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587100000006

第6章 礼以观德,德以处事:以礼处事,办尽天下难办之事(1)

《左传》中有云:“先君周公制周礼曰:‘礼以观德,德以处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礼以观德:德,得也。欲知心之所得之善恶,以法观之,合法则为吉德,不合法则为凶德。德以处事:既有善德,乃能制断事宜。事以度功:既为其事,务求成功,度量功勋,必功成乃善。功以食民:民不自治,立君牧养,做事成功,所以养食下民。

用通俗的话来说,这句话阐述了这样一种观点:周公制礼的目的是为了以礼仪来观察德行,以德行来处置事情,以事情来衡量功劳,以功劳来取信于民。也就是说,有了礼的约束人们就有了行事的标准,礼越趋近于善德,这个行事标准才越中正,也越容易在人群中树立威信,然后进一步为事半功倍创造条件。

1.枪打出头鸟,高调惹祸端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李康《运命论》

译文:

好树木生长得高于树林,风必然会侵袭它;土堆突出在岸边,水流一定会冲刷它;品行比别人高尚,众人必然会诋毁他。

国学链接:李康及《运命论》

李康是三国魏文学家,字萧远,中山(今河北定县一带)人,性狷介不能合俗。李康所作《运命论》,探讨国家治乱与士人个人出处之间的关系问题。李康从“五德更运”的观点出发,认为各个朝代按五行更始,以次相代。这种“运”不是杰出人物靠个人努力所能改变的。个人的出处穷达贵贱又受个人命运的“命”与时代命运的“时”摆布。他列举历史上正反面人物与事件,以图证明上述推论。该文特别重视对士人出处问题的探究,强调“圣人所以为圣者,盖在乎乐天知命矣”,“是以圣人处穷达如一也”。但又强调虽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可是志士仁人“蹈之而弗悔”,是为了“遂志而成名”。此文曲折地反映出魏晋易代之际的知识分子对待政治的矛盾心情。

诸子之言:

老子就曾对孔子讲:“良贾深藏其若虚,君子盛德貌若愚。”意思是说,善于做生意的商人,总是隐藏其宝货,不令人轻易见之;而君子为人,品德高尚,但容貌却显得愚笨。其深意是告诫人们,过分炫耀自己是毫无益处的。

《菜根谭》曰:“地低成海,人低成王。圣者无名,大者无形。鹰立如睡,虎行似病。贵而不显,华而不炫。才高而不自诩,位高而不自傲。韬光养晦,深藏不露。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低调是一种修为,是成就大事的必备态度。一个低调的人,身性高洁,意志坚定,又具有超脱欲望、淡泊名利的胸襟。他们并不急功近利,而是功到自然成;他们也不炫耀张扬,而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增广贤文》也说:“枪打出头鸟,刀砍地头蛇。”意思就是,如果你在一个团队里面太突出了,必然会遭到别人的打击。从古至今,能走到高处者并不少见,但是能屹立不倒者却是少之又少。

延伸思辨:低调才能保全自我

秦陵兵马俑中有一尊跪射俑,这尊跪射俑是秦兵马俑坑至今已经出土清理的一千多尊陶俑中,保存最完整和唯一一尊未经人工修复的兵马俑,仔细观察,就连衣纹、发丝都还清晰可见。而除跪射俑外,其他俑皆有不同程度的损坏。这尊跪射俑之所以能够完整无损,要得益于它的姿态。这种姿态是防守或设伏时的一种射击姿势,在射击时重心稳、省力,便于瞄准,同时目标又小。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低姿态是保全自我的万世之规。

“低”人一等不是胆小怕事,不是投降主义和逃跑主义,也不是放弃自己的原则和尊严,而是一种宽容、气度和胸怀。为的是让自己远离更大的灾祸,在保全自己的大前提下,施展自己的才华。低姿态为人是一种处世哲学,藏万丈雄心于肺腑之间,纳恢弘气度于平和之表,遇到忤逆不怒形于色,遭受鄙弃不暴跳如雷,是自我保护的大智慧。同时,这种气度和胸怀又像一个安全气囊,在真正的撞击来临时,能够减轻撞击带来的伤害,从而保全实力。

精彩典故:

