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53600000027

第27章 CIA的说话指南(5)

“被顶针”怎么办,CIA们来支招——正确的定义方法

在解释面对“被顶针定理”的情况时,让CIA们先来告诉你,什么才是正确的概念下定义方法。一个逻辑顺序正确的概念定义,其步骤大致有以下三个。

首先,CIA探员会先提取一个比这个概念的范围还要邻近的概念。比如说“狗”这个概念,比它大一级的概念便是“动物”,因此,我们可以先下一个判断,狗是一种动物。

其次,添加这个概念与别的类似概念不同的地方。我们知道,狗的祖先是狼,因此可以添加“狗是由狼驯化而成的”。那么它和狼又有何不同之处呢?通过翻阅资料,我们知道狗的驯养时间是在4万年前到1.5万年之前,是人们在最早期驯化的动物。

最后,将这个概念整合出来的信息按照“被定义概念+区别特点+最近属概念”的顺序以“是”、“就是”、“即”等连接词串联起来。一个完整的定义便出来了。上述对狗的定义,我们把它连起来便是“狗是一种由狼驯化而成,并且在4万年前到1.5万年之前人们最早驯化的动物。”

CIA探员认为,即使我们在生活中不能完全准确地对某个概念下一个定义,但是我们却按照下定义的逻辑顺序围绕一个概念进行逻辑讲话。比方说“仙人掌”,我们可以很简单就知道它的最近属概念——一种植物,然后把它的特点加以描述,这种描述在话语中并没有像学术那样严肃的定义,我们可以按照自己平常的观察和理解对它加以定义,例如“我认为仙人掌是一种有着短短小刺、肥厚茎的植物”这样的说话要比“仙人掌就是好像仙人的手掌”的逻辑性强很多。

不懂就是不懂,有话请直说

在对方并没有给出正确和合理的解释,而是以无厘头的回答试图掩饰过去之时,CIA探员的第一个对策就是直逼问题核心,从而让滥竽充数的人无路可逃。在日常生活的对话当中,当对方给出的答案不过是同语反复的时候,我们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否则最后不懂的还是自己。

“亨利,今晚加班外卖想要吃什么?”

“有什么吃什么。”

“有双层芝士汉堡、海鲜意面和火腿鸡扒饭,你要哪个”?

“哪个好吃要哪个。”

在这个对话之中,其实亨利始终没有说清楚自己到底要的外卖是哪一个。他的定义逻辑是这样的“吃什么——有什么吃什么”、“吃哪个——哪个好吃吃哪个”。最后搞得同事都不知道怎么给他订餐了。生活中这样的“随随便便”的敷衍回答我们并不少见,对此,面对这样的情形,CIA探员教给我们的对策便是直接让对方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决不能让对话的另外一方“蒙混过关”。上面的对话,应该这样问:

“亨利,今晚加班外卖想要吃什么?”

“有什么吃什么。”

“有双层芝士汉堡、海鲜意面和火腿鸡扒饭,你要哪个?”

“哪个好吃要哪个。”

“每个人的口味都不一样,你就挑一个给我吧。”

“我的确不知道该怎么选择。”

“那就双层芝士汉堡,我觉得味道还不错,就这样定了?”

“好的。”

由此,对方就得到了亨利到底想要吃什么,即使买来以后亨利觉得后悔,也不能怪给他下订单的那位同事,因为他在买外卖之前就已经问清楚了他要什么,得到了亨利的肯定之后才做的。

旁敲侧击,从另外一个角度得出答案

在CIA探员们看来,话语中的旁敲侧击,就是用不直接说破对方的逻辑谬误,而是通过一个中介,一个小故事或者道理来让对方明白自己的错误。

在对方犯下同语反复的错误时,可能让对方面子上过不去,而让对方在静静领悟中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并改正,或者通过迂回策略获得自己想要得到的信息,它的特点是,谜底藏在话语里面,需要听话的一方细细品味,而后恍然大悟。在CIA探员们的眼中,这是一种比较高超的说话技巧。

一个不懂得西方餐桌礼仪的韩国人来到一个美国家庭里,开心地交谈过后,他们便坐下来享受美味,韩国人把白色的擦手巾系在自己的脖子上,美国人看了不对,于是微笑着对韩国人说:

“我们美国家庭就餐时可没有特殊的卫生要求噢。”

“哦?是说客人的特别的卫生要求吗?”

