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69300000005

第5章 个人成功与企业成功之间的10种关系(1)

当下,对成功的理解应为:要么打造一支卓越的团队,要么追随一支卓越的团队。单打独斗的时代早已过去,现在是崇尚集体打拼、团队精神的时代。

世上有很多失败者,他们之所以不成功不是因为方法不对,而是追求成功的意愿不够强烈。

本章主要阐述了如下观点:成功不是一个人的事,单打独斗很难成功。要想成功,就必须学会理清几大关系。学完本章后,你能够知晓成功的方向在哪里,以及如何实现成功。

3.1 解析成功

本节要点

1.成功的定义

2.目标的确定

3.成功的公式

3.1.1 成功的定义

3.1.2 目标的确定

1.目标的作用

如果没有目标,人就像一条在大海里航行却没有指南针的船,很难驶进目标港湾。若目标是花,成功则是果;正如每个果都曾经是花,但不是每朵花都能结果一样,有目标不一定能成功,但没有目标一定失败。

如果没有目标,可以产生八大恶果。

2.有效目标的标准

一个目标只有符合SMART原则才是有效的。

工具制定目标的SMART原则

S:Specific,目标必须是具体的;

M:Measurable,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

A:Attainable,目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

R:Relevant,目标必须和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

T:Time-based,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至期限。

将这5个条件再做简化,就可得到2个核心条件,即必须量化和有明确时间限制。

(1)必须量化。

所谓量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数字化、指标化。所以,如果目标能用数字来表达,那就一定用精确的数字来描述。量化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形态指标化。如果目标不能直接用某个数字来描述,则必须进一步分解,将其表现形态全部用数字化指标来补充描述。

(2)有明确时间限制。

任何目标都必须限定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而且这个限定时间应该具体到某年某月,甚至到某日某时某分。没有限定时间的目标,即使量化得再好,也可能会使目标实现之日变得遥遥无期。

3.如何避免订立目标时的常见错误

在订立目标时,我们常在不知不觉中犯4个错误。

思考一下,你订立目标时,是否存在以上常见的错误?如果是,那么请你重新设定一下目标。

3.1.3 成功的公式

影响力教育训练集团在与10 000多名成功企业家接触的过程中发现:这些企业家的成功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即将意愿、方法、行动作为成功的三个核心要素。

无论对企业家个人还是对一家企业,意愿、方法、行动与成功都存在微妙的关系。影响力教育训练集团总结出的成功公式为:成功=100%意愿×100%方法×100%行动,只有三者都是100%,最后的结果才能是成功。

意愿是成功的基础。只有意愿而没有方法和行动,那么这样的意愿只是空想,是无法实现的。而如果只有意愿和行动却缺乏方法,那就是没有效率的蛮干,最终也无法实现成功的目标。假如缺少了意愿、方法,只有行动,那么这样做事就和被强迫的没有区别,也是很难成功的。所以,100%的意愿、100%的方法、100%的行动,都是成功的核心要素。当三者齐备时,就能产生乘法的力量,让成功的可能倍增。

对一名企业家而言,要想成功必须处理好以下10种关系。①成功的标准大与小,对与错;②1比5的关系:个人所得与剩余价值;③劳资关系:合作与双赢;④个人与企业关系:小河与大河;⑤用庸才与用人才:担心员工成功与鼓励员工成功;⑥留住员工:企业家关心的问题与员工关心的问题;⑦企业家的宿命:创业与守业;⑧后路与绝路:员工跳槽与企业家抓狂;⑨发展速度:企业发展与个人发展;⑩和谐的合作关系:职业生涯规划。具体内容我们将在接下来的10节内展开。

案例讨论史泰龙的成功历程

如今一部片酬高达3 000万美元的好莱坞巨星席维斯·史泰龙,年轻的时候在好莱坞跑龙套,一天只挣1美元。为了生活,他后来又去拳击馆当陪练,每次都被打得鼻青脸肿。但他立志要当影星,无论遇到多么大的苦难都没有放弃。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四处自我推销,居然被人拒绝了1 850次还没有放弃。最后,他终于被慧眼识英才的导演看中,终于在电影《洛基》中担任主角,开始了辉煌的演艺生涯。

案例提示

成功的形式千千万万,成功的方法万万千千,但通向成功的路无疑都是用努力和勤奋铺就的。要成功,就要承受相应的代价,并付出100%意愿,用尽100%方法,做出100%行动。

讨论题目

1.你认为史泰龙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什么?

2.联系本节知识,想一想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到底是哪一个?

思考

谈一下你对成功和成功公式的理解。

3.2 成功的标准:大与小,对与错

本节要点

1.成功的3种标准

2.成功没有对错,只有大小

3.成功的理解误区

3.2.1 成功的3种标准

人们对成功的定义,常常有不同的标准:个人标准、他人标准和社会标准。其中,社会标准要大于个人标准和他人标准。

1.个人标准

个人标准就是个人给自己的成功下的定义。比如,有人认为考上某大学就是成功,有人认为一家人平平安安就是成功,还有人认为能出人头地就是成功……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不同,所以不要以个人标准来衡量别人。

某人认为有钱就是成功,所以一直奋发努力,终于成了有钱人。某天,他看到路旁有一个微笑的少妇,就兴冲冲地问:“我很有钱,是不是比你成功呢?”少妇看了他一眼,不紧不慢地说:“我是儿子的好母亲,丈夫的好妻子,父母的好女儿,公婆的好儿媳,而你,只是有钱罢了,你说谁更成功?”有钱人迷惑了:“她怎么看不到我的成功呢?”