许攸炫功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绍讨伐曹操,当时,袁绍的军队十分强大,同曹操相比,他有很大的优势。但袁绍是个优柔寡断的人,指挥无方,曹操和袁绍相持在官渡,一时胜负难分。后来,就在曹操粮草将尽,十分着急的时候,袁绍手下谋士许攸遭到袁绍的怒斥,一气之下决定投奔曹操。许攸直往曹营而来,被曹军捉住,许攸说:“我是曹丞相的老朋友,快快给我通报,就说南阳许攸来见丞相!”军士到曹操寨中禀报,曹操正在休息,一听说许攸来了,知道他肯定对自己有所帮助,大喜过望,还没有穿好鞋就迎了出来,并以贵宾招待。后来,许攸果然献计助曹操大败袁绍。

后来曹操统兵入冀州城,快要进城门的时候,许攸纵马上前,用手中的马鞭指着城门大声对曹操说:“阿瞒,如果没有得到我的帮助,你怎么可能进入这个门呢?”曹操大笑不言,手下众将听了,心里很不服气。

一天,曹操的大将许褚骑马从东门进来,正好碰上许攸。许攸又趾高气扬地对许褚大声喊道:“你们要是没有我,怎么可能从这个门进来呢?”许褚大怒,说:“我们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夺得城池,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夸口呢!”许攸骂道:“你们这些人都是些无知之人,有什么值得夸耀的。”许褚大怒,拔剑杀了许攸,提着许攸的头来向曹操请罪,曹操只是责备了许褚,然后下令厚葬许攸。

许攸帮助曹操大败袁绍,功劳不可谓不大。但是,他的骄横、自以为是将他的功劳一笔抹杀,原本他可以凭借着才华获得更大的功名,但却落得个厚葬的下场。

孔融讽曹

孔融小时候便才华出众,锋芒毕露。孔融十岁的时候,随父亲到洛阳。当时李元礼名气很大,做司隶校尉。到他家去的人,都是那些才智出众、有清高称誉的名士以及自家的亲戚。

孔融到了他家门前,通报的下人见来人是个小孩,并不重视,不让他进门也不给通报,孔融见状便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下人这才让孔融进门。李元礼见一个陌生的孩子进来,很不解地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孔融从容地回答说:“过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世代代友好往来的师徒关系。”

李元礼和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太中大夫陈韪说:“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孔融听后,当即反驳道:“我猜想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听了感到非常尴尬,众人皆叹孔融机敏过人。

成年后的孔融与小时候相比更是才华满腹,然而锋芒毕露的习惯更是不减反增。

东汉末期,孔融被汉献帝征至朝廷为官,十分受器重。当时的曹操在朝中独揽大权,挟天子以令诸侯,这让孔融很看不顺眼,他对曹操的作为时常是冷嘲热讽。

曹操打败了对手袁绍,将袁绍的儿媳甄氏送给自己的儿子曹丕为妻,孔融便写信给曹操道:“当年武王伐纣,将纣王的妃子妲己赐给了周公。”曹操问他这件事在什么典籍上有记载,孔融回答:“以今天的事情去推测,那时大概应该是这样了。”曹操无言以对,心里很是不满。

曹操主张禁酒,说酗酒可以亡国,孔融回答说:“夏、商两朝是由于妇人而失天下,现在却不禁止婚姻;看来阁下之所以极力主张禁酒,只是因为打仗需要军粮,并不是怕什么亡国吧!”此言揭露了曹操以大帽子唬人的手段。

对孔融的屡屡讥讽,曹操自然十分恼火,早欲除之而后快,但曹操爱才,孔融的学问大名声也大,实在不忍杀掉。所以他一直隐忍下来,后来实在被孔融激怒,难以忍受,便指使他手下一个名叫路粹的人以不忠不孝的名义出面告发孔融,这样曹操杀起孔融来便名正言顺了。于是,孔融就这样空有才华未得施展便死于曹操之手。

当时许多有实力的诸侯都看不惯曹操的作为,想要讨伐曹操都不敢轻举妄动,而孔融尽显他的“口舌之能”,在曹操手下做事却事事让主人难堪,曹操纵然爱惜人才,也难以忍受这般凌辱,只好杀之以图耳根清净了。可以说,是孔融不懂得隐忍、锋芒太露的性格导致了他悲惨的下场。

