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266800000040

第40章 去乐平里

美丽的传说

没去乐平里之前,先听人讲了一些乐平里的传说。

如照面井,说是屈原的小铜镜变的。屈原这面小铜境很神奇,他做了错事,镜中的屈原会指责他;做了好事,镜中的屈原便会对他微笑。屈原入朝之际,乡亲们前来送行,屈原便把自己心爱的小铜镜掏出来,想留给乡亲们,而这时,宝镜遗落在地上,化作一眼清泉,照面镜变成了照面井,所以照面井既照人间美丑面,也照人间美丑心,好人与坏人,只要在井边一照,就清清楚楚,一些奸臣贼子不敢去照面井,因为他们只要往井边一站,就会遭到形容枯槁、怒发千丈的屈原的痛斥。

如玉米丘,说是屈原躬耕过的田垄。唐人沈亚之《屈原外传》里有记,屈原“蒙谗负讥,遂放而耕,吟《离骚》……号泣于天。时楚大荒,原堕泪处,独产米如玉”。这里的玉米,当然是如玉之米。因为堕泪而产米如玉的田只有三丘,所以叫做玉米三丘。

如读书洞,说这便是屈原小时读书的地方。一日屈原困倦小憩,朦胧中得仙姑授书,所以有了经天纬地之才。

如擂鼓台,说是屈原被放逐后,回到家乡,召集乡亲们起来抗秦,擂鼓练兵的地方……

还有一个更奇的传说是乐平里的“灵牛”。

乐平里的耕牛犁地、碾场不用鼻绳。外地的牛牵进来,只须三日,解了鼻绳,牛一样听驯听教;如果把本地的牛卖到外面去,也只须三日,不套鼻绳,便不能耕作。

传说是因为屈原借了牛鼻绳。屈原挑着沉甸甸的书箱走到落脚坪时,一根捆书箱的绳子断了,屈原看见路旁有农人耕田,就向他借一条绳子捆书箱,农夫没有多余的绳子,就解了牛鼻绳给了屈原。

牛鼻绳又叫撇绳,农夫靠它指使牛的进退。农夫把鼻绳给了屈原,准备回家取鼻绳,看到牛拉起犁铧在田间行走起来。从此,乐平里的耕牛犁田、碾场就不再用鼻绳了。乐平里的耕牛也被称作了“灵牛”。

美丽的传说给乐平里增添了一些迷人的色彩。

去乐平里

乐平里在秭归县城东约三十公里的香溪河边。从秭归县城出发,坐车到三闾乡,再前行两公里,到一个叫游家河的地方,过一道横跨香溪河的索桥,就进入了乐平里的西大门——七里峡。

第一次去乐平里是上个世纪80年代,那时我在教育部门工作,去三闾乡检查普及初等教育,因心里惦着乐平里的那些景致,便和教育组长说要去屈原小学,于是便去了乐平里。

陪我去的是教育组的徐老师。我们乘车到游家河,过桥,就到了七里峡峡口。

没有公路,只有安步当车。一路走,徐老师便给我介绍七里峡,说某年某月某日,中央某领导要去乐平里,因为没有公路,县里叫来公社书记来抬轿。从徐老师的口气里,听得出他有几分自豪。这是好理解的。因为在他看来,中央的大领导就不辞辛苦去穷乡僻壤的乐平里,他这个屈原的异代同乡脸上很光彩。

但同时这话里也透露出一点对七里峡现在尚不通公路的遗憾。是啊,中国有几个屈原啊?

七里峡很狭窄,大山壁立,夹一条小溪。山高,耸入云天,仰头望不到山顶,只见一线云天。山上景色也不错,树木葱茏,山花繁复,山连绵不断,层层叠叠,各具神态,或峭拔或婉转,置身其间,有人在画中行的感觉。

我想,如果这样的山水摆在别的地方,不知道会陶醉多少人。我一边浏览这些景致,一边听徐老师给我介绍乐平里的景致,一个多小时就到了乐平里的中心点落脚坪。

到了落脚平,视野豁然开朗,给人以峡尽天开之感。

“落脚坪”就是屈原当年入朝歇脚的地方。乐平里是一个小盆地,落脚坪是盆底。屈原要走出乐平里,走向楚宫,这里是必经之地,而从香炉坪(相传的屈原故宅所在地)下来,就要远离故土,站在这里,歇歇脚,作别故乡,那应该是有可能的。

