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61100000012

第12章 19世纪初—19世纪60年代的经济学说(5)

约翰·穆勒(1806—1873),英国哲学家、政治思想家、经济学家和逻辑学家。英国思想家詹姆士·穆勒的长子,自幼在父亲严格管教下学习,未受过学校教育,深受其父及边沁功利学说的熏陶。1822年组织功利主义学会,从此功利主义成为一个通用名词,1823年在东印度公司任职。1835年后历任《伦敦评论报》、《国会评论》两刊的主笔。1865年任国会下院议员,是国会中资产阶级激进派代表。

他的著作主要有:《论自由》、《代议制研究》、《功利主义》、由政论文章汇集成4卷本的《论说与探讨》。

历史定位约翰·穆勒是19世纪中叶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的一位经济学家和哲学家,也是第一个公开承认资本主义制度并不都是理想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把他的理论思想看做是介于古典派和庸俗派之间的。他的某些经济理论也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思想材料。

背景链接

约翰·穆勒生活在英、法两国社会矛盾不断加剧、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解体的时代。此时,自由竞争、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已发展成熟,同时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虽然资本主义社会在经济上尚未爆发重大危机,但社会问题却相当严重,资本主义已不能像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时代那样平静自由地发展了,这时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也颇为流行。这些社会现状影响了约翰·穆勒的思想。《政治经济学原理》是约翰·穆勒的代表作。

内容简介

全书除绪论以外共分为五篇,分别为《生产》、《分配》、《交换》、《社会进步对生产和分配的影响》、《论政府的影响》。此外还有与全书内容有关的附录。其中前三篇最主要。穆勒称前三篇为“经济学的静力学”,后两篇为“经济学的动力学”。下面就是这本书的内容提要。

一、财富的含义

在穆勒看来,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主题的财富就是有用的或一致认为具有交换价值的东西。或者说,凡是需经劳动或付出代价后才能得到的人们需要的有用的东西才是财富。穆勒认为,财富的分配规律和财富的生产规律有所不同,因为任何一个社会中,财富的分配方式取决于这一社会通行的法律与习惯,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制度问题。不过,虽然社会制度是由国家或政府的权力决定的,然而社会怎样运行并不能由政府或国家任意规定,因此实际上财富的分配在政府和国家的影响之下仍具有规律,这一规律也就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1.生产

穆勒认为任何生产都必须具备两个要素:劳动和相应的自然物体。劳动指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自然物体是现实中已存在的或自然长成的物体,能用来满足人们的需要。

根据劳动的结果,穆勒把劳动区分为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他认为凡是能生产有形的并可在人和人之间转移的物质产品的劳动是生产性劳动。首先,所谓生产物质产品只是指通过劳动改变物质原有形式,或者把物质转移到适宜于改变形式的地方。所以劳动所生产出来的实际上不是物质产品,而是效用。其次,并非一切生产效用的劳动都可被称为生产性劳动。这是由于,一方面只有能生产出财富的劳动才属于生产性劳动,另一方面仔细考察生产出来的效用,又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固定的和包含在物质中的效用;第二种是固定的与包含在人自身中的效用;第三种是提供某种劳务的效用。这三种产生效用的劳动,只有第三种不属于生产性的,因为提供这种效用时,仅在劳动中才能享用到。如果劳动终止,效用就不能维持,享用后也不能使人变得更富。

(1)生产要素中的劳动。穆勒把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区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生产人们所需要的用品的劳动;另一种为间接劳动。

穆勒说,除了劳动与自然物体以外,要生产还需要有以前劳动积累的存量,即资本。资本是供维持再生产的基金,资本根据其在生产中的具体用途包括各种各样的物品,比如厂房、机器、原材料、预付给工人的工资等。资本物品与非资本物品的区别不在于物品的种类,而在于资本家是否把已得到的各种物品用于生产。

资本分为流动资本与固定资本。流动资本使用一次后就消失不存在了,的确对于资本所有者来说,这种情况将从生产出来的产品上得到完全补足。固定资本是经多次使用后才被完全消耗掉的,因此不需要在每次使用后从生产出来的产品上得到完全补偿,只需要收回在每次使用中被消耗掉的那部分,即折旧与修理费以及相应的利润。

他认为同一笔资本中假如固定资本部分占用多了,流动资本就会减少,这种减少在短期内会影响工人的雇用量。然而从长期看,增加固定资本来改良机器设备的结果会使总产量与流动资本增加,利润提高,会使资本家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有条件雇用更多的人。显然,新的生产设备的发明和利用最终对整个工人阶级都有好处。

(2)生产的增长规律。穆勒认为,生产的增长取决于劳动、资本与自然物体三要素的性质、数量或它们生产力的增加,因此生产增长规律必然是这三者各自规律作用的结果,如果它们的增长受到限制,那么生产的增长也受到限制。