曾国藩“低人一等”

年少的曾国藩并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年少气盛,一语不和就大动干戈。他时常以《中庸》中的“圣者无名,大者无形。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来训诫自己,让自己时时保持低调,即使具备鹰的凌厉、虎的勇猛,也不轻易外露,更不以自己的学识和家世压人。

他的一位同学性情比较暴躁,有一次,那个同学看到曾国藩的书桌放在窗前,就说:“我读书的光线都是从窗户那里来的,你的桌子挡着我的光线了,赶快挪开!”曾国藩什么话也没说,就把桌子移开了。曾国藩晚上点灯用功读书,那个同学又说:“平常不念书,夜深还要聒噪人吗?”曾国藩只好低声默诵。

后来,曾国藩中了举人,那个同学知道了,大怒道:“这屋子的风水本来是我的,反叫你夺去了!”其他的同学都替曾国藩打抱不平,但是曾国藩自己却和颜悦色,毫不在意。曾国藩的一生都保持着低调的态度,虽然看似他“低”了人一等,然而曾国藩却名传千古。

当代镜鉴:低调做人是一种智慧

山不张扬自己的高度,并不影响它耸立云端;海不炫耀自己的深度,并不影响它容纳百川;地不解释自己的厚度,并不影响它孕育万物……低调做人,是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一种智慧,是做人的最佳姿态。民间有句谚语:“低头的是稻穗,昂头的是稗子。”越成熟越饱满的稻穗,头垂得越低,只有那些稗子,才会显摆招摇,始终把头抬得老高。在现实当中,越是有涵养、有头脑的人,为人处世越是低调,只有那些没有多大本事却自以为是的浅薄之人,才会到处自我标榜、趾高气扬。

真正的高手是深藏不露的,他的言行举止和平常人没有什么两样,甚至表现得不及常人,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意思是说,最聪明的人、真正有本事的人,虽然有才华学识,但从不自作聪明;虽然能言善辩,但从不处处与人争辩。

中国旧时的店铺里,店面上一般不陈列贵重货物,店主们总是把它们收藏起来。遇到有钱又识货的人,才将好东西拿出来。倘若随便将上等商品摆放在明面上,岂有贼不惦记之理。不仅是商品,人的才能也是如此。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才华出众而又喜欢自我炫耀的人,必然会招致别人的反感。所以学会隐藏锋芒才能长久立于世。

有这样一副有趣的对联,上联是:“做杂事兼杂学当杂家杂七杂八尤有趣”,下联是:“先爬行后爬坡再爬山爬来爬去终登顶”,横批是:“低调做人”。这副对联可以说是道出了低调做人的真谛。低调做人可以让人暗蓄力量、悄然潜行,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在韬光养晦中成就事业。

低调做人,在卑微时要安贫乐道,豁达大度,在显赫时更要做到不骄不狂。古今中外,有多少人在功成名就、地位显赫的时候栽了跟头。所以,人在成功之前要低调,在成功之后更要低调。

低调绝不是懦弱,而是一种大智慧。老子说,当坚硬的牙齿脱落时,柔软的舌头还在;换句话说,柔软胜过坚硬,无为胜过有为,这就是低调的智慧。所以,为人处事要懂得慎重和收敛,不要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成为先烂的“椽子”。只有努力达到“风临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的境界,才能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取得成功。

2.踏实做事,忌急功近利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译文:

子夏做了莒父县县长,向孔子请教怎样管理这个地方,孔子说:“不要图快,不要贪图小利。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办不成大事。”

国学链接:西周的官制

西周严格施行宗法制度和嫡长子继承制,建立了周天子——卿士——诸侯——卿大夫——士——国人的统治序列。就官制而言,大体上有卿士——诸侯——卿大夫三等。卿士辅佐周天子执政,诸侯世守其国,卿大夫辅佐诸侯治理国家、并且从诸侯手里领受世袭采邑。

诸子之言:

孔子的“欲速则不达”意在告诉人们一味主观地求急图快,违背了客观规律,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一个人只有摆脱了速成心理,一步步地积极努力,步步为营,才能达成自己的目的。对此,古人有许多论述。《汉书·李寻传》曰:“治国故不可以戚戚,欲速则不达。”董仲舒《春秋繁露·对胶西王》强调:“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宋代司马光在《与王乐道书》中也说:“夫欲速则不达,半岁之病岂一朝可愈。”急于求成、恨不能一日千里,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

朱熹以十六字真言对“欲速则不达”作了一番精彩的诠释:“宁详毋略,宁近毋远,宁下毋高,宁拙毋巧。”意在告诫人们,凡事都要讲究循序渐进,有了量变才会有质变,万不可焦躁,急于求成。

延伸思辨:稳中求胜

梁山一百单八将中最有智谋的是吴用,武功好的更是数不胜数,然而众英雄却以宋江为首。蜀国谋赖孔明,勇让关张,却以刘备为王。其原因何在呢?宋江为人沉稳,刘备做事敦厚,所以他们才能脱颖而出,施展风采,获得他人的信赖。可见,为人沉稳才能稳中求胜。

拥有远大志向的人才能做到沉稳。班超投笔从戎,志在报国,在对匈奴一战中从容不迫,沉稳冷静,终弘扬国威,不教胡马度阴山。林则徐斩钉截铁,志在禁烟,在与洋人交涉中不卑不亢,稳中含刚,终虎门销烟,让洋人胆战心寒。有远大的志向,眼光便放得远,心胸会沉稳下来,所以说,非有志者不能稳也。

另外,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历无数的挫折与磨难,自然也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因为惯于安逸的人一遇困境,必然会心浮气躁,这样怎么能成就大事呢?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无不是在经历诸多磨难之后,锻造出沉稳的性格,从而取得辉煌的成就。相反,始皇建秦以来,不但不居安思危,反而身陷声色犬马之中,终日心浮气躁,结果导致王朝短命,为天下所耻笑。

孟子曰:“无欲者,可王矣。”无欲就是没有私欲,做大事者,不能因蝇头私利而毁坏全局,只有这样才能练就沉稳的性格,赢得最终的胜利。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霸王项羽以一己私欲,赶走亚父,气走韩信,终被困垓下,遗憾千古。

沉稳的性格能够为我们打好根基,消除许多不必要的风险,是成功者的必备素质。当然,沉稳并不意味着不求进取,一成不变。只有稳中求变、稳中求胜才是成功的捷径。

精彩典故:

揠苗助长

古代宋国有一个农夫,是个急性子的人。他每天总是起早睡晚,辛勤地劳动,他盼着禾苗快快成长,今天去量量、明天又去量量,可是一天、两天、三天、五天,他总感到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未见长,心中十分着急。晚上躺在床上睡不着,他一直在想:怎么能帮助禾苗长高呢?

想着想着,想出办法了,于是美滋滋地睡着了。

第二天他早早起来,跑步到田地里,头顶着炎炎的烈日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高。从早晨干到中午,又从中午拔到太阳快要落山,把田里的禾苗一棵棵全都拔了一遍,他干得精疲力竭,累得腰酸腿痛,可是,他心里非常高兴,以为这办法非常高明。

同类推荐
  • 一个人跳舞:西方文人的独身

    一个人跳舞:西方文人的独身

    该书探究西方近现代一些知名艺术家、哲学家、文学家的独身现象,包括尼采、叔本华、萨特、卡夫卡、金斯伯格、凡高、安徒生、乔治·艾略特、简·奥斯丁、波伏瓦、梭罗、贝多芬、勃拉姆斯等人。他们因着孤高的精神向度,特立独行的生命选择,对存在的根本性的探求,最终选择了独身,这种生存方式的选择,诠释着他们毕生的道德观、伦理观和价值观。该书即从他们的独身问题出发,探究这些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秘密。
  • 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本部论著虽然从始至终贯彻着人学三大定理或定律的研究,贯彻着人学第三定理或定律对前两大定理或定律新的综合,但从本质上讲,本部论著不是那种从概念到概念、从范畴到范畴的推理式研究,而是在贯彻着人学第三定理或定律并对前两大定理或定律实行新的综合时,直接面对社会人生,以价值实现中的社会历史逻辑和人生逻辑为中心内容而展开理论叙事。这只要读一读“价值实现与主体间意向性结构”、“价值实现的广泛因果论”、“文化逻辑及其辩证法的运动”、“知识结构与价值实现”、“深层价值实现的悟性”等章节,就可以看得出来。
  • 常用熟语典故探源

