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10800000018

第18章 民俗(17)

明代白族学者李元阳在《云南通志》中也写道:“三月十五在苍山下贸易各省之货。自唐永徽年间至今,朝代累更,此市不变。”清代的三月街,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当时,大理的赵甲南曾写诗描绘三月街盛况:“昔时繁盛几春秋,百万金钱似水流。川广苏杭精巧货,买卖商场冠亚洲。”足见三月街已具有了相当的国际影响。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三月街的规模和影响一年胜过一年。1991年起,农历三月十五日这一天被定为“大理白族自治州三月街民族节”。

三月街本是带有宗教活动色彩讲经说佛的庙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为物资和文化交流的盛会。每到“三月街”期间,邻县的商人群众,远至千里的朋友,都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交易,还包括远近的汉、彝、回、藏、纳西、怒族的兄弟姐妹也前来欢聚。传统三月街是以骡马、山货、药材、茶叶等物资交易为主,现在各种各样的商品更加琳琅满目。三月街上最吸引顾客的是民族特需用品专柜,这里有白族妇女缝领褂用的丝光平线,白族姑划们心爱的手镯、耳环、珠链、围腰链,藏族同胞喜欢的毡帽和酥油壶,纳西族、彝族需要的花边彩带等等,丰富多样,应有尽有。三月街上除了进行大规模的物资交流外,还要举办传统的赛马、赛龙舟、射弩、打秋千等民间体育比赛以及大本曲演唱、洞经古乐、民族歌舞表演,年年如是,热闹非凡。

三月街不仅是滇西各族人民一年一度盛大的物资交流和民族体育文艺大会,而且在加强民族团结和促进国内外更大规模的经济文化交流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如1992年,全国二十二个省市组团展销,商贸成交额达6.9亿元人民币。还有东西方十多个国家国际友人和客商前来观光购物,已具有浓郁的国际交流色彩。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英、美、德、审、新加坡、泰国、缅甸等3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客商、旅游者,人数达百万之多。白族三月街民族节已成为让世界认识大理,让大理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

蒙古族那达慕

那达慕大会是草原上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蒙古族人民心目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那达慕”在蒙语中是游艺、娱乐的意思。每年金风送爽的八月,阳光普照在蒙古草原上,正是牧民们收获的季节,那达慕就在此时举行,整个内蒙古草原都洋溢着祥和欢乐的节日气氛。

据记载,那达慕大约起源于13世纪初。最早描写了那达慕相关活动的,是公元1225年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文中称:“成吉思汗征服了花剌子模,为庆祝胜利,在布哈苏齐海地方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那达慕’大会,会上举行了射箭比赛。这次比赛中,成吉思汗的侄子叶松吉在三百三十五庹(庹为两臂伸展的长度,约五尺左右)射中了目标。”此后这一习俗流传下来,每逢草原上举行庆祝战功、祭旗点将、盟旗聚会以及敖包祭祀等活动时都会举办或大或小的那达慕。此外,在《蒙古秘史》中,也有几处较为详尽地记述了蒙古族举行那达慕时进行射箭比赛的生动场面。在《格斯尔传》和其他许多民间史诗中,也对那达慕大会上赛马和摔跤两项比赛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载和描述。

据说,因为成吉思汗非常看重人们勇敢、机智、顽强个性的培养,于是就把骑马、射箭、摔跤统称为“好汉三艺”(或称“男儿三艺”),作为士成吉思汗陵兵和民众素质训练的内容。在那达慕大会上,“好汉三艺”也就成为最主要的比赛项目。元、明时期,在那达慕上比赛“好汉三艺”已经比较普遍,并已将其定为那达慕大会的必备内容,还写出了优美的颂词对其进行歌颂。比如颂词中有这样一段:“得心应手的马头琴声,悠扬动听;洁白无瑕的哈达,闪闪发光;传统的好汉三艺比赛,接连不断,蒙古族力士整队上场。”还有一段中又说:“你擎起万钧弓啊,搭上了金色利箭,引弓犹如满月,啪地撒放扣环。你能射倒耸立的高山,你能射穿飞翔的大雁,啊,祝颂你啊,生铜熟铁般的力士。”蒙古族人民十分看重骑马、射箭、摔跤等本事,这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精通好汉三艺,就意味着拥有在草原上更好生存的本事,具有能够出人头地的高超技艺。每年在那达慕大会上取得好成绩的优胜者,常常为公众所拥戴。

