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384500000015

第15章 汪伪76号成立始末(1)

投靠汪伪政府,背靠大树好乘凉

1938年12月29日,汪精卫发表“艳电”后,日军的“竹机关”和“梅机关”,开始积极筹建汪伪政府。这里,要提到一个人,那就是笔者曾经在上一本书,也就是《中统特务实录》中提到的一个人——汪伪政府的二号人物周佛海,正是他,把丁默邨和李士群的伪特小队,拉进了汪伪政府。

周佛海是湖南沅陵人,本名周福簋。这个周佛海,还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建党的一大代表之一。后来,成了中国国民党的政府要员,曾历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国民党江苏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中央民众训练部部长、中央宣传部部长等职。日本侵华后,周佛海任汪伪政府财务部部长、伪行政院副院长等要职。

周佛海是丁默邨的老乡,在汪精卫发出“艳电”后,汪伪政府进入了筹备阶段。在这个阶段,周佛海开始广揽人马,丁默邨和李士群的特务小队,就是他招揽来的。

当时,丁默邨和李士群虽然在日本人的怀抱里蹦跶了几下,也算把特务小队经营得风生水起,但实际上,日本人,特别是“竹机关”,并没有特别重视二人的特务小队。毕竟从级别上讲,丁默邨和李士群二人的特务小队,只是一个小队而已,和庞大的“竹机关”比起来,那就好比兔子和老虎的关系,就算是兔子投靠了老虎,想让老虎把兔子放在眼里,还是难上加难。所以,丁默邨和李士群一直琢磨着,除了日本人,是不是还能找到一棵大树,让他们能够借势向日本军方提出更多的要求,毕竟,靠着大树好乘凉。

而当时的周佛海,算得上筹划汪伪政府的总军师,所以,当他看到丁默邨和李士群的特务小队,在上海已经有了一定的根基和初步的规模,就向汪精卫建议,收纳这支特务小队,以逐步构建汪伪政府的特务机构。

这里还要说一句,汪精卫对李士群没甚意见,可对丁默邨却颇不待见。因为丁默邨在担任《社会新闻》杂志总编辑的时候,曾经发表过不少以共产党和国民党改组派为攻击对象的文章,而当时,汪精卫就是国民党改组派的代表。不过,鉴于汪伪政府急需人力,而丁默邨和李士群又是日本人手下的得力汉奸,所以,汪精卫暂时不计前嫌,同意了周佛海的意见,决定吸纳丁默邨和李士群以及他们的特务小队加入汪伪政府。但是汪精卫对丁默邨的不满,却始终存在,这也就成为后来李士群能够顺利将丁默邨踢出局外的原因之一。

而对于当时丁默邨和李士群的正牌上司,日本驻上海大使馆书记官清水董三来说,丁默邨和李士群加入汪伪政府,就像面对着一盘鸡肋,正发愁如何吃掉,却正好遇到了一个爱吃鸡肋的人。当时的丁默邨和李士群,要发展特务小队,就要枪支弹药,要车辆人手,然而日本驻上海大使馆书记官清水董三却拿不出这些东西给他们,或者说,即便拿得出来,也懒得给他们,毕竟二人已经有了新的“小主”,那就是“竹机关”,所以丁默邨和李士群的特务小队,对清水董三来说,就像一盘鸡肋。而“竹机关”的土肥原贤二,也不愿意给丁默邨和李士群的特务小队真枪实弹,毕竟一切都在筹备阶段,对于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土肥原贤二来说,怎么愿意用日本军费装备这支只有雏形的特务组织呢?

所以,日方乐得将丁默邨和李士群的特务小队拱手让给汪伪政府,也算是“竹机关”对汪伪政府的大力支持,而汪伪政府也乐得将这支特务小队拥为己有。就这样,丁默邨和李士群以及他们的特务小队正式归属汪伪政府,找到了一棵可以乘凉的大树,从此可以借着汪伪政府的名义,和“竹机关”开展全面的合作了。

不过,丁默邨和李士群的特务小队也的确为汪精卫做了不少工作,在汪伪政府筹备阶段,这支特务小队成为汪伪政府最初的武装力量之一。汪精卫在上海的人身安全和住处的警卫,都是由李士群的特务小队的特务负责的。以至于后来,汪精卫在上海召开伪“国民党六中全会”时,会议的场所都设在汪伪76号特务总部,也就是极司菲尔路76号,所以,丁默邨和李士群,是为汪伪政府立下了汗马功劳的。