    常用熟语典故探源

    本书以问答形式阐述常用语的渊源问题。把一些“随口能说,一听就懂,深问不知为什么”的问题,追根溯源,一一作答,把它的来龙去脉及其典故所在介绍给读者。文字通俗易懂,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较强,能给读者打开智慧的大门,带来新的启示与帮助。
  • 人类的奥秘上

    人类的奥秘上

    本书丛书向读者展示了人类在时空长廊里考证历史的回响、发掘生命的秘密、探寻太空的谜团、破解文明的神秘,所揭示的神奇绚丽的壮阔画卷,将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将使我们的心灵感震颤.
  • 思棠心语(上)

    思棠心语(上)

    本书是将近年来的讲话、报告和言论汇集成册,记述着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甘肃教科文卫事业及其它改革和发展的历程。
热门推荐
  • 逆武天穹

    逆武天穹

    林凡正如他的名字一样,他只想做一个平凡的人。但在十六岁那年无意中打开封界河图时,他命运便乱了。从此在这天穹中他只有逆行。
  • 凌洛霜辰

    凌洛霜辰

    一个曾经的皇子,如今的普通人,一个系统的拥有者,走上人生巅峰的少年,的故事
  • 我的能力是游戏机

    我的能力是游戏机

    另赚点欧气[斗罗]唐门]神豪]幕后流[火影[美漫[漫威[海贼王[洪荒][诸天[网游][聊天群[祖宗流]签到]属性流[领主流[种田流]抽奖][满级[无敌文[直播]啊!大欧气法术
  • 豪门宠婚:罗先生,很温柔

    豪门宠婚:罗先生,很温柔

    上层社会的联姻从来都是越简单越快越有保障,所以刚见面就商量订婚事宜,这一点都不奇怪。“你要做什么?去我家干嘛?”听到他说要去她家,岚欣颜不淡定了。“去提亲。”他淡淡地说。“我才不要嫁给你!”罗晨宇挑眉:“刚刚还说要和我搭伙,怎么?这么快就后悔了?”岚欣颜的脸顿时一阵青红,她撇过脸去,低声道:“那句话说完我就后悔了,你别当真。”“不好意思,我已经当真了,你现在后悔已经晚了。”“我们一点感情基础都没有,我才不要嫁给你!”她瞪着眼睛说。他也不恼,不紧不慢的说:“没关系,可以慢慢了解。”“我对你没兴趣,也不想了解你。”她怒了,这个人简直不可理喻!
  • AQQ快逃

    AQQ快逃

    AQQ永远存活!AQQ不要害怕!有我们!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网游之异神世界

    网游之异神世界

    王川野跟谈了三年的女友分手了,因为发现自己被绿了,而且还被自己的好兄弟背叛。所谓物极必反,烦躁不行的情况下,收获到了一张特殊的游戏卡,玩了一个游戏,直接穿越到了异神世界。这里有数不清的神,每个神都有自己的神域,在这里,他将和1万名玩家一起闯关。遇到了有点小暴力和阴沉的妹子,戚元露。腰间只系着一条澡巾的天使大叔,游戏向导,鹅大也。第1个领地,戏谑神域,只有闯过所有戏谑神设置的关卡才能离开。王川野打通隐蔽关卡,得到了特殊道具,罗刹魔眼,从此便可以透视一切物体的数值……(搞笑为主,热血为辅,后期强燃)
  • 第五次世界大战纪实史要

    第五次世界大战纪实史要

    我来自未来!我用小说的手法讲述未来的现实,但你要用看待历史的角度看待这些文字,才能看到它的可怕之处!你!——看得到吗?
  • 快穿之凌烟的攻略

    快穿之凌烟的攻略

    一次偶然的机会,凌烟得到攻略各世界的任务
  • 斗罗大陆之超神学院

    斗罗大陆之超神学院

    主角因故穿越斗罗大陆之后开始了无限世界的穿越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