落脚坪平坦如砥。仲春时节,油菜花盛开,满目的金黄,十分耀眼。站在这里看环绕乐平里的群山,似乎山在天上画了一个圆圈,山色由青变蓝,迤逦远去,风色各异,就像乐平里是一朵用大山簇就的花,是丹青高手的花的水墨。

想起刚才经过的七里峡谷,我不禁联想起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也确实有几分桃花源的神韵。不说“初入峡,才通人”的七里峡,就说乐平里的田畴和农家的布局,农人的劳作也有几份桃花源的气象和武陵人的怡然。田畴中有小溪蜿蜒,溪边有桃树和柳树,农家小院周遭,桃红李白蓬蓬勃勃,屋顶上炊烟袅袅,鸡犬之声相闻。

我想陶渊明是不是来过这地方,才有了他的理想国,又想,这样的地方不出屈原,才真是冤枉。

屈原庙是乐平里的一处纪念屈原的建筑。一路上,徐老师就给我介绍过。一到落脚坪,徐老师便指着不远处的山包上一座在建的青瓦粉墙建筑说,那就是屈原庙,并说那个山包就是降钟山。

降钟山从山坡上突兀而起,这与乐平里别的山有些不同,形如古时大钟扣在溪边的山坡上。从落脚坪往里走,过屈平河,往山上行二百米,就到了屈原庙门前的大坝。

屈原庙正在修葺,墙体四周搭着脚手架。徐老师说,乐平里的屈原庙至迟建于明代。这座屈原庙是1980年重建的。

因为正在修葺,大门锁着,进不去。我们绕着庙转了一圈,就去照面井。

照面井在响鼓溪边的山坡上。我们从屈原庙下来,经过一片稻田和几户农家,就到了响鼓溪。

响鼓溪是一条小溪,藏在沟壑里。在溪边行走,看不见流水,只听见溪水流泻的声响。可能是因为溪水飞流直下,而沟壑深切,水流声紧逼其中的缘故,听起来激越沉雄,真有几份征伐战鼓的味道,就像沟壑里藏着一沙场,正击鼓点兵。徐老师这时便指着溪边的一处高耸的石台说,那就是擂鼓台。

摆鼓台的故事我早已知道,没想到能听见这种“鼓声”。大自然有如此匠心,当是奇绝。

读书洞就在擂鼓台一侧的岩包上,林中,有石阶直达洞口。洞门前有一人工平台,平台一边立“读书洞”石碑。

读书洞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宏阔。宽十几米,洞门高处也不过两米左右,越往里越矮。洞内除了一些钟乳石,就是滴滴答哒犹如宫漏的水滴。

我感觉,屈原小时候在此读书的可能性不大。徐老师给我介绍说,屈原小时在此读书,应该是想避寒暑躲吵闹吧,山洞有一个好处就是冬暖夏凉,而且这里没有人烟,只有林泉之声,屈原在这里读书应该是有可能的。

又说,直到现在,夜里最安静的时候,你在此还可以听到屈原当代留在洞壁上的琅琅读书声。而且老书上就有记载。

回来后,查了徐老师所说的老书,应该是清代的《归州志》,里面有记,“州城东百二十里三闾乡,相传屈原读书洞,遗址尚存。”这里的遗址想必应该就是此读书洞。

照面井在读书洞之上。在所有关于屈原遗迹的传说中,照面井的传说最美,她由屈原的铜镜变成,而且能照世间美丑心。这无疑能激发人的无限遐思。

照面井和读书洞两者直线距离不过一公里左右,不一会儿就到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棵大树,一棵青树,一棵柞树,皆葱葱郁郁,如冠似盖。

相比读书洞,照面井的形制要大要堂皇得多。它有井、碑,还有一个有些铺张的井台。井用龙骨砌就,外方内圆。上方立有碑,嵌在打凿的石碚里。碑文云:“予白遐迩人等,此系屈公遗井,特遵神教重新整顿,以后切勿荒芜。倘有故违,定遭天谴……三闾合坛弟子同修。”