上述案例中,有钱人之所以无法和少妇达成共识,就是因为他们对成功的定义不同,都以个人标准来衡量别人。

2.他人标准

成功的他人标准,是相对于个人的标准而言的。对每个人来说,不同于个人标准的他人标准,都可以看做是他人标准。比如,上述案例中,对少妇来说,有钱人的成功标准就是他人标准,而对有钱人来说,少妇的成功标准也一样只是他人标准。

3.社会标准

成功的社会标准是指社会普遍认可的成功条件。当今社会价值观多元化,很多人对成功的标准理解不同,但人毕竟是社会的动物,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所以,当成功的社会标准几乎已经简化为有钱和有权时,每个人都开始朝着这个目标奋斗。社会标准是不以个人标准为转移的,但无数个个人标准影响甚至决定了社会标准。当然,个人标准可以在社会标准之下存在,但个人标准不能大于社会标准,否则这样的成功就会受到社会的惩罚。

比如,某小偷的个人成功标准是偷取一颗价值连城的宝石,但社会成功标准不允许他这么做。如果他做了并且真的盗取了一颗宝石,那么按照个人标准,他就成功了,但按照社会标准,他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因为这样的成功是不被允许的。

此外,个人标准、他人标准、社会标准之间也是相辅相成的。个人标准可能和他人标准、社会标准一致,也可能相反;个人标准可以受到他人标准和社会标准的影响从而发生改变。当许多人的个人标准发生变化时,社会标准也必然会随之改变。而且,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场合和环境,个人标准、他人标准和社会标准都可能随外界条件而改变。

有一位老人,一生从事过多种职业,当他被人问到什么时候最成功时,他笑着说:“当我做老师时,教出聪明好学的学生最成功;当我下海经商时,第一次赚500万元时最成功;当我成为国家公务员时,成功抵制一次次贿赂的诱惑最成功。现在,我能活到100岁就最成功。”

3.2.2 成功没有对错,只有大小

成功没有对错,只是各自衡量的标准不一样。但是成功却有大有小。

比如,如果用金钱来衡量成功与否的话,那么比尔·盖茨算是最成功的了,中的一组数据是他资产的变化情况。

从这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用金钱作为衡量标准,比尔·盖茨是很成功的,他的这种成功可以说是大成功。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他那样拥有亿万身价,世界上也有许多小成功。如果同样也是以物质来衡量,那么我们可以举出许多成功的例子。比如,一个平常的百姓认为自己每年的收入能够养家糊口就够了,如果他实现了这个目标,那也是成功。

3.2.3 成功的理解误区

人们对成功的理解,存在3个误区。

1.成功就是要成为人上人,拥有地位和金钱

事实上,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把金钱和地位作为成功的目标。有时候,我们也要制定自己的成功标准,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充实、自信。人与人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人格高低和幸福感充实与否的区别。

2.成功要靠自己

这话只说对了一半。通往伟大的路是和别人一起走的,尤其是在这个合作为王的时代,只有善于与人合作,才能得到他人的支持;只有共同成长,才能持久成功。

3.越勤奋,越成功

勤奋当然是应该的,但更重要的是勤奋的方向要正确。有人说,做正确的事比把事做正确更重要,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让错误的事消耗了太多精力,那就离成功越来越远。所以,不要一直埋头苦干,静下来想想方向也是很重要的。

何平是某公司主管,他每天早出晚归,为公司兢兢业业,可最后还是被公司开除了。

原来,他一直奉行万事不求人的理念,很少和同事们交流,别人有什么问题问他,如果不属于他的管辖范围,他也会拒绝回答。结果天长日久,大家都和他越来越生疏,最后何平竟被孤立起来,工作也一落千丈。

虽然他每天都从早到晚鞠躬尽瘁,成了公司里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人,但依然没有得到上司的赏识。因为现在是个看功劳不看苦劳的社会。所以,何平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离梦想越来越远,但他就是不明白,为何自己“越是努力,越是失败”?

案例中的何平,其实在现实中也并不少见。有时候如果方向不对,那么越是努力,越是勤奋,离目标就会越远。

工具事业成功率测试

慧聪网曾推出一道事业成功率测试题,在求职者中引起较大反响。下面是这道测试题的内容,你可以对照一下,看自己的事业成功率是否较高。

疯狂的工作暂时告一段落,终于盼来一个难得的休息日,这一天你会做些什么?()

A.打扫屋子,窗明几净,心情也靓靓的

B.逛书店,为了“充电”,我得时刻准备着

C.约见朋友,在阳光午后的兰花小馆随心所欲地闲聊

D.独自外出购物,得再为自己添几身“行头”了

答案:

选择A:说明你的事业成功率较低。你按照自我步调来走是你的优点,但同时也是你的缺点,它会影响你在事业方面的进取心。你没有强烈的出人头地的欲望。对你而言,工作或许不是你人生的重心。相比而言,在冬日的阳台上晒太阳,在夏天的海边吹风,在沸腾的球场上洒汗,在空旷的房间里发呆,会更让你感到幸福。

选择B:说明你的事业成功率相当高,无论做什么事都会全力以赴,实力不可小觑。但是,仅有实力并不是成功的唯一钥匙,怎样得到上司的赏识和同事的赞许也非常关键,毕竟这不是一个孤军奋战的舞台。

选择C:说明你的事业成功率尚可,你的晋升速度与年龄的增长成正比。你很注重打造自己的人际圈子,深谙天时、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不过人脉固然重要,提升自我也很关键。

选择D:说明你出人头地的愿望比一般人强烈许多。如果你随时都流露出即使将同事或上司排挤出去也要向上爬的心态,那么你就算机关算尽,也难成气候。这种心态将成为你通往成功之路的绊脚石。

案例讨论什么是成功

上帝听说世间人人都崇尚成功,非常高兴,决定下去看看。

他变成一个路人,逢人就问:“你认为什么是成功?”

第一个人说:“成功就是有闲、有钱。”第二个人说:“成功就是万人敬仰,有无数的拥护者。”第三个人说:“成功就是名利双收,流芳百世。”上帝摇摇头,问:“你们所谓的成功的标准是谁给的?”

大家大眼瞪小眼,心想:我管是谁,总之不是我!

于是,上帝先变成了一个有钱人,拦住了一个乞丐:“我有钱,比你成功多了吧?”乞丐懒洋洋地说:“你有钱关我什么事?你有我这样悠闲吗?现在的有钱人,年轻时拿命换钱,年老时拿钱换命,谁稀罕。”上帝又变成了一个明星,他问一个中年男子:“我是明星,受人崇拜,咱俩谁更成功?”男人乐了:“我活得坦荡潇洒,而你却是个连结婚都不敢承认的人,你说谁更成功?”上帝又变成了一个名人,他问稻田里的农夫:“我是名人,你认为我和你谁更成功?”农夫擦了把汗,想了想,说:“俺不知道,俺只知道俺三个孩子都考上了大学。俺自豪着呢!”

上帝糊涂了:“到底什么才是人类成功的标准?”

