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92100000005

第5章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教学目标】

一、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二、知道做功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

三、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教学建议】

一、教材分析

分析一:本节教材内容在初中教材中已有简单介绍,本节教材以复习为主。要求学生能理解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内能,它们在改变物体内能方面是等效的。

分析二:物体的内能包括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而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又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方面是完全等效的,当一个物体的内能发生了改变,而我们不知道其改变过程,我们是无法确定是热传递使其内能发生改变,还是做功使其内能改变,或者是做功与热传递同时存在。

分析三:功是能量转化的一个量度,做了多少功就意味着有多少某种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一个量度。如果一个物体只有与外界间存在做功关系(不包括机械能的改变部分),而无热交换,则做功的多少与内能的改变量相等;如果一个物体与外界间无做功关系(不包括机械能的改变部分),而仅有热交换,则传递了多少热量,内能就改变多少。

二、教法建议

建议一:本节内容在初中教材中已有简单介绍,因此可以提出问题:怎样改变物体内能?然后由学生回忆初中知识,回答问题。

建议二: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方面是完全等效的。这一说法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可举例加深学生的理解:如一物体内能增加了,在没有告诉其他条件下,是否能判断出是什么原因使物体内能增加。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内能。

教学难点: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方面是完全等效的。

一、引入课题

提问:什么是物体内能?它包括什么能量?

二、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做功可以使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如果一个物体只有与外界间存在做功关系(不包括机械能的改变部分),而无热交换,则做功的多少与内能的改变量相等。

例题1:有一个10m高的瀑布,水流在瀑布顶端时速度为2m/s,在瀑布底与岩石的撞击过程中,有10%的动能转化为水的内能,请问水的温度上升了多少摄氏度?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g取10m/s2。

解: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知,当水流到达瀑布底时的动能

Ek=12mv2+mgh

水吸收热量Q与温度变化△t满足关系

Q=cm△t

由题目知,有10%的动能转化为水的内能,所以

(12mv2+mgh)×10%=cm△t

代入数据得△t=2.4×10-3℃

评析:本题是一个力、热综合题,需要熟知机械能守恒定律、内能等相关知识。

三、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是内能从一个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物体的另一部分)。如果一个物体与外界间无做功关系(不包括机械能的改变部分),而仅有热交换,则传递了多少热量,内能就改变多少。热量是描述热传递过程中能量转移的多少。

例题2:关于热量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内能多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C.热量、功和内能的单位相同

D.热量和功都是过程量,而内能是一个状态量

答案:CD

评析:本题着重考查了热量的概念,以及它与内能、功的联系与区别。

四、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方面是等效的。

当一个物体的内能发生了改变,而我们不知道其改变过程,我们是无法确定是热传递使其内能发生改变,还是做功使其内能改变,或者是做功与热传递同时存在。

五、作业

【习题精选】

1.下面关于物体内能改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必定改变

B.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不一定改变

C.物体吸收热量,其内能必增加

D.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同时吸收热量,其内能必增加

2.关于热传递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传递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

B.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

C.热量总是从热量多的物体传给热量少的物体

D.吸收热量的物体温度必上升

3.一个物体内能增加了20J,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体可能吸收了20J的热量

B.外界可能对该物体做了20J的功

C.外界对物体做功和物体吸热可能同时存在

D.物体的温度一定上升

答案:1.B2.AB3.ABC

【典型例题】

例1:关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锅炉中盛有1500kg的水,当对其加热使其内能增加1.26×107J时,温度将上升多少?水的比热容c=4.2×103J/(kg.K)。

解:水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增加它的内能

Q=cm△t

△t=Qcm=1.26×1074.2×103×1500℃=2℃

例2:物体内能改变的方法

下面过程中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筒壁变热

B.古人钻木取火

C.用暖水袋捂手

D.摩擦生热

答案:C

评析:选项A、B.D中的热学过程都是通过做功使物体内能改变的。

同类推荐
  • 法制教育九年级(下)

    法制教育九年级(下)