第一,资本增长规律。一切资本都是储蓄的结果,也就是为将来的获得而节制现在的消费或欲望,这样资本的增长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可以储蓄的数量,二是储蓄愿望的强度或节制程度。

第二,劳动增长规律。他首先考察了劳动增长规律,认为劳动的增长就是人口的增长。人口的增长与其他生物数量的增长一样是没有限制的,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人口就可能增加一倍。

第三,利用土地生产的增长规律。土地与其他生产要素不同,不但土地数目有限,并且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产量也有限。这两种情况是对利用土地生产的最根本的限制。

利用土地生产的增长的规律是:在农业生产的某一个阶段,在相同的农业技术水平条件下,随着在同一土地上使用的劳动力的增加,生产数量的增加有递减的趋势。

2.分配

穆勒认为,财富生产规律以及财富生产所需要的条件是和自然规律相似的,人们只能遵循而不可以任意选择使用。财富分配规律完全不同,是属于人类制度的问题,财富可以按个人愿望或按集体愿望来处理。所以财富如何分配由社会法律和习惯决定,分配原则由统治社会的那部分人凭自己的意愿和感情规定。各个时代各个国家有不同的分配原则,决定分配的完全是人为性质的因素,这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围,政治经济学要研究的是这种分配产生的结果。这种结果与生产规律一样具有自然规律的性质。

穆勒根据一个工业社会生产所必需的三个要素与它们形成的来源划分出地主、资本家与工人三个阶级,这三个阶级分享生产产品的一部分。

(1)地租。地主之所以能通过出租土地得到地租,是因为土地已成为商品,很多人想要得到它,然而只能从地主那里租到,所以地租是垄断的结果。一种东西只要数量有限,即使拥有这种东西的人不是一致行动,也仍然是垄断的东西。土地是自然界赐予的,只有在它的数量小于需求时才是垄断的。

他又进一步分析了地租的大小。当使用资本与劳动耕种土地时所得到的最低报酬仅是普通资本的利润时,就没有什么多余的可付地租。假如从土地上的收获超过了使用最坏土地得到的收获时,所超过的部分就是资本家有能力支付给地主的地租。而且,通过农业资本家之间的竞争,这部分必须作为地租付给地主。

(2)工资。穆勒认为工资的决定既有竞争因素,又有习惯上的因素。现代社会中决定工资水平的主要是竞争,习惯对于工资的影响程度很小。所谓竞争是指工资由劳动力的供求决定,也就是通常所讲的工资取决于劳动力数量和资本数量的对比。其中资本是指用于雇用工人的流动资本而不是整个资本。工资的增长(或工资率增长)是由于雇用工人工资基金总量增加或雇用工人人数减少造成的。

(3)利润。穆勒认为利润是资本家节制的报酬。利润可以分为三部分:首先是作为使用资本的报酬,即利息;其次是对投资经营要承担风险的报酬;最后是资本家管理经营生产、所要付出劳动与具有管理技术的报酬。由于种种原因,利润率有高有低,但不同产品的利润率最终将趋于一致,利润率的平均化过程就是通常所说的资本转移。

同类推荐
  • 做好税收筹划的28个方法

    做好税收筹划的28个方法

    本书作者将职场故事和财务工作中的常见问题相结合,用严密的逻辑将财会知识和实操技巧相结合,从税收筹划入手,深入浅出地提炼出28个方法。
  • 老城社区的重生:以上海为例(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老城社区的重生:以上海为例(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老城社区复兴是上海城市发展重要内容。老城是上海之源。本书总结和分析上海部分老城社区复兴案例,并通过老城社区调查了解社区各类人群对本社区复兴实践的评价。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本书是山东省委党校组织编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系列教材之一,这套系列教材回顾和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书中紧密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深入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方针、政策、步骤、途径等。全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国企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等内容进行阐述。
  • 国外“三农”面面观

    国外“三农”面面观

    在外国,不少国家也针对本国的实际情况,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农业、建设农村、改善农民生活的方针政策。其中,有不少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例如,日本的“一村一品”,韩国的“一社一村”,荷兰和德国的合作社组织,以色列和澳大利亚的农民教育,美国和加拿大的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和科技兴农,荷兰和巴西的环保措施,等等,各有千秋,别具一格。若遵循“洋为中用”的方针予以借鉴和参考,对我们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将是很有意义的。
  • 货币的逻辑

    货币的逻辑

    货币,从无到有,从实物货币到纸币再到电子货币,从一般等价物到金融投资再到掠夺大众财富和垄断控制的工具,不是在“进化”而是在“变异”。你以为你听懂了,往往都是错的。危机时,无数真假专家都在“告诉你”,如果你不懂货币,他们告诉你了,你能分辨吗?这是一些常识:一切经济变量的变动都与货币有关,一切都在急速变化,你必须不断地学习。这是一部简史:货币的“变异史”,关系我们的现在,决定我们的将来。这是一本辅导:读“货币战争”,看“金融危机”,从看热闹到看门道的进阶读本。这是一种眼光:以货币为放大镜,看懂世界格局和中国经济。
热门推荐
  • 王族悲歌

