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47200000003

第3章 老一辈晋剧名家(1)

一、丁果仙

丁果仙,一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名字。她是一位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有“晋剧须生大王”的称誉。她是晋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丁派表演艺术的创始人,对晋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晋剧艺术的发展。她在近五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以精深的艺术造诣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创造了珍贵的艺术财富,把晋剧须生的表演艺术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她创造的晋剧丁派艺术以及她的艺术功绩,都将永载史册。她以夺目的艺术光华辉耀于20世纪前半叶的晋剧舞台,她是晋剧史上一个罕见的奇迹。

丁果仙(1909—1972年),原名丁步云,小名果子,艺名果子红。她是晋剧史上第一位坤伶须生演员。

丁果仙于1909年出生于河北省束鹿县王口镇一个钱姓贫苦农民家中,3岁丧父,4岁时因生活贫困,被卖到太原的丁家。7岁拜师学艺。始学青衣,后改工须生。在师父和养祖父极端苛刻的要求和无情的责打下,她每天接受着残酷的基本功训练。天不亮就要起床到海子边喊嗓、练功;早饭后的整个上午,在师傅的教授下学唱;下午听师傅说戏、练功;晚饭后继续练功,就是深夜睡觉也不能懈怠,躺在床上还要扳起红肿的腿脚做朝天镫姿势,垫在头下当睡觉的枕头。为了练就腿脚上的硬功夫,不仅要踩着半尺高的木跷不停地练台步,而且还得在小腿弯处绑上锋利的竹签,为的是始终保持双腿的挺直,稍一打弯,就会被竹签扎得生疼。这种残酷的训练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是她以超凡的毅力咬牙坚持着。两年后她就打下了较扎实的基本功,还学会了几出戏。9岁便开始清唱卖艺,13岁正式登台演出。一投身艺海,她便选择了当一名坤角胡子生这条从未有人涉足而又充满风险的道路,这需要多么巨大的勇气。以往在晋剧舞台还没有女扮男装的先例,她一心想要打破常规,以一个男子汉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为此,她在生活中潜心观察男人的声情举止,抬手投足,她都认真观察模仿,有时还把自己装扮成男人,留短发,戴礼帽,着男装,夹在人群里,学着男人的步态大模大样地出现在太原街上。

15岁时丁果仙就在锦梨园挂头牌演出,并驰名太原及晋中城乡,观众赠艺名果子红。当时就有“男的不如女的,盖天红不如果子红”的赞誉。舞台上,她的唱腔圆润豪放,既发挥了女声高亢婉转的特色却又不带女腔女调;她的表演洒脱逼真,动作潇洒帅气,具有男子的阳刚之气,不仅兼备着女性独有的细腻而且不显露女态女相。不明真相的观众,都难以相信舞台上这位长髯飘胸、动作刚劲的演员,原来却是个妙龄少女!“女演男而不露女相”、“女演男而胜于男”,这在当时既无先例可循、又无成规效法的情况下,丁果仙创造了一个奇迹。正是这个奇迹,使丁果仙在上世纪30年代中期应上海百代公司邀请灌制唱片时,即获得了“山西梆子须生大王”的称号而声名远扬。

