯威夫特的小说《格列佛游记》里巨人国国王对格列佛讲的讽刺话。

“先生们,”马克·吐温在“第三议会”里演讲结束时说道:“你们的政绩与你们的前任毫无区别,你们对自己提交的议案一窍不通,你们对自己参与讨论的问题一无所知,你们表决时更是莫名其妙……”

后来,富有才华的幽默作家布朗来到内华达,他给自己作品里的主角取名为阿尔德姆斯·沃斯·沃德。马克·吐温不久就结识了这位朋友。沃德在弗吉尼亚城进行幽默演讲,获得巨大成功。值得说明的是,“演讲”一词在这里已经超越出普通的含义。

跟许多美国幽默作家一样,布朗总是采用一连串表演的手法,演讲时装出傻乎乎的模样,做些莫名其妙的动作,说话有时语无伦次,引得听众哄堂大笑。

只要布朗扮演的沃德出现在讲坛上,听众就忍不住发笑。瞧,他那副傻头傻脑的样子,这是一个糊涂而又贪财的古董商人的形象。听众蔑视他,觉得他滑稽可笑。沃德在台上总是装出无精打采、郁郁不乐的神情。他讲述可笑的事情,逗得听众哈哈大笑,这时他却惊诧地打量着听众,似乎对他们的笑声感到莫名其妙。

沃德有时装扮成笨拙的样子,吹嘘所谓“精神动物园”里关着各种“精神上的动物”,还鼓吹建立蜡人博物馆,在那里摆放“赫赫有名的海盗和杀人犯的蜡像,几乎模样全都相同,简直无法区别”。

“演讲家”沃德在相当程度上使自己成为小丑式的人物,当他用所谓“乖巧”的词汇和所谓“广义”的语句发表长篇演说时,往往故意歪曲原意,同时夹杂不少双关语、谐声词、俏皮话等,增加演讲中的幽默成分和讽刺挖苦的效果。

不难看到,无论是马克·吐温在“第三议会”作的模拟州长的讽刺演说,还是布朗在美国各地表演的幽默演讲,实际上都是一种口头语言的幽默作品,这跟他们用文字写作的幽默作品相映成趣,只不过是表达的形式不同而已。在某种程度上,这与独角戏,或者以形体语言表现的富有幽默感的单人哑剧,甚至马戏团的小丑的滑稽表演等,都不无相似之处。这种幽默演讲,还可以使人不由得联想起中国的诙谐有趣的单口相声艺术。

南北战争期间,布朗、洛克等幽默作家,用文字和口头语言创作的许多幽默作品,为保卫北部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宣传鼓动,他们无情地揭露懦夫、叛徒和贪图私利的人的丑恶嘴脸,指出这些人物之所以支持林肯政府,只不过是为了谋取一官半职罢了。显然,当时进步的幽默作家在自己作品里表现的鲜明的政治倾向性,使年轻的马克·吐温受到影响。

马克·吐温在一篇幽默小品里,特意为旅馆拟定荒谬可笑的“旅客须知”,其中规定每位旅客必须脱下靴子才可以睡觉,“如果诸位照此办理的话,则可以廉价出租噩梦”。他写的一篇讽刺小说,对《企业报》的同行好友克威尔进行嘲弄,描写他骑马的速度达到“每小时100英里”,还说克威尔把帽子从肺部取出,“揉成一团”,他的一只脚“缩进体内,几乎挨近咽喉”。

到了20世纪的90年代,当我们从电视里观看《米老鼠和唐老鸭》之类的美国动画片时,那些夸张到无以复加的程度的精彩画面,往往使人笑得不亦乐乎。其实,我们从中不难领悟到,这种夸张的手法,与一个多世纪以前马克·吐温等美国幽默作家的艺术风格是一脉相承的,这就是美国人的幽默传统。

5一场未遂的决斗

南北战争开始出现重大转折,在资产阶级激进派、废奴派以及广大群众的压力下,1862年9月24日,林肯终于发表了《解放宣言》,宣布从1863年1月1日起,叛乱的各州的黑奴全部获得自由。南方奴隶成批地逃亡,纷纷加入北部联邦政府军,大大地增强了战斗力。

1863年7月的一天,马克·吐温在《企业报》收到联邦政府军在葛底斯堡和维克斯堡大捷的通讯稿时,这条新闻早已过时。远离战场的西部边疆的人们,当时还没有意识到,这是南北战争的转折点,标志着北方联邦政府军两年失利的局面的终结,开始转入全面反攻,南方奴隶主政权离末日已经不远了。

