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63600000005

第5章 蜥臀目恐龙(4)

其中,1991年发现的“大艾尔”标本,是最着名的异特龙化石之一。“大艾尔”是个比较完整的天然状态标本,由卡比·希伯所率领的瑞士团队发现于怀俄明州的比格霍恩县。

后来,发现“大艾尔”的瑞士团队在同一地点又发现了另一异特龙化石,并取名为“大艾尔2号”。

异特龙之谜

智商之谜

通过研究恐龙骨骼化石发现,许多身体庞大的恐龙,它们并不是非常的聪明。例如,马门溪龙的体重40000千克至50000千克,可是它的大脑却只有500千克重。最具代表性的是剑龙,它的体型比现在的大象还要大,可它的脑子却只有核桃般大小。

然而,异特龙的身躯虽然也是那么庞大,但它的大脑却比较发达。据专家判断,异特龙可能是侏罗纪时期智商最高的大型肉食恐龙,这为它们的群居生活提供了有利条件。

恐爪龙

恐爪龙档案

恐爪龙的头部

头颅骨比较大,眶前孔也非常大,眼睛长在头颅骨的两侧。令人不解的是,它的口鼻部却较狭窄,而颧骨又较宽,使头部整体看起来呈立体状,并且坚固结实。

恐爪龙的上下颌比较强壮,牙齿呈刀刃形,大约有50多颗。上腭部呈拱形。

恐爪龙的身躯

体型中等,身长3.4米,臀部高0.87米,体重可达50千克。

它的全身都附有利器,杀伤力非常强大。尾巴有长骨突和肌腱连接着,使尾巴显得硬挺,并且能够灵活运动,能使身体保持平衡,更能够提供快速转弯能力。

恐爪龙的四肢

恐爪龙的前肢较长,后肢比较粗壮有力,可能以后肢行走。前肢上长有3指,并且每指上都长有向内弯曲的利爪,能够灵活运动,比较适合抓握食物。后肢长有4趾,第三根和第四根趾头着地,能够支撑全身的重量。

恐爪龙研究

恐爪龙的生活方式

恐爪龙生存于白垩纪早期的北美洲地区。主要生活在沼泽以及河湖边生长茂盛的树林里。它被认为是最不寻常的掠食者。那非常尖锐的爪子,表明它是一种凶残的肉食性恐龙。

相对于大型肉食恐龙而言,它的体重比较轻,所以它们会以自己的“恐怖之爪”集体猎杀动物,并且共同分享食物。

在美国的蒙大拿州的耶鲁采石场,曾发现过4个恐爪龙的成年个体与一个幼年个体,以及众多的牙齿。由于在同一位点发现大量恐爪龙的骨骼,并且在腱龙的附近发现恐爪龙的牙齿,所以,生物学家估计恐爪龙是猎食腱龙的,更以此推断恐爪龙是成群生活及猎食的。

恐爪龙集体猎食的第二个证据是位于奥克拉荷马州的鹿角组的采石场。该地发现6个腱龙的部分骨骸,体型不一,附近另有一个恐龙的部分骨骸与众多牙齿。一个腱龙的肱骨上有齿痕,据考证是恐爪龙所留下。

恐爪龙的近亲

迅掠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是种小型的肉食性恐龙。它的身上也生有多样利器,捕杀本领与恐爪龙非常相似。

迅掠龙的头部比较大,口中长有锯齿状的牙齿。它们通常以后肢的第一趾和第二趾着地,而第三趾上长着利爪,如同镰刀状,这是最具威胁力的武器。

1971年,在我国挖掘出一具完整的迅掠龙骨架,分析研究化石发现,它在一场战斗中死去。在敌害的头颅中还保留着它的前肢,同时,在敌害的肚子里,发现了镰刀状的爪子,说明当时它的镰刀状的爪子已经划破了敌害的肚子。

恐爪龙的化石

1931年,由美国古生物学家巴纳姆·布朗所带领的队伍在蒙大拿州南部发现了恐爪龙的第一副化石。此外,马里兰州大西洋沿岸平原地带的波多马克组也发现了一些可能属于恐爪龙的牙齿。

巴纳姆·布朗当时主要是想发掘并处理腱龙的遗骸,但在他交给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报告中,指出发现了一小型的肉食性恐龙,发现位置接近腱龙化石,但因陷在石灰岩而难以做清洁处理。他没有完成最后的甄别工作。