到了清代,那达慕已成为有组织、有目的的群众性的游艺活动,经过政府的组织,在那达慕上除了体育、文艺活动外,还增加了集市贸易、物资交流等,内容更加丰富了。不过当时的那达慕,往往起不到让普通牧民游艺的作用,而是王公贵族斗奇争雄、寻欢作乐的场所,统治者们往往利用这一时机强迫牧民们敬献最肥的牛羊、最好的毛皮供自己享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那达慕才真正变成草原上蒙古族人民自己的游艺集会。那达慕大会一般进行五至七天,在此期间,整个草原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中,牧民们身着盛装,赶着牛羊,有的甚至带着整个蒙古包,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参加比赛、表演节目、采购物资、观看精彩文艺演出。除此之外,后来又增加了参观各种展览、交流信息、学习科技知识等内容。

在那达慕长长的发展过程中,“好汉三艺”这一比赛项目的地位,从来没有动摇过。“好汉三艺”比赛就是摔跤、骑马和射箭三个项目的竞技赛。

摔跤是蒙古族特别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蒙古摔跤在历史上有记载大约是在十三世纪。摔跤手在蒙古语中被称做“布赫沁”,一般身材健壮魁梧的小伙子比较多,有时也会有女摔跤手以及小摔跤手的比赛举行。每个摔跤手穿上蒙古族传统的摔跤服“卓铎格”,头上缠着红、蓝、黄三色头巾,脖子上挂着五彩飘带。“卓铎格”的特点就在于,上场以后,无论比赛中双方动作如何激烈,抓、勾、绊的技巧如何高明,一般都不会伤及人身或者是扯烂衣服。比赛开始前,先唱起嘹亮雄浑的摔跤歌,为即将出战的勇士鼓劲加油,随着歌声出场的摔跤手们,模仿着雄鹰的动作,张开双臂上下摆动,跳着象征威武胜利的鹰舞跃入场内。比赛中,双方都会竭尽全力使对手失去平衡,直至对手筋疲力尽再将其摔倒。不许抱腿是蒙古族摔跤的最大特色。《宦海沉浮录》记载:“布裤者,专诸角力,胜败以仆地为定。”摔跤选手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者为负。蒙古族摔跤,不分等级,采取依次淘汰的方法,一跤定胜负,最后决出布盔(冠军)、二布盔(亚军)等名次,并分别授予荣誉称号和奖品。

赛马也是一项很吸引人的活动。蒙古高原盛产著名的蒙古马,蒙古族号称是马背上的民族,对马有着特殊的感情,也十分佩服马术高超的人。赛马比赛实际上比的是人与马之间的配合和默契,不仅需要在平日里把赛马驯得十分熟练、十分得心应手。而且还要有娴熟的骑术以及顽强勇猛的精神。一般比赛分为快马赛、走马赛和颠马赛。快马赛主要比马的速度,一般为直线赛跑,先到终点的就是胜利者。走马赛主要是比赛马的步伐的稳健与轻快,参加走马赛的马,必须受过特殊训练,四脚不能同时离地,只能走得快,不能跑得快。颠马赛是蒙古族特有的马上竞技表演项目。快马赛时,骑手们身着比赛服,穿上马靴,英姿飒爽的骑在高高的马背上。发令枪响,数十匹马如同离弦的箭向前飞奔。你追我赶激烈竞争。当第一匹马冲到终点,冠军最后诞生时,人们立刻唱起优美的赞歌,歌颂勇敢的骑手和强壮的赛马胜利凯旋。

