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826200000003

第3章 帝王的谋略(2)

另外又派刘文静前去说服突厥结盟,突厥的始毕可汗说:“唐公起义,想做什么呢?”刘文静说:“隋文帝杨坚废掉嫡长子,把帝位传给了后主杨广,招致天下这般大乱。唐公是皇室的亲族,不忍静坐眼看国家衰亡,要废掉不当为王的人。所以希望与可汗您的兵马一同进入京都,事成之后,百姓和土地归属唐公,金银财宝、绫罗绸缎全归突厥。”始毕可汗非常高兴,随即调遣兵马跟随刘文静前来,李渊等人军事上威势更加浩大。

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如果您没有准备,机会对于您就不是机会,机会就会擦肩而过。因此,与其哀叹命运不眷顾您,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做好准备,不如创造机会,不如主动地抓住机会。

帝王将相的功与过

俱往矣,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他们的功过是非没有因时间的流逝和朝代的更替而消失,相反,正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朝代的更替,历史上的是是非非才越来越清晰,因此,历史上的帝王将相引得后人议论纷纷,他们也正是在这种议论中定位的。唐代的赵蕤著的《长短经》

对一些帝王将相作了评论,其中不乏独具慧眼之处,让我们摘引数则。

魏文帝曹丕问吴国的使者赵咨说:“吴王是怎样的一位君主?”赵咨回答说:“是一位聪睿、明达、仁爱、智慧、志向高远、富有谋略的君主。”曹丕问他有何具体表现,赵咨回答说:“鲁肃出身贫寒,他能起用,这表明了他的聪睿;吕蒙是一普通士兵,他能提拔,这表明了他的明达;抓获了于禁而不加害,这表明了他的仁爱;兵不血刃就攻占了荆州,这表明了他的智慧;占据三州,虎视天下,这表明了他的志向高远;委曲求全,敬奉陛下,这表明了他的谋略。”

虞世南像孙策中箭后,箭伤发作严重,他把弟弟孙权叫来说:“统率江东的人马,与敌人对阵决战,与天下争雄,您不如我;选拔任用人才,使他们各尽其才,以保全江东,我不如您。”

陈寿说:“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人之杰也。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也。”孙权像越王勾践一样是人中的豪杰,所以他才能雄踞江南,成就三国鼎立的基业。

晋宣帝司马懿老谋深算,诸葛亮盖世奇才,他们二人谁更高明?

虞世南说:“司马懿是读书人出身,参与辅佐建立魏国,能够救助社会的危难,治理好朝政,文才武略,确实有可以称道的地方。然而他喜欢玩弄阴谋,做事不讲仁义,性情多疑、残忍,诡计多端。

例如他故意说胡话装病,蒙骗李胜,使曹爽放松了警惕,最后消灭了曹爽;他把何晏等人下狱后,任由狱吏审讯拷打,最后连诛三族。像这些伤天害理、昧尽良心的事,正人君子是不会做的。在中原会战中,假如双方势均力敌,以司马懿的奸谋来对付孔明的指挥若定,恐怕司马懿就不是对手了。”

吴国的张微在《默记》中谈论到司马懿和诸葛亮二人的优劣时说:

“汉朝灭亡,天下分崩离析,司马懿和诸葛亮二人在这种形势下相遇,各自投靠了明主。孔明从蜀汉开始发展,只有一个州的地盘,与大国相比,约有它的九分之一,指挥着数万步兵,从祁山长驱而出,慷慨激昂,大有饮马黄河、洛水的雄心壮志。司马懿拥有十倍于孔明的天下,统率来自各地的大军,占据坚固的城池,拥有精锐的军队,却没有擒获敌人的意图,而只求自保。假如形势像这样发展下去而孔明不过早病死,要不了多久,胜负的形势就可以决定了。比起司马懿来,孔明不是更高明吗?”

后汉衰落混乱,归咎于汉桓帝、汉灵帝二人,那么,他们谁的品德更坏呢?