直至30年后,美国古生物学家约翰·奥斯特伦姆率领一个耶鲁大学自然史博物馆的挖掘团队,又发现了超过1000个骨头,才完成恐爪龙标本制作。虽然只限于完整的左足部和部分的右足部,但却可以确定是属于同一个体的恐爪龙。

恐爪龙之谜

恐怖之爪之谜

恐爪龙的“恐怖之爪”长在它后肢掌上的第二趾上,长约0.12米,就像一把镰刀一样,能够自由活动,恐爪龙以此为猎食工具。

它的这个利爪连接韧带可以调整角度,使它在进行攻击时,能将趾头以最大的弧度向下或向前戳向猎物,从而割破猎物肚子。而恐爪龙在行走或奔跑过程中,它的镰刀爪就会收缩起来,这样就可以避免爪子因不断摩擦地面而受到伤害。

恐爪龙有自己的捕食技巧,它会跳跃起来攻击猎物,用前肢抓住猎物,其中一只脚着地,以平衡身体;另一只脚则举起镰刀般的爪子踢向猎物,在猎物身上留下血口进而食之内脏,而它的尾巴在它扑向猎物时,会通过左右摇摆来平衡身体的剧烈活动。

重爪龙

重爪龙档案

重爪龙的头部

头部较长也较扁,类似于鳄鱼的头部,并且它的头颅骨成一锐角形状。重爪龙的颈部较长,但不像其他兽脚类的颈部那样呈S形状,肩膀非常有力。

重爪龙的颌部细窄,上下颌中长有锯齿状的牙齿,差不多100颗。其中,下颚骨上有60多颗牙齿,上颚骨有30多颗较大的牙齿。其口鼻部狭窄,并且较长。

重爪龙的身躯

重爪龙的身躯庞大,长约8米至10米,高约3.6米,体重达2000千克。前肢强壮,并长有3指,其中拇指特别粗大,拇指上长有镰刀状的钩爪,大约0.3米长,可以钩起食物,它的名称也由此而来。

重爪龙研究

重爪龙的生活方式

重爪龙生存于白垩纪早期的欧洲地区,是一种兽脚类恐龙。重爪龙的意思是“沉重的爪子”,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重爪龙的拇指上长着像钩子一样的爪子。

重爪龙可能以鱼类为食,因为在它的胸膛发现了大型鱼类的鳞片化石。另外,重爪龙长而窄的口鼻部、锯齿状的牙齿、镰刀状的钩爪等身体特征,也足以证明它非常适合捕鱼为食。

可能生活在河边,并且用它那可怕的利爪捕食鱼类,每当捕到鱼后,就会用嘴咬住,带到岸上慢慢进食,这与在北美洲河流捉鱼吃的大灰熊相似。

重爪龙的化石

1983年1月,业余的化石探索者威廉·沃克在英国萨里近多尔金地区的一个泥土坑发现了一个巨型的爪,并且非常完整。大爪的尖端如短剑般锐利。当时人们称它为“超级巨爪”,因为以前发现的恐龙爪都没有这么大。

1986年,伦敦自然史博物馆的安吉利·米尔那和阿兰·加鲁阁把这种新恐龙命名为沃氏重爪龙,主要是为了纪念发掘者沃克。

重爪龙之谜

巨爪之谜

重爪龙的巨爪是1983年发现的,侧弧线长达0.31米,是迄今发现最大的爪子。如果加上角质外层,估计应该有0.35米长。那尖锐并且弯曲的大爪像今天钓鱼用的大鱼钩,可以把比较重的鱼钩出水面。

由此可以看出,重爪龙应是以捕鱼为生,并且还是一个捕鱼高手。此外,重爪龙的巨爪也可以用来抓取两栖动物,并且能够轻而易举地抓到所需的食物。

双脊龙

双脊龙档案

双脊龙的头部

头部不太大,颈部粗短。它的嘴长而狭窄,非常柔软,口中长有锐利的牙齿,这样就能从那些石细缝中寻找蜥蜴或其他小型动物等食物。

由于口中长满利齿,双脊龙也可以捕杀比它大的食草恐龙。但是,有的科学家不认为它的牙齿具有这种功能,而认为它主要以恐龙的死尸为食。

双脊龙的身躯

体型中等,长约6米,站立时头部高约2.4米,体重达500千克。可以说是一种体型修长的大型恐龙。

它的前肢比较短小,后肢比较健壮,奔跑起来非常迅速。

双脊龙的体型没有后来的肉食性恐龙大,这样它的身体给快速奔跑创造了有利条件。

双脊龙的骨骼

有着细长的骨架,并且头部有两块平行的骨突,在第一排牙齿后面有一个凹口,类似于鳄鱼。这个凹口只是连接在前颌骨及颚骨之间。这种构造引起了早期的假说,认为双脊龙是吃腐尸的,因前排牙齿不足以杀死及担起猎物。其他腔骨龙超科亦有相似的凹口。另外,它的头骨上的眼眶比较大。