1864年4月,《企业报》老板库德曼到旧金山度假,马克·吐温在他离职期间代理主编。

主编的主要任务,除了审阅和确定每期所刊登的文章之外,还要亲手撰写社论。马克·吐温对此似乎兴趣不大,尽管他翻阅《美国百科全书》之类的一大堆参考书籍,绞尽脑汁,搜索枯肠,勉强应付了几期的社论,到后来,他感到实在无合适的题材可写了,于是就故伎重演,在社论里对经常相互打笔墨官司的老对手,《弗吉尼亚联合报》的主编列尔德进行攻击,谴责他不愿为北方联邦政府军队捐献救护伤员的钱款等。

列尔德伺机报复。他在《弗吉尼亚联合报》发表文章,甚至谩骂马克·吐温是撒谎者、狗崽子等。马克·吐温对诸如此类的辱骂不能无动于衷。不知怎的,《企业报》的排字工,马克·吐温的好朋友斯蒂夫·吉里斯也卷入这场风波。

吉里斯年轻气盛,感到忍无可忍,后来《企业报》的编辑达盖特和蒲伦卡特也被列尔德一伙激怒了,按照内华达当时的风俗习惯,有人提出双方进行决斗,用鲜血来洗刷自己所受的奇耻大辱。

其实,马克·吐温倒不以为然,他认为列尔德的文章无损于自己的名誉,完全用不着搞什么决斗,这简直是视生命为儿戏,毫不值得。

可是,达盖特却越俎代庖,以马克·吐温的名义写信给列尔德提出挑战,并且由斯蒂夫·吉里斯作为副手,代表马克·吐温去向列尔德递交挑战书。列尔德是弗吉尼亚城有名的优秀射手,他也不愿意决斗,勉勉强强地同意应战。这下可把马克·吐温推向危险的边缘,要知道他的枪法很不准,根本无法与列尔德对阵。

到了约定的日期,那一天清早,晨曦微露,斯蒂夫·吉里斯领着马克·吐温来到离城一英里的一个空旷的峡谷,他作为一名老练的决斗行家,耐心地指导马克·吐温,要沉着冷静,只能瞄准对方膝盖以下开枪,不要致人于死地,而是使对方留下今后一生悔恨不已的伤残,这样就达到胜利的目的了。

可是,马克·吐温握着左轮手枪的手,这时总是不听使唤,似乎不由自主地发抖,殊不知他的心更是怦怦地跳动。斯蒂夫·吉里斯给他作示范,举枪朝上一扣扳机,砰地一声,不偏不倚击中远处的一只山雀的脑袋。马克·吐温和吉里斯跑过去捡山雀时,列尔德和副手恰巧也在那里。

“这是谁射中的?”列尔德指着那只脑袋打得稀烂的山雀,不免有些惊惶失色,问道。“马克·吐温。”斯蒂夫·吉里斯想趁此机会给对方一个下马威,从心理上首先压倒对方,他不假思索地撒了个谎。“他是从多远的地方开的枪呢?”

“噢,大约有30码吧。”

“他能不能再表演一下自己高超的枪法呢?”

“悉听尊便。他弹无虚发,百发百中。”

马克·吐温站在原地不动,任凭斯蒂夫·吉里斯在那里为他大吹牛皮,不过,这些话倒是吓唬住了列尔德的这名副手,只见他急忙走到列尔德跟前,凑近去告诫道:“绝对不能跟这种人决斗,这岂不是等于自杀吗?”

于是,列尔德和副手转身就走,拒绝跟眼前这位“神枪手”决斗。马克·吐温也就轻松地逃过了又一次厄运。可是,马克·吐温主动提出挑战,斯蒂夫·吉里斯递交挑战书,按照弗吉尼亚城的有关法律规定,他俩都将分别判处两年监禁。尽管在内华达凶杀案不断发生,杀人犯往往逍遥法外,但是相互志愿决斗却是被严格禁止的,势必受到法律的制裁。州长给马克·吐温透露消息,如果他和斯蒂夫·吉里斯继续呆在内华达州,就一定会被逮捕入狱,为了一起未遂的决斗而付出如此重大的代价,肯定是很不值得的。

马克·吐温和斯蒂夫·吉里斯,赶紧乘坐次日凌晨第一班驿车,逃往加利福尼亚州。

同类推荐
  • 品关羽

    品关羽

    “关公一生,唯义而行,为国勇武,为民德泽,信义素著,守诺不违。无论处于怎样的境地,无欺无诈,坦然而立。不可威凌,不能收买,不愿投机。“不弃旧从新,乐为之死”;“金银美女,不足以移之”;“高官厚禄,不足以动之”。平民百姓之敬奉关公,“仰之如日月,畏之如雷霆”,就在于义,在于忠,在于诺而不海。因为他生则有功于国,有德于民。死则有灵于世。有所求而得报应,洪泽自远于是,兵家尊为武圣,商界奉为财神,民间敬为护佑平安的至尊。关公代表着平民的心意,是平民的神灵,是老百姓美好愿望的寄托。于是关羽从历史后面走出,进入我们的视野,成为我们的神灵。本书从多个角度对关羽进行了品读,力求给读者一个最真实的感悟。”
  • 达·芬奇

