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50100000052

第52章

季瓷坐在四楼章楝的宿舍做活。她只在这里待了一个月就想走,整天住在树尖上,挨不着地,心里急得慌。大家见天都上班走了,楼上连个人都没有,在西安住的还是平房,好坏还有个人说话,可在这儿,出了房门是一个长长的走廊,两头望不见一个人,下班回来后,都“嗵”的一声关上自己的房门,好像谁跟谁都不认识似的,这也叫日子?都一个个过独了。孩子上学,没户口,还得掏高价钱,找这个求那个,说好话批条子。吃一根葱都得买,动一动就是钱,没有钱真是寸步难行。你们谁愿住这儿谁住吧,我是不住了,再过几天,津平上学习惯了,我就回去。

走廊里有脚步声,慢慢地,一点点往这边挪,到门外停下了。这会儿是谁呢?都上班去了,就算是楝回来了,咋不进门,站门口弄啥?

她走过去打开门,津平站在门口,低着头,咬着嘴唇,侧身挤进屋里,坐在床上,“哇”一声哭开了。

季瓷搂着问了好半天:“你正上学,好好的,咋回来了?谁欺负你了?老师吵了?书包丢了?这么远的路,你咋回来的?”津平都只摇头不答。哭了好一会儿,才抽泣着说:“奶奶,咱回家吧,我不在这儿上学了。”

原来,课间津平出来上厕所,从厕所出来往楼里走的时候,突然想不起他在哪个教室。教室真多呀,有四层楼,每层楼都是一模一样的门和窗,里面出出进进的孩子也都一样。就在他一个一个教室地找的时候,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哗”的一下跑回他们该去的地方,而他章津平,这个农村来的孩子,才到这个学校三天的学生被丢在走廊上。教室里的同学都坐好了,一个个脸朝前方,他更不敢探头往里面看了。老师也都一个个往他们要去的教室走去,一个老师在走廊上大声问:“哪个班的?还不赶快回教室去。”津平下了楼,空荡荡的操场上就他一个人,仰起脖子看楼上。学校突然成了迷宫,而他的座位空着,上节课的书本还摆在桌上,他被那突然响起的铃声阻隔在教室外,他被强大神奇的城市抛到操场上。他一个人呆呆地看了一会儿,放弃了找教室的打算,出了学校门往西走,他知道他家在西边,他一个人顺着马路走,他记着爸爸的单位,门口写着北方钟表厂。他万分小心,他想找回家的路不能再走错,否则他将迷失在这巨大的都市,奶奶和爸爸会急疯。电线杆上贴着寻找小孩的启事。他低头看看自己的衣服和脚上的鞋,爸爸写寻人启事的时候能否记得他今天早上离家时穿的什么。八岁男孩,身高一米二五,大眼睛,双眼皮,头发自来卷,不会说普通话,这是他的特征。爸爸说开始天天接送他,过了这一个星期后,就叫他自己走。爸爸领着他走的时候,给他指着说了路边的各个单位,路口,告诉他,你死记住,咱家在第五人民医院的西边,记住过马路时红灯停绿灯行,走人行横道,千万不敢像在老家一样路上想咋走咋走。他向西走着,看见了第五人民医院的牌子,才敢让眼泪流出来。

季瓷拉起他的手:“快放学了,得赶紧去给你爸爸说中午不叫他去接你了。”

半个月后,津平基本适应了新学校,季瓷坚决要回家。“我回去,叫北京来吧。”

给村上的人说,唉呀,在树尖上住了一个多月,可急死我了,清早睁眼一看不是咱家,只看见外面的树梢树叶。她给罗北京说:“你去吧,你们年轻,老分着也不是个事,阳平给我放家里,你去了兴许能找个啥活儿干干,多少挣一点,能顾住嘴。”

也许她早已料到,早晚这些人会离开她;早晚她会越来越孤单。也许她习惯了分别,不把人来人往当一回事儿,今儿这个回来了,明儿那个走了。走吧,走吧,王八孙们,我不想你们,亲这个亲那个,亲谁都没用,谁也不会在我身边守着。

天河厂又有了消息,如果有家属是农村户口的职工愿意调到陕南山里的三线企业,可解决家属户口,转为商品粮。章柿又回来跟爹娘商量。季瓷好一会儿不说话,把西平叫了过来:“叫你去大深山里,叫你吃商品粮,不当农民了,还给你工作干,你愿意不?”西平已经长成了体面齐整的小伙子,说媒的已经来了很多。他挑来拣去的,老也不如意。奶奶突然说要他去大深山里,他怔住了,不知是啥意思,平原上的人对山区有成见,大深山这词就带着贬意。西平摇了摇头,说他只想去西安,如果去不了西安,他就在家待着。季瓷给章柿说:“日子是你们过哩,去也是你们去哩,主意还得你们拿,反正要是我,不去,在西安再等等,就不信没有法儿。”

