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826200000002

第2章 帝王的谋略(1)

帝王之象

什么是帝王之象?一两句话恐怕说不清楚,但认真归纳起来,也不外乎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要有远大的志向和坚韧的毅力,不要为一时一地的得失所迷惑;二是要有卓越的见识,即超出别人的政治远见;三是要有识人之明和用人之术;四是要有容人之量和纳贤之德。

唐太宗像如果我们把这四个方面分为两种不同类型的问题的话,前三个方面属于人的思想、能力、水平的问题,而后一个方面却是属于人的胸怀、修养的问题。也就是说,前三个方面是硬的问题,达不到就是达不到,第四个方面则是软的问题,人人皆可做到,但真正做到的人却又少之又少。其实,纵观历史,能够做到前三个方面的并不少,但能够做到最后一个方面的人却不多,如果能够在前三个方面的基础上做到第四个方面,恐怕也就具备了帝王之象了。

第四个方面之所以难于做到,其根本原因在于难以战胜人性的弱点,难以战胜自己。如果一个人克服了人性的弱点,战胜了自己,祛除了私欲、贪欲。克服了个人的好恶和偏见,那还有什么事做不成呢?

在容纳人才方面,唐太宗李世民更有容纳百川的胸怀,他不仅不为渊驱鱼,而且还主动任用当初那些坚决反对过他的人,对于自己的亲戚本家,他也无所偏袒。也许,在他的众多的优点之中,这一点才是使他成为明君的主要原因之一。

李世民当了皇帝后,曾经论功行赏,史书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记载,兹摘译如下:

9月24日,皇上亲自确定了长孙无忌等人的爵位、封邑,叫陈叔达在殿下唱名宣示给大家,并且说:“我叙定你们的功赏,可能有不恰当的,应该各自谈谈。”当时,诸将争功,乱哄哄地闹个不停。淮安王李神通(李世民的叔父)说:“臣在关西举兵,首先响应起义的大旗。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专靠耍笔杆子,功劳却在我上面,我心里不服气。”皇上说:“叔父虽然首先响应起义举兵,大概也是为了免祸。后窦建德吞并山东时,叔父全军覆没;刘黑闼再度叛乱来攻,叔父又被打得望风而逃。

而房玄龄等人如同张良一样运筹帷幄,坐在那里就安定了社稷,论功行赏,本来该在叔父的前面。叔父是国家至近的亲人,对于您,我还有什么可以吝啬的呢?只是不能凭私情而随便封赏罢了。”诸将这才说:“皇上真是公道极了,即便是对淮安王,也没有私心,我们难道还敢不安分吗?”于是都心悦诚服。

唐朝初年,经过战乱,各派的人士尚不知道李世民对待自己的态度,大多数人都处在徘徊观望之中,有的甚至怀有异心。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对待过去的问题就非常重要了。

隋朝末年,王世充之子王太镇守河阳,聘请邓世隆为宾客,邓世隆是个很有才能的人,又非常讲究恩义,所以十分受器重。唐太宗率军攻打洛阳时,派人送书信给王太,劝王太及早弃暗投明。王太命邓世隆代写复信,拒绝投降。邓世隆不仅写了复信,还在信中盛赞王世充圣明而有天子的威仪,对高祖、太宗多有贬斥乃至辱骂之辞。太宗平定洛阳以后,邓世隆深知自己为王太写给太宗的复信大有言过其实之处,闯下了杀身灭门之祸,于是改变姓名,自称隐玄先生,逃到白鹿山隐居。

贞观初年,太宗知其文名。知道他是个很贤能的人,就派出专使去征召他,拜他为国子主簿,与崔仁师、慕容善行等人一起任修史学士。邓世隆虽应召任职,但过去触犯太宗的旧罪,使他终日提心吊胆,有惶惶不可终日之感,不知何时将大祸临头。唐太宗得知了他的情况,就专门派宰相房玄龄前来安抚他。

房玄龄向邓世隆传下的太宗的话道:“你替王太给天子写复信,出言不逊,确实应该从重处罚,但那时只是各为其主,跖犬尚且吠尧,这是人之常情,哪里是你的过错呢?皇帝岂能对你有什么恶意。