射箭是蒙古族传统的“好汉三艺”中的又一项目,也是那达慕大会最早的活动内容之一。狩猎和游牧的需要以及抵抗外敌侵略和野兽袭击畜群的要求决定了蒙古族人民必须具备娴熟的拉弓射箭的技术,长期的训练和日积月累的经验使得蒙古族人民越来越喜爱和擅长射箭。一般来说,蒙古族射箭比赛设置静射、骑射、远射三种,有25步、50步、100步之分。静射时,射手站立不动,待裁判发令后,放箭射向箭靶,优者为胜;骑射时,射手骑马上场,在马的奔跑运动中发箭射靶,优者为胜。参加比赛者不分男女老少,可以自备马匹和弓箭,自由选择弓箭的样式,而且弓的拉力以及箭的长度和重量等也不设限制。比赛的规则是三轮九箭,也就是每人每轮只能射三支箭,以中靶箭数的多少定胜负,决出前三名。

那达慕在草原上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一直深受蒙古族人民的喜爱。1992年那达慕大会被国家旅游局列为中国友好观光年项目,向世界展示草原风光和民俗风情的魅力。发展到今天,那达慕已经不仅仅是蒙古族人民全民健身和群众娱乐的重要活动,还增添了很多新的内容。在节日期间,人们盛装而来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同时也进行经济贸易,促进物资交流。那达慕已经成为促进草原文体和经济交流的平台。

抽陀螺

抽陀螺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一种竞技游戏。陀螺,也称陀罗,是一种上大下小的圆锥体玩具,锥端常加铁钉或钢珠以增强稳定性,减小摩擦,锥体周围常装饰几圈环形色彩,增强观感。有陶制、木制、竹制、石制多种,以木制居多。另外制作一个抽陀螺的鞭子,用约二尺长的一小木棍,在一端系上一根麻绳或细皮条、布条。玩时先将鞭绳在陀螺上紧绕几圈,然后撤鞭带动陀螺,使陀螺锥端落地旋转,当陀螺乏力减速时再继续用鞭子抽打,使之不停地旋转,时间越长越好。另有鸣声陀螺和菱形陀螺,以竹木制成中空圆筒,中间贯以旋轴。圆筒体开有狭长裂口,转动时因气流作用而能发声。菱形陀螺为两头小,中间大,以绳绕螺身。玩时将螺掷地,顺势抽绳,使螺旋转。如果是竞技,就有多种规则:或者比赛初次发动陀螺的技巧;或者比赛持续抽打技巧,都以旋转时间长短决出胜负。

抽陀螺的游戏充满童趣,有益身心健康。看似简单,实际上在制作、抽打技巧、场地等方面颇多讲究。首先,陀螺要大小适中,太大会笨重、费力,太小易转飞、不稳;若是木制的,还要木质坚硬才经得起抽打;其次,鞭子的粗细长短要适中,鞭粗了陀螺会被打飞,也抽不出那种清脆悦耳的鞭声;鞭细了无力,也易抽断;鞭太短,缠在陀螺上的圈数少了,发陀螺时会显得动力不足;鞭也不能太长,否则难以控制抽打的力度,最佳长度是能把陀螺缠上三四圈。再者,抽打技巧方面,发动时要平稳迅捷,持续抽打时的力度、速度、节奏也要恰到好处,对人的神经协调性、判断准确性以及力量都有较高要求。另外,抽陀螺对场地的要求也较高。场地要宽敞,场地小了玩不开,相互之间有干扰,弄不好你抽到我,我抽到你;地面要平整,坑坑洼洼的地面陀螺玩不转,或转不长久。农村的堂屋与禾场是理想的场所,现代都市的休闲广场亦是展示玩技的大舞台。现在市面上做的陀螺十分考究,有的装有彩灯,旋转时多彩的灯光照在地面上,随着陀螺旋转的角度和速度,在地面上画出一圈圈一层层的彩色光线,增添了许多游戏乐趣。玩陀螺时跟别人比陀螺的漂亮与否是次要的,比陀螺旋转的时间的长短才是根本。

