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15900000005

第5章 清正廉明(1)

林则徐,福建省福州市人,生于1785年8月30日(清朝乾隆五十年七月廿六)的子夜。他的父亲叫林宾日,是一位以“舌耕”为生的穷秀才。“舌耕”即以教书讲学为业,长期在私塾私书院教书的先生。母亲叫陈帙,幼时读过书,通情达理,“通晓大义”。林则徐出生时,传说林宾日梦见凤凰飞。他联想到“天上有石麒麟”之称的南朝才子徐陵(字孝穆),感到这是一个吉兆,就给孩子取名则徐,字少穆,又元抚、石麟。

林则徐的家庭生活很困难,他的父亲林宾日29岁时县试第一,考上秀才。第二年经过岁试,补为廪生,每年享有廪生津贴,这份微薄的津贴根本养不活一家人。为此,他外出当教书先生。林则徐的母亲带领他的几个姐姐从事女红或剪花草图样,“资其值以佐家计”,但全家人依然过着半饥半寒的生活。

在封建社会,下层知识分子的出路有两条,一条是通过科举,高官得中,挤进官僚行列,否则,就只好沦落为劳动者。林则徐出生时,他的父亲为科举入仕耗尽了精力,仍然没有如意。于是,他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林则徐从小就被父亲带到教课的私塾里,在给别人授课之余,教他识字、念书。林宾日发现儿子很聪明,就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林则徐从四岁跟着父亲识字,到七岁时,父亲就开始教他学写作文了,一直到十二岁,林则徐又随父亲来到文笔书院读书。林则徐聪明过人,加之学习刻苦,很快便以擅文而远近闻名。传说,有人想试试他的才学,出个对子让他答,上句为:“鸭母无鞋空洗脚”,林则徐马上对出下句:“鸡公有髻不梳头”。有一次,老师带着学生们一起游鼓山绝顶峰,老师出了两个字“山”、“海”,让学生们做一首七言联句,其他孩子还在构思时,林则徐已经脱口而出了:“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显示出他少年时期的才华。

林则徐12岁那年,考试中了佾生,郡试也得了第一。传说,当时林则徐和一位年岁很大的老者成绩都很好,难分上下,考官只好召二人前来进行面试,考官出上对让他二人答下对,先者为胜。上对曰:“童子何知。”林则徐略一思索,马上答道:“大人利见。”而那位老者想了一阵也没答出,他由衷地赞叹林则徐,自叹不如。这样,林则徐得了第一名。此事在福州传为佳话。

林则徐不仅学习刻苦,而且对父母非常尊敬、孝顺,也很爱护姐妹们。他家生活苦,每年除夕之时才能吃上一顿素炒豆腐。一家人为他读书,缩衣节食,起早贪黑地劳碌。他很过意不去,经常要求替父母做家务或其他劳动,吃饭时,也是将顺口的饭菜让给姐妹们。

林则徐从小受父母的影响很深,一方面尊崇孔孟之道,认为科举高中才是出路,轻视劳动人民;另一方面,他们又体恤劳苦大众。他的父母自身生活虽然清苦,但是仍尽其所能帮助穷人,对穷人的困难,就像自己遇到困难一样,倾其所有而助之。他的父亲把自己家仅有的一些米送给别人,自己家人忍饥挨饿,还叮嘱孩子们,不能对人家说自己也没粮食。林则徐的父亲为人正直,他教育孩子们也要做到:“不妄与一事,不妄取一钱”。而对于那些地主劣绅的巧取豪夺,官场中的贪污受贿,他的父母非常忿恨。林则徐十岁那年,闽浙总督伍拉纳、福建巡抚浦霖、按察使钱士椿贪赃枉法的事暴露出来后,他的父母每日谈及此事时都禁不住义忿填膺,恨恨不已。父母的长期熏陶,在林则徐成长过程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他从小奠定了救世济时的志向,注意了解下情,认识到正直做人、办事要讲效果和不能与世同流合污的道理,为林则徐以后进入官场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林则徐13岁来到福建的最高学府鳌峰书院求学。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位好老师,叫郑光策。郑光策为人正直,对官场中的腐败深恶痛绝。他原是一个进士,很有才学,有抱负,总想有所作为,但又不甘于屈膝献媚,阿谀奉承,所以弃官回乡,致力于教学。他主持鳌峰学院的时候,鼓励学生们要立下远大志向,有目的的读书,不要学无所用。在郑光策的引导下,林则徐不仅钻研中国的许多传统知识,如儒家经典等,还读了许多经史典籍,如史籍、历代诗文集、佛经、医书、书法碑帖等等,他不仅读,还随手作了许多笔记。几年来,他每日埋入书中,如饥似渴地读着、写着。在郑光策的教育下,林则徐懂得了必须立定志向,学以致用。通过阅读大量经史典籍,他开扩了眼界,立志做一个像李纲、岳飞、文天祥、于谦等充满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的人。

