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607400000041

第41章 黑暗中的收音机(外)

王晓莉

有天晚上,家中停电。书与电视都看不成了,我们似乎一向正常过着的生活被临时中断了下来。

我和家人坐在沙发上,在黑暗中聊了会儿天。但不久,我们的话题也归于沉寂。黑暗,似乎有种剥夺人之间的联系的特权。

突然,我说,我们去商场买只收音机来听吧。一只收音机,一定可以帮助我们度过一个黑暗的无聊的夜晚。

在一部早已忘记名字的欧洲电影里,在一家慈善机构上班的独身女人,白天做的是给失业者、流浪汉施舍饭食与衣物的活。到了晚上,女人回到空洞的家,她挂好和生活一样刻板的制服,漠然地换睡衣,侧身躺下。想想,她又起身,借着月光打开床头的收音机,侧耳聆听一个民歌手唱某支深情之歌。

临睡之前打开一只收音机,好像有个人在身旁一样——这已是她的某种睡眠习惯吧。

我突然感到,一只收音机,是她贫乏、沉默的生活里的某种赐予。

收音机,似乎总是这样与人们外在的或内心的黑暗联系在一起。在《心是孤独的猎手》里,孤独的小女孩米克·凯利总在夜晚躲到有收音机的人家的窗下,等待着贝多芬的交响乐。当音乐响起的时候,米克总激动得发抖。对于她而言,整个世界就是收音机里传出的那首交响乐。除此之外,什么也不存在。

女孩成长,是卡森·麦卡勒斯这部小说的重要命题之一。身体在成长,内心世界的自我却迟迟得不到发现与认同。只有音乐,无论流行音乐或是交响曲,可以在这样的身体里奔跑,在这样的内心里奔腾。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这样懵懂着,犹如于黑暗中摸索一样,长大的。

在那些黑暗岁月,一只收音机,能够让你的生命发出多么炫目的光亮啊。

有很多盲人,喜欢听收音机。至今,我还喜欢看他们将收音机举到耳边的样子,就像是在听人对自己的耳语,私密,带着一种自给自足的怡然。

我爱坐出租车的原因,也许是因为每一辆的士上一定有收音机。我很喜欢那种司机只是专心开车,乘客则默默想着心事,车里只有收音机在轻轻回响就像背景音乐一样的感觉。哪怕路程长一些,我想也是可以忍受的。

有时我听着收音机里传出的天气预报,交通路况,以及流行歌曲,甚至都舍不得下车。

因为在家里我总是听不到这些事情。现在猛然一听,觉得,呀,真是新鲜有趣,长见识!

有个邻居老人,七十多岁了,出稍远的门就要撑一只三个脚的拐杖。但是他喜欢给电台主持人写信,开头总是这样:尊敬的主持人,我是一个七十八岁的老人了,一直收听你们的节目……

他总是能收到主持人的回信。有些主持人几乎都把他当朋友一样彼此通信了。他把那些信收在一起,有时候他会把信拿出来,大声地念着其中的一封,给院子里另外几个老人听。

有一天我去给他家送一张水费单子。我远远地看了一眼他的收音机。那是一架老“红灯牌”收音机,总有几十岁了。他用块小红布蒙着,估计要调频的时候才把布揭开。

我觉得他是个很有本事的人。他的行动范围已经很小了,可是凭借这只小小的收音机,他建立了自己不俗的交际圈。

拥有一架“红灯牌”或“熊猫牌”或什么牌子也不是的收音机,曾经是一个时代里所有家庭的梦想。

我尚记得小时候,有个小叔叔喜欢自己动手装收音机。我父亲出差的时候,他会写张清单交给父亲,上面写着他需要的零部件如扬声器、螺丝什么的。

他一天到晚照着一张图纸,拼凑、焊接那些零件。经过一段时间的“奋战”,最后他把几节电池捆到一起,装进收音机里,往往收音机会突然发出一种乱糟糟的声音,就像磨牙或是现在的塑料薄膜相摩擦,让初听的人心里发麻。

一下子,我们这帮把头围成一堆打算帮他验收的小孩子四散而去。而那个热爱动手的人,却总是兴奋得大叫起来:“有声音了!有声音了!”

