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62400000022

第22章 食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一个人的饮食吃喝是生存的最基本需要。

爸爸从十五岁拜师正式演出赚钱养家,每天撂地赶场露天卖艺。而观众则是“刮风减半,下雨全无”,再加上警察地痞的欺侮,生活几乎是食不果腹。下放“牛棚”接受“改造”长达二十年,心中只求平安对饮食更是无所寄托。真正能谈论爸爸饮食内容及习惯是解放后的十年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爸爸的第一个腾达时期,我认为是1952年—1957年。这几年爸爸曾几次到中南海为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中央领导演出,受到接见并一起进餐。从参加赴朝慰问团凯旋归来和进京汇报演出的一系列庆功宴,到参加全国及省市专业会议演出宴请活动等,应该说那一时期爸爸的饮食内容是相当丰富的。虽然没有把“菜单子”《报菜名》中的名菜佳肴“全部品尝”但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有“口福”之人。

另一个让爸爸享受饮食文化的地方就是“家”。爸爸为什么常说:“要饱家常饭呀!”是因为妈妈会做一手可口的家常饭。我给您念叨念叨爸爸爱吃妈妈做的哪些饭菜:有炒肝尖、炒腰花、木须肉、爆三样儿、涮羊肉、水爆肚儿、葱爆羊肉、炖羊肉、抻条面、刀削面、肥羊肉馅的包子、饺子、烙馅饼……爸爸常为妈妈的烹调手艺而自豪。

再说说爸爸的饭量,捧哏的问“您的饭量怎么样?”“饭量,什么饭量?”“一顿饭能吃几碗干饭?”“干饭呐,我都不知道我自己吃几碗干饭!”当然这是讽刺“吹牛过火”的人对自己失去了正确的估价。爸爸可不是这样的人。爸爸在三十五岁以前创业辛苦饭量可不小,他经常对我们说:“我那时从外边回来是又累又饿,正赶上你妈烙馅饼,她一边烙我一边吃,一顿吃二十来个。后来还是在你妈劝说下才放下筷子。”我还听说爸爸一顿吃过四十个饺子和五个烧饼。好家伙!虽然不是经常吃这么多,但比起晚年的饭量也算是个“天文”数字了。中年后工资收入稳定不用东跑西颠,劳动强度也降低饭量明显渐小。晚年一顿饭最多吃少半碗米饭或是只吃一个烧饼。尽管年轻年老饭量大小有别,但爸爸一生始终保持着不管是“龙肝凤胆”还是“粗茶淡饭”都“一视同仁”,绝不被饭菜优劣所左右。

说到这儿加一个小插曲,对于饮食爸爸有自己独特的观点。他一生从不迷信,但相信“因果关系”。他常说:“人一辈子享福受罪都是有‘定数’的,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也不可能总是‘一泥到底’(相声术语,指一段相声从始至终一个包袱‘没响’,不受观众欢迎而失败到底)。比方说吃好的、喝好的算是有‘口福’吧,最好是细水长流匀开了吃,寿命也就随着延长了。相反有的人得着好吃的东西不顾一切拼命地吃,后果能好得了吗?好东西是吃够了,寿命也差不多到头了。为嘛过去有句老话叫‘这个人像没日子吃了赛(似)的’说明旁人已经发现这人在吃的方面的反常现象。如果再不纠正,后果不堪设想。”

爸爸为了证实这一观点还举出了相应的例子。爸爸一个朋友的媳妇人不错,就是饮食没有节制。熏鸡烤鸭不在话下,买一篮子麻蚶子吃起来就停不住;一斤约俩的大河螃蟹就着酒一顿能吃十来个,吃完还把螃蟹盖儿摆在桌上数给别人看来宣扬自己能吃;这还不算,她把卖冰激凌的叫到家里买了一小碗尝尝不错,又把剩余的八九碗全部包圆儿一顿吃光。满肚子全是冰了这不明摆着作死吗?没过多久她真的在家中突然去世,桌上还有很多没吃完的饭菜,死时还不到四十岁多可怜呀!怨谁呢?是自己把自己害了!

