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392400000004

第4章 景点名胜

华山山路奇险,景色秀丽,沿山路从玉泉院到苍龙岭而行,可以看到许多胜景,从华山脚下到青坷坪,一路上风光幽静,山谷青翠,鸟语花香,流泉垂挂,令人心旷神怡。

华山不仅山峰奇伟,而且各处景观也是优美惊奇,令人称叹。1982年,华山以陕西华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一)巍峨雄壮的山峰

华山以险著称,有东、西、南、北、中五峰。

东峰是华山的奇峰之一,因峰顶有朝台可以观看日出、美景,故又名朝阳峰;北峰也叫云台峰,山势峥嵘,三面绝壁,只有一条山道通往南面山岭,电影《智取华山》即取材于此;西峰叫莲花峰,峰顶有一块“斧劈石”,相传神话《宝莲灯》中的沉香劈山救母就发生在这里。

南峰即落雁峰,是华山主峰,也是华山最险峰,峰上苍松翠柏,林木葱郁,峰东有凌空飞架的长空栈道。中峰亦名玉女峰,依附于东峰西壁,是通往东、西、南三峰的咽喉。

1.东峰 东峰海拔2096.2米,是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东得名。峰顶有一平台,居高临险,视野开阔,是著名的观日出的地方,人称朝阳台,东峰也因而被称为朝阳峰。

东峰由一主三仆四个峰头组成,朝阳台所在的峰头最高,玉女峰在西,石楼峰居东,博台偏南,宾主有序,各呈千秋。古人称华山三峰,指的是东西南三峰,玉女峰则是东峰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今,人们将玉女峰称为中峰,使其也作为华山主峰单独存在。

古时称登东峰道路艰险,《三才图会》中记述说,山岗如削出的一面坡,高数十丈,上面仅凿了几个足窝,两边又无树枝藤蔓可以攀援,登峰的人只有爬在岗石上,脚手并用才能到达峰巅。今已开辟并拓宽几条登峰台阶路,游人可安全到达。

东峰顶生满巨桧乔松,浓荫蔽日,环境非常清幽。游人自松林间穿行,上有桧乔松绿荫,如伞如盖,耳畔阵阵松涛,如吟如咏,顿觉心旷神怡,超然物外。

明代书画家王履在《东峰记》中谈他的体会说,高大的桧松荫蔽峰顶,树下石径清爽幽静,风穿林间,松涛涌动更添一段音乐般的韵致,其节律,此起彼伏,好像吹弹丝竹,敲击金石,多么美妙。

东峰有景观数十余处,朝阳台北有杨公塔,为杨虎城将军所建,塔上有杨虎城将军亲笔所题“万象森罗”四字。此外,东峰还有青龙潭、甘露池、三芧洞、清虚洞、八景宫、太极东元门等。

遗憾的是有些景观因年代久远或天灾人祸而废,现仅存遗址。20世纪80年代后,东峰部分景观逐步得以修复。险道整修加固,亭台重新建造,在八景宫旧址上,已重新矗立起一栋两层木石楼阁一座。

东峰上有三个茅洞,洞内有陈抟像,洞外有甘露池。附近的清虚洞前有一孤峰,峰顶上有铁瓦亭一座,铁棋一枰,据说宋太祖赵匡胤曾在这里和陈抟下棋,结果棋败将华山输给陈抟,亭遂得名“赌棋亭”。

2.南峰 南峰海拔2154.9米,是华山最高主峰,也是五岳最高峰,古人尊称它是“华山元首”。登上南峰绝顶,顿感天近咫尺,星斗可摘。举目环视,见群山起伏,苍苍莽莽,黄河渭水如丝如缕,漠漠平原如帛如绵,尽收眼底,使人真正领略华山高峻雄伟的博大气势,享受如临天界,如履浮云的神奇情趣。

峰南侧是千丈绝壁,直立如削,下临一断层深壑,同三公山、三凤山隔绝。

南峰由一峰二顶组成,东侧一顶叫松桧峰,西侧一顶叫落雁峰,也有说南峰由三顶组成,把落雁峰之西的孝子峰也算在其内。这样一来,落雁峰最高居中,松桧峰居东,孝子峰居西,整体像一把圈椅,三个峰顶恰似一尊面北而坐的巨人。

明朝人袁宏道在他的《华山记》一书中记述南峰形象说:“如人危坐而引双膝。”