——他制作的收音机初次发出的声音,实在太难听了。而在他自己的耳朵里,却不啻于天籁之音。

让收音机成为一个深刻象征的,是美国作家约翰·契佛。在一篇名为《巨大的收音机》的短篇小说里,他让韦斯科特夫妇得到了一架功率极大,极善于接受周围杂音的收音机。一打开那台收音机,就能听到整幢公寓里各户人家发出的声音。经过几天的收听,韦斯科特夫妇发现,所有那些人家的声音都是一样的:琐细、庸俗、自我封闭与虚伪。

要么钱,要么性。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东西。那是整个空虚的中产阶级的声音。

自从有了那只魔鬼般的收音机后,韦斯科特夫妇连争吵也要压抑起来。因为,收音机会听到,而后,邻居们会听到。他们一向维持的良好的夫妻形象就要大打折扣了。

真是疯了!谁会希望拥有一架韦斯科特夫妇那样的收音机呢?

有一次我和朋友去医院看望一个重病人。我们不知道送什么东西才好。我说,要不去买个小收音机给他,这比送水果什么的也许要强。他已经很难随意吃想吃的东西了。

朋友起先是同意了,可是沉吟一会儿,他说,还是不要送收音机吧。现在收音机里全是药品广告,病人本身就敏感,听多了这类信息恐怕心情更不好。

我的这位朋友,对现在收音机里传达的内容、风气,进行了婉转而细心的批评。

我觉得收音机里传出的应该是蔡琴、腾格尔、邓丽君,传出体坛消息、唐诗鉴赏,传出一千零一夜的故事,老年保健指南以及求职信息。在深夜时间有夫妻性生活以及与人的精神健康有关的讨论话题。

传出更多的友善与爱意。

那样的话,人人都会梦想有只收音机,能在黑暗中打开。

怀揣植物的人

那一幕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

那天傍晚,我买菜回家。家门前的石阶沿上坐着一个中年男子。他衣衫褴褛,眼神有些涣散,一望可知是个精神有问题的人。

他安静地坐着,对眼前的车流与人群都视而不见。

我就要从他身边穿过去了。突然,我看见他有点诡秘且天真地笑了起来。他的笑,就好像是偷了件宝物却不能示人的那种欣喜。

也许是看见了我手中的青菜的缘故,他解开一个衣服扣子,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棵小树苗来。

那树苗尺把长,根上尚留有不少黄泥土,只是捂在他怀里太久了,泥已有些板结。而树苗本身,也已呈现出枯萎的征象。叶子稀落得只七八片,光剩下一些枝枝杈杈了。

他双手捧着树苗,瞥瞥我和我手中的青菜,似乎要和我比试,谁手中的植物更强。

然后他感到这毫无可比性——他的植物比我的要强一万倍。他不再管我,只是盯着那树苗,左看看,右看看,怎么也看不够的样子。

很快,他就完全沉浸到他和手中植物组成的“二人世界”里去了。这条街上的人们总是用一种喊话的方式说话,车铃也哗哗响个不停。这一切却完全不能够干扰他。

他手捧植物的样子,几乎就是一幅画。如果我来命名,那也许可以叫做《植物,或爱》。

我心中是受到很大震动的。我不知道为什么一个神志已失常,终日在大街上流浪的人,独独这样珍爱着一棵植物。按说,这植物实际上已死了,于他却虽死犹生。他是把自己的生命当做了那植物的土地,一块四处漂泊的土地。

在他与这植物之间,曾经有过怎样铭心的故事?

也许,这植物是他与从前的爱人一起种的,后来她离开了他?也许,他把这植物完全当作他死去或远走高飞的某个孩子?也许他感到冷,感到这世上只有植物犹可相依?

这一切都成了谜。

眼前的情景就是:当世界都遗弃他的时候,还有一株树苗在陪伴着他;或者说,当他连这世界也遗弃的时候,他却不忍遗弃一棵植物。

这一幕令我有种泪湿的感觉。那一刻,我对他怀中,乃至整个世上的植物,充满了感激与温情。

植物,慰藉了多少人的心。即使是这样一个有精神疾病的,在世界之外游离的人。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人精神尚健全之时,一定是个植物爱好者。就像我身边的许多人,就像我。

一位退休老同事,腿脚不便,是个狂热的植物爱好者。有次闲谈,他偶然听人提到,在江西南部山区,有一种奇怪的树,那树栽种时,旁边必须要同时栽下另一种树作陪。当这树成活以后,陪伴的那棵树却一定会死去。

一棵树要陪着另一棵树生,并且要先于它而死。它的命运如此古怪,甚至悲壮,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成全他人。

从此,老同事心心念念要到那座叫“阳岭”的赣南山中去。他请那个告诉他这个信息的人给他画地图,留当地向导的电话号码。有次,他告诉我,他甚至某个晚上做梦梦见了那相临的两株树。“可惜,我一醒就再也记不起它们的样子了。”他充满憾恨地说。

