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293700000008

第8章 你能把话说得滴水不漏

自讨没趣的县令:察言观色也是一种说话艺术

一个举人经过三科,又参加候选,得了一个山东县县令的职位。第一次去拜见上司,想不出该说什么话。沉默了一会,忽然问道:“大人尊姓?”这位上司很吃惊,勉强说了姓某。县令低头想了很久,说:“大人的姓,百家姓中所没有。”上司更加惊异,说:“我是旗人?贵县不知道吗?”县令又站起来,说:“大人在哪一旗?”上司说:“正红旗。”县令说:“正黄旗最好,大人怎么不在正黄旗呢?”上司勃然大怒,问:“贵县是哪一省的人?”县令说:“广西。”上司说:“广东最好,你为什么不在广东?”县令吃了一惊,这才发现上司满脸怒气,赶快走了出去。第二天,上司令他回去,任学校教职。究其原因,便是不会察言观色。

很多专家都把察言观色作为社交的重要能力。如果看不懂他人的脸色,就别想读得出对方的心声。不知道对方的一个动作、一句话隐含的意思,就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所以,在社交场合懂得“看脸色”、见机行事就显得尤其重要。不论是跟上司要求升职还是加薪,或是与客户合作、谈判,还是与家人朋友和谐相处,都需要敏锐的观察力来解读对方心意,才能知进退,从而圆满达成任务。

多数人认为察言观色是一个含有贬义的词。一提起“察言观色”,许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之类的词。其实察言观色并不是一开始就含有贬义的意思,只是,由于将历史人物特别是奸臣定格为善于察言观色的人,导致一提到这个词,很多人就从心理上不愿接受。其实察言观色人尽可用,只不过用的对象不同,用的手段不同,用的目的不同,出来的效果和评价也必然不同。例如,人民公仆总是心系百姓,能真心诚意体察民情,观察民色,善于从街谈巷议和世象百态中倾听民声、了解民意,随时随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这样的“察言观色”为人称道,堪为楷模;而历史上的和坤、李莲英之流则把“察言观色”用在揣摩“圣意”、曲意逢迎以获取高官厚禄上,一天到晚费尽心机地溜须拍马,千方百计投其所好,讨其欢心,自然为后人所不齿。

实际上,察言观色是一切人情往来中的重要技术。不会察言观色,就看不出对方的喜好,找不到与对方沟通的点,甚至有可能犯下对方谈话的禁忌。这就好比一个不会见风使舵的水手,不知道自己是在顺风还是逆风中行驶,说不定就会在小风浪中翻了船。有的时候直觉虽然敏感却容易受人蒙蔽,懂得如何推理和判断才是察言观色所追求的顶级技艺。

我们常常听人议论说某人“有眼色”,其实这里的“眼色”也就是察言观色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眼色”,我们才能从一个人的言辞中分析出他的性格、喜好;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眼色”,我们才能从他的表情眼神窥探到他的内心;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眼色”,我们才能从他的坐姿、穿着上识别他的整体,对其内心意图洞若观火。我们拿观察对方的眼神为例。如果对方的眼神散乱,便可明白他暂时没有想到解决的办法;如果对方眼神横射,仿佛有刺,就意味着他对今天的谈话异常冷淡,此时就不要再多费口舌,从速借机退出是上策;如果对方眼神阴沉,则表明对方是个狠角色,与他交涉,须得小心谨慎;如果对方眼神似火,便表明他此刻怒火中烧,此时你不应继续紧逼,要想办法与他妥协,再寻转机;如果他眼神恬静,面带笑意,表明他对某人某事比较满意,这时你不妨多说几句溢美之词,很有可能有求必应。

所以,只要多用份心,你就能深谙察言观色的道理,破译人际沟通的谜题,从而造就真正的双赢关系。

她让责怪变成了赞叹:掌握好道歉的艺术

在飞机起飞前一位乘客因吃药向空姐要一杯水,空姐承诺在飞机进入平稳飞行状态后会立刻把水送过来。但是飞机进入平稳飞行状态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空姐还没有把水送来,那位乘客再次按响了服务铃。一听到铃响,空姐立刻意识到自己工作的失误,便很快地端着一杯水来到那位乘客面前,微笑着向乘客道歉:“先生,实在对不起,由于我的疏忽,延误了您吃药的时间,我感到非常抱歉。”但这位乘客并没有接受她的解释,并拿定主意要投诉这位服务员。

事后,为弥补自己的过失,这位空姐每次去客舱给乘客服务时,都会真诚地对这位乘客说一句“对不起”,而且始终面带微笑地询问他是否需要水或其他服务,这位乘客都没有理睬。飞机到达目的地之前,那位乘客要求空姐把意见登记簿给他送过去,空姐以为他会投诉她,但当所有乘客离开后,她打开一看发现,那位乘客这样写道:“在整个过程中,你表现出的真诚的歉意,特别是你的微笑和‘对不起’,深深打动了我,使我最终决定将投诉信写成表扬信!你的服务质量很高,下次如果有机会,我还将乘坐你们的这趟航班。”

据这位乘客说,在空姐第二次向他道歉时,他认为这是应该的,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但在服务员第三次向他道歉时,他投诉的念头有点动摇了,开始想原谅这个空姐工作中的疏忽;在空姐第四次向他道歉时,他已经彻底原谅了她;在空姐第五次向他说“对不起”时,他开始怀疑自己先前要投诉的想法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所以最后在下飞机之前,这位乘客在意见登记簿上表扬了那个服务员的“优质”服务。

有一句话说得好:“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个人再聪明能干,也会有犯错误的时候。人在做了错事之后,往往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拒不认错,找借口为自己辩解开脱;另一种是坦诚认错,向大家说声“对不起”,并勇于改正,找出解决的途径。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时会因某种原因打扰别人、影响别人,或是给别人带来某种不便,在这种情况下,均应向他人表示歉意。道歉能使人与人之间即将产生冲突的气氛缓和下来,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化干戈为玉帛。而通过自己的言语表达,让对方欣然接受和谅解,则是需要我们学习和训练的基本语言技能。表示歉意的词语通常有:“对不起”、“请原谅”、“很抱歉”、“打扰了”、“给您添麻烦了”,等等。

道歉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没有掌握其中的要诀,不但达不到修补关系的目的,甚至让人觉得像火上浇油。

向人表示歉意时,首先要面对现实。道歉并非耻辱,而是一个人襟怀坦荡、深明事理、真挚诚恳和具有勇气的表现,体现了一个人的素质修养。所以道歉时绝不能遮遮掩掩、扭扭捏捏,而应真心实意地表达歉意。

其次,要注意方式。如因一些小事打扰别人或引起别人不快的话,就应马上道歉,损坏别人的东西要主动提出赔偿。对于一些比较严重的误会或产生口角纠纷,事后感到自己有错,可以说一些婉转的话表示歉意,如“前些日子我误会了你,请不要放在心上”,“我太冲动了,你不要介意”。

有时,通过主动打招呼,邀对方一起娱乐,也可达到既表示了歉意也不失面子的效果。除了直接表达歉意外,还可以通过书信、第三者转达等方式向人道歉。这样也可达到道歉的目的,又可免去一些难堪的局面。

道歉有三个要素:承认错误、遗憾以及为这件事情负责,你可以同时表达这三点,但是不一定要三个都表达,应该视情况而定。很多人没有把这三点分开,因此觉得道歉令人羞愧。

道歉是一件很细节的行为,但又是让很多人忽视的动作。然而,有了过失和错误,就应该及时道歉,说声“对不起”。“对不起”是消除后遗症的“定心丸”,说得越及时越好,说得越真诚越好。道歉既是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不但能弥补过失,还能增进情谊,化解危机。

学会说“对不起”,看似简单,但它的效用,是别的字眼无法比拟的。“对不起”能使强者低头,使怒者消气,使说话者更加成熟。要做到真正有效的道歉,应该注意以下五点:

1.用清楚和正确的文字,而非煽动性的文字

通常,受侵犯者要的,无非是你承认错误,并且表示以后不会再发生。因此,过多情绪性的字眼,并没有帮助。

2.别为错误的对象道歉

很多人喜欢针对可以被原谅的事情道歉。但是如果他们道歉的重点,和被侵犯者感觉的真正错误,并没有关连,那么道歉动作并没有解决问题,犯错者仍然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更糟的是,犯错者心存侥幸,扭曲状况,反而会进一步激怒对方。