    本单元着重介绍了有关未成年人家庭保护方面的法律规定。家庭是未成年人最主要的生活空间,它对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中最重要的部分,《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此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 现代物流运输管理

    现代物流运输管理

    本书以物流运输作为研究对象,从物流管理角度出发,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现代物流运输的基本原理和运作实务。全书共十章,主要内容包括:现代物流运输概述、现代物流的基本结构、现代物流运输决策、物流运输实务、集装箱运输管理、国际物流运输、物流运输信息管理、物流运输成本管理、物流运输纠纷及其解决、物流运输组织管理等内容。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小博士讲广场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小博士讲广场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系列丛书,是一套介绍全世界自然人文地理的丛书。内容包括世界遗产、公园、城堡、瀑布、广场、剧院等。该丛书图文并茂,分类详细,更加方便学生的阅读,是一套很有实用价值的阅读读物。
  • 激发青少年立志勤学故事

    激发青少年立志勤学故事

    现在有不少学校推出特色项目,如感恩教育、养成教育、经典诵读等,今天推荐励志教育。
  • 政治故事与趣味

    政治故事与趣味

    这套丛书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培养兴趣的重要性和培养这些兴趣的方式方法,并详细讲解了各个学科的名人成才故事,涉及到少年儿童必须知道的许多知识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是一套小小的百科全书,非常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和收藏。
热门推荐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玉骨成梳

    玉骨成梳

    这是玄幻奇妙的世界,有这个可爱的仙侠缘分
  • 洪天王朝

    洪天王朝

    寻仙漂渺无踪迹,道路艰险事难多。天本无主,而神自居之,谁服!
  • 风云再起之北齐传

    风云再起之北齐传

    很不错的架空历史小说哦!他,一代军事天才,破庙偶遇贤王,一起畅谈天下势。入军营,抵挡住了北齐的突袭。但是随着而来的宫廷政变让他变成了一个废人。幸而得佳人相救,但是流落与他国,最终被北齐秦王的诚心所打动,他决定助北齐一统天下,也要为自己报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曼荼

    曼荼

    国仇家恨,一个天生无法吸收灵力的少女的复仇之路。
  • 与咔酱恋爱日常

    与咔酱恋爱日常

    【我英同人】会有原剧情掺杂。刚看完《我英》,小莳已经疯狂沉迷其中,尤其是爆豪,简直不要太帅!可能老天知道,所以“特地”让她体验了一把!!!!小莳os:其实我内心非常慌。
  • 东宫·繁华沉梦

    东宫·繁华沉梦

    我愿以这万里河山换与你一世相守。她是两朝太子心尖上的女子,若问有多爱,一个为她放弃江山,一个为她终身不娶。宋璎从小胸无大志,只愿将来能找到一个可许她一世欢颜的人。宋璎不知道苏豫是不是她的良人,但只要他敢娶她,她就敢嫁他。然,她遇到了一个只为复国而生,满心算计,却对她爱到无计可施的前朝太子。苏豫,战场上,他是铁骨英雄;朝堂上,他是腹黑太子;宋璎面前,他是柔情男儿。这现世豪杰,此生只爱也只要一个宋璎。宋璎与苏豫本以为可以安然相守一生时,前朝太子突然举兵复国,他们不得不分离。但是,“乱世离恨,情深不悔”。"
  • 妖罹

    妖罹

    大千世界,奇幻无比。许多隐藏在大都市的隐居者们大多身怀异能。近日,源自上古的隐世家族纷纷出动,目的,就是要找到那,身怀绝世异能的,九天神女......
  • 向寒而生

    向寒而生

    她满心欢喜的转学,看见的却是遍体鳞伤的她;她心心念念的少年,却毫不犹豫地离开了她;她一度想要追寻的真相,却是将她推入谷底的深渊。等她挣扎着爬出泥泞,蓦然回首,那个被她掩埋在时光的人,默默陪伴她砥砺前行。顾少卿,如果那个人是你,可否与我一起向寒而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