爸爸日常的饮食习惯是,主食粗细搭配。无论是精米白面还是棒子面、小米、山芋等都爱吃,而且爱掺和着吃。荤素之间稍倾向于荤。特别是炖肉中的肥的,另外如鸡、鸭、虾、蟹都爱吃,鱼类只吃比目鱼、黄花鱼、带鱼等好择没小刺的鱼,总说自己嗓子眼儿比别人小容易被鱼刺卡着。不吃田鸡(青蛙)不吃海参、鱿鱼。青菜和豆制品也都爱吃。在口味方面喜吃甜,怕咸怕酸,不怕辣。另外早点宵夜必吃。早晨起来洗漱完毕,先喝茶然后吃早点。甜的有牛奶、蛋糕、小八件、饼干等,咸的有果子、烧饼、茶鸡蛋、煎饼果子、豆浆、豆腐脑儿、锅巴菜、面茶等。睡前还要垫点奶、点心或其他营养品,但量都不大,做到少量多餐。水果方面如甜苹果、甜梨、甜橘子、好西瓜都行,但都吃不多。其他如喜欢喝茶不过一定要喝热的淡茶,一口一口的喝量也不大。不喝饮料。平素没有吃零食的习惯但一辈子离不开炒果仁,称花生为“长生果”。爸爸牙好也爱吃炸蚕豆、炸排叉、炸麻花等油炸食品,对切糕、炸糕、元宵、蜜饯食品也喜欢,还特别喜欢含糖,奶油糖不含,要含冰糖、水果糖或是黄油球。当然像青果、金橘、话梅等带酸味刺激的小食品只能靠边站了。

爸爸在中年以后就要求自己做到每餐吃“八分饱”,而且要定时定量细嚼慢咽。这对他的健康很有帮助。爸爸对饭菜要求不高。第一,要“味正”,就是别有斜味儿。第二,一定要把配料如葱、姜、蒜、大料、花椒、丁香、桂皮等等尽量提前挑出去,免得吃到嘴里味道太浓半天缓不过劲儿来。晚年吃饭时好清静,人多聚会相互敬酒布菜是热闹,但感觉心乱反倒吃不好。

爸爸吃饭有时喜欢就点蒜,早年“撂地”时收入少,饭菜水平也低,就吃点蒜能“提味儿”。另外为赶场有时在小摊上买些食品唯恐不洁,吃蒜能防止拉肚子,时间长了“习惯成自然”。在他的相声段子中经常加有生活中真实内容,因此笑料丛生耐人回味。如相声《对对子》中他冒充一位大书法家应邀给人写牌匾,到“饭口”(常规吃饭时间)主家竟喊出“端面、端面”,“包蒜、包蒜”。捧哏的马上说:“凡是请大书法家写字都摆成桌酒席,到你这儿光端一碗单勾卤面就够惨的了还嚷着‘包蒜、包蒜’,弄一嘴蒜气哄哄的谁还理你呀!”到晚年经常有人来访,爸爸为了礼貌起见,如果吃了蒜必然反复漱口,还向嘴内喷一种口腔清新剂来清除蒜味儿。

爸爸在饮食中还有很多墨守成规的地方,如他说螃蟹是“厚味”食品,应先吃其他菜,后吃螃蟹,否则其他菜的味道都品不出来了。晚年我们给他送去“炒全蟹”,他说:“炒全蟹固然好吃,我要是年轻点就一定自己包着吃,螃蟹一边包一边吃最香!”另外他吃捞面不叫“过水”爱吃“锅挑儿”,而且不能煮“过火”爱吃硬点的。吃包子一定要吃刚出屉的,他说“回屉的包子不香嘛。”同时一定要与稀饭搭配吃着舒服。要是临时用剩米饭加水汆,他明知加碱面儿会破坏维生素,可还是要嘱咐“放点碱呀,黏糊儿。”

爸爸晚年很爱吃包子,吃一顿可口的包子就感觉很满足。相声《十点钟开始》有这么一段:“到那时候我就有钱啦!买棉帽子、我吃炸糕、我天天吃包子……”这就是爸爸的“相声里面有生活”的典型例子,这样的例子在他的“活”中随处可见。而大家难得一见的是爸爸的“生活里面有相声”听起来更精彩、更捧腹,您慢慢看在后面的叙述中也是随处可见的。

围绕着“吃”字爸爸有很多故事,有的是他亲身参与的,有的是听说后传给我们的。

离家不远有个卖炸蚕豆的小摊,现炸现卖挺新鲜的。爸爸买了一斤到家一看至少有二两多细盐。爸爸自言自语地说:“行,还是买的没有卖的精。盐多少钱一斤,蚕豆多少钱一斤?”

