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311300000027

第27章 赵荣琛:入名牌学府却与京剧结缘(1)

赵荣琛(1916-1996),京剧表演艺术家,系程派着名传人,主演过多种程派名剧。

举家北上

1926年左右,我十周岁时,我们举家离开安庆北上,迁居北京。从此,我再没有回过安庆天台里祖居,一别近七十年。

我们全家迁居北京时,先父才四十岁出头,在北京既没有居官,也没有做什么事,而是在家纳福当老太爷。那为什么非要舍弃祖业,离开家乡而北上进京呢?父母都没有深谈,我想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先高祖遂园公谢世时,留有三子九孙,先祖伯远公是长房长孙。他有四子,先父居三,因两位伯父早亡,他实际居长。如此算来,从遂园公下传至第四代、五代,各房繁衍,人口大增,天台里再加上南京的祖宅再大,也容纳不下。所以,我们从天津回安庆,在天台里没住多久,就搬出来到后围墙单住,显然是为了避开封建官僚大家庭中的拥挤、混乱、陈腐和矛盾。北上迁京,可能是为求得进一步摆脱,得以清静度日。

(二)封建大家庭随着子孙繁衍、时代变化,不可避免地由盛而衰,逐渐走上分崩解体之路。赵家祖辈几代为官,当然也积累了若干财产,包括在太湖原籍购买了相当数量的田产,佃租是这个封建官僚大家庭的重要收入之一。

赵家有多少财产,我不清楚;《遂园自订年谱》中有在太平天国乱后,于太湖原籍买田置产的记载,之后几代为官,想亦有增添之举,先曾祖养斋公在南京新建巨宅就是一例。但是,富有殷实的大家庭到子孙后辈就要析产分家,赵家也不能例外。北上前,先父带我去上海在大姑母家住那么久,大概就是与姑母商量今后的行止。迁居北京,可能还同先父母少年时随两家长辈在京做官(先父母都是一口京腔),对旧京繁华留有较深眷恋有关。

(三)我的大姐荣璇(1904年生,与程砚秋先生同庚)此时已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小她两岁的大哥随后进入南开大学。子女只身在北方求学,父母不太放心,全家迁京可就近照拂,恐也是原因之一。何况我们这房早已分家单过,在哪里生活都一样。

就这样,父母带着我们姐弟(七弟荣琅1922年生在安庆,小妹荣玫刚出生)全家来到北京,租住在北新华街西绒线胡同靠六部口把角路北的一所大四合院。大街门是绿色的,不大,我们称之“小绿门”;房舍却很宽大,三层院子,前院倒座南房做外客厅,进垂花门为带廊子的中院;北上房,东西厢房,再有小夹道通后院,又是个四合院,近似于电视连视剧《皇城根》中名医“金一趟”的金家大院,不过后院要比金家大院的后院仅三间北房要宽绰得多。这种四合院在北京不少,多为中等富足人家居住。赵家从祖辈起,就没在北京买房置产,几代都是租房住。这所“小绿门”,二十年前还存在。近拆建成五层楼的邮电部招待所,还有餐厅对外营业。每过绒线胡同,不由停车驻足,忆及当年初入北京种种。

安庆天台里祖宅,旧日官宦气派不减,有门房传达,听差、仆妇、丫环甚多。到了北京,我们一房只十几人,父母在家闲居,不过略有积蓄、囊中充盈些,气派当然难比天台里以至后围墙时。虽也有门房听差,主要是看门洒扫,厨师、仆妇也都有,至于原来几乎我们每人都有看妈、丫环来伺候,现在也就用不着了。

到北京后我跳班进入离家很近的西侧崇德小学三年级。这是一所教会学校,还有中学。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杨振宁博士就出自崇德中学。教会学校要敬上帝、做礼拜、唱圣歌,不胜其繁,我有点受不了,就转学到也不太远的东边兵部洼的北京市立第七小学。那时的公立小学要求较严,程度也较高,第七小学更为着名。我在这里完成了小学课业。