天河厂南大门防震棚范围越建越大,每一户都面临着户口问题。工人们的家属来自周围各省的农村,本来只是在南大门和单身宿舍之间盖的房子,慢慢地延伸至单身楼的四周,从楼上看下去一片牛毛毡、石棉瓦的屋顶。尤其是单身楼的后面,成了四川人的天下,他们来得晚,已经没好地方,沿着原来的边沿搭建一间间小房子,这样从下面的长乐路往上看,严重影响城市形象。正是刚刚改革开放的80年代初,大量外国人坐着空调大轿子车从这条路上向东去参观兵马俑,他们一抬头看到这片凌乱不堪的局面,据说那别有用心的老外总是用极快的速度掏出相机,把中国贫穷落后的场面抓拍下来。有报纸上说一个具有爱国热情的年轻翻译从外国人手里夺了照相机扯出了里面的胶卷,引起外国人投诉,由此牵出关于爱国主义的大讨论。据说市“五讲四美三热爱”办公室和市外办多次来人和天河厂交涉。厂里出面做单身楼后那十几户职工的工作。职工说:“好,你给我们找地方,我们搬,也不说街坊里带厨厕的楼房了,在这单身楼上给一间就满意了,立马搬。”可谁能给他们一间房呢?眼看着南大门的家属越来越多,旮旯拐角都住着人,后来连厂里刚结婚分不来房的年轻职工也挤出点儿地方盖一间。法不责众,谁占上是谁的。住在这里不掏房钱,不收水费,用电找个懂电的人,从大路上的电杆上接来就行,反正都是天河厂的,我们生是天河厂的人死是天河厂的鬼,吃喝拉撒都在这儿,死了也得天河厂的车拉到东边的火葬场去。

但凡有厂家委会、公安处、消防处的人来此,还没说自己的理,职工们围上来,家属们围上来,恨不得撕吃了他们。山东人说:“妈的,老子是从南疆战场上回来的,保家卫国这么几年,家属跟我们来住怎么了?叫厂长来跟我说话,我们还不愿住这儿呢,叫厂长给我们找个好地方。”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唐山地震到现在也六七年了,南大门叫这种房子盖满了,还有向东延伸的趋势,出了南大门向东看,大有建筑工地的欣欣向荣气象,最可气的是顺着自行车棚盖了一溜房,直接就用车棚外墙做了自家的一面墙。

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地分给了各家。职工们在农村的家属先是农闲时节来城里居住,发现城里比农村好得多,干脆就不回去了,他们聚居的天河厂南大门成了天河厂的一片新兴家属区。

市“五讲四美三热爱”办公室与天河厂不断地交涉,而这边职工自行搭建的房屋如春天的“离离原上草”不可阻止,天河厂无奈,顺着长乐路往上,垒了一道高高的墙,挡住了影响社会主义形象的破烂防震棚,至于棚区里发生的事情,治安、消防问题,自己兜着。

不出事是不可能的,凡是有人的地方就得有事,这里的事还出得五花八门热闹非凡。夏天的夜晚,晒了一天的低矮防震棚,热力不退,人睡不着,到一两点还不能完全静下来。突然一阵狂喊乱叫把刚迷糊的人都惊醒了,有人跑出来看,但见单身楼上的老王在前面抱着头跑,后面追着棚区新住户小王,小王追着老王,绕单身楼跑了大半圈,终于揪住了,死命地打,边打边骂老流氓。

老王的家属在很远的西北农村,家里农活多孩子多老人有病走不开,他们夫妻见面也就是一年一次的探亲假。在西安,老王的夫妻生活基本上就是别人的夫妻生活,他夜里扒防震棚窗口看人家夫妻干事。有的窗帘拉得严看不见就听个声,有的连个声都没有,老王就很生他们的气,心里骂他们“啬皮”。老王常常久久地站在一个窗外,但守到半夜听不到一点动静,他们睡得像死猪一样。慢慢地老王基本知道了防震棚区域每对夫妻的性生活规律、频律、特征。

