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15900000006

第6章 清正廉明(2)

寒冬腊月,河冰坚厚,要想挖通河槽,必要先打碎冰层,挖出冰下的冻土。那时的工具很落后,只有锹、镐、畚箕。民工们先要凿起几层冰块,然后掘冻土,把冻土打碎再用畚箕挑上河堤。掘起冻土后,下面就渗出水来,虽然一边清除渗水,一边挖泥,可是,隔了一夜,第二天又成了冻土,而且,民工挑泥来来往往,在必经之路上撒落的泥、水,冻出一条条泥龙来,那一条条泥龙非常影响挑泥人的行走速度。按照过去的规定,只有工程结束后才清除这些泥龙。林则徐认为这个规矩不好,不利于施工,就下令让民工每挑完一段冻土,就清除假泥龙。这样,即加快了工程进度,也避免第二年雨水一来,把泥浆冲入河里。工程很艰苦,严冬施工更苦,而且工具损坏也很严重。但由于民工花费的精力、气力都超过往年,所以进度很快。

林则徐督促各处抓紧施工的同时,自己亲往运河各工地查验。他检验很细致,同时向有经验的人咨询,使自己尽快掌握情况。对那些办理河务不力的下属严行纪律。一天,他来到一个施工地段,发现主管此段的官吏督工不认真,河床挖得不平,一边高一边低,河床不平就会发生淤积,天长日久,河床会越来越窄,对两岸是一个危害。于是,他下令将主管本段工程的官员摘去顶戴,责令其重新督工返修,根据返修后的质量情况再决定他的去留。如此严厉,如此不讲情面,令其他下属官吏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敷衍塞责。

林则徐通过实地考察,对自己所管辖的河工形势有了初步了解,他将工程概况绘成图贴在墙上,整个工程的地势情况工程进度一目了然,各地属吏工作情况也可尽知,使善于说假话、虚报情况的人断了念头。

林则徐在查验黄河两岸工程质量时,更加细心。因为他了解到,修筑黄河工程中作弊者甚多,花样也多,稍不留意,就会被蒙骗。

修防黄河需要建许多料垛,这个料垛是修防堵口的重要部件,由高梁秆、杨柳枝、泥土混合而成。做好的垛子应放在工段附近,可是,河堤附近地面较窄,堆满了从河中挖出的冰块、冻土,还有民工住的窝棚以及民工使用的工具、杂物。料垛占地面积较大,一个料垛高约六丈,宽约一丈五,全部堆在堤坝附近是不可能的。制做料垛就成了历年修防黄河工程的第一个易做弊的地方。河吏们趁此机会贪污,想出许多弄虚作假的花招。比如在堤上堆放好的秸料,当作“门垛”,在一般人不注意的底层,架井虚空,或者用腐烂的秸料填塞,给人假象,表面看料垛是新料制成,可掩人耳目;有的人把旧垛子外面盖上一层新料,起名叫“戴帽”,也可使人误以为是新制成的垛子。他们用这些手段从中大肆侵吞银两,而河堤边修边垮,涂炭生灵。

林则徐事先了解到这些鬼花招,他决定揭穿这些阴谋,以保证工程质量。他不怕麻烦,不怕辛苦,沿途查验料垛,进行拆验。对所辖地段的所有料垛无一遗漏地进行查验。他丈量料垛的高度、宽度,从规格上先看其合格与否;再查看新旧是否属实;料垛不结实,有松动的地方就抽出一些材料查看一下,有疑问的地方就拆开查验,把拆下的每捆秸秆上秤称一称,看看达到规定的重量没有。走一处,查一处,每处必查,每垛必查。有一次,他发现一个料垛的垛底使用了潮湿的料,马上把该主管撤职,并让他赔偿损失。林则徐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令沿河的民工、兵丁及附近居民交口称赞。以至他每到一处查验,前来观看的人把现场围得水泄不通。