陀螺虽是小小玩具,历史却十分悠久。1926年,在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中曾出土一个陶制的小陀螺,距今有四五千年。宋朝时嫔妃宫女中出现了一种贵族游戏,名字叫做“千千”。它是一个长约三公分的针形物体,放在象牙制的圆盘中,用手撑着旋转,比赛谁转得最久,谁就是赢家,这算是手旋陀螺阶段。现在也有用橡果制作的手旋陀螺,用笔直的一根短细棍扎入橡果盖中心,玩时用大拇指食指捏住棍头,快速一捻,落在桌面或平整的地面,看谁旋转得最平稳、时间最长。明朝刘侗的《帝京景物略》记载有童谣:“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死,踢毽子。”可见那时陀螺已成为儿童常见的玩具。陀螺还有许多俗名,如“地黄牛”、“老牛”、“牛牛儿”、“菱角”、“贱骨头”(因陀螺抽打得越狠旋得越快,故名)等。上世纪四十年代,老北京的孩子还把抽陀螺叫做“抽汉奸”,因那时日本人侵占了北京城,不少汉奸为虎作伥,他们跟日本鬼子一样招人恨,老百姓就借抽陀螺出气儿,一边抽一边说:“抽汉奸,打汉奸,打败日本,打汉奸。”“抽汉奸,打汉奸,棒子面涨一千。”

荡秋千

荡秋千是一项非常有趣的娱乐活动,尤其深受女子和儿童的喜爱。每到春天,阳光明媚的公园中、院子里、空地上常常会看到人们在秋千架上翻飞的身影。很多地方还会举办趣味盎然的荡秋千比赛。

细究秋千的起源,大约可以上溯到久远的上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的需要,常常必须上树采摘野果或躲避野兽。在攀缘和奔跑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抓住粗壮的藤条,依靠其柔韧性和摇荡摆动的幅度,攀上树干或者跨越沟涧,这荡秋千是秋千最原始的雏形。春秋时期在我国北方就产生了将绳索悬挂于木架、下拴踏板的秋千了。

一般来说,荡秋千分单人荡、双人荡、立荡、坐荡等,是古代女子最喜爱的游乐活动之一。苏轼的《蝶恋花》写到:“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声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春节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袨服坐立其上,推引之,名‘秋千’。”可见荡秋千也是节日里的游艺活动之一。唐宋时期,秋千成为专供妇女玩耍的游戏,以练习她们的轻捷、灵敏和矫健。《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笑以为宴乐。帝呼之为半仙之戏。”清明节也有荡秋千的习俗,元明清时期,定清明节为秋千节,在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作为一项女子难得参加的户外活动,在春天温暖的阳光里荡秋千可以使人心旷神怡,还可以锻炼身体、练习胆量和磨练意志,是一种有益的民间体育游艺活动。有些地方还认为,荡秋千能祛除疾病。这些也许就是荡秋千能世代相传、经久不衰的原因。

同类推荐
  • 茶文化与茶艺

    茶文化与茶艺

    本书共分为基础知识、现代茶文化、技能训练三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茶叶知识、茶艺编创、茶席设计、茶文化的发展、丰富多彩的茶艺活动、茶叶的识别与储藏等。
  • 军事思想(上)

    军事思想(上)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壮文论集

    壮文论集

    这些学术论文绝大部分都是公开发表过的,根据形势的变化,对其中个别地方做了一些修改、订正和补充,但不作重大改动。限于时间和个人的条件,还有若干领域自己来不及研究,例如,壮族和国内及国外民族发展民族文字的情况对比,壮文和其他民族文字的对比,都只好暂付阙如。壮文本身的完善问题、借词问题、壮汉翻译规范问题,也未能予以展开。本论文集只着重围绕推行问题进行探讨,以便给政府部门、推行单位、研究专家和广大群众提供参考。
  •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3册)(选题报告1)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3册)(选题报告1)