和土肥原贤二过招

正式加入汪伪政府的丁默邨和李士群,开始以汪伪政府的名义,与“竹机关”的土肥原贤二中将沟通,大张旗鼓地开始筹建特务机构,也就是后来的汪伪76号。

1939年2月的一天,李士群和丁默邨在来到“竹机关”所在地重光堂,正式和土肥原贤二洽淡汪伪76号筹建一事。

为了此次见面,丁默邨和李士群做了详细的策划,他们从自己的穿衣打扮,到即将要说的问题,都认真讨论了一番,然而,见到土肥原贤二,对方却让二人的策划全部落空。

在交谈中,土肥原贤二不仅给丁默邨和李士群二人递上香烟,还笑眯眯地听丁默邨和李士群说中国式的毫无意义的开场白。事实上,土肥原贤二,的确是一个貌似和蔼可亲的老狐狸。

历史上的土肥原贤二,曾经有两个外号,一个外号是“土匪原”,另一个外号是“东方的劳伦斯”。土肥原贤二先后在中国生活了二十多年,可谓是个地道的“中国通”,不仅中国话说得很好,对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甚至方言俚语,都烂熟于胸。土肥原贤二深知中国是礼仪之邦,所以,他和我们在电视里常常看到的那些飞扬跋扈、残忍嗜杀的日本军官不同,他表现出来的外在特征,却非常符合中国传统。在当时,在中国的亲日派和投敌派中,土肥原贤二颇具“盛名”,以说话算话,注重诚信著称。连抗日名将马占山都说,土肥原贤二不骗人;而冯玉祥手下的五虎将之一宋哲元,也说土肥原贤二说话算话。由此可见,土肥原贤二对收买人心,还是有一手的。而且,土肥原贤二管理手下非常严格,在中国,土肥原贤二的军队以军纪严明著称,他绝不许手下官兵杀烧抢掠和强奸妇女。而且土肥原贤二也很少使用阴谋,对于他来说,对付中国人,最大的谋略就是诚心诚意、推心置腹。所以,当丁默邨和李士群来和土肥原贤二见面时,他们之前准备的所有托词,所有太极,所有策略,统统在土肥原贤二的热情和坦诚中,消散殆尽。

于是,丁默邨没有按照他和李士群策划的方案一步步接近他们的目的,而是开门见山地说,为了与日本共同实现大东亚的繁荣与和平,恢复中日两国的友好关系,希望能够得到土肥原贤二的帮助,救助混乱的中国不再抗战,共谋和平。

丁默邨单刀直入,让土肥原贤二较为满意,他觉得丁默邨跟中国其他政客不同,没有拐着弯子来跟自己谈条件,而是直接切入正题,非常坦诚。然而李士群却没有丁默邨那么从容,他很担心这样毫无渲染、毫无铺垫的开场,会不会让土肥原贤二感到厌烦。毕竟有太多的中国汉奸来找土肥原贤二,谋求“共同发展”。

不过土肥原贤二的回答,却让丁默邨和李士群颇为心安,他不仅赞同丁默邨的观点,还直接提到最近频繁发生的日本军官和中国汉奸被暗杀的事情,这让丁默邨和李士群感到,这一次,对土肥原贤二的拜访,必将有效推进汪伪76号的进程。

后来,土肥原贤二也非常直率地问及丁默邨和李士群,对于中国当下的暗杀活动,有什么有效的办法予以制止。

丁默邨和李士群也不再隐瞒,就将二人组建汪伪76号的计划全盘托出,而且特别说明,对付中国国民党的特务,还是让中国人来做比较好,因为相比较日本特高课的日本特务,中国本土的特务更加了解中国人的思路、上海滩的现状。而且,丁默邨还特别提及,日本特务在中国的行动,不仅不能够压制中国的锄奸和抗日活动,还有可能激化中国人民对日军的仇恨,加速这些暗杀活动的进程。

土肥原贤二对于丁默邨的一番陈述,微笑着点了点头,便接着问他:“那么,在你们组建的特务机构正式成立后,你们又打算如何制止当下频发的暗杀事件呢?”