上颌骨比较宽大,下颌骨显得狭窄。上下颌都长满锐利的牙齿,上颌的牙齿长,而下颌的牙齿比较短。双脊龙与腔骨龙的上颌部都有转折区间,前后齿列间也都有缺口。

科学家们认为这两种恐龙有密切的亲缘关系,但双脊龙的体型较大,而且生存于早侏罗纪,晚于腔骨龙约数百万年。

双脊龙的后肢上的耻骨较长,后肢上也长有3趾,趾尖还长有利爪。

双脊龙研究

双脊龙的生活形态

双脊龙生存于侏罗纪早期北美洲的美国,以及中国等地,是一种肉食性恐龙。

与其他恐龙不同的是,它的后肢比较发达,后肢掌部长有锐利的爪子,能够快速追逐猎物。当它追至猎物以后,就用前脚趾上的利爪牢牢抓住,并用它的利牙撕咬,直至将大块肉撕下来整个吞下。

双脊龙的骨骼发现

1943年夏天,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西部,古生物学家维尔森发现了双脊龙的第一具骨骼化石。当时被认为是斑龙的骨骼。

1970年,维尔森重回发现处,这次有了新的发现,化石上有着明显的两个头冠,他将此命名为双脊龙。

1987年,古生物学家在我国云南省发现了双脊龙的化石,并于1993命名。

中国双脊龙

我国的双脊龙现在有三个物种,分别是月面谷双脊龙、奇特双脊龙及中国双脊龙。其中的中国双脊龙并不肯定是否属于此属,由于它的颧骨前端并未接触眶前孔边缘,并且它的颚骨牙齿是完全在眼眶前面及在泪骨前结尾,因此是较接近南极洲的冰脊龙。这个物种是于1987年在我国的云南省与原蜥脚下目的云南龙一同被发现,并于1993年由昆明市博物馆考古研究部研究员胡绍锦描述及命名。

中国双脊龙的面貌与发掘于北美洲、亚利桑那州北方的双脊龙极为神似。它的体长大约有5.6米,头颅保存得非常好,同样具有顶部耸起的两个高脊。

双脊龙之谜

双冠之谜

双脊龙头顶上长有两片大大的骨冠,它因此而得名。这两片大大的骨冠,既圆又薄,呈平行状态。开始有古生物学家认为,它的头冠是雄性双脊龙用来争夺地位的工具。

后经研究发现,双脊龙的头冠非常脆弱,很容易折断,不可能用于战斗。于是,又有古生物学家认为,它的头冠主要是用来吸引异性的工具。头冠大的双脊龙可能在群居中占有较大的地盘,并拥有和更多雌性恐龙交配的特权。

那么,究竟这双冠的作用是什么呢?学界至今都还没有形成定论。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无论哪一种说法,都和双脊龙的异性有关。

食肉之谜

双脊龙的身体不算庞大,但口中长满利齿,能够飞速地追逐草食性恐龙。比如全力冲刺追逐小型和稍具防御能力的鸟脚类恐龙,或者体型较大、较为笨重的蜥脚类恐龙,如大锥龙等。在追到猎物后,会用长牙咬并同时挥舞脚趾和手指上的利爪去抓紧食物。

但是,也有些科学家怀疑它的牙齿功能,说它只是一种食腐肉的恐龙。

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云南省晋宁县发掘到两具恐龙骨骼,从形体上看,是双脊龙和云南龙的骨骼纠缠在一起。专家分析,这很有可能是两个家伙在争斗中双双阵亡,同时被完整的埋藏保存在一起的。

但也有专家认为,双脊龙是在食已死的恐龙的腐肉时,被突然而至的灾害埋在了一起。专家从化石中发现,在双脊龙的上颚介于前颔骨和颔骨之间接合处有深深的沟槽。前颔骨或许具有窄的钩状喙,用来咀嚼食物。

