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587100000008

第8章 礼以观德,德以处事:以礼处事,办尽天下难办之事(3)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之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

古代著名军事家诸葛亮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克刚。纯柔纯弱,其势必削;纯刚纯强,其势必亡;可柔可刚,合道之常。”这一句话的大意就是:善于做统帅的人,他在刚强的时候是不能够摧折的,在柔韧的时候是不可屈服的,所以,才能够以弱制强,以柔克刚。如果只有柔韧而没有刚强,其战斗力就一定会受到削弱;如果只有刚强但是却没有柔韧,战斗力也一定会丧失殆尽;只有当刚则刚,当柔则柔,刚柔并济,才符合为帅之道,才能够称得上为上策。

据《后汉书·王琼传》记载,东汉名臣李固曾劝说性格急躁的王琼说:“皎皎者易污,峣峣者易析。”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为人处世太刚强了容易受挫。

“刚柔互用”可称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之精华,历代杰出人士无不深谙此道。

延伸思辨:化解千钧之力的刚柔论

早在《周易》中已有关于刚和柔的记载。刚与柔是两个意义相反又互相联系的概念,是矛盾既对立又统一的表现,某一条件下能够互相转化。在阴阳学中,无极生太极,太极分阴阳。阴代表柔,阳代表刚,只有刚柔并济,矛盾才能达到和谐与统一。

刚与柔无处不在,它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人们营营役役,经过一段时间工作,疲惫不堪,这时阳(刚)性到达顶点,需要休息松弛(柔),作为养精蓄锐,次日更好地工作,这是阴阳平衡、刚柔并济的道理。

太极拳是利用万物阴阳平衡的哲理达致养生和健身的,在人体的静中求动达到静中有动,即身体处于相对静止,呈现外静内动的现象。这时候人体内的细胞和血管会一张(阳)一闭(阴),肌肉和骨骼一齐运动,体内的气就被调动起来,不断收缩和扩张,人体好像收音机的天线,通过谐振效应和外界万物互相影响、感应,达到“天人合一,物我同在”的境界。

人生是经历紧张、松弛,再紧张、松弛,不断辗转循环,人就不断进步,这种情况和太极拳一样,通过一弛一张,表现阴阳、刚柔。

人需要有刚柔相济的性格和作风,但有时候由于自己的能力、地位等的限制,在处事与对人的时候不得不让人几分,但这并不表示是这个人没有刚性。相反,有的人一味刚强,太过自信,目中无人,甚至处处咄咄逼人,必然会伤害周围的人,没有人喜欢接近他,久而久之,成了孤家寡人。

精彩典故:

孔子问师于老子

传说老子的学问很渊博,是孔子最尊敬的一个人。有一天,孔子带着十多名学生去拜访老子。他们在一个小院前停住了脚步,孔子轻轻地敲了敲院门。开门的是一个充满灵气的书童,他向孔子作了个揖,小声地说:“先生,请进。”

孔子微微点头,小心地跨进门槛。他的学生有秩序地跟在老师后面。

他们随书童进到书房,书房里,老子正闭门静思。孔子示意学生们不要发出声响。

过了好一会儿,老子慢慢睁开了双眼。孔子连忙恭敬地向老子行了一个礼,说:“晚生孔丘,欲听老师教诲。”

老子说:“有什么问题请说吧。”

于是,孔子对老子讲了这样一件事:一天下午,孔子的学生外出,经过一座山,看到被山水冲过的石崖壁浑圆光滑,都很奇怪。柔软的水,怎么会把坚利的岩石磨滑。学生们就问孔子,孔子回答不出来。

孔子把这一问题提出来向老子讨教,老子听完孔子的叙说,什么也没说,只是张开口,用舌头舐了舐牙床,然后坐着不动,也不说话。

孔子于是退出室外,弟子子路认为先生从来没有受过这种侮辱,愤愤不平地说:“这老头真是无礼的家伙,先生那么尊重他,向他请教,他凭什么在那儿一言不发呢!”