虞世南说:“汉桓帝因国舅梁冀把握朝纲,为非作歹,盛怒之下,联合宦官密谋将其诛灭,这一举动表现出了他刚毅果断的气概。然而,宦官也因此专权,李膺和太学士郭泰等二百余人联合反对宦官势力,被宦官集团以‘党人乱政’的罪名逮捕下狱,后虽释放,但终身不许做官,宦官势力从此不可遏止,这便是史称的‘党锢之祸’。由此而知,朝政的动乱起源于汉桓帝。古话说:‘民不聊生,天下哀号,这正是新的君王兴起的良机。’汉灵帝即位时,百姓疲惫不堪,正好便于施行仁政。百姓关心国事,都希望国家能重新得到振兴。可是汉灵帝重蹈覆辙。又以‘党锢之祸’诛杀了一批大臣,危害比桓帝时更严重,终于导致国家灭亡。像他这种人没有死于非命,已经是很幸运的了。”

虞世南说:“王莽是一个生性残酷、奸诈、虚伪的人。没有发达的时候,沽名钓誉;达到目的之后,骄傲自大,目中无人。伪装的画皮一旦撕掉,真面目就暴露出来了。他不听规劝,自高自大,至死不知道悔悟,天下人饱受冤屈迫害,最终被汉光武帝刘秀所推翻。”

虞世南说:“曹操深通谋略,无人能比,所以他能开创基业。他虽然是朝廷的丞相,实际上却具有雄才大略。然而他为人谲秘诡诈,反复无常,心中多猜忌,以至于杀害伏皇后,毒死谋士荀彧,杀了孔融、崔琰。娄生只因为说错一句话就被他处死;桓劭已经自首,跪下求饶,最后还是被杀。抛弃仁德,只用刑戮,曹操实在是太暴虐了,但他闲谈时却自比周文王,实际上根本不是周文王那种人。汝南名士许劭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个评价非常恰当。”

曹操的谋士郭嘉劝曹操说:“汉末的政治失败在于太宽松,袁绍却以宽松去救偏,所以不得要领。您用强硬的法规来纠正,上下就会知道制度在哪里了。”这是说实行严刑的必要。所以《左传》中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人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政策宽松,老百姓就会散漫,对散漫应当用猛烈的法令来纠正;太猛烈了,人就会变得残忍,这时就应当再实施宽松的政策。用宽松来调济猛烈,用猛烈来调济宽松,政治因此才能达到和谐。《尚书》

中说:“意思是刑罚世轻世重。”刑罚的使用,有时轻有时重。《周礼》中说:

“刑新国用轻典,刑乱国用重典,刑平国用中典。”也就是说治理新建的国家刑罚要轻,治理动乱的国家刑罚要重,治理安定的国家刑罚要适中。

由此看来,法治的使用,要看在什么时候。怎么可以轻视严刑峻法的作用呢!

夏代的少康、汉代的光武帝刘秀,都是中兴之君,谁更为出色呢?

虞世南说:“这两位帝王都是复兴先人未竟的功业,使帝王的事业发扬光大的人,他们中兴之名相同,实际内容却不一样。为什么这样说呢?光武帝刘秀利用处乱思治的老百姓,诛灭独夫民贼王莽,乘着混乱打败亡命之徒,比较成功容易。至于少康,夏氏灭亡已有二代(后羿和寒浞),小时就没有父亲,还在母亲胎中,母亲就怀着他逃亡在外,生在异国他乡。没有受过父亲的教诲,没有强大、亲近的亲人,遭受背井离乡的战乱,流离失所,但是他却能在国破家亡中历尽艰难坎坷,终于成就了帝王大业。中兴的帝王,少康应为第一。”

“三国鼎立中的三个君主(刘备、曹操、孙权)哪一个更出色呢?”

刘备对原益州牧刘璋以礼相待,一切事情听任诸葛亮而从不怀疑,作为君王的品德,这是最美好的表现。孔明是举世闻名的奇才,可与辅佐商汤的伊尹和辅佐周武王的吕望相比。君臣同心,如鱼得水。只因国小兵弱,偏居西南蜀地一隅,要同时对付魏、吴两方,与大国抗衡,显得力不从心。假如刘备与曹操互换地方,施展他的远大计谋,发挥关羽、张飞的勇武,充分利用诸葛亮的才能,那么他的霸王之业就一定会获得成功。

孙权凭借他哥哥孙策奠定的基业,任用前朝的文臣武将,依靠长江天险,仅仅能做到自保,与曹操、刘备二人相比,应该是力所不及的。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说:“刘备的智谋才干,比不上曹操,所以他开辟的基业地域也比较狭窄。”然而张辅却说:“拨乱反正的君主,应当首先以得到好的将相为根本,仅凭自身一人善于作战是不行的。诸葛亮通晓礼义,善于应变,算得上是具有辅佐帝王创业治国才能的人才。刘备没有强大的势力,却能让他鞠躬尽瘁;关羽、张飞都是英雄豪杰,心悦诚服地为他效力。人与人相处的原则是指:聪明的人不会愿意为愚蠢的人所使用,有能力的人不会愿意为平庸的人所使用。曹操虽然很强大,这些人却不愿为他效力,更何况他处在危难之际呢?假如让刘备拥有中原,他开创的基业将会与周朝媲美,怎么会只与曹操齐名,并称二杰呢?”