案例提示

上帝之所以迷惑,是因为他想用统一的标准衡量人类的成功。殊不知,一千个人眼里会有一千种成功的定义。我们要做的,就是追求我们认为的成功并努力实现它。

讨论题目

1.你能解答上帝的疑惑吗?

2.你的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思考

1.成功的标准有哪些?概括一下它们的关系。

2.你认为,个人成功标准是不是一定要小于社会成功标准?为什么?

3.3 1比5的关系:个人所得与剩余价值

本节要点

1.追求个人利益不应受责

2.剩余价值是个人存在的理由

3.个人所得与剩余价值之间的合理配比

4.新时代的剩余价值观

3.3.1 追求个人利益不应受责

经济学认为,人是自私的,最关注自己的利益和所得。整个经济学就是建立在这个假设基础之上的。

的确,人作为一个个体,需要满足自己的衣食住行,需要供养家庭、抚养子女、赡养老人,需要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而这一切,都需要通过从外界获取来实现。所以,从员工的角度考虑,把他当成一个自然人,则其追求个人利益的动机就应该得到理解。

而且,如果一个人想合法地得到收入,就必须通过努力来实现,这就客观上提高了其创造的价值,对企业和社会都有利。所以,鼓励员工追求合法、合理的个人利益,不但可行,而且必要。

3.3.2 剩余价值是个人存在的理由

本节中的剩余价值和政治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的概念不同。它是员工存活于企业的价值,也是企业存活于市场的价值。从价值的创造者角度定义,它是指与成本相对的概念,是指劳动者创造的超过产品成本的那部分价值。如果剩余价值为零,那么员工存活于企业、企业存活于市场的价值就是零。

因为从企业的角度讲,如果一名员工创造的财富仅仅等于他消耗的成本,那么这名员工就是白白占据了一个工作岗位,而这个岗位如果交给别人,是可以用相同的成本创造出更多财富的。所以,没有剩余价值的员工,迟早会被企业淘汰。

某电信公司的王某,年薪50万元,而他的一位同学的年薪只有5万元。那名同学很不服气,就半认真半挑衅地问王某:“你真的比我值钱9倍吗?”王某笑着说:“别的方面不敢说,但从创造的经济效益上,我给公司带来的利益,绝对比你多9倍不止。举例来说,我刚刚签订了一个国外的单子,能提成4万~5万元,为公司创收450万元。我每年可为公司创造几千万元的收益,公司能不给我高薪吗?”听罢,那名同学默不作声了。

本案例中,王某创造的剩余价值就是他获得高薪的理由。因为虽然公司给他支付了很高的薪水,但他给公司获取的利益更多,所以从公司的角度看,他比他的同学更有价值。

3.3.3 个人所得与剩余价值之间的合理配比

员工的个人所得和其创造的剩余价值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员工创造的剩余价值既不能全部分给员工,也不能全部留给企业。因为在剩余价值的创造中,员工本人、企业、他人、国家等都参与了创造过程,所以都应得到一定的剩余价值比例。

通过研究各种数据,我们认为,员工所得和其创造的剩余价值之间的比例为1:5时比较合适。也就是说,如果员工想赚1元,必须创造5元的价值。这5元应该如此分配——1元自己得到,剩下的4元则需要分出去。

具体来说,剩余价值应该这样分配:员工本人拿走20%,交给国家20%,企业留下20%,他人也应该得到20%,剩下20%是社会的。任何人都无法单独创造出财富,他的所有成就都是在他人的协助下取得的,所以其创造出的成果必须被分配。

当然,现实中的具体分配比例可能会有所出入,但剩余价值应该由员工本人、企业、他人、国家和社会共同分配是无可争议的事实。漏掉任何一方的剩余价值分配都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稳定、不能长久的。

在谈到剩余价值时,松下幸之助曾说过三句意味深长的话:

第一,人的本性是自私的;

第二,员工来到企业首先是为了满足自己;

第三,员工在满足自己的同时,客观上也为企业做出了贡献。

所以,我们应该正视员工的利己心态,应该承认员工在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后,应该得到该得的东西。

3.3.4 新时代的剩余价值观

现在,我们不应该把剩余价值视为洪水猛兽,而应该提倡剩余价值,鼓励员工创造自己的剩余价值。有些企业对待贡献了较多剩余价值的员工比较苛刻,这其实是很不明智的。因为只有让员工多劳多得,才能激发其热情和创造力,为企业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让员工本人、企业、国家、社会等分得更多的利益。

某公司对那些做出了突出贡献的销售员工加大奖励力度。该公司规定,每月销售额达到50万元,可晋升为销售经理,月薪提高30%;如果每月销售额达到100万元,月薪可再提高50%。采用这种激励方法后,员工每月创造的剩余价值更多了,不但自己拿得多,给公司也带来更多的赢利,这就是在新的剩余价值观指导下的员工和公司的双赢。

无论对个人、企业还是国家来讲,剩余价值都是存在的重要理由之一。企业应该鼓励员工创造剩余价值,这样才能让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壮大。

个人剩余价值是企业剩余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如企业剩余价值是整个市场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一样。市场有了剩余价值才能繁荣发展,为企业提供合适的生存环境;企业有了剩余价值才能提升员工福利,让员工得到更多的实惠。三者是不可分割的,而个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是所有剩余价值的基础。所以,我们应对创造更多剩余价值的个人予以特殊奖励,以此来激励更多的人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和市场剩余价值的关系。

工具测试自私的程度

追求自我利益是人乃至所有生物的本能,但是如果太过分了,就是自私。无论企业家还是普通员工,都要懂得分享,不能只考虑自身利益。通过回答下面的问题,可以测试出一个人的自私程度。

1.当你走在大街上时,怎样会让你感觉最别扭?()

A.穿的衣服过时了

B.拿了异性用的大黑皮包

C.领着别人的孩子

2.你要到电视节目上去做嘉宾,你认为什么颜色的衣服最上镜?()

A.黄

B.绿

C.红

3.在性价比差不多的情况下,你会因哪一个特点选择一辆车?()

A.环保

B.款式

C.座椅

4.夏天,你要去的避暑胜地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水灾。你的第一反应是()

A.那里的人真可怜

B.气候问题真成了全球的公害

C.完了,我的计划泡汤了

5.和同事同时分别在做同一个项目,紧要关头时她的电脑突然坏了,你会()