棚区来了小王夫妻。小王夫妻是“五一”刚结婚的,没地方住就在南大门搭了半间小房,房子盖得很凑合,可晚上那事不凑合,新婚夫妻的所有恩爱和花样都在这小屋里上演,忠实的观众就是老王。小王夫妻俩长得像电影明星,男的高挑英俊女的面似桃花,老王爱死了他们,见天夜里在窗外看他们,如果不来看他就睡不着觉。幸福的人拉窗帘的速度很快,“哗”的一声,小钢圈在铁丝上划过,草草地在不直的铁丝上绊住脚,就给老王留下点缝隙,或者他们那窗帘本身安装得就有问题,压根就拉不严实。有几天可能是小王妻子身上来了,两个人不干那事,他就天天去看小王妻子像一摊春泥在床上沉睡。那个默默流血的女人,早早上了床,有时候侧身有时候仰面朝天,不管怎样老王都爱,爱得心尖儿颤抖。小王在灯下看书或干家务,女主人太累了,在很亮的灯光里也能躺下立即睡着,她是那么放心贪婪地睡在自己心爱的床上,她下面兜着一沓越来越沉甸甸的卫生纸,她在休养身心,她在积蓄力量,等待这几天浪潮过后再跟亲爱的丈夫在床上恩爱。在老王眼里,她每一个睡姿都是为了让窗外的老王能够坚挺温柔光滑地进入。她来例假的这几天对老王是个折磨,老王比小王还着急,盼着她快点结束。

万事都有美中不足,要说老王的美中不足就是,小王的房子盖在路边上,窗户正对着南大门通往单身楼的路上,这给他的观看增加了危险系数,有时候他正看得如火如荼,路边走过一个人对着他重重地咳嗽一声,他马上蹲下装作系鞋带,蹲下后才发现他穿着拖鞋,有时候他就用手里现成的东西对着墙根,让人家以为他在冲墙根撒尿。

大家都是同事,给他留着面子,可这事早晚会传到小王耳朵里。

这世上不要脸的事天天有人干,可只有败露者才是真不要脸。

老王一下子在天河厂南大门臭了名声,女人见他都躲开多远,好像她们突然贞洁非凡,连那些四五十岁的乡下女人也像少女一般表示对他的痛恨与嫌弃,天天想看到他灰溜溜走过,好有机会表现自己的无辜与惊讶。小孩子正好好玩着,见他夹着饭盒走来,“哗”的一下惊散了,他走过去后,他们回到刚才的领地,对着他的背影“噢噢噢”叫几声,或者拍着手说:“小榔头,砸核桃,谁放屁,我知道。”男孩子们代替老王去扒小王的窗口,他们比老王光明,是集体行动,大白天也挤着脑袋凑在这里,往往他们其实没看到啥,只是听到屋里人说话或碰到啥东西响了一下,或者屋里压根就没人,好像看一眼那个空着的床就能想到那上面演过的节目。孩子们常常高兴得“噢噢”叫着跑开,边跑边唱:“看见了,看见了,看见了。”

地一分,季瓷和章守信发了愁,这么多人的地,十来亩,他们老两口和西平咋能种得过来。季瓷到河东宋找她外甥女大花,季瓷说:“你们这儿一人合的地少,你家这么多大小伙子都是一身力气,去给俺家帮着把地种了吧,种的粮食留够种子和俺自家吃,都是你们的。”大花说:“姨你说啥话哩,你就是不给俺一个粮食籽儿,这几个孩子也得跑去给你把地种好。你忘了俺娘死的时候给咱咋说的了,咱的情义比天高,似海深,你出去问问俺庄上的人,哪个不知道俺河西有个姨,比亲一窝还亲,知道我没成色生了一群,日子不好过,老帮衬俺。这会儿他们都长大了,跑着给他姨姥娘种个地算啥事哩。”大花的大孩子元宝也赶快说:“姨姥娘放心了,恁家的地荒不了。”

一到农忙时节,元宝领着几个弟兄来,割麦割豆子掰苞谷,锄地施肥翻红薯秧,几个大小伙子不在话下,一半天就干完了。庄上人都眼气季瓷,半开玩笑地说:“你这个老婆儿,咋啥好事都叫你轮上,孩子、媳妇在大城市里享着福,家里的地还有人给种着,俺正想等着看你笑话哩。”

“可把你们王八孙的眼气瞎吧。”季瓷放高声,让远处的章节高听。她知道能说出来的人不是真眼气,她知道章节高气她为啥不去找他说这事,虽然地分给各家了,可谁也没说不叫他亲侄子当这个队长了,生产队里的人有了困难应该先来找他呀,比如你家里没人种地,你就该来找他说,轮得着他外村外姓人成群结队地来咱河西章帮忙种地?谁不知给人种地有好处,力气是自己的,可粮食却是从人家的地里往自家搬。