广看京剧 如鱼得水

到北京最让人愉快的是能常看京剧。我在上海随表哥表嫂们看了不少京剧,使我十分着迷。在北京,母亲家居无事,大姐是学国文的,都很喜欢看京剧,常带着我们去前门外的戏园子听戏。每次去,都是携大带小,兄姐们是轮换着去,我是一次不漏、必然要去,三妹常随我行动,连尚未入学的七弟荣琅,每次也少不了他。别看他只五六岁,戏迷劲儿不弱于我。

那时,和平门还未打通,看戏要坐车往东,经司法部街出前门,到大栅栏、珠市口一带的华乐园、广和楼、中和园、三庆园、广德楼、庆乐园、第一舞台去看戏。戏罢归来,戏园子门口有不少拉散座的马车等着待雇,我们常一家子雇一辆马车,在“得,得”的马蹄声中,进前门原路而回。虽已深夜,我毫无倦意,兴奋非常。那时夜戏散得晚,不管多么晚,我都是这样,晚上不困,早晨照起床,不像在安庆时我常因睡懒觉而误了上学。

20年代中期的北京,京剧正如花团锦簇,繁盛一时,堪称名角如林。老生余叔岩、王凤卿、高庆奎、言菊朋、时慧宝、王又宸、马连良、吴铁庵等;旦角除1927年《顺天时报》评选出的梅兰芳、尚小云、程艳秋(1932年后改名为程砚秋)、荀慧生、徐碧云“五大名伶”外,还有筱翠花、朱琴心、王琴侬、王蕙芳、王幼卿等,老一辈的陈德霖、田桂凤、王瑶卿等也不时登台;武生杨小楼,花脸郝寿臣,老旦龚云甫,小生朱素云,武旦“九阵风”阎岚秋……好手如云,佳剧迭出,我大多看了。就连年逾九旬的清末老生新“三鼎甲”之一、人称“老乡亲”的孙菊仙偶尔露演,我也赶上亲聆佳音;老人年纪太大了,嗓子还那么冲,就是有时跟胡琴“不说话”,出入台帘也要有人搀扶。那么多好戏、好角,使我看得如醉如痴,爱之弥深。童年之大看京剧,不仅培养了我的兴趣,也是后来我走上京剧之路的启蒙教育。

众多名角中,我最偏爱的是程艳秋。此时,程先生二十几岁,已名冠一时,他新排的私房本戏,除最初的《梨花记》、《龙马姻缘》和《玉镜台》因后来演出极少我没赶上看之外,像《红拂传》、《花舫缘》、《孔雀屏》、《风流棒》、《鸳鸯冢》、《赚文娟》、《玉狮坠》、《金锁记》、《青霜剑》、《碧玉簪》、《梅妃》、《文姬归汉》、《沈云英》、《陈丽卿》、《朱痕记》、《柳迎春》等以及之后的《荒山泪》、《春闺梦》,我都一个不漏、不止一次地看了。程先生的传统老戏如《玉堂春》、《四郎探母》、《王宝钏·红鬃烈马》、《三娘教子》、《御碑亭》、《桑园会》、《贺后骂殿》、《宝莲灯》、《虹霓关》、《能仁寺·弓砚缘》、《龙凤呈祥》等,也都看了,反复地看。真是越看越爱,程先生曼妙的声腔和表演深深地迷住了我。

人在少年时模仿性很强。看了这么多好角名剧,崇拜的除程艳秋外,还有余叔岩。功课之余,我也不由自主地加以摹仿,尤其是程先生的唱做方面。

我学程腔,只靠看戏不行,还要反复听、仔细学。那时的条件,除有留声机外,还有了广播电台。我有一副矿石收音耳机,夜深人静,我戴上耳机拨来拨去,寻找我最喜欢的程腔。找到了,自然乐不可支,凝神细听,随腔记谱,以至按谱寻声、拍板学唱,甚而深夜不眠。有时耳机出了毛病或电台找不准,急得人心如火焚,有次气得竟把耳机给摔了,之后又去买新的。后来家中有了手摇的老式留声机,买了不少京剧唱片,这就方便多了。做完功课就对着唱片反复听学。两三年中,我学会了不少唱段,有老生的,梅、荀、尚的,更多还是程派的;与此同时再继续听戏,实际验证又有所提高,已觉得很满足了。

