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40900000034

第34章 女性创作视点的转移(上)(3)

从孩提时代迷恋于《小公主》、《苦儿流浪记》、《汤姆历险记》以及《学友》、《东方少年》之类的儿童书刊,到中学阶段钟情于《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古典小说,爱好文学不仅让谢霜天显露写作才华,也促成她心灵的早熟。1962年秋天,谢霜天考进淡江文理学院中文系,朝着自己喜爱的文学理想不断起飞。大学毕业不久,因为她的一位哑姊的5故,谢霜天决定将爱心终生献给聋哑教育事业。她先在聋哑中学当教师25年,后任职于台北市立启聪学校高职部。教职之余,涉足文学创作。从1966年10月开始在《征信新闻报》、《中国时报》发表作品以来,谢霜天的创作自抒情散文起步,进而短篇小说,再到长篇小说,很快以她的乡情、爱心与灵气征服了读者,并引起文坛的瞩目。

谢霜天对散文创作,一向情有独钟。散文笔调的悠闲、温和而自由,表现情感的淳厚、优美而善良,以及它所带有的诗的灵性和气韵,都令她心仪。谢天霜结集出版的散文有9种,仅从一些集子的名字,诸如《绿树》、《抹不去的苍翠》、《青山的邀约》、《乡土情怀》、《泥土有情》等,你就可以感受到作者浓郁的乡土情结和爱心关注。这些散文,或记叙谢霜天在聋哑学校热忱服务的生活,如《绿叶》、《哑生之歌);或表现家庭亲情与天伦乐趣,如《父亲与灯》、《我的哑姊》等;或描写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人,如《市井一君子》、《大胡子》等;更多的是关于故居家园、乡土生活和客家风俗的生动表现,这在《乡土情怀》、《泥土有情》等集子中俯拾皆是。谢霜天的散文是属于大地的创作,浓郁的乡土风味,崇高的人性关怀,成就了她作品中的一份淳美。

谢霜天的小说创作,分为三类,短篇小说重人情世态描摹,以《不灭的光》、《阿公的闲牛》为代表,可谓作者迈向长篇创作的一种过渡。人物传记小说真挚而生动,是以人物为历史做见证。诸如以台湾抗日志士翁俊明为传主的《耿耿在此心》,以近代民主革命家朱执信为蓝本的《虎门遗恨》。特别是她为萧红立传的《梦回呼兰河》,以富有创造力的想象,生动地复活了有血有肉的萧红形象。美国学者、研究萧红的汉学家葛浩文曾称誉此书是描写萧红最好的一部作品,也是当代极为出色的一部长篇小说。提及谢霜天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则是描写台湾乡村生活和客家女性形象的《梅村心曲》,它由《秋暮》、《冬夜》、《春晨》三部曲组成。谢霜天很早就想以台湾农村为背景从事长篇创作,适逢乡土文学思潮涌动的70年代,承台湾《中央日报》海外版主任赵廷俊(桓来)先生邀约,且希望以台湾农村为题材写稿,遂使计划付诸实现。《梅村心曲》三部曲自1974年11月1日起在《中央日报》海外版连载,出版后获台湾“第二届国家文艺奖”,是作者当之无愧的代表作。

《梅村心曲》的问世,来自于台湾这片土地和人民的孕育,得力于台湾乡土文学先辈作家的启迪与引导。“在台湾农村,有优美的田园景色,有淳厚的风土人情,更有着众多不屈不挠的伟大灵魂。”正是由于这种环境的孕育,谢霜天成长为田园的女儿,一生被乡土情怀所维系。《梅村心曲》不仅是她献给乡村与大地的一首生命之歌,更是一部台湾农村历经艰辛发展繁荣的史诗。作品藉台湾客家女性林素梅的生活道路,在1931年到1975年的历史背景上,将台湾的社谢霜天:《秋暮·序》,《梅村心曲》,桂林,漓江出版社,1990年4月版,第3页。

会脉动、农村的风俗人情和乡土人物的生活画面,一幅幅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秋暮》写1931年至1938年间日本殖民统治下台湾农村的暗淡凋零,《冬夜》写1939年至1948年间台湾农村经历的种种苦难,《春晨》写1949年至60年代初期台湾农村经济开始复苏的景象。特别是作品所描述的客家人迁居台湾、开拓台湾的艰辛历程,不仅让人们看到一部淳朴而坚忍的客家女性的乡土生存历史,也展示出一部形象的现代台湾人的奋斗历史。