那位古代的伯牙,千山万水,只为听一曲钟子期。在我看来,我的这位植物爱好者同事,就像植物们的伯牙。

人们热爱植物的理由形形色色。我的一个朋友说,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做到令身边十个人愉悦的人已经不多。植物,却几乎令所有人愉悦。

而在我看来,从一株植物那里,我们可学的东西,也并不比向一个人学习到的要少。

有一次我在郊外,看见一棵受伤的老槐树,齐腰处的树皮被人凿去了完整的一圈,露出了本白色的树身。我想它是肯定活不长了。等下次我再经过它旁边时,我看见它的上半部分的确是死去了,但是在挨近地面的地方,它的叶子重新又暴发出来。绿而茂密,像围了一圈冠冕。

生命是如此顽强。这树又活了。

在电影《杀手莱昂》里,不与任何人往来的杀手莱昂,只穿黑风衣,每天只买两纸包牛奶,只坐在沙发里睡觉。每杀完一个人,他必换一个地方。

身无长物,他只携带一盆叫做“绿萝”的植物。不杀人的时候,他给绿萝浇水,擦去每片叶子上的灰尘,随时为它追随一个有阳光的所在。

直到他遇见十二岁的玛蒂,他破了戒。在一个孤独的杀手与一个小孤女之间,微妙的情感发生了:他们相依为命,泪笑与共。

最后,他为救小玛蒂送了命。临别一刹那,他把绿萝塞在女孩怀中。死亡与温情,产生了令人心碎的张力。

整部电影里,莱昂的沉默就像那盆绿萝一样,根本没有语言的陈述,一切都渗透在善良的沉默中。

一个人,与一种植物,如此互为映照,再没有比这更艺术、更完美的事了。

有时我出门散步,最喜欢做的,就是抬头看人家的阳台。如果有人家用植物把阳台围成绿色的一圈,我总是很高兴。下次路过一定记得再看一眼,好像在心里已经把那家人当成朋友了。我辨认着那些花草,就像在人群中辨认一个人。

城市,往往给我一种繁华之中掩不住荒凉的气氛。而养了植物的城市人家,荒凉气是要少一些的。

看见一株植物,总是想知道它的名字,而我总是无处可问。这几乎成了我最大的遗憾。连我自己养的七八种植物,也有一半是我不知道名字的。我向人谈起它们,只能说,“那盆叶子像散开的孔雀尾巴的”,或者,“那开了两朵背靠背的花的”。

植物的名字,是先天而神圣的,我不能够贸然赋予它们一个。

就像一个陌生人的名字总是带给我更多的想象一样,我喜欢想象那些名字奇特的植物:雷公根、桫椤、鸭脚木、地涌金莲……

也许我早已经见过它们了,只是对不上号而已。这倒更好。

有时我拿一本植物图谱,看着看着却昏昏欲睡。我感到这太隔靴搔痒了。植物,是必须和它面对面的。

了解一种植物,你能够做的只有呼吸它、触摸它,感觉它的气场。如果它不在你身边,那么四季不断地去看望和观察它。你真正热爱上一株植物所花的时间,绝不能够比你交到一个知交朋友的时候要少。

你永远也无法从一本图谱里真正认识一种植物。即使那是一本权威的、世界上所有植物学家都必备的某本百科式的书。

我曾听说,世上有一种树洞,濒临绝望的人们如果能找到它,就可以对着它述说那不可说的心思:思念、伤害、挣扎,以及欺骗……说完之后,用草封存那洞,人就可以重新开始生活。

这样的一种植物,是谁派到世上来的?谁,又不需要这样一个树洞?

如果你想快乐一个月,就去旅游;想快乐一年,就去结婚;想快乐一辈子,就去和植物做朋友。

是的,在一朵比小指甲盖还小的花,一茎比针还要细的春草里面,你照旧能够发现到生命的美与秩序。你看见它们为生命的努力,比你在一个人身上看见的还要多。你从来不会看见一棵植物偷懒,你也从来没有听见一棵植物说——它活不下去呀。

如果连植物也不爱,也许,这世上真就没有什么好爱的了。

我总是想起那个怀揣树苗坐在我家门口的人。人们都说,他是精神失常了。

但是他真的精神有问题吗?