林则徐于1804年秋天考中举人,于揭晓之日举办了婚礼,其妻郑淑卿。这一年,林则徐二十岁。1805年,林则徐第一次离开家乡,到北京参加会试,会试不中,又于1809年第二次进京会试,也未中。他没有灰心,准备参加第三次考试。由于家中生活困难,他不得不和父亲一样,外出找工作,以维持生计。他先在厦门海防担任书记(即文书),以后福建巡抚张师诚将林则徐招入府中抄写文件,受到张师诚的赏识和帮助。在这里,他学到了不少历史掌故和有关兵、刑、礼、乐等方面的知识,为他以后成为一名精明强干的官吏准备了必要的知识和素养。林则徐于1811年第三次进京参加会试。这一次,他榜列74名,复试一等后,参加殿试,殿试二甲第四名后,又参加朝考,朝考第五名,被赐进士出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从此进入官场。

初进官场,他在北京当翰林院庶吉士,是一个地位较低的小京官,俸禄不高,也无什么事情可作。林则徐厌恶官场中的交往,只和一些有抱负的人来往,参加一些诗社,其他时间均用来读书。他利用北京丰富的藏书,潜心修学,总想探求出一些治国救民的办法。

林则徐任京官时,曾两度出任外地乡试考官。不论任副考官,还是正考官,他都秉公办事,严格选拔“文理优长”的“真才”,受到当地学子的称赞。在来往的路途上,他写了不少诗,表达了他对贪官污吏的憎恶和对人民大众的同情。

他借驿马、病马之口,鞭笞那些连驿马草粮都要克扣的“闲人”,借以抒发对贪官的鄙视。

在《驿马行》中他写道:

侧闻驾曹重考牧,

帑给刍钱廪供菽。

可怜虚耗大官粮,

尽饱闲人圉人腹。

况复马草民所输,

征草不已草价俱。

厩闲槽空食无几,

徒以微畜勒县符。

又如《病马行》:

昔饿求刍恐不得,

今纵得刍那能食?

圉人怒视目犹侧,

欲卖死皮偿酒直。

马今垂死先圉人,

尔之今日吾前身。

林则徐还在《舆人行》中,描绘了轿夫抬舆登山的劳苦,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他在南下途中,突遇大雨,河水猛涨,无法过河,村民们冒着生命危险,把他送到河对岸,他非常感动,写下一首感怀诗:

我心深感怀转伤,

为语司牧慎勿忘。

孜孜与民敷肺肠,

毋施箠楚加桁扬。

教以礼让勤耕桑,

天下舆情皆此乡,

世尧舜世无怀襄。

林则徐体恤民情,秉公办事,两次出差所表现的才能,引起皇上的重视。于1820年出任江南道监察御史。由于办事认真、得力,又被派往浙江任杭嘉湖兵备道。以后,又任江苏按察使。这一时期,他很受道光皇帝的宠信,官场之中一帆风顺,青云直上。