落雁峰名称的来由,传说是因为回归大雁常在这里落下歇息。峰顶最高处就是华山极顶,登山人都以能攀上绝顶而引以为豪。

历代的文人们往往这里豪情大发,赋诗挥毫,因此留给后世诗文记述颇多。峰顶摩崖题刻更是琳琅满目,俯拾皆是。

唐朝的冯贽在他的《云仙杂记》中记述诗人李白登上南峰感叹说:“此山最高,呼吸之气想通天帝座矣,恨不携谢眺惊人句来搔首问青天耳。”

宋代名相寇准写下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脍炙人口的诗句。

落雁峰周围还有许多景观,最高处有仰天池、黑龙潭,西南悬崖上有安育真人龛、迎客松等景观。

松桧峰稍低于落雁峰,但面积比落雁峰大。峰顶乔松巨桧参天蔽日,因而叫松桧峰。华阴名儒王宏撰称松桧峰是南峰之主。峰上建有白帝祠,又名金天宫,是华山神金天少昊的主庙。因庙内主殿屋顶覆以铁瓦,也有称其铁瓦殿的。

松桧峰周围许多景观,主要有八卦池、南天门、朝元洞、长空栈道、全真岩、避诏岩、鹰翅石、杨公亭等。

3.西峰 西峰是华山最秀丽险峻的山峰,峰顶翠云宫前有巨石状如莲花,故又名莲花峰。

华山西峰就是《宝莲灯》中沉香劈山救出三圣母的地方,现在翠云宫边上有一巨石中间裂开,如被斧劈,名“斧劈石”,旁边还树立一柄长把大斧。峰的西北面,直立如刀削,空绝万丈,人称舍身崖。

西峰海拔2082.6米,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西得名。又因峰巅有巨石形状好似莲花瓣,古代文人多称其为莲花峰、芙蓉峰。

徐霞客《游太华山日记》中也记述:“峰上石耸起,有石片覆其上,如荷花。”

西峰为一块完整巨石,浑然天成。西北绝崖千丈,似刀削锯截,其陡峭巍峨、阳刚挺拔之势是华山山形之代表,因此古人常把华山叫莲花山。

登西峰极目远眺,四周群山起伏,云霞四披,周野屏开,黄渭曲流,置身其中若入仙乡神府,万种俗念,一扫而空。宋代隐士陈抟在他的《西峰》诗中就有“寄言嘉遁客,此处是仙乡”的名句。

西峰南崖有山脊与南峰相连,脊长三百余米,石色苍黛,形态好像一条屈缩的巨龙,人称为屈岭,也称小苍龙岭,是华山著名的险道之一。

西峰景观比比皆是,有翠云宫、莲花洞、巨灵足、斧劈石、舍身崖等,并伴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其中尤为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流传最广。

峰上崖壁题刻遍布,工草隶篆,琳琅满目。峰北绝顶叫西石楼峰,峰上杨公塔为杨虎城将军所建,塔上有杨虎城将军亲笔题辞。塔下岩石上有“枕破鸿蒙”题刻,是书法家王铎手迹。

古今文人吟咏西峰的诗文很多,唐代乔师对有《西峰秦皇观基浮图铭》,明代书画家王履有《始入华山至西峰记》,甚至唐代国子监殿试也以莲花峰为题。

4.北峰 北峰海拔1614米,为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北得名。北峰四面悬绝,上冠景云,下通地脉,巍然独秀,有若云台,因此又名云台峰。

唐代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诗中曾写道:

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

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峰北临白云峰,东近量掌山,上通东西南三峰,下接沟幢峡危道,峰头是由几组巨石拼接组成,浑然天成。绝顶处有平台,原建有倚云亭,现留有遗址,是南望华山三峰及苍龙岭的好地方。峰腰树木葱郁,秀气充盈,是攀登华山绝顶途中理想的休息场所,1996年开通的登山缆车就在北峰的东壁。

北峰上景观颇多,有真武殿、焦公石室、长春石室、玉女窗、仙油贡、神土崖、倚云亭、老君挂犁处、铁牛台、白云仙境石牌坊等,且各景点均伴有美丽的神话传说。

长春石室是唐贞观年间道士杜杯谦隐居之处,传说杜杯谦苦心修炼断谷绝粒,喜好吹奏长笛,经常叫徒弟买回很多竹笛,吹奏完一曲,就把笛投于崖下,投完后再买,往而复始,从未间断。因他能栖息崖洞中累月不起,便自号长春先生。

真武殿为供奉镇守九州的北方之神真武大帝而筑。焦公石室、仙油贡、神土崖皆因焦道广的传说得名。相传北周武帝时,道士焦旷,字道广,独居云台峰,餐霞饮露,绝粒避谷,身边常有三青鸟,向他报告未来之事。