有人说:“汉宣帝明察政事,难道不是汉光武帝一类的国君吗?”

虞世南说:“汉宣帝在市井里巷长大,知道民间的疾苦,所以处理政务非常认真,善于重用优秀人才。分析他实行严刑重法的原因,是受法家申不害、韩非子的影响。

古人说过:“追求王业不成,还足以成就霸业;追求霸业不成,将会是什么后果呢?只能身败名裂。”汉光武帝以仁义治国,是追求王业的皇帝。汉宣帝以法治国,是追求霸业的皇帝。将这二人相比较,恐怕他们不属于同一类型。”

汉元帝在做太子时,曾向汉宣帝进谏,认为他执法太严。宣帝变了脸说:“我汉家向来交错使用霸道、王道,怎么能单纯依靠道德教化而危害政权呢?”虽然就这句话而言,知道汉宣帝的抱负不够远大,但是他实行宽严相济的制度还是有根据的。从前汉高祖进入秦国,曾约法三章,秦人感到很高兴。这就是减轻刑罚的好处。

有人问道:“汉元帝多才多艺,温文尔雅,是保持文治的好皇帝吗?”

虞世南说:“帝王的才能,主要表现在文治武功上。在文的方面,要有经天纬地的非凡治国才能,善于制定政策法令;在武的方面,要能够制止暴乱,平息战争,安抚百姓。这才是做帝王的宏图大略。至于鼓瑟吹箫,和诗作曲,这是宫廷中乐官的职责,哪里是天子应该做的事情呢!”

汉元帝多才多艺,善于弹琴,但这并不是最可贵的优点。为什么这样说呢?东汉末哲学家徐干在《中论》中说:“对小事情明白,对大道理却忽略,对眼前的事情清楚,对长远的发展却糊涂,从古到今,没有像这样而不发生动乱的,没有像这样而不亡国的。”这里所说的‘小事情明白,眼前的事情清楚’,是指能听出音乐、歌曲是否和谐;能看出书法雕刻是否漂亮;出口成章,能言善辩,对答如流;对小说诗词心领神会;擅长射击、驾车、书法、算术。所谓长远的发展、大道理,是指仁慈足以覆盖苍生,恩惠足以抚养百姓,光明足以普照四方,智慧足以统帅万物,权谋足以应付变化莫测的情况,仁义足以使人民富裕,威望足以遏止坏人为非作歹,勇武足以平定暴乱。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懂得任用官吏。明白兴亡的根源,通晓安危的道理。能做到这些,做皇帝的素质就具备了。”

从前鲁庄公能歌善舞,诗人写诗讽刺他;鲁昭公善于修饰仪容,因而招来逃亡晋国的祸患。这样说来,做国君的即使视力像离娄一样锐利,听力像师旷一样敏锐,射箭像后羿一样准确,书法像史籀一样高明,只能说是能够胜任负责某方面事务的官职,对治理国家有什么好处呢?

西汉匡衡在规劝汉元帝的《改政书》中说:“开国皇帝,追求的是创立基业建立制度,世世代代地传下去。继承政权的君主,一定要致力于继承传播先王的德行,使先王的功业发扬光大。如今陛下的圣明贤德有上天庇佑,能爱护天下百姓,然而阴阳不和,邪恶奸诈的势力没有受到制止,大概是由于参政议政的官吏们没有弘扬先帝的丰功伟绩,却争相说制度不合适。国家把乐于成功的事业放在一边,而把精力浪费在这无益的纷争上,对此我深感遗憾。希望陛下深入考虑治理国家的事情。这样才能保持先帝的基业啊!”

有人问:“看那建立伪新朝政权的王莽,开始时为人谦恭礼让,可以称得上是一代名士。但等到他当了皇帝以后,却骄奢淫逸,残酷暴虐。

他为什么会前后判若两人呢?”

汉桓帝曾问侍中爰延说:“我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爰延回答说:

“在汉朝帝王里属中等。”桓帝问:“何以知之?”爰延说:“尚书令陈蕃主持政务,国家就可以治理好;宦官们干预朝政,国家就发生混乱。因此知道陛下既可以行仁政做好事,也可以行暴政做坏事。这就叫做中主。”

虞世南说:“在泯江的源头,水流只能浮起酒杯。等到了下游江面只有乘船才能渡过。汉元帝的时候,任用佞臣弘恭、石显,到了后汉桓帝、灵帝的时候,却更加信任宦官单超、张让,败坏了伦常道德,使国家最后走向灭亡。发展到这一步,是有一个逐步加剧的过程的。所以说,星星之火不及时扑灭,到了燎原之势就没有办法了。可见在事情的开始就要慎重对待。呜呼,百代之后,都要以此为鉴啊!”