在我看来,他手捧植物的样子,就像一本启示录。只是那启示录是完全关闭着的,没有人知道,里面究竟写着些什么。

(原载2006年第5期)

同类推荐
  • 风中的纸屑

    风中的纸屑

    《风中的纸屑》是作家周国平的第二本随笔集。本书记录的随感均来自作者平时念头闪现时而随手写在便笺上的文字。恰如幸运之手接住风中的纸屑,自然随意。作者用浅白的文字道出自己对人生与命运、幸福与困难、爱与孤独、信仰和宗教、带人和处世等各个方面的点滴感悟。这些一闪念的随感记录更忠实地反映了作者未加修饰、最原生态的哲学思想,给人以深刻启迪!
  • 柔石作品集(一)

    柔石作品集(一)

    在烟一块似的衰柳底下,有一位三十岁的男子,颓然地坐着;似醉了,痴了一般。他正在回忆,回忆他几年来为爱神所搬弄得失败了的过去。他的额上流着血,有几条一寸多长的破裂了的皮,在眉的上面,斜向的划着,这时已一半凝结着黑痕,几滴血还从眼边流到两颊。这显然是被人用器物打坏的。可是他并不怎样注意他自己的受伤,好似孩子被母亲打了一顿一样,转眼就没有这一回事了。夜色冷酷的紧密的包围着他,使他全身发起颤抖来,好象要充军他到极荒鄙的边疆上去,这时,公文罪状上,都盖上了远配的印章。他朦胧的两眼望着湖上,湖水是没有一丝漪涟的笑波,只是套上一副黑色而可怕的假面,威吓他逼他就道。
  • 云水清清

    云水清清

    《云水清清》是一部近体诗集。书中诗歌清丽纯朴,雅俗纵逸。词句温润婉约,细腻柔情,以女性特有的抒情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土地、对爱情深深的向往和浓浓的热爱。期间有岁月洪流带来的不可磨灭的印痕,也有生命过往里夹杂的淡淡的忧愁和透明的感伤,令读者情随文转,流连忘返。
  • 浮光掠影游丝录

    浮光掠影游丝录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发表的散文、杂文、随笔作品集,全书由“浮光”“掠影”“游丝”三部分组成,多为作者对人生、对生活、对事业、对家庭的感悟。作者笔锋锐利、文字朴实中带着优雅,全书语言通顺流畅,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时光不语 静待花开

    时光不语 静待花开

    本书记录了作者对亲情、生活、友情和梦想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一个人不论卑微还是伟大,只要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并一心把它做好,那么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
热门推荐
  • 未来狩则

    未来狩则

    天才屠狩师齐木与他的使徒,号称史上第一衰仔的米卡卡,开启了一段奇妙有趣的冒险旅程。虽然武力值满格,但是,齐木的兴趣,并不是当什么平平无奇的英雄…书粉群普通群:416475293。
  • 落血无痕

    落血无痕

    他要变强!变为巅峰王者!血族?月族?魔法?东方修武者?这一切他该何去何从?
  • 清朝那些人

    清朝那些人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
  • 御女仙徒

    御女仙徒

    起点官方测试作品,请勿订阅打赏
  • 拳破星空

    拳破星空

    血月在地球快速崛起,盛凌全球,奈何世态弄人,在血月即将迎来辉煌之际,主角郑诗哲却被迫远离地球。繁星无数的高科技文明下、万族林立,万年之期已至、谁是天命者?郑诗哲又将如何重回原来的地球,热血无限、激情纷呈、阴谋阳谋各显神通。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科学大家风采(下)

    科学大家风采(下)

    本套书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图文并茂,体系完整,有助于读者开阔视野,深化对于中华文明的了解和认识;有助于优化知识结构,激发创造激情;也有助于培养博大的学术胸怀,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而更好地适应新世纪对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
  • 秦霄贤之眸中的星辰

    秦霄贤之眸中的星辰

    最终我还是过了界喜欢上了秦凯旋啊“老秦你的眼睛里有星星知道吗?”“因为我的眼睛里都是你,所以有星星”秦霄贤,希望你知道曾经有个叫顾惜颜的女孩子爱了你好久好久
  • 穿越之锁有空间

    穿越之锁有空间

    古穿今异世行,家长里短,平淡温馨!群号:595760933
  • 海贼之灭龙魔导师

    海贼之灭龙魔导师

    身为一个富二代,亚斯的生活十分幸福美满。他家庭美满,相貌英俊,虽然已经活了三十个年头,但亚斯基本没碰到什么难题。甚至于,他还成功的与自己相恋了七年之久的女神定了婚约......然而,就在亚斯以为自己之后的生活也会如此一帆风顺的时候,他穿越了......就在结婚日之前,他居然穿越了......穿越到海贼世界之后的亚斯没有丝毫欢喜,有的只是无尽的懊恼。“奥,真的是该死,快点吧我从这该死的纸片世界放回去......”为了能够成功回到现实世界,亚斯开始了他的冒险。(本书原名海贼之铁龙魔法,经过修改,重新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