孔子责备了子路,对弟子们说:“他已经把做人的道理教给了我,他用舌头舐牙床,也就是暗示:牙是坚硬的,可他的牙已经没有了;舌头是软的,可他的舌头还可以自由自在地活动。这就告诉我们,人生在世要懂得刚柔相济,以柔克刚。”

经孔子这么一指点,学生们才恍然大悟。

晏婴不辱使命

晏婴,又称为晏子,字平仲,春秋时期齐国人。是继管仲之后,齐国的名相,也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春秋时期,诸侯并起,风云变幻。晏婴头脑机敏,能言善辩,勇义笃礼。他内辅国政,屡谏齐王,竭心尽力地拯救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的齐国。在对外斗争中,他不仅富有灵活性,同时还始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

在出使之时,晏婴将刚柔并济的处事之道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将出使的任务一次次成功地完成。曾经有一次,晏婴奉齐王之命出使于楚国。楚灵王听说晏婴要来,便对大臣们说:“晏子是齐国能言善辩的大臣,名气极大,然而却是个矮子,我要当面羞辱他一番,让他领教一下我们楚国的厉害。”于是,楚灵王命人连夜在城门旁开了一个5尺来高的小门,吩咐守城的士兵,在等到齐国的使臣来到城门口的时候,就把大门给关上,让他从旁边的小门进城。

到了第二天的清晨,晏婴所带的行人们来到了楚国的城门下,看到城门紧闭,便把车停了下来,派人去叫门。一个守城士兵说:“听说齐使身材矮小,可从城边的小门入城,故而未开大门。”晏婴淡淡一笑,用手指着那个小门大声说道:“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门进去。如今我出使楚国,不应该从这个门进去吧?”楚使的礼宾官见势不妙,无奈之下只好打开城门,把晏婴一行人从大门送进了城内。

当晏婴到宫中拜见楚灵王之时,楚灵王只是瞥了晏婴一眼,用一种傲慢的神情说道:“怎么,齐国难道没有人了么,怎么派你做使者?”晏婴答道:“齐国的临淄居民众多,人们张开袖子便成了阴天,大家抹把汗一挥,就像下雨一般,街上人们肩挨肩脚碰脚走路,怎么能说没有人呢?”听了晏婴的话,楚灵王又问道:“既然是这样,齐景王为什么要派你这样的人来楚国呢?”晏婴回答说:“齐命使,各有所主。贤者使贤王,不肖者使不肖王。晏婴不肖,故而出使楚国。”楚灵王听了,顿时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尴尬,本想发作一番,可是又知道是自己理亏,只好以礼热情地款待了晏婴一行人。

第二年的冬天,晏婴又一次奉齐王之命出使了楚国。楚灵王听说晏婴这个矮子又要来,又想起了一年前被晏婴数落得难堪的情景,因此决定,这一次无论怎样也要想方设法羞辱晏婴一番,以解除去年的仇恨。

晏婴到了楚国以后,楚灵王不再像去年那样的冷漠,而是让人快速地摆上了酒宴,并且亲自去招待晏子。酒至半酣,忽见两名兵士押着一个被捆绑着的男子从殿下经过。楚灵王装作生气的样子斥责道:“你们这是干什么?难道没有看见我这里有贵宾吗?”然后又装作漫不经心地说:“他是哪儿的人,犯了什么罪?”两名兵士装作很慌忙的样子答道:“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盗罪。”“他是齐国人?”楚灵王故意把“齐国”二字说得很响亮,生怕晏婴听不到,然后又用眼睛斜睨着晏婴,装出一脸困惑的神态,问道:“难道你们齐国人都是如此喜欢偷盗吗?”

楚灵王这样一个小把戏,马上被聪明的晏婴识破了,他明知道这是楚灵王故意借机侮辱齐国的。因此,他便离席向楚灵王深施一礼,答道:“大王,我听说橘子树生长在淮南,它就结出橘子;如果移栽到淮北,它就结出枳子。它们的叶子虽然相似,果实的味道却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想,这主要是淮南淮北两地的水土不同啊!现如今,齐国的百姓在齐国不偷不盗,然而一来到楚国就都做起盗贼来,该不会是因为楚国的水土使得人变得喜欢偷盗了吧?”

