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35800000037

第37章 北京的吃(三)

邓友梅在北京接待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她是来重温城南旧事的),问这位背井离乡数十年的“小英子”,有什么事需要帮忙。林女士的要求很简单:“别的事没有,就想叫你领我去喝豆汁。”邓友梅想这还不好说嘛,立马就领她去了。先品尝其他小吃时,林海音还挺谦逊、挺稳重,可等豆汁一上来,她老人家显出真性情了,一口气喝了六碗还想要,吓得主人赶忙挡驾:“留点明天再喝吧您哪,别吓着我们!”她却意犹未尽地咂咂嘴:“这才算回到北京了!”仿佛没喝豆汁,等于没回北京。至少,还是有一定的距离。邓友梅感叹:就凭这一点,林家六婶就既是台湾人,又算得地道老北京!

豆汁真够能勾魂的,使人没齿不忘。似乎比传说中的迷魂汤还要灵验。一个游子,回到数十年不见的故乡,首先想到的居然是此物。必须连喝几大碗,才相信:确实是到家了。可以想象出,在其以前喝不到的时候,是多么难受。这几乎已日积月累地构成灵魂中的一种渴意。既然回来了,就喝个够吧。既是出于命运的安排,又算自己对自己所作的一点补偿。

听说这事后,再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我总能闻见热腾腾的豆汁的气息。那是别的东西无法代替的气息,数十年不散,终生不散。我想,豆汁的滋味,恐怕就是正宗的老北京的滋味吧。林海音老人啜饮豆汁时,是在用舌尖细细地舔拭久别重逢的北京,甚至是在回味自己遥远的青春。豆汁提炼着一座城市的缩影与精髓。那是一个味觉中的北京,却仿佛比眼睛瞧的、手摸的乃至耳朵听的还要真实。或者说,还要直接。

在台湾岛上不忘豆汁的,大有人在。梁实秋算一个。在《雅舍谈吃》一书里,他纵横评述天下美食,可豆汁是不可能缺席的(哪怕只是在想象中存在),那是他对故土的一个斩不断理还乱的念头。他颇自信地说:北平城里人没有不嗜豆汁者,能喝豆汁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北平人。甚至对喝豆汁时的配料,也一一加以回忆:“佐以辣咸菜,即棺材板切细丝,加芹菜梗,辣椒丝或末。有时亦备较高级之酱菜如酱黄瓜之类,但反不如辣咸菜之可口,午后啜三两碗,愈吃愈辣,愈辣愈喝,愈喝愈热,终至大汗淋漓,舌尖麻木而止。”在现实中,豆汁的滋味,离他很近,又很远。那是属于前半生的滋味吧?

看来喝豆汁真会上瘾的。林海音与梁实秋,皆为豆汁之瘾君子也。可惜梁实秋不如林海音幸运,他后来再也没有机缘,回北京喝豆汁了。这不能说不是他生命里的一个小小的遗憾。

我觉得,与其说他们爱豆汁,莫如说更爱的是原汁原味的老北京。与其说他们嗜好豆汁的滋味,莫如说嗜好的是北京的滋味。这其中肯定有一层“爱屋及乌”的意思,增添了豆汁的魅力。在他们的心目中,豆汁无形中已成为故乡的象征。正如鲁迅先生所言:让幼小时喜欢吃的那些东西,蛊惑我们一辈子吧。与其说这是食物的蛊惑,莫如说是乡情的蛊惑。

忘不掉豆汁,就是忘不掉北京。忘不掉就忘不掉吧。

豆汁原本是绿豆磨碎制作粉丝、粉皮的下脚料,经发酵而成。很便宜的。在旧社会,花两枚铜板,管你喝个够。奇怪的是,不仅穷人爱喝,富人也爱喝。“当年东安市场的小店‘豆汁何’名声一点不小于隔壁大饭店东来顺。穿着华贵、坐着私家轿车专程来喝五分钱一碗豆汁的,大有人在。”(邓友梅语)看来食物不问贫贱,全靠的是味道。如今,满汉全席基本上快失传了,可上不了台面的豆汁,依旧脍炙人口。假如说前者代表着贵族化的北京,那么后者代表着的是平民化的北京。很明显,后者比前者更有生命力。豆汁经久不衰及令人难忘的程度,应验了一个真理:大俗才是大雅,要俗就俗到家吧。