武帝宇文邕闻知他的大名,便亲临山庭问道,并下令在焦公石室前建宫供他居住。筑宫时,峰上无土缺乏灯油,焦道广默祷,便有土自崖下涌出,源源不绝。油缸里的油也隔夜自满,用之不竭。后来人们就把涌土的地方叫神土崖,把放油缸的地方叫仙油贡。

由于天灾人祸,北峰诸多景观废毁,仅存遗迹,有的因年代久远已鲜为人知。真武殿为北峰主要建筑,千百年间旋兴旋废,民国曾有过大的修葺。

如今的建筑是1988年重建。其依崖就势,古朴典雅,保存了原建筑的风格,成为北峰主要人文景观之一。

5.中峰 中峰又称玉女峰,春秋时有一青年人名萧史,善吹洞箫,引来秦穆公之女弄玉的爱慕。弄玉抛弃荣华富贵,与夫君同来华山隐居,玉女峰由此得名。

玉女峰形如鸟头,上丰下缩。峰顶有一巨大的石梁,形状像龟,后人为了纪念不慕荣华的弄玉在龟背上建有玉女祠,祠前有石臼五个,传为弄玉洗头盆。旁边有石马一匹,相传是弄玉进山所乘骏马的化身。

玉女祠后又有吹箫台、引凤亭,是萧史吹洞箫引来凤凰的地方,所有着一切构成一个美丽动人的爱情传说。中峰山崖上有独松一棵,不见根,松枝凌空招展,树干无鳞有光,名叫舍身树。

中峰居东、西、南三峰中央,是依附在东峰西侧的一座小峰,古时曾把它算作东峰的一部分,今人将它列为华山主峰之一。峰上林木葱茏,环境清幽,奇花异草多不知名,游人穿行其中,香浥禁袖。峰头有道舍名玉女祠,传说是春秋时秦穆公女弄玉的修身之地。

中峰多数景观都与萧史弄玉的故事有关,如玉女崖、玉女洞、玉女石马、玉女洗头盆等。玉女祠建在峰头,传说当年秦穆公追寻女儿来到华山,一无所获,绝望只好建祠纪念。祠内原供有玉女石尊,另有龙床及凤冠霞帔等物,后全毁于天灾人祸。现在的祠为后人重建,玉女塑像为1983年重塑,其姿容端庄清丽,古朴严谨。

峰上还有石龟蹑、无根树等景观,与其相关的传闻都妙趣横生,从不同角度丰富了中峰的内涵,增添了中峰的神奇与美丽。

古人抒写玉女及玉女峰的诗文较多。唐代杜甫在他的《望岳》诗中有“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的诗句;唐代王翰有《赋得明星玉女坛送廉察尉华阴》诗;明代顾咸正《登华山》诗中有“金神法象三千界,玉女明妆十二楼”的诗句等。这些诗文更为中峰锦上添花。

(二)优美惊奇的景观

华山的景点多达二百余处,庙宇道观、亭台楼阁、雕像石刻随处可见,著名的有华山峪、在峭壁绝崖上凿出的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苍龙岭、下棋亭、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等。

1.回心石 在华山过青柯坪,转弯、过桥,上陡坡之后,会发现有一大石壁上篆刻“回心石”三个大字,何时何人所题刻,已无从考证。

这里距山门口已有五公里之多,虽然一直走在峪道,但坡陡路长,人感觉很累,到这里才算真正开始上山,况且眼前就是又陡又长,且又窄的千尺幢、百尺峡,势如刀削,天开一线。游人到此常常畏险不前,许多人因而原道返回,所以这块石头取名“回心”。

关于这块“回心石”民间还有一传说,说的是元朝道士贺志真带领两个徒弟在华山开道凿洞,每凿一洞,就让给别人。这样天长日久,两徒弟就有些不高兴,本想跟上师傅学点东西,现在不但没学到什么东西,而且天天吃苦凿洞。

这天,师徒三人在南天门外悬空凿洞时,两徒弟砍断绳索,眼看师傅坠入深渊。两徒弟随即下山,当走到“回心石”处与师傅相遇。因此,知道师傅已经成仙,不是凡人了,于是悔恨不已,决心回心转意,又随师傅上山修炼。后来两徒弟也都修炼成仙了。

现在“回心石”三字旁还刻有“英雄进步”“当思父母”等石刻,以激励与告诫登山者要小心谨慎,勇往直前。

2.千尺幢 过回心石后,即是华山第一险道千尺幢,千尺幢往上看为一线天,往下望如深井,它形如裂隙,四壁直立,凿石为梯,游人经此,如同穿行井中,上有青天召唤,下有阴风催促,到达幢口攀出井外,顿有超尘脱俗之感。