原来一些惯于造假的人,听说他来查验,个个提心吊胆,害怕自己主管的地段出漏洞,施工中格外小心。有的人为了掩盖事实,在林则徐来到之前,放火烧掉料垛,谎报失火而致。林则徐没有被其假象所欺骗,他断定:不是有人乘机纵火以哄抬料价,就是监守自盗,放火灭迹。总之,不是失火而是故意放火。他下令,主管此段工程的官吏在他未到之时要补齐料垛,烧掉多少补上多少,不能烧多补少,也不能虚报开销。林则徐赶到现场后,经过查看,发现确是有人放火,则给监守人、兵丁以严厉处分。

林则徐督办河工时,痛恨那些腐败现象,不愿与其为伍,但他深知此恶习已积重难返,不是自己一个人所能管得了的。他只能保持自己正直清廉,上对得起天子,下对得起民众。他严以律己、办事认真,受到百姓的称赞,也多次受到道光皇帝的表扬,称赞他办事得力:“向来河工查验料垛,从未有如此认真者”,“动则如此勤劳,弊自绝矣。作官皆当如是,河工尤当如是”。

林则徐每到一处都是革除积弊,大加整顿,政绩显著,深得皇帝信任,所以经常把他派往棘手的地方任职,让他来平定乱局,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那一年,江南一带万里无云,酷暑难耐,大地被晒得裂出一道道大口子,庄稼无水可浇。可是,江北却连降大雨,湖水涨满,黄河也涨满,发了水灾。一些人妄想决开黄河堤坝,引水浇灌干旱的土地。谁想到,口子决开后,黄河之水一泻而下,竟流入洪泽湖,而湖水早已涨满,这样一来,淮扬一带成了一片汪洋,人为鱼鳖,田屋荡然无存。林则徐被任命为江苏巡抚,奉命前去处理此案。他赶往黄河决口处和湖北出水处查看,下令捕获全部案犯。由于首犯逾期未能捕到,林则徐受到降五级留任查看的处分。

林则徐在江苏巡抚任上面对这焦头烂额的钱漕事务和灾区善后任务,深感此任繁重。他以报国忧民之心,躬亲任事,与其他同僚协商共事,力图挽救残局,平定局势。

由于连年遇灾,田禾无收,农民们连吃的粮食都没有,纺织者无棉可纺,无以维持生计,农村的长工、短工无活可做,无食可以充饥,到处都是讨饭者,到处都是流亡者,真是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了。

按清朝的规定,需要缓支赋税的报告必须在当年阴历九月以前递交到朝廷,可此时,早已超过了期限。林则徐深感难办:无粮纳税;写报告又早已过期限;需要减免征税的地区又那么多,怎么向皇帝交待呢?他夜不能眠,焦虑不安。偏偏这时候军机处转来道光皇帝的训斥:“近来江苏等省几于无岁不缓,无年不赈,国家经费有常,岂容以展缓旷典,年复一年,视为相沿成例?”“该督抚等不肯为国任怨,不以国计为亟,是国家徒有加惠之名,而百姓无受惠之实,无非不堪下吏私充囊橐,大吏祇知博取声誉。”受到训斥的林则徐进退维谷,想到挣扎在生死线上的灾民们,心潮难以平静。考虑再三,他决定上奏朝廷,冒着丢官的危险为民请愿,力争免征赋税。他写道:“窃维尽职之道,原以国计为最先,而国计与民生实相维系,朝廷之度支积贮无一不出于民,故下恤民生正所以上筹国计,所谓民惟邦本也。”又写道:“小民口食无资而欲强其完纳,即追呼敲扑,法令亦有时而穷。本年漕务自须极力督办,而睹此景象,时时恐滋事端。”林则徐认为缓征、免征赋税,让农民喘口气,让他们恢复一下元气,对国对民都有好处,如果农民没饭吃再逼迫他们纳粮,就等于竭泽而渔,迫使农民造反。道光接到奏折,非常不满,不禁有了疑心。密令两江总督陶澍追查这一件事,调查江苏一带普遍要求缓征是否属实。陶澍事先给林则徐透出了消息,林则徐立即复信,讲清理由,希望能得到他的支持与理解。林则徐敢于为民请命的做法深受江苏农民以及地主阶级的支持和拥护,陶澍在复奏中也表示支持他,道光皇帝只好同意。消息传来,人们无不拍手称颂,感叹林大人体恤百姓,感激林大人的再生之恩。