A.全力帮助她

B.先平静处理好自己手头的事,然后再帮助她

C.抢先独自完工并向上司邀功

6.你的一位异性朋友遭受了重大打击,于是找你寻求安慰,不甚清醒的他(她)有了出格的举动,你的反应是()

A.就算不情愿,还是默默地满足他(她)

B.像哥们儿一样和他(她)谈心

C.拒绝,并和对方绝交

7.一位魔法师答应可以对你的人生做一项改变,你会选择()

A.最多的朋友

B.最美的容貌

C.最多的金钱

8.有机会让你做一件你一直不敢做的事情而且确保不会有任何后果,你最想做的是()

A.向暗恋已久的男士(女士)表白

B.把经常骂你的上司臭骂一顿

C.摸一下老虎屁股

9.世界上只剩下一种食物可以吃,你宁愿它是()

A.蔬菜

B.肉

C.甜食

10.当你的生命只剩下一天时,你会如何度过呢?()

A.和每个朋友做告别

B.和家人享受家庭生活

C.痛快地疯玩一天

说明:选A得1分,选B得2分,选C得3分。将各题的分数相加。

15分以下:有好事的时候,这类人总是最后一个才想到自己。而当别人有困难时,他也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但好心泛滥同样是不可取的。这类人的好心可能会给别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机,就连亲友有时也难以承受,好心也需要一个限度。

16~24分:这类人总能很好地平衡个人和他人间的利益。一方面,能够真诚地对待朋友,又能顾及他人的面子,这使其总能让别人信任;另一方面,他的谨慎使得他既不轻易付出什么,也决不会在原则问题上让步。但容易给人留下心胸狭窄或者圆滑的印象。

25分以上:这类人很精明,而且擅长自己制造快乐,享受是他的天赋。但是,这类人经常突然感到不快乐。只有明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理,才能让别人快乐,同时也让自己更快乐。

案例讨论薪酬是跳槽的第一诱因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跳槽的1 000多位受访者解释他们跳槽的原因时,32.3%考虑福利,24.3%考虑薪酬,28.4%考虑职位,16.9%考虑职业规划,4.7%考虑公司性质。30%对自己目前所获得的薪酬表示不满。由此看来,薪资福利仍是员工跳槽的第一诱因。

薪酬是许多求职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毕竟,人人都希望自己能过得更舒适、更有意义一些,而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这种愿望是无法实现的。所以,绝大多数人表示,在选择新职位时,会先考虑薪酬方面的因素。

案例提示

大多数人到企业工作,第一需要都是拿到更多的薪水、享受更好的待遇,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企业家也应该明白,除了这些,还可以用其他更深层次的东西,来留住员工的人并留住员工的心。

讨论题目

1.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2.你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思考

1.剩余价值的含义是什么?

2.新时代应该树立怎样的剩余价值观?

3.4 劳资关系:合作与双赢

本节要点

1.什么是合作关系

2.劳资合作的必要性

3.如何建立合作关系

4.企业家如何让员工更愿与企业合作

3.4.1 什么是合作关系

基于对上一节新剩余价值观的理解,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劳资关系应该是合作关系,而不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只有合作,双方才能各取所需,实现共赢。

所谓合作,就是企业与员工双方,用合作的心态来对待彼此,企业给员工提供工作场所、设备、资金甚至市场,为个人发展、实现价值提供平台;而员工则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智慧、知识、体力、精力与时间,在创造出企业价值的同时,也实现自己的价值。两者之间应该相互支持、相互依存,才能共同发展,分享成功的果实。

西门子公司视员工为“企业内部的企业家”,注重和员工的合作。西门子公司不但注意开发员工的潜质,还帮助员工取得更大的成功。在西门子公司里,经理必须教导下属,必须为自己部门的人制定合理的目标,引导其不断提升;同时还要给予其足够的施展空间,不断鼓励他们。这些做法让员工感受到了尊重,对西门子公司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更强烈,做事也更努力,进而为公司创造了更多的价值。

3.4.2 劳资合作的必要性

员工来到企业工作,归根结底是为了生活,或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企业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所以说,企业和员工的原始出发点都是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两者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而双方利益的来源是企业和员工共同创造的价值。所以两者应同舟共济、共同发展;对于存在的差异,应该通过合作来解决。

3.4.3 如何建立合作关系

企业和员工建立合作关系是实现共赢的基础。通常来说,企业在合作关系的建立过程中应处于主导地位。那么企业应该怎样建立合作关系?

首先,要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企业应把人当成一切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鼓励员工不断提高职业能力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通过培训等形式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同时,企业在进行价值分配时也要考虑人力资本要素,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在对员工能力、行为特征和绩效进行公平评价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激发员工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上为企业创造价值。这样,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会强,从而更乐于和企业合作。

三星集团的创始人李秉哲,生前信奉“疑则不用,用则不疑”的信条,主张对三星集团的员工实行“国内最高待遇”。三星集团在“企业即人”的创业精神指引下,彻底贯彻了“能力主义”、“适才适用”、“赏罚分明”等原则。为了挖掘员工的潜力,除了总公司建立三星集团综合研修院外,各分公司也分别建立了自己的研修院,并通过海外研修等形式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教育培训,提升其能力水平。这些做法使得员工更愿意努力工作,最终使三星集团成为世界一流的大企业。

其次,要建立全方位的员工激励机制,这是保证员工合作的重要前提。如果员工对工作现状不满,就会导致和企业关系紧张;而全方位的员工激励机制则会大大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加强其和企业合作的意愿和主动性。有效的激励机制包括薪酬激励、培训和荣誉激励等,其中最主要的是薪酬激励。

诺基亚非常注重通过薪酬制度来激励员工。它根据员工等级来设置不同的薪酬水平:3~5级的员工,薪酬水平较同行业高5%;6级员工则高11%;7级员工高17%。也就是说,级别越高的员工,他的薪酬就越具行业竞争力。诺基亚薪酬体系还有一个特征,就是绩效奖金随着等级的升高而升高。这个特征鼓励了高层员工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再次,要主动为员工进行职业规划。企业应该根据员工特点、能力、兴趣和专业等,为其选择合理的职业发展通道,并通过合理的培训,帮助其多出成果,尽快成才。这样做可有效地协调好个人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关系,帮助员工在企业发展战略下明确个人职业生涯目标,让员工在企业发展中体现人生价值,在实现个人价值时促进企业发展。