水至清冽,可见井底泉眼水汩汩而出,有气泡如珠。阳光一线从树枝间漏下来,射入井底,使井水格外明亮。蹲在井边,自己的形容纤毫毕现。想起照面井照面也照心的传说,不仅心中颤颤。将一只手伸下去,浇了水上来,净了手,双手掬起井水一捧品尝。井水清凉,且甜滋滋的。想,照美丑心是传说,要说洗去心尘不是没有可能。

水井下方便是约有二三十平方米的井台,地面用青石铺就,台沿上立着十几根石柱,石柱上架着雕花栏杆和石栏板。栏杆外面种植着柳树和柏树。

此处清幽。我们在井台的石凳上坐着聊了一会儿天,就往回走了。现在已记不清楚还谈了些什么。

各自的朝圣路

老实说,这次看到的景致没有心中想象的那么美。我想,可能是传说太美,也可能是觉得把这些景致说成屈原的遗迹有些不太妥帖。

想象看吧,读书洞中间高度不超过两米,洞中阴湿,水声滴答,说屈原在里面读过书,谁能相信?又如响鼓溪和擂鼓台,屈原放逐之后,并没有回过故乡啊?

当然,并非不知道传说不是历史,传说不可考。

调到宣传部工作后,去乐平里多了。有时是去拍照片、采访,有时是跟随县委领导去检查春耕生产,有时是去参加诗会。

去得多了,才知道,乐平里的景致,我只是管中窥豹。有一首题为《三闾八景》的诗,就写了三闾的八大景观。诗云:

降钟伏虎啸天来,响鼓岩连擂鼓台。

照面井寒奸佞胆,读书洞出《离骚》才。

丘生玉米扬清烈,帘滴珍珠荡俗埃。

锁水回龙吟泽畔,三闾八景胜蓬莱。

此诗是清朝诗人汪国霖所作。诗人无名,但诗有名,流传甚广。“三闾”,就是乐平里,因为屈原为三闾大夫。

去得多了,才知道那时是年少懵懂轻狂。

特别是一次采访了骚坛诗社社员徐正端之后。

骚坛诗社是乐平里农民诗人的诗歌组织,成立于1982年端午节。据说,乐平里的民间诗歌活动,可能追溯到明清时期。那时,每年端午节前后,诗友们便邀约相聚,今天这家,明天那家,在一起饮酒赋诗。王健强先生在一篇题为《屈原故里第一个农民诗社——骚坛》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清朝末年,归州来了一位州学训导,雅号李香斋,自诩“香山九老”,他听说屈原诞生地有个骚坛,执意要见识一下。他要刚从省立荆南师范学堂毕业的周陶卿先生陪他一道去,两人并肩打道乐平里。骚坛的诗友们在坛东谭启文的邀约下,从各处赶来应战。李香斋要谭启文当面写首诗他看,内容要跟他的来访相吻合,然后由他作答。此后一唱一和,看谁的诗写得快,写得好。谭启文略加思索,挥笔咏就一首七律:

忽闻大敌战骚坛,风雅宜人眼界宽。

愧我抛砖聊引玉,劳君说项共瞻韩。

青莲逸韵千秋在,白雪阳春一曲弹。

只恐江郎迷五色,行间珠玉等闲看。

谭启文的诗刚一送过去,骚坛其他社员的诗便像雪片一样飞到李香斋面前。他根本来不及一一作答。

此情此景,颇像《刘三姐》里对歌。这可以让我们看到骚坛当年的繁盛。

骚坛诗社正式成立后,社员增加了,创作的诗歌作品也更多起来。对徐老的采访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徐老是退休老师,此时被县的文化部门聘为屈原庙的管理员。因此我是在屈原庙里采访的他。

屈原庙内右侧有一间大约六七平方米的厢房。徐老就食宿在此。里面有一张桌,一张简易小方桌。我进去时,他正用毛笔伏在小方桌上抄录一些诗稿。

诗稿就是骚坛诗社社员的诗稿,我注意到,他们有的,将诗写在作业本纸上,有的写在烟盒纸上;有的用毛笔,有的用圆珠笔、铅笔。徐老说,他之所以要将这些诗抄正,是怕这些诗作遗失了。

