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157400000035

第35章 康庄大道(2)

2.双肩挑

1977年,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划时代年份。因为在这一年,中国在邓小平的力主之下,恢复了被“文革”延搁长达12年之久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开始通过高考正式招收学生了。邓小平指示后,经过了几个月紧锣密鼓的准备,招收的新生入学时,已是该年年末的隆冬季节。但在学校里人们却丝毫感觉不到寒意,而是漫溢着春的融融暖流。入学的新生们仰着阳光般灿烂的笑脸;老师们忙里忙外,像迎接最高贵的客人一样迎接他们新一代的学生。这时的我,也是高高兴兴,忙着整理科研数据、撰写科研报告,准备参加该年冬季的全区科学大会,忙着为新生备课,忙着……

1979年秋,我任农学系副主任后,主管教学工作。这时的学校里既有历年通过“基层推荐”入学的“工农兵学员”,又有通过高考入学的新学员,教学管理工作十分复杂,我肩上的担子很沉重。

我是学校里最早成为“双肩挑”的干部之一。我既要肩负着全系的教学管理工作,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还要肩负着讲课和科研任务,讲课任务不比一般教师少。在科研上,每年都承担自治区科委下达的几个研究课题,作物生长季节忙于田间观测和室内研究,作物收获季节之后忙于试验总结和明年新的研究计划的制订。那时的学校还没有提出“工作量”的概念,更没有按工作量计酬奖金,实际上,我双肩上的担子要比一般教师沉重得多。

肩上的担子压得让人吃不消,常常是忙得不可开交。办法只有一个:减少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地工作,一天顶两天用。所以每天都工作到深夜,周末也很少休息。学校所在的永宁县王太堡离银川市56华里,当时学校在周末没有班车送城里的教职工回家,我大约一个月才骑自行车回银川休息一天。后来,常与家住城里的老师们三五结伙,周六下班后骑自行车回家,周日下午或星期一大清早骑车回学校。冬天周一大清早骑车回学校很苦很累。我们赶在上班时间之前到校时,每人的胡子楂上,掩耳护腮的棉帽边上都结满了白霜,我们相互对看取笑,说人人都是圣诞老人!后来,学校每周六派一辆三轮汽车送我们回银川,但只送不接,我们把自行车放在三轮车上,以便于在星期天下午或周一清早骑车回学校。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学校才发班车接送家在银川的教职工。但无论是三轮车还是班车接送,我都不是常客。我的备课工作、科研任务和部分行政工作,还要依靠休息时间加班完成。

谁能忘记家庭的温馨?谁不喜欢在工作之余的晚上或周末与孩子们一起玩乐?把天伦之乐放在一边,一心只顾工作,用现在一些人的话说叫做“冒傻劲”。是啊,我亏待了家庭,亏待了子女,在一定意义上说,我所多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是以牺牲家庭的温馨、尤其是牺牲妻子的身体健康为代价的。为此,我至今仍感十分内疚。

我在副主任的位子上干了六年,1986年春天,我被任命为系主任兼小麦研究室主任。小麦研究室是与各系并列的处级单位,也是自治区第一个在高等学校中单列的科研机构。

农学系是当时全院最大的系。在我当副主任期间,正是宁夏人才动荡,纷纷调离,“孔雀东南飞”的年代。我系近百人的教师队伍,飞到北京、天津、上海、武汉、杭州、济南等各大城市的均有。飞不到东南的,调到了银川城里。到我当主任时,剩下不到80人。我上台发表“就职演说”时称为“八十万大军”,说“我不求有大作为,如果能进一步把农学系办好,保住这八十万大军就心满意足了”。

在系主任的位子上,我更感肩上担子的沉重。我上任时许下了诺言,保住农学系,不要让人走楼空。其实,在那个人心浮动“人往高处走”的年代里,单凭我一己之力,这个诺言是很难实现的。因为这时全国形势已非同以前。知识分子解放了,敢说话了,敢有所作为了。他们看到内地先进省市在教育和科技方面日新月异,蒸蒸日上,生活待遇优越,不满足宁夏的落后和在宁夏的默默无闻,想跻身先进省市去一试身手。说实在,这些教师中的不少人原本就毕业于名校,身手不凡,只是在那个年代,因为家庭、社会关系或莫名的什么问题而被“发配”到这里。(我自己不就是这样吗?)现在,那些“问题”都被远远抛开了,如释重负了,他们要求调离,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是可以理解的。

当然,不调走留下的也不是窝囊废,农学系原本就是人才济济、藏龙卧虎之地。我保住农学系的诺言实现有困难,却并非不可实现,作为系主任,站的高度不一样了,就有了全局观念。我心中的大目标是人尽其才,给老师们加担子,让他们在教学与科研工作方面更上一层楼,并走在全校的前头。