最后,要完善畅通的内部沟通机制。任何企业在任何时候都会存在各种矛盾,如果处理不好,这些矛盾就会导致企业和员工关系紧张,不利于双方紧密合作。而建立畅通的内部沟通机制则是减缓矛盾冲突的关键手段。沟通顺畅了,就会给企业和员工关系带来正面影响,避免关系恶化。

畅通的内部沟通机制包括正式的沟通机制,如组织绩效面谈、传递工作信息、召开员工大会、设立总经理信箱、鼓励员工提出改善建议等,同时也包括非正式的沟通机制,如设置企业内部BBS、举办各种业余活动等。这可以保证各层员工有合适的渠道表达意见,也保证在预期的时间内对这些意见采取应对措施,避免不满意见扩散,导致双方关系紧张。

3.4.4 企业家如何让员工更愿与企业合作

作为企业家,除了用企业制度等来约束员工,使其努力工作、与企业合作外,还应充分利用个人魅力,让员工心甘情愿地为企业做出更大贡献。那么,企业家该怎样让员工信服并主动与企业合作?

1.企业家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格魅力

企业家只有善思知进、虚心大度,才能吸引和感染员工,吸引有志之士为企业贡献才智,创造财富。企业家要建立不拘一格的用人机制,创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只有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公平的竞争机制、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才能留住人才,为我所用。

人格魅力看不见摸不着,却比那些具体的个人能力要强大很多。人格魅力是企业家未来成功的资本。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将人格魅力分4个方面,企业家只要培养这4个方面的魅力,就能迅速地实现成功。

工具人格魅力的4个方面

2.善待员工,尊重员工

企业家应该从工作和生活两个方面来帮助员工,给其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和成长的平台,并支持员工按照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发展,这是对员工最大的尊重和支持,也是“俘获”员工的最有利手段。

小林是某著名高校自动化控制专业博士,毕业后进入了一家民营企业担任技术总监。总经理对小林非常重视,为小林提供了优厚待遇,配备了多名助手。

可是,一年后,小林提出了辞职。

总经理很纳闷:“他的工作很顺利,企业给他的待遇优厚,他为什么要离职?”他找来小林,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您知道我关注什么吗?知道我对什么感兴趣吗?知道我的个人发展目标是什么吗?……”总经理被小林一连串的问题问住了,因为他从未考虑过这些问题。

对优秀人才来讲,优越的待遇、高度的认可,还不足以留住他们的心,他们更重视个人发展空间。《上海青年报》调查显示,有70%的高级人才在回答“导致个人跳槽的直接原因”时选择了“寻找更好的个人发展空间”,只有9%的人选择“谋求更高的薪资”。所以,帮骨干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让员工留下和企业共同发展的重要手段。

3.处理好与员工之间的关系

企业与员工能否合作,企业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名礼贤下士、谦虚谨慎、为员工着想的企业家,自然会让人愿意跟随他。如果企业家能和员工的关系超越雇用的层面,而进入相互依存、相互忠诚的层面,那就会上下同心,使企业发展更快速。

和谐的关系对企业来讲,就像润滑剂对机器的作用一样,平时可能感觉不到,可一旦缺乏就会导致企业庞大的机器无法正常运转。企业家应该既作为企业利益的代表者,也作为下属发展的培养者来处理两者的关系,使两者形成合力,让企业更兴盛。

案例讨论把员工当做合作伙伴

某企业向员工宣布,要在全企业范围内评选“最佳合作伙伴”,进一步实践“员工是企业的合作伙伴”的理念,并宣称,即便是普通员工,只要认真做事,就是企业的合作伙伴。

企业告诉员工,企业里的每个岗位,都是一个股份制企业,这个股份制企业有两个股东,一是企业家,二是员工本人。因为员工是岗位的主人,所以应该以主人翁的心态做好岗位工作。

年底被评为“最佳合作伙伴”的小王坦言,“员工是企业的合作伙伴”这种提法让自己十分舒心,做事的时候,不觉得是在为企业打工,而是在为自己创业,所以干起活来特别有劲。而且,获得“最佳合作伙伴”奖都有可能持有企业的股份,接下来,他也算企业的主人了,所以会更加努力。

案例提示

谁说企业和员工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实际上,两者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只要加强合作,就能皆大欢喜,实现双赢的目标。

讨论题目

1.该企业的做法有什么好处?你觉得是否有问题?

2.你如何让员工感到,他是企业的合作伙伴?

思考

中村修二曾是日本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日亚公司)的员工。在该公司期间,他研发出了一种可用来制造蓝色发光二极管的技术,这项技术使得原本年销售额只有200亿日元的日亚公司一跃成为年销售额为1 800亿日元的国际大公司。然而,对于中村修二这样的功臣,日亚公司给他的奖励仅是2万日元和晋升一级,中村修二非常不满,一纸诉状把日亚公司告上法庭。最终法院裁定,日亚公司支付中村修二职务发明报酬6.857亿日元和“延期损失”费2.353 4亿日元,共计支付8.439 1亿日元。

读完该案例,请回答以下问题:

1.你认为,日亚公司对中村修二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

2.联系该案例,谈一下企业应如何建立和员工的合作伙伴关系。

3.5 个人与企业关系:小河与大河

本节要点

1.企业成功和个人成功之间的关系

2.企业和个人如何实现共同成功

3.5.1 企业成功和个人成功之间的关系

1.个人成功是企业成功的基础

如果一个人追求成功,他对企业的贡献就会增大,给企业带来的利益也相应增大。从员工个人角度,他努力工作的初衷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因此,只有员工感到自己的目标有实现的可能,他才会积极地努力工作,进而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由于员工是企业经营的基础,员工个人的成功也是企业成功的基础。许多受人尊敬的大企业,都把让员工更成功作为己任。

尊重员工、让员工更成功是思科公司的一种公司文化,而这种文化的体现之一就是思科公司的全员期权方案:思科公司把40%的期权发放给普通员工,而不是高层管理者。一名普通员工,只要干满12个月,在股权上的平均收益就是3万美元。思科公司深知:企业的成功和员工的成功密不可分,员工个人成功了,公司也会相应取得更大成功。