3.思考道歉的角度

道歉可以用角色对角色,或个人对个人的方式进行,看哪种状况比较容易。举例来说,学生会里两位干部在语言上起了冲突,如果一方仍然对对方心中有气,可以站在职位角色的立场,向对方表达:“我们都是同学,而且又同在学生会里工作,我应该要更了解我们之间的差异。我很抱歉先前讲话很粗鲁。”这么一来,即使对方仍然余怒未消,但对立气氛已经比较缓和。

有时候,个人对个人的道歉比较管用。例如,“我不同意你对这件事的立场,但是我很希望未来仍然能和你共事,因此很抱歉我刚才说话语气太过火。”选择你觉得比较容易的方式进行。

4.不要“表达”遗憾,而是真正地沟通你的遗憾

让对方接收到你的信息,把重点从你身上转到对方身上,以及道歉的三个要素上,也就是承认错误、感觉遗憾和负起责任,这样会让对方较能接受道歉。

5.道歉不是简单的“对不起”

有些人以为,只要告诉对方“对不起”,就是道歉,事实上完全不是这样。太多时候我们听到一些官腔式的、模糊的道歉语句,但是却感受不到道歉的诚意。道歉的重点在于:发出清楚、直接、诚恳的道歉信息。

如果你觉得道歉的话说不出口,可用别的方式代替。吵架后,一束鲜花能令前嫌冰释;把一件小礼物放在餐碟旁或枕头底下,可以表明悔意以示爱念不渝;大家不交谈,触摸也可传情达意,千万不要低估“尽在不言中”的妙处。

切记道歉并非耻辱,而是真挚和诚恳的表现。伟人也有道歉时,邱吉尔起初对杜鲁门的印象很坏,但后来他告诉杜鲁门以前低估了他,当然,这句话是以道歉方式做出的赞誉。

除非道歉时真有悔意,否则对方不会释然于怀,道歉一定要出于至诚,要堂堂正正,不必奴颜婢膝。你想把错误纠正,这是值得尊敬的事。应该道歉的时候,就马上道歉,越耽搁就越难启齿,有时会追悔莫及。要抓住时机不要放过机会。你如果没有错,就不要为了息事宁人而认错,要分辨清楚深感遗憾和必须道歉两者的区别。

有些过失是可用口头表示歉意并能奏效的,但有些过失不仅需要口头向对方表示歉意,而且还需要有改正过失的具体行动。因为改正过失的行动往往是最真诚、最有力、最实际的道歉。

口才一点通 道歉的技巧

道歉的技巧各种各样,最常见的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说明失误原因

当错误已经酿成的时候,当事人首先要坦率承认错误,真诚道歉,使对方的怒气渐渐平息下来。然后再从主客观方面出发,向对方分析自己失误的原因,说明自己的难处,在一般情况下,对方都会理解你的苦衷,谅解你的过失。

2.夸大自己的过错

当你把自己的过错夸大的时候,也意味着你有着一颗勇于承担责任的心,同时也表达了希望得到理解的愿望。你越是夸大自己的过错,对方越不得不原谅你。

3.赞美对方

大多数人受到赞美后,都会不自觉地按赞美的话去做。丘吉尔起初对杜鲁门的印象很坏,但后来他告诉杜鲁门,说以前低估他了。这种赞美方式让两人的关系一下子变得亲密了好多。

4.分析利弊以道歉

分析利弊可以让对方感到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想问题,这样有利于对方接受道歉。在我们的生活中,与人交往难免会有说错话的时候。如果你的言行因不慎而给他人带来了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和经济上的巨大损失,你就应该及时地向对方承认错误,真心道歉,以求得对方的谅解和宽恕。如果确实是自己错了,对自己所做的事要勇于承认,不找借口,也不采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当然,如果自己确实没错,也没有必要为了息事宁人而向人家表示歉意。事情发生了,最好不要拖延时间,要马上道歉,越早越好。如果错过时机再道歉,不仅道歉的话会难以说出口,而且会让听者认为你没有诚意,失去应有的效果。

表示歉意时要有诚意,要充分显示出内心的歉疚,如果只是漫不经心地说一声:“对不起,还要怎样?”不但于事无补,还会使事情恶化。当你道歉之后,对方的怒气或怨气肯定还没有完全消除,这时要耐心倾听对方诉说,让对方重复发泄内心的不满。从不满到谅解总需要一个过程,切不可操之过急。如果你耐不住性子说一句:“我都道歉了,你还没完没了的,真是无理取闹!”这样不仅会前功尽弃,还会重新激化矛盾。

如果是亲人之间发生了小矛盾,最好的道歉方式是选用一些日常性的习语、爱称,或者改变人称。一般来说,这类语言感情色彩较重,容易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从而起到道歉的作用。

在向别人道歉时,也可以使用自责的方式。这可以让对方明白自己向对方道歉的意图,且能显示出自己豁达、率直、敢作敢当的风范。有位领导由于脾气不好,经常得罪人。后来,经人提醒之后,他学会了以自责的方法进行委婉的道歉,赢得了人心。道歉还可以采取述利析弊的方式。述利析弊可以让对方感到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想问题,接受道歉对自己有好处。

罗西尼脱帽:把握好说话轻重的艺术

有一天,一个人拿着一份七拼八凑的乐曲手稿来向19世纪著名的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请教。在演奏过程中,罗西尼不停地脱帽。那位来访者问他:“屋子里太热了吗?”罗西尼回答道:“不,我有见到熟人脱帽的习惯,在阁下的曲子里,我碰到了太多的熟人,不得不连连脱帽。”

罗西尼巧妙地用“太多的熟人”的词语来暗示曲子缺乏新意,抄袭太多,既含蓄又明确地向对方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既不伤情面,又达到了目的。

人人皆知说话时有一个轻与重的分寸问题,但这个分寸怎样把握呢?要把握好说话轻与重的分寸就必须首先认清说话的对象——听话人的具体情况,如果听话人是一个很通事理的“明白人”,你说的话就不必太重,蜻蜓点水,点到为止,一点即通,一点即透。这样的人就像一面灵通的“响鼓”,鼓槌轻轻一击,就能产生明确的反应。对这样的人,你何必用语言的鼓槌狠狠地擂他呢?而相反,若听话人头脑不聪,或悟性太差,即使是犯了错误也迟迟反省不过来,这就是个“呆鼓”,你若不用重槌敲他,他就一时半会儿也反应不过来。

所谓“重”就是把话说得直露些、尖刻些、有一定力度,有一定的警示性。而所谓“轻”则是把话说得隐晦些、浅淡些、客气些、简单些。由此可见,说话的轻与重的确是一门艺术。

1.借彼说此

利用两个事物之间的某一相似点,借用甲事物来说明乙事物,不仅通俗易解,还能增强说服力,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唐朝贞观年间,宰相封德彝鉴于兵源不足,便向唐太宗建议将不到参军年龄的中男(唐初十六岁为中)体格健壮者简点入军。唐太宗当即表示同意,并令中书省起草诏令,送门下省审议后,交尚书省执行。但当这一诏令送至门下省时,专门负责签名盖章的门下省官员给事中魏征却拒不签字,中间虽经多次交涉,均未成功。最后,封德彝只得向唐太宗作了如实汇报。太宗听罢大怒,立即派人召来魏征,声色俱厉地说:“简点健壮中男入军一事,是我已经同意的。这件事究竟与你有何干系,竟这样固执地不肯同意,我真不明白你这是甚么意思?”魏征郑重地回答道:“竭泽而渔,虽能一时打到鱼,但明年就无鱼了;焚林而猎,虽能一时捕到兽,但明年就无兽了。如果将中男简点入军,那么这些人原来承担的租赋杂徭,将如何取给?并且兵不在多,关键在于如何训练。如果训练得法,人百其勇,何必凑数?”接着,还一连列举了唐太宗即位以来失信于民的二三件事。最后,还严厉地指出,如果常此以往,怎能取信于民?唐太宗听后,沉吟半晌,终于诚恳地说道:“我没有深思熟虑,竟犯了这么大的过失。如果长此以往,还能求得天下大治吗?”遂立即下令停止简点中男,并赏赐给魏征一口金瓮。