    王族悲歌

    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几乎人人皆知,但了解“三国归晋”后故事的人却不多。在晋王朝的历史上,有“八王之乱”的记载,正是这八个王爷之间的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兵戎相见,才使一个新兴的王朝——晋王朝迅速走向了灭亡。《八王之乱》一书就是根据史书中简略记载的“八王之乱”为主线,进行文学创作而成的。作者在创作此书时,既描写了残酷的战争场面,也细致地描写了皇族女眷、平民家女子、红楼妓女的爱情生活和悲惨命运。本书共塑造了100余位栩栩如生的男女人物,包括叱咤风云的农民起义领袖。
  • 古墓幽魂人鬼恋

    古墓幽魂人鬼恋

    电影蒙太奇格式、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宁采臣和聂小倩的现代版,演绎都市生死奇恋……
  • 絮果惘生

    絮果惘生

    她看着容旭沉睡的俊冷容颜,轻轻触碰:”容旭,我愿意为你铺路......"容旭紧闭的眸子骤然睁开,狠狠地钳住赫连湘纤细的手腕,眼神嘲讽:”你以为你是什么东西?给本皇滚!"赫连湘被容旭掷倒在地,忍住心里的酸楚,转过身,偷偷拭去滴落在脸颊上的泪水,容旭..................直到砚国与閔国大战的那一天,容旭抱着赫连湘冰冷的尸体的那一刻,噬情蛊毒消散,他才知道什么叫痛彻心扉......
  • 装B犯

    装B犯

    “我,金融犯。”“我,抢劫犯。”“我李洪庙,杀人犯,暂时是这间牢房的老大,新来的你是犯了什么事进来的?”新来年轻人一脸不屑看着众人缓缓开口:我,张晨予。装逼犯!众囚皆惊良久!金融诈骗犯弱弱的问:那个,在天朝,装逼不是不犯法的吗?张晨予自豪的昂起脸:我能和那些比吗?咱可是装大逼的人,外面和普通人装逼不过瘾了,这不就进号子里和你们这些精英斗斗法,所以都给劳资放尊重点,别在我面前装逼,劳资可是有装逼犯之称的男人!”众囚拜服,群起而攻之。装逼?打死你丫的!
  • 花易花青花满天

    花易花青花满天

    十八年后,花青与花易终于相认,正是花易潇潇花易消花青花了花归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洒脱绝脉之路

    洒脱绝脉之路

    二十三世纪的科学至尊,一场阴谋使他离奇穿越到异世大陆少无痕身上,少无痕从小备受欺辱,十六岁竟被各路人追杀,不为什么,只因他觉醒了万年不现的罪恶之源---绝脉之体,且看他又将卷起怎样的血雨腥风,又将如何阻止那场罪恶的成仙之路.....
  • 亲亲竹马很傲娇

    亲亲竹马很傲娇

    十年之后,我们会在哪里相见,那会是薰衣草花开的季节吗?你会牵着我的手走进薰衣草花海吗?辰哥哥,我想你了!真的好想你呀!哥哥。十年、、、、、、、安诺望着天上的白云自言自语道。
  • 霍格沃兹的星空

    霍格沃兹的星空

    当初来到这个世界,斯塔利只想老老实实跟着剧情走一走,窜一窜,当个小透明混一混战绩,毕竟能躺何必去c呢!只是天有不测风云,这个世界并不想他想象中那么简单。什么?哈利被对面包饺子了?什么?伏地魔发育起来了?什么?食死徒堵高地了?那没办法,我只好亲自操刀了。什么?剧情?让剧情去死吧!这鬼世界都崩坏成什么样子了!“放开我,对面都上高地了,这谁能忍?!”——三代目黑魔王、篡改史书的罪人、真正的主角:斯塔利“冷静,冷静,你先把刀放下,那是对面的高地!”——凤凰社接班人、预言中的救世主、虚假的主角:哈利·波特
  • 重回现代之古情

    重回现代之古情

    她,前世生活平凡,保持一颗满足的心,却处处招排斥,直到遇到他,成熟稳重的男人,可是一切的一切好像不似表面一样美好。一朝醒来,她成为女尊国的王爷,后院佳男30。醒来后废材变天才,遇到他是注定还是老天又一次的玩笑。当她踏上巅峰,打开时光之门,带着一群美男回到原来的年代,做隐形富豪,带着爸妈享受生活,看着前世的男人她笑着道我不介意你做我的呃~小几来着我算算小21好了,女主邪魅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