丁默邨这才想起了来之前和李士群一起筹划的说辞,于是微笑着回答:“我与李先生商讨再三,觉得有这样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我们搜集情报,列出一张国民党军统和中统特务的名单来,然后由阁下特高课的特务们实施抓捕。第二种方法,请贵军和中国国民党都信任的人想办法予以调停,达成不再实施暗杀行动的协议。不过,这两种方法实施起来,效果都不会怎么好。特高课的特务在中国抓捕中国国民党的特务,不仅不能够压制中国的锄奸和抗日活动,还有可能激化中国人民对日军的仇恨,加速这些暗杀活动的进程。而找到贵军和中国国民党都信任的人,也很不容易,就算找到了,也不一定能够达成不再实施暗杀的协议。”直到此时,丁默邨才终于回到了进门之前那个老谋深算的丁默邨,说话开始绕弯子了。

土肥原贤二自然明白丁默邨肚里的花花肠子,于是也不多说,任由他随意发挥。等丁默邨说完,笑着问道:“那第三种方法呢?”

“第三种方法就是将我们组建的特务组织不断扩大化,扩大到足以与中国国民党的军统局和中统局相抗衡的地步,然后以毒攻毒、以牙还牙,将中统、军统和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地下组织一网打尽。”

土肥原贤二心知肚明,二人此次来,是想跟他要些支援,要些正式建立特务组织的资本,不过狡猾的土肥原贤二却并没有接茬,而是将话题引入了在中国如何开展特务活动,直到谈话结束,土肥原贤二也没有再将话题扯入正题。最后,见土肥原贤二迟迟没有再谈及正题,丁默邨难免有些心急,在告辞之前,再次向土肥原贤二提出:“为了中日两国的友好,为了制止频发的暗杀,我们还希望贵国对我们的特务组织予以领导和援助。”

这一次,倒是土肥原贤二打了一把太极,他推说自己还有客人,就先聊到这里,关于援助事宜,非自己一个人可以决断,等自己上报日本军部,再与丁默邨和李士群做进一步的商讨。

走出重光堂,丁默邨和李士群相视而笑,不管怎么说,他们把想要表达的都表达完了,至于结果,总会有的,而且他们也相信,凭着二人的通力合作,一定能够赢得日方的援助。

丁默邨拉汪曼云上贼船

在等待土肥原贤二的消息的同时,丁默邨和李士群开始疯狂地招兵买马。

丁默邨盯上的第一个人,就是曾经的老朋友——汪曼云。

这里说一句,丁默邨到上海后,一直住在李士群的寓所,也就是大西路67号,所以,他约老朋友汪曼云见面,也就把汪曼云请到了大西路67号。

丁默邨在上海负责《社会新闻》的时候,就跟章正范、汪曼云等人很熟。这一次,他请章正范帮自己约了汪曼云到大西路67号来见面。汪曼云还不知道丁默邨已经和李士群一起投靠了汪伪政府,并且正在筹建特务机构,所以,他对丁默邨邀请自己面谈,颇感纳闷。

这一天,汪曼云和章正范一起来到了大西路67号。

汪曼云和章正范敲开了大西路67号的门后,就被李士群的保镖张鲁带进了二楼的会客厅。丁默邨与章正范、汪曼云二人是老朋友了,所以见面后,三人寒暄了好一会儿,才逐渐切入正题。

丁默邨知道汪曼云还是国民党上海市党部委员,所以,他又一次假借陈立夫之名,开始绕圈圈。

丁默邨对汪曼云和章正范说,当下,无论是日本人,还是共产党,都想搞垮国民党。为了党国大业,他奉陈立夫的指令,到上海来寻找救国的新出路。对于他今天所言之事,请汪曼云和章正范万万替他保密,一旦走漏了风声,延误了陈立夫的救国大计,谁也担待不起。

随后,丁默邨开始谈时局,他从国民党说到共产党,从抗日说到和谈,最后,丁默邨终于将谈话的落脚点放在了“和谈”上。

丁默邨倒是很善于演戏,他首先声明,和谈不是投降,自己誓死为党国效忠,绝不会做汉奸,和谈是为了挽救国民党节节败退的整体局面,为了避免百姓再受涂炭。

丁默邨在一大段慷慨陈词之后,终于透露出自己已经和日方进行了初步交涉,并且说日军已经答应他,可以继续用国民党、三民主义和青天白日旗来号召队伍,在上海逐步开展和平运动。