在这段话中,魏征借用借彼说此的技巧,十分具有说服力,因而成功地劝说唐太宗改变了主意。

2.正话反说

有一则宣传戒烟的公益广告,上面完全没提到吸烟的害处,相反地却列举了吸烟的四大好处:一能节省布料:因为吸烟易患肺痨,导致驼背,身体萎缩,所以做衣服就不用那么多布料;二可防贼:抽烟的人常患气管炎,通宵咳嗽不止,贼以为主人未睡,便不敢行窃;三可防蚊:浓烈的烟雾熏得蚊子受不了,只得远远地避开;四能永葆青春:不等年老便可去世。

这里说的吸烟的四大好处,实际上是讲吸烟的害处,此处用的是一种“正话反说”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说,把原本想说的话的角度,以另一种方式表达出来。

3.暗藏释说,以柔克刚

在日常生活中,直接辱骂别人,听话人当然很容易能听出来,如果说话人是利用晦话隐语来侮辱人,听话人就更应注意了。听话人不仅要善于听出对方的恶意,而且必要时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给对方一个含蓄的回击。

有一位商人见到诗人海涅(海涅是犹太人),对他说:“我最近去了塔希提岛,你知道在岛上最能引起我注意的是什么?”海涅说:“你说吧,是什么?”商人说:“在那个岛上呀,既没有犹太人,也没有驴子!”海涅回答说:“那好办,要是我们一起去塔希提岛,就可以弥补这个缺陷。”

这里商人把“犹太人”与“驴子”相提并论,显然是暗骂“犹太人与驴子一样,无法到达那个岛”,而海涅则听出了对方的侮辱和取笑,回答时话里有活,暗示这个商人是个驴子,使得商人自讨没趣。

4.反唇相讥,让取笑者自取其辱

晋朝刘道真虽然读过书,但由于遭受战祸,流离失所,无以为生,不得不到一条河边当纤夫。刘道真素来嘴不饶人,喜欢嘲笑别人。一天他正在河边拉纤,看见一个年老的妇人在一艘船上摇橹,便嘲笑说:“女子为什么不在家织布,而跑到河里划船?”那老妇反唇相讥道:“大丈夫为什么不跨马挥鞭,而跑到河边替人拉纤?”

又有一天,刘道真正在草屋里与别人共用一只盘子吃饭,见到一个年长的妇人领着两个小孩从草屋前走过,三个人都穿着青衣,就嘲笑他们说:“青羊引双羔。”那妇人望了他一眼,说道:“两猪共一槽。”刘道真无言以对。

在交际场合,遇到某些小人含沙射影,指桑骂槐,我们可采用以下策略:

(1)以牙还牙

及时巧妙地抓住对方讲话内容中的漏洞反戈一击,来揭露其丑恶,戏弄其无知,回击恶意的挑衅,以解脱自己的窘境。

安徒生十分简朴,曾戴着一顶破帽子在街上行走,有个过路人取笑他:“你脑袋上边那个玩意是什么?能算是帽子吗?”安徒生随即回敬道:“你帽子下面那个玩意是什么?能算是脑袋吗?”安徒生这一答话,就是沿用对方讥笑话的句式来讥笑对方,给人痛快酣畅之感。

(2)以退为进

有时在交谈中,表面退缩,实则是为了更有力的反击,就像拉弓射箭一样,先把手往后拉,目的是为了把箭射出去更有力。

古代齐国晏子出使楚国,因其身材矮小,被楚王嘲讽道:“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说:“齐国首都大街上的行人,一举袖子能把太阳遮住,流的汗像下雨一样,人们摩肩接踵,怎么会没有人呢?”楚王继续揶揄道:“既然人这么多,怎么派你这样的人出使呢?”晏子回答说:“我们齐王派最有本领的人到最贤明的国君那里,最没出息的人到最差的国君那里。我是齐国最没出息的人,因此被派到楚国来了。”几句话说得楚王面红耳赤,自觉没趣。这个故事中晏子的答话就是采用以退为进之法,貌似贬自己最没出息,所以才被派遣出使楚国,这表面上是“退”,实则是讥讽楚王的无能,是“进”,以退为进,绵里藏针,使楚王侮辱晏子不成,反而受到奚落。

(3)暗藏锋锐

在某些场合,将某一固定说法拆开来解释,赋予其新奇意境,能使之化腐为奇,博得喝彩。

有一次,周恩来总理接见美国记者,有个不怀好意的记者挑衅性地问道:“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马路呢?”周恩来总理听了,很自豪地回答说:“我们中国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简称为马路。”那个记者听后哑口无言,一副窘态。

周总理这一妙答,巧妙利用拆调法,创造了一种新奇的含意,时而山重水复,忽而柳暗花明,点石为金,化拙成巧。既维护了中国人的尊严,又巧妙地回击了那个美国记者。真可谓“藏锋处鬼神莫测其奇,露锋时泰山难挡奇锐”。

话里藏话,总体上有两个基本功:一是能够听出对方的弦外之音,恶毒用意,否则便会成为笑柄,被人耍了自己还陪着笑脸。二是要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话说得很艺术,又让听话之人心领神会,明白你话中的锋芒所在。你的敌人发出的旁敲侧击之音,暗含恶毒之意,这是一种无形的霹雳,甚至会让你身败名裂,万万不可小瞧。对待居心不良者暗算之“飞镖”的上策便是接镖有术,还以颜色。维护自己的名声和面子,是自我保护,立足于世的必备功夫。

女孩用赞美征服小混混:说出有创意的赞美

几个不三不四的小混混拦住一个漂亮的女孩,带头的一个人伸手摘掉了女孩头顶上的帽子,显得不怀好意的样子。在紧要关头,女孩既没有惊慌失措,也没有破口大骂,而是冷静地说:“我的帽子很漂亮,是吗?”

“当然,它和你的人一样美。”带头的混混戏弄道。

这时女孩显得更加大方、有礼,说:“你一定是想仔细看看,好给你的女朋友买一顶吧?她戴上一定也很漂亮。我一看就知道你不是那种随意戏弄人的人。”

“当然是这样。”混混们被女孩的气度和语言征服了,已经有点脸红了。这时女孩又调侃地说道:“我看你还是别买了。”“为什么?”“别人会给摘去的。”这时混混们意识到应该物归原主了,于是把帽子还给了女孩。

女孩用机智的话语把自己从危险境地中解救出来。她的一番话中,真正镇住对方的是那一句赞美:“我一看就知道你不是那种随意戏弄人的人。”这句话牵住了对方的牛鼻子,迫使小混混只能回答“是”,反而就不敢,也不好意思再胡搅蛮缠、无理取闹了。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美誉。古往今来,和气待人,和颜悦色被视为一种美德。《礼记·仪礼·少礼》说:“言语之美,穆穆皇皇。”“穆穆”指恭敬,“皇皇”指正大。汉代学者刘向在《说苑》中说:“辞不可不修,说不可不善。”社会发展到今天,语言美已成为做人的基本要求。对于青少年朋友来说,更应该注重语言美。

语言美从形式上看,应该理解为语气亲切,语调柔和,语言含蓄,措辞委婉;从内容上说,则要求学会赞美别人。

赞美别人是一门高深的艺术,恰如其分的赞美带给身心的是欢愉,真诚的赞美如同阳光恩泽万物。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人人都渴望被别人赞美,这是出于人的自尊需要,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求。它代表自己被别人认同、被别人接纳、被别人欣赏,代表自己的一种存在价值。这绝对不是虚荣心的表现,而是渴求上进,寻求理解、支持与鼓励的表现。

给予别人真诚的赞美,就仿佛用火把照亮别人的心田,激发起被赞扬者前进的信心和动力。体现了对人的尊重、期望与信任,并有助于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和友谊,是协调人际关系的好办法。人人皆有可赞美之处,只不过长处优点有大有小、有多有少、有隐有显罢了。只要你细心,就随时能发现别人身上有可赞美的闪光点。学会赞美别人,往往会成为你处世的法宝。

那么,青少年朋友应当如何赞美别人,怎样才能说出有创意的赞美?这就需要掌握一些赞美的艺术。

1.赞美要“诚”