在山崖极陡处开出的一条小路,共370磴石级,石级的宽度只能容纳一个人上下,两旁挂着铁索,人们手攀铁索,一步步向上登。往上看,只见一线天开;往下看,就像站在深井上。

千尺幢的顶端,就像井口一样,这里的崖壁上刻有“太华咽喉”“气吞东瀛”的字样。其形势真像咽喉一样的险要。

3.百尺峡 当小心翼翼的游人,手脚并用地爬上千尺幢,再往前走,还有一处险路百尺峡。百尺峡虽没有千尺幢那么长,仅46米,石阶91级,但仍是华山天险之一。

这里势危坡陡,石壁峭立,通道狭窄,且有悬石,摇摇欲坠,游人至此都心惊胆颤。明朝的端木有诗称赞这里的惊险,诗中写道:

幢去峡复来,天险不可瞬。

虽云百尺峡,一尺一千仞。

千尺幢、百尺峡的台阶都是从明末清初开始凿的,解放后又多次修整。1985年又凿为复道,游人上下各行其道。

走出百尺峡,过仙人桥,前面又是一段险路“老君犁沟”,传说是太上老君牵来自己的青牛,在这个陡壁处犁出的一条小路。

走完这段有五百多个石级的“老君犁沟”,就登上了海拔1500米的北峰。这里四面悬崖绝壁,恰如一座平台,因而又叫云台峰。

4.聚仙台 聚仙台古名空灵峰、窝风崖,在北峰横翠崖西的一个平台上。

古时自横翠崖西登台途中架有吊桥,桥板曳起,即成天堑。台上原凿有连体石洞,面积约数十平方米,后依洞筑庙,历代不断修葺扩建,自成道院。

清宣统年间重修,增建楼阁三间。其处环境幽雅,花木掩映,堪称天然仙境,古代名人隐士多来这里修身养性。如今,登上此台仍有四面悬空的感受。

聚仙台也是雨后观赏水帘瀑布的最佳位置。

据清朝的李榕《华岳志》中记述,台南绝壁曾有寂寞树两株,贴壁并生,高与台齐,枝叶婆娑,不知年数,曾自成台上一景,可惜后来在一次雷雨中被毁。

台西北角崖下有石洞,名王子丹成洞,也叫王子求仙洞。成语“观棋烂柯”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至今当地还传有“王子去求仙,丹成八九天。洞中方七日,尘世已千年”的歌谣。

5.苍龙岭 苍龙岭是指救苦台南、五云峰下的一条刃形山脊,属华山著名险道之一。因岭呈苍黑色,势若游龙而得名。

岭西临青柯坪深涧,东临飞鱼岭峡谷,长约百余米,宽不足一米,中突旁收,游人在上面行走,心旌神摇,如置云端,惊险非常。因此,便产生了唐韩愈在此畏险大哭投书求助的故事,留下了苍龙岭上端“韩退之投书处”的胜迹。

古时候山西武乡有个叫赵文备的人,百岁时游华山,闻韩愈投书故事,放声大笑,并在崖壁题刻“苍龙岭韩退之大哭辞家,赵文备百岁笑韩处。”

也有个叫李柏的人登山至此,观苍龙岭奇险,感慨万端,知韩愈投书和赵老笑韩趣事留诗抒怀说:“华之险,岭为要。韩老哭,赵老笑,一哭一笑传二妙。李柏不哭亦不笑,独立岭上但长啸。”

历代文人中对韩愈投书的事也有表示异议的,明代沉颜提出“仲尼之悲麟,悲不在麟,墨翟之泣丝,泣不在丝。”他认为韩愈之哭一定另有原因,绝不是因为惧怕路险而怜惜性命。

明代的杨嗣昌也认为,韩愈之所以在苍龙岭痛哭,是因为苍龙岭的奇险壮美,实在太令人惊叹了,以他的才华,也不能用笔墨表达出来,只好大哭一声来抒发自愧才疏的心情。

清代华阴名人王宏嘉在《华山记》中记述到这个故事时说,韩愈面对宪宗皇帝,面无惧色,慷慨陈词,指出皇帝的错误,要皇帝改正,他的胆量是超过一般人的,不会在苍龙岭胆怯失态,认为这个传闻一定是人编造的。

不管韩愈是因畏险投书,还是因为感叹手中的笔无法写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折笑投书,韩愈在华山留下的这段佳话却流传甚广,华阴人更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韩愈肯定是上过华山的,所以他的《古意》诗才能把华山的玉井及莲花渲染得神奇灵异。