汪曼云在听了丁默邨的一番长篇大论后,随即想到了汪精卫的“艳电”和他所谓的和平力主议和,丁默邨的言论,与汪精卫的言论如出一辙。当下,汪曼云即明白了丁默邨约自己前来的目的所在。

这里,还要说几句汪曼云当时的境况。

汪曼云是杜月笙的学生,上海沦陷后,汪曼云任国民党上海地下党部委员,兼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苏浙行动委员会少将咨议,国民革命军第8集团军少将参谋。虽然官职不低,但事实上,在沦陷的上海,汪曼云既没有太多可以施展手脚的空间,也没有太多的经济收入,他对于国民党安排他留守已经沦陷的上海,也心存不满,所以,在汪精卫发表“艳电”后,他倒的的确确考虑过,投靠汪伪政府,免得自己作为国民党上海地下党部的成员,人单势孤,一旦被日军抓捕,连营救自己的人都找不到。

所以,汪曼云倒对丁默邨的长篇大论没有太多反感,反而认真地对丁默邨说:“汪主席发出了‘艳电’,对《日本近卫内阁第三次对华声明》作出了公开的响应,力主议和,我倒觉得,你应该和汪主席联系,也许在他那里,你可以获得更多的帮助。”

同类推荐
  • 奥威尔散杂文全集(套装共6册)

    奥威尔散杂文全集(套装共6册)

    完整收录迄今所能搜集到的奥威尔一生中所创作的全部散杂文作品乔治·奥威尔(1903—1950),英国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传世之作《一九八四》、《动物农场》脍炙人口,历久弥新,被誉为“一代英国人的冷峻良心”。奥威尔可谓是20世纪发人深省且文笔最为生动的随笔作家之一,他以过人的精力和毫不妥协的语言,用笔和纸与其时代的偏见进行抗争,也因此而闻名于世。本书收集了迄今所能搜集到的所有奥威尔一生中所创作的散杂文作品,囊括了多个脍炙人口的奥威尔名篇。奥威尔散杂文全集由《奥威尔杂文全集(上,下)》《奥威尔书评全集(上,中,下)》《奥威尔战时文集》共六册组成。
  • 美女如云

    美女如云

    《美女如云》为中国当代作家韩小蕙的散文作品集,主要收录了《美女如云》、《做个平民有多难》、《把心留在泰宁》、《三清山神话》、《中华民族三章》、《冬雪雪冬读书暖》、《艺术赤子吴冠中》、《别一种悲壮》、《关于幽默》、《七八颗星天外》、《我心中最重的一块金牌》、《青春年代好读书》、《增城儿女绿和蓝》等作品。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充分显示了深厚的文字功底及其独到的写作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及可读性,非常值得欣赏。
  • 丁玲散文

    丁玲散文

    《丁玲散文》收录了丁玲的散文精品数十篇。丁玲的创作源于生活,她作品中的人和事,大多是她经历过或看见过的。她的散文语言自然、朴素、激昂、豪放,凝练深邃,雄健酣畅。用最普通的文字写出生活中的各种情愫。
  • 温暖的石头

    温暖的石头

    《染布》、《难忘那双大头鞋》、《倒小肠》、《乡戏》、《偷粪》、《卖豆腐的男孩》、《吃鱼》、《剃头》、《一块旧表》……《温暖的石头》再现作者相裕亭亲历的、看到的、听到的事与物,大到宇宙空间,小到尘埃飞舞里的几多喜悦、悲伤、欢乐、情恋,历经作者精心打磨,跃然纸上,读来温馨、雅趣,回味无穷。回忆,真是很奇妙!久留心底的往事,可以在回忆里让其情景再现。消逝的童年、远去的故乡,甚至是自己至亲至爱的故人,都能在回忆中一一找回。《温暖的石头》再现作者亲历的、看到的、听到的事与物,大到宇宙空间,小到尘埃飞舞里的几多喜悦、悲伤、欢乐、情恋,历经作者精心打磨,跃然纸上,读来温馨、雅趣,回味无穷。
  • 我为什么要写作(小经典系列)

    我为什么要写作(小经典系列)

    乔治·奥威尔不但是最著名的反极权小说的作者,还是著名的英语文体家、第一流的散文家以及头脑清醒、目光犀利的文学评论家。《我为什么要写作》选入作者《如此欢乐童年》等著名忆旧、纪实作品以及《我为什么要写作》、《政治与英语》等著名论文。
热门推荐
  • 玥珊思