所谓“诚”,就是要发自于内心,让别人切实感受到你的诚意。

首先,态度要真诚。在赞扬别人时,要与对方有目光上的交流,如果东张西望,就会给人以心不在焉、虚情假意的感觉;赞扬的话要实在,如果一个女孩长相一般,你却对她说:“你真是美若天仙。”对方会立即认为你是油腔滑调,诡诈虚伪,往往会弄巧成拙。如果你着眼于她的服饰、谈吐、举止,发现她这些方面的出众之处并予以真诚的赞美,她一定会高兴地接受。真诚的赞美不但会使被赞美者产生心理上的愉悦感,还可让你经常发现别人的优点,从而使自己对人生持有乐观、欣赏的态度。同时,要养成在第一时间给别人以肯定的习惯,不要在有事求人时才称赞别人。太过功利的赞美会让他人产生怀疑和不屑。

其次,言语要真诚。最真诚的赞美往往是最自然朴实的,不是过分夸张和矫揉造作的。

2.赞美要因人而异

人的素质有高低之分,年龄有长幼之别。所以,赞美别人要因人而异,突出个性。年长者希望别人不要忘记他“当年”的业绩与雄风,因此在与其交谈时可多多称赞他引以为豪的过去;对于年轻人,不妨赞扬他的青春活力、创造才能和开拓精神,并举出具体的实例,证明他确实能够前程似锦;对于商人,可以称赞他头脑灵活、管理有方、生财有道;对于领导干部,你可以称赞他一心为公、廉洁清正;对于知识分子,则可以称赞他知识渊博、宁静淡泊……当然,这一切要依据事实,切不可虚夸。

3.赞美要独具匠心

一个学识出众但长相一般的女孩,如果你赞美她的专业水准高,也许她并没有多少感觉,因为她自己对这一点充满了自信,而且这一方面的赞扬她已听得太多了。可是如果你赞扬她“走路姿势很优雅,显得很有气质”的话,她可能就会深深地记住这句话。

4.赞美要合乎时宜

赞美的效果在于相机行事、适可而止。当别人计划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时,开头的赞扬语能鼓励他下决心做出成绩,中间的赞扬语有益于对方再接再厉,结尾的赞扬语则可以肯定对方的成绩,为其指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5.赞美不仅要锦上添花,更须雪中送炭

俗话说:“患难见真情。”当一个人身处逆境的时侯,他很难听到一声赞美的话语。这时候如果我们鼓励、赞美他,不仅可以使得他振作精神,还可以大大增进彼此间的友谊。

6.赞扬还可以有间接、含蓄的表达方式

对于任何一个人,最值得赞美的,不是他身上众所周知的明显的长处,而是那些蕴藏在他身上,既极为可贵又尚未引起重视的优点。这种赞美,为进一步开发他潜在的智慧与力量开辟了一个新领域,有助于他在攀登事业高峰的征途上,更上一层楼。内容明确,有创意的赞美更可贵也更可信。与其空泛、笼统地赞美对方很聪明、能干,就不如具体地赞美他办成的几件聪明事,这样才有助于他真正发现、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激发起更强的上进心、荣誉感、自豪感。赞美也不一定局限于对个人,也可包括对他所从事的职业、所属的民族,及至他工作的单位、就读的学校。这种对群体的赞美,在现代的集体社交活动中,具有特殊的公共关系效果。有些人不习惯于当面直接赞美别人,或不习惯于当面被别人直接赞美,恰如其分的间接赞美,其意义与效果并不亚于直接赞美。

还可以运用眼神、动作、态度等非语言形式向对方暗示。比如,你可就某一问题恭敬地请教别人;十分认真地倾听某人的谈话等。有时侯,我们还可以通过转述别人的话“某某觉得你……”来赞美对方,这样双方都会觉得更自然、更亲切。

7.莫说不当的赞美

赞美的话要恰到好处,有一些赞美之词,由于表达不当,会让对方听起来感觉不像是赞美,更像是贬低或侮辱。这样,赞美就被打上了折扣,结果自然事与愿违,不欢而散。

有一个男青年,在饭店遇到一位认识的女孩,她正和一位女伴在用餐。女孩显然是刚参加完一个重大活动,穿得很漂亮,还精心打扮了一番。男青年走上前去,对女孩说:“哇,婷婷,你今晚真漂亮,真像个女人!”女孩听了很不高兴道:“那我平时看上去像什么?”

有时,你的赞美很有可能暗含对对方缺点的影射。比如:“太好了,在一次次半途而废、错误、失败之后,您终于成功了一回。”

还有时,你的赞美之词可能会不经意间流露出对对方的不信任。比如:“真没想到,你竟然会获奖!”“呵,你居然成功了,真让人难以置信啊!”

赞美的话一定是字字珠玑,让人感到如沐春风似的,就好像空气清新剂,可以振奋精神,可以“美化”气氛。但是再好的清新剂也会有过敏者,所以,一定要掌握好使用赞美话的原则。

石学士和瓦学士:调侃自嘲的艺术

古代有个石学士,一次骑驴不慎摔在地上,一般人一定会不知所措,可这位石学士不慌不忙地站起来说:“幸亏我是石学士,要是瓦的,还不摔成碎片?”一句妙语,说得在场的人哈哈大笑,自然这石学士也在笑声中免去了难堪。

人际交往中,在他人面前蒙羞、处境尴尬时,用自嘲来对付窘境,不仅容易找到台阶,而且还会产生幽默的效果。

所谓“自嘲”,顾名思义就是自己嘲讽自己。自嘲,是一种幽默的说话方式,一种幽默的生活态度,一种心理调节的方式,一种人生智慧的表现。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表面上是嘲弄自己,却是另有意蕴。

自嘲不仅反映出一个人的聪明智慧,还显示出了一个人的随机应变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自嘲、解嘲既不是毫无意义的插科打诨,也不是没有分寸的耍嘴皮子。自嘲是要在入情入理中表现一个人的机智应变能力。当令人难堪的事实已经发生,运用自嘲,能使你的自尊心通过自我排解的方式受到保护,并且还能体现出你大度的胸怀。

1.先发制人

当一个人认为自己可能会被他人指责时,不妨采用先发制人的方法数落自己一番。

美国著名黑人律师约翰·马克在一次演讲前被告知,他的听众大多数是白人,而且不少人对黑人怀有成见。于是,他临时决定放弃原来的开场白,而是一开始就从争取听众入手。于是,他这样开始了他的演讲:

“女士们,先生们,我到这里来与其说是发表演讲,不如说是给现场增添点‘色彩’。”

听众们哈哈大笑,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对立的情绪无形中被笑声驱散。尽管他后面的演说言辞激烈,但会场秩序始终很好,演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就是演讲史上著名的篇章,发表于1862年的《要解放黑人奴隶》一文。

在生活和工作当中,任何人都不可能被别人完全理解。对某些问题甚至某类人怀有或多或少的非善意性的偏见,是人性中难以避免的。偏见像堵墙,能隔离友好和理解,带来的却是误会和矛盾。如果妙用自嘲法,消除对方的偏见,就能使双方的正常交往打开通道。尤其是在别人对你进行攻击之前,你若能先发制人,自揭伤疤,主动用不乏幽默的自嘲把可能被人嘲笑的地方讲出来,这样既可解除了自己的心理压力,又能让对方感觉到你的坦诚和可爱,从而缩小了双方的交际距离。

2.借题发挥

杨澜在担任《正大综艺》节目主持人时,有一次应邀主持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举办的第九届大众电视“金鹰奖”颁奖文艺晚会,在报幕退场时,不小心被台阶绊了一下,“扑通”一声摔倒在地,这意外出现的洋相,使场内顿时一片哗然。然而杨澜迅速地一跃而起,笑容可掬地说道:“真是人有失足、马有失蹄呀,我刚才狮子滚绣球的节目滚得还不够熟练吧?看来这次演出的台阶不那么好下哩,但台上的节目很精彩。不信,瞧他们的。”话音刚落,全场观众为她机敏的反应爆发出热烈掌声,有的观众还大声喊道:“广州欢迎你!”