林则徐办事干练,不辞辛苦,处理事务讲究效率,从不拖拉,不但受到皇帝的赞许,而且由于他为官数年,清廉正直,也受到民众的称赞。他在江苏任按察使时,发现该地区的案件堆积甚多,而省中承办案件的人员,以提人查证为理由外出不归。旧案没人审,新案又源源不断地发生。这种状况,是由于封建社会的专制制度造成的,靠处理几个案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彻底推翻封建统治才可能有好转。但是,作为那个时代的林则徐不可能看到这一点,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找出犯案率高的原因,他认为是由于官吏个人品质不好引起的。林则徐为了尽快处理积案,制定了一些措施,用了四个月,处理了90%积压的案件。

林则徐在处理一些大事件中,表现出了突出的才干。1823年夏天,江苏连降大雨,三十多个州县堤坝被冲垮,庄稼被淹,民房被淹,到处是饥民。由于灾荒,谷贵民病,百姓被饥饿所迫,包围了官府,要求减租减赋,发放赈米。面对这种局势,当地一些官吏吓得不知所措,没了主张,有的闭门不出,有的想逃之夭夭,有的主张派兵镇压。接到急报的林则徐,立即写信,制止鲁莽行事。他知道,激愤之中的饥民,有如干柴,倘若派兵镇压,就等于往干柴上浇油,势必会引起大火,造成暴动,引发起义,时局将一发不可收拾。林则徐采取了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作法。他亲赴灾区,逐一勘查灾情,减缓征赋,并张贴告示,禁止贫民抢劫偷盗,警告反抗的农民说:“尔等饥寒,本属可怜,但一犯法,则不可怜而可恶矣!尔等性命,本属可怜,但一滋事,则不可怜而可恨矣!”一些地主富豪借灾荒之年囤粮居奇,抗捐抗赋,不肯赈灾救贫。林则徐采取强硬态度,让他们捐粮助贫,他说:“夫天下未有万人忍饥,肯听一家之独饱者。近闻江、震两邑,业田甚多之户,相率阻捐。劝导者目以勒派之名,讦讼者酬其悭吝之计,似此不讲情理,不顾利害,真所谓为富不仁者矣!以劝为勒,正所谓何患无辞,不过希图撤局停捐,拥一己之厚资,而听万人之饿殍已耳!诚以捐赈则灾民得生,即使殷户稍捐家资,究易培补,停捐则于殷户诚便,而灾民望赈不遂,即殷户岂能独全?若假一二讼师之技,架词挟制,在本司惟有不惑不惧,恐尔等亦未必得计,后悔之日正长也!”对那些借机哄抬米价的粮行、铺户,林则徐出布告劝谕道:“查往年半熟之岁,上等杜米,每石不及三千文。今既卖至四千文,获利已属甚厚。若再高抬价值,朘削平民,是天理之所不容,即官法之所必及矣。自示之后,各宜即时粜卖,以平市价,如再抬价病民,故意囤积,惟有按例严办,以示惩警。其殷绅富户存积米石,亦须乘时出粜,不容观望迁延。”林则徐分析,富豪们被迫捐出的一点赈米根本解决不了大问题。于是,他又让人设法向其他地区传播消息:江浙一带,米价很高,到那里售米会赚很多银。所以,很快招来川、湖一带的商客到这里贩米,打击了本地富户。这一系列措施,对增加粮食来源,稳定灾区局势,缓和阶级矛盾,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那时候,各地水灾严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河工修防不利。清政府年年派员往各地修理河湖堤坝,然而不见起色,根本原因是:主管河务的官员们趁机发财,把这项任务作为一个肥缺。他们关心的是自己能克扣多少银两,哪管河务质量如何。只要中饱私囊,谁管河堤塌不塌。道光皇帝也深知他的那些大臣经手河务,务必中饱私囊,已经成了老大难问题,很想派人整顿一番。他整顿的目的不是为了黎民百姓的生命安危,而是痛恨这些庸臣们白白让清政府费了许多许多的白银,而水患不绝。一想到这些,道光皇帝就忿恨不止。因此,道光皇帝派林则徐前往办理河务。任河东河道总督。