豆汁的地位非其他京味小吃所能代替,在于它独特的滋味,恰巧迎合了北京人的口感。因而成为老北京的一块招牌。邓友梅还讲过一个笑话。说外地有管豆浆叫豆汁的,某山东人进京,误以为豆汁即豆浆,进店要了一碗,喝了一口便面露苦相,勉强咽下去后招手叫来店员很客气地小声提醒:“这豆汁别卖了,基本上酸了。”那伙计笑了:“好说您哪,不是基本上酸了,根本上就是酸的,这豆汁跟您山东的豆汁不是一码事您哪!”邓友梅说:“是不是北京人,测验方法就是叫他喝一口豆汁。若是眉开眼笑,打心里往外满意地吁口长气,就是地道北京人;若是眉头紧皱,嘴角直咧,甭问这是外来户。”所以林海音连喝六碗豆汁的豪爽劲儿(如同置“三碗不过冈”之劝告于不顾的武松),旁边人见了,绝不会真把她当做台湾老太太的。

豆汁有股怪味,北京人嗜之如命,外地人却敬而远之。这真称得上是一种考验。“不稀不稠,灰里透一点绿,老远的就能闻到一股酸涩味,不爱喝的,闻一闻,捂鼻子,尝一尝咧嘴,说是活像泔水。可爱喝的,闻见那股味儿就流口水,说是一辈子不喝豆汁儿算白活了。老北京多爱喝豆汁儿,看一个人是不是老北京,问问他爱不爱喝豆汁儿,就够了。”诗人刘征也持这种观点。他说透过他谈论豆汁的语气,就该猜出他是个老北京。他对豆汁的感情甚至比林海音、梁实秋等游子更纯粹:不是为了怀旧,只是为了解馋。

对豆汁的好感,不是靠好奇就能培养的。听他们这一说,我连试都不敢试了。豆汁会使一个人记住自己的身份: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是谁?这有点像法国的高更那幅现代派名画的标题。豆汁摊,是北京街头最古老的大排档。北京人与外地人最大的区别,恐怕不仅仅是口音,还在于能否喝得惯豆汁。我借此调侃一下:看来在北京的饮食文化里,豆汁是赞成“血统论”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对某种特有的食物情有独钟,几乎构成遗传的记忆,豆汁堪称是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人有记性,还是豆汁有记性(乃至鉴别能力)?

老北京的滋味,除了豆汁之处,还有哪些?前些天,在东直门的某涮肉馆,我品尝到早就听说过的麻豆腐与芥末墩儿。等待火锅支起来的工夫,店主先给上了一盘颜色不大好看(灰色)的面糊糊状的热食,上面浇有辣椒油。我挖了一小勺,很谨慎地放进嘴里,从舌头到整个腮帮子,先是香喷喷的,继而麻酥酥的,瞬间就体会到酸甜苦辣咸等无穷的滋味。不等人介绍我就猜出来了:这该是大名鼎鼎的麻豆腐吧。总算是领教了。好!名副其实。吃完麻豆腐,我的情绪里,居然多多少少添了点沧桑感。应该说这种沧桑感,原来就凝练在麻豆腐那变化万端的滋味里。

接着端上桌的,是芥末墩儿。所谓“墩儿”,是指切成小块的白菜帮子,在热锅里烫过了,再拿凉水激一下,然后一层层地码进盆里,每码一层,都要撒一层芥末及糖醋等调料,闷上几个钟头再吃。我嚼了一块,倍儿脆,可黄澄澄的芥末又辣得我吐出舌头直抽凉气儿,眼泪都快给呛出来了。但又感到周身通泰,直呼过瘾。据钱世明先生介绍:过去老北京人过阴历年,饭桌上都有一碟芥末墩儿,不说家家少不了有,也是少不了家家有!近二十来年,自家儿做芥末墩儿的不多了。倒是上了近年来开张的京味饭馆的菜谱……真正老北京人儿,还舍不得它。所以我们作为真正土生土长老北京人,希望大家伙再过年的时候,都把芥末墩儿调回到饭桌上来。我们敢说:您要吃上它,那才一口嚼出老北京的年夜味儿呢!年夜味儿怎么讲?莫非就是芥末墩儿的味道?真够刺激。

麻豆腐与芥末墩儿,堪称味觉上的狂欢,使人口腔里的每个细胞都活跃起来。说得玄妙点:让人觉得自己被整个儿打开了。吃完这两道开胃小菜之后,火锅也滚开了,我狼吞虎咽,比平日里至少多涮了两盘羊肉。

酸甜苦辣咸,再加上一个麻,莫非就是北京的滋味?是北京滋味的全部?那它跟别的地方没什么大的区别呀!但我想北京的滋味里,肯定还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那应该是苍茫的岁月造成的,带有味精的性质,只需搁一点点,就能使人的味觉乃至情绪,产生无穷的变幻。北京的滋味,应当是永恒的,但又是把握不住的。如同人的命运,千差万别,可又万变不离其宗。甚至可以说:这滋味里,有很大一部分,是我们的想象造成的,是我们的心情造成的。

在北京,哪怕喝白开水,我也能喝出别的什么滋味。谁叫我的许多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都与这座古老的城市联系在一起了呢?谁叫我这个外乡人,待得久了,都快要被它的风俗与性格给同化了呢?

