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29200000008

第8章 情绪是工作与人际互动的一环

情绪已不能够用单纯的心情、感觉、感受等字眼来概括。情绪俨然成了工作任务的一部分,它是一种工作技能,一种可以创造利润或遂行目标的工作手段,甚至是一种专业。

部分研究者强调:情绪表达也可视为一种工作任务,它会影响到工作效能;而不同的工作角色,可能被要求要表达不同的情绪;甚至同一职务,面对不同对象,也要表现出不同的情绪(RafaeliSutton,1987)。同时,依据工作任务所表现出来的情绪,不一定要与内在真实的情绪感受一致。

工作中所做的情绪调节,与日常生活中的情绪调节似乎有若干不同之处。第一,两者在社会化历程(socialization process)上不尽相同。个人日常生活中所进行的情绪调节,往往是个人在父母教养、学校教育及社会规范与期待的影响下,透过耳濡目染与潜移默化的历程而习得(Eisenberg,CumberlandSpinrad,1998);严格来说,这种比较是一种非计划性的改变历程(unplanned change)。但是,个人在工作中所进行的情绪调节,却多半是组织通过种种训练与发展计划、监督、奖惩等制度的做法,让员工学习而成;因此,这是一种较具计划性的改变历程(planned change)。第二,两者在控制权的掌握上是有所区别的。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情绪调节,个人掌握了绝大部分的控制权,故可以根据对象、时机及问题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策略。工作中进行的情绪调节方式,常由制度来进行规范,个人的控制权相对减小,正如Hochschild(1983)所言:“……工作人员无法被允许以他们喜欢的方式来看或思考,而是被要求只能以制度化所允许的方式来显示感情……如同一位农夫将眼罩挂在马眼上来引导它前进的方向,制度管理我们如何感觉。”第三,两者所费的心力也有所不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多半处于私人领域(private area),涉及的互动对象较为熟悉与单纯,而情绪调节的成效往往只牵涉到个人,因此个人较轻松自在,所花费的心力较小。在工作中,人们多半处于公众领域(public area),涉及的互动对象较为多样且复杂,而情绪调节的成效往往不只牵扯到个人绩效的好坏,还事关组织效能的好坏,因此个人必须更谨慎小心,所耗费的心力也较大。

至于情绪劳动的范围限定在人际互动中,这乃是遵循Hochschild(1983)原先对情绪劳动的想法。他认为凡是涉及与公众面对面接触,且以改变他人情绪为重要工作内涵的职务角色,都需要高度的情绪劳动。本书将范围扩大:举凡在工作中进行人际互动时,对情绪调节所投入的心力,不论是调节自己的情绪或调节他人的情绪,都算是情绪劳动。倘若个人在工作中,是为了非人际问题进行情绪调节,这便不算是情绪劳动。举两个例子来说明:某甲与客户接触时,客户傲慢无理,某甲感到心里很不舒服,但基于业务上的目的,暂时克制住愤怒的情绪与骂人的冲动,和颜悦色地与客户沟通。某乙在设计程序时,屡屡失败,他克制住挫折的情绪,继续努力工作,终于完成。在上述两个例子中,虽然都涉及情绪的自我管理,但前者才符合情绪劳动的定义,后者则不算是情绪劳动。

值得说明的是,情绪的自我调节,不论是在人际互动中(如上述某甲的例子)或在人际互动外(如某乙的例子),皆有可能发生,既然如此为何要刻意加以区分?乍看之下,人际互动中与人际互动外所进行的情绪自我调节,似乎可以画上等号,实则不然。就目的而言,个人在非人际刺激中为了情绪自我调节所付出的心力,主要是为了消除不舒服的情绪感受,或是进一步为了增加愉悦的情绪感受;但是,个人在人际刺激中对于情绪自我调节所付出的心力,其重点不在消除负向感受与增加正向感受,而是在掌控外在情绪表现,以符合社会适切性、人际互动的规范、印象整饰的考量,或其他特定的人际目的。因此,人际互动中的情绪自我调节,会随着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远比非人际互动的情绪自我调节更为复杂多变,其所费的心力也越大。

由以上观之,在概念上将人际互动中的情绪调节与人际互动外的情绪调节进行区分,似乎有其必要。许多研究者同意Hochschild(1983)之观点,认为情绪劳动应该在人际的脉络中进行探讨才有意义。如Ashforth与Humphrey(1993)指出情绪劳动与服务接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似乎意味着情绪劳动是人际互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Zapf等人(1999)亦认为,人际互动是情绪劳动的关键成分。