丁果仙在她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善于学习吸收前辈艺人不同风格的唱腔,博采众长,融汇创新。她在学艺阶段和从艺前期,凭着虚心好学、苦钻深研的精神,不分行当与流派地把许多晋剧前辈和同时代艺人的行腔技巧一点一滴地学到手,而后,将诸家之长熔于一炉,将盖天红行腔高亢脆亮、十二红婉转悠扬、说书红吐字真切等特色集于一身,逐步形成了她那刚柔相济,嗓音苍劲浑厚,声情并茂,发音坚实洪亮,共鸣区域宽广,咬字清晰纯正,气息运用自如的演唱特色和风格,达到了刚劲典雅、朴实华美的艺术境地,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和浓郁的地方风韵,并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发展为独具一格的“丁派”唱腔。她的唱腔对近代晋剧须生一门的演唱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在上个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她多次率班赴京、津、内蒙古、张家口等地演出,享誉长城内外。她还同兄弟剧种演员频繁交流、切磋技艺,广泛汲取营养。在北京她有机会与京剧大师马连良、谭富英等人广泛接触和交流,开拓艺术视野,丰富自身的舞台表演手段。丁果仙通过京剧、晋剧两个剧种的对比,深刻感受到两者之间存在着差别,于是她创造性学习吸收京剧唱词中典雅俊逸的精华,剔除晋剧中粗俗纷杂的缺点。在道白上,她一改土音而吸收了京韵,用普通话的音韵和太原话的声调相结合,从而形成了丁派独具一格的念白。她借鉴京剧行腔归韵的长处,对晋剧传统唱腔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革新与发展,这对晋剧是一大改革。使晋剧做派更规范化,艺术更趋细腻雅致。在与京剧名家的交流中,她又以晋剧《串龙珠》与马连良交流移植了京剧《四进士》,使她的戏路更宽广,艺术技巧更趋完美。

抗日战争期间,她中止了自己的舞台生涯,隐居忻县山村。新中国成立后,丁果仙的生命和艺术得以重新焕发光彩,她的艺术才华得到充分的展示,表演艺术日臻完美。她同她的同行姐妹牛桂英、郭凤英、冀美莲等用毕生的心血和智慧,把古老的晋剧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舞台艺术形象,创立了许多新的唱腔板式和表演程式,对晋剧艺术的丰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丁果仙以其卓越的艺术表演成就,塑造了众多的栩栩如生的舞台艺术形象。她善于将唱、做、念、打等表演程式和不同剧中人物的内心情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水乳交融,塑造出相当完整的人物形象,能把剧中人的喜怒哀乐、悲恐惊忧等各种情感贯注在程式动作之中,并能利用程式动作,充分地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她尤其擅长运用介板、流水、滚白等散板唱腔,灵巧多变地表达人物的丰富情感。《蝴蝶杯》中田云山打子时的介板,《卖画劈门》中白茂林怒斥胡林时的紧打慢唱流水,《空城计》中诸葛亮在城楼抚琴时的大段唱腔,《芦花》中闵德仁的花腔十三咳等,传神感人,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她塑造得最成功的舞台形象,大体可归为两类:一类是以旧时代被侮辱被损害而又富于正义感的苍头院公为主的白髯青衫角色,一类是以居官廉正而仕途坎坷的七品县令为主的官衣纱帽角色。丁果仙塑造的《卖画劈门》中的白茂林、《读状》中的姚达、《走雪山》中的曹福以及《八件衣》中的杨知县、《蝴蝶杯》中的田云山、《串龙珠》中的徐达,被誉为晋剧中“白髯青衫”角色和“官衣纱帽”角色中的“三绝”。所谓“绝”,不仅是指她在表演上的拿手绝活,更主要的是由于她对这些人物形象的内心研究得深,揣摩得准,表演得真,因而使整个表演艺术臻于炉火纯青的绝妙境界。她的戏路很宽,如唐太宗李世民、诗仙李白、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纯朴热诚的宋士杰,她都以自己深厚的功底、娴熟的技巧、细腻的动作,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舞台上。她一生从艺严谨,求索不息。五十年的艺术生涯,她上演了近百出剧目,其代表性剧目有《空城计》之诸葛亮、《日月图》之白茂林、《双罗衫》之姚达、《走雪山》之曹福、《四进士》之宋士杰、《芦花》之闵德仁、《捉放曹》之陈宫以及现代戏《丰收之后》之五保户王奶奶等。