北京的滋味,其实已远远超越了它的饮食文化,而融化在它的历史与现实之中。它的历史与现实,它的民俗与景物,它的风土人情,它的延续与变迁,分明又使这种滋味更加醇厚、更加复杂了。我相信在这浓缩的滋味里,有一整座虚拟化的城市,忽冷忽热,若隐若现……那正是它的精神之所在、灵魂之所在。

品尝北京的滋味,也正是向它靠拢的一种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个人与一座城市会合的捷径。直到它变得不再陌生、不再神秘、不再缥缈。但在这过程中,你的幻觉已被它的滋味给充分地调动了。彻底认识它的滋味,很困难;想忘却,则更为困难。

同类推荐
  • 蛋糕的100种做法

    蛋糕的100种做法

    《蛋糕的100种做法》介绍了如何制作巧克力蛋糕、慕斯蛋糕、冻品蛋糕等。
  • 百变营养米饭

    百变营养米饭

    《美食天下第1辑:百变营养米饭》分为快手炒饭、花样蒸饭、营养速配烩饭、最受欢迎风味饭四个章节,选取130种香喷喷的营养米饭,形色各异,营养师教你健康吃饭。将杂粮与大米搭配能弥补饮食过精而缺乏的营养素,米中加入五色食物能使营养更全面,科学吃米饭,营养又健康!
  • 天然凉菜集锦

    天然凉菜集锦

    凉菜,在饮食业俗称冷荤或冷盘。它是具有独特风格,拼摆技术性强的菜肴,食用时数都是吃凉的,称之为凉菜。凉菜切配的主要原料大部分是熟料,因此这与热菜烹调方法有着截然的区别,它的主要特点是:选料精细、口味干香、脆嫩、爽口不腻,色泽艳丽,造形整齐美观,拼摆和谐悦目。
  • 大众菜谱(美食与保健)

    大众菜谱(美食与保健)

    民以食为天。我们一日三餐的饭菜不仅关系我们的生命,更关系我们的健康。因此,我们不但要吃饱吃好,还要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品味,吃出高水平的生活质量。
  • 一学就会做蒸菜

    一学就会做蒸菜

    《一学就会做蒸菜》精选了近百种蒸菜的做法,你能在短时间内享用美味的蒸品。既有大众熟悉的品种,也有创新品种,种类齐全,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内容实用,一学就会。复杂烹饪简单化,一学就会变戏法!材料简单,方法易学,快速享受蒸菜满屋的飘香。
热门推荐
  • 林檎花开时

    林檎花开时

    一笺红尘笔,写不尽刻骨爱恨情,满纸辛酸言,道不尽造化弄人缘。二十年峥嵘岁月,燃尽青春韶华,铅华洗尽,只留下一段爱恨悲愁的记忆。欧阳梦晴,本书主人公之一,一位出生于云贵高原药山脚下牛栏江边大山深处的孱弱少年,年幼丧母,父亲“改嫁”,成为孤儿。在哥哥嫂嫂的帮助下,通过自身努力,考上了位于春之城的省卫校。欧阳梦晴与后妈带来的小妹肖静萍从小青梅竹马,感情一直很好,小妹一直深爱着这位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五哥。不过当欧阳梦晴考取省卫校以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在学校里,多才多艺的欧阳梦晴与笔友青青之间发生了感人肺腑的纯洁初恋,故事就此展开,杨雪、段琴、肖静萍、吴心兰等一系列改变主人公人生与命运的人物一一登场。
  • 追逐风的星士

    追逐风的星士

    西瓜大的蚊子见过么?会飞的猪见过么?一巴掌能拍死一条巨齿鲨的美人鱼见过么?能用眼神魅惑人心的精魅,只要别让它张开嘴;还有可以变身的精灵,翱翔于天际之上的火龙,黑凤,玄龟,白虎……如果穿越一次的话你会做什么?苏翰墨希望自己穿越回过去,这样他可以多背点彩票一等奖中奖号码,从此过上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但,理想的丰满永远不是骨感现实的对手,他真的穿越了,可是却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一个没有复活点的游戏世界,说好的打怪升级,但是不给我充钱算怎么回事!?这是一个风一样的男孩,追逐风一样的自由的故事……
  • 重生之豪门千金