当然宋元宝几个得先把自己家的庄稼管好了再来管姨姥娘家的,他们还没来的时候,就只章守信和西平、新媳妇素娟几个人对付十多口人的地,看到别人家的地里人多势众,成群结队地干活,这几个人显得势单力薄。章守信边干活边放大声唱戏。边上有人说:“守信大爷你还有劲儿唱哩。”章守信说:“不唱咋呀,我就是坐这儿哭,还是这么多活,慢慢干,总有干完的一天。”

章柿也顾不得家里那些地了,他的注意力在胡爱花和几个孩子的户口上。有了西安户口,也就有了粮本粮票,拿着粮本粮票才能买粮买米买菜,没有这些就得掏高价买黑市上的东西,这样一来,胡爱花拣破烂儿挣的高工资还是跟城里人的低工资一样,生活依然窘迫。

同类推荐
  • 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

    本书是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经典名著,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的时代背景下,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形象、真切地描绘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户为代表的各个阶层、各色人等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富于史诗风格。老舍说这部小说是他从事写作以来写作时间最长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书。曾入选《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 文天祥

    文天祥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描写文天祥一生的长篇小说,也是历史题材创作上一部别开生面的力作。它高品位地讴歌了爱国主义精神,具有独特的文学地位和审美价值。文天祥,这位举世闻名的爱国英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诗人。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封信国公。他从小受父母和师友的熏陶、乡贤的感染,立志救国救民。21岁考中状元,沉浮宦海十五载,三起三落。元军大举南下,宋军节节败退,李募兵勤王,毁家纾国难,两度起兵抗元,收复了福建、广东和江西大片沦陷的国土,转战至海丰五坡岭不幸被俘。解押到元朝大都燕京后,元朝百般劝降,元世祖忽必烈亲许丞相之职,终不屈志,以身殉节。
  • 周末

    周末

    不经历二十多年的牢狱生活后,约尔克被总统赦免释放。为庆祝他重获自由,姐姐克里斯蒂安娜在柏林郊区的房子组织了一个周末聚会,邀请约尔克的朋友参加。克里斯蒂安娜希望这是帮弟弟开始新生活的好机会,不过,对于参加聚会的人来说,心情复杂,往昔不堪回首。约尔克曾经是德国红军派成员,这个深受极左思潮影响、发端于西德六八年学潮的团体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展成暴力恐怖组织,在七八十年代制造了多起震惊世界的绑架、谋杀事件,约尔克正是这些恐怖事件的参与者。与约尔克的相聚,把似乎已远去的种种选择、评判又摆在了大家面前。约尔克该怎样面对周围的人,怎样认识今天的世界?三天的聚会中,约尔克,他的律师,他的“革命同志”,以前的情人,多年失去联系的儿子,每个人的表现,说话、神态、心情……事过境迁,不仅是约尔克,每个人都在重新寻找自己位置,每个人都再一次面对梦想、责任、罪恶、宽恕、情谊、道德审判的困惑,而今天面临新的恐怖主义威胁的世界让这些不仅仅只是回顾。
  • 象厂喜剧

    象厂喜剧

    值得反复阅读的村上精华小短篇,村上小说主角双胞胎姐妹、羊男等彩蛋般出场。生活点滴的小情怀,由村上寥寥几笔谱就,让你不由自主被代入进神秘的“镜中的火烧云”。作家村上春树和西安水丸的首次合作,水丸的想象力和村上的幽默感,“让人感觉原本已经静止的东西再次蠢蠢欲动”。卷尾附有两位大师的俏皮对谈,回忆村上创作中不为人知的有趣故事——原来村上也会求人、催稿,甚至放猫监视安西……。在捕捉心灵的闲言碎语中,窥探村上关于生活关于写作的私密一角——他用依照人的脊椎骨制成的梦一般的水笔写作,他咖啡的喝法以及读厄普代克的最佳场所。本书是由13个故事组成,内容均为作者的奇思妙想,文笔幽默有趣。书末还有两位作家和画家的对谈,讲述了他们合作过程中的趣闻。这本书是作家村上春树和画家西安水丸的第一次合作。
  • 听凶