在党的关怀教育下,她率领广大晋剧艺人参加民主改革运动,1951年她参加了新型艺术团体——太原新新晋剧团,并担任团长。她还以极大的热忱,参加了赴朝鲜和福建前线的慰问演出。在艺术上,她精进不懈,奋力攀登新的高峰。1952年她演出的《打金枝》、《蝴蝶杯》等剧目参加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荣获了演员一等奖。当她站在领奖台上,双手接过周恩来总理亲自颁发的奖状、奖品时,她流下了激动的眼泪。1955年,她与牛桂英、郭凤英、王正魁、梁小云合演的《打金枝》摄制成影片,蜚声全国。1956年,她受到毛主席接见,并给毛主席清唱了晋剧移植剧目《屈原》中的“橘颂”一段。昆剧《十五贯》在北京上演时,周总理指名邀请丁果仙到中南海参加会议,她聆听了周总理关于文艺问题的重要讲话。从此,她积极投身晋剧改革活动,对现代戏的演出作了许多尝试。《血泪仇》里她扮演的老贫农王仁厚,《红旗下的花朵》中扮演的女校长,《丰收之后》中扮演的五保户王奶奶,《小女婿》里本是正工须生的她反串的彩旦角色陈快腿等,演来都得心应手,生活气息相当浓郁,只因她有丰富的生活积累,脑子里的人物形象很多,为她所演的各种角色和情节,准备了相当丰富的生活基础。她这种永不止步地向艺术高峰攀登的态度,使她在后半生的舞台生涯中仍旧能够永葆艺术青春。1959年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表达对党和人民的一片赤诚,她入党后第一次交纳党费就是一万元。1964年,又一次交纳党费一万元。

丁果仙不仅是一个杰出的表演艺术家,还是一位艺术教育家,她对培养晋剧后继人才非常重视。上世纪50年代初期,她捐资创建了太原戏曲学校,并兼任校长。她把太原市晋剧一、二团中一批有培养前途的小学员吸收进戏校,聘请有经验的教师,进行严格的训练。她作为学校的校长,不仅亲任教学工作,还经常给小学员们排戏,手把手地教,甚至与他们同台演出。省戏曲学校成立后,她又兼任该校校长,在她的悉心培育下,一批优秀学员茁壮成长,后来大都成了省、市戏剧团体的中坚力量。

在创办戏校的同时,丁果戏还按老传统正式收了十几名艺徒。决心把她几十年积累起来的艺术财富毫不保留地贡献出来,为晋剧艺术培养更多的人才。数十年精心传艺,培育了众多“丁派”艺术传人。马秋仙、刘宝俊、马玉楼、武忠、刘汉银、阎慧贞、张鸣琴等一批优秀的晋剧演员脱颖而出。

她曾担任山西省晋剧院副院长,山西省戏曲学校和太原市戏曲学校校长,当选为第二、三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等职。党和政府为了表彰她的艺术功绩,于1962年在山西太原隆重举办了“丁果仙舞台生涯四十周年纪念活动”。1966年,年近花甲的丁果仙肺气肿病愈发严重。1972年2月16日凌晨,农历正月初二,晋剧一代宗师丁果仙溘然离世,走完了她63年的人生里程。这是她完美人生的一大憾事,对晋剧艺术更是不可弥补的一大损失。