京剧是我们全家的共同爱好。父亲虽不常去戏园子看戏,但晚饭沽饮两杯微醺时,也常常哼一段“昨夜晚吃酒醉……”自得其乐。我们常去听戏的人,也各有各自的喜爱者。母亲倒无所谓,听谁全行。大姐和我一样,最爱听程艳秋;二姐体弱,不大去听戏;三妹惟我马首是瞻;三哥爱看朱琴心;四哥很迷荀慧生;六、七两弟尚小,武戏和戴胡子的老生最吸引他们。大哥在天津求学,不参加我们的活动;惟有二哥却迷上了拉胡琴。他先在协和医学院学医,后辍学考入邮局工作;那时的铁路、银行、海关、邮局号称“四大铁饭碗”,薪俸待遇较优越,是我们弟兄中第一个经济上自立的人。他花钱请了女老生李桂芬的琴师张先生,按时来我家教他拉胡琴。每逢张先生来时,二哥绝不许我们在旁边。胡琴太迷人了,没胡琴干唱也没劲;不许我进屋,我就躲在门外偷听偷学,然后再自己练。二哥有两册胡琴工尺谱,谁也不许动。他不在家时,我钻进他的房中偷着瞧,再对着唱腔、过门琢磨,私下练,竟然逐渐把工尺谱学会了。所以我从小就会拉胡琴,虽然拉不好,倒是有师承,不过是偷学的。

北伐成功全国统一,北京更名北平。留学英国的五舅洪逵(字岐龄),到北平就任教育局长。他也是戏迷,常玩票,唱余派老生。我也喜欢余派,我们舅甥有了共同语言。五舅闲时来我家,还教我唱老生,什么《空城计》、《搜孤救孤》都跟他学过,有时就拉起胡琴唱起来,听众是我父母,还有弟、妹。五舅住在东城府学胡同一所宽大的宅院中,有时我去那里玩,唱戏是必有的内容;五舅还带着我到朋友家去玩去唱。记得有一次他带我到一个名为“宾燕花楼”的清吟桌茶楼去玩,我还唱了两段余派老生,俨然一小票友了。

师大附中使我京剧入门

我这么迷京剧,又瞧又唱,可没耽误功课。在市立第七小学的三年期考中,我没出过前三名。1929年小学毕业考中学,我的目光盯住了有名的、程度很高的北平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这所学校报考的人很多,录取标准很严。

我不敢说有十分把握,就在报考师大附中的同时,还报考了府右街的四存中学和灯市口的育英中学,以求稳妥。结果三所中学我都被录取,四存、育英的录取名次很靠前;师大附中的录取名次就中间偏后了,不过能考上就很幸运。

这年秋季开学,我同现仍住在北京的小学同窗好友、后成为着名的水电专家的沈长荣,一起进入师大附中。

师大附中位于和平门外南新华街北侧路东。南隔壁是有名的师大第一附小,对门是师范大学;再往南就是书肆林立的琉璃厂,过春节时的厂甸,以海王村公园为中心,从和平门南至沙土园、虎坊桥以至东西琉璃厂,摊位接连,各式小吃、杂物、空竹、风筝、京剧刀枪把子、绒花、鲜花、古玩、小玩意儿、旧书……还有专卖字画的席搭暖棚,非常热闹。