林则徐虽然是一个封建社会的官吏,但是他不同于其他的封建官僚。道光年间的官场更加腐败,众多官员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只注重阿谀奉承,讨取皇帝的欢心,对下欺压百姓,吞噬民脂民膏,浑浑噩噩,愚昧无知。而林则徐不仅为官清廉,还非常注意了解和研究外国的情况,开先气之风,是我国第一个开眼看世界的人。

当时的清政府,从皇帝到王公大臣,一律采取“闭关政策”、“排外政策”,既不同意与外国通商,也不愿了解外国的情况,盲目鄙视西方。英国不远万里来广州向中国倾销了大量鸦片,而广州的清朝官员竟没一个人了解英国的情况。不但自己不肯了解,也反对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连外国的文字、语言也禁止学习。更令人感到可笑可悲的是,英美资产阶级魔爪伸进中国那么多年,道光皇帝连英国有多大,地理位置处于哪个方向都不知道。他向大臣们询问:究竟该国地方周围几许?所属国共有若干?英吉利至回疆各部(指我国天山以南地区)有无旱路可通?平素有无往来?俄罗斯是否接壤?有无贸易相通?满朝文武个个默言,全答不上来。可是,在广州任钦差大臣的林则徐却非常认真地探寻西方的情况。他深感了解外国情况的必要性,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林则徐对清政府的闭关政策提出不同意见。他认为与外国进行正当的贸易往来是必要的,有益的,不应该一律排斥。他对外商来中国进行正当贸易表示欢迎,对遵守中国海关规定的外商给予表扬和鼓励,允许他们与中国做买卖。他坚持“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的政策。在允许通商的同时,他加紧对西方情况的了解。他想探究这些外国人为什么从万里以外的疆土来中国,中国以外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他们的生活习俗、军事政治、地理环境等等情况。

林则徐为了“采访夷情”,到广州不久,就组织一些懂外文的人(那时通晓外文的人极少),搜集外国报纸、刊物进行翻译。编译成《澳门新闻纸》,每日派人刺探西方的情况,翻译外国的书籍,这项工作他一直没停止过。每次出版的《澳门新闻纸》他都认真阅看。西方都出过什么有价值的书籍,他经常派人注意询查、购买,然后进行翻译。1836年,外国出版了一本《世界地理大全》,林则徐认为很有价值,便让人购买回来,组织翻译。经过编译整理成《四洲志》。《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西方各国地理知识的书籍。书中介绍了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和历史概况。后来他送给魏源,成为魏源编辑《海国图志》的蓝本。林则徐在两个年轻翻译的帮助下,把英文版的《中国丛报》译成中文,他亲自整理加工,成为人们广为阅读的《澳门月报》,其中有论“中国”、“论茶叶”、“论禁烟”、“论用兵”、“论各国夷情”等五辑。

林则徐还组织人翻译了1836年伦敦出版的一本叫《中国人》的书,将其整理出版为《华事夷言》;选译了瑞士人瓦特尔关于《国际法》的著作,编译为《各国律例》。林则徐通过翻译过来的西方书刊了解西方情况,探求西方知识,并据此制定“控制之方”,即针锋相对的政策。他曾说过:“其中所得夷情,实为不少,制驭准备之方,多由此出。”例如:在瓦特尔的著作《国际法》中,强调国家要有主权,其中讲到一个国家拥有禁绝外国货,没收走私货,以及进行战争的权利”等等相当广泛的内容。据此,林则徐在禁烟中提出:外国鸦片商在缴出全部鸦片后,必须写出保证书,声明“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国际法》为林则徐这一做法提供了充分的法律根据。

林则徐除了相继组织翻译《四洲志》、《华事夷言》、《各国律例》等书外,还组织翻译、搜集了大炮瞄准法、战船图式等武器制造方面的应用书籍。他还买来外国战舰“甘米力治号”以供仿造,以改进和提高中国军队的武器和作战能力。正因为他善于学习,了解世界,了解敌情,才有可能在抗英斗争中取得成就。