徐老介绍说,骚坛诗社保存下来的明清时期诗稿约1000首,1982年恢复骚坛后,不少社员出版个人诗集,有的社员写诗达1000多首。

骚坛是乐平里农民诗人的组织,没有经费。用徐老的话说,完全是个人爱好。我问徐老诗作的发表情况和稿酬情况,徐老说,因为会员诗作大多为旧体诗,发表很难,稿酬菲薄,不够纸墨灯油之资。

这不得不令人肃然起敬。因为这种纯粹,这种真诚。

在后面的交谈中,徐老还说过一句话,因为我们是屈原故里人。我从这句话里,听出了一种骄傲、一种笃信,一种对于崇高人格和精神的追寻。

这时想起心中耿耿的那些景观传说,真有些羞愧了。那些景观,为什么一定要真是屈原的遗迹呢?

不需要。因为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个心灵安顿的地方。在一个物欲化的社会里,我们需要找到一种形式来帮助自己坚持,而那些美丽的传说,那些美丽的景观已经足够了。

每年端午节,县文化部门就会组织一些纪念屈原的活动。端午诗会是固定的内容之一。诗会有时在县城屈原祠,有时就在乐平里,就在屈原庙里。这时,乐平里家家户户门前挂艾蒿,包粽子,乡间处处都飘着艾叶的芬芳。

这时,从武汉或者更远的地方慕名而来的诗人和从田间地头走出来的农民诗人一起聚在一起,咏诗作赋,然后又一起走向照面井,走向读书洞……

这时候,人的心灵是纯净的。走在乐平里的崎岖山路上,我们会感到这里的山水滋养过一代伟人,想到自己的双脚正走在伟人走过的路上,我们真的就会相信照面井是屈公的遗存,真的可以听到从读书洞里传来的隐隐约约的读书声。

心灵会为之震颤。

是的。人心是向善向真向美的。这就是朝圣路。它可以抵达你的心灵。

1996年5月

同类推荐
  • “水浒”识小录

    “水浒”识小录

    《水浒传》这样流传久远的通俗小说,其读者恐怕是数以百万计的。读者多,因之评论“水浒”者也多,近几十年来,评论“水浒”的书籍也是汗牛充栋,然而,就作者王学泰所目击者,还是有些习见的小题目,很少有论者。《水浒识小录》提出一些,加以考评,以为茶余饭后谈助。《水浒识小录》是作者关于“水浒”的最新思考,也是写法很有趣的一本,从朴刀、杆棒、武监、流放等细微处着眼,演绎游民文化传统下社会的运作思维与方式。
  • 这世界有太多不合逻辑的事

    这世界有太多不合逻辑的事

    大城市到底是什么样子,是教科书上的伟光正符号?是新闻中开会决策的政治中心?是住行各种闹心的雾霾地标?还是金融巨富的江湖传说?在实实在在生活在北京四十多年的老猫眼里,还有一个当下的浸泡在生活里的大城市,有太多的留人和不留人,有太多的梦想和无法满足的欲望,有太多的选择和眼高手低,所以也有太多的纠结……当然,因为人多,这里还会有各种争抢,主动的和被迫的——而对于任何一座城市,无论相处多久,我们都只是过客而已。
  • 恋歌十八拍:追忆古典诗词中的惆怅往事

    恋歌十八拍:追忆古典诗词中的惆怅往事

    古典诗词中,情诗最动人。恋爱往事中,入诗的多不堪。能写缠绵动人诗句的未必情深似海,看似轻薄的往往晚令人同情。文姜、息夫人、刘细君、蔡文姬、鱼玄机、朱淑真、仓央嘉措、苏曼殊……由古到今,才子佳人多为“情”为困。爱情在他们的诗中,在他们的生活中,在有关他们的一切往事里。
  • 军营往事

    军营往事

    本书主要记录了作者在12年军营生活中的真实感受和战友情谊,并对作者所在部队经历的战史进行了研究,包括:走进军营、团史教育、魔鬼训练、战术演习、生死经历、参谋集训、重回部队、八一情怀等内容。
  • 伊索有话说

    伊索有话说

    本书立足《伊索寓言》,畅谈人生智慧,其文笔之精非夸夸其谈者可比,其点题之妙非误人误己者可言。其忠于原著、超越原著,即令伊索活转过来也将叹为观止、缄口不言。顶多背地里嘟囔:“所谈智慧……多少有些牵强附会,然而……”然而青出于蓝胜于蓝!所谓“牵强附会”,可作此解:因为强,所以牵;因为会,所以附!莫迟疑,捧读本书!捧读本书,你将如梦方醒——这不就是我以前想到过的,还没来得及归纳的“我的智慧”吗?对,这是你的智慧!
热门推荐
  • 创世小说素材