古语云:“寒冷的人不挑剔衣服,饥饿的人不挑剔食物。”晁错说:

“自己国家富强,而邻国动乱,这正是帝王成就大业的好机会。”

由此说来,昏君实在是并为明主制造机会啊!

自从汉朝政权衰落,天下分崩离析,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凭借蜀道之险,孙权依靠长江之固,三分天下,成鼎立之势,都开创了帝王基业,实现了霸图。

历代帝王似乎都想青史留名,但人性贪卑,天违人愿,本想赢得好评如潮,谁知落得个骂名滚滚。倒是元人张养浩的一首小令道出了千古真谛:“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唐太宗的人才策略

三国时期的刘备有一段名言,经常被人们引用:“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

对此,我们往往只看到了刘备的宽仁,其实,在这句话里,还隐含着另一个意思,就是曹操的“术”也可成事。只是刘备在这方面的特长无法与曹操相比,才采取了宽仁的策略罢了。看看唐太宗李世民的例子,我们也会知道,一味的宽仁有时也是不合时宜的。

尉迟敬德原是刘武周手下的一员偏将。公元619年(唐武德二年),刘武周命尉迟敬德与宋金刚等人向南侵入了山西等地,攻陷了晋州(治所在今临汾东北)、浍州,使得新建立的唐朝受到威胁。恰好唐将吕崇茂在夏县(今陕西韩城南)造反,寻相、尉迟敬德率军深入至夏县接应吕崇茂,击溃了唐朝的永安王李孝基的军队,俘获了唐将独孤怀恩、唐险等人,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关中震骇。

唐高祖李渊听说了这种情况,亲笔书写敕令说:“贼势如此,难与争锋,宜弃河京(今山西省),谨守关西(潼关以西,今陕西)而已。”李世民觉得这样做太保守,不是立国之道,就上表章谏道:“太原是王业的基础,是国家的根本,河东(今山西省)富足,是京城物资供应的基地,如果把这些地方全都放弃,我内心实在感到遗憾。我愿请兵三万,必能消灭刘武周,克复汾州、晋州。”高祖了解李世民,知道他善打硬仗,就把关中的兵马都调归李世民指挥,而且亲自到长春宫为李世民送行。

尉迟敬德像是年十一月,李世民率军奔赴龙门关,大军踏冰渡过黄河,进驻柏壁(今山西新绛县西南),与宋金刚的军队相对峙。寻相、尉迟敬德在接应唐朝叛将吕崇茂之后欲撤回浍州,李世民见这是战机,就派殷开山、秦叔宝在美良川截击,把寻相、尉迟敬德打得大败。于是众将请战,想乘胜追击,取得更大的战果。李世民分析了当时的情况,对众将说道:

同类推荐
  • 办公室实用资治通鉴

    办公室实用资治通鉴

    本书以《资治通鉴》中具有借鉴意义的事件为素材,以幽默风趣的语言为润滑剂,将一部古典巨著打造成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实用职场工具书。更为难得的是,通篇以讲故事的形式贯穿始终,并穿插有精彩的职场案例,寥寥数语就能起到醍醐灌顶的效果,让读者学到如何在职场人生中进退自如,获得成功。
  • 活用三十六计

    活用三十六计

    本书引用《三十六计》原文,再作注释、译文、解说,并举三个实例,可以帮助读者读懂原文,理解内容,明白道理。
  • 安住我身

    安住我身

    本书由星云大师序文选改编,包括大师编著的自序、为外界人士和佛光山徒众所写的推荐序,大师以笔作为修行的福田,努力灌溉佛教文化的花园,从关怀现今人类所面临的生存、生活、生命等问题,乃至忧心升斗百姓的生计,令人感怀一代大师对世人的温柔。
  • 再苦也要笑一笑大全集

    再苦也要笑一笑大全集

    人生在世不过数年,要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名利如云卷云舒般坦然才能无意。生活中不乏酸甜苦辣,面对艰难困苦我们应该学会一笑置之。本书用通俗的语言,将人生的浅显而又深刻的哲理向您娓娓道来,希望它能够让您重新感悟人生的真谛和美好,放下过去的包袱,面带微笑踏上新的征途。
  • 为你自己学习