    重生之豪门千金

    “赵一帆,你娶我,无非是为了我手上夏氏和韩氏的股份,我告诉你,你永远都别想得到。”婚礼上,撞见丈夫和同父异母的妹妹苟且,夏璃羞愤逃离,却惨死在最爱的人手上。再次重生,回到了自己跟韩羽熙认识的第一天。看着渣男和妹妹那恶心的嘴脸,夏璃发誓,一定要为前世的自己报仇。渣男,整恶妹,夏璃一心要两人为此付出代价。面对韩羽熙的冷漠,夏璃满含泪水:“别推开我。”欠你的,我注定要偿还!韩羽熙逃离,夏璃紧追不舍,最终,终于抱得美男归。韩羽熙,这一世我定不负你!!!
  • 我的加点异能

    我的加点异能

    杨树的异能可以剥夺万物的属性,然后给自己加点,也可以给其他物品加点。从树上摸出生机属性,加到自己身上,自己的生机变强了。从怪兽身上摸出灵魂本源属性,加到自己身上,自己的灵魂更强大了。将生机属性和灵魂本源属性加到石像上,顿时一个有灵魂的石像生命诞生了。于是他突发奇想,要是自己不停地剥离万物属性储存起来,会不会将世界毁灭?
  • 逗比法医不冷情

    逗比法医不冷情

    宋雨潞,1995年生人,2070年她已身患绝症,科学家“火属性”正在研究一项实验,她有幸成为参与者,在平行宇宙的异世中成功重生。二十芳龄,翩若惊鸿,豆蔻年华,坐井观天,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她端庄、温婉、稳重、大气,从不与人争辩,人家要的她都不要,人家抢的她都不抢。被人抢白、恶心、添堵、戏耍,也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被人称为窝囊废。但其实,女孩重生前的记忆,大多被保留。(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演技六讲

    演技六讲

    《演技六讲》是波列斯拉夫斯基毕生表演与戏剧理论的大成之作,对方法派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视为从斯坦尼体系到美国方法派的重要里程碑,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经典表演教材。本书是作者基于其在美国实验剧院的上课实录创作而成的,通过一个导演与一个初学表演者对话的形式,介绍了表演艺术的基础知识和经验。全书共分六讲,分别阐述专注力、情感记忆、戏剧动作、人物塑造、观察、节奏等基本概念,文字生动,深入浅出,可供初学表演艺术者和表演艺术爱好者参考。
  • 海贼之夏洛特的烦恼

    海贼之夏洛特的烦恼

    海贼的世界风起云涌,出生在夏洛特家族的凡特雷决定要开启不一样的人生。首先要从一个神坑系统说起,开启夏洛特-凡特雷波澜壮阔的一生。从此以后胆小,懦弱,怕死是凡特雷的座右铭。阴险狡诈,卑鄙无耻,贪财好色是凡特雷的人生向往。(喜欢主角天下无敌,铁血霸气的请出门右拐)(喜欢主角智商高绝,天命加身的请出门左拐)(画外音:夏洛特-凡特雷说道:我只是一个拥有不完全系统的挂壁,请理性对待我的人生。)(起点首发:恭请百万月票镇压起点的妖魔鬼怪)
  • 革鼎记

    革鼎记

    力量?智慧?信仰?意志?欲望?命运?还是长生?在念术的世界创造规则吧!每一位迷茫的信徒都将找到归宿,你,来不来。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昨日事,今日祠,春残花落人老时。
  • 丞相夫人养成记

    丞相夫人养成记

    阿苓生于官宦人家,却因变故长于市井之间,后来,她遇到了一位贵人,从此便开始了在丞相府蹭吃蹭喝,撒娇打诨,哦,不,为非作歹的幸福生活。日常上房揭个瓦,下水摸个鱼,哄哄白老夫人,撩撩白清弦,众人苦不堪言。然而,白老夫人偏偏宠她护她,于是她越发无法无天。唯有一人可治,那便是白清弦了。阿苓每次见他就怂,但又偏看不惯他那副自视清高的模样,所以,天天想着法儿跟他作对。后来发现,坑着坑着,怎么把自己坑进去了……
  • 我的师弟很不正经

    我的师弟很不正经

    这是一个2020年的废材青年穿越修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