我把这个目标藏在心里,多次召开系委会(由副主任和部分知名老教师组成),反复商讨,达成共识,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第一项重大举措是修订教学计划。学校的教学计划像是学校的一部法规,一旦确定,学校领导和教师们都必须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不可随意修订,必须在历史转折的重要关头经学校批准才能进行修订;修订之后,还需经学校批准才能执行。因为教学计划事关重大,它规定了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培养途径和方法以及所授课程的门类和内容要求等等。

在我主管农学系和全院(1991年后)的教学工作过程中,曾进行过三次教学计划的修订工作。

第一次是我当农学系副主任时。那时,正当恢复高考不久,“工农兵学员”还留在学校里“上、管、改”,被“文革”所破坏的教育宗旨和教学秩序尚未完全恢复,“四人帮”所遗留的腐朽、污秽的东西仍然在腐烂、发臭,侵害着教育阵地,把大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大问题。所以我一接管全系的教学工作,感到当务之急是修订教学计划。那时全校上下都十分重视对通过高考新招大学生的培养,农学系作为全院的试点对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与其说是“修订”,不如说是“制订”,因为从1970年的“实验班”到1977年招收最末一届“工农兵学员”,全校哪个系都没有一个正规像样的教学计划,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我们制订新教学计划的宗旨是要与“读书无用论”等“文革”的流毒彻底决裂,把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又能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生产问题的新型高级农业技术人才。为此,在课程门类设置和教学内容要求上规定了“三基本”,即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原则。

我当系主任后,对教学计划进行了第二次修订。这是第一次修订(制订)之后经过几个教学循环实践验证后的再提高。这次我们按照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对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强调热爱祖国、为祖国四化服务的前提下,更加强调了理论基础和“一专多能”。课程设置门类上增加了“电子计算机”“专业英语”等新课程,加强了“基础英语”和数理化等课程。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要求加强理论基础,又要加强实践环节达到“一专多能”,似乎在时间上会发生矛盾。我们通过教学安排解决了这一矛盾。例如,过去的毕业生产实习是安排在学制四年的最后一学期,即春季和夏季,宁夏的任何农作物都不能完成一个生长周期,学生实习期间以农作物所作的试验研究都得不到最后的产量结果,毕业论文只能应用预测的产量结果,会有较大的误差,论文结论的可靠性受到质疑。修订的教学计划把毕业生产实习安排在三年级下和四年级上由春至秋的时间里。重要生产季节下实习基点,其余时间在学校上课,同样在实习基点四个月,却基本经历了当地各农作物生产的全过程,用任何作物作科学试验,都会获得最后的产量结果。这样,可供学生选择做试验的作物多了,还使老师们所主持的各农作物的研究课题都能与学生的毕业论文相结合,既加强了对学生的指导,又对老师的科研工作有所帮助。另外,面对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从理论上提高和加深,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都大大提高。

第二项重大举措是编写新教材。我国的高等教育界,经“文革”的折腾,1977年恢复高考的新生入学时,没有正规的教材,“文革”前的旧教材又不能拿来就用,真是措手不及,只好东拼西凑,聊以为继。到我当系主任时,拼凑教材的运用上已积累了一些经验,加之我系不少课程都由学术造诣颇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讲授,具备自编新教材的基本条件。何况高等农业教育有其自身特点,许多课程,尤其是专业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即使有全国统编教材也不可照搬照用。因为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很强,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和作物种类很不一样,只有结合地区特点编写出适合当地的新教材,才能达到教育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目标。

当然,在新教材的编写上,只能量力而行,不可“全面开花”,我们首先在两门专业课和几门专业基础课上一边编写一边试用。虽然课程门类不多,却对各课程针对当地特点改革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了全面推动作用。

我们的新教材编写,应该说是走在了全国农业高教的前头,也积累了经验。后来,我系不少教师参加了不同门类课程全国统编教材的编写工作,为全国农业高教作出了贡献。这些教师因而在全国小有名气,有的当了不同学科全国学会的理事、常务理事等职;而在宁夏,则是这类学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和常务理事等。