2.企业成功是个人成功的保证

如果一个人只追求个人成功,而不顾企业的利益,那么即使他个人成功了,这种成功也不会太大和长久。如果一家企业没有创造出有效价值,则员工最低的日常生活需求都不能满足,还奢谈什么成功。如果企业垮掉了,员工的工作场所也将荡然无存,收入来源也随之断绝,到头来最受伤害的还是员工。所以,唯有企业这个“大我”先赢,之后才会有员工“小我”的赢,从而实现双赢。如果顺序颠倒过来,那么就会两败俱伤,没有“赢”字可言。

企业和员工的关系就像大河和小河的关系一样。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但是,如果大河总是满而小河总是干,也是不行的。换句话说,只有企业和员工个人一起成功,这种成功才是对双方都有利的。但两者的成功有先后顺序,即企业先成功,然后员工个人才会成功。

总之,员工个人成功和企业成功是相辅相成的。卓越的企业家应该追求企业和员工个人的共同成功。员工成功了,会创造出企业的成功;员工长期成功了,才能换来企业的长期成功。企业的成功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建立在员工点滴成功的积累之上的。所以,企业家应该努力实现企业和员工个人的共同成功。

3.5.2 企业和员工个人如何实现共同成功

在现代社会中,追求成功的途径总的来说有两条:一是打造一支卓越的团队;二是追随一支卓越的团队。

1.打造一支卓越的团队

一个人或一家企业要想取得成功,打造一支有战斗力的团队是一种可行的捷径。对个人来说,单打独斗就可以取胜的时代已经远去,只有借助团队的力量,才能在帮助团队取得胜利的同时,也让自己走向成功,否则哪怕一个人的能力再强,取得的成就也是有限的;而对企业来说,打造一支好的团队,才能实现优势互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纵横驰骋,不断发展。世界500强企业之所以能让对手胆寒,靠的不是某个人的力量,而是他们的整个团队的超级战斗力。

史玉柱之所以在巨人集团破产后还能东山再起,得益于他打造了一支卓越的团队。

1998年,史玉柱身负巨债,从珠海黯然离开,此时他的身边只有4名不离不弃的搭档,而这些人已经20个月没拿到工资了。他们就是被称为“4个火枪手”的史玉柱核心团队:陈国、费拥军、刘伟和程晨。这个团队非常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相互之间的关系已经进入了亲情阶段。在企业财务困难的时候,程晨甚至从家里借来钱援助史玉柱;在进行脑白金的宣传推广时,这些人都几乎是疯狂地在工作。后来,史玉柱的征途企业上市了,巨人集团的债务也彻底还清,那些追随者也早就成了亿万富翁。这个双赢结果的取得,大部分要归功于史玉柱一手缔造的这个无比强大的团队。

2.追随一支卓越的团队

一支卓越的团队就像一个助推器,可以帮助企业和员工个人更快地取得成功。只要跟对了团队,对员工个人来说,成功可以提前好几年甚至十几年到来;而对企业来说,则可能更快地进入高速发展的轨道,进而做大做强。但是在选择要追随的团队时应该慎重,而且在选定团队后努力随之奋斗,即借助外在团队的拉力和借助自身努力的推力,来加速成功。

霍建宁是当今全球身价最高的打工皇帝之一,年薪超过2.7亿港元。他从20世纪70年代加入了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集团,追随李嘉诚的团队进行打拼。在经过1983年的短暂离开后,他又重新回到长江实业集团,继续追随着李嘉诚的团队,并一步步取得了自己职业生涯的辉煌。霍建宁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但如果他不是跟对了团队,那也许他的成功就会更艰难,而且成就不一定会这么大。由于他追随了一支有发展前途的优秀团队,所以不但让他自己最终取得了成功,也让长江实业集团变得越来越强,发展越来越迅速,实现了企业和个人的共同成功。

再以阿里巴巴为例,它上市后许多员工都成了百万富翁,这也是跟对团队获得成功的绝佳证明。

阿里巴巴上市后,其团队中有65%的员工拥有公司期权,这是世界上员工持股最普遍的公司之一。阿里巴巴现有7 000名员工,上市后按平均持股计算,400名员工的人均身价都超过100万港元;而按绝对值计算,实际拥有100万港元以上身价的员工,已有近1 000人。一个中国规模最大的“富人帮”由此诞生了。

股权分配之后,阿里巴巴更兴旺了。根据其2008年5月6日公布的2008年一季度财务报告,阿里巴巴当季总收入增长至6.801亿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53.2%,比2007年第四季度增长7.2%,实现净利润3.007亿元,同比增长111.7%,较2007年第四季度增长162%。

无论打造一支卓越的团队还是追随一支卓越的团队,企业家都必须协调好员工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关系。两者只有共同发展,才能共同成功;只有发展速度相当,共同成功才能长久。如果员工发展的速度总是快于企业,那么他会跳槽;而如果企业发展的速度总是快于员工,那么员工会被淘汰。所以,企业家应该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发展关系和发展速度,实现共同进步和成功。

工具卓越团队的24种特质

无论打造一支卓越的团队还是追随一支卓越的团队,企业家必须首先明白什么是卓越团队。卓越团队的24种特质,对照一下,看看你的团队是否具备了这些特质,如果没有具备,则应着手培养相应的特质。

案例讨论企业要成功,先让员工成功

当媒体在高调热论“百万打工皇帝”的时候,员工百万身价在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一)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三一董事长梁稳根说,三一已经是一个“造富工厂”,大量百万、千万、甚至亿万富翁已在三一员工中产生了。

帮助员工成功是三一文化的核心内容。三一认为,没有员工对企业的高度认同,一切都只是空中楼阁。

在三一,帮助员工成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让员工过上富足的生活

让员工享受较高的薪酬和福利待遇。三一的优秀人才在同行业中的薪酬都处于最高水准;此外,三一实施了股权激励,把优秀员工培养成合伙人,从而产生了大量百万、千万、甚至亿万级富翁。有调查表明,三一的福利水平在长沙地区也是首屈一指的,甚至远远超过垄断性行业。

(2)为员工提供成就事业的平台

员工真正希望得到的是成就事业的机会,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和价值。三一为员工提供了高速成长的平台,在三一有不到三十岁的总经理,二十几岁的科长、部长更普遍,三一经常大规模地提拔员工,让许多员工都圆了自己的梦想。

(3)帮助员工提升能力

在这个瞬息万变、知识快速更新的年代,三一也致力于提升员工的能力,并为其创造成才的机会。

首先,大胆利用员工,给员工锻炼的机会。三一的管理者基本靠内部培养,在每个岗位上的员工都能充分施展才华。

其次,把大量资源用于培训。企业建有高标准的培训中心,每年投入几千万元的培训费用;与国内著名高校开办工程硕士、EMBA等培训班,让员工深造。同时,三一每年还会派遣大量人员外出学习,邀请大量专家、学者来企业讲课,让员工的观念和思维适应时代的要求。

案例提示

企业家应把员工的发展当做重要任务,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关注员工的发展和利益,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成功。

讨论题目

1.三一是怎样让员工取得成功的?

