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61100000005

第5章 19世纪以前的经济学说(4)

杜尔哥用“资本”一词来代替魁奈常用的“预付”,也对资本的各种用途及其收入的性质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什么是资本?资本是把没有消费掉的产品积累起来而形成的“可动的财富”。家具、房屋、生产工具、牲畜等都是资本。资本是由货币的积累形成的。当人们获得工资,利润等报酬时,往往会将它储存、积累起来,由于货币的特性,自然会用货币的形式来积累。人们积累货币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财富,所以积累的货币就成了资本。

资本的用途是投资,投资的方向主要有以下五个:

首先是购买土地。在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土地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土地可以带来地租和收入,土地是一份不变的固定资产,每个人都逃不开对土地的依赖关系,所以将资本用于购买土地是投资者的首选。土地可以带来更多的收入,使土地所有者的财富增加,形成更大的资本规模。

其次是用于工业和制造业的垫支。工业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并不是一开始就有收益的,只有当生产出来的产品换取货币后,工业资本家才能够真正达到资本增加的目的,但在这之前,他必须要先进行垫支,用于购买原材料、机器、厂房和支付工人工资,这样才能使生产进行下去。垫支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

再次是用于农业投资。资本不仅可以用于工业垫支,也可以用于农业垫支。农业资本家要想获得资本增值,垫支是必不可少的。农业资本家必须先租用土地所有者的土地,才能进行农业生产,获取更多财富。农业生产结束后,当农产品在市场上卖出后,农业资本家才可以收回所有农业方面的垫支并获得利润。

然后是商业投资。这也是一种垫支。商人的出现是必然的,商人从事商业活动而进行投资同样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财富,而垫支却是在获利前的预付,在获利后可以收回它并获得商业利润。

最后是放贷收息。贷款借款是商业中必不可少的现象,资本家有时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或其他,往往会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这时就必要向有多余资金或专门放贷的人那里借贷。这些放贷者放贷的目的在于收取利息。利息是通过转让使用权得来的。资金借贷,对借款者和贷款者双方而言,都是一种有利的行为,会达到双赢的目的。

经典语录

借用货币的价格,像所有其他商品的价格一样,是通过供求之间的对比来调节的。

使货币利息上涨或下跌的,或者使更多的准备贷出的货币投入商业中来,并不是作为金属而存在的白银的数量,而只是商业中可以找到的各种资本的总额。

只有一个资本所有者或可动的积累起来的价值的所有者,才可以运用资本的一部分当做垫支,借以修建作坊和收购原材料;运用另一部分作为垫支,借以偿付制造的工人的计日工资。

土地离开了劳动,便不能生产出任何东西。

《贸易论》

——达德利·诺思(英)作者简介

达德利·诺思(1641—1691),17世纪英国最著名的理论经济学家之一,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初期的代表人物。1641年出生于英国的一个贵族家庭,年轻时就参与东方的贸易,并成为一名著名的商人。1680年成为英国政府机关的一员,曾就职于海关部门和财政部门。不久又当选为国会议员。中年时被封为爵士,1691年逝世。

他的主要著作有:《贸易论》。

历史定位本书在经济学上的最大贡献在于宣扬贸易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内外贸易,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在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中起过很大作用,对后来的经济学说有过一定的影响。

背景链接

诺思生活的17世纪中后期,包括英国在内的各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活动依然未能实现自由主义。由于英国在当时处于世界资本主义的顶峰,资本主义经济已发展到较高水平,资本家的贸易活动已触及世界的各个角落。然而长期以来,他们的贸易活动却受到各方面的压力,遇到了许多障碍。压力首先来自于封建残余思想,其次来自于重商主义思想的限制,重商主义虽然宣扬商业活动的作用,但对贸易仍然不能完全理解。最大的压力来自于政府,由于上述两种思想的存在和影响,政府对贸易活动一直在不断限制。这时需要有人站出来对传统思想进行挑战,需要有一种新的贸易理论来代替传统的理论。在这种背景下,诺思凭借多年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匿名写了本书。

内容简介

本书竭力宣扬贸易自由主义,作者通过两个经济问题来论述了这一点。这两个问题构成了本书的两大主题:第一个问题是利息的升降,第二个问题是铸币。

一、利息升降问题

要认识利息升降的结果,首先必须知道什么是利息。在本书中,作者对传统理论进行了挑战。在传统观念中,地租是来路“正派”的,不会被人指责,而利息是不受欢迎的。诺思却指出,利息是用资本增值换来的,而地租是通过出租土地换来的。如果把货币用于借贷而不用于增值,即变为资本而形成的收入应该视为同地租一样,是一种租金而已,不过是货币而不是土地的租金,而真正意义上的利息是资本的租金。资本与货币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会增值,会不断增加。