天子正在用人之际,怎能追责平民百姓过去犯下的罪过呢?你应该安心供职,用不着心怀恐惧,皇帝不会把你的旧罪放在心上。皇帝还让我转达你,他没有关心到您,使您终日忧虑,他感到十分不安,这是他的过错。”

邓世隆听了房玄龄传达太宗的话,万分感激,急忙叩头谢恩。邓世隆的同僚、亲友、家属听说了太宗的这番话,也都深为太宗的宽宏大度所感动,尤其是那些当初反对过他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后就更加安心地为唐朝服务,于是,经过多年征战的混乱局面所遗留下来的矛盾很快就解决了,人心很快就收拢了起来。

对于人才的重要性,诸葛亮在出师伐魏时给后主刘禅写的著名的《出师表》说得极其恳切透彻,他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及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正所谓得人才者得天下,如果真正做到“亲贤臣,远小人”,那也就真正具备了所谓的帝王之象!

得谋臣者得天下

房玄龄像现代领导体制基本上是实行领导一人负责制。应该说,这个体制并没有错,问题是在这种领导体制中仿佛领导都是超人,一定比被领导者各方面的水平都高,这就不对了。尤其是到达了一定的职位之后,被捧到了某个位置上,领导者如果没有极其清醒的头脑和超常的毅力是很难把握住自己的,其结果自然是被捧杀。无论何时,以实事求是和谦虚谨慎的态度发挥属下的集体智慧,应该是最为明智的选择。其实,发挥属下的集体智慧古今都有,这种智慧集体在古代被称为谋士,在现代被称为智囊团。现代社会的许多成与败的实例都从正反两方面证明了集体智慧的作用。洪迈对这个问题曾经有过很好的论述。

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这样说:自从夏启破坏了“禅让制”,自立为王以后,帝王宝座就成了天下人争夺的目标。然而,商、周、秦、汉、隋、唐到宋朝,没有哪个雄才大略的帝王创业不是靠一大批贤明睿智的佐命大臣帮助才成功的。商时的伊尹、周武王灭商纣时的周公,竭诚辅佐君王,名留《诗》、《书》,迹遗后世。汉朝的萧何、唐代的房玄龄、宋时的赵普等,也都是声名显赫的佐命元臣。

刘邦起兵于秦末乱世,开始不过据有沛县一隅之地。自从得到了萧何的辅佐,才如虎添翼,进军潼关。刘邦攻克咸阳时,大多数将领沉浸于胜利之中,只顾享乐,忘乎所以。他手下的众将都争先恐后跑进仓库分抢财宝。只有萧何一人将秦国丞相御史大夫所保管的法律、政令、典籍等全部收缴,并妥善保管。后来刘邦之所以能够对地形地势、人口多少、何处强、何处弱、老百姓反对的是什么等有细致的了解,就是靠萧何将秦国的图书典籍全部弄到手的缘故。

在后来的楚汉相争中,刘邦的军事力量不及项羽,被项羽分封为汉王。刘邦的部将周勃、灌婴、樊哙等人准备与项羽硬拚,只有萧何劝阻刘邦说:“现在敌众我寡,如果交战,每战必败,不如暂回汉中,安抚民众,招揽人才,先治巴蜀,以为立足之地,然后再平定关中,以图成就统一霸业。”刘邦听了他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就接受了这个关系到刘姓帝王大业的建议,遂封萧何为丞相。在萧何的鼎力推荐下,刘邦任用足智多谋、勇敢善战的韩信为大将,派一支奇兵向关中、燕、赵等地进军,垓下一战中,韩信与刘邦合兵一处,彻底击败项羽,建立了西汉王朝。萧何根据汉初局面,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萧何临终前又荐引曹参为丞相,以继承自己没有完成的事业。汉代能够维持三百年之久的基业,功劳应该首推萧何。

