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61100000004

第4章 19世纪以前的经济学说(3)

即指人口增长的方式和生活资料的增长方式。马尔萨斯认为,在“无妨碍时”,人口以几何级数增加,生活资料只以算术级数增加,因此,人口增长速度必然快于生活资料的增长速度。在他的假设中,土地的出产量是未受到任何限制的,它会永远增长并增长到任何一个可指定的数量,但人口的增长仍然会占优势,除非它受到较强的抑制。如果依两个级数的速度发展,人口与生活资料的差距将逐渐扩大,但是,为什么现实中并不是这样的呢?因为人口只有在无妨碍时才会以几何级数增长,如果存在某种抑制则不会以几何级数增长。这两种抑制是指“积极的抑制”和“道德的抑制”。

“积极的抑制”即指用提高人口死亡率的办法来使人口增长和生活资料的增长保持平衡。积极抑制的方式很多,比如剧烈的劳动、严寒酷暑的煎熬、极度的贫困、对儿童的恶劣保育、大城市的拥挤、各种各样的过度行为、传染病、战争、饥荒等,或多或少都会缩短人的寿命。

“道德的抑制”即指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如果无力承担抚养子女的责任就不应该结婚,而且在婚前要保持贞操,不然就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马尔萨斯认为,战争的一个原因就是生存空间和食品的缺乏,这都是因为人口过剩所导致的。

三、人口规律

人口规律包括:人口的增长必然会受生活资料的限制;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就一定会坚定不移地增长,除非受到某种非常明显又有力的抑制阻止;这些抑制人口增长的力量,使人口与生活资料保持同一水平,可以归结为道德的节制、罪恶和贫困。从动态来看,这一规律还表现为人口与生活资料之间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过程。当人口的增长超过食物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时,所有道德的抑制、积极的抑制都会自发地发挥作用,使人口降低到食物水平以下,然后均衡状态实现,人口就又会增加。

四、为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辩护

马尔萨斯认为,失业与贫困的根源并不在于社会制度,而在于人口自然规律,因而失业和贫困与制度无关,而且是永恒存在、不可避免的。他认为私有制与公有制都不是失业和贫困的原因。即使在公有制下,人口规律依然会发生作用,要社会上全体人的生活都安逸、幸福,而且比较闲暇,不必理会自身及家属的生活资料如何供给,那是办不到的。相反,如果实行公有制,实行自由婚姻政策,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消除贫穷和罪恶,必然刺激人口的快速增长。而生活资料的增长仍然会慢于人口的增长,这个矛盾无法解决,那么公有制下建立的平等社会也自然就崩溃了。

马尔萨斯认为,财产私有制是不可消灭、永远存在的,它是由人口自然规律的支配而产生的,是人口增长与生活资料增长之间保持平衡的最有效的社会制度。因为两性间的情欲必然存在,因此只有在私有制下,个人才会顾虑到承受能力而自动节育,避免人口过快增长;相反,在公有制下,人们对承受能力漠然不顾,这给社会和国家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每一种平等制度一定会很快在那种不可避免的、必需的贫困和苦难中消失,除非这样的人口增长受到抑制,不过这种抑制手段比由私有财产法律以及上苍和自然所加在每个人身上的、抚养自己子女的道德责任所造成的手段还要残酷。因此,马尔萨斯反对社会变革,反对社会平等,进而反对财产公有制。而“不平等的社会状态给善良行为提供自然报酬,并广泛地普遍地使每个人都希望在社会上往上升,而害怕沦落。这种社会形态无疑是最能发挥人的能力和智慧,并且是有利于人类品德的锻炼和改进的。”显然,马尔萨斯的目的就是要吹嘘资本主义财产私有制度是对人口自然规律最有效的社会制度,其他的社会制度都不能做到这一点。马尔萨斯还认为人口过剩就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数量太多。人口过剩也是因为这些人自由生育而导致的。既然这样,他们就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贫困与罪恶也自然就该降临到他们头上。他甚至把一部分革命的工人阶级称为“暴民”,认为“暴民”是所有摧毁自由的恶魔中最凶最猛的,“暴民”就是多余人口的产物,因此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阶级就应该不断地屠杀,只有建立一种“绝对专政制度”才能把这种血腥斗争镇压下去。

