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63600000006

第6章 蜥臀目恐龙(5)

据估计,腕龙一天要吃掉1500千克植物,相当于现在大象10天的食量,由此可见它的食量非常大。而且,它在吃东西时,也从来不咀嚼,直接将食物整块吞下即可。待某一地区的食物不足时,它们就会集体迁徙寻找新的生存地。

产蛋与育子

腕龙在产恐龙蛋时从来不做窝,它喜欢一边走路一边产蛋,这样它产的恐龙蛋就形成了一条线。另外,腕龙不是一个好的母亲,恐龙蛋出幼龙后,它从来也不去照看哺育。

腕龙之谜

两个脑袋之谜

腕龙是地球上出现过的最大也是最重的恐龙之一。它前肢巨大,脖子酷似长颈鹿的脖子。它是当前有完整骨架的恐龙里个子最高的一个。现代人的头顶只能够到这种庞然大物的膝盖。

令人奇怪的是拥有巨大的身躯、很长的脖子的腕龙,却长着一个很小的脑袋。

我们知道,头脑是指挥身体行动的“司令部”,脑量很少的话是不能协调身体运动的。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腕龙的中枢神经系统在腰部变大、膨胀,形成一个神经节,替大脑分管内脏和四肢的运动。也就是说,有一个巨大、强健的心脏不断将血液从腕龙的颈部输入它的小脑。也有人认为,它也许有好几个心脏来将血液输遍它庞大的身体。这就是专家们所称的腕龙有“第二大脑”和“恐龙有两个脑袋”的来历。

偏食树叶之谜

研究表明,腕龙是草食性恐龙,它的主要食物是树叶。也许人们有个疑问,既是食草,为何又专吃树叶呢?这要从它的身体结构说起。

腕龙的肩膀离地有5米多,当它的头抬起举高时,离地面则有10多米,这样就只能觅食高树梢的枝叶对它才有利。但也有科学家认为它不会让脑袋抬举太久,因为那将会使血液很难输送上去,所以,也不排除会低头吃其他植物的可能。

梁龙

梁龙档案

梁龙的头部

脑袋纤细小巧,脖子细长,约7.5米,脸部比较狭长。鼻孔显得很特别,长在头顶上。

牙齿都非常小,嘴前部的牙齿有些扁平,可以更好地切断枝叶。但嘴部两侧及后部无牙齿,因而它只能吃些柔嫩多汁的植物。它进食时从来不咀嚼,而是直接将食物囫囵吞下去。

梁龙的身躯

全长27米,是恐龙世界中的体长冠军。由于背部骨骼较轻,使得它的身躯瘦小,只有10000千克重。

四肢粗壮,其前肢比较短粗,后肢比较粗长,所以它的臀部比较高;每只脚上有5个脚趾,其中的一个脚趾长着巨大而弯曲的爪子。

尾巴长约13.4米,像一条长长的鞭子,并且能够弯曲。不仅可以作为武器抵御敌害,也可以赶走小动物。当梁龙用后腿站立时,它的尾巴可以支持身体的重量,这样就方便用巨大的前肢来自卫。

梁龙研究

梁龙的骨架

从其纤细、小巧的脑袋到其巨大无比的尾巴顶梢,梁龙的身体由中轴骨骼连接着,这就是我们熟知的脊椎骨。

脖子比较长,大约由16块脊椎骨组成。胸部和背部相对较少,只有11块。在尾部却有大约70块尾椎骨,其尾部中段的尾椎骨能够着地,并能轻松地支撑起身体。

梁龙的生活方式

梁龙是侏罗纪晚期中的一种恐龙,统治北美洲达1000多万年。有些古生物学家曾经指出,它生活在湖泊中,依靠水的浮力来支撑身体,长长的颈部有利于将鼻孔伸出水面呼吸。

后来,古生物学家研究化石后证明梁龙在陆地上生活,以高大树木顶端的嫩叶为食,因为它的颈能够抬到离地10多米高。由于梁龙要进食大量的食物,又没有用来咀嚼食物的牙齿,所以它会吞食卵石以帮助消化。当它把某一区域的食物吃完后,就会迁徙到植物生长茂盛的地区。