晏婴的一番话,顿时让楚灵王目瞪口呆,无言以对。默然了良久之后,只得讪讪地说:“和圣人是不能开玩笑的,寡人这样做实在是自讨没趣啊……”

晏婴既坚持原则又灵活应变,该柔则柔,该刚则刚,面对大国的淫威和责难,不卑不亢,刚柔并济,一次又一次地化解了难题,维护和捍卫了齐国的尊严,与此同时也为自己在诸侯国之间赢得了无比崇高的声誉。

当代镜鉴:刚柔相济,方圆无碍

方与圆、刚与柔两者的含义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圆为和谐、变通、灵活性,体现了柔韧、柔弱的一面;方则为个性、稳定、原则性,体现了刚直、刚强的一面。刚而能柔,这是用刚的方法;柔而能刚,这是用柔的方法。强而能弱,这是用强的方法;弱而能强,这是用弱的方法。在处理天下事时,有以刚取胜的,有以强取胜的;有以柔取胜的,也有以弱取胜的。做人亦同此理。

松下电器公司是日本第一家有精神价值观和公司之歌的企业。在解释“松下精神”时,松下幸之助有一句名言:如果你犯了一个诚实的错误,公司是会宽恕你的,把它作为一笔学费;而你背离了公司的价值规模,就会受到严厉的批评,直至解雇。

与此同时,松下公司注重感情投资和感情激励,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送红包”,当你完成一项重大技术革新、当你的一条建议为企业带来更大效益的时候,老板会不惜代价地重赏你。松下公司建立的“提案奖金制度”更是很有特色,每年职工提案达663475条,其中被采纳的61209条,约占10%,每年用于职工提案奖金达30多万美元。至于逢年过节,或是厂庆,或是职工婚嫁,厂长经理们都会慷慨解囊,请员工赴宴或上门贺喜、慰问。在餐席上,上级和下属可尽情唠家常,谈时事,提建议,气氛和睦融洽,它的效果远比站在讲台上向员工发号施令好得多,久而久之,在松下公司就形成了上下一心,和谐相容的“家庭式”氛围。

正是刚柔相济、严宽互补的“松下精神”为松下公司的成功提供了保障。

对于现代社会里的每个人来说,也必须要练就出像芦苇般刚柔相济的功夫。因为一个人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够常立不败之地的是人才成长的抗风险能力。纵观悠悠华夏几千年,数风流人物走马灯似的你来我往,然而真正能够有好结局的却寥寥无几。

刚柔相济,大可以用来治理国家天下,小可以用来处世持身。聪明的拳击手常常以此取胜。中国的太极拳和日本的柔道也因此长盛不衰。晚清重臣曾国藩对此领略颇深,他说:“做人的道理,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就会萎靡,太刚就容易折断。但刚不是说要残暴严厉,只不过不要强矫而已。趋事赴公,就得强矫。争名逐利,就得谦退。”所以他虽居在功名富贵的最高处,却能全身而归,全身而终。

做人处世若能刚柔相济,把方与圆的智慧结合起来,做到该方就方,该圆就圆,方到什么程度,圆到什么程度,都恰到好处,那就是方圆无碍了。

5.忍辱负重,以屈求伸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足以败坏道德。小事情不忍耐,便会败坏大事情。”

国学链接:《论语集注》

《论语集注》是《四书章句集注》的一部分,是朱熹经过40多年的用心“理会”,并“逐字称等”后,才最终写定的经典之作。其注释特点有三:第一,以程氏之学为主,兼采时人之说;第二,承袭、增损改易汉唐古注;第三,通经以求理。《论语集注》既注重探求经文之本义,又注重义理阐发,从而将训诂学与义理学熔为一炉,避免了对经文的穿凿附会,使其阐发之义理建立在对经义的解释之上,因此成为《论语》学史上最有影响的一部著作。