林则徐接到命令后,考虑修防水利是关系到国家、民生的大事,而自己不懂修河之事,不知该怎样统筹全局,该怎样管理工程建筑,也不懂一些具体的技术问题,对督管修河筑堤的任务心中无底。并且,他深知河务是贪官污吏钻营的重点经济部门,要想杜绝其弊很难,一方面要了解他们贪污的环节、手段、方法;一方面要下决心,采取相应措施去防范,还要破除情面去真管,这样做,会得罪许多人,况且,严于律己虽能保证自己认真察办、不贪污受贿,但是保不了那些人在工作中不用各种手段来欺骗自己。想到此,他很犹豫,想推托此任。可是他又一想,自己从一介寒士,被皇上如此重视、提拔,如果知难而退对不起皇上,也失去读书治国的意义了。于是,他立刻接受任务,赶赴工地。

东河河道总督管辖山东、河南两省境内的黄河、运河的修防事务。林则徐于严冬时节赶到任上,为了使第二年河槽畅通,他立即督促黄河、运河两岸的属吏加紧施工。

同类推荐
  • 最荒淫残暴帝王:杨广

    最荒淫残暴帝王:杨广

    本书内容包括:天元末日杨坚攘政、英俊少年是晋王、班师凯旋名声远扬、兴科举推律制等。
  • 手段:从最小变成最大的S·O·B法则

    手段:从最小变成最大的S·O·B法则

    这是一部风靡全球的“首席执行官之书”,并不以时时抛出格言隽语的俗套来左右读者,也不试图以模具演示的方式来整合读者的思维。在本书中,你看到的是商界内部绘声绘色的故事,这些故事饱含着炽热的激情,有西部好汉的粗话,也有上流豪门的恶谑,甚至不乏街舞式的鄙俚。这里一部权谋书,推进一步说,也是一部商界政治法则书,艾伦·纽哈斯毫不讳言——必要的敌意是获胜的手段,但是我们看到,在回到新闻观上时,作者又提倡着一种可敬的“保守主义”。他的经历,对广大的新闻工作也是不无教益。《手段》不仅是媒体策划人、执行总编和栏目制作人的职业必读书,而且是一切行为经理人——特别是那些处在事业关键阶段的中青年职业经理人的必读之书。
  • 朱元璋发迹史

    朱元璋发迹史

    中国历史不乏奇迹,朱元璋更是奇迹中的奇迹,从社会最底层的乞丐和尚,爬上天朝上国的皇帝宝座。中间的秘辛固然数不胜数,但这种成功足以激励后人。朱元璋的一生,可以说是拼搏的一生,也可以说是杀戮的一生。在他成功的路上,智慧伴随着血腥,谋略混杂着阴暗,理性之中夹杂着疯狂……如何解读朱元璋这个人,是现代人乐此不疲的话题。朱元璋身上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有很多让人唾弃的地方。翻开姚尧编写的这本《朱元璋发迹史》,它将带你认识这位草根皇帝,并揭秘其发迹之路。
  • 连锁巨人:沃尔顿成长日记

    连锁巨人:沃尔顿成长日记

    本书讲述了沃尔顿的成长以及创业故事。沃尔顿白手起家,从岳父家借贷2万,专攻农村市场,采取薄利多销的方式,用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径迅速占领了美国的乡镇。沃尔玛终于成为世界连锁超市第一帝国。沃尔顿有过人的智慧和良好的习惯,从一路的成长中,我们可以见证沃尔顿的过人之处。他给后人留下的经营哲学是很多商家的宝典。因为作者研究日久,采访了沃尔顿家族的后人,并且掌握了第一手很多外界并不知道的秘密,在本书中都是首次披露。
  • 武则天传