梁龙的近亲

地震龙是恐龙中超大恐龙的代表龙,生存于侏罗纪晚期。在1991年发现了第一只地震龙化石。

头部非常小,嘴部比较短,嘴的前部长有牙齿,牙齿扁平,后部无牙齿。头顶上方有着开口向上的鼻孔。脖子比较长,能够伸到较远的地方,并且能抬得很高。

体长40米,体重达10万千克。前肢比较短,后肢比较长。平时以四肢行走,并且走得非常慢。地震龙是植食性恐龙,在进食时,从来不咀嚼,而是将树叶整个吞下去。

安琪龙也是梁龙的近亲,它是三叠纪晚期出现的原蜥脚类恐龙,是地球上首批小型植食性恐龙中的一类。

梁龙之谜

长颈之谜

梁龙跟大部分的蜥脚类恐龙一样有长长的颈,那么,它的长颈有什么用途呢?有专家认为,梁龙在湖中生活,以水的浮力来支撑沉重的身体,长颈则是用来令鼻子可以伸出水面呼吸。但由于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梁龙长时间在水中生活,所以这个理论也无法被证实。

后来,化石证据证明梁龙在陆地上生活,于是又有人认为,梁龙在陆地上生活,就必须进食长在树顶的树叶。于是他们认为梁龙的颈会抬到离地几十米高,以方便进食新鲜的树叶。

但研究结果证明,梁龙的颈部结构是绝对不容许把头抬到很高的。因为如果梁龙的颈部抬得太高,颈椎便会因为承受过大压力而断裂。

所以,梁龙的颈部一般和身体水平,但稍微上倾。颈长的用途是当梁龙低头进食低矮植物时可以不需移动身体,便可以摄食到很大范围的植物。

尾巴之谜

梁龙的特征是庞大的身躯、长颈和鞭状的尾巴。梁龙的身体被一串相互连接的中轴骨骼支撑着,专家称其为脊椎骨。它的脖子是由16块脊椎骨组成,胸部和背部有11块,而细长的尾巴内竟有70余块,长达13.4米。梁龙的尾部中段每节尾椎都有两根“人”字形骨延伸构造,学名“双梁”就由此得来。

尽管梁龙身体庞大,但它完全可以用后腿站立,用脖子和尾巴的力量将自己从地面上支撑起来,以便能用巨大的前肢进行自卫。另外,梁龙还能用强有力的尾巴来鞭打敌害,迫使敌害后退。

雷龙

雷龙档案

雷龙的头部

头部形状与马的头部相像,并且头部比较小。脖子比较细长,大约有8米。牙齿比较少,长在颌骨的前部,呈现一个棍棒状,与铅笔头非常相像。鼻孔位于头部前方,但是却只有一个鼻孔。

雷龙的体型

体型比较庞大,是陆地上存在的最大动物之一,身长约25米。

前肢较短,后肢较长。尾巴长约9米,在正常行走时,尾巴是不会着地的。前肢有一个大指爪,后肢的前三个脚趾都拥有锐利的趾爪。

雷龙的四肢

四肢比较粗壮,脚掌比较大,每个脚掌如同一把张开的小伞。由于身体的后半部略比前肩高,所以后肢更加强壮有力。

通常情况之下,雷龙可能会利用后肢站立,这样就能吃到高大树木的枝叶。不过也会低下头去啃食地面上的低矮植物。

雷龙研究

雷龙的骨骼

头骨较短,从侧面看像一个三角形,并且嘴部比较低,这些特征与梁龙的头骨相似。

颈部椎骨与梁龙的相比,则显得较短,只有四肢骨骼比较结实、厚重。其指骨上的拇指长有锐利的爪子。尾部脊椎骨结构和梁龙尾部脊椎骨结构基本相似,被认为是比梁龙更粗壮的恐龙。

雷龙的生活方式

雷龙生存于侏罗纪末期亚洲、非洲以及美国的平原和森林中,并可能成群结队而行。也有可能遭到巨龙的攻击,不过也会把巨龙当成自己的猎物。

由于身躯较大,要吃掉大量的食物,这会花去大部分时间,好在它们进食时可先不咀嚼,就把食物整个吞下去,等到食物滑落到胃里后,会被它吞下的小石头碾磨成糊状,再慢慢地吸收消化。

它们一度是蜥脚类恐龙中生活的最为成功的一群。但在6500万年前的物种大灭绝中同其他恐龙一起消失了。

雷龙之谜

名字之谜

雷龙是1877年由古生物学家马什命名的,它的分布极其广泛,目前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都有它的化石出土。雷龙的正式名称为迷惑龙。

最初,人们发现了一个非常大的恐龙胫骨,这令当时的研究者十分迷惑,就被命名为迷惑龙。

之后的1883年,古生物学家发现了几个零碎的恐龙骨骼化石,当时他们看见这个恐龙的体型比较庞大,而且每踏下一步,就会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所以就为其取名为雷龙,意思是“打雷的蜥蜴”。