第三项重大举措是广泛开展学术活动。那时的宁夏农学院虽地处边塞,在全国却并非名不见经传。例如,在春小麦科学研究方面,可谓成就斐然,在我国大西北地区独树一帜。宁夏农学院小麦研究室因此成为全国性研究机构“北方小麦研究会”的发起单位之一。这个研究会的成立大会也在银川市召开,由小麦研究室承办。参加这个研究会的,开始是北方各省市农业高校的知名教授和研究人员。李焕章(山西农大)、梅楠(北京农大,今中国农大)、余松烈(山东农大)、毕桓武(河北农大)、翟允禔(西北农大)、胡廷积(河南农学院)和黄敬芳(宁夏农学院)七教授是研究会的发起人。后来,我国南方各省如安徽、广东、湖北、四川、云南等也都参加了进来。学会的年会两年一次,轮流在各省市召开。除了成立大会,后来又在宁夏召开了一次年会。学会召开时,专家云集,是开展学术活动的难逢良机,我利用这两次会议,请各地专家来校作学术报告。作为发起人的七位教授大多在我系作过1~2次学术报告。那时全国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学生们初次听到著名高校的大教授们作学术报告,像对盛事一样隆重对待,犹如过节一样高兴。

我还利用其他机会请外地专家和区内著名学者作学术报告。另外,凡我系外出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的教师,回校后也专门向部分教师和高年级学生介绍学术会议情况、近年研究成果等。我系学有专长的老教师,也根据自己的科学研究在全系作学术报告。而无研究成果的青年教师,则要求他们每年写一篇读书报告,有一篇译文。有时为青年教师举办读书报告会。总之,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使全系的学术气氛活跃了起来。

中国20世纪80年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因为这时已彻底推翻了“四人帮”的压迫,摆脱了“阶级斗争为纲”的羁绊,获得了思想解放的教育工作者乘风破浪前进,信心百倍地迈向美丽而广阔的前景。我系的教师从来没有这样意气风发,我们的学生从来没有这样昂扬向上,社会各界从来没有对教育事业这样充满希望。我当系主任之初许下“保住农学系”的诺言时,心里仍是七上八下,现在我心里踏实了。是祖国的大好形势,是教育界的蒸蒸日上为我们实现了这个诺言。何止是农学系,何止是宁夏农学院,何止是高等农业教育,整个中国的教育事业都起死回生、蓬勃向上。

同类推荐
  • 如歌岁月

    如歌岁月

    这是一个发生在那个特殊年代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郭黑儿从一个农民的儿子、无知的少年,无意中跨进中央警卫团这座神秘的殿堂。在这里,他曾梦想混得一官半职,跳出农门,以便光宗耀祖。在这个神秘部队的七、八年时间里,他虽然苦苦追求,自我奋斗,学到了不少的本事,增长了许许多多的见识。但是,事与愿违,他的美梦最终破灭??????这是一篇长篇纪实小说,作者以第三人称,将主人公所见所闻和亲身感受,详尽地跃然纸上。在这里发生的许多故事,都是不为中央警卫团之外的人们所知道的。这也是为数不多的以一位普通警卫战士的视觉,再现那个特殊年代中央警卫团生活的作品,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趣味性。
  • 司马迁与史记论集(第六辑)

    司马迁与史记论集(第六辑)

    本书为“2002年中国·咸阳司马迁与班固文化比较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收入《班彪与两汉之际的河西文化》、《司马迁、班固民族思想之比较研究》、《两汉文化与马班思想》等论文。
  • 谋王

    谋王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书名:《谋王》题材:架空历史地理环境:异世空预计字数:80万到120万之间简介:叶开穿越到异世空,在那里他碰到了与自己死去女友十分想像的一个女人,当叶开要向这个女人展开爱情攻势之时,却不小心陷入了危机四伏的政治漩涡……三十六计,是否会在异世绽放它的光彩?看着令人热血沸腾的沙场,他决不会甘心局外看着自己好友被强权欺凌,他更不会狠心不理当天下大定,百姓丰衣足食,异世天朝万国来拜,一代谋王叶开却与他的红颜知己浪迹天涯,从此神仙眷侣……............................................谋王一群,感谢血雨清风大大支持架设,26389372即将满员位置不多了,大大们加紧进去啊谋王二群,感谢血雨清风大大支持架设,53622199新建的,欢迎大大们加入聊天
  • 世界上下五千年2

    世界上下五千年2

    历史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其间浸润的腥风血雨,崛起与衰落,壮丽与悲怆,无不充盈丰富着五千年的世界文明史。今天的世界是过去世界的延续和发展;历史记录了人类的过去,更展示了世界的未来。当前,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接踵而来的人们观念认识的变化,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显得日益迫切和重要了。
  • 伏虞长歌九州录