唐太宗李世民早年随父亲李渊创业时,就非常器重谋臣的作用,尤其对他的重要谋臣房玄龄更是言听计从。房玄龄也深蒙知遇之恩,尽心尽力地帮助他,为李世民笼络了许多有用的人才,把将领团结在李世民周围。后来,李世民登基为皇帝,房玄龄被任命为宰相,因此,他为唐朝的繁荣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首先制定了唐初在州下设县的行政格局,在经济上积极推行租庸调制度,军事上实行内重外轻的府兵制,加大了中央集权制的力度,在用人上,把进谏的责任交给敢于犯颜直谏的魏征等人,而把军权交给了有卓越的军事才能的将领李靖等人。可以说,正是以房玄龄为首的一大批佐命元臣开创了唐代三百年的基业。唐玄宗以后,节度使制度代替了府兵制,两税法代替了租庸调,中央设立了神策军,从而形成外重内轻的政治格局和军事格局,至此,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制度都彻底改变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名臣辅佐,也不能挽救唐朝没落的命运。

宋太祖赵匡胤创业之时,赵普为之出谋划策,对大宋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他首先帮助宋太祖制定了“先南后北”的统一全国战略,这在当时是十分英明的策略,在实现统一的同时,又汲取了唐末藩镇割据、尾大不掉以至发生叛乱的教训,为宋太祖设计了“杯酒释兵权”的巧妙做法,削夺了大将的兵权,由中央直接控制地方财政,把精兵猛将都集中在中央禁军,在各州设通判,分散知州的权利,又设转运使和提点刑狱等,分管各郡的财政、司法。还严明法律,严惩贪官,重视生产,合理用人,力图与民休息,发展经济。这些政策措施,到现在还大部分被沿袭下来,起到了利国利民的重大作用。

即使在今天看来,洪迈在其《容斋随笔》中对唐朝、宋朝的稳定和繁荣的评论也是十分有道理的。

什么是领导者?要想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是很难的,但我们可以从某些特定的角度来界定领导者的素质或特质。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领导者本身并不一定要有特别超群的具体能力,关键是要具有统帅群雄,发挥集体力量的人格和能力,也就是说,领导者就是那些善于团结众人、调动众人,使众人的力量集中到自己所希望的方向的人。孔子讲“君子不器”,如果从上述的角度来理解,君子不是像器皿一样起具体作用的人,而是不善于做具体的事情但善于管理人的人。这也许是古人对于领导者最经典的理解和定义。

机会是人创造出来的

外国流行这样一句话:请再给我一次机会。其实,中国人也是十分注重机会的,然而,我们似乎容易忘记这样一个道理,机会不是固定的,不是僵硬的,更不是守株待兔就能等来的,而是人创造出来的。

唐朝的建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隋炀帝无道,天下大乱已成定势,李渊、李世民父子做好了准备,终于成就了事业。

隋炀帝即位不久就猜忌李渊,李渊得知,十分恐惧。当时唐公李渊是太原留守。隋炀帝从辽东征战归来,召见唐公。李渊在到达炀帝的驻跸地后,恰巧得病未愈,所以没能按时朝拜隋炀帝。唐公李渊的外甥女王氏被选入后宫,隋炀帝在召见她时问道:“您的舅舅当时为什么来得那么晚?”李渊的外甥女如实回答,炀帝说:“那病会让他死吗?”

李渊知道这件事后,认为皇帝不想让自己活了,非常害怕。

李渊任太原留守时,因讨伐突厥不利,担心被隋炀帝责骂惩罚,当时李世民也随军出征,他知道隋朝将要灭亡,就暗中谋划平定天下的义举。他晋见李渊说:“大人为什么这样忧虑呢?当今皇上荒淫无道,黎民百姓怨声载道,穷苦不堪,出城之后,强盗比比皆是,您若仍旧恪守小节,那我们的灾难马上就要来了。若是我们发兵起义,正好顺从了民众的意愿。

再说,晋阳也是适宜用兵之地,食物、兵员都很充足,大人据有此地,可谓是上天赐予我们的良机,我们正好借此时机避祸趋福,成就大业。既然是上天赐予我们的,不去收取,反而忧虑,又有什么好处呢?”李渊听了这一番话,觉得很有道理,又惊又怕,但还是厉声拒绝了李世民的建议。