那么究竟是增加利息好还是降低利息好呢?传统的观点一直认为降低利息好。其实这是重商主义者的主张,因为降低利息可以让更多的货币拥有者用更多的货币从事商业而不是用来储蓄,而从事商业,就能使商人的利益得以保障,其收入就会不断增加。然而市场却有自己的发展规律,特别是内外贸易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这种要求就更为强烈。从市场发展的角度讲,如果利息太低,大家就不愿把钱用于储蓄或积累,而急需资本的资本家就不能集聚大量资本进行生产和贸易,在这种供小于求的状况下,根据市场规律,必然会出现其他形式弥补这种现象。比如,资本家可以摆脱法律的限制,以高于法定利息率的利息向资金拥有者借款,这样就可照样获得资金。这种以私人形式秘密进行的资本借贷是较为自由的,法律也无法进行限制。资本家一旦获取足够的资本,内外贸易就可以继续发展。所以从总体形势来看,贸易的发展是必然趋势,利息上升也是必然趋势。作者的立场也是主张上调利息率。

利息上升抑或下降只是一个表层的现象,作者的主要目的还是强调自由主义。因为利息上升是经济、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利息下调是政府的法律行为,因此政府不干涉经济,即执行自由主义政策,利息自然就会上升。利息上升和自由主义相关,利息下降和政府干涉相关。作者强烈反对政府对利息率进行限制,认为这样做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这对资本家肯定是不利的,它限制资本家的活动,使资本家不能获取足够的资本进行扩大生产;对资本拥有者来说这也是一个不利因素,他们的资金不能用来增值,而是进行一些不急需的消费;对于地主阶级本身而言,他们的经济利益也会受到损害。在对利息率的认识上,诺思的功绩就在于把资本和货币分开,这是利息论发展史上的一个巨大进步。

二、铸币问题

作者在这里依然是借铸币来反对重商主义的学说。重商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认为金银即是财富,对一个国家而言,所拥有的金银越多,就意味着这个国家越富有;反之,则这个国家就越贫困。重商主义的这个观点在一定时期内被人们视为经典,成为重商主义理论的一面旗帜。但随着内外贸易的发展,这个理论已经对贸易发展产生了阻碍作用。诺思从贸易自由主义者的利益出发,对重商主义的这个理论进行了挑战。他认为,金银不能作为财富的标志,重商主义者把货币与财富混为一谈是明显违背了常理的。一直以来,货币成了交换过程中的等价物,在商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由货币本身的一些特点决定的,比如金银质地好,易贮存等。但由此也给人们造成一个表面上的假象,认为拥有金银就拥有财富,金银越多,财富越多。作者却认为,金银只是商品交换中的价值表现的一种形式而已,它不能自行带来增值,不能代表财富。财富的真正含义是劳动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或其他生产成果。这些产品和成果之所以是真正的财富,是因为它们能给一国人民带来真正的效用。只有通过贸易才会带来财富的增加,而贮存货币是不可能增加财富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走向专门化,每个国家都会将本国的资源情况致力于一种或几种商品的生产,而在其他产品上却无法大量生产,也没有必要大量生产,这样,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则成为必然并不断发展,一国把本国多余的又能满足另一国需要的产品输往另一国,换回来本国需要的产品,从使用效用上讲,就会换取更多的价值。贸易越发达,参与贸易的产品越多,本国的财富就会越快地增加。在贸易过程中,货币也会参与进来,但它所担当的角色只不过是交易手段而已,而且货币的多少对贸易也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根据供求关系来分析,货币较少时,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就会增加;反之,则会减少,但在贸易中不会影响到贸易规模,因而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作者通过上面的论证,从实践角度讲,就是希望人们不要再把货币作为财富贮存起来,这样是不能使财富增加的。只有把货币投入贸易,转化为可增值的资本,财富才会增加。如果国内都把金银投入贸易,表面上看,本国的货币总量肯定是减少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本国财富减少,因为这些货币转化为资本后投入贸易,在贸易过程中通过交易换来的是更多的价值,国家的财富应该是增多了。重商主义者所犯的最大错误也在于此,它阻碍了贸易的发展,因此阻碍了本国财富的增加。

以上诺思所阐述的贸易理论和对重商主义者财富观点的批判,与在本书前面所提倡的贸易自由主义合在一起,构成了他对贸易的总体理论框架。他所反对的对象有两个:第一个是重商主义,从而指出贸易应当不断发展;第二个是地主阶级,从而指出贸易应当自由发展,二者之间从理论上讲是承上启下的关系。