显然,这意外的一跤,非但没有摔倒杨澜的形象,反而更让广州人民领略了她的出众的才智。她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用自嘲的话对自己的失误进行了巧妙的渲染,又借着“晚会”这个题目进行了发挥,然后迅速地将观众的注意力转移到了下一个节目中去。这样短短的两句话,天衣无缝地为自己搭好了下台的台阶。

3.将错就错

在2004年“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中,当被誉为“亚洲飞人”的世界冠军刘翔上台领奖时,负责迎接的央视名嘴白岩松却足足迟到半分钟才上台。在这半分钟里,刘翔不得不先跟观众招手,又与另一主持人握手,再手舞足蹈地做着胜利的手势。等白岩松终于跑上台,给自己找的台阶竟然是一句:“我故意上台晚些,让大家多欣赏一会儿我们的奥运冠军做着各种各样动感、美感十足的动作的样子,大家说,看得是不是很过瘾呀?”台下自然又是掌声一片。

本来是自己误场,白岩松却说自己是有意为之,关键在于,白岩松了解观众的心理——很想尽情地领略刘翔的风采。刘翔是中国人的骄傲,他那健康而俊朗的外貌,他那充满朝气和活力的精气神儿,一定不会让观众视觉疲劳,更不会出现冷场,反而大大地满足了观众们一睹这位不同凡响的世界冠军风采的欲望。所以白岩松能将错就错,顺水推舟,让晚会出现了一次小小的高潮。

上海东方卫视的节目主持人袁鸣有一次在海南主持庆祝狮子楼京剧团成立文艺晚会时,望文生义,把一位“南新燕”先生误说成了“南小姐”,当这位南新燕先生走上舞台时,台下嘘声一片。急中生智的袁鸣赶忙改口说道:“哎呀,非常抱歉,我望文生义了。不过您的名字让我想起了一首古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可真是一幅充满诗幅画意的美妙图画啊!同样,国粹京剧作为宫廷艺术,一直盛演于北方,如今随着狮子楼京剧团的成立,古老的京剧艺术也首次飞过了琼州海峡,到海南来落户,这不也是一幅美妙的图画吗?”

袁鸣的这段话犹如迎面掠过的一丝和煦春风,犹如眼前流过的一条跳动的小溪,给观众带来的是一种美的享受和理的启迪,真是令人拍案叫绝。

4.曲径通幽

一位作家去某大学演讲,在随后的听众提问中,有个学生问他:“您是如何看待从事纯文学创作的人在当今社会中的处境的?”这个学生的言下之意是,在现今存在着的一切向钱看的社会现象中,从事纯文学创作的人应该如何面对清贫。

作家回答道:“就我个人而言,我之所以能够写作并坚持下去得感谢我的妻子,她开了一家小饭馆,于是我们一家人的吃饭问题就解决了。”

作家的回答饱含着辛酸和无奈的感情,但这样回答一个大学生的提问,要比直接把自己的清贫的窘境展示出来再来一番直抒胸臆的感慨,给人留下的印象要深刻得多。

古时候有个书生名叫詹义,在73岁那年考中状元后,来了一位媒人给他提亲,尴尬中的他自嘲道:“读尽诗书五六担,老来方得一青杉。逢人问我年多少,五十年前二十三。”詹义巧用数字加减,自我调侃,不仅化解了自己的尴尬,也给了媒人一个台阶下,令媒人会心一笑。

5.幽默调侃

1990年,中央电视台邀请台湾影视艺术家凌峰先生参加春节联欢晚会。当时,许多观众对他还很陌生,可是当他说完那妙不可言的开场白后,一下子就被观众们认同并受到了热烈欢迎。他说:“在下凌峰,我和文章不同,虽然我们都获得过‘金钟奖’和最佳男歌星称号,但我以长得难看而出名……一般来说,女观众对我的印象不太好,她们认为我是人比黄花瘦,脸比煤炭黑。”这一番话谑而不虐,妙趣横生,令观众们捧腹大笑。这段开场白给人们留下了非常坦诚、风趣幽默的良好印象。此后不久,在“金话筒之夜”文艺晚会上,又见他满脸含笑,对观众说道:“很高兴又见到了你们,很不幸又见到了我。”观众们报以热烈的掌声。至此,凌峰的名字就传遍了祖国大地。

“自嘲”在多数场合下具有特殊的表达功能和使用价值,青少年朋友们也不妨学一点自嘲的技巧。在现实生活中,适时适度地“自嘲”往往会收到妙趣横生、意味深长的效果。制造出宽松和谐的交谈气氛,能够彰显你的机敏与睿智,随和与幽默,使得你在人际交往中更受欢迎。

校长的惩罚:批评也需讲艺术

在英国一个名叫亚皮丹的博物馆中,有两幅藏画十分引人注目:一幅是人体骨骼图,另一幅是人体血液循环图。这是一位名叫约翰·詹姆士·麦克劳德的小学生的作品。麦克劳德在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他忽发奇想,要亲眼看看狗的内脏是怎样的。于是,他跟几个同学偷偷套住一条狗,宰杀后,把内脏一一剥离、进行观察。校长得知后极为恼火,因为这条狗正是校长家的,而且是校长最喜欢的狗。校长决定对这几个孩子进行处罚。处罚的决定出来了,麦克劳德被罚画一幅人体骨骼图和一幅血液循环图。这实在是出人意料!校长认为,孩子们的举动,是受好奇心驱使,而好奇心正是探索未知世界的一种原动力。校长从麦克劳德的不当行为中看到了积极因素,所以,他采取了一个理智而又巧妙的处罚方法,既让麦克劳德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又保护了他的好奇心,还使他有一个学习生理解剖知识的机会。麦克劳德知道自己错了,他决心改正错误,接受处罚,认认真真地画了两幅图交给了校长。在许多年之后,校长将他保存的这两幅图捐献给了博物馆,因为那时麦克劳德为这个国家更为他这个小学校长带来了巨大的荣耀。麦克劳德没有辜负校长的一片苦心,他成了一名著名的解剖学专家,研究发现了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而在此之前,人们还认为糖尿病是无药可治的。他因此于1923年荣获诺贝尔医学奖。

可以说,麦克劳德的成就,是与校长的苦心分不开的。对待犯了错误的孩子,不是采取粗暴批评的态度,而是采取辩证观察的眼光,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善意地进行批评教育,很可能就为孩子的未来打开了一扇成功的大门。这也许就是麦克劳德的故事给予我们的启示吧。

人人都喜欢玫瑰的花,而不喜欢玫瑰的刺。批评就像根刺,稍不小心就会把人刺伤,往往收不到预期的效果,相反会引发对方的不良情绪和反抗心理,甚至会伤害一个人的宝贵自尊。试着去体会别人的心情,采用其他的方式,会更容易让人接受。因为,批评也是一门艺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了过错,就应该指出来,提出批评,加以改正。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当中,我们既批评过别人,也被别人批评过。批评他人时,一定要讲究策略,我们需要真诚的赞美,也需要巧妙的批评。

下面就向您介绍几种巧妙批评的方法技巧。

1.含蓄的批评

有一次,一位著名的企业家来到他公司下属的一家工厂。当时正值中午,他看到几位工人正在抽烟,而在他们的头上,正好有一块“禁止吸烟”的大牌子。企业家笑着走向他们,递给他们每人一根香烟,平静地说:“哥们儿,如果你们可以到外边去吸这根香烟,我将感激不尽。”工人们立刻意识到自己违反了厂里的规定,同时,也更加尊重他们的老板了。

当面指责他人,只会造成对方顽强的反抗,而巧妙地暗示对方注意自己的错误,则会受到对方爱戴和喜欢。

2.感化的批评

一位汽车司机,因违章行车被拦截。交警敬过礼之后,递给他一张卡片,司机以为是罚款单,可接过来一看上面却印着:安全行车是您和所有家庭的幸福。

春暖花开,阳光明媚,和朋友们一起相约踏青,碧绿而茂密的草坪,看上去柔软舒适,真想上去躺一会儿。刚想把脚踏入草坪,却看到一块牌子:“青青芳草何忍践踏。”于是把脚收回。

曾几何时,我们随处都可以看到“禁止……”的标语,忽然在不经意间发现,这些禁止的标语都换成了温馨的提示。这种“感化”的批评比强硬的言辞,更富有魅力和人情味,起到了纠正错误行为的效果,这也是一种批评的艺术。

3.幽默的批评

幽默的批评就是在批评过程中使用含有哲理的故事、双关语、形象的比喻等,缓解受批评者的紧张情绪,启发被批评者的思考,增进相互间的感情交流,使批评能有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特意幽默的方式能点到批评对象的要害之处,含而不露,令人回味无穷。