    听凶

    林城发生连环恶性凶杀案,死者都是和五年前林城刑警学院被杀两名学生有关系。并且现场都留下了杀人录音过程。林城刑侦队队长罗文正找到了五年前通过现场声音帮助他们破案的林城刑警学院学生陆风,由此揭开了五年前的凶杀案的另一个真相。随着案件的进行,陆风的身世以及和背后犯罪组织的阴谋一一被揭开。面对身边的人一个一个遭遇谋杀,陆风的心智慢慢成熟,最后成为一名优秀警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天赋能力,帮助林城刑侦队以及省厅叶厅长破获各种疑难案件……
热门推荐
  • 金彪寻仙记

    金彪寻仙记

    先天不足的废物刘金彪,眼看家族被人所灭却无能为力!偶然间得到仙家之物,重塑完美体质,习得绝世奇术:灵隐术!重获力量的他立誓报仇,血债,要由血来还!依靠灵隐术隐藏修为,作为普通弟子进入仇家宗门,扮猪吃虎,秒杀长老,看刘金彪如何在险恶世界中翻云覆雨……
  • 吸血鬼复仇笔记

    吸血鬼复仇笔记

    她,从小失去双亲,饱受欺凌,孤身一人,无人过问。十二岁时一次偶然的事故,使她的人身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人类和吸血鬼间,她,会如何选择?又会走向怎样的复仇之路?
  • 统哥伴我身

    统哥伴我身

    还在上高中的苏杰伟将要引来人生当中的重大抉择,那是被迫的学考心灰意冷的他翻出自己的复习资料,在一边边熟读苦练之下,终于瘫倒在桌面上睡去未来吗?……
  • 丧尸边缘

    丧尸边缘

    我们行走在生与死的边缘,人与恶魔之间;失去的是文明,丧失的是人性。末日来临,罪恶与死亡横行,我们该如何是好?“伙计,不要回头,也不必为我伤心,也许下一个死去的就是你,我只是在前面等你罢了。”
  • 从召唤猎魂开始

    从召唤猎魂开始

    野性的蛮荒巨兽巨化种奇异的结合体异化种神秘而强大的主宰巨龙种绝对力量的象征太古种能够掌握猎魂之力的强大伙伴
  • 成了上门女婿

    成了上门女婿

    他这个丈夫来得有点难做,妻子不爱,老丈人不喜欢,他该什么做才能让双方不受到伤害,而在这过程中他又不知不觉地卷入了一系列的商战中阴谋和诡计……
  • 霸道总裁的冷血娇妻

    霸道总裁的冷血娇妻

    锦衣藏雪,孤独锦雪,外表寒冷内心冷血的女子,出生于江州四大家族之一的叶家,暗地里却是杀手界闻风丧胆,人人畏惧的刺客信条。李漠北,十大传奇世家的李家子孙,帝国大厦的接班人,不为人知的兵王之王。当有一天,最强兵王遇到杀手界的最强信条,当荣誉遭遇嗜血,谁将会胜出。他放下武器,捧出鲜花,一脸和睦清风。“嫁给我吧!我能给你想要的一切”。她沉默以对,淡淡的吐出那几个冷血的字眼。“我要你的命,你给得了吗?”
  • 山海奇闻录

    山海奇闻录

    自羿扶四极后已经过了八百多年,天下分崩,州郡被山门、洞府、世家、宗派把持,各自为政,虽然偶有摩擦,但因修士领土欲望淡薄,修士行踪诡异,仙法对百姓杀伤巨大,所以边境摩擦因共识,而被限定在低阶修士与凡俗士兵之间。唯有灵矿、古仙人洞府、天地至宝才会引起高阶修士鏖战。世俗之中,散修众多,有的围绕执政的门派、洞府效力,以换取灵石、丹药,称为公门修士;有的栖身小门派,效力修行,是为清修;有的独自修行,自谋丹药、灵石,称为野修。然而宗门术法尽不外传,散修之中术法稀少,且多传子不传女,即便子孙无有仙缘,也会择仙缘幼子,过继传承。焦源山柳家偶得王屋山秘术巨化仙法,为人觊觎,因而破门。谢端携柳家幼女月桐,趁乱逃出,潜入南疆……
  • 有间店

    有间店

    这个世上有家店叫有间。店主名为苏子卿。擅长调一种叫“云泽梦”的香料……
  • 仅非

    仅非

    【热血+短片+女追男+高岭之花+偏写实】星轻的父亲早亡,星轻的母亲带着星轻嫁入豪门,与尧奎的父亲再婚。双方结合,好景不长,星轻的母亲在星轻18岁那年,带病离世。星轻决意搬出尧家,拒绝尧家的帮助,开始半工读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