然而,根据后续发现的其他化石说明,早已命名的迷惑龙与雷龙是同一种生物。所以,依据命名优先权,迷惑龙命名在先,故以“迷惑龙”称之。

食量之谜

雷龙生活在侏罗纪时期,最早在北美洲被发现,其体重超过25000万千克,相当于40头牛那么大。如果按一头牛一天要吃几十千克草计算,那么,40头牛一天要吃的草,数量应该是非常惊人的。雷龙的主要食物是羊齿类和苏铁类植物。

头小身子大的雷龙,一定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吃东西,而且还狼吞虎咽。食物从长长的食管一直滑落到胃里,在那儿,这些食物会被它不时吞下的鹅卵石磨碎。雷龙是恐龙中最大的种类之一,有的身长达30米以上,有5层楼那么高。

它们都是食植物的动物,一群庞大的雷龙可以在短短的几天内摧毁一个树林。不过,那时候的主要植物生长速度非常快,体型庞大的雷龙因为有充足的食物和暖和的天气,在北美洲的大地上迅速繁衍,成为了侏罗纪末期北美洲草食性恐龙的主流物种。

鲸龙

鲸龙档案

鲸龙的头部

生物学家还没有找到完整的鲸龙骨化石,只是发现了零星的牙齿和骨头。

根据这些来推断,鲸龙的头部可能非常小,牙齿比较锋利,能够像耙子一样,用来够到植物的叶子,咬断树枝,但不具有咀嚼功能。

另外,其颈部不是非常的灵活,只能在很小范围内左右摇摆。

鲸龙的身躯

身材极其庞大,长14米至18米,重达26000千克。它的颈部与身体一样长,尾巴相对较长,包含有最少40节脊骨。四肢粗壮有力,能够支撑全身的重量,大腿骨长约2米。

奇怪的是,以前的蜥脚类恐龙前肢比较短,后肢长,而鲸龙的前后肢都一样长,使得它的背部基本上保持水平状态。

脊骨基本上是实心的,相对于后期的蜥蜴类恐龙显得结实厚重。神经脊和椎关节不太强健,也不太长,但脊骨上有许多的小洞,如同海绵,能够减轻自身的重量,与现在的鲸鱼类似。

鲸龙的脊骨在其中枢椎体中还存在一些没有用处的部分,神经棘和椎骨关节没有腕龙的长。

这些都是原始恐龙的特征。随着蜥脚类恐龙的演化,它们的脊椎骨开始有了空腔,这样可以减轻它们自身的重量。

鲸龙研究

鲸龙的生活方式

鲸龙生活在侏罗纪中至晚期,距今181万年至169万年的欧洲英国及非洲摩洛哥,是蜥脚下目恐龙。

它的生活范围有限,主要在中生代的浅海区域,这些区域指现在的非洲北部,欧洲的英国。

由于颈部不太灵活,鲸龙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左右摇摆,所以,鲸龙只能以蕨类和小型树木的嫩叶为食,在口渴的情况下,不能够啃食多汁的树叶,唯一解渴的方式是低头喝水。

鲸龙的体重

鲸龙是在1841年被欧洲古生物学欧文命名的蜥脚类恐龙。但经过研究却发现,鲸龙是陆栖动物,体重相当于四五头成年亚洲象,它的身体重量大多分布在四肢和脊骨处。

鲸龙的近亲

展示在我国四川省自贡市自贡恐龙博物馆中的蜀龙是鲸龙的近亲。蜀龙是一种独特的蜥脚下目恐龙,生存于约1.7亿年前的中侏罗纪时的四川。

蜀龙头骨高长适中,脖子较短。牙齿呈勺状,高并且细长,像铲子似的,总计有4颗前颔齿,17颗至19颗颔齿以及21颗臼齿。但是边缘没有锯齿,由此可以断定其主要以柔嫩多汁的植物为食。

蜀龙身长10米,高3.5米,脊椎构造简单,有12节颈椎、13节背椎、4节荐椎、43节尾椎,有些尾椎的形状为“人”字形,类似较晚期的梁龙。蜀龙的肩胛骨与鸟喙骨愈合。

蜀龙的前肢稍长,后肢粗壮有力,在通常情况下,它以四肢行走,由于身体庞大,行动起来不那么容易。蜀龙的尾部在演化中逐渐形成了圆锥状的结构,能够更好地防御敌害。例如,在1989年发现蜀龙的尾巴末端就拥有尾棒。