在一个秩序很乱的课堂上,有的学生交头接耳在讲话,有的学生在往窗外看风景,有的学生则在睡大觉。老师忽然停下了讲课,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正在讲话的同学能像看风景的那些同学那样安静,那么正沉浸在梦乡的同学一定会睡得更加香甜。”此言一出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

4.商量的批评

心理学家表明,谁都不愿意把自己的错误或隐私在公众面前曝光。因此,在交际中,应尽量避免触及对方所避讳的敏感区,避免使对方当众出丑。必要时可以委婉地暗示自己知道他的错处或隐私,把指责变成商量。

一次,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和夫人克莱门蒂娜一同出席在一位政府要人家中举行的晚宴。席间,一位法国外交官将一只自己很喜欢的小银盘偷偷塞入怀中。但他这一小小的举动被细心的女主人发现了,她很着急,因为那是她最喜爱的一套古董餐具中的一件,对她来说很重要。

女主人决定向丘吉尔夫人求助。于是,她偷偷把这件事告诉了克莱门蒂娜。丘吉尔夫人略加思索,向丈夫耳语一番。只见丘吉尔微笑着点点头,随即用餐巾作掩护,也“窃取”了一只小银盘,然后走向那位法国外交官,很神秘地掏出了口袋里的银盘低声说道:“看,我也拿了一只银盘,它看起来真可爱!不过我们的衣服已经被弄脏了,所以应该把它放回去。”那位外交官听了后立刻表示赞同,两个人一起把银盘子放回了原处。于是,小银盘物归原主。

丘吉尔夫妇得到女主人的求助后,并没有直接指责那名法国外交官的错误行为,而是如法炮制也“偷”了一只同样的小银盘,然后,以小银盘会弄脏衣服为由与那位外交官商量应该把东西放回去。这样做既给了那位外交官一个台阶下,维护了他的面子,又使得古董餐盘物归原主。

5.“欲抑先扬”的批评

有时,我们需要在对别人提出批评之前,先赞美一下对方。

卡尔文·柯立芝于1923年登上美国总统宝座。这位总统以少言寡语而出名,常被人们称作“沉默的卡尔”,但他也有出人意料的时候。

柯立芝有一位漂亮的女秘书,人虽长得不错,但工作中却常常因粗心而出错。一天早晨,柯立芝看见女秘书走进办公室,便对她说:“今天你穿的这身衣服真漂亮,正适合你这样年轻漂亮的小姐。”这几句话出自柯立芝口中,简直让女秘书感到受宠若惊。柯立芝接着说:“但也不要骄傲,我相信你的公文处理也能和你一样漂亮的。”果然从那天起,女秘书在公文处理上很少出错了。

一位朋友知道了这件事,就问柯立芝:“这个方法很妙,你是怎么想出来的?”柯立芝得意洋洋地说:“这很简单,你看见过理发师给人刮胡子吗?他要先给人涂肥皂水,为什么呀,就是为了刮起来使人不痛。”

掌握了批评的技巧,还要把握批评的“度”。批评的话不在多,而在精妙,要语言精练,一语中的。言语啰嗦,拖泥带水,东拉西扯,不仅冲淡了主题,使人不得要领,而且也是对当事人不尊重的表现。让人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甚至会产生急躁情绪,也就达不到批评目的了。

陈轸借虎谏秦王:忠告亦应不逆耳

战国时期,陈轸来到秦国,正赶上秦惠王为一件事发愁。当时韩、魏两国互相攻打,打了一年也没分出胜负,而且战争也没有停止。

秦国是当时的一个大国,秦惠王想凭借自己的实力来阻止这场战争,一是彰显一下自己的实力,二是以阻止战争为借口,然后乘虚消灭两国。于是他就问左右的大臣,大臣们都各执一词,有的认为阻止这场战争好,有的认为不该阻止这场战争,秦惠王没有决定下来。惠王见众官的说法都不一样,一时间不能决定,所以就想听听陈轸的想法。

陈轸听秦惠王诉说完自己的烦恼以后,先不谈这场战争,而是给秦惠王讲了一则《两虎相争》的寓言故事:

从前,有个人叫卞庄子,以开旅馆为业,因此人们也叫他馆庄子,他还雇了一个小伙计。卞庄子为人喜好勇武,而且自己也很厉害,只身敢同老虎搏斗。

有一天,一个牧童跑来,对卞庄子说:“不好了!两只老虎正在争吃我的牛呢!你快帮帮忙把老虎赶跑吧?”

卞庄子听到后,浑身热血沸腾,好像在燃烧,马上就提着宝剑随着牧童跑到山上。到了山上,只见一大一小两只老虎正咬住一头牛,牛拼命地挣扎着。卞庄子二话不说,拔出宝剑就要去刺杀老虎。

这时,跑来的旅馆小伙计一把拉住卞庄子说:“两只老虎正争着要吃牛,吃到了甜头,必然争抢起来,争抢起来必然互相搏斗。所谓‘两虎相争,必有一死’,死的那一只肯定是小老虎。等小老虎死了以后,大老虎肯定也要受伤。到时候你刺杀那只受伤的老虎,轻而易举。这样一来,你只要刺杀一只老虎,就可以获得刺杀两只老虎的美名。”

卞庄子认为小伙计说得有道理,于是他们就站在那里等着。

过了一会儿,两只老虎果然因为怎样分得食物的问题互相搏斗起来,果然不出小伙计所料,小老虎被大老虎咬死了,大老虎被小老虎咬伤了。这时卞庄子拿起宝剑刺死了受伤的大老虎,果然一举两得,获得了刺杀双虎的美名。

陈轸讲完了故事,对秦惠王说道:“现在韩魏两国相攻,一年也没停止。这必然使大国受伤,小国灭亡。大王讨伐受伤的大国,这不是一举消灭了两个国家吗?这同卞庄子刺虎是同样的道理。”

忠告,对于帮助他人和建立真诚的人际关系,起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不能给予他人忠告的人不是真诚的人,这种人不会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忠告予对方。也就是说,不爱别人的人不会给予他人忠告的,不被他人爱的人也同样得不到忠告。因此,我们应该欢迎忠告,更应该给人以忠告。

中国有一句古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既然如此,为什么大多数人都讨厌忠告,忠告为何听起来总不顺耳,甚至引起反抗和抵触的情绪,取得相反的效果呢?究其原因,就在于一般人容易受感情支配,即使内心有理性的认识,但仍易受反感情绪的影响而难以听进忠言。商朝末年,纣王昏庸无道,丞相比干多次进谏,纣王非但不听,还下令比干剖心而死。在现代职场,对上司提出逆耳忠告,很有可能被“炒鱿鱼”。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对儿女的忠告,有时会引起孩子的逆反情绪,和父母的关系闹僵。为什么良药就非得苦得让人难以下咽?忠言就一定要让人听了难受呢?其实,良药苦口是科学不发达的表现,现在在苦药外加一层糖衣,苦药就不再苦口了。同样道理,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沟通技巧,就如同给忠言也裹上一层“糖衣”,忠言也就变得顺耳了。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臣子进谏,乃是君臣关系中的重要一环,却又隐藏着极大的风险。君臣之仪甚严,臣子们的一言一行都需注意后果,一不小心,便可能招致杀身之祸。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敢犯颜直谏的忠臣,像魏征、海瑞,他们在殿前披肝沥胆、直言不讳,其大义凛然的风骨令人肃然起敬。而历史上也有很多善谏之人,巧妙地根据形势和需要,运用譬喻、对比等种种手段,使谏言显得十分婉转,以便于高傲的帝王们接受。

在《战国策》中有一则著名的《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邹忌先用婉言相劝法,别出心裁,对齐威王大讲其与北城徐公的比美竞赛,妻、妾、客之所以说他比徐公美,是为了各自利益,而事实是自己“不如徐公美”。当齐威王因为这个故事而哈哈大笑时,邹忌才将话题引入正题,巧施攻心之术,最终进谏成功。良好的劝诫效果雄辩地证明:进忠言,有时“顺耳”更容易达到理想的效果。

在现代社会,我们更应该学会提出委婉的忠告。有道是“良言一声三冬暖,冷语一句六月寒”。那么,我们应当怎样进行忠告呢?