1981年1月14日,在太原双塔寺烈士陵园,为丁果仙举行了隆重的骨灰安放仪式。

1992年12月,山西省城太原举行了丁果仙诞辰85周年纪念演出活动,丁果仙当年的老搭档、弟子们纷纷登台献艺,以精湛的艺术告慰亡者。

1994年10月,太原市实验晋剧团排演了晋剧《丁果仙》,引起很大反响。

1995年,山西电视台拍摄了电视连续剧《丁果仙》,多侧面、深层次、艺术地再现了丁果仙为艺术而献身的坎坷曲折的人生轨迹。

2009年,山西文艺界在太原举行了“丁果仙百年诞辰”纪念活动。

丁果仙虽然过早地离开了我们,但她作为晋剧丁派艺术的奠基人,其功绩将永载我国戏曲史册。

二、牛桂英

牛桂英,一位闻名全国的晋剧表演艺术家。在她五十余年的舞台艺术生涯中,博采众长,苦心钻研,广泛吸收,在继承晋剧艺术的同时,从表演、唱腔、道白、服装、化妆等方面,对古老的晋剧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取得了众所公认的艺术成就。她独特的表演艺术风格,成为晋剧牛派表演艺术的创始人,在晋剧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925年6月,牛桂英出生于山西榆次小张义村一家贫苦农民家里。原名月英,乳名英子。当时在榆次小北门有一个晋剧戏班“董家班”,她经常去看人家演戏,不久她就恳求父亲让她学戏。于是,九岁时投身梨园,有了第一个师傅梁柱。在师傅的口传身授下,一年之后她就能在太原的茶馆“唱票儿”了。但是抗战爆发后,日军飞机轰炸太原,人们纷纷逃难,她只得返回榆次。14岁那年她再次拜李庭柱为师学艺,师傅充分考虑了她的综合条件后,让她从须生改为青衣、花旦,这个决定改变了她的艺术命运。当时太原、晋中地区有许多承戏领班的,在师傅带领下,牛桂英进入祁县韩国华的戏班,开始了自己的戏剧人生。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正式登台,开始在晋中、太原演出,之后跟随师傅走南闯北,浪迹于山西、内蒙、河北大部地区及京津一带。为了糊口谋生,他们频繁串班。谁的戏班要人,就给谁唱。多则数月,少则几天。就是在这种漂泊不定的环境中,客观上给牛桂英提供了广泛接触各地名家的机会。有时候是同他们合作演出,有时候是从旁观看,有时候是切磋交流,她领略了各路名家流派的艺术风采,使她大开眼界,获益匪浅。在她串班演出期间,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外,整天都泡在戏台上,把全身心都投入到学戏和演戏之中,处处留意,勤学苦练,有些戏就是在上下场门边看会听会的。当时她有幸与当时著名晋剧前辈艺术家盖天红、刘少贞、十四红、十二红、毛毛旦、水上漂、丁果仙、筱桂桃、乔玉仙等人合作,从他们身上汲取了丰厚的艺术素养,为自己的成才奠定了基础。毛毛旦是晋剧史上一位出色的悲剧演员,他在唱做方面均有独特的创造,尤其是他那粗犷的哭腔、深沉洒脱的表演颇有催人泪下的功力。在太原及张家口,牛桂英曾两次同毛毛旦合作,演出《火焰驹》中的《卖水》一折。他那刚柔兼备、婉转多变的声腔,喷口有力的吐字以及表演,结牛桂英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在过去,年轻娃娃给名角配戏是不容易的。但是牛桂英凭借自己的实力,还多次和十四红合作演出了《桑园会》、《芦花》等戏。十四红嗓音洪亮,唱腔优美,桂英在和他的合作中揣摩他行腔运气的诀窍。

在包头,牛桂英还有幸与晋剧名家盖天红合演了《四郎探母》、《未央宫》、《九件衣》等戏。盖天红的唱腔悠扬潇洒,高亢激昂,颇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气势,当时就曾由百代公司灌制了唱片,在观众中享有盛名。牛桂英同盖天红师父配戏,领略了他优美的唱腔,为日后行腔追求美与韵味定准了基调。

1942年,18岁的牛桂英辗转来到晋剧的第二故乡——张家口。这里晋剧名家荟萃,但也是晋剧、京剧争艳对峙之地。各路名家展露技艺,相互品评,艺术氛围极浓郁,从实践到理论都给予牛桂英极大的熏陶:像水上漂行云流水、婀娜多姿的台步;筱桂桃沉稳细腻的表演,朴实浑厚的行腔;十二红的柔音唱法与气息的运用;五月鲜、六月鲜雅俗共赏的唱词、念白,均给牛桂英以启迪,并为她所取。此间她还与京剧名家袁世海、李少春、高玉倩等人来往较多,在艺术上受到很多指点与熏陶。在张家口的六年是她艺术成长的重要阶段。