    为你自己学习

    本书通过大量富于哲理性、故事性和趣味性的事例予以说明,让广大青少年读者真正认识到读书的目的、读书的重要性及读书和自己未来人生命运的关系等,是一本值得广大青少年朋友认真阅读的课外读物。
热门推荐
  • 网游消失的文明

    网游消失的文明

    看了十五多年小说,终于写一本属于自己的小说了。一本有别于其他网游的小说,一本网游4分,异世大陆6分的小说,希望各位喜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最好的相见

    最好的相见

    对于任何人来说,人与人的相见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而他与她的相见注定会成就两个人的不平凡。
  • 谁的青春不腐朽

    谁的青春不腐朽

    青春是什么?在梁乐薇心里,青春大概就是,迷惘过、肆意过、荒唐过,然后在长夜里痛哭一场。闺蜜与多年不忘的前男友在一起,梁乐薇绝望地蓄谋艳遇,与裴子煜就此结下恩怨。再相逢时,梁乐薇妄图佯装失忆,却没想到裴子煜一门心思缠上她……过往犹如一道暗伤,潜伏在两人的关系中,令梁乐薇痛苦纠结。然而究竟什么时候,他竟然在自己的心目中,占据了这样多分量……青春终将腐朽,愿长夜痛哭后,能等到生命的朝阳。
  • 这一世的职业联赛为什么那么奇怪

    这一世的职业联赛为什么那么奇怪

    本文是系统文,本文是系统文,本文是系统文!重生回到S8,本来只想兢兢业业打职业,没想到竟然给我个系统,但是这都是啥?天赋模板?特殊技能?我打的还是英雄联盟的职业吗?还有,为什么S8了,乐观家族族长还在,PDD,草莓,姿态,微笑怎么都还在职业赛场上啊!细节比较多,但是很多都没有严格取证,千万别因为这来喷我就行了,本人乐观家族族员,不含任何杂的成分,请放心食用本书,要说毒点,最多就是打兄弟联盟的问题,其实也还好啦。。。
  • 时间与昼1零境归来

    时间与昼1零境归来

    “未来的我们,会被时间遗忘吗?“拥有全世界又如何,我还是失去了你。”控制了时间,就握住了你的手……
  • 明日归途

    明日归途

    我于预言之中,看到了未来,看到了万物的陨灭。所有的选择,所有的可能性,最终,都指向了唯一的结果……夸张吗?那你知道“必然”是什么吗?2071年末人类联盟动用“净化协议”对保护者公司发动无差别打击,被波及者不计其数。德洛斯率先发难夺回了被安吉拉联盟侵占已久的工业区及周边领土。本就动荡的局势进一步发酵,全面战争,近在咫尺,一切都无法挽回。2072年初已然做大的北方联合于战场上取得主动权,斩断了安吉拉联盟伸向北方的爪子。被重创的安吉拉联盟已然式微,损失大量领土后,于天使之都外围苟延残喘。腾出手来的德洛斯,调转枪口指向人类联盟,庞然大物间的战争蓄势待发。2072年中胶着的战事没有好转,更多的年轻人被送上前线。德洛斯迎来漫漫长夜。这些都是必然,哪怕没人推动,也会自然而然的沿着这个大方向走下去。我尝试阻止,可天不遂人愿。回过神来,已经身处另一个世界。这是什么情况,我也很懵。“果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战争,哪里都不会消停!”带着这样的感叹,拖着残破的身躯再一次踏上征程。迷茫……纠葛……恩怨……未知……这个地狱都容不下的男人又会完成怎样的壮举,未来又是否会因他而改变……“暴风雨要来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 空,欢喜

    空,欢喜

    本书为《新周刊》副主编胡赳赳第一本系统论述当代艺术的批评文集。分为三个部分:似引非引、万象、众生。其中“似引非引”向大众解释“何为当代艺术”以及“如何欣赏当代艺术”的问题;“万象”将对三十年来的当代艺术种种行状进行剖析和深入思考;“众生”则遴选了最具代表性的二十余位当代艺术家肖像、作品及重要评论。
  • 重生之她的人

    重生之她的人

    她一个侧身躲过机关“糟糕,这是陷阱”。她带着几个小弟立马反应过来。这一次她不能再像上一世一样软弱,她不要像兔子一样躲在别人身后。这一次她要自己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
  • 遇见腹黑王爷

    遇见腹黑王爷

    十几年前,王府丢失了一个女儿,王爷非常伤心下令四处寻找,但还是音讯全无有一天王府来了一个小毛贼正好被王爷抓住让她当了府里的婢女那时王府里明争暗斗,他和那婢女一起抵抗在这期间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之后他们两情相悦,但李府的二小姐重小和王爷订婚于是他们决定远走高飞,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