诸子之言:

南怀瑾先生说,孔子的这两句话主要是说个人的修养。巧言,也可以说包括了吹牛,喜欢说大话,乱恭维,说空话。巧言当然是很好听的,每个人都能听得进去,听的人中了毒、上了圈套还不知道,这种巧言是最会搅乱正规的道德的。“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意思是说人要懂得忍耐,凡事要忍耐、包容一点,如果一点小事不能容忍,动不动就发脾气,最终必然会坏了大事。许多大事失败,常常都是由于小事没有做好而导致的。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解释道:“小不忍”为“匹夫之勇”,在《侏子语类》中他又进一步阐释:“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乱大谋。”以此告诫后人,凡事要忍耐、宽容一点儿,如果一点儿小事都不能容忍,脾气一来就会坏了大事。如此说来,忍耐是为了求安。凡事要想得开,看得远,正如俗语所言:“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中国人讲究处世要能够忍气吞声,做人要学会忍辱负重。在中国人眼里,忍耐是一个人意志坚定的表现,是一种成熟的涵养,更是一种以屈求伸的深谋远虑。

自古以来,提倡忍的至理箴言很多,如“吃亏人常在,能忍者自安”、“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等。这些流传千古的名言在生活中皆得到了证实。汉代史学家司马迁说:“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则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作《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自己也是因宫刑而后著《史记》。

延伸思辨: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忍耐也要有一个限度,过分的忍无疑就成了无原则的纵容,是与中庸精神相悖的。孔子曾说过:“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对于真正破坏社会秩序、违反周礼的行为是不应该忍的,这充分地体现了其忍让有度的中庸精神。

忍耐并不是一味退让,否则会变成自取其辱。宋襄公曾与楚国隔江宣战,而宋襄公却以“仁义”为由,忍对方过江,忍对方布阵,忍对方进攻,最终自己的军队大败并且自己也一命呜呼。

做人、做事,都有一个必须坚守的原则和底线,忍耐亦是如此。忍耐固然是包容心的体现,但我们也应该看场合和时机来判断是否应该忍耐,做到当忍则忍,不当忍则无需再忍。

精彩典故:

孙膑忍辱

孙膑与庞涓同拜在深山里做隐士的鬼谷子先生为师,学习兵法。后来,庞涓先下山,在魏国做了将军。他派人邀请孙膑来共同辅佐魏王。孙膑到来之后,他先是假意欢迎,委以官职,而背后却玩弄阴谋,捏造罪名,对孙膑施刑,让孙膑成了不能走的废人。

对庞涓所做的一切,孙膑决心要报仇雪恨。他摆脱庞涓手下的监视,暗地里潜心研究兵法,为了躲避庞涓的迫害,他甚至装疯卖傻,以粪便为食,与牲畜为伴。

后来,孙膑到了齐国,受到了齐威王的赏识,被任命为齐国的军师。

同类推荐
  • 中国龙文化中国玉文化(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中国龙文化中国玉文化(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本系列图书介绍了医学,建筑,功夫,汉字文化,军事文化,儒家文化等多种中国元素文化。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民居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民居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家庭万宝全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家庭万宝全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以下几方面家庭生活窍门:购衣穿着、洗涤熨烫、服饰收藏、食品选购、食品加工、食品贮藏、美食烹调、饮食保健、厨房用具、购房居家、居室清洁、家电购买、家电使用、用品维修等。
  • 王符《潜夫论》释读

    王符《潜夫论》释读

    本《释读》吸收了彭铎本对原著文字错讹的补正,在释注过程中,凡采用彭铎本注释者均标以“依彭铎注改之”或“依彭铎注补之”或“彭铎注云”等字样,并大量参考吸收了其他不同辞书和文献,择善而从,力求简明易懂。本《释读》每篇均由“题解”、”原文”和“注释”三部分构成。“题解”简要说明了该篇的主要观点及其意义;“注释”对有关句义字义、历史典故、引文出处、名物制度等作了较为详尽的注解,文字力求通畅达雅。同时,本《释读》还附录了高新民同志的两篇论文——《东汉思潮与工符思想》及《<周易>之学与王符思想》,以利于初学者认识和了解王符《潜夫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思想渊源。
  • 胶东半岛鸟文化