2.在你的企业中,有没有采取类似的举措来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成功?

思考

你认为个人成功和企业成功之间是什么关系?

3.6 用庸才与用人才:担心员工成功与鼓励员工成功

本节要点

1.不同企业家的两种用人心态

2.担心员工成功和鼓励员工成功的对比

3.用人才还是用庸才的选择

3.6.1 不同企业家的两种用人心态

有些企业家特别不自信,担心员工超越自己,害怕员工成功。所以,他们时刻处于矛盾和挣扎中,一方面,希望员工做出更多成绩,为企业创造利润;另一方面,又唯恐员工“翅膀硬了”,不听命于自己,甚至单飞,和自己对着干。所以,他们整天惶恐不安,尤其是对那些骨干员工,简直是又爱又恨。

而有些企业家对员工非常放心。他们乐于放权,相信员工的才能和主动性,鼓励员工做得更出色,并不失时机地予以鼓励和祝贺;他们选人时重视才华,任人唯贤。在这样企业家的带领下,员工不但有干劲,而且更容易成功。

其实担心员工成功与鼓励员工成功这两种心态,反映到用人观念上,就是用庸才还是用人才的问题。如果企业家只想着如何从员工创造的“5”中得到更多,就会拼命压榨员工,害怕员工和自己争抢利益;而如果企业家想鼓励员工成功,那他就会不断从成长的员工身上获得更多的利益,可以通过让员工把创造的“5”加大,来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双赢。

壳牌公司的绩效评估主要包括工作表现和个人能力。在评估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们的绩效时,有一项就是考核其对下属能力的培养。下属是否有发展、发展多快等都是考核指标。也就是说,如果下属得不到发展,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就会受到惩罚。壳牌公司在组合每个项目时,都会仔细考虑项目团队的成员是否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甚至成长背景。壳牌公司不但鼓励员工发挥个性,而且注重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他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鼓励员工成功”。

3.6.2 担心员工成功和鼓励员工成功的对比

如果企业担心员工成功,就会处处压制员工发展,而这样做势必导致员工的积极性得不到发挥、能力得不到挖掘和提高。结果必然是员工工作越做越不认真、成绩越来越差、对企业越来越失望、甚至跳槽到别的企业,导致人才流失。人才是企业的最宝贵财富。一家对员工不信任、处处防备的企业,必然不能吸引员工和它同心协力,最终也将被市场淘汰。

那些鼓励、帮助员工成功的企业,会让员工觉得受到重视,工作上会更上进、更有干劲,其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必然加强,对企业的认同感也会大大加深。在这样的工作氛围下,员工必然更容易取得更大的成绩和更好的绩效。而这类企业一般会为员工提供完善的培训和辅导体系,帮助员工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最终员工的这些能力会转化为绩效,帮助企业越做越大,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诺基亚特别重视帮助员工成功。员工的竞争力的薪酬体系,让员工活出尊严;提供不间断的学习和进修机会,让员工不断成长;帮助员工制定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让员工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诺基亚认为,企业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员工获得成功。作为领导,要时刻关注员工的意见和要求,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设计良好的个人发展通道;通过关心和严格要求,帮助员工在相应领域获得光荣、获得尊严、获得成功。

“帮助员工成功”是诺基亚公认并身体力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新理念,它显示了一种大胸襟和一种大智慧,保证了诺基亚在市场竞争中长盛不衰。

3.6.3 用人才还是用庸才的选择

俗话说:“人才有用不好用,庸才好用没有用。”使用人才,当用其长处,避其短处。对企业而言,宁可用那些缺点和优点一样多的人才,也不能用那些浑身是优点的庸才。

但用人才也涉及一个问题,就是有才华的人一般都有点恃才傲物。所以,企业家应该有“用人之长,容人之短”的雅量,如果一味求全责备,势必导致真正人才的流失。一名一味盯着别人缺点的企业家,是难成大事的。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有一个名叫格兰特的将军,此人军事才能突出,但有一个毛病就是太爱喝酒。当林肯任命他为总司令时,一片哗然,纷纷指出他可能贪杯误事。但林肯幽默地说:“是吗?原来他喜欢喝酒,那我真该给他送几坛好酒去!”

林肯并非不知格兰特的缺点,但他用人不苛求完美,他知道格兰特虽有明显缺点,但也有过人的才能。而格兰特果然也不负众望,一举扭转战争对北军不利的局势,取得了胜利,维护了国家统一。

优秀的领导者对人才的任命和选拔应该以“这个人能干什么”为前提。用人不是为了克服其弱点,而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其长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谁想在组织中任用没有缺点的人,谁的组织就会是一个平庸的组织。”妄图寻找十全十美人才的企业家是愚蠢的,因为这样的结果只能是任用庸才。

所以,企业家应独具慧眼,大胆起用所谓“不好用”的人才。古人说:“人之才行,自古罕全,苟有所长,必有所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

一只黑猫外出旅游,归来时带回了一株野玫瑰。这株野玫瑰开出了一朵又一朵的花儿,鲜红欲滴,非常美丽。这只黑猫非常喜欢这株野玫瑰。可是,它唯一的缺点是身上长满了像针一样坚硬的刺,黑猫在为它浇水、施肥时,稍不留神就会被扎伤。黑猫十分苦恼,整天想着怎样让野玫瑰变得温驯些。终于有一天,野玫瑰的花朵凋谢了,黑猫便拿出剪刀,将它浑身上下的刺儿剪得一根不剩。这下,野玫瑰不再扎人了,但从此以后,它再也没开出鲜艳的红花……