韩愈敬畏苍龙岭艰险也是无可厚非的,因为隋唐以前,苍龙岭既无阶又无栏,《水经注》里记述,行人走到这个地方,要行在岭口的庙中向神祷告,求神赐云,使两侧云与岭平,以便人望不见岭两边的深渊。

尽管如此,行人还不敢站着行走,而是骑在岭上,一寸寸往前移动,因此人称又称苍龙岭为搦岭。直到唐末,岭脊两侧始设石栏矮墙,也才有了少量的石登石窝。

到了明清时期,随着朝廷对华山神祭祀次数增多,整修华山道路有了大的举动,苍龙岭有了250级石阶。因此,民间有清朝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开凿苍龙岭的故事。

故事说毕沅让石工凿岭时,长安城里下了三天血雨,原来苍龙岭是条活龙,被毕大人凿死了。据说从此华山断了龙脉,再不会出杨震、杨坚那样的大人物了。

新中国成立后,对苍龙岭险道几次拓修,护栏逐年加固,石阶增至530级。为了使旅游旺季不再于岭上发生拥塞现象,华山管理局于1998年春又在苍龙岭东飞鱼岭开凿登山复道以保证游人安全上下。

6.仰天池 仰天池在华山南峰绝顶,也就是华山海拔的最高处,因站在池畔,仰望青天若在咫尺而得名。

仰天池为岩石上一天然石凹,呈不规则形,深约一米,池水面积约三平方米,水色清澈,略呈绿色。由于池水涝不盈溢,旱不耗竭,游人常叹奇异,故又被列为华山十大谜之一。又因池距太上老君洞相近,传说太上老君常汲此水炼制金丹,所以又称池为太乙池、太上泉。

仰天池畔岩石上题刻琳琅满目,如“太华峰头”“沐浴日月”“登峰造极”“顶天立地”“袖拂天星”等,而且大多出自名家手笔,袁宏道、米友石等都在这儿留有墨迹,书画爱好者可一饱眼福。

明书画家王履有《南峰绝顶》诗,诗中写道:

搔首问青天,曾闻李谪仙。

顿归贪静客,飞上最高巅。

气吐鸿蒙外,神超太极先。

茅龙如可借,直到五城边。

7.黑龙潭 黑龙潭在华山南峰仰天池南崖下,潭深尺余,面积约一平方米,常年积水,大旱不涸,而且水色多有变化。

史志记述,天旱时,百姓常来此祈雨,多获灵验。《说铃》一书记述,潭中有黑龙居住,龙在则水黑,龙去则水清,所以当地人称水为华山的顶门水。由于潭涝不溢、旱不涸,水色变化无常,人们不得其解,所以成为华山十大谜之一。

据记载,乾隆四十二年九月,正逢下种时节,陕西大旱,庄稼种不下去,百姓心急如焚,陕西巡抚毕沅便登山到南峰金天宫和黑龙潭祀神祈雨,果然陕西普降甘霖两昼夜,严重的旱象得以解除。

毕沅下山后看到沿途百姓扶老携幼一片欢呼,便派使臣禀明圣上,请求赐颁御书匾额,以答谢岳神遣龙行雨的澍荫之美。十一月差役回来禀报说乾隆皇帝赐字“岳莲灵澍”。毕沅立即率文武同僚到郊外跪迎,并立石刻碑,将四字镶以纯金,置西岳庙御书房内,这就是现在陕西最大的卧碑。

8.迎客松 迎客松在南峰仰天池西,一松孤立崖上,枝干苍劲多曲,形如躬身伸臂作迎客状,所以被人们称之为迎客松。

迎客松是华山所有树木中生长地最高的,王履《南峰记》中记载:“最高处,一松孓立,余依松望,信乎‘诸峰罗列似儿孙’矣!”。

9.大上方 大上方位于华山峪道三公里处,是华山道土焦道广隐居时的住所。

从小上方南端,沿着一条攀链而行的险路拾级而上,首先见到一石门,此称西元门。据《岳志》记载,这是当年唐玄宗找金仙公主的地方。

门北有一“老爷洞”,从这里向西南望,对面绝壁上刻有“云峰”两个大字,苍劲有力而又飘逸洒脱。从老爷洞沿壁拉索,向东北方向而上,路上有一块呈马鞍形的巨石,叫作马鞍桥。

这里有一处刻石题字,写着“周道谨、王文友重修唐时古道,建炎三年四月终功毕记。”相传,当时陕西已是金人统治范围,石工们却大胆地刻上大宋年号,并刻上自己姓名,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民族气节。

