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12500000006

第6章 中国知识分子与“九一八”事变

今年(2011)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80周年。考察一下中国知识分子对这一突发事件的反应,也是一种很好的纪念。

一、胡适的心情

1931年9月19日,也就是“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天,胡适在日记中写道:

今早知道昨夜十点,日本军队袭攻沈阳,占领全城。中国军队不曾抵抗。

午刻见《晨报》号外,证实此事。

此事之来,久在意中。八月初与在君都顾虑到此一着。中日战后,至今快四十年了,依然是这个国家,事事落在人后,怎得不受入侵略!(《胡适日记全编》第六册,155~156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日记中的“在君”,就是著名学者丁文江。1931年8月初,胡适在参加了一个复兴北京大学的会议之后,便带着儿子祖望与好友丁文江一同到秦皇岛避暑去了。丁文江是著名的地质学家,对军事问题颇有研究,二人在秦皇岛避暑时,自然会谈到40年前的甲午战争,以及战争以后中日两国的发展情况。

尽管胡适对于“九一八”事变早有预感,但这一事件还是让他的心情十分恶劣。由于什么事也不想做,他回忆起几个月前陈寅恪请他在其岳祖父唐景崧遗墨上题词的事。于是,胡适写了一首律诗题在上面:

南天民主国,回首一伤神。

黑虎今何在?黄龙亦已陈。

几枝无用笔,半打有心人。

毕竟天难补,滔滔四十春!

唐景崧(1841—1903)字维卿,广西灌阳人。早在中法战争期间,他就因为招抚刘永福的黑旗军以及在越南抗法有功,受到清廷的褒奖。随后,他以道台身份被派往台湾,通过办书院、兴科举、修铁路、劝农桑等方式,为当地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后,已经是布政使兼台湾巡抚的唐景崧,曾经七次致电朝廷,反对割让台湾。《马关条约》签订后,他拒不执行朝廷放弃台湾、撤回内地的命令,准备誓死抵抗日本侵略者。为此,他与丘逢甲、刘永福等人创建台湾民主国。民主国成立后,大家推举唐景崧为大总统,并制定以“黑虎”(黑色纹路的老虎)为图案的国旗。不久,日军在台北登陆,唐景崧因力量悬殊、寡不敌众而返回大陆。在此期间,胡适的父亲担任过台湾营务处总巡和台东直隶州知州,不仅参加了唐景崧领导的抗日斗争,而且还在回国途中因病去世,所以胡适在“九一八”事变以后,自然会想起这刻骨铭心的国恨家仇。

9月26日,胡适在写给周作人的信中不但将上述律诗录入,还两次提到自己的心情一落千丈,十分“没落”(《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册,83页,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83年版)。在这以后,一位署名为“敬”的人多次致信胡适,讨论应对时局的办法。此人在信中说:所谓办法,“有枪杆子与笔杆子两种”,有枪杆子就应该革命,有笔杆子则可以“唤起全国同情”(同上,85页)。此外,他认为“以党治国”的国民党“可谓恶贯满盈”,劝胡适不要为政府出谋划策(同上,90~91页)。

二、俞平伯的建议

“九一八”事变的前四天,也就是1931年9月14日,经过整顿的北京大学举行了开学典礼。当时蒋梦麟任北京大学校长,胡适任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在此之前,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简称中基会)为了提倡学术研究,拨出特别款项对北大实行资助,其中研究教授的年薪,从4800元到7200元不等。享受这一待遇的有15人,其中除了胡适以外,还有大家熟悉的丁文江、徐志摩、周作人、汤用彤、李四光等人。在北大设置研究教授的目的,用胡适的话来说,是为了实现“学术救国”的理想,并希望迎来中国的“文艺复兴”。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爆发了“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以后,北平学生纷纷罢课,并投入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面对这种情况,当时正在清华大学担任教授的俞平伯十分忧虑。他担心长此以往,普通民众和青年学生将会误入歧途,被人利用。于是他专程拜访胡适,建议胡适像当年办《新青年》那样办一个周刊,用“深沉之思想”、“浅显的文字”告诉大家,在这国难当头之际,应该在“息心静气,忍辱负重”的基础上,“提倡富强,开发民智”,从而实现“吾辈救国之道”(《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册,83~84页)。