第二天,李世民又劝说李渊说:“这是万全之策,可以挽救灭族之祸啊。当今朝廷,纲纪混乱,民间盗贼遍布,大人受王命讨捕贼人,但贼人是讨捕得尽的吗?如果捕不尽,那自身就会获罪了。再说,世人又纷传李氏的姓应验图谶,因此李金才德高位尊,虽然无罪,但还是被主上满门抄斩。就算大人能讨尽贼人,功劳再高也不得奖赏,还想凭这来求得名声,又怎能得到呢?”

隋炀帝像李渊的脸色缓和了一些,就说:“昨晚我整整一夜都在深思你的话,你说的话不无道理。今天便是家破人亡也由你了,变家为国也听你了。”

李渊便筹划计谋,命令儿子李世民与晋阳县令刘文静,以及门下客长孙顺德、刘弘基等招募士兵。十多天内,便有万人应征。李渊等人斩杀了反对他们的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并采纳了晋阳宫副监裴寂的计策,效仿伊尹放逐太甲、霍光放逐昌邑王的先例,尊奉隋炀帝为太上皇,立代王杨侑为皇帝,安抚隋王室;而后到各郡县传布檄文,以表明其师出有义。秋天的时候,调派三万精兵,向西攻取关中地区。李渊手擎白旗在太原的郊外誓师起义,统领大军踏上征途,最终灭了隋王室,由此缔造了大唐。

晋阳县令刘文静曾经暗中观察过李世民的风度气质,对裴寂说:

“李世民真的绝非常人啊,有高祖刘邦的气量,魏武帝曹操的威武神态,年纪虽轻,却是上天放入凡间的英才。”后来,刘文静因为是李密的亲戚,被打入监牢。李世民暗中去监狱探望。刘文静欣喜异常,看出李世民有非常的意图,便感慨地说:“天下大乱,尚需汉高祖、光武帝般的英才方能安定。”李世民明白他的意思,就说:“您怎么知道现在没有这样的人呢?怕是担心一般人看不出来吧。”

文静高兴地起身说:“我早就知道公子是潜伏水底的蛟龙啊。如今的时势,正是您纵横驰骋的大好时机,您平时就能顺乎民心征兆。现在仍旧有平定天下之才,人们定能找到依附的希望,我刘文静也找到了所应攀附的人。”李世民高兴地说:“您有什么谋划吗?”刘文静说:“如今李密长久围困东都洛邑,皇上却在南方淮南一带巡游;大的贼人跨州连郡,小的占据山泽中,其人数数以万计。若有真命天子感召驾驭这些人,天人感应,那只需举旗一呼,就足以平定四海。如今并州一带的百姓,为躲避盗贼都搬入了晋阳城内。我刘文静作了几年县令,认识一些豪杰之士,只要招集他们,马上就可得到几万人马,再加上您父亲所统领的几万军队,一言出口,谁敢不从!我们乘虚入关,号令天下,不过半年,便可成就帝王之业。”李世民笑着说:“您的话正合我意。”由此他就部署宾客,暗中策划起义。李渊则派刘文静伪造隋炀帝的诏书,以他的名义命令太原、雁门、马邑(今山西省朔县)等几个郡年纪在二十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人全部当兵,规定年底在涿郡集结。此时人心惶惶,叛乱造反之众越来越多。后来,又派刘文静和裴寂伪造符录,利用官库内的钱财物品,用作留守军费。

再招募聚集军兵而起事,改旗易帜以示正义之举。

同类推荐
  • 赢在幽默感,胜在沟通力

    赢在幽默感,胜在沟通力

    一个懂得幽默的人,无论在何种复杂的环境中都能突破困境;一个善于沟通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散发出强大的影响力。本书分上下篇,共17章,上篇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幽默感在沟通中的作用以及提升幽默感的7大实用技巧;下篇以生动的语言及丰富的事例列举了多种沟通方式,通俗易懂,简单易学,方便实用。语言幽默机智、诙谐犀利,令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掌握沟通的精髓,学会幽默,学会沟通,打造完美沟通力和影响力。
  • 中学生要懂得的100个人生哲理