蜀龙当前已发现超过20个完整或接近完整的骨骸,以及少数保存下来的头颅骨,是蜥脚下目中生理结构最清楚的恐龙之一。

鲸龙的发现

鲸龙是最早被发现的蜥脚下目,也是英格兰所发现的第一种蜥脚类恐龙。其化石遗骸是在英格兰及摩纳哥被发现的。

1841年,在英国怀特岛郡发现了一节脊骨,一节肋骨和一节前臂骨。当时,由于还没有恐龙这个名称,英国动物学家、古生物学家理查德·欧文就以零星发现的牙齿和骨头为其命名。

1842年,他正式为这一类生物命名为恐龙。

鲸龙之谜

真假鲸龙之谜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动物学家、古生物学家理查德·欧文发现了一种恐龙,他认为它是海中的巨大鳄鱼。后来,有学者比较了鲸龙的化石,认为是鲸龙,因为它确实与鲸龙非常相似。

这种恐龙生活于侏罗纪中期至晚期的英格兰,距今170万年前。它的体长约有15米,是四足行走的草食性恐龙,颈长头小,较其他蜥脚下目原始及尾巴较短。

1840年末与1868年,更多的肢骨及另一个接近完整的骨骼分别被发现。随着研究的深入,专家否认了这种恐龙是鲸龙的看法。

1972年,一位名叫许纳的美国古生物学家才将其命名为“似鲸龙”,意思是“像鲸龙的恐龙”。

圆顶龙

圆顶龙档案

圆顶龙的头部

脑袋比较大,并且厚实,脖子比较短,头骨开孔大。

鼻子比较扁平,一双大眼睛在头部后方,在它深陷的眼眶前部,长着两只巨大的鼻孔,耸在头顶上,这说明它的嗅觉非常灵敏,有助于躲避危险。其眼眶后部还有一个大洞,以此用来容纳颌部肌肉的活动。圆顶龙的嘴部短钝,嘴里的牙齿排列也较为细密。

同类推荐
  • 迷失在雅鲁藏布的21天

    迷失在雅鲁藏布的21天

    路小果一行五人满心欢喜地去雅鲁藏布大峡谷暑期探险,可是路遇塌方,不慎坠崖,虽然有幸存活,但在雅鲁藏布无人区却迷失了方向。为了寻找走出森林之路,他们历经种种艰险,随时面临死亡的威胁。大森林里危机四伏:恶魔之树、食人花、巨蟒、狼人、食人蚁、巨鼠、一波又一波的危险接踵而至,五人最终能顺利脱险,成功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无人区吗?
  • 科学大王:虫言虫语大调查

    科学大王:虫言虫语大调查

    亲爱的小读者,你对动物世界究竟知道多少呢?动物世界里可是隐藏了许许多多有趣的秘密喔:凶猛的尼罗鳄为什么与小千鸟结成了好朋友?蛇为什么总是要脱皮,还能吞下比它脑袋大的动物?变色龙是怎么让自己的皮肤变色的?海洋里的电鳐和电鳗为什么会放电?动物世界里的每一只动物都有自己有趣的故事。本书用丰富而有趣的文字和可爱而生动的图画为小朋友们展现奇妙的动物世界。当你打开这本书的时候,相信你一定会被书中有趣的内容吸引住的!
  • 青少年最喜爱的哲理故事

    青少年最喜爱的哲理故事

    本书精选了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经典哲理故事。一则则充满智慧的故事,饱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可以促使青少年去追求理想,凭借自己的双手拼搏美好的未来,创造属于自己的空间。通过阅读这些哲理故事,青少年读者能够领悟人生真谛,从而踏上正确的人生轨道。
  • 恐怖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恐怖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共有10本,包括《荒岛历险故事》、《海上历险故事》、《沙漠历险故事》、《森林历险故事》、《古堡历险故事》、《登山历险故事》、《空中历险故事》、《野外历险故事》、《探险历险故事》和《恐怖历险故事》。这些作品汇集了古今中外著名的惊险、历险故事近百篇,其故事情节惊险曲折,引人入胜,阅读这些故事,不仅可以启迪智慧、增强思维,还可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
  • 小学生脑筋急转弯天天读