林则徐在编译洋报的过程中,仔细了解西方的情况,并以惊人的敏锐洞察力注视外国人的野心。他从所译的《澳门新闻纸》和《澳门月报》中看出沙俄有向外扩张、窥视中国西部边陲的侵略野心。在1840年7月25日的《澳门新闻纸》中,介绍了英国和沙俄争夺阿富汗和土耳其、印度等报道。其中有一段文字写道:“俄罗斯王倘既得了他所得之地方,岂肯立即收兵乎?人皆知其必然不肯,只不过加增他们之贪心而已。”林则徐根据这篇报道,仔细查询沙俄向南亚扩张的路线,并在报道的译文后面加了按语:“过印度即系西藏、缅甸矣!”他提醒人们注意,俄国觊觎我国西藏的企图,并且一再说道:“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以后,沙俄蚕食中国东北边疆的事实证明了他的预见。

为了了解更多的外国情况,林则徐利用各种机会直接向外国人询问。这与一般封建官僚闭目塞听,故步自封的保守思想形成鲜明对照。当时有外国人评论说:“中国官府全不知外国之政事,又不询问考求,故至今中国仍不知西洋,中国人果要求切实见闻,亦甚易,凡老洋商之历练者,及通事、引水人,皆可探问,无如骄傲自足,轻慢各种蛮夷,不加考究,惟林总督行事,全与相反,署中养有善译之人,又指点洋商、通事、引水二三十位,官府四处探听,按日呈递,亦有他国夷人,甘心讨好,将英吉利书籍卖与中国。林系聪明好人,不辞辛苦,观其知会英吉利国王第二信,即其学识长进之效验。”

林则徐这种放眼世界求实进取的精神,比起清政府中的同僚高明了不知多少倍。他的思想认识水平已远远超过他的同辈人了。他探求西方先进知识方面的努力,不仅在制定抗英策略和防范沙俄的预见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中国的思想界起到了启蒙作用。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出现了魏源、姚莹等一批学人名士,他们在探求西方新知识、介绍西方等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同类推荐
  • 刘胡兰传(马烽经典作品集)

    刘胡兰传(马烽经典作品集)

    《刘胡兰传》描写了刘胡兰从10岁参加儿童团,不到14岁便入党,当上了区妇女干事,15岁便牺牲在国民党的铡刀下的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刘胡兰烈士的光辉事迹,鼓舞了千千万万男女青年的革命热情。千千万万的男女青年们,正在继承着烈士的遗志奋勇向前……
  • 回忆与思考

    回忆与思考

    《回忆与思考(卢博米尔·什特劳加尔回忆录捷克1970-1988政府总理)》的作者卢博米尔·什特劳加尔是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捷共)多年的高级领导人,1970-1988年连续担任捷克斯洛伐克中央政府内阁总理18年之久。这本书是他多年亲历的历史见证。我们经历过的生活既有光明的方面,也有黑暗的方面。对于年轻的读者来说,作者描述了他亲历的各种事件,并揭示出历史的概貌,而这些事件和历史慢慢地也将被时间掩盖起来了。
  • 百年巨匠黄宾虹

    百年巨匠黄宾虹

    本书以黄宾虹的曲折命运为经,以大师在艺术上的孜孜不倦和“一意孤行”为纬,以生动的故事写实和赏析文字为内核,辅以对大师亲友的亲历采访对话,讲述了黄宾虹传奇的生命之旅和罕见的艺术创造。
  • 中国古代皇后传

    中国古代皇后传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后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是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皇帝的妻妾,是封建时代妇女中地位最高贵的人。她们的命运轨迹,兴衰荣辱、坎坷沉浮无不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联。由于她们的特殊地位,在历史长河中,既有英明辅弼帝王甚或亲自临朝,推动历史发展者;也有助纣为虐,阻碍了历史进程者;更有甚者,则扮演了祸国殃民、使历史的车轮逆转的角色;而为数更多的则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寂寞梧桐锁深秋”的后宫中凄凉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她们的命运既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也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后宫的生活从婚丧嫁娶到衣食住行都是丰富多采的。它既是封建时代的历史缩影,也是一幅封建时代的民俗画卷。透过她们的生活。
  • 开国大帝