俞平伯的建议其实是知识界的共同心愿。据蒋廷黻回忆,当时著名学者叶企荪和陈岱荪住在清华大学北院7号。“九一八”事变以后,因为他和金岳霖、张奚若、周培源、萨本栋、钱端升等人都喜欢去那里讨论时局问题,所以北院7号就成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沙龙,即蒋廷黻所谓“非正式俱乐部”。有一天大家在一起聚餐,出席的有胡适、丁文江、傅斯年、翁文灏、陶孟和、张奚若、吴宪、任鸿隽及其夫人陈衡哲等人。席间蒋廷黻提议应该办一个周刊,讨论中国面对的问题和知识分子在国难时期应尽的责任。这一建议遭到陶孟和的反对,但是却得到丁文江的支持。在丁文江的倡议下,大家拿出个人收入的5%作为办刊经费,并且由胡适负责编务。又经过一番酝酿,《独立评论》终于问世。

三、左舜生的言论

“九一八”事变以后,以左舜生为代表的中国青年党人则是另外一种表现。

左舜生(1893—1969),湖南长沙人。他早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法文系,1919年加入少年中国学会,任该会评议部主任,负责《少年中国》的编辑工作。1924年,中国青年党在上海创办《醒狮周报》,鼓吹国家主义,反对苏联,反对中国的苏维埃革命。左舜生加入该党以后,担任过《醒狮周报》总经理职务。“九一八”事变以后,左舜生与青年党人陈启天在上海创办《民声周刊》,并写了大量文章,呼吁“停止内争,一致对外”。

1931年10月24日,左舜生发表《且看今后的国民党》一文,希望“国民党能变成一个统一而有力的党派”。他认为这样一来,其他党派才能得到“健全的发展”。因此,“国民党能团结起来,不仅是国家之福,也是其他党派之幸。”(《左舜生年谱》,94页,台湾“国史馆”1998年印行)

10月31日,左舜生在《注意日本的所谓条件》一文中指出:“日本这一次的出兵占领辽吉,完全是对中国抱着一个算总账的态度,日本既下了一百二十分的决心,在他们是大有不达目的不止之势。我们立在国民的地位,遇着这样一个死不争气的政府,假如我们也不抱定一百二十分的决心,也不抱定一个与日本算一回总账的坚决态度,则不仅辽吉两省有名存实亡之忧,就想要在最近的中日交涉上稍稍有一点补救,恐怕也是不可能的事。”(同上,84~85页)

11月21日,因为日本要利用溥仪建立伪满洲国,因此左舜生在《日本利用溥仪复辟的严重性》一文中说:这件事一旦成功,日本每年支付数百万供养这个傀儡,而东北“一切军政、财政、交通、金融、警察的大权,则完全入于日本人的掌握。名义上是民族自决,满人治满,实际上则东北三省,已完全夷为朝鲜第二”了!(同上,85页)

11月28日,国民政府拟召开国难会议,左舜生在《我们理想中的国难会议》中说:“希望它不是一个虚应故事的东西,也不是一个敷衍残局的工具,它应该是在这个国难期中能够彻头彻尾去完成它救国工作的唯一机关。”与此同时,左舜生还希望“这个会不开则已,如果要开,它应该是全国经济、智慧、良心的总团结”。(同上,85~86页)。

此外,青年党领导人曾琦在“九一八”事变以后也提出两个建议:一是“建立国防政府,以武力收复失地”;二是“取消一党专政,合全国一致对外”。(《曾琦先生文集》上册,195页,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年发行)