    小学生脑筋急转弯天天读

    脑筋急转弯是一种活泼有趣的智力游戏。它能促使小学生思考,帮助他们突破惯有的思维模式,发挥自身的超常思维,锻炼成机智灵敏的大脑。本书编写了适合小学生的脑筋急转弯,幽默风趣,答案出人意料,同时设置了不同形式的拓展栏目,让小学生在智力挑战中收获快乐与智慧。
热门推荐
  • 极品御灵王

    极品御灵王

    龙轩无意中解封了一只狐狸精,谁知那狐狸精要他当男朋友!那怎么行,虽然这狐狸精看着比天仙还美……什么?不答应就要吃了我!在小狐狸精的淫威之下,龙轩只好勉为其难让她跟着自己了。不过,各种美女和异能者的不断出现,龙轩平淡的生活也从此改变了!
  • 甜妻入怀:大叔,领证吧

    甜妻入怀:大叔,领证吧

    为母亲医药费,商绾绾去给一个‘老男人’当看护。从此,她体验了到被‘老男人’支配的恐惧。按摩、搓背、还要洗车,除草,过着惨无人道的生活。商绾绾怒了,“我是护工,不是你家的女佣,这日子是人过的吗,老娘不干了!”“对这身份不满意?那我给你换一个。”季商尧摇身一变,成为帅得人神共愤的超级大帅哥。而商绾绾,也成了季太太,从此被宠得无法无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王剑独尊

    王剑独尊

    一个天赋异禀的少年,出自小小王国,让我们看主角的成圣之路吧!
  • 玄墨殇之游戏灵域

    玄墨殇之游戏灵域

    叶晓终于逃出“监狱”了,带着苏沐羽,来到他做梦都想来到的睿智之域,开启游戏王新篇章。本部是本系列第二部
  • 世界民俗艺术(下)

    世界民俗艺术(下)

    本套《世界艺术史话》,包括了对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电影等最主要的艺术门类发展历史的介绍和探讨。这套书既力求准确而简要地描述不同艺术门类的历史,又注重突出重点事件、人物和作品,希望能反映当前的学科发展水准,体现最近的研究成果。文字上力求通俗、生动、晓畅,又强调对作品要有较好的艺术分析和准确的评价,全书因而兼具系统性、学术性和可读性。为增强可读性,每本书按照历史顺序提供了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图像资料一百余幅,以收图文并茂之效。同时,虽定位为普及性的大众入门读物,编写者也很注重学术性,对每一个艺术种类的历史,在历史分期叙述的大框架下,力求不但要把人文背景、艺术思潮、流派演变交代清楚,而且对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要给予重点介绍和分析。
  • 精神主

    精神主

    在末日中,陈天心展现出惊人的冷静,他不仅仅要活下去,他还要带领大家一起活下去。
  • 我的心里藏了一个人

    我的心里藏了一个人

    “我想当主持人,这样既能追星,又能和喜欢的明星近距离的接触,想想都觉得很兴奋呢。”多年后周糖糖成为一名主持人,沈一翰作为嘉宾坐在周糖糖旁边。你喜欢,我便义无反顾为你铺平来路,让你走的更远更轻松,哪怕你从未知道我做的一切。你开心我便开心。
  • 圣祭四少与四公主

    圣祭四少与四公主

    她,对人永远冰冷,却用自己的方式守护众人。她,优雅温柔,却常常深夜哭泣。她,双面性格,以面具示人游刃有余,却确有着不为人知的悲伤。她,阳光可爱,却有着血淋淋的过去。他,冰冷,他,忧伤,他,花心,他,霸道。当她们遇上他们,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当过去的一切浮出水面,她们又将如何抉择?
  • 惹火萌妻:老公轻点宠

    惹火萌妻:老公轻点宠

    他是只手遮天,冷酷绝情的豪门总裁,却偏偏对她宠到无可救药。然而一朝捡回记忆,她才惊觉原来是两人之前竟是那种关系。她惊,她怒,她逃离,却始终挣不脱两样最可怕的东西:褚随意,和关灯后的褚随意。
  • 死亡探险之探秘传说

    死亡探险之探秘传说

    自小喜欢探险的骆晓宾,被一个在老家颇为流传的传言故事所深深吸引,决定约上有着相同爱好的好友冯绍祺、韩胜和朱聪去一探究竟。本来只为满足一时的好奇心的骆晓宾等人,却怎么也想不到那只是古人设下的一个圈套,从而身陷其中,一发不可收拾。身体的各种异状,家人被怪异的病折磨得死去活来,但这些都只是噩梦的开始,使得他们欲罢不能····为了解开自己和家人身上的离奇的诅咒,一段惊心动魄而又充满死亡味道的探险旅程··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