工人的工资将会在人口规律的支配下随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而变化。人口增长快于生活资料的增长,因此如果工人太多,工资也就更低了。怎样才能摆脱这种贫困呢?劳动者必须做更多的工作以求获取和以前一样的工资,于是由于生活所迫,结婚自然会少,人口增长的速度也就自然减慢了。工人加倍努力后,生活资料的增长会加快到人口增长的水平上,二者达到平衡状态,于是工人工资才会上升,但对人口的限制却又被人忽视,一段时间后,生活方面的时好时坏的运动又重复演化起来。

但是,马尔萨斯的理论暗含了一个假定前提,即工资总额是不会变的一个量,工人人数增加,工资水平就会下降;反之,工资水平就会上升。但是事实上我们知道,工资总额是时常在变化的一个变量,工资总额是由国民收入中工资和利润之间的比例关系来决定的。工资水平由劳动力供求关系决定,供求关系虽然也有工人绝对量增加导致供大于求的现象,但更多的时候是因为经济萧条,大量工人失业所导致的。马尔萨斯之所以要杜撰一个原因,就是要掩盖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和无产阶级贫困的真正原因。

马尔萨斯反对济贫,认为这不但无益于经济繁荣,反而会导致国家破产。因为济贫会使工人懒惰,使人口更加过剩了,这样物价上涨而工资则相对下降,人民的储蓄能力也自然下降,所以济贫法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制造贫困的恶手。他指出,英国的济贫法实施后会带来两个坏的趋势,一是使人口增多而维持人口的粮食相对减少;二是穷人在无负担无顾虑的情况下就会结婚。对工人来说,在一个已被占有的世界里出生的人,如果不能从父母那里获得生活资料的话,如果社会不需要他劳动的话,那么他就没有权利获得最小量的救济,因为他是多余的。总而言之,贫穷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帮助穷人也是错误的选择。

马尔萨斯的理论基本上是错误的,但并不是错误到一无是处的地步。马尔萨斯把人与动物混为一谈,从生物学角度来分析人口,这是错误的。但由于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食欲和性欲确是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这是社会性的基础。对人的自然性的研究本身并无可怪之处,但如果抛弃了社会性而研究自然性就是不对的,这样得出来的结论也就是错误的。

马尔萨斯关于人口以几何级数增长,生活资料以算术级数增长这个论点的证明是不充分的,因而结论有失偏颇。但他认为人口增长速度快于生活资料增长速度这一点是有合理性的,只是他忽视了科学技术的力量,科学技术可以减少人口增长与生活资料增长之间的差距。

马尔萨斯认为饥饿、战争等方式可以对人口进行“积极的抑制”,但他并不是强调一定要用这些方式。他认为人口增长如果太快,必然会带来战争、饥饿,而战争、饥饿自然会抑制人口的增长,可是,他并不是要求人为地制造战争和饥饿。他认为如果不按照自然条件而盲目生育会带来灾难,这也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但他把战争、饥饿等灾难归因于人口增长,掩盖了真正的原因——社会制度,这一点是绝对错误的,也反映了他的阶级本质。

马尔萨斯的人口规律强调人口变动受生活资料的限制。他忽视了社会制度在人口变动中的作用。他由生物一般规律推及人口规律的方法是不对的,人口规律内容更加丰富,情况也更为复杂。