三、铸币政策

由于当时人们对铸币的错误认识十分广泛,包括国家的铸币政策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当时普遍的偏见是认为有缺损导致分量不足的货币也可以一样在市场上流通,因为对个人来讲,他拥有缺损货币的时间是暂时的,最终会把货币转移到别人手中,所以对他来说不会带来任何损失。诺思指出,正是因为这种想法,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灾害。因为一旦有缺损的货币被允许在市场流通,那么人们就会把所有无缺损货币贮存起来或者改铸成分量不足的货币投于市场,市场就会出现混乱状态。因此作者站在国家的高度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并呼吁国家采取措施予以补救,以挽回国家的损失。在对几种方法进行比较后,作者提出了一条,即国家不接受任何缺损货币,除非人们用超过原有数目的缺损货币兑换较少的好币,并且在兑换后把收入的缺损货币切成两半或改铸成好币。货币切成两半后不能在市场上流通,改铸成好币后对货币总量又不会产生影响,因此,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做到了损失的最小化,而且这些损失的承担者也不是国家,而是那些喜欢贮存货币并且拥有大量缺损货币的商人。

经典语录

如果某个国家对贸易加以限制,这个国家将会遭到损害而变穷。

现在国民的资财被认为是巨大的,然而如果公正地计算了它的价值,我们就会发现,它要比估计的少得多。

我们把本国有钱人的数量算大了,其实他们人数不多,因为假定所有那些在抵押条件下借出货币的人,已经把自己的货币推向了土地,那么国内剩下的有钱人就不多了。

《国富论》

——亚当·斯密(英)作者简介

亚当·斯密(1723—1790),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建立者。1723年出生于苏格兰的柯科迪。他14岁进入格拉斯哥大学。17岁获硕士学位,并被推荐去牛津大学学习,1746年毕业。1748年任爱丁堡大学讲师,1751年到格拉斯哥大学任教。1759年出版《道德情操论》,一举成名。1764年任布克莱希公爵的私人教师,并随之在欧洲大陆旅行达三年之久,认识了爱尔维修、魁奈,也和杜尔哥私交甚密。1766年返回伦敦。1776年3月《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终于出版。1787年任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校长。

他的主要著作有:《国富论》、《道德情操论》、《哲学论文集》等。

历史定位

这是一本影响历史进程的书,一经出版就被有识之士和同年问世的《美国独立宣言》并列,并被称为“产业自由宣言书”。迄今为止,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和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仍然是影响西方经济思潮与经济政策的两大法宝,本书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

背景链接

亚当·斯密生活的时代,英国已经进入工业化时期。对于英国资产阶级来说,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已经成为压倒竞争对手、发展对外贸易的有力武器。英国资产阶级当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扫除封建残余势力、保证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全确立。要完成这个任务,就必须对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已经存在的妥协向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方向进行调整,取消一切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限制措施和政策,论证并且实现经济自由,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一书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

内容简介

本书将经济学、哲学、历史、政治理论和实践计划融合在一起,在内容上主要论述了国民财富产生的原因,共分为五篇。前四篇说明人民的收入的构成,并说明供应各时代各国民每年消费的资源的性质。第五篇讨论的是君主或国家的收入。

一、分工

同类推荐
  • 消费心理分析

    消费心理分析

    本书主要研究在营销情境下营销对象和营销主体的心理与行为及其变化规律。
  • 多难登临录:金融危机与中国前景

    多难登临录:金融危机与中国前景

    深入剖析了金融危机发生的本质原因,穿插介绍了发生在金融危机期间的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纷纷倒闭的案例,如通用汽车破产背后的故事等。用尖锐的语言点评了美国政府当局和政要们实施的努力拯救经济的措施和政策,如美国政府实施的七千亿美元救市计划。
  • 现代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激励研究

    现代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激励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企业与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概述,现代激励理论,东西方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比较等。
  • 农村美好家园读本

    农村美好家园读本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理论与实证研究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理论与实证研究

    纵观世界农业发展史,农业生产主要经历了古代原始农业、近代传统农业以及二战后现代农业三个阶段。现代农业有三个重要特点:一是生物科学的发展和杂交优势理论的应用,二是化学肥料和农药的发明和生产,三是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农具的广泛应用。这三大类技术的交织和综合,为农业生产开创了一个新纪元,使农作物和畜禽产品大幅度增长。现代农业阶段可分为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石油农业”时期和70年代开始的生态农业时期,即农业循环经济的萌芽阶段。“石油农业”的基本思想是最大限度地向农业生产投入机械能和化学能,以能量的高投入谋求农业的高产出。
热门推荐
  • 大唐女侠传