    开国大帝

    翻开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凡是有作为的开国帝王,其成就无不与吸取历史的经验、学习治国之道有关。中华开帝国王不同程度地对社会发展产生过影响,他们的建国、治国策略是否得当,关系着政权能否建立和巩固,关系着国家的兴亡和盛衰。大凡开国帝王都较有作为,对历史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他们能够顺应历史的发展,顺乎人民的要求,推翻腐败的前王朝,建立新王朝,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实行一系列的改革,缓和阶级矛盾,使社会经济能在比较安定的环境下发展,人民生活得以改善,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发展。然而个人只能推动或延缓历史的进程,却不能改变历史的发展方向,即使是“至尊”的帝王,也不能随心所欲地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
热门推荐
  • 暮夜繁星北极光

    暮夜繁星北极光

    寒夜漫漫,繁星闪耀,冰心溶动,跨越千山万水的追爱!穆倩兮的未婚夫落海失踪,苦寻半年无果。 再见时,他已成她人未婚夫。 霍亦霆不顾一切,追爱穆倩兮。 “倩兮,做我女朋友!” “嗯!” 两人心心相惜,突破万难迎接美好生活之时,霍亦霆惨遭大哥霍锦逸陷害,身陷囹圄。 生死归来,霍亦霆满心期盼 "倩兮,我回来了!” 穆倩兮却含泪转身, “对不起,亦霆,我结婚了!”
  • 回忆录:12秋

    回忆录:12秋

    西县技工学校12春招的和清因为班级人数太少被分到了12秋招的一个班级里,这个班级和原来的班级有很多不同,融入性不强的和清感觉在这里很不爽,但是学业也必须继续。-------------------------------------------------------------------------本书是作者画漫画作为剧本而所创作的,未经同意不许改编。
  • 重返一九八八

    重返一九八八

    一次意外,回到了八十年代,这个不是最好的时代,也不是最坏的时代,简宁开始了她新的人生。恶人还未受到惩罚,上有老母待养,下有妹妹们需要照顾,她还有目标尚未实现,怎么看前方都是一条艰难的路。但生活,不就是被扼住了喉咙也要笑着活下去吗?她硬是要走出个锦绣灿烂的人生,只是半路上出了岔子,招惹了不该惹的人,某男人将她前面的路给堵得死死的,并说出了一句丧尽天良的话,“只要你领证,一切都好说。”简宁:果然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过不完的坎,这次真的扎心了。
  • 梦迴西游

    梦迴西游

    他,独战天庭,大闹天宫;他,三生三世,只倾一人;他,智计无双,不愿被奴…一切精彩尽在,梦迴西游。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在修真界被迫修仙

    在修真界被迫修仙

    “你想修真吗?”看着电脑前俗套的套路在楚凡选择关闭的时候,图标突然变成了确定。一股强大的吸力吧楚凡带到了青云大陆成为了清虚宗宗主的小徒弟。“楚凡呀,为师这有能够修仙得道的功法,你大师兄都没资格学习,我把它传给你如何啊?。”看着头顶的乌云。“不要,就算从清虚峰跳下去,逐我出师门我也不会修的。”清虚宗宗主走后,楚凡捂着红肿的小脸抱着功法坚定的说道“放心吧师傅,我一定会努力修行成为一个被人敬仰的好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少男少女文摘修订——人生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修订——人生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腹黑帝王强宠妃

    腹黑帝王强宠妃

    莫问歌死了,可她的灵魂还活着。她的眼睛里闪着无数亮光,跟着牛头马面往前走,这是一场黄泉之路,这更是一场重生之路。那些闪着光亮的星点,是她重生的希望,更是她无力的悲怆。与此同时,天垠朝皇家陵墓,皇后玉绾猝死又活,被当朝龙帝生生活埋。莫问歌的灵魂,便重生到了这样一个朝代。
  • 唯美青春的年华

    唯美青春的年华

    如果让她选择再来一次,她还是要选则不要认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