师大附中建于1901年,原名五城学堂,是推行新学教育较早的新式学堂之一,建立比师范大学还早一年,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这所学校人才辈出,培养出许多知名有成就的科学家、教育家,担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的,就有多位出身于师大附中。在美国哈佛大学任教的华人中,成立有“清华大学校友会”,其中竟有“师大附中校友组”。我入学时,还是男女合校,却简称为“男附中”(30年代后期才只收男生,名副其实),另有师大女附中相对应,在西单辟才胡同,此校拒收男生。此种编制、称谓颇感奇特。当时,我三妹考上的就是女附中。

北京分内外城,内城的南城墙原只有三个城门:正阳(前门)、宣武、崇文;东西便门已离内城城郭,而在外城东西边角。和平门是20年代末才打通新开的,还在护城河上架了一座桥,桥北是一条东西走向的铁路,火车站在前门,分东西两站,平汉线和货车走西站。这样就使从虎坊桥经和平门到西长安街成为平坦通途。着名科学家钱学森学兄进师大附中比我早几年,他回忆说,那时还没开通和平门,他上学要先往西出宣武门,走西河沿往东再绕到学校,多走不少路。我入学时,和平门新打通了双城洞,从绒线胡同往南出和平门到附中,不过十几二十分钟,很方便了。不过,就怕碰上过火车,栅栏一拦要等好久,没准就会迟到。

同类推荐
  • 今日出门昨夜归

    今日出门昨夜归

    这是一个巨大的超赵人类文明能力的石窟群。但在厂窟周围却生活着群几乎被现代文明摒弃的穷孩子。一个名叫路云天的奇人在这里自筹资金办起了一座初级中学。路云天突然被害而且遗体不翼而飞。同学们在追查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扑朔为离的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怪异事件,使大家的探秘过程,变成了对宇宙、对人性、对生命的寻觅和领悟……二十多年前,著名作家竹林曾以反映知青生活的长篇小说《生活的路》轰动全国,并得到了茅盾、冰心、萧乾等前辈的激赏;二十多年后,她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再度出发,以优雅的、意气风发的姿态行走在科幻、魔幻与现实主义之间,为当代中学生讲述了一个奇妙诡异、大气磅礴而又充满了诗怀画意的故事。
  • 军旅楷模

    军旅楷模

    丛书着眼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革命军人,采取青年士兵喜闻乐见的形式,集萃了反映我军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的生动故事、英雄楷模和诗词歌曲等,是广大青年士兵学习革命理论、接受先进文化熏陶的重要读物。各单位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士兵认真阅读学习,把这套丛书使用好。
  • 圣诞老人的失误:利考克幽默精华录

    圣诞老人的失误:利考克幽默精华录

    利考克是加拿大著名的幽默文学家,被认为是继狄更斯、马克·吐温之后的又一位世界级幽默大师。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出人们熟视无睹的可笑和荒诞,并用极其平坦的笔调烘托出来,且融喜剧精神和悲剧精神融为一身。高健译本从利考克20余部幽默作品集中精选了11部33篇经典作品,充分展示了利考克幽默的精粹所在。
  • 直上三楼

    直上三楼

    母亲和父亲早就认识他。当年--1938年,我父母在武汉刚入党,恰巧王震有事过武汉,他们见过面。解放初期,王震任新疆军区司令员,兼任中共新疆分局第一书记。母亲则参加中央访问团来到新疆。返回后在报刊写过不少文章,王震在新疆看了很高兴,还专门写信表示感谢。1955年,王震奉调进北京,担任新组建的国家农垦部部长;1957年,我父母双双被打成右派。此后虽在同一个北京,但从父母这边讲,已经自惭形秽了。
  • 梦游人说诗

    梦游人说诗

    本书收录了作者写的《略谈我早年的诗》、《一首诗的故乡》、《诗为什么越写越难》、《普希金没有流派》、《诗绝无虚构》、《谈一首小诗的构思》等八十多篇文章。
热门推荐
  • 世界和你都很温柔