人们推测,它的觅食方式就像是喜马拉雅山的秃鹰,而它的这种结构,适应于吃那些大型原蜥脚类的死尸。

因为双脊龙装备有一个窄而钩状的前喙,用来撕裂皮肤和胸前的皮肤。而羽冠状的头脊,有时呈扇状,则可以撑开内脏胸前的皮肤,便于食用。

腕龙

腕龙档案

腕龙的头部

腕龙与其他恐龙有着区别,长着非常小的脑袋,显得不是那么聪明,头颅骨有着非常密的小孔,主要是帮助减轻头部重量。它有长长的脖子,能够吃到树梢处的嫩叶。

口部较长,但却显得低矮,颌部结实并且厚重,牙齿呈竹片状,有利于咬碎植物。它的鼻子长在头顶上。恐龙化石上头顶上的丘状突起部位,就是它的鼻子。

腕龙的身躯

身躯庞大,体长24米,重达80000千克,相当于5头非洲大象的体重,可以看出它的身体过于笨重。

腕龙主要依靠粗壮的四肢来支撑身体,肩膀离地大约5.9米,而头抬高时,离地面大约有12米,相当于4层楼的高度。由于它的前腿比后腿长,使得肩部高耸,而臀部很低,看上去身体向后倾斜,这与长颈鹿很相像。

腕龙的四肢

主要以四肢行走。前肢比较长,一个成年人的高度也只能够到它的膝盖。后肢短粗,每只脚有5个脚趾,前脚的第一趾及后脚的前三趾,都长有锐利的爪子。

腕龙研究

腕龙的生活方式

腕龙是一种巨大的草食性恐龙,生存于侏罗纪晚期北美的美国和欧洲的葡萄牙地区。

它们喜欢集体生活,并且经常成群结队而行。别看它们个子大,胆子却非常小,食肉恐龙一来,它们就纷纷跑进水里躲藏起来了。这些恐龙都是吃植物的,由于身体太重都是四足支撑。尽管这样,行动依旧不便,只好在有水的地方活动,靠水的浮力来减轻一些体重,同时也躲避食肉恐龙的袭击。平时,只有产蛋、转移湖泊时才到岸上来。

同类推荐
  • 倒霉蛋阿歪——女生都是小气鬼

    倒霉蛋阿歪——女生都是小气鬼

    《倒霉蛋阿歪》系列丛书围绕主人公阿歪展开情节,分别讲述了阿歪在学校、家庭中遭遇到的种种事情,突出反映了小学校园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有趣情境,以及家庭生活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处艺术,反映了现代小学生群体活泼灵动的生活面貌及可爱无矫饰的个性特征。故事幽默搞笑,其中不乏关于善良、友谊、家庭教育、学习、成长等启示。
  • 奇妙的宇宙发现

    奇妙的宇宙发现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未解之谜”。
  • 兽王·恶魔之土

    兽王·恶魔之土

    倒霉的墨菲特因为被困在虫巢中,只能向兰虎立下誓言,以获得兰虎的救援。当他恢复健康后,为履行誓言而带着兰虎前往一颗充满恶魔的巨大星球,寻找传说中的生生之土。生生之土又名恶魔之土,诅咒之土。这种土壤一小点就蕴含着大量纯粹的土系能量,是炼制守护碑的绝佳材料,因此兰虎毫不犹豫地与墨菲特一起穿越空间,来到了这个主人是恶魔的星球……这颗星球到处是火焰、高温和熔浆,这里的生物大多性格凶悍,战争对它们而言就像是家常便饭一样,随时发生。穿越空间来到这里的兰虎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伪装成恶魔,加入了一个恶魔首领的军队……
  • 留住故事系列:罪与罚的故事

    留住故事系列:罪与罚的故事

    《罪与罚》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受欢迎的作品,似乎没有人会不知道它的大名。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聪明高傲的年轻人在犯下重罪后漫长而深刻的道德挣扎。如陀氏的其他作品一样,这个故事在令人窒息的气氛中旁骛丛杂地展开,并在绝望的最深处陡然绽放出纯洁的希望之花。如果你以为这个故事太过复杂、太过沉闷,请听听改写者亚伯拉罕·B.约书亚自己的亲身体验——当他给自己的两个不过十岁的小孙子朗读这个复杂而包罗万象的故事时,他们听得那么投入、那么聚精会神;如果故事里那个渴望赎罪并获得拯救的年轻人没有在他们心中激起同情,又怎么会发生这样的奇迹呢?
  • 珍珠泪