经典语录

人口,在无所妨碍时,以几何级数增加,生活资料,只以算术级数增加,略有数学知识的人就会知道,与后一种力比较,前一种力怎样巨大。

人口增加,必须受生活资料的限制;生活资料增加,人口必增加;占优势的人口增加,为贫穷及罪恶所抑压,致使现实人口得与生活资料相平衡。

不平等的社会状态给善良行为提供自然报酬,并广泛地普遍地使每个人都希望在社会上往上升,而害怕沦落。这种社会形态无疑是最能发挥人的能力和智慧,并且是有利于人类品德的锻炼和改进的。

作为一种普遍通行的制度,济贫法确实是建立在完全错误的基础之上的,在伦敦以及国内一切其他大城市里,济贫法的害处是得到了,可是其利益是没有的。

《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

——罗伯特·雅克·杜尔哥(法)作者简介

罗伯特·雅克·杜尔哥(1727—1781),法国著名经济学家,古典政治经济学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出生于巴黎一个贵族家庭,1751年放弃神职从政。1747年获神学学士学位。曾任索邦神学院院士,名誉副院士。1774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即位后,他担任财政大臣。他试图进行多方面的财政改革,这些侵犯特权阶级权益的措施引起了宫廷和贵族的强烈反对。1777年杜尔哥被免职,法令也随之被取消。

他的主要著作有:《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集市与市场》、《基金》等。

历史定位《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发展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理论,对雇佣工人产生的条件和过程做了新的阐述,对纯产品学说进行了发展,在工资、利润理论方面也作出了贡献。

背景链接

18世纪中叶,法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封建制度依然占统治地位。在农村,苛捐杂税繁多,地主阶级又层层剥削,既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也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在经济学理论上也需要有一种新的理论代替以前的重商主义,于是重农主义学派就应运而生。杜尔哥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取消一切特权,并试图撤销谷物贸易限制、允许粮食自由买卖、以赋税代替徭役,这些都是重农主义主张的具体表现。

内容简介

本书是杜尔哥在1766年为两位在法国的中国留学生而写的,写作体例是问答式。

一、社会分工

杜尔哥认为,要发展交换,必须先发展社会分工。如果没有社会分工,农业生产就会按一种家庭式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出来的产品都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和家人生活的需要,产品品种虽然也会多样化,但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只有实行社会分工,让每个土地生产者都只从事一种农产品的生产,这样他们就会提高生产技术,增强熟练程度,也就能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在这种条件下,交换自然就会产生。因为每个土地生产者生产的农产品都不可能自己消费完,同时他们也需要其他农产品,这样他们就会将自己生产的多余产品和他人的多余产品互相交换,以便互相满足。

二、纯产品

杜尔哥认为,农业劳动是财富的唯一源泉。他认为纯产品是土地对农民劳动的馈赠,是农民劳动利用了特殊的自然生产力的结果,但是土地如果离开了劳动,便不能生产任何产品。农民的劳动才使自然生产力得以发挥,形成了纯产品。可见,纯产品的来源就是农业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所以,要增加纯产品,增加财富,必须在生产中使用更多的劳动者,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只有农民的劳动才能生产出超过其劳动工资的多余产品。在商业贸易中,是不可能产生财富的,只不过是财富在不同部门、不同地方之间的相互流动。也许对某个人、某个部门来说,会出现财富的增加,但其增加却意味着别的人或别的部门的财富减少,对整个社会来说并不存在财富的增长。

三、五个阶级

第一个层次是把资本主义社会分为三大阶级,即生产阶级、工匠阶级和土地所有者阶级。生产阶级又叫薪资阶级,是指用自己的劳动并依托于土地直接生产出财富,从而为整个社会提供生活资料和其他生产原料的阶级;工匠阶级是指将生产阶级提供的生产原料进行加工,从而使这些生产原料可以直接满足人类的需求的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是在私有制出现后才出现的,是指拥有土地所有权并交由耕作者使用,从而收取地租的阶级。在私有制出现前,土地所有者阶级不存在,因为那时的土地归社会公有,个人无权对土地行使所有权。在私有制出现后,由于人口的增加,土地已不够人们生活所用,于是就有人开垦新的土地,他自然拥有这些土地的所有权,但他并不会自己参加劳动,而是雇佣耕作者在土地上劳动,于是土地所有者阶级诞生了。土地生产出来的产品实际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土地耕作者的劳动报酬,即工资;第二部分是土地所有者阶级收取的从土地产品全部中扣除土地耕作者劳动报酬后的剩余部分,可简称为利润,这个利润即是前面所讲的纯产品。