该则寓言说明,要想让野玫瑰一样的人才依然尽情发挥才能,就不要强行拔掉他的“刺儿”。企业家应该体谅那些其他方面做得不好的人才,否则这个人才可能从此一蹶不振或出工不出力,甚至干脆投奔竞争对手。

企业家应该宁可使用有缺点的人才,也不用没有缺点的庸才,因为庸才虽然好用,却实在没用。

三星集团运用末位淘汰制进行员工优化。它把员工分成三类:前面最好的20%,中间业绩良好的70%和最后面的10%。最好的20%会受到精神和物质上的奖赏,因为他们是创造奇迹的人。对于余下80%的员工,则要鼓励他们进步;而对于长期处于剩下10%的员工,就必须以人道的方式,下决心换掉。

三星集团对员工的绩效考核十分公正、透明。每一项指标都有标准分,防止黑箱操作及任意评判。当确定某些人确实无法快速赶上或不能领悟、认同三星集团的价值观时,会让其转岗、降职或被辞退。

当被问及淘汰一批素质相对低下的员工,能给企业带来多少好处时,三星集团的一位高层领导直言不讳地说:“裁一个人省10万元”。因为,留用一名无能的员工,不仅每月要给他支付薪水,而且如果由于他在其位不谋其政,导致优秀人才不能上来,就会导致创新迟滞——这是非常严重的事。

如果企业家选择任用庸才,虽然在短期内看不到有多大的影响,但长此以往则可能付出让企业一步步沦落的代价。人才是支撑企业发展的基石。企业家要拥有宽广的胸怀来接纳人才,并善用人才。

同类推荐
  • 做人不要太老实

    做人不要太老实

    很多时候,老实就是愚笨和无知的同义词;很多时候,说一个人太老实无异于讽刺他是个大笨蛋。你可能常常为以下的问题感到头疼和郁闷;●因为不愿与人计较应得的利益而总是吃亏;●因为不肯使用手段而总是被人耍得团团转;●因为不懂察言观色而总是让老板产生误会;●因为不会勾心斗角而难以在公司生存立足;●因为不善包装自己而令人不屑一顾;●因为不好与人交往而陷于孤独寂寞;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就是因为你做人太老实。在人生的舞台上,每个人都要挖掘出那个不断趋于完美、不断成长的自己。让我们抛开太老实的观念和思维,凭着本性中具有的超人魄力和胆识,改变命运、走向成功。
  • 口才胜金

    口才胜金

    还在为你笨拙的口才和糟糕的人际沟通而烦恼吗?还在为你枯燥的演讲和怯懦的临场表现而担忧吗?就请你看一看本书,它会告诉你谈话时怎样多些赞美。如何用诚恳的态度,热情洋溢的话语来与对方交谈。只要你掌握了这样的表达方式和技巧,就能在交谈时表现出自己的涵养、友善,而且,能迅速博得对方的好感,从而拨动对方的心弦,与其产生共鸣,达到最佳目的。在你翻阅本书之后,你会发现语言的魅力超乎你的想象,当你已经能口若悬河、应对自如时,成功就离你不远了。
  • 办公室正能量(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办公室正能量(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坚持正向能量,人生无所畏惧!办公室同样需要正能量。正能量不仅仅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而且也是一种软性竞争力。本书将告诉你如何打造及提升自己的正能量,让你正确看待自己的工作,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工作中的困难,激发自身潜力,从而活出属于你的精彩职场人生。"
  • 20几岁,做一个会说话会办事的人

    20几岁,做一个会说话会办事的人

    很多有才华的年轻人之所以怀才不遇,感叹生活艰难、不公平,在于他们的才华不为人所知,在于他们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更在于他们没有建立起稳定良好的人际关系。他们或内向,或自负;或木讷,或狂傲。不懂得如何与人沟通,不懂得如何与人建立联系,如何利用人际关系来使自己的生活更顺畅。这本书以教年轻人怎样做人为基础,从说话方法和办事方法两方面来解决年轻人面临的上述问题。是一本20几岁年轻人不可多得的为人处世方法书。
  • 怎样嫁个有钱郎

    怎样嫁个有钱郎

    人生的选择很多,重要之处只在关键的几步,对女人来说,找个好男人嫁了是最重要的那一步。女人如何才能找到好男人?本书从实际出发,教未婚女性如何了解男人,如何打造自己的形象,如何为争取幸福的婚姻设局,为女人嫁个称心如意的老公出谋划策,从而使女人牢牢把握属于自己的幸福。
热门推荐
  • 我的青春只有她和篮球

    我的青春只有她和篮球

    本书主要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记叙一个人高中、大学、步入社会的经历,在这个独一无二的青春里他邂逅了自己一生的伴侣,生活不论好坏,学习不论高低,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这个狂妄的年纪,都应该好好把握每一个从你世界路过的人,不论好坏,都应抓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部落军神

    部落军神

    上党伐谋,下党伐兵。纸上谈兵那叫赵括,原始谋兵是我温渊!
  • 曾经的你还喜欢我吗

    曾经的你还喜欢我吗

    那是一个幸福夹着痛苦的曾经,曾经的他和她都因为对方而变了。现在的他和现在的她相遇,他们还会认得对方吗?
  • 皇上来块老红糖

    皇上来块老红糖

    临安元年,当朝宰相之女南溪月溺于安河事后,世人皆以为她死了。实则,她,被送进了宫。没人知道,被救那夜到底发生什么,但民间传闻,南氏入宫,性情大变,帝王专宠,朝廷之上亦有她一席之位。(又回校园)再曾想,她想要的,又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午夜专场:杀人异闻录

    午夜专场:杀人异闻录

    午夜的钟声响起,你身在何方。不要闭上眼,否则一旦睁开,迎接你的就是我舔舐你脸蛋的舌头。
  • 追踪外传

    追踪外传

    本书介绍原创《追,踪》主要故事情节以外的故事与杂想,为之补充,额外奉献。本书的故事本身不具有连贯性,属于随笔性质,对于了解《追,踪》中相关人物背景颇有帮助,也穿插进作者的人生感悟。
  • 肆酌酒吧

    肆酌酒吧

    叁舛市西街无名小巷中的一间小酒吧,盛着的不止是酒,也有人间冷暖。
  • 一米阳光入心扉

    一米阳光入心扉

    分手后本以为再不会相见,没想到一次危机再次讲他们绑到了一起,一生一世(根据真实事件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