由马鞍桥一下一上,便到了“雷神洞”。这是一个天然石洞,形似竖井,四壁如刀削一般,仅容一人上下。洞边有一木梯,上端在崖壁间凿孔架一独木桥,游人挽索登桥贴壁而上,十分惊险,石壁上刻有“洞在高山”四个大字。

出洞四望,豁然开朗,峰峦叠翠,林木苍郁,奇花竞秀,流泉淙淙,飞鸟时鸣,如入神话境界。尤其阳春三月桃花盛开时节,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满目红霞,更给人一种“无限风光在险山”之感。

10.华岳仙掌 仙掌崖在华山东峰,是指东石峰的面东崖壁。大自然的风剥雨蚀在崖上造化了一面手掌形石纹,高数十米,五指分明,形象生动逼真,人称华岳仙掌。因它的壮观,被列为陕西有名的关中八景第一景。

华岳仙掌最宜从远处观赏,进潼关入陕西眺望秦岭,首先看到的就是它。每逢晴朗的早晨,掌印如镀赤金,巍然矗立,光彩壮丽,观赏者无不叹为观止。登山途中在苍龙岭,五云峰等处也可近观仙掌,但效果不如远观。

历代有关华岳仙掌的神话传说很多,一说在上古时候,山西境内的首阳山同华山连通,黎民百姓苦不堪言。河神巨灵悲悯人间疾苦就手推华山,脚踏首阳山,使地轴折断,山脊裂绝,一山移而为二,黄河从两山之间奔射东去,从此巨灵神推山的手印留在华山上。

唐代道士所撰的佛教书籍《法苑珠林》收录的则另是一说法,说上古时天地混沌,山海相连,太行、王屋及华山一带,白鹿河聚水成灾,被称为西海。

巨灵大人秦洪海为治理水害,左手托华山,右足蹬中条,使山海分裂,河通地出,于是便留下了掌与足印。

又传汉武帝当年来登华山时,因感叹巨灵神的功德,在华山下建造了巨灵神洞。史书又记载,唐垂拱元年,华阴县令因慕亿掌之名,也想借仙掌之名宣传华阴,曾提议把华阴县改为仙掌县。

古人有许多吟咏仙掌的诗文赋记,篇篇都妙语连珠。唐王维的《华岳》诗吟道:

昔闻乾坤闭,造化生巨灵。

右足踏方止,左用推削成。

天地忽开坼,大河注东溟。

遂为西峙岳,雄雄镇秦京。

唐诗人刘象也有《咏仙掌》诗一首,诗中写道:

万古亭亭倚碧霄,不成擎亦不成招。

何如掬取天池水,洒向人间救旱苗。

据说刘象后来因此诗而诗名大振,被人称为刘仙掌。次外,唐喻的《仙掌赋》、关图的《巨灵擘太华赋》等都是一咏三叹,荡气回肠的佳作。

如今,华山五云峰路口有观掌台,护以石栏铁索,为游人观掌提供了方便,游人也多于此摄影留念。

11.长空栈道 长空栈道在南天门外,是华山著名险道之首。栈道路分三段,出南天门石坊至朝元洞西,路依危崖凿出,是为上段。

折而向下,崖隙间横贯铁棍,形如凌空悬梯,游人须挽索逐级而下,称之“鸡下架”,是为中段。

西折为下段,筑路者在峭壁上凿出石孔,楔进石桩,石桩之间架木椽三根,游人到此,而壁贴腹,脚道踏木椽横向移动前行。

长空栈道是华山险道中险中之险,古往今天,历险探胜得源源不断绝,其中不乏文海名流,多有记述传世。

明代“后七子”之一的李攀龙在《太华山记》中记述:“出南天门向西就是栈道,栈虽有铜柱铁索拦护,然阔不盈尺。行二十余丈方至尽头。下折为井,高约三丈,旁出复为栈……”

明代的吴同春《太华双游记》把履栈道的体态记述得更为形象为“垂双”。

12.大高崖瀑布 大高崖瀑布又名搭钩崖瀑布,在华山峪希夷峡东北侧。这里崖壁直立如削,高百余米,人无从攀登,过去只有药农和猎户搭钩登崖。

崖上平素无水,但有流水冲刷的石槽自崖顶直达谷底。每逢大雨时,流水由崖顶一泻而下,水雾茫茫,声震崖谷,气势非常壮观。雨天登山的游人,多在此停足观赏。

13.其它景观 在五岳之中,华山之路蜿蜒曲折,长达12公里,到处都是悬崖绝壁。

华山索道全长1550米,在1996年建成,已正式开通。索道从山脚沿当年“智取华山”的小道上空飞架,直达北峰,落差近800米,蔚为壮观。可以使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中外的游客都能领略到华山之美。