第二个层次是将“生产阶级”和“工匠阶级”进一步细分。“生产阶级”可分为农业工人和农业资本家,“工匠阶级”可分为工业工人和工业资本家。所谓资本家阶级,就是企业家、制造主和雇主阶级,他们拥有大量的资本并依靠它叫别人劳动,从而赚取利润。所谓工人阶级就是没有生产资料,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来获取生活资料的阶级。

通过以上两个层次的划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可分为五个阶级:农业资本家阶级、农业工人阶级、工业资本家阶级、工业工人阶级和土地所有者阶级。

四、货币价值

杜尔哥认为,金和银不能直接满足人类的需求,所以它们并不比其他商品实用性强。他反对“重金主义”,指出过去人们都认为金与银是财富的单位,一味地收集储存,这是不正确的想法。同时他又指出,金与银虽然实用性不强,但在商品交换中却又必不可少,它们是各种财富的代表性的担保品,也是充当商品价值尺度的最好标准。金与银成为货币是交换发展的结果。在初期,交换只限于两个人,每个人也只有一种商品,于是交换双方通过争论最后确定商品的价值,进而才可以进行交换。后来,交换双方的商品由一种变为许多种,商品价值依然由争论来确定,最后形成的价格也是各种商品根据供求关系而确定的“中间价格”。后来货币形成了,它用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表现为其他商品的价格。由于金和银天然的特性,因此成为货币的最佳物质归宿。

五、资本理论

同类推荐
  • 重燃中国梦想

    重燃中国梦想

    什么是中国经济的千年之谜?为什么中国近代经济沉沦?建国后中国经济成功的原因在哪里?未来几十年我们将以怎样的方式和战略保持经济持续增长?《重燃中国梦想:中国经济公元1-2049年》旨在提供一个系统而又全新的观点,让读者在阅读中“通古今之变”,思索未来定位。
  • 飘摇的船

    飘摇的船

    本书介绍1900至1949年中国民族工商业在乱世之中挣扎求存、怀着实业救国理想的实业家们在内忧外患面前使基业毁于一旦的史实。
  • 商界40年系列(全集)

    商界40年系列(全集)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已走过40余年,中国经济腾飞受世界瞩目。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中国的经济规模仅有3679亿元人民币;而到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已经高达82.71万亿元人民币,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由1978年的1.8%上升到2017年的16%,仅次于美国。2017年,中国三产结构的比例分别为7.9%、40.5%和51.6%。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幅已经超过第一、第二产业,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这其中,中国民营企业的迅猛发展更是带动中国经济发展不容小觑的中坚力量。这套丛书既是一部中国企业家改革开放史,也是一部中国商业进化史。共四册:《先行者(1978—1988)》、《弄潮儿(1989—1998)》、《逐鹿人(1999—2008)》、《梦想家(2009—2018)》,包罗了众多民营企业家在其时代背景下所展现出的惊人的商业头脑和不屈的精神。
  • 赌客信条: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

    赌客信条: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

    本书从商业、生活、处事、投资等角度将行为经济学讲得深入浅出。语言生动活泼,通过比喻和设问,把深奥的理论讲述得风生水起,引人人胜。经济学是解释人类抉择行为的学科,而行为经济学则将人类在抉择时的心理进行科学分析。如果读者需要阅读一本前卫、完整、有趣、耐读的行为经济学读物,那么《赌客信条: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正是最理想的。
  • 老板性格之谜