“是这样的,先生你无须先刮胡子。”

听了这句话,韩国人笑着放下了擦手巾。

从韩国人和美国人的对话当中,我们知道韩国人并不理解美国人所谓的“特殊的卫生要求”,犯下了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而美国人则采用了一种比较幽默的方式,利用旁敲侧击的方法,使得对方在会心一笑的同时及时地改正了错误。

CIA探员们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旁敲侧击法要用得巧妙,那么它“敲击”的对象必须具有相似或者可比性,如果两个事实毫不相干,任你怎么去点拨也很难让人明白,例如,我们可以把青年比作“八九点钟的太阳”,从侧面说明青年朝气蓬勃,但是把他们比作“冰箱里存放的橘子”,就会让人很费解。

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是,旁敲侧击还要根据对象来区别对待。因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宗教背景,一些在中国政治文化生态环境中适用的侧面敲击,外国人就不一定听得懂了。同样的,外国人认为很幽默的话语,在我们这里也可能得到及其冷淡的反应。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妨回到第一条原则,有话直说,少与对方绕弯子。

“你不算个好人,也不算个坏人”

这也行,那也行,到底行不行

众所周知,CIA探员们在对于某件事情发表看法的时候总是态度明确,肯定就是肯定,否定就是否定,然而遵循“中庸之道”明哲保身的中国人似乎没有这种话语逻辑习惯,这种习惯也是从古有之,唐代就有这么一个摇摆不定的官员。

一位官员原来饱读诗书,胸怀大志,对事也很有自己的一番见解。但很不幸,这样的才学之士在朝廷的为官生涯却是坎坷,因此,饱尝官场黑暗的他学会了战战兢兢的生存之道,那就是对任何事情都不发表自己的明确看法。

每一次,有下属找他断案子,这位官员就用双手抚摸床的两边,下属问:

“这样做可以吗?”

“啊,行的,没有问题。”

“那要是这样呢?”

“也可以的。”

总之,这位官员就是不明说自己的态度,圆滑地说怎样都行,他曾经自鸣得意地对身边人说:“凡事就不要求个究竟明白,知道个大概也就算了,我这样才能平安度一生。”

然而,生活中的“这样也行,那样也可”却会给我们带来不少的麻烦,而且这麻烦还是处处可见。

汤姆和凯瑟琳正在逛商场,突然凯瑟琳的眼睛一亮,抓了一件衣服就进了试衣间。出来后,在镜子面前搔首弄姿地问身边的汤姆:

“怎么样,这件黑色的裙子好看吧?”

“好看,好看。”

凯瑟琳又冲进了试衣间,换了另外一套出来:

“这件红色的呢?”

“不错,不错。”

“蓝色的什么感觉?”

“还行,还行。”

“那我都买下?”

“全部买下,是好的,但也不好。”

就这样,凯瑟琳其实一直都不知道汤姆的真正看法是什么,因为汤姆是敷衍式的说话态度,而且在最终决定的时候,到底是愿意全部买下,还是不愿意,始终没有说明白。日常话语中的“这也行,那也行”到底是什么逻辑错误,是CIA探员们本节要和读者一起探讨的话题。

就不告诉你我究竟在想什么——话语逻辑中的模棱两可

汉语里,所谓的“模”就是手握住某件东西,而“棱”就是某样东西的边角,当你用手去握住某样东西的棱角时,你可以握住它的左边,或者右边,总之,方向是不确定的,“模棱”的意思就是“不明确”。

所以“模棱两可”就是指说话或者处理事物的时候含含糊糊,既不肯定,又不否定,没有明确的态度。看似对对象有所判断,实质上并没有确切的判断。

在CIA探员们的眼中,前面我们提到的例子都是“模棱两可”的典型例子。需要指出的是,话语中存在模棱两可的逻辑错误的前提是,说话者对某个对象有所判断,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或者正面与负面同时存在。比如“今天天气真好”,这是对天气的事实判断,但如果是“今天的天气”这句话,则不存在任何判断,而“今天的天气不好,也不坏”这句话,就存在模棱两可的逻辑问题了。

在CIA探员们的逻辑培训手册上写着:话语中的任何一个概念都有着确定的内涵与外延。比如说政治书对“商品”概念是这样定义的:“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这个概念的内涵就是上述的定义中它特有的属性与含义,而外延则是生活中我们所能看见的形形色色的商品,比如食物、日用品、楼房、衣服等等。

如果一个概念没有外延,那么这个概念就是虚假的概念,比方说“哥斯拉”这个概念,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见这个怪兽,然而在现实中并没有它的外延。而当一个概念的外延是模糊的时候,这个概念也就成了模糊概念,模糊概念是产生模棱两可的基础。