提出委婉的忠告,要先把握住七点原则。

忠告原则一:了解事实

忠告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先了解事实,不要捕风捉影。只有清楚地了解了事实,才能判断是否有必要提出忠告,提出忠告的角度如何选择,忠告以后会有怎样的效果。如果仅凭借听到的一些信息就去忠告别人,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忠告原则二:揣摩心理

一般情况下,我们要提出忠告的对象大多是自己所熟识的人,对对方会有一个基本的甚至是一定程度的了解。通过与之沟通,理解对方对事件的基本态度,揣摩对方此时的心理,再“按病开方,对症下药”。

忠告原则三:适时适度

提出忠告时需要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与场合,最好是在两个人独处的时候,以一对一,避开他人,切忌在大庭广众之下向对方提出忠告。因为当着他人的面向对方提出忠告,对方就会因受到自尊心驱使而产生抵触情绪。

在什么环境提出忠告也很重要。原则上讲,提出忠告时,谈话的环境最好是让人感到舒适,心情平静的,切忌在让对方感到紧张和不安的环境中提出忠告。

提出忠告时还应适度,点到为止。方式要适当,言语要真诚、客观。

忠告原则四:开诚布公

在对别人进行善意的忠告时,开诚布公地谈话,会拉近双方的距离,只有心心相映,沟通才会顺畅。你可以试着这样打开话题:“现在你想听听我的一点建议吗?”也可以说:“想不想听一个和你的想法完全不同的主意?”如果对方表示出想听的意愿,通常他也会将你的话当做重要的参考。但如果对方反应冷淡,你就不如选择沉默。

忠告原则五:谨慎行事

为对方好是忠告的根本出发点。因此,要让对方明白你的一番好意,就必须谨慎行事,不可疏忽大意,随便草率。此外,讲话时态度一定要谦和诚恳,用语不能激烈,也不必过于委婉,否则对方就会产生你在教训他,你是假惺惺的反感情绪。

忠告原则六:学会赞美,减少话语中的“攻击性”

有时候你明明说的是很中肯的话,但对方未必能听到心里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你的措辞过于咄咄逼人,也许在不经意间伤害了对方。应先将想说的话在脑子里过一遍,想象着此时是另一个人正在和你说这些话,看看你是否会对其中的某些话语感到别扭或心里不舒服。也可以尝试着先真心诚意地认可和赞美对方的某些观点,然后再询问:“你确定这个想法就是最好的吗?”接着说出自己的想法。如果你的建议最终也没被采纳,不要因此而变得愤怒或尖刻,要知道,你的目的是让身边的人妥善处理问题,而不是只听你一个人的指挥。

忠告原则七:不要比较

提出忠告时还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不要以事与事、人与人比较的方式提出忠告。因为此时的比较,往往是拿别人的长比对方的短,这样很容易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我说小刚呀,你看隔壁家的张昊多懂事,学习努力,成绩又好,多省心啊!你和张昊同年生,你还比他大两个月哩。你要好好向他学习,别再让我操心了啊!”一位母亲这么忠告自己的儿子。

“哼,嘴里整天都是张昊这也好那也好,干脆让他做你的儿子算了!”

儿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母亲的忠告效果适得其反。

一位丈夫对不爱整洁的妻子提出了忠告:

“我说,你看前楼的杨太太哪天不是整整齐齐的,而你总是不修边幅,你就不能学学人家的好样吗?”

“学学人家?你有人家丈夫赚得多吗?你有了钱,难道我还不会打扮吗?”

虽然妻子明明知道自己的弱点,但出于自尊心,她没好气地“回敬”着丈夫,丈夫的忠告失败了。

如果那位母亲这样说:“小刚,妈妈看你最近表现得不错,所以买了些你爱吃的东西好好犒劳犒劳你,你要再接再厉啊!”

“谢谢妈妈,放心吧,我绝对不会让您失望的。”

如果那位丈夫这样说:“亲爱的,我发现你最近的皮肤特别好,用了什么化妆品啊。”

“你知道我从来不用化妆品的。”

“没用皮肤都这么好,如果用了一定更漂亮。我今天发了奖金,我们去买一套化妆品吧。再买一套新衣服,做个头发,你会更加迷人的。”

试问,这样的话怎会不让妻子眉开眼笑呢?

由此可见,人们不是不能接受忠告,问题的关键是提出忠告的方式是否得当,是合适得体,还是无所顾忌;忠告的态度是温和有礼,还是粗暴蛮横,这就是忠言能否顺耳的根本分界点。要使你的忠告让对方愉快接受,欣然改之,就要善于使用“不苦口”的良药,“不逆耳”的忠言。

庄子用比喻巧妙拒绝:轻松把“不”说出口

有人想请庄子做官,庄子并未直接拒绝,而是打了个比方,说道:“你看到太庙里被当做供品的牛马了吗?当它们未被宰杀时,披着华丽的布料,吃着最好的饲料,的确很风光。一旦到了太庙,被宰杀成为牺牲品,再想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可能吗?”

在这里,庄子并没有正面回答,但一个贴切的比喻已经很明确地表达了自己拒绝做官的意思。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为了保全面子,使别人对自己有一个美好的印象,或者觉得不应该让别人扫兴,给对方一个台阶下,于是,当别人向他提出一些请求时,他并不是从这件事的后果去考虑,而是不加分析地完全接受。乐于助人,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是一种美德,而且我们也提倡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热情的友谊之手。但这并不等于说别人的所有要求都应该答应,因为有很多事情是你想办却难以办到,甚至不能办到的。因此,当别人向你提出一些要求时,希望得到你的帮助与支持,或是邀请你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时,你首先得考虑,这件事的实际意义和价值是什么?有没有办的必要。其次,你还得考虑到这件事可能会产生的后果和影响。这就是所谓的“三思而行”。

我们知道,言而有信,是做人的信条,也是打造广泛和谐的人际网络的基础。当你觉得有些事是你不能办、办不成或是根本不愿办的时侯,你就应该敢于把“不”说出口。若是硬着头皮承诺下来,到时候不仅会让人失望,还可能因为耽误了朋友的事情而伤了感情。明明不愿办的事情,勉强为之,久而久之,便会成为沉重的思想包袱。

青少年朋友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

你的同桌希望你在考试时把你的试卷往他那边移一移,可你觉得这是作弊的行为,不想帮他这个忙,这时你该怎么办?

你最好的朋友约你周末一起去逛街,而你因为要完成一篇论文,要去图书馆查资料,你会怎么说出拒绝的话?

一个男同学想让你帮忙给一个他心仪的女孩传递“情书”,而你并不情愿这样做,你会怎样拒绝?

世界著名影星索菲娅·罗兰在其自传《TGITGNT爱情》中,记录了美国著名电影大师卓别林的一段话:“你必须学会一件事,也许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一课,那就是必须会说‘不’,你不会说‘不’,这是个严重的缺陷。我很难说出口,但我一旦学会说‘不’,生活就变得好过多了。”卓别林的意图是告诫人们要树立一种严肃的、独立自主的生活态度。这一点,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大有裨益。

但是,拒绝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需要在社交活动中学会巧妙而有效地拒绝,以“有礼有力”为基本原则,根据不同的情境善于说“不”。

所谓“有礼”就是有礼貌,言语要真诚,态度要谦和,要尽量照顾到别人的利益和情绪,所以用词要尽量婉转。所谓“有力”就是有力量,即你讲的话要明确地表达出你的真实意愿。

希望通过下面几个关于拒绝的小故事,能对青少年朋友们有所启迪:

1.委婉拒绝法

人们在交往中,有时对方提出的问题是你所不能接受的,但又碍于情面或感情不好直接予以拒绝,这时的回答可以委婉一些,使对方仍感到是受人尊重的。有时候,委婉的拒绝是希望对方能够知难而退。

一次,一位读过《围城》一书的美国女士到中国来,打电话给该书的作者钱钟书先生,说自己很想拜见他。钱钟书先生一向淡泊名利,不慕虚荣。他在电话中婉拒道:“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的话,又何必一定要见那个下蛋的母鸡呢!”