    世界和你都很温柔

    嗯,原本命运性格完全不同的人在一起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某天,记者问起,秦太太和秦先生当初是谁先追的谁?沐初玖立刻指向旁边的秦亦宸。秦亦宸笑笑说,当然是我先追的她。记者看向沐初玖,仿佛知道了什么,说,秦太太和秦先生的感情真是好啊!沐初玖搂着秦亦宸说,嗯⊙?⊙!他还算乖吧记者等人惊呆了,乖,这个字好像不太适合形容秦亦宸吧,原来你是这样的秦先生……
  • 我的世界之龙珠大冒险

    我的世界之龙珠大冒险

    龙凯第五部小说,可能不会太多啊。希望大家多多关注龙凯
  • 花开恣意

    花开恣意

    因缘际会,林紫踏上了属于她的成长的道路,一条和他人完全不同的道路,且看她是如何驰骋九天的。
  • 兽世危机:兽色太撩人

    兽世危机:兽色太撩人

    恭喜玩家慕容琉月,激发开启SS级隐藏任务,穿越时空裂缝,前往远古兽世。成功奖励:金币10000000000,经验:10000000000,黑白双刃一套,伏羲琴一柄,紫宵银月系列的武器各一套(力量圣衣,速度战靴,神魔之弓,寻宝钻戒,遥音耳钻),接受任务代价:永远回不到35世纪。失败惩罚:无。是否接受接受任务。”慕容琉月——末世后的顶级强者,不仅身怀异能空间,还坐拥强大系统。因为一个任务,穿越时空隙缝,前往远古兽世,而在兽世她又会遇到什么呢
  • 恶魔总裁:亲爱的,我投降

    恶魔总裁:亲爱的,我投降

    “修理工和情妇,你选一个。”上次的化妆舞会没有成功的吻到她的唇,所以这次他一定不会再给她机会逃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这就是灵魂的归所

    这就是灵魂的归所

    有一鱼,色银白,可见骨,常栖于洞穴岩壁之中,处休眠状态;有水,色呈黑,终日于洞穴地底移动
  • 村长外传

    村长外传

    我在外吃香喝辣,美女相陪,也算混到上层的人,却不能不回家度日。在妈妈的谋划下当上村长,一当就是20年。爸爸临终的遗愿,也是让我留在村里,不过想不到他还给我留了满屋子黄金。只是……这村长有那么好当的?远没有在外面活得潇洒,什么鸡毛蒜皮的事都找我。比如瓜被偷了,女人生孩子,男女私底下的一些事等等等。
  • 我的修行有属性

    我的修行有属性

    【新书,我能搜寻万物,喜欢的可以支持下】“恭喜宿主成功捡取天帝掉落的属性球×1,获得力量+999!”“恭喜宿主成功捡取炼器属性球×1,废铁成功升为神剑!”“恭喜宿主成功捡取召唤属性,获得万古妖兽坐骑×1!!”“恭喜宿主成功捡取炼丹属性,被迫成为炼丹大师!”李木:“系统,我都已经成为世间最强者了,你说我要捡取自己掉的属性,会不会出现一个强大的分身呢?”系统:“恭喜宿主成功捡取神帝李木属性,获得大傻瓜秘技×1!” 群: 613549191
  • 有一种心态叫放下

    有一种心态叫放下

    《有一种心态叫放下》讲述放下,是一种心态的选择;放下,是一门心灵的学问;放下,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放下压力,获得轻松;放下烦恼,获得幸福;放下自卑,获得自信,放下懒惰,获得充实;放下消极,获得进取;放下抱怨,获得舒坦;放下犹豫,获得潇洒,放下狭隘,获得自在……放下,是一种心态,面对无法解决的问题,不妨选择放下,以退为进,尽显个人魅力。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在执著,执著于近在咫尺的成功,执著于绚丽多姿的生活,执著于唾手可得的感情……却始终是差之毫厘。执著没有什么不对,但放下也是智慧的选择。对智者而言,放下比之执著更能修身养性,更能快人一步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