同类推荐
  • 日本人与日本论

    日本人与日本论

    从日本的自然条件、历史渊源说起,通过分析近现代日本国家政治、经济等,指出了日本民族精神上的空虚与矛盾;对日本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做了分析。被学界视为研究日本的一本标杆性的著作,堪称中国的《菊与刀》。《日本人与日本论》中国版的菊与刀,了解日本文化的必读之作。
  • 海盗

    海盗

    我们是海盗,有本领的海盗。美丽的姑娘们,请你来到我的怀抱。我们是海盗,自由自在的海盗。在骷髅旗的指引下,为了生存而辛劳。我们是海盗,没有明天的海盗。永远没有终点,在七大洋上飘荡的海盗..感兴趣吧,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这海阔天空的海盗世界吧!他们挥舞刀枪,宣称与上帝为敌;他们抢掠成性,蔑视人间一切权威。他们抛撒金币,以生命疯狂下注;他们以船为伴,有着自己的道德规章--他们已成传说,被海与天封藏。独眼的船长、生锈的火枪、哗啦作响的金币,盛着财宝的木箱..纵横匕海的故事,并不只是幻想。暴风雨、坏血病、骷髅旗、私掠证,荒岛埋宝,公海搏杀..海盗的世界。
  • 解读《宦经》

    解读《宦经》

    古代官场复杂多变,龙蛇混杂,在此立足已是不易,高居人上尤为艰难。有鉴于此,人们对做的学问十分重视,在此精研的人也不在少数。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做官的认识总是失于片面,其观点也是支离破碎,缺乏全面,系统、精准的本质论述。为了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原文,注译者作了解析原文要旨和阐释其指导意义的释译,又根据历朝历代的史实,撰写了相关的事典,对原文精髓加以论证和具体说明。释评视野广阔,事典故事生动,它们和原文互为补充,构成了本书哲理性与可读性皆强的显著特色。
  • 十三经开讲:左传开讲

    十三经开讲:左传开讲

    本书解读《春秋左传》,先述先秦史官文化的渊源,从《尚书》《春秋》两部著作的特点揭示《左传》产生的背景与学术继承性。对于《左传》的时代特征和思想倾向,作了细密的评说。对《左传》的人物形象、战争描写、叙事写人、行人辞令,甚至虚构的故事情节等进行了简要剖析。书中还探讨了《左传》与中国古代小说的关系,认为《左传》作为史传文学也是中国古代小说的源头之一。
  • 钱与民俗

    钱与民俗

    自从社会进入货币成为一般等价物的时代,钱就广泛地介入了社会生活。在中国帝制稳步行进的历史中,国家货币在大多数时间都强硬地执行着控制经济、引导经济的职能。在社会生活中,钱的作用十分显著。为了钱,人们相互争逐、抢斗、厮杀、暗害。唐代诗人罗隐的《咏钱》诗写道:“志士不敢道,贮之成祸胎。小人无事艺,假尔作梯媒。解释愁肠结,能分睡眼开。朱门狼虎性,一半逐君回。”“小人”把“钱”作为行恶的“梯媒”,可能确实是常见的情形。“愁肠”、“睡眼”一句,说到钱可以消释愁苦,可以振奋精神。而豪门贵族的“狼虎性”的形成和暴露,也往往是和对于钱的疯狂追逐相关的。
热门推荐
  • 海棠传奇

    海棠传奇

    在一个世世代代都以栽种海棠花为生美丽地方,金海棠出生在百花盛开的春天,村里的人都以他们能种出独一无二的海棠花为荣。所以海棠花盆株在世面上也能卖出好价钱,茶余饭后村里的人都津津乐道此事。金谷园这个小村庄也因此而闻名天下。不料,金海棠奇幻的出生经历,尽引起一场关于自然界以及江湖的腥风血雨……
  • 雀旅