唐朝诗人张乔在他的诗中写道:“谁将依天剑,削出倚天峰。”都是针对华山的挺拔如削而言的。

华山山麓下的渭河平原海拔仅330米至400米,同华山高度差为1700米,山势巍峨,更显其挺拔。

玉泉院是游人登山的必经之地,因院中泉水与华山上的玉井潜通而命名,亦名希夷祠。

院内长廊回合,殿宇、亭台、秀石别致,溪流环绕,茂林修竹,环境幽雅,泉水清冽甘美。康有为曾写道:“谷口清泉引曲流,长廊回合树无忧,泉声岳色可忘世,让与希夷睡万秋。”

从玉泉院进山,南行2500米,有石门挡路,这就是五里关,人称“第一关”。不远处希夷峡谷,又有一道石门,仅容只身通过,号称“华铁门”,俗称“第二关”。

经沙萝坪、毛女洞、过云门,就到了青柯坪,路程恰为一半。前面西峰拔地而起,气势磅礴,北跳秦川,渭河如带,黄河隐约可见。

“老君犁沟”也是登山必经险路,依山傍壑,陡坡直上,铺有570个石阶。

在“老君犁沟”的尽头是“猢狲愁”,顾名思义,崖壁太陡峭了,连猴子都发愁。

从猢狲愁下聚仙台,过横翠崖北上就到了北峰,也叫云台峰。从北峰南上,要经擦耳崖、上天梯和苍龙峰等险道。在岩陡路窄的擦耳崖,人面壁挽索贴身而进,有时候岩石会擦着耳朵。到其尽头壁立60度,登30级“石阶”,手足并用,称之“天上梯”。

过此不远,就到了苍龙岭下。一道黑色的山脊,似苍龙横在空中,首尾各搭一山,上下长达1500米,登山道就开凿在岭脊上,径宽不过一米,中突旁杀,两侧深壑千仞不辨水石,游人出没于浮云游丝之中,令人无不惊叹。

金锁关形势险要,是华山东峰、西峰和南峰的咽喉。在三峰之间是一片洼地,西面有镇岳宫,它依山岩而建,松林笼罩,有名的“玉井”就在院中。每当雨季,玉井的水溢流出来,经过“二十八宿潭”奔注东西两峰之间,变成瀑布飞流直下,成为华山名胜。

近年来,华山游客与日俱增,为缓解上山道路拥挤阻塞,建了“智取华山”登山路,结束了自唐代以来“自古华山一条路”的历史。

同类推荐
  • 星条旗下美国梦:财富欲望

    星条旗下美国梦:财富欲望

    本书试图从美国社会的现实、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及价值理念等方面,比较客观地反映今日美国的一些风貌。
  •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一部《中国哲学简史》,足以让“冯友兰”这三个字烙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上。冯先生所说的哲学,就是本书所说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人世苍茫,能看清者又有几何?冯友兰先生辗转其中,沉醉于人间烟火,勾勒着关于人生理想的美丽图景。他的人生或许不完美,然后他的理想至今余响不断,让无数后人追之随之。
  •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 函谷关

    函谷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甘肃少数民族风俗文化

    甘肃少数民族风俗文化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接处,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杂居的地方,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甘肃历史悠久,,地形复杂,民族文化丰富,风俗独特。
热门推荐
  • 休闲日子