爸爸在街上散步时经过一家自制蛋糕的店铺,玻璃柜里陈列着蛋糕,块又大又卫生。标价五角钱一块。不错,想多买点。等售货员拿出来蛋糕装袋时爸爸发现这块明显的小,就说:“请换两块那边的。”售货员特别随和要哪块就夹哪块,可是原本在玻璃柜里挺大的块拿出来就变小了。于是爸爸说先来两块尝尝吧。爸爸拿着蛋糕一边走一边偷着乐,敢情这玻璃柜有放大镜的功能。

有一次爸爸去买鸡蛋,老板很热情,马老长马老短的尽拣大个鸡蛋往纸袋里放。爸爸阻止说:“熟人照顾也不能全把大个的都给我,剩下小的卖给谁呀?”老板笑着说:“马老您这人办事真公道,别担心,剩下的小鸡蛋一会儿摊煎饼馃子的来了都买走了。”

笼统地说爸爸不能算会做饭,他第一次煎鸡蛋因火热油滚开慌了手脚,两手掰开鸡蛋将蛋清蛋黄丢到地上把鸡蛋皮倒扔进锅里。当然也不能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譬如做酱牛肉他就非常内行。一般家庭做炖牛肉的居多而酱牛肉做好了不容易。爸爸的手艺是北京月盛斋师傅手把手教的正宗做法。对于选肉配料、比例、加入时间、水和火候的掌握等等非常讲究。这样做出的酱牛肉色、香、味、形才能超群。然后是出锅后老汤和肉怎样保存,切肉时的刀口等等哪一个环节不按规矩都会影响效果。爸爸一点也不保守全盘传授给我们,当然“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成品能否得到爸爸认可甚至夸奖那就要看个人的悟性了。爸爸不但会包饺子,而且包得很好。说很好是指馅大小适中、边上的褶密而匀。爸爸包的饺子不但大小个都一样而且立而不倒,同时饺子的边又薄又窄,他总说:“别看我耳朵大,包出来的饺子‘耳朵’不大。”还有一个特点他是两手倒着捏饺子,每只手各捏左右一半,因为我包的饺子是跟爸爸学的,一直是俩手倒。只要下点功夫包出来的饺子像“小元宝”赛的,好看极了。

多谨慎的人也备不住“露怯”。一次有人请爸爸吃饭,盛情难却,只好去吧,下汽车一看是西餐厅。头道先上汤,虽然不习惯也就合喝点。再上的几道他都认为“不可口”总惦着就点干的,因为他平时不管饭量大小都要吃一定比例的主食。等到牛排上来了切开一看全带血筋儿根本不熟呀,好容易上了甜食又都带“椰丝”爸爸最腻味这味儿。最后上各种水果还有冰激凌结束。老先生一直饿到家后悔地说:“早知这样哪么我自己带半拉发面饼也能抵挡一阵呀!”

再说一件趣事。天津举办相声小品创作演出竞赛,组委会请爸爸当顾问。中午进餐时由天津曲协理事、著名相声小品作家丁润洪先生作陪,丁先生给爸爸又添饭又布菜十分热情,爸爸饭量比常人小得多,那天还真努力地吃还是吃不了。这么大人剩碗底子当然不好。正为难时丁先生已经察觉,对爸爸说:“马老您吃不了没事我替您吃了。”爸爸怎么拦也拦不住心里实在不落忍,紧着说:“这叫嘛呢,咳,这叫嘛呢,要不下回咱再一块儿吃饭时您给我剩点让我吃了!”一句话逗得丁先生差点没把嘴里的饭菜全喷出来!

同类推荐
  • 华人十大科学家:杨振宁

    华人十大科学家:杨振宁

    杨振宁,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县(今肥西县),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其于1954年提出的规范场理论,于70年代发展为统合与了解基本粒子强、弱、电磁等三种相互作用力的基础;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外曾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做出多项贡献。《杨振宁》由黄芬香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杨振宁》记述了杨振宁的成长之路,他的童年时代,他的求学历程,他的梦想,他的探索与实践,他的勇敢为人类带来了认知世界的曙光。
  • 大梦无疆:勇气、想象和现代以色列的建立

    大梦无疆:勇气、想象和现代以色列的建立

    二十世纪杰出政治家、以色列前任总理和总统、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西蒙·佩雷斯自传;写给下一代以色列和全球领导人的必读书;献给年轻人和内心依旧年轻的人们。西蒙·佩雷斯(Shimon Peres,1923-2016),以色列开国元勋,接连作为财政部部长、国防部部长、外交部部长、总理和总统服务于国家。他是以色列建国一代的最后一人,公职生涯长达66年,亲历并领导了现代以色列从无到有、从弱至强、从一穷二白到创新科技领先世界的全过程,同时也是中东乃至全球重大事件的决策人物。佩雷斯的前半生为维护以色列国家安全和利益付出一切,此后四十余年则为推动中东和平倾尽全力。1994年,由于他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民之间的和平做出了非凡努力,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1996年,他成立了开创性的佩雷斯和平与创新中心,专注在全球范围内开发、执行和平构建的项目,赋予年轻一代创新的力量和广阔的视野。西蒙·佩雷斯在完成本书的几周后于2016年9月去世,享年93岁。
  • 林丹自传:直到世界尽头