    达·芬奇

    在人类文明的灿烂历史长河中,欧洲文艺复兴古文化运动,无疑掀起了一阵阵艺术狂澜。这个时代,俊才辈出,群星闪烁。而其中最耀眼的一颗艺术之星,便是列奥纳多·达·芬奇。他的作品,是文艺复兴运动中开放的一朵奇葩。达·芬奇是一个农妇的儿子。他的父亲也仅仅是芬奇镇上的一个公证人。他虽然出身卑微,但自幼勤奋好学,智力过人。他生逢其时。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艺术界群星脱颖而出,争辉斗灿。他14岁便进入著名画家、雕刻家和已经有许多卓越作品的大师维罗奇奥工作室,在那里苦学勤练绘画、雕塑6个年头。他随身携带笔记本,时刻留心观察生活。那本子上画满了各色人物的面孔、表情、手足和身躯……
  • 聆听史诗丛书-玛纳斯故事(英文版)

    聆听史诗丛书-玛纳斯故事(英文版)

    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是中国三大史诗之一,它历经几个世纪由成千上万人集体创作,已成不朽的跨时代的文学巨著。柯尔克孜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老游牧民族。据汉文史籍记载:早在中国汉代以前,柯尔克孜族就生息繁衍在叶尼塞河上游一带,《史记》称其部为“鬲昆”,《汉书》上称为“坚昆”。
  • 烟雨孤鸿,民国才子的情与往事

    烟雨孤鸿,民国才子的情与往事

    民国才子有一股今日不复再见的气质,在那个独特的时代里,他们用各自独特的性格,演绎着人生翩翩风采。在其漫长的一生中,他们有着怎样荡气回肠的故事,他们的故事又曾被多少人误读?本书以唯美的笔触,为读者还原那一段段璀璨的传奇故事,讲述那些民国男子的款款深情,人生得失;为读者拾起那些陨落在历史尘埃中的珍贵老故事,还有那些久违的感动。
  • 中国历代张天师评传(第1卷)

    中国历代张天师评传(第1卷)

    本书共写第一至第十二代张天师的生平情况。作为开创道教的老祖张陵天师,作者着墨最多,占全书近一半篇幅,对张陵在道教史上的文化历史地位,及其所开创的正一道派于中国宗教文化史的影响均进行了全面的阐释。
热门推荐
  • 杯酒予君

    杯酒予君

    我有一壶酒,可品人间味。一家开在街边小巷的酒馆……
  • 我的大学客服端

    我的大学客服端

    陈典的父亲曾说过,20岁的年龄,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去做两件事,一个是当兵,一个是上大学!高三结束,陈典选择了后者!
  • 我与诸葛大力的故事

    我与诸葛大力的故事

    沐雨穿越了,和大力过上了美好的生活。
  • 美漫世界的元素之王

    美漫世界的元素之王

    控制烈焰,控制寒冰,控制金属。在我元素之王面前……好弱啊。这些都是我玩剩的……别动别动,让我装完逼……不要舔我脸啊,你是水元素不是狗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总裁放开那两娃

    总裁放开那两娃

    相恋几年的男朋友,突如其来告诉她,家中不是一贫如洗而是家财万贯。她蒙了可笑,以为她会像世俗的女人一样吗?分手!再见!――几年后“君昔!!把你儿子给我扔一边去!!!”谁料男子拥住她的腰,低声宠溺....
  • 天才逆天妃2:无敌毒妃闹天下

    天才逆天妃2:无敌毒妃闹天下

    看到了《逆天》1中的安雅璃英,现在让我们见证他的CP:风妍曦的故事。当21世纪天才毒公主,灵曦大陆修罗门的少主风妍曦,遇上暗黑神殿的无耻少主林谦辰,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想知道啊?看啊!!!
  • 人生二十年

    人生二十年

    二十年风雨人生路,见证一个从农村出来的青年如何蜕变成长为一代才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意墨染愁

    意墨染愁

    这世间苦痛都由她一人独尝,父母关系疏离,父亲远离她,唯一最好的朋友也只为利益而接近她,这世界只有利益吗?她不信,于是,为救所爱,她去了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