四、丁文江的假设

1932年1月底,日本政府以保护侨民为由向上海发动突然进攻,十九路军奋起抵抗,史称“淞沪抗战”。随后,国民政府迁都洛阳,汪精卫担任行政院院长,形成蒋介石主管军事、汪精卫主管政治的局面。

8月初,汪精卫通电辞职,理由是自“九一八”事变以来,张学良不仅没有任何行动,反而“欲藉抵抗之名,以事聚敛”。汪精卫还说,“当此民穷财尽之际”,我绝不能“搜刮民脂民膏,以餍兄一人之欲”。随后,张学良也发表谈话,决定辞职。

对于这样一个局面,胡适提出三点意见:第一,“在这个国难最紧急的时期,负中央重责的行政院长不应该因对一个疆吏的不满意就骤然抛弃他的重大责任。”第二,政府对于张学良“致三千万人民数千万里土地陷于敌手”的大罪,应该明令惩处,追究责任。第三,汪精卫在通电中说张学良“欲藉抵抗之名,以事聚敛”,有攻讦之嫌。这说明政府还没有走上健康的政治轨道。(《独立评论》第13号,2页)另外,针对张学良也要辞职的表态,胡适还有如下劝诫:“少年的得志几乎完全毁坏他的身体和精神,壮年的惨痛奇辱也许可以完全再造一个新的生命。如果他能决心离开他现在的生活,到外国去过几年勤苦的学生生活,看看现代的国家是怎样统治的,学学先进国家的领袖是怎样过日子的,——那么,将来的中国政治舞台上尽有他可以服务效劳的机会。”这段话既推心置腹,又毫不客气。可惜张学良并没有听从胡适的忠告。

与此同时,丁文江以《假如我是张学良》为题在《独立评论》发表文章。他说:“大难当前,军政首领依然不能合作,真正使我们觉得中华民国的末日到了!”正因为如此,“我们只希望他(指张学良)牺牲一部分的实力,为国家争点人格,使日本人取平津必须出相当的代价。”

他还说:“假如我是张学良,要预备积极的抵抗,第一步先把司令部移到张家口。”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可以利用喜峰口、古北口、南口等天然屏障,另一方面是可以得到太原兵工厂“比较新式”的武器。

由于张学良还向中央政府索要巨额军费,所以丁文江又说:“假如我是张学良,我一定请中央一面派人点验我的军队的枪支人数军实,一面把所有华北的税收机关由中央派人接收。”言外之意,张学良在军队实力上有暗箱操作之嫌,在财务税收上有乘机搜刮之虞。在这篇文章的最后,丁文江作了这样的结论:假如张学良能够改弦易辙,“中华民国也许还有一线的希望!”(同上,5~6页)

此外,另一位著名学者任鸿隽也在《为张学良进一言》中说:既然有人指责张学良“藉抵抗之名,以事聚敛”,那么张学良就应该“做出一个毁家纾难的义举,自己拿出三五百万来做抗日的军费”(《独立评论》第15号,8~10页)。这样一来,所谓“聚敛”、所谓“要挟”、所谓“搜刮”等说法就会不攻自破,大家对张先生的人格与决心,也就不会怀疑了。

五、傅斯年的看法

“九一八”事变之后,担任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所长的傅斯年给自己的老乡、山东省图书馆馆长王献唐去信说:“弟自辽事起后,多日不能安眠,深悔择此职业,无以报国。近所中拟编关于东北史事一二小册子,勉求心之所安耳。”他还表示:在此国难当头之际,“废业则罪过更大,只是心沉静不下,苦不可言。”(《傅斯年全集》第七卷,103页,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一年以后,傅斯年在《独立评论》发表《“九一八”一年了!》的纪念文章。文章首先指出:“九一八”事变是“我们有生以来最严重的国难”——它不仅是近百年来东亚历史上最大的一个转折,也是20世纪继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以来的第三件大事。