    大唐女侠传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但凡谈起江湖,总是些虬髯豪客,一饮千觞;白衣书生,羽扇纶巾;沙场名将,横刀立马;武林世家,身兼数艺;而女侠者,虽众人作品皆有提及,也鲜见为女侠树碑立传者。拙作别开生面,以初唐为背景,以写女侠为主,庶几可一新读者之耳目云!本文属传统武侠,文风古雅简练,主要叙述残月(岳婵)、韩英女、梅傲霜等女侠,为大唐皇室尽忠,反抗武则天的残暴酷吏统治,及粉碎地狱门、玄阴教等江湖野心家统一江湖的野心,维持江湖正义的英勇事迹,恩怨情仇……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稳定更新,请放心阅读。若喜欢本书,还请多多支持,酌情订阅、打赏、票票、收藏。感激涕零!新建读者群:593836044(欢迎加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君王式傻丫头降临

    君王式傻丫头降临

    某只傻丫头误闯了校园禁地――陵墓?!!你大爷!你家陵墓墓碑上都刻着皮卡丘啊!等等!墓碑中间居然有个帐篷诶T_T有没有搞错啊难不成有人在陵墓度假?云晴雨打开手机里的歌Takeyoutoothemoon深吸一口气大步流星的走到帐篷前突然从帐篷中闪出一道人影晴雨耳边传来一道极富磁性的声音:“丫头,胆子不小啊~”晴雨皱起眉头,右手握紧,一拳头招呼过去,挑衅的挑着左眉:“还没有人敢在我耳边说话,怎么着?怕你撒?!”
  • 萝德尼和她的死宅提督

    萝德尼和她的死宅提督

    抱着萝德尼的提督看着堆积如山的报表欲哭无泪
  • 我的绝美冥妻

    我的绝美冥妻

    我叫陈七,是师傅在鬼节那天夜里,从一座荒山古墓里抱回来婴儿,武当山上的道门老祖说我活不过二十岁,今生不能娶活人为妻,只能娶女鬼冥妻。
  • 我要开始搞事情了

    我要开始搞事情了

    意外的遭受雷劈穿越,获得了一个制作人系统。系统表示如果你没能获得足够的观众认可,我就用雷在给你补上一下。我能怎么办,被雷劈真的很痛啊,我只好想办法搞点事情活下去了。
  • 浮生常寒

    浮生常寒

    “何忘言?不像女孩子的名字。”那个在我二十岁的时候突然闯入的男人——常寒,毁了我的爱情,我的声誉,把我的生活搅得鸡犬不宁,天翻地覆,却偏偏还要我喜欢他。我咬牙切齿地骂,“常寒,我恨你!”常寒不怒反笑,“那你来恨我好了。”可爱恨交织纠结的最后,我凄然发现,我忘了说出口的话是,“常寒,我爱你。”
  • 太后有疾

    太后有疾

    天降大任必先苦心志,可是洞房没入,皇帝老夫君死了怎么破;俗话还说:母慈子孝,哀家这么和善,怎么就招来披着羊皮的小皇帝一只;俗话又说:披着羊皮的不仅是狼,还可能是狐狸,于是哀家就这么被坑了;总结,且看黑心帝王与被坑小后娘互捅刀子的欢脱故事。
  • 媚妖娆

    媚妖娆

    她是他的主子,是抚养他成大的人,在强迫他娶妻成亲后,将他狠狠的压在了床帏间,“你越是不喜欢我做什么,我便偏要逼你做什么!!”素手撕毁了他衣裳,美目布满了恨意。是的,她恨他呢。他爹爹辜负她最爱的姐姐,他娘亲害死了姐姐未出生的孩子。她怎么能够不恨呢?她满腔恨意只有发泄在他的身上。从江湖到高堂,她步步为营,从复仇到爱情,她如魔如狂。...
  • 柠檬天

    柠檬天

    夏柠栾从来没有想过,他就是曾经的那个他。她不知道这个世界究竟有多少谎言遮盖着一切,柠檬花淡淡的飘落,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而他一直都在她的身边陪着她。未来是什么样的,她也不知道,是分离,又是相逢。只记得在柠檬树下,他轻轻掸去飘落到她头上的柠檬花。因为她记得,柠檬花的花语是忠诚的爱。一直记得。【求收藏,求推荐,求评论】欢迎大家提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