    武则天传

    本书以细致的考辨,流畅的文笔,叙述出武则天那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尤其对于她的性格特征、家庭关系及统治风格做了细致的分析,廓清了以往研究中的许多错误观点。
热门推荐
  • TFBOYS之爱上你一

    TFBOYS之爱上你一

    这是一本爱情小说,关于谁大家都知道。在本书中,作者将会以女主角安浅夏的角度来写,只为完成我的小说梦。所以在文中用到的“我”就是安浅夏。
  • 交织着的黎明与黄昏

    交织着的黎明与黄昏

    “当两位来自于不同世界的少女,她们的命运交汇到一起之时,世界将因此而改变。”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预言家如是说到。…………“毕竟这年头,人都穿越了,世界因此而改变什么的这不是常规操作吗?”
  • 星空白虎

    星空白虎

    现今流行穿越,幸运的黄耀峰坐上了穿越大船,不幸的是大船的船长不合格,穿越成为白虎,看黄耀峰如何做到化凡为神。
  • 病娇王爷等等我

    病娇王爷等等我

    木清绝做了个打打杀杀的梦,醒来后竟然穿越了!更糟糕的是穿了一半,她的身体没跟上,只有灵魂寄宿在别人体内。不仅占了别人的身体,抢了别人的地位,甚至还嫁了别人的夫君。洞房花烛夜,霸王硬上弓。她可是个独生子女啊,爸妈就一个心肝,怎么能稀里糊涂随便嫁个汉,哦不,随便嫁个王爷?于是剑走偏锋,为了专心寻找回去的方法,别人明哲保身,她摊牌保命。没想到这个落魄的王爷,竟然有了两幅面孔。一边气她,恼她,无视她。一边又帮她,挺她,庇护她。这冰火两重境遇下,木清绝揪着叶子算卦,她回去的时候,要不要带上他?
  • 与龙傲天斗智斗勇的空气使

    与龙傲天斗智斗勇的空气使

    我的名字叫做仙都木琉璃,是魔王的女儿,一个空气系魔法使…前几天父亲大人去异世界出差了,他命令手下们守护他的城堡。但是…好像很不靠谱的样子…他们不一会就被来到这的人类挑战者打倒完了…啊…糟了…再前面就是父亲的房间了…完了完了!要是他们发现父亲不在的话…我一定会被抓走去做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的!得想个办法拖住他们!
  • 一念丹青

    一念丹青

    不知为何,她一出生,便被家族封印十八年,她从未修炼,至今却无人能敌,她拥至尊神剑,却从不曾拔剑出鞘……
  • 青涩流年

    青涩流年

    人生在世就是这么地奇怪,莫名就遇上了,莫名又分离了,总会在某时某刻便忽然成为那万中之一的也许,来得你措手不及!而缘分也在这层恍惚中烟消云散,化作相思弥漫在空中,成为无眼睛的泪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魂卫之麒麟三塔

    魂卫之麒麟三塔

    游弋灵魂,鬼怪仙神。割据纷争,强者独尊。异士突生,茕茕孤坟。麒麟三塔,能否纵横?在这个异世大陆上,仙神鬼妖人,相互分离又相互融合,唯一的共同点就是,皆有灵魂。主人公年纪轻轻,身份神秘,背负使命,却身怀绝技,身手不凡。本来平静的生活被一个帝国公主的到来打破了,怎样的冒险在等待着他?--------------这不是成长文,而是冒险文,希望大家喜欢。新人不易,感谢支持。
  • 同心骑士

    同心骑士

    这一天是库伦界-神王纪788888896年37月94日,其中某个中级晶壁世界内人族区域‘威码士王国’世袭大伯爵长子【温特斯·梵西奈】从学院放假回家后发现他父母带着他弟弟妹妹们环游世界了,然后他衰着脸继承了偌大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