    休闲日子

    我是个有着五十多年前当知青的人,1968年12月28日到高淳定埠前严村插队,从此就与那里产生了剪不断地关联,这篇文章是我在农村的回忆录。
  • 诡生界

    诡生界

    欢迎来到我的世界,我是这里的主宰,你可以称呼我为诡主,开始你的诡生。
  • 花落若相怜

    花落若相怜

    赵乐(yue)灵湖泊村的村民,最寻常不过的老百姓,却因为病重的娘亲下嫁给黎城首富倾落言。本来以为嫁给他,娘亲就有钱治病了,谁知嫁给他三天不到,他却突然对她说:“对不起,我救不了你娘,你走吧!”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乐灵所有的期望瞬间覆灭,她决然离去。满心凄凉回到湖泊村,却没想到第二天她的家被大火烧毁,连同娘亲烧得只剩下一堆灰。一个黑衣人携着一条蛇出现在她面前,笑着告诉她:“其实你不姓赵,确切的说你应该和我一样姓墨。”倾落言,英俊秀气,德才兼备,是城里赫赫有名的人物,可惜在他十七岁那年与人厮杀不小心毁了容貌,从那以后性格突变得淡然冷漠,并且整日以面具示人。他不想一人承受独孤,另外又为了寻一人真心相守,十年来倾落言娶了十七位新娘,但是前面十六位新娘,则在新婚当晚瞧见他的容颜,都被吓得惊慌失措落荒而逃。赵乐灵是他娶的第十七位新娘,但也是最后一个,倾落言本来对她没有抱太大希望,可她是唯一一个见了自己容貌却不逃走。甚至扬言道:“倾落言,你想要恢复容貌是吗?我帮你,纵然白蛇难遇,我一定要给你捉来,不管你长什么样,我也不会嫌弃,我一定要爱上你,并且成为你的两味药。”
  • 曹小瞒的野望

    曹小瞒的野望

    一时兴趣,一段一段的码,希望能看清楚......
  • 狂妃倾城:腹黑邪王溺宠妻

    狂妃倾城:腹黑邪王溺宠妻

    前世含恨而死,慕容玉楼发誓,若有来生,欺她辱她害她之人,她定叫他们生不如死!一朝涅槃重生,她一不小心遇到了个大无赖,她骂他,打他,虐他,他照常宠她不动如山。“惹了我,就打算这么走了?”邪魅世子勾唇浅笑,笑意渗人。慕容玉楼银牙暗咬:“那你想要如何?”“给我生个娃!”忍无可忍无需再忍!“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股神的遭遇

    股神的遭遇

    某监理公司项目责人宋明成突然被辞退,原本幸福的生活从此失去,妻子回娘家居住,岳母冷言冷语,有限的赔偿金炒股亏掉后,不得不去工地搬砖,却在一次事故中摔断了腿。种种的不幸,种种的磨难,让他差点轻生,自从有一天的公园奇遇,一个美女留下的一台电脑,从此改变了他的命运.....
  • 孤独与共

    孤独与共

    一个人她默默哭泣为了什么为了一切她值得的
  • 火影忍者之月舞传

    火影忍者之月舞传

    月舞,意为在月夜下起舞的忍者们!本作按照岸本构建的火影世界描写,但却不是按照岸本的剧情来写。因为有主角的帮助,四代没有死在九尾爪下,玖辛奈没死,鸣人出生,九尾该封入谁的体内?和四代一起研究螺旋丸,和凯的父亲一起研究八门遁甲,和鼬、止水一起研究宇智波瞳术……主角代替鼬灭绝了宇智波,鼬不死、止水不死,如此强大的木叶村将做些什么?被五大国通缉的主角该何去何从?剧情的大变革由此开始,之后的剧情几乎完全不同!四代没死、三代由在,忍者世界将会发生怎样的变革?大蛇丸这个神一样的怪物又会做出怎样惊动忍者世界的事情?妙木山、龙地洞、湿骨林三大仙地的秘密是什么?火影忍者月舞传,我们一起去开创新的忍者世界。
  • 恶女宣言:敢把天神拉下马

    恶女宣言:敢把天神拉下马

    穿越异世,失去记忆,起点是令人抓狂的穷乡僻壤,死缠烂打不知所谓的愚民丈夫。直到一只羊展开瘦骨嶙峋的翅膀,划破玄幻的天空,为她打开了一条前所未见的道路。她踏上灵修之路,为了掌控命运渴求力量,天真过,冷血过。他曾高高在上,冷眼相对她的倾慕敬仰,却在癫狂入魔之时说:“你是我命中最重要的人,从前万年,以后万年,都不会变。”而他纠缠不休,插科打诨始终伴随左右,危险时刻挺身挡在她身前,最后却以面目全非的姿态站在对立面,垂眼苦笑:“天意弄人。”一条路走到黑,蓦然回首,连起点也模糊不再单纯,她闭上眼,嘴角勾起一抹自嘲冷笑。睁眼,墨色火光燃进眼眸,她说:“那我就如你们所愿,灭世吧。”
  • 玖渊

    玖渊

    这是叶子某天突发其想写的。温离玖在众多老师眼里一直是那种学习不好,还想带坏好学生的问题学生。某天,某班班主任突然发现温离玖只是成绩不好,有点欠收拾其他都挺好的。再某天,温离玖发现自己成了讨托众人的好的人。意识到这的她,想改变自己的地位,结果:“喂!我不认识你……我也没有帮过你!”无意中帮了某人一个忙,从此过上被纠缠的生活。…………“没了小尾巴,真的有些无聊啊”某女轻叹到。(女主是术师,但是真正有鬼的地方并不多,男主的话名字没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