    胶东半岛鸟文化

    城市,可以被称为是一本“可读”的历史。一个城市的文化个性,只能从地域文化的亮点中寻找。胶东文化有着自己的特性和独立性,是一支原生态独立起源的文化,胶东文化偏重于齐文化,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结合得非常紧密。
热门推荐
  • 遥远的菩提

    遥远的菩提

    当我们失去了我们的能够失去的所有,或许才是生活真正的开始。回顾青春的我们都带着那种不可置信的向往,或许再给我们一次青春,我们也还是会失去。也许,只因为不懂才会失去我们想要的,真的懂了的今天,我们还想要吗?
  • 哥哥个个都是大佬

    哥哥个个都是大佬

    馥筠未来月老的接班人。就因为月老觉得自己未来接班人太直,就直接一把的推下了轮回井,“不谈一次恋爱别回来!”结果馥筠在下面吃香喝辣的。家里个个都是宠女、宠妹狂魔。馥筠上面七位亲哥,两位表哥;外有N个哥……月老从昆仑镜里看,每一次不是被气得吹胡子瞪眼的。谈恋爱是不可能谈恋爱滴,单身多香。有一天被馥筠叫做大叔的小哥哥对馥筠说道:“宝宝,我想结婚……”馥筠:“那就结!”秦祁:“好,明天我们就去领证。”馥筠愣住了,“我什么时候答应你去结婚了?!”秦祁:“宝宝,你答应了。”馥筠:“我没有!反正我不去!我不结婚,不恋爱!”秦祁把人撂倒墙边,“那你应该要对我负责呀……你不可以做一个渣女,宝宝。”馥筠:“我想做渣女!”秦祁那着把刀架在自己脖子上,威胁馥筠道:“结不结?!不结我就自杀!”馥筠:“结结结!”结果某狼得逞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全血族都知道魔王有点萌

    全血族都知道魔王有点萌

    看管了血族千年不变的景色,百般聊赖的魔王大人终于忍不住跑路了。嗯哼,魔王大人,你去哪。爱卿,世界有大好风景,不如,你也随本王去看看。执子之手,将子拖走,这个魔王有点萌。
  • 愁涧

    愁涧

    苦苦寻觅,夹缝生存。坚强,因为有不能失去的人。是宿命,是情缘,是本心。待长烟飘散,方能看见一方天地。待秋风零落,方知自己最想要的。
  • 术道唯一

    术道唯一

    降临金庸群侠世界,看一个江湖小虾米如何成长,是成长为魁首,还是成长为掌门,是追求武道,还是追求友情。。。
  • 我的学姐是腹黑

    我的学姐是腹黑

    一个普通宅男与腹黑学姐、眼镜娘班长、骄傲学妹不得不说的校园爆笑录。
  • 我与师父意不和

    我与师父意不和

    穿越到地球,千川意图把自家师父绑回去;无奈,打不过、说不过,只好认栽做秘书;端茶送水、一忍再忍,还把自个儿赔干净。罢了,美人难过英雄关,不亏,不亏。
  • 末世之宠物领主

    末世之宠物领主

    当末世来临,人类成为整个星球上最为弱小的生物,要想要在夹缝中生存,就需要与天争与地斗。作为一名拥有系统的人类又将如何在这个末世中将整个世界搅得天翻地覆呢......
  • 守陵人秘录

    守陵人秘录

    我叫王靖一,我是一名守陵人,专门守卫那些还没有被发现的暗墓……一对青铜面具引出了一个朝代的惊天秘密,山海经里记载的鬼怪竟然真的存在过!那一个个暗墓里放着的物件、故事让我至今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