模糊概念的特点就是,它的外延是不明确的,当你听到这个概念的时候,你并不能联想确切的事物,而是理解成超出这个事物以外的东西,这种情况在话语中很常见。

“小郭,下午需要拍广告,找几个你们学校的班花过来吧。”

“好的。”小郭应声答道。

等到了下午,小郭找了几个相貌平平的女孩子过来了。广告负责人很生气,把小郭拉到一边对小郭说:“怎么找了这几个女孩子,长得很普通嘛。”

“怎么会呢,负责人,这几个女孩子在我们理科班的眼里就是女神级别的啊。”

在上面的例子中,小郭之所以与拍广告的负责人产生了分歧,就是因为“班花”其实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因为“班花”与“不是班花”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每个人的审美眼光都受其所处的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而不同,一些国家以肥为美,一些民族,像“长颈族”却以脖子的长短来衡量一个女人的美丑。因此在实质上,两者的看法都没有错。

所以,在CIA探员的眼中,模棱两可逻辑错误的出现,可以是因为态度的不确定,也可以是由于概念本身的含糊性。

逻辑上,模棱两可违反了什么规律

“我是无辜的。”CIA探员杰森面前的被审讯的嫌疑人只是重复着这五个字。

“我们换个说法,那辆坐着首相的车要么是你炸的,要么不是你炸的,请给我选择一个答案。”

“不是我炸的。”

“既然这样,要么你能够在30秒内装上汽车炸弹,要么你不能够,请选择一个。”

“我不能。”嫌疑人的声音里有些发抖。

“要么你在现场,要么你不在,请选择。”

“我在。”

“在场的同校爆破学员中,装卸炸弹速度能超过你的罗斯或者斯特利,请选择一个。”

“这个……没有。”

“要么坦白认罪,要么立即收监,请选择一个。”

在老练的CIA审讯官面前,嫌疑人不得不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在上面的例子中,CIA探员杰森在步步审问中,使用的话语逻辑规律便是排中律。

在CIA探员们的逻辑手册中,所谓的排中律是指,在同一个时空环境、同一个条件下,同一个事物、逻辑对象的两个相互矛盾的方面,必定有一个是真的,不可能全部为假,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表示就是——要么是A,要么是非A。这句话中,A和非A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矛盾的方面,比如“是”与“不是”,不存在“是,或者不是”这种情况。

排中律在话语逻辑中的要求便是,说话不能模棱两可。

换句话说,在“要么是A,要么是非A”的问题面前,说话者必须标明他们的明确态度,在两个相互矛盾的事实面前给出确定的判断,因为只有一个判断是真的。

话语逻辑的排中律,让嫌疑人无路可逃

进行情报工作难免会遇到很多难解的逻辑问题,这个时候,排中律可以成为CIA探员们的法宝之一,为CIA探员的解题带来方便。

一日,X国的公主丢了一条价值连城的宝石项链,委托CIA探员吉姆查出宝石项链的下落。吉姆很快整理出了相关的情报。

情报一:已经知道可能作案的是琼斯、亨利、约翰逊和格林中的一位。

情报二:根据肢体语言和微表情的观察分析,这四个人只有一个人可能说假话。

情报三:在跟踪以后,分别取得了下列的供词。

琼斯:我是守法的公民,从来就不做作奸犯科的事情。

亨利:我敢肯定,偷宝石项链的就是格林。

约翰逊:宝石项链是琼斯偷的,上周我看见他穿着一件黑色的夹克偷偷摸摸地跑回家。

格林:我之前和亨利有过节,他现在是伺机报复,想要嫁祸给我。

吉姆很快就找出了偷取项链的盗窃犯。方法很简单,他的逻辑思路是这样的——根据情报三,亨利和格林的话是互相矛盾的,一个说是格林偷的,一个说不是格林偷的,那么根据排中律,这两个人的话语中肯定有一个人说了真话,而情报二表明四个人中只有一个说了假话,那么其他三人讲的都是真话,因为亨利和格林有一个人讲了真话,那么剩下的琼斯和约翰逊说的都是真话,约翰逊指出琼斯就是小偷,因此可以得出最后的小偷就是琼斯。

这个问题很快就被CIA探员们找到了解题的关键所在。一个思路正确的话语逻辑往往是确切的、不矛盾的,这样才能使得听话者心领神会,如果不是,则会让说话者的意思含含糊糊,模棱两可。

避开话语中的模棱两可,别让自己躺着中枪

一个逻辑思维清晰的人往往能够对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件事下一个明确的判断,然而生活中的人们却常常由于话语逻辑性不强而成为了“墙头草”,随着风向东倒西歪,就不能表现出一个明确的话语态度。