    创世小说素材

    这本书讲的统一玄幻、奇幻、仙侠、魔幻、修真、异能、灵异、游戏、动漫、科幻等修炼等级体系形成规则制度。打开大家思维枷锁与思维创新作用。看这本书需要用脑子,需要想象力,你想象力有多大,你获得就有多少,一切取决你自己的想象力。什么是神,仙,鬼,怪,怎么修炼成神,仙,圣.....什么是修真,神通,法术,道术......和日本忍者。西方的魔法,骑士......归纳了我看过千部小说和动画片的对境界划分,分析,整理,归纳,加上自己的的创新,统一一切小说的境界法术,神通,法宝,武道,划分境界。几十种甚至百种不同职业和千百种法术秘术。这本书,是我存在世间的足迹——证据。只有精神知识是唯一可行永生存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诛天圣王

    诛天圣王

    幻灵谷一名普通弟子,却无意中闯入另一个世界,他被人利用,身陷囹圄。他为了生存!修习上古奇术,盗取神兵盘古斧,刑天戈。云游四大陆地,解封真灵传承,唤醒四大灵兽,修灵身,战神族……谁说小子不猖狂?上诛苍天下诛王!
  • 持棋人

    持棋人

    众生为子,万界为盘。一颗角落里的弃子,重回过去。是持棋人的有意为之,还是一切归于偶然,看一颗不起眼的棋子如何搅乱这惊天大局,看这弱小的棋子如何成为高高在上的持棋人。一切尽在【持棋人】。
  • 二次元神秘之旅

    二次元神秘之旅

    第一次英雄救美,谁知居然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他看到他变成了“她”,而且还有一个拿着死神镰刀,穿着妖娆的女子,从虚空涟漪中走了出来。最为诡异的是,这个死神少女居然还对他露出了笑容。不过,死神少女的第一句话,却是让他险些崩溃,“少年,你是光明女神的转世......”从此,唐琦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在魔法世界,她是万人瞩目的神继魔导士,掌握着改变世界的力量;在现实世界,她是作家、漫画家、国手配音,是交际明星,是人生赢家!
  • 腹黑“鬼”夫

    腹黑“鬼”夫

    能不能再狗血点啊、她不过是因为看帅哥太过痴迷流了几滴鼻血而已诶,就这样就能把沉睡千年的他唤醒!?她也不过就是因为太出于一个对帅哥欣赏的态度花痴的说了句这么帅的帅哥要是能嫁给他该有多好上帝就很眷顾的告诉她,他便是他的夫君了?可是貌似那个帅哥不是人?什么?骂人?没有没有!那个帅哥的确已经不是人了,是已经不是人了,那说明什么?他以前是人!对、聪明。还说明他现在是鬼?那可不一定……
  • 超杀帝君

    超杀帝君

    我一时无敌,便能一世无敌!天下之间,我便是无敌,无敌!
  • 挽弓动九霄

    挽弓动九霄

    道晨界,位面界域交汇,万族齐鸣,群雄割据,巨擘林立,九霄大陆的生灵如同金字塔,傲视道晨界!一位位天骄英豪,在这无尽的世界内追逐着巅峰,上演着可歌可泣的传奇!少年寻爱走上死地,机缘巧合之下穿越至华夏大陆,自此化作张狂,闯向那精彩绝伦的世界,万族争锋中,可否留下动人的篇章?
  • 妖界纵横

    妖界纵横

    老妖新书《摇曳枭雄》已上传,此书算是一本都市YY吧,稍微带点玄幻因素,可主要还是写都市,此书经老妖数月酝酿,反复斟酌,相信会是一本让读者满意的作品,望支持。
  • 吾乱三国

    吾乱三国

    感无常,遥望诸天辰星,叹造化,脚踏寰宇罡斗,执牛耳,肩负历史闸门,我要让那五胡来朝,直呼天朝国威!我要让那蛮夷归服,徒喊不附中华!我要让那诸神膜拜,高唤大道归宗!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