    老板性格之谜

    作者按星座区分了各种老板的性格,使读者可以一窥西方老板和雇员关系之一斑的同时,还可以把中西方社会的微观方面和人际关系进行异同比较。
热门推荐
  • 王俊凯:总裁专宠萌物

    王俊凯:总裁专宠萌物

    王俊凯,为什么我到哪里你都在?洛小樱疑问。王俊凯那其他专属的笑脸:“因为,我们永远在一起”
  • 文学家们的精神乱入

    文学家们的精神乱入

    文娱向小说,说白了就是在异世界抄袭本世界文章文段的小说。
  • 故事或现实

    故事或现实

    本书是青年作家蒋林的中短篇小说集。分为:孤山回响、鱼在心底游、取暖、寻找张国荣、蔷薇、马不停蹄的忧伤等十四篇。主要记录了作者的心路过程,对故乡童年的怀念,对城与乡的差别进行了体察。是一部导向正确、积极向上的作品。
  • 学渣少年与魔法英语

    学渣少年与魔法英语

    一位学渣准高考生,与魔法英语的奇妙故事。想学魔法口诀吗?来呀,我教你。滴滴答答的钟声已经报过了时——凌晨12点,“answer--answer--”拖拖拉拉的声音从自习室里飘出。“艹,还有100多天就高考了,A开头的字母都还没有背完”吴有“砰——”的一声,把3500词汇的记忆手册合上,伸手推离前面的书桌,站起身来,“算了算了,sleep了”吴有夸张的伸了个懒腰,等他睁开眼睛的时候,双腿一软,一下子瘫坐在上“妈——妈呀,有鬼呀”,吴有眼前漂浮着一些发着白光的字母,不对,又像是单词———s-l-e-e-p………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佬直播间

    大佬直播间

    “宿主,这个人怎么了?”“悔恨吧!”“人类好奇怪啊,总是在说后悔。”“所以才有趣!”———当他们带着记忆重生,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女主自带金手指。无逻辑,无男主。】*【练手之作,本书免费!上班族,日更两千字!】
  • 重生之泡菜卷男神

    重生之泡菜卷男神

    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取暖基本靠抖。挖掘基本靠手,耕地基本靠牛。娱乐基本没有,照明基本靠油。结婚基本靠想,致富基本靠抢。女强人苏然死后重生在八十年代傻妞“苏然”身上,从此傻妞不傻,变作捞金小能手,靠泡菜发家致富,靠泡菜泡着男神!
  • 中国20世纪文学价值论

    中国20世纪文学价值论

    体例和观点有重大变动。一是在史论结合上,更突出论的特点,对20世纪中国文学价值重建中的重大深层问题和难点问题进行探讨,比如文学介入社会价值体系重建的具体分析,对这个世纪文学价值评价的标准问题的探讨,价值与存在与真理的关系问题等等的研究;二是在对20世纪文学价值重建嬗变轨迹的研究中,加大当代文学特别是新时期文学与现代文学比照的研究,并在与世界文学、古代史学的纵横比较中确立20世纪中国文学价值意义;三是表达和语言叙述风格更加活泼,富有个人风格。
  • 星痕天尊

    星痕天尊

    他笑谈天下苍生,坐看烟雨九州;他历尽千百轮回,却只偏偏苦守一人;他,从天中走来,又往天中而去…一个人,一把剑,踏遍千山万水,只为曾经一诺。本想我自横刀向天去,奈何偏偏举世皆醉我独醒!终有一日,我会龙腾九天,成就武道巅峰!一切的一切,随着从小村庄走出的腼腆少年,展开一幅幅缤纷的画卷….ps:如果你觉得还不错,请记得收藏哦~
  • 校园逍遥录:超级男人

    校园逍遥录:超级男人

    请大家支持疯子的新书:神级流氓,在书城搜书名即可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