    美文是文学中的一枝奇葩,是在纸上跳跃的心灵文字。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美文,不仅能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更能够在精神上获得启迪和昭示。作家以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对人生的感悟创作了无数优秀的美文经典,在人类灿烂的文明史上描绘了一幅幅耀眼夺目的篇章,是人类永恒的印迹。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节俗文化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节俗文化

    本书以大量图片,多角度地向读者展现了中国节日文化的特点,举凡生产活动、衣食住行、人生礼仪、文化娱乐等,让读者在走进中国节日的同时,了解到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最强渣男

    最强渣男

    渣男摇身一变,成为世界顶级的杀手之王,谁敢挑战他的底线,结果只有一个字,成为一堆渣,谁敢触碰他的逆鳞,结果只有两个字,死无葬身之地。本书告诉大家,渣男无处不在,只要你能学会书中猪脚的万分之一,你将所向披靡,无坚不摧。任务简报:下一个目标,锁定岛国某地,把苍老师带回家,干嘛,陪我一起看爱情动作片!
  • 西荒之杀破狼

    西荒之杀破狼

    七煞为搅乱世界之贼破军为纵横天下之将贪狼为奸险诡诈之士此三星一旦聚合天下必将易主无可逆转!夜雨手持长枪,以“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天下”为从军信念,崛起于神秘的西荒村,带领村民冲破樊笼。为了自己的坚持,为了寻找西荒的往日荣光,一次又一次的征战沙场,建立属于自己的王国。
  • 仙葩

    仙葩

    人生起伏,潮涨潮落,凡人如是,修仙之人亦不可避免……
  • 灵动笔记

    灵动笔记

    我是某档网络灵异节目的工作人员。大部分的灵异节目,会为了节目效果夸大或故意制造恐怖气氛。而所针对的收视人群,基本上也只是单纯为了娱乐或寻找刺激,只有小部分人会对此坚信不疑。那么对于我们亲身经历节目制作的工作人员来说,事实究竟是如何的?下面我就来讲述一下这几年进入这个行业后所遇到的经历。
  • 梦醒时终白头

    梦醒时终白头

    白发苍苍的老人,静静地躺在床上,似乎完全不理会外界的干扰,而梦里的他还是从前那个少年......
  • 绝恋烙

    绝恋烙

    她们,千金双胞胎小姐,五岁时,姐姐的一句谎言,她们,离开了家,成为黑道,跆拳道,柔术,枪法,无不精通。十二年后,她们的父母找到她们,送进全球最好的学院,开始了学习之路,中间,会怎样?
  • exo异能狼仔畜养成

    exo异能狼仔畜养成

    话说这篇文章雷点忒多,怕雷这出门右拐。人物很多,怕乱的出门左拐。EXO的十二位成员的异能是根据他们在第一张专辑《MAMA》里的异能出现的,如果对他们的异能不是很了解的,请自行查阅百度,完了以后大家可以自由评论。我需要你们的指点。这里叶子,欢迎勾搭~
  • 逃爱俏娘子

    逃爱俏娘子

    九月初九亥时出生的人注定天生反骨,背叛身边亲近的人,这便是她的命运。直到遇见了他,那个让人如同在温暖的春风里的男子。她以为可以得到幸福,可是命运之轮把他带上一条凶险的道路。为了救他,她只有继续背叛下去。难道命运真的是不可逆转的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雪野皑皑

    雪野皑皑

    武林江湖,山上仙家,朝廷文坛,荒野隐士。在上之人看破一切,又想要掌管一切,在下之人世间万物,皆可论为棋局弃子。这天下,不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