    林丹自传:直到世界尽头

    世界羽毛球比赛排名第一的运动员林丹,首次出书述说自己的成长之路。从5岁开始练习羽毛球到成为世界首位拿到羽毛球全满贯的运动员,林丹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如何在逆境中调整好状态重新出发?如何在人生低谷沉住气等待转机?除了剖白自己的心路历程外,林丹更书写了与教练、队友、对手的相处以及与妻子谢杏芳的感情。给读者呈现一个真实、立体的林丹。
  • 大医张褒佳行医之道

    大医张褒佳行医之道

    本文讲述了张褒佳一生的行医之道,为医学界付出了巨大贡献,直至去世。
  • 邓小平在上海

    邓小平在上海

    本书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仅记述了邓小平早年在上海投身革命活动和领导解放上海的革命历程;而且全面反映了邓小平在建国后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对上海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高度关注和悉心指导,推动了上海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发展。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蜜爱成婚

    蜜爱成婚

    “是不是我签字了,你就会遵守你的约定?”收起眼神里的所有情绪,楼水萱抬着头看着比她高了一头的男人。“当然。”他嘴角的笑意加大,微眯的眼神带着几许胜利的光芒。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孝敬父母(上)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孝敬父母(上)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皇叔,王妃她恃美行凶

    皇叔,王妃她恃美行凶

    21世纪特工首席医师洛秋,意外穿成为众所周知的将军府傻子嫡女,被渣男退婚,庶妹污蔑。然而,这刚退婚就出现个“小白脸儿”来跟她提亲。一张温润好看的脸,身份还是渣男唯一的皇叔,而且是整个龙楚国的首富……冲着这些外加“四三八”的威胁,她“果断”的应下这门婚事。抱着送上门儿的小白脸儿皇叔大腿,斗姨娘,虐白莲庶妹,顺道儿堵死渣男的野心之路。某小白脸儿:“秋儿,为夫身子不适,快来给为夫查看查看。”“嗯?是不是毒没清干净?没道理阿,我看看……”洛秋一脸紧张的跟某人进了屋儿。谁知刚进门就被某人给一把揽入怀中,至此她发现自己上了小白脸儿的当!--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在这没有你的城市里

    在这没有你的城市里

    在爱与痛的边缘,你是选择继续痛下去,还是选择相信爱,爱自己,爱生活,爱这个世界?苏小陌说:“在这没有你的城市里,我一无所有,当我一无所有时,花便不会再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岁月未曾优待美人

    岁月未曾优待美人

    人一到临近三十的年纪,就很难会对某件事物或人产生新鲜感。事业上的东奔西走,父母的生老病死,偶尔能抽出闲空的机会也都留给了朋友。这个尴尬的年纪,到底还会给人造成多大困扰。--宋钊(男主)
  • 八夜新娘:冷王的囚妃

    八夜新娘:冷王的囚妃

    想要脱离杀手组织,却没想到被组织暗杀,更没想到,她死而复生,成了贺兰家被五花大绑送入洞房的八小姐。第一次逃走,她惨遭鞭刑,第二次逃走,她被关进囚室,第三次逃走,他说:“这一次,换一种玩法,你要陪本王八天半夜。”八天八夜的折磨,八天八夜的耻辱,她第四次逃走,他说:“这一次,本王囚禁你一生。”她横眉冷对:“好,只要你有这个本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温柔几许缘何散

    温柔几许缘何散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姑逢山经过千百年的岁月轮回,黄金白玉灼灼其华,且亦芳草繁花遍山,毕笙虽也极喜自己成长的地方,却厌倦了父皇母后圈着他,不允出姑逢山半步!逃出姑逢山的少年郎,邂逅了一些人,他的生活才变得多彩多姿。
  • 医品香女

    医品香女

    穿越前,她是轰动世界的天才,年仅17岁的香水皇后,古医世家的唯一传人。她性格彪悍,医术惊人,外加植物控。她有点狡猾,有点呆萌,有点狠毒,有点记仇。传闻,她自幼病弱,被亲生父母抛弃,却被一对夫妇收养。又传闻,她亲手弑父,仍然能逍遥快活,狠毒、绝情!穿越异世,她是东楚国温婉动人,聪明善良,勤劳孝顺的锦绣城第一美人。结果,在一个月内,她踹飞了自己的童养夫,掌掴了自己的亲婶婶,还把当朝国师那个老神棍给打了个屁滚尿流。当有点狡猾,有点无赖的她遇到比她跟狡猾,更无赖的他是会乖乖臣服还是越挫越勇?到底是她征服他,还是他征服她?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