紧接着,文章对这一事件做了进一步分析。傅斯年认为,从表面上看,“九一八”事变给我们带来四大失望:一是在此国难当头之际,统治者居然拿不出一个对应的办法来;二是面对如此巨变,普通老百姓仍然是醉生梦死,毫无振作的气象;三是国际社会对这一事件的反应始终是隔岸观火,麻木不仁;四是中国政治居然没有一条很好的出路。失望至此,就会绝望。因此不免想到以下三个办法:“一、自杀,免得活着难过。二、暗杀,暗杀国贼巨丑,乃下至污吏奸商,或者自己的仇人也可以。三、穷极享乐,只顾今朝,快乐反正赚到,因此死了尤妙。”

通过一番分析,傅斯年得出如下结论:如果从浅层次来看是绝望的话,那么从深层次来看则大有希望。“这希望不在天国,不在未来,而在我们的一身之内。”(《傅斯年全集》第四卷,30~38页)

此外,著名学者刘文典也在《独立评论》第19号、20号发表题为《日本侵略中国的发动机》的长篇文章,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

同类推荐
  • 三国之霸业

    三国之霸业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穿越者秦成,凭借自己对历史的一知半解,在铁血中开创自己的末汉霸业。正所谓:凛凛人如在,谁云汉已亡!不做悲情英雄,在这里,将会开启一个不一样的三国时代!
  • 伴读书童

    伴读书童

    不是公子爱江山,只是公子未成年。三十岁的大好青年,一晃回到蒙童孩提。虽然“学富五车”深谙处世之道,但可惜心从力不从。辅佐君王成就大事?还是做一个平头百姓寻一世开心?“一如侯门深似海,小姐,等我成年再嫁也不迟啊……”
  • 明末光辉

    明末光辉

    一个半疯半明的杀人犯,除了能吃外,亦有情有义。一个曾经的军统局特务,酷爱沉思,曾经冷血无情。当杀人犯与特务搅在一起时,会发生什么?本人猜不透,但:或许有浴火重生;或许有死了都要爱;或许有人间正道是沧桑;或许有!或许有!或许有!
  • 挂机之争霸三国

    挂机之争霸三国

    什么我穿越到三国了,还奖励我一个不用练功就能升级的系统,那就让我来好好看看这个时代是什么样子的。
  • 人间不许成精

    人间不许成精

    在漫长的历史中,流传着许多灵异故事,故事中有三界六道,有神仙妖魔,他们呼风唤雨、翻江倒海,引发人间无数灾难。今天,再也无人见过灵异,更无人因他们遭遇灾难,这是岁月静好,还是有人在默默的,为我们负重前行?云逍遥,一位喝米汤长大的孤儿,因为一个令他成为孤儿的天赋,莫名肩负起一件从远古传承至今的重担——御灵天下!大隋已倒,大唐未兴,天下大乱,烽烟四起,两界六道无数势力对人间蠢蠢欲动,传说中的灵异祸乱天下。云逍遥为了妻妾如云的富家翁理想,不得不扶持李世民稳固人间,大战反王,同时深入两界六道搅动风云,一路见证英雄热血,体会苦乐人生,收获如花美眷,最终挑起重担,默默为人间负重前行。
热门推荐
  • 武耀星门

    武耀星门

    简介:星魂存在于星门内,用星匙开启星门,可以获得星魂,让武者拥有强大的力量。陆羽自幼凝练出了独一无二的‘万能星匙’,可以开启任何一座星门。无奈陆羽却没有感应星门的能力,因此一直没能打开星门,获得星魂。而一次偶然,陆羽获得了一副星图,这份星图上标记了几乎大陆上所有星门所在的位置……
  • 赤火飞鱼

    赤火飞鱼

    小说主要讲述了一段妖界中卷起的风云变幻,飞鱼想要逃离这片海,当他终于成为了陆上的一只鱼,一切是否还能如当初期待的那样美好,而遇见了赤火,是否也是遇见了情劫,妖界传闻中的痴恋,到最后赤火和飞鱼的结局又将会是如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商市阴阳法官