若将“工作中对情绪调节所付出的心力”视为一个集合,“人际互动中对情绪调节所付出的心力”视为另一个集合,则两者交集的部分,即为情绪劳动(吴宗佑,2003),至于“工作中对情绪调节所做的付出的心力”中,未与“人际互动中对情绪调节所付出的心力”交集的部分,则为“情绪负担”(emotional burden)。原本Hochschild(1983)认为情绪负担是蓝领阶层的劳工在面对呆板无聊的工作时,对负面情绪所做的压抑,本书则将其定义范围略加扩大,把它视为是一种工作者(不论是蓝领阶层或白领阶层)在进行工作任务(尤其不涉及人际互动)时,对于情绪调节所付出的心力,诸如秘书必须处理堆积如山的公文而感到心情烦闷、企划人员为屡屡无法想出的创意点子而沮丧不已、生产线上的员工为了连日应接不暇的订单而心力交瘁,当个人在工作上必须对上述情绪进行调节所付出的心力,即为情绪负担。而在“人际互动中对情绪调节所付出的心力”中,未与“工作中对情绪调节所付出的心力”交集的部分,则称为“情绪工作”(emotional work)。这种区分乃是参考Hochschild(1990)的想法,在此之前Hochschild一直认为情绪工作与情绪劳动是两个可以互相交替使用的字眼;直到1990年,Hochschild才指出情绪劳动一词是用在“个人在公众场合(特别是职场)与人互动的情绪调节”上,情绪调节一词则指的是用在“个人在私人场合(例如家庭)与人互动的情绪调节”上。

最后,必须特别说明的是,在概念上,虽可将“个人对情绪调节所付出的心力”清楚地区分成情绪劳动、情绪负担及情绪工作,但在实际上,却可能出现若干不易切分的“模糊地带”。举例而言,倘若某人是计算机维修工程师,在客户端维修计算机时,一直找不出问题,并受到客户的冷嘲热讽,工程师一方面对于计算机无法修好感到挫折,另一方面又对客户的讽刺感到恼怒,此时工程师对情绪调节所付出的心力,要算是情绪负担,还是情绪劳动?又如,某人自家经营餐饮服务业,如果太太是老板娘,亲戚是店员,则老板在工作上与太太或亲戚间的情绪互动,有多少应该算作是情绪劳动?针对上述状况,本书认为,在概念上将“个人对情绪调节所付出的心力”区分成情绪劳动、情绪负担及情绪工作,并不表示任何“个人对情绪调节所付出的心力”只隶属于情绪劳动、情绪负担或情绪工作三者之一;事实上,很多“个人对情绪调节所付出的心力”多少都包含了情绪劳动、情绪负担及情绪工作三者的成分,只是多寡各不相同,当我们表示某种“个人对情绪调节所付出的心力”是情绪劳动时,只是表示其大部分的成分是情绪劳动,而不一定表示它完全不含有情绪负担与情绪工作的成分。刻意去计较“纯正性”,反而没有意义。

同类推荐
  • 兰州理工大学管理制度汇编人事管理制度

    兰州理工大学管理制度汇编人事管理制度

    本书《兰州理工大学管理制度汇编 人事管理制度》师资管理、师资培养、高级专家管理等章节。
  • 他们比你更焦虑

    他们比你更焦虑

    本书为作者最近几年来关于中国20余位财经人物的深度采访报道的主题合集,其中大多数采访对象都为国内知名企业家和财富人物。所有报道均已在国内相关媒体刊发,此次合集出版时,在原有采访报道的基础上,作者又添加了采访手记,对所涉人物及企业进行了独到的点评。本书所涉人物,无论个人财富,还是公众知名度等,均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也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书不同于其他相关财经人物图书,除了对他们创业历程等的描述之外,更多关注这些人物的人生观、归属感等精神层面,分析和刻画了在整个中国社会处于转型背景下这些财经人物表现出的思想特征和心路历程。
  • 不懂带人你就自己做到死

    不懂带人你就自己做到死

    常言道:“一个人是条龙,三个人便成虫。”表面上看,“三人成虫”是因为不懂得合作、各自为战造成的,其实,本质上是因为没有优秀的领导者带领这个团队。如果一个团队有优秀的领导者带队,那么,这个团队绝不会萎靡不振。相反,它还会产生“111>3”的团队效应。企业管理的关键就在于带人、带团队。
  • 顶尖管理九工具

    顶尖管理九工具

    探讨的是世界级工商领袖和管理大师们所推崇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顶尖且极具适用性的一些成功经验,以及在今后管理中必须掌握的一些管理技巧。它们都源于世界顶级企业经营管理中所总结出来的实际经验,多数可以被运用到管理实践中。
  • 服务制胜:让客户满意的45个服务法则