    中学生要懂得的100个人生哲理

    中学时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初步形成的时期,也正是人的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本书收集了许多蕴涵哲理的小故事,用通俗易懂的故事讲述为人处世的道理。这些小故事能够激发你的灵感,涤荡你的心灵,丰富你的经验,升华你的人生,是中学生人生道路上不可缺少的一盏指路明灯!
  • 成功不只是一点点

    成功不只是一点点

    本书源自一个由企业家、教授发起的以“成功训练”为主题的“九牛训练营”,书中分享了训练营的课程精华,从一个全新的认识成功的视角,分析了大学生实现梦想,获取成功需具备的要素、科学的管理和训练方法,并辅以生动的案例阐述。
  • 待人用人恰到好处

    待人用人恰到好处

    本书运用贴近生活的事例,讲述在生活和职场中既要坚持原则,又要把握分寸,恰到好处的技巧和方法。
  • 学会选择学会放弃全集

    学会选择学会放弃全集

    选择与放弃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智慧,选择是每个人必须学会的一门学问。人的一生要学会选择更要学会放弃。其实放弃也是一种选择,但是如果没有果敢的放弃,就没有辉煌的选择。所以,从现在开始,你要学会选择学会放弃,唯有选择,你的人生才会充满快乐和幸福!
热门推荐
  • 谢许微尘

    谢许微尘

    许微尘只是一个卖烟花的。起码他自己是这样认为的。一日一日的,等着客人上门,生意惨淡。为什么呢?许微尘觉得,都是魔教的错。嗯,但是魔教那个妖女为人不错,这不,那个妖女正在买自己的烟花。“许微尘,你这个烟花不错,怎么都没人来买?”“因为你。”
  • 家有青春期女孩:母女共战青春期必读书

    家有青春期女孩:母女共战青春期必读书

    本书从青春期的女孩的生理变化、情感需要、逆反心理、母女间的沟通、富养、批评教育以及引导其自立自强七个方面入手,围绕母女关系这一核心,阐述了青春期教育的关键要领,翔实地讲解了构建和谐母女关系的方式方法。母女共战青春期,女儿的青春才会多姿多彩,母亲也会青春起来。
  • 当一切都能快进

    当一切都能快进

    苏和,和所有宅男一样,看电影喜欢快进,看电视剧只看剧情,看小说只看目录,玩游戏喜欢加速……这一天,他发现自己穿越了,穿越到了一个灵气复苏的世界,而且他的双眼还看到了一个非常熟悉的图标,双三角图标!
  • 青春逝去之改变

    青春逝去之改变

    轩非谨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考上一个好学校,进入一个好公司,生活可以平平淡淡,但是有些事情总是出现的太突然,慢慢改变一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笙无溪

    无笙无溪

    这是一个冰山主播兼骚气调酒师爱上可爱明星兼霸道总裁的故事
  • 洪荒之界

    洪荒之界

    我以第一视角记录着这里的一切,那些死亡已经麻木了所有人的神经,神兽与凶兽的战争也不会停止,除非所有的巨兽全部毁灭,人类将成为主宰......
  • 当我成为了弑君者

    当我成为了弑君者

    如果你是弑君者,过着每天被人从楼上冲下去的感觉如何?你是否会做些什么来改变自己的现状呢?
  • 首席总裁实力宠娇妻

    首席总裁实力宠娇妻

    一觉醒来,看到自己床上有别人!苏辞涵万万没想到,竟然和自己公司总裁有了一夜情,之后总裁的行为更是让人意想不到。饿了,请吃大餐、被同事恶言相告,帮出气、小三过来找事,总裁直接送她坐牢、就连相亲,都是总裁坐在旁边,嫌这嫌那的,还说帮员工把关!“总裁,你好奇怪,你…是不是喜欢我,想追我啊?”“宝贝儿,你才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