    玥珊思

    就算我自私,自私的自顾着我爱你。这辈子,我需要感谢上帝,他还给我留了一扇窗,让我遇见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逆元为仙

    逆元为仙

    元武大陆,每隔九千九百九十九年就会出现一种叫“成仙引”的圣物。它是成仙的唯一契机。是所有武道巅峰的强者唯一的追求。九千年前,“成仙引”的出现,引起了元武大陆所有强者的争夺,那一战,打的天昏地暗。没有人知道最终结果,也不知道是否有人夺到了“成仙引”。只知道元武大陆被分为了两半。几千年来不曾合二为一。少年叶南,身负血海深仇,手持长枪,从尸海中杀了出来。“一点寒芒先到,随后枪出如龙”。书友群:917523719本文慢热,慎入!
  • 成就一生的第一反应

    成就一生的第一反应

    面对状况或者应对问题的时候,人们总会基于本能地做出“第一个反应”;但,这种反应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可能是恰当的、也可能是不当的。不同反应的根源,就在于人们对刺激的“处理”的过程和依据是不相同的。职场就像是一个复杂的战场,假如我们在应对职场情况的时候,总能选择性地做出正确的、恰当的“第一反应”,将使得我们更加处置得当、游刃有余。但问题是,长期的生活、工作中,因为受到本能的、自我保护的影响,我们并没有“第一反应”的概念,而会做出很多违背职场要求和规则的、错误的、不恰当的反应。其结果,不仅限制着我们个人的成长与提升,也会严重影响到职业发展轨迹。
  • 妖怪系统来捉妖

    妖怪系统来捉妖

    史上最短的投胎?系统只认证三无体质,专门坑爹的系统加上废物等于无限大?谁能告诉老子发生了什么?!
  • 神葬大陆I炎王

    神葬大陆I炎王

    域外天魔大举侵略,神界众神齐心对敌。不知几亿亿年,终将邪魔一一斩杀,而众神唯余下手掌时空的时空大帝苟延残喘,用自己微弱的神力来维持世界运转。不知几多岁月,终于有神灵开始恢复神位,重塑神格。战神无双,神界第一战将,于此刻开始重塑传奇。
  • 从火影开始的主神聊天群

    从火影开始的主神聊天群

    已经在火影世界生活了两年的龙轩,终于开启了属于自己的金手指。黑崎一护与火拳艾斯并肩作战,女妖战机与须佐能乎大战魔兽,当宇智波被灭族的前一刻,T-1000将宇智波全部带走,当火拳艾斯在海军总部面临行刑时,恶魔猎人带着维京战机从天而降,当蓝染在虚圈称王时刻,战列巡航舰折跃而来,上面还带着恶魔猎手,火拳艾斯,宇智波鼬,……ps作者喜欢单女主,所以没有太多人物情感。(有我也写不出来!)
  • 蜜爱成婚:甜妻乖乖就擒

    蜜爱成婚:甜妻乖乖就擒

    神秘男人的来电,彻底改变了苏怡的一生。为了躲避父亲留下的高额赌债,苏怡冒险听从神秘人物的安排,冒充失散多年的唐家千金唐素怡回归海市。原以为骗取高额赏金以后,就能逃之夭夭。然而她从一开始坠入的,竟然是无底的深渊。唐家养子叶琛的步步逼近,神秘男人J的威胁,隐藏多年的血案逐一浮现,把她卷入深不见底的漩涡之中。幡然醒悟,她拼命想要逃离,却发现自己已经走不出他编织的情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都市无敌仙王

    都市无敌仙王

    仙尊云无尘淬炼至宝之时,被挚爱所杀,一缕神魂重生地球。重生归来,弥补前世遗憾。绝美校花,妩媚教师,冰山总裁,火爆警花,全都到我怀里来。嚣张纨绔,霸道武者,隐世宗门,统统给我跪下!这一世,一言决生死,十指断浮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宗门是怎样建成的

    宗门是怎样建成的

    灵魂穿越,附身邪派掌门。为了不被正道追杀,为了携美逍遥为了心中浩然正气,为了家国天下为了想要的一切,唯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带领邪派走上光明正道!且看夜阑如何扭转骂名,建成一个江湖敬仰的大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