    服务制胜:让客户满意的45个服务法则

    服务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因循守旧,而必须时时刻刻为客户着想,发自内心地为客户服务,真诚地为客户解决问题,注意细节,勇于创新。与客户打交道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种交往的艺术,在面对形形色色的客户以及纷繁复杂的问题时,我们怎样才能做到面面俱到、让客户满意呢?本书分节介绍了各种服务法则,详细地告诉你应该怎样去为客户服务,帮你解决服务过程中的种种困扰,让你学会怎样达到客户的要求。
热门推荐
  • 殿下请住嘴

    殿下请住嘴

    姜南姝是个天生厄运缠身的人,一出生就没了爹妈,从小到大只要有人和她讲话便会厄运缠身好一段时间,无一幸免,就这样伴着厄运,她磕磕绊绊地长到了18岁,最后一脚踏空进了下水道来到了另一个书中世界。小奴才:“七公主今天又咒了谁啊!”丫鬟南柠:“怎么说话的,咱们公主可是一出生便被道士预知是有大福泽之人,公主金口玉言,怎能用咒字形容。”姜国京都在姜七公主十四岁后便始终流传着一句话,话说:“即使得罪皇帝也不能得罪七公主,得罪皇帝顶多皇帝不容你,但得罪了七公主天却不容你,简而言之得罪七公主,天理不容!”任思珞:“本世子日日都在做天理不容之事。”o(?^`)o
  • 秋晚凉笙离夏

    秋晚凉笙离夏

    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有放弃。――再见时,顾笙离已经是黑客大神,而秋凉夏也是亿万人气作家。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人,可谁曾想过,在一个夏天,顾笙离盗了两百多个帐号来点击秋凉夏的阅读量,只为求得秋凉夏一笑。
  • 万界狂魔

    万界狂魔

    风云宗内门弟子莫辰,被人击破丹田内的元气种子,导致修为日以缩减,身份从内门弟子降到九等杂役弟子。一次偶然打扫封魔塔,丹田内的元气种子再次苏醒,从而引动莫辰手中魔纹戒指的魔神空间。魔纹戒指共有九条魔纹,每一条魔纹开启,便是一个魔神空间,每一层空间存在一卷“天魔玄体变”的心诀,当“疯”与狂“两种意境同结合时,从此这个世界都在疯与狂之中颤抖着!
  • 转角,遇到偶像?

    转角,遇到偶像?

    能歌善舞,天真活泼的女孩秋可欣,邂逅帅哥左泉,两人迅速坠入爱河。但是,如此佳偶,却引来了嫉妒。上官恒对秋可欣的仰慕几近疯狂,这可惹怒了庄琪,她绑架了可欣......左泉身边也是危机四伏,面对朋友反目,女闺蜜离间,他和可欣将会有什么样的结局?究竟他们将如何化解磨难?
  • 灵魂巫妖

    灵魂巫妖

    穿越,却成了一名巫妖?灵魂到底是依附于肉体的存在还是独立的容器?谁说灵魂不能化成实质?难道灵魂就不能抵抗强大的攻击?就先写到这里吧o(╯□╰)o!想写个好点的简介还真麻烦,本书并非DND小说~新人新书:请各位走过的,路过的,打酱油的朋友多多推荐收藏~愿大家喜欢的,看过的,有意见的朋友多多发表看法~本书貌似有些慢热,请各位耐心观看!
  • 赢在方法

    赢在方法

    好的方法是通向职业成功的敲门砖,凡是优秀卓越的人必是善于找出方法、善于变化视角、具备创新思维能力的,本书介绍了“方法为王”的先进理念,对增强团队执行力、提高工作效率、打造高效能组织、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重大价值。
  • 这就是魔法咯

    这就是魔法咯

    “这里是哪里?”龙天醒了过来,却发现自己躺在松软的草地上,陌生的植株、陌生的鸟兽、陌生的空气……,龙天已经确定这里不是自己所熟识的世界。“喂,你醒了就过来帮忙!”一个七八岁左右的孩童抱着刚采集的野果,看到龙天醒了便走了过来。龙天怔怔的看着这个小孩子,他很确定这就是路西法,但不清楚他为什么会变成小孩。龙天站起身来,拍拍身上的土,对着变小的路西法说道:“走吧,活下来需要收集情报。”说完,径直走进不远处的森林。“嘿,吃点东西再走啊!”路西法无奈的跟了上去,两人的身影逐渐隐没在森林深处……
  • 乐庵语录

    乐庵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敌从治疗开始

    无敌从治疗开始

    简介?有还要写简介的吗?先欠着吧,想到了再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