在此,钱先生运用新颖、别致而又生动、形象的比喻,拒绝了那位美国女士的请求,既维护了那位女士的自尊,又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

2.故意曲解拒绝法

有一次,一位贵妇人邀请意大利著名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到她家喝咖啡,帕格尼尼同意了。当然贵妇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了。果然,临出门时,贵妇人笑着说道:“尊敬的艺术家先生,请您千万不要忘了,明天来的时候带上您的小提琴。”“这是为什么呀?”帕格尼尼故做惊讶地说:“太太,您知道我的小提琴是不喝咖啡的。”

帕格尼尼通过故意曲解对方语言的含义,把自己的拒绝意思表达得很明确。

3.赞美拒绝法

小张因为有事向他的老板请假一周,但老板只给了他三天假。老板说:“别人需要一周办完的事,凭你的能力,三天准能办好。”

这种拒绝法的高妙之处就在于,如果对方不接受你的拒绝,那就是承认自己不行,又有谁愿意在上司面前承认自己不如别人呢?

4.拖延拒绝法

一位传销人员向你推销某种产品,但你并没有想买的意愿。你可以装做很着急的样子对他说:“给我一张你的名片吧,我马上有一个约会,有时间我会和你联系的,今天就这样吧!”

5.幽默拒绝法

罗斯福在就任美国总统前,曾在海军部担任要职。有一次,他的一位好友向他打听海军在加勒比海的一个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情况,罗斯福谨慎地向四周看了看,然后压低声音问道:“你能保密吗?”“当然能。”“那么,”罗斯福微笑地看着他说:“我也能。”

罗斯福用含蓄幽默的话语,既坚持了自己的原则,又没有令朋友太过于难堪,表现了罗斯福高超的语言技巧,其积极效果非常明显。

5.反诘拒绝法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美国记者问基辛格:“我们有多少潜艇在配置分导式多弹头?又有多少远程导弹在配置分导式多弹头?”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基辛格如果说“不知道”,便等于是在撒谎;如果说“无可奉告”之类的外交辞令,又会落入俗套,还有可能激起记者们更加尖锐、棘手的追问;如果实话实说,则必然会泄露国家机密。面对这样的难题,基辛格却显得非常从容,他说:“我不很确切知道配置分导式多弹头的远程导弹有多少个。至于潜艇导弹我是知道的。但是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属于国家机密,是否需要保密的?”记者们一听高兴极了,立刻嚷嚷道:“不是保密的,不是保密的!”基辛格笑着反问道:“不是保密的吗?那你们谁能告诉我是多少?”

基辛格通过这一反诘立即变被动为主动,巧妙而又十分得体地封上了记者们的嘴。

§§第四篇 说话有智慧——有理更要说得清

同类推荐
  • 这些心态是必需的

    这些心态是必需的

    不管你是谁,你都可以拥有快乐,如果不是现在,那是什么时候呢?最好让你自己承认这一点并决定去快乐。不要以为你活得富裕了,丰衣足食了,你一定快乐,你必须学会快乐地赚钱;不要以为你对上司言听计从,因而没有了下岗之忧,你就成了生活的宠儿,新的世纪里,你必须有一套自己的基本的生活理念;不要以为呕心沥血地去追求事业功利,功成名就后,就升入了快乐的天堂,你必须让自己有一副健康的体魄去消受这迟到的幸福;不要以为除了配偶,还有其他性伴侣,就是幸运,因为泛滥的爱会使你失去自由或淹没了你;不要以为有许多朋友就高枕无忧了,有时,酒肉朋友在无酒可喝、无肉可吃的时候,会把你的肉当成山珍海味,大快朵颐……
  • 致加西亚的信

    致加西亚的信

    在劳累了一天之后,我提笔写下了这本让我心潮澎湃的小册子。当时我正在努力教育那些行为不良的市民提高觉悟,不要再浑浑噩噩、无所事事,要重新振作起来,开创新的生活。尽管我的选题灵感是来自于一个喝茶时的小小辩论,但却给了我一个很大的触动,它暗示我应该为此做些什么。我最亲爱的儿子认为罗文是古巴战争中真正的英雄,罗文只身一人前往古巴,完成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把信送给了加西亚将军。
  • 听心理学大师讲故事

    听心理学大师讲故事

    走进本书,您会邂逅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小故事,它们通俗易懂、韵味悠长,让您不知不觉间沉醉其中,心情得以舒缓,心灵得以洗礼。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并走进自己的心灵世界,达到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目的。
  • 办公室秘战:在人脉角逐中平步青云

    办公室秘战:在人脉角逐中平步青云

    在办公室里,如果你想要更快地晋升,想要平步青云,就必须学会从现在开始积累和拓展你的人脉。因为,在职场中人脉就是你的命脉,谁掌握的人脉越多谁在职场中的优势将越大。
  • 做最棒的员工(修订版)

    做最棒的员工(修订版)

    世界500强企业首选的职业精神培训工具书。态度决定高度,人品决定产品,能力创造价值。投资你的态度,拥有美丽“薪”情;亮出你的人品,拥有光明“钱”途;提升你的能力,拥有过硬业绩。要做就做最棒的员工!
热门推荐
  • 未来线人

    未来线人

    来自未来,一人分饰多角儿,就是这么任性。文弱无辜小白脸?霸道毒舌小鲜肉?忧郁沧桑帅大叔?通通不重要。破点小案子,谈点小恋爱,一言不合就带妹子穿越时空。一桩桩案件背后到底埋藏着怎样的真相?而最后的最后究竟又是怎样的阴谋?未来未来;过去已逝;现在还在;美好与罪恶同在。
  • 非常事记录

    非常事记录

    一个个诡谲的故事,串成了我诡秘的人生。我的故事已经准备好了,你有酒么?
  • 王林言姓谢

    王林言姓谢

    王林言的父亲叫谢进,母亲叫吴溪平,在她九岁的时候,她会有一个弟弟叫谢良……
  • 女神之不灭爱火

    女神之不灭爱火

    她,一个漂亮女人,经历了所有的措折,才发现这一切都是宿命里的安排,所有的不可理解,都是最后真相的提示。他为她打开一扇通往奇妙世界的大门,不可思议,无法想像,几乎什么都不缺,唯独身旁少了他……。她一次次穿越人潮,穿越时间,穿越空间,只为心中不愿熄灭的爱火……
  • 我为万岁爷打江山

    我为万岁爷打江山

    燕珩身为大燕的新皇帝,看着弟弟造反母后篡权民生凋敝边疆战乱,真真是心肝肺都疼。好在朝堂之上有岳父大人帮他撑腰,朝堂之外有漂亮夫人帮他震慑,管它什么牛鬼蛇神,反正他被保护得好好儿的!只是……连清正:谁是你岳父?你个扶不上墙的烂泥巴!还想碰瓷!连朝:谁是你夫人?阿娘呀!有便宜皇帝想占我们家便宜!燕珩:???你说归你说,该认还得认!本书全名《我为万岁爷打江山,万岁爷却净想着撩我》宠文&轻松
  • 凤凰泪

    凤凰泪

    她,拥有绝世无双的相貌,贵为长公主,却被遗忘了整整十三年。一朝和亲,她作为政治筹码被推上了风尖浪口之上。夜宴之上,一舞倾城,让她从此名动天下,却也因此引来了本不该产生的觊觎。
  • 圣灵之天

    圣灵之天

    一本很不一样的书,不再是废材流,这次是天才流!故事情节:豪门刘家万年来最大天才刘天因为不习惯家族的封闭,一人走上了通天之路。
  • 雪峰山决战

    雪峰山决战

    1945年春,中日两国数十万军队在重峦叠嶂、沟壑纵横、绵延七百余里的雪峰山,展开了大规模会战的最后一战。本书生动地刻画了抗日武装山民的保家卫国之情,真实描述了山民抗日心理,而中日高级将领的对决,战局变幻莫测的转换,终至最后的胜利,精彩绝伦。
  • 三国巨商

    三国巨商

    土豪穿越回到汉末乱世,手无缚鸡之力也能晃动乾坤!盛世,不是铁和血铸造的,而是钱!现代经济理论套用在古代,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呢?
  • 回首一望,思故缘

    回首一望,思故缘

    柳若汐是当代柳氏集团千金,她不像其他小姐傲娇任性,而是乖巧懂事,可不幸的事却发生了,柳若汐与闺蜜去野外游玩时,失足落下悬崖,可掉下悬崖再次苏醒时,一切都变了……平行时空,尊贵皇帝,傲娇皇子,暖心王爷,高冷青梅竹马……而柳若汐又会与他们怎样启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