同类推荐
  • 习惯的力量:别让坏习惯阻碍了你前进的步伐

    习惯的力量:别让坏习惯阻碍了你前进的步伐

    亚里士多德说:“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有时候,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可能改变人的一生。作者将习惯看作人性的一面镜子,通过对习惯的剖析,发掘其重要意义,然后以培养好习惯,摒弃坏习惯为主线,引导读者走出习惯的误区,从而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
  • 我也不是你,你也不是我:性格的方程式

    我也不是你,你也不是我:性格的方程式

    你知道自己是怎样一个人吗?你对自己目前的职业满意吗?你对自己现在的婚姻认可吗?你想改变这一切吗?本书会给你最直观的解答。
  • 你应该知道的100个道家典故

    你应该知道的100个道家典故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君子之交淡如水”“生有涯,知无涯”……这些道家典故不仅体现了中华语言的魅力,也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本书从道家著作中精选了100个典故,说明其出处和释义,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相关的历史故事,尽展道家思想的精华,指明其所具有的启示意义,传递无穷智慧。
  • 懂礼仪到哪里都受欢迎

    懂礼仪到哪里都受欢迎

    礼仪是生活的需要,是工作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的需要。随着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和交往层面的拓宽,社会文明礼仪规范愈加显示出其特有的必要性和实用性。尤其对年轻人而言,缺乏礼仪修养,必然会影响到人际交往的效果。
  • 所谓会说话,就是懂心理

    所谓会说话,就是懂心理

    本书共分为九章,从不同的角度向读者剖析了一个人在说话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让读者能够在交谈中做出正确的判断,不至于让交谈出现不愉快的场面。例如,在与人交流时,要吃透对方的心理状态,摸清对方的情绪变化,然后把“暖心”的话说给对方听,从而拉近双方的距离。说服有技巧,有应注意的地方,比如,要有自己的主见,忌盲目,才能把话说到点子上。总之,懂得说话心理学,跟任何人都聊得来,这对于你的事业、你的人生会有所帮助!
热门推荐
  • 我的诸天之旅从妖怪名单开始

    我的诸天之旅从妖怪名单开始

    猪脚李夜穿越来到“战国”时期,但这个世界并没有他看到的那么简单,且看李夜如何在这诸天游历。(本书慢节奏,诸天流。)位面:妖怪名单“战国”(已结束)——一人之下(结束)——妖怪名单(都市)——回归一人之下——镇魂街——魁拔——龙之谷其它时间待定。QQ群号:1048247544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非意外爱情

    非意外爱情

    以一名小说家和精英的爱情为主线,讲述插科打诨并没有什么斗志的主角和自己命中注定的恋人的故事。基本无虐~尽量苏起来~
  • 大修行时代

    大修行时代

    末法时代最后一名金丹修士,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之下自爆金丹,灵魂重生在了两千年后。两千年的时间,数场巨变让人类开始了科技与修行相结合的大修行时代,修行成了全民运动。为什么会出现末法时代?为什么修行会在两千年后成了普遍现象?一切尽在本书之中。书友建了个群22648975
  • 双魂异世录

    双魂异世录

    在地球的平凡少年,被换魂到异世界的强者体内,为了生存,狐假虎威。异世界超级强者,被换魂到地球的平凡少年体内,为了生存,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倚世冰皇

    倚世冰皇

    剑客风流游大陆,圣手书生吟游赋;南疆老鬼北疆狼,傲天冰皇东土铸;他人争风怒比武,我怀佳人仰月幕;恶魔鬼怪相竞出,手执冰皇各种屠。
  • 易烊千玺之千纸鹤的爱恋

    易烊千玺之千纸鹤的爱恋

    她因为一次意外见到了男神易烊千玺,他们一见倾心,谁都不知道彼此的心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海岛求生

    海岛求生

    王文杰,李建华等四人从2016年掉入虫洞,穿越到了1516年的黄岩岛,在这个不毛之地,他们该怎样生存?
  • 再造神

    再造神

    沙雕版简介:这是一个主角深知自己拥有主角光环的故事这是一个一群王者在遇到一个妹子时,甘愿打辅助的故事这是一个所有人终成眷属,唯有主角孤独终老的故事古典版简介:诸神陨落,灵气枯竭,天地将崩,山河将碎,黄沙泛起,世间末世,再造神明,只为救世。一个少年从天之下而来,从天之下开始……“吾生而为人,终将成神”【天才流、凡人流、灵兽流、小孩流、灵气复苏、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