    伏虞长歌九州录

    宇宙初开,混沌散尽,不知其始,不知其瀚。南虞国,九州大陆南方的国家……经历了战争的洗礼,新帝登基。圣山之谜,圣山的神奇力量,吸引着统治者的目光,得圣山者得盛世,得圣女者得九州。洛晓天在南虞的一座道观修行,师父却没有教他太多功夫,以至于平平无奇,无神功加持。但自从他下山之日起,他的人生就改变了。二十年前,两国交战中,母亲离奇失踪。为了找到母亲,寻找真相。洛晓天将怎样面对重重难关,尔虞我诈。佳人挚爱,又将面临什么世俗考验……
热门推荐
  • 仙法变

    仙法变

    【起点第二编辑组荣誉出品】玄幻式的现代仙侠故事。力量和力量之间的区别只在形式的不同。仅以开头对书下结论,你会错过一本绝世好书新为本书建一个群33085872,请大家加入————————分割线————————友情推荐:《股神》书号:76191《天心怒》书号:18306《热血成神》书号:85090《痞道之横行异界》书号:80741
  • 舍长

    舍长

    一位普通高中生在高考前,脑海中竟然出现一道壮观的壁垒,壁垒的后面是千亿年前的地球。超能者横空出世,这必然是一个惊世骇俗的世界。有人说,命运更迭,绝望与希望并驾齐驱。有人说,人性是导致血与泪的罪魁祸首。在这个处处都充斥着绝望的世界中,且看诸谦如何扭转乾坤!“无规矩,不成方圆!”
  • 理想国

    理想国

    《理想国》不仅是哲学家的宣言书,而且是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计划纲要。原书共分十卷,主要涉及国家专政问题、独裁问题、正义非正义问题、善与恶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男女平权等诸多问题。
  • 锤王

    锤王

    弱肉强食、物竞天择!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里战气与魔法纵横!这里人类与魔兽分立!他是隋唐年间第一高手!千军万马中横冲直撞,一对瓮金锤杀人如同拍苍蝇!天下无敌,独孤求败般的寂寞英雄!征战多年生涯,在那绵延不绝的天雷下嘎然而止!这是固执己见、杀死唐朝大敌宇文成都后遭遇的天谴?还是他本就是这世界的匆匆过客?又或是。。。。。。
  • 两位大佬的甜甜恋爱

    两位大佬的甜甜恋爱

    【甜宠文/双强/双洁/校园霸总】 顾辞VS江辛(南宫柒) 人家小情侣谈恋爱都是甜甜蜜蜜,幸福美满;而我们家这一对每天都在互扒马甲?!不扒到还不放弃?! 顾辞:在外人面前厌世,在自己媳妇面前是哭唧唧的小奶狗。 江辛:外表清纯,实则马甲众多,她是车神零点,暗夜组织的主子,万煞盟的老大,黑客X…… 在不知道的情况下,我们的顾大少,又是抢辛爷的货物,又抓她的人,还和她玩飙车?! 得知情况后,我们的顾大少,“媳妇媳妇,我错了嘛!我不该抢你的货,媳妇…………” 顾辞真的把自己所有的温柔都给了江辛,江辛也把自己所有的耐心和可爱都给了顾辞。 从校服到婚纱,他们都双向奔赴,他们都爱惨了对方。
  • 鬼界录

    鬼界录

    无轮回无转世,初临鬼界,此地府非彼地府。阴阳两界人鬼两生,人有人的生存,鬼有鬼的规则。众鬼争强,邪物丛生。鬼界动乱阳间之祸。少年穿梭阴阳化死为生!
  • 你听,她在笑

    你听,她在笑

    三年前,夏绵扬着一张银行卡,说,“宋非夜,你就是个穷小子,给不了我想要的,我们分手吧。”三年后,宋非夜将支票甩在夏绵脸上,残忍开口,“别来无恙,我的前女友。”一场爱情,一段隐秘,夏绵终究输了爱情,输了亲情,最后连命也输给了他……“宋非夜,我欠你一段情,可你欠我一条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某不科学的武僧
  • 山有木兮山有知

    山有木兮山有知

    问:天穹之高,沧海之深。愿:繁华洛梦,深渊无尘。
  • 在游戏世界的生活

    在游戏世界的生活

    游戏世界是怎样的呢?一次偶然的机遇,热爱摄影的男主苏墨在墓地探望父母时,被一块神奇墓碑带到了那个世界。在那个世界有魔法,有善恶,有贫富之分,有恩仇之结,另外还有一个缺一不可的--爱情。无数次的哭泣,无数次的欢笑,想要在这里生存下去,没有那么简单……对男主而言,这里虽是异世界,但相当于游戏世界,在游戏中阵亡了还可以重来,不过,每一次死亡都要体验死亡的痛苦和离别的悲痛,另外,相互许下的誓言也随着游戏的格式化一同消失了。男主决定,一定要玩好这局游戏,开启一个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