    雀旅

    五年前,尚午雀是江湖闻名的第一神医“春风妙手”,五年后,出现在江湖上的就只有用毒高手"小阎王"小五......
  • 一世任逍遥

    一世任逍遥

    任逍遥者,愿逍遥也。呜呼哀哉被神仙收去做了穿越试验品,进入一个莫名的异世。在这异世想要活得逍遥,则艺多不压身,经过多年苦学,一个全能才女新鲜出炉!何谓逍遥?知行合一,随心所欲!那么本性纯良的她,怎样才算逍遥呢?且看她如何济世救人、驰骋江湖、纵横商界、享誉文坛、马踏疆场!最终取得事业与爱情的双赢,逍遥一世!************第一次写文超没经验,头重脚轻了……文笔不优美了……各位大大海涵……
  • 我在末世召唤王者英雄

    我在末世召唤王者英雄

    末世降临,鸿夜召唤王者英雄,亚瑟一盾一群小丧尸,云中君带你飞
  • 权少,请让让

    权少,请让让

    第三次见面,她成为他的秘书。男:明人不说暗话,我喜欢你。女:这是要潜规则吗?……我有男朋友了。男:那就分手。男人霸气的说。她从没见过这么不讲理,这么霸道的男人,不由质问,凭什么啊。男人凑近说,凭我最帅最有钱,身材最好。看不上我,除非你眼瞎。女:大哥,你有病,得治治。男:什么病?女:自恋绝症,幻想癌晚期不谢。男:呵呵,总有一天,你会后悔你在我面前态度这么嚣张。女:是吗?我很期待那一天。男:咖啡泡不好,打字出错,拿个文件页数还搞错。身为助理你能干好什么?她耸耸肩事不关自己的说,应该什么都不能干好吧,但我是你招进来的啊。质问我的同时先自己打脸。男:你说,你是不是仗着我喜欢你……
  • 尊灵武帝

    尊灵武帝

    九天之上,位面交汇。有一界域名为神界(即神域),神域诸立,万法从天,掌诸天位面。神域之外有万千世界林立。地球只是其中的一个低级位面,然千年光景间却是人才辈出。有一人六岁始修,三十岁破五境达位面桎梏,又十岁悟空间奥义,踏虚空飞升神域。又百年达神域巅峰,助日月神族一统神域,时天帝以其功大,拜为帝神,封师位,授帝子于业。魔域入天地变,帝与之战千年未有果。后天地大劫,魔域入侵,帝与之战,力竭而陨。受帝神佑,退邪魔,天地得以安之。时年,少帝立,其根基尚浅,实力羸弱,大权为帝神掌之。适时,龙虚古域开启,帝龙古石现,传言曰得帝石者,方能踏足永恒帝元。四方涌动,危机再现,帝神却离奇失踪,天界再度动荡。这究竟是少帝弑位?还是帝神已觅得神石在蓄势待发?还是魔族之某计?神秘的帝龙古石又是何方神物?一切的未解之秘尽在此书之中,聚焦此书让虹哥来为您们一一解答吧!QQ书又交流群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最受年轻人欢迎的社交艺术

    最受年轻人欢迎的社交艺术

    本书揭示了搭建好人际关系的技法和手段,破解了赢得好人缘的秘密,阐释了运用好人际关系的操作技巧。
  • 深夜见闻档案

    深夜见闻档案

    你知道每年有多少人失踪吗?你知道这些失踪者最后大部分都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吗?你希望找到他们的下落吗?我认识这样一群人,并且无意间加入其中,他们懂得古老相传的炼尸寻人秘术,一个生辰八字、一件失踪者的物品,利用易占起卜,奇门遁甲,鬼神之术,令失踪的活人和死人无所遁形!一天,一个求助者敲开了这群人的大门,他说,自己的父亲死在了一个危险的地方,希望我们帮忙寻找死去父亲的尸身,事成后,赏金——三百万!这个活儿,接还是不接?
  • 校园近身高手

    校园近身高手

    “名声?财富?权力?美女?所有,我都要了!”杨潇脚踏九星剑,掌握日月星,沧海一笑……小隐于山,大隐于市,原本平平凡凡的少年,接触无上大道之后,天下虽大,却无一敌手,修仙术,做仙人,享仙福……纵横都市校园,坐拥如云佳人,笑看风云变幻,享尽富贵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