    珍珠泪

    小女巫佳米在10岁成巫礼前被一向疼爱她的女王赶出巫国,来到人间。女王告诉她,要重回巫国,必须在人间找到一颗红褐色珍珠。佳米在人间认识了许多好朋友,然而一场来自妖界的阴谋也渐渐在人间实施。女巫洛可来到人间帮助人类,和妖王展开了一系列斗争,并揭开了佳米的身世之谜。而佳米的好朋友宋妍和王子幕,一样有着特殊的身世。在和妖王的斗争中,正义最终战胜邪恶,和平的阳光普照大地。佳米对人间产生了深深的依恋,她再也不舍得离开人间,可是她却肩负巫国的使命……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讲给中学生的课外知识——聊·战争史话

    讲给中学生的课外知识——聊·战争史话

    一本很好的军史类丛书,资料翔实,文笔出色,选取角度也很吸引人。其中的文章,由于编者出色的军事功底,专业名词,史实地点等翻译得非常准确,避免了很多的错误。由于立场较为中立,很多以前在主流杂志被歪曲的内容也得到了纠正。
  • 安徒生童话2

    安徒生童话2

    包括了安徒生创作的全部童话作品,从中可以了解安徒生童话的全貌,感受其间的无穷魅力。其中著名形象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上当受骗想新衣服的皇帝栩栩如生,故事生动有趣,想象奇特丰富。阅读这些作品,可以品味到真、善、美的巨大魅力,受到启迪和感染。本书图文并茂、全面厚实,是世界儿童文学的经典,同时又是阅读和收藏的优秀版本。
  • 缘来缘去终有缘

    缘来缘去终有缘

    缘来了,挡不住;缘去了,有归处。缘来缘去,无非一个“情”字,了然自知,无关风雅;心念沉淀,无关其他。
  • 复兴大帝

    复兴大帝

    统一是文明复兴的大势,顺势者昌,逆势者亡!穿越不是为了无敌天下,不是为了满足自己金钱美女权力地位的各种低级趣味,更不是为了所谓的走向人生巅峰,实现自我价值实现的最高满足,这些都只是表像。我,真正的心愿是想复兴一个伟大的,曾经在历史的星河之中璀璨而绚丽的文明。只是想唤醒那些遗忘了自己文明骄傲的迷途羔羊,我只是想让那失落的文明之光,重新照亮每一个人的夜空。很遗憾,世人只看见了我的表象,却不懂我的真正心愿。-----《我的奋斗---复兴大帝王阳明自传序》
  • 神秘武将抽奖系统

    神秘武将抽奖系统

    “嘀——恭喜您,抽中普通文将【比干】一名!” “嘀——恭喜您,抽中赤兔5元兑换券一张!” “嘀——恭喜您,抽中精品武将【后羿】一名!” “嘀——恭喜您,抽中锦囊〔雨女无瓜〕一件!效果:可使任一目标无法发声十分钟。” “嘀——恭喜您,抽中史诗美女【妲己】一名!”“嘀——恭喜您,抽中5弹巢左轮一把!” “嘀——恭喜您,抽中神兵【青龙偃月刀】一把!!”
  • 千瓣冰莲

    千瓣冰莲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恋情,本该长长久久,却因为一场真相未明的大战,让两人来不及去相爱一生一世,来不及去约定生生世世,甚至来不及再去看彼此最后一眼。一颗凤凰蛋,留住了她差点散去的仙灵,却留不住他们往昔的记忆。一切从新开始,命运的车轮终将会驶向何方。凤族少主方珏与冰莲族少主凌绵绵是否能再次携手。这些都要从故事的开头说起。
  • 商人物语

    商人物语

    他们低调但高傲,他们谦和但不择手断,他们奸诈但锄强扶弱,他们玩物人生但也会遵循市场和谐,他们就是游戏商人!
  • 断剑与海

    断剑与海

    “如果有人欺负你,你可以用铲子砸烂他的脸。”“可是哥哥…我是女生啊。”“那你可以用粉色的铲子。”
  • 蝶妖之泪之冰地的舞者

    蝶妖之泪之冰地的舞者

    在急寒的冰地上,有一座用冰砖建成的坟墓,传说,每年的月圆之夜,都回出现一个长着蝴蝶翅膀的女人在那翩翩起舞,有人说,那是蝶妖在祭奠她的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