    商市阴阳法官

    白云黄鹤道人家,一琴一剑一杯茶,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染人间桃李花。千百年来,民间传说秦岭深处隐藏着诸多修炼的能人异士,商市地处秦岭腹地。民国伊始,政局动荡,天下大乱,妖魔鬼怪趁乱出世,横行人间。“咣,咣,咣”谁呀,雾臣推开门“白先生在吗?金陵有妖兴风作浪,祸害百姓。我请法官出山”门外人答道听到声音,躺在葡萄架下的白先生站起来,看看满天的繁星,眉头微皱“看来安稳日子到头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小哥哥,网恋嘛

    小哥哥,网恋嘛

    某知名电竞女主播平生有两大爱好:1.看小说。2.撩作者。在书评区各种情话骚到飞起。一天却突然被....反撩了?忽然每天被甜言蜜语轰炸,再也把持不住。洛一一矜持一笑:"网恋嘛,小哥哥~"
  • 狂怒骑士

    狂怒骑士

    卡斯塔诺大陆,濒临破灭之地,一个注定迎来浩劫的世界。于此,亡灵入侵,恶魔苏醒,残阳陨落,永夜降临。巫妖、巨龙、圣者、邪神的身影纷纷现世。阴谋、背叛、掠夺、战争的戏码频频上演。脆弱的秩序于祸乱中崩坏,文明的旗帜飘摇欲坠。但当这动荡的年代到来之际,资深玩家乌尔斯意外返回灾厄爆发的前夕。断剑重铸,骑士归来,不屈的意志向命运嘶吼咆哮。死亡与希望交织,机遇和危患共存。面对预知的未来,他誓以先觉者之躯披荆前行,挥舞锋刃斩破黑暗重塑黎明。火与弦的乐章奏鸣英雄的史诗,血与酒的正义呼唤失落的荣耀。简而言之,这是一个携系统穿越的狂战士在游戏异界叱咤风云,力挽狂澜的传奇之旅。
  • 魂卡帝国

    魂卡帝国

    主角聂明宇22岁,碌碌无为的他混迹于都市夜场之间,但一个从天而降的名为魂霸的外星科技系统改变了他的人生。借助魂霸系统,张飞、李世民、时迁、商纣王等等历史人物的灵魂来到了他的身边,并将他们千百年来为人所称颂异于常人的能力借给了聂明宇。随着这些历史人物越来越多的到来,聂明宇自身的能力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张飞的巨力、李世民的驭人之术、时迁的无所不偷、商纣的残暴与荒淫……让他迅速的建立起了一个只属于他自己的无疆界的帝国。驭人无数,纵横花丛!
  • 林少的宠妻指南

    林少的宠妻指南

    她江挽衾的大哥的公司破产,其它的八个哥哥因此,他们的职业生涯也遇到了大难,她蓝颜月在四岁时走丢,父母太担心她,去世了,而她也在十四岁时被认了回来,在家还有被认领回来的两个和她一样大的女孩,在蓝家破产时逃了。现在,她重生了,她当时想追回和她一样大的女孩,结果被她们推开了,一辆货车过来把她撞死了,而这一幕正好就被几个哥哥看见了,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想为自己报仇。就算他们不报仇,她江挽衾,也必定要报!江挽衾那如沐春风般的笑容,让林陌言动容了,“小妖精,穿成这样是专门来给我看的吗?”欢迎收看七语的《林少的宠妻指南》!喜欢的给点票哦~
  • 第五次开始的世界

    第五次开始的世界

    “再研究下去是很危险的!”白褂女子将手中的资料拍到桌子上,看向面前的男人。“……”男人没有多说什么,继续调整手中的仪器。……在自己的成年礼过后,人族最大的王国中,举世无双的冰术式天才,同时也是王国的公主——斯卡尔,在第二天的夜晚将自己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斯尤克,带离王国。仅仅数日就与数人有所交集,并被卷入兽族领域的权利纷争,但面对这一切,从未来到兽域的斯卡尔似乎对这一切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