在这部作品中,谢霜天已用女性生活史的书写模式,建构起以客家女性为主体的小说构架。在不断迁徙的历史中,客家族群形成了勤勉而节俭、崇尚劳动、吃苦耐劳的性格,也凝聚成独特的文化内涵。而客家妇女在生活中所承担的壮硕、坚忍如男性般的角色,她们从事耕种、保护祖传土地、维持家庭经济、防卫村庄、忍受贫穷和抗拒压迫的能力,使其当之无愧地成为客家族群的典型代表。自幼生活在客家庄的谢霜天,时常被客家族群的人生方式特别是客家女性的身影所感动:

在家庭生活中,我对母亲和大嫂的吃苦、耐劳,特别是她们的牺牲精神,体验最多,崇敬也最高。她们具有“客家人”的执着,更有着中华儿女传统的坚忍气质,她们的形象在我的心里植下了根。由于这样一份感情,因此在我的作品中,也就时常有着她们的影子。谢霜天正是以自己家族为蓝本,以家中大嫂为原型,创作了主人公林素梅的形象。林素梅“出身农家嫁到农家,一生血汗都滴落在田地里。虽然备历艰苦,却能屡挫屡起,绝不向命运低头,充分表现谢霜天:《秋暮·序》,《梅村心曲》,桂林,漓江出版社,1990年4月版,第3页。

一个坚强的客家女性典型。”林素梅的一生,是客家女性乡土生存历史的真实缩影。在漫长岁月中,林素梅经历了日本殖民统治的黑暗时代,抗日战争的苦难时代,以及台湾光复后回归祖国、进行土地改革重建家园的时代。《秋暮》、《冬夜》、《春晨》分别描写了林素梅在这三个时代的人生历程,并从中凸显了她作为“女中丈夫”和“大地之母”的形象。吃苦耐劳的品性和守土爱乡的情操,屡挫屡起的韧性奋斗精神,这是林素梅突出的性格特征,也是她漫长生命岁月的力量支撑。1931年,22岁的林素梅嫁到梅村吴家。梅村的祖先是从广东梅县迁居而来,在台湾苗栗县铜锣乡的后龙溪畔繁衍成为客家庄。林素梅的公公吴传仁是一位耕读传家、胸怀淡泊的田园诗人,看重的是民族操守的坚持和文化血脉的传承。素梅虽然是在吴家最困难的时候嫁过来,但她庆幸能与勤劳淳朴、心灵聪慧的阿祯结为连理,渴望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农家生活。素梅认定“田园是一个人勤劳与否的试验所”,“滴多少汗,土地便会回报以多少成果”。本着客家女性特有的吃苦耐劳精神,她结婚第二天就开始忙厨、喂鸡、养猪、下田,伺奉生病的婆婆。在挑起家务田事重担的同时,她也爱上了梅村的山山水水,农家的朴素生活。但是,日据下台湾农村的黑暗和没落,自然环境的恶劣与肆虐,竟使灾难接二连三地降临。由于日据时代农村严重地缺医少药,病魔无情地夺去了阿祯年轻的生命,可家人连他生的什么病也弄不清楚。25岁的素梅一夜之间成为新寡,悲哀地面对年近半百的公公,体弱多病的婆婆,未成年的弟妹,幼小的稚子,还有尚在腹中的胎儿。在素梅悲痛欲绝的时候,是母爱,是对生命的责任感唤醒了她,促使她坚强地活下去,“尽管沉重的担子将她磨得肩胛出血,她谢霜天:《我写〈梅村心曲〉》,《梅村心曲》,桂林,漓江出版社,1990年8月版,第1页。

谢霜天:《秋暮·美丽的6景》,《梅村心曲》,桂林,漓江出版社,1990年4月版,第102页。

仍然要把脊骨挺得毕直,步履踩得稳实。”岂知接踵而来的是儿子阿彦患脑炎不幸夭折,婆婆被胃痛折磨而死,短短五年里,素梅目睹了生老病死的重重悲剧。从此她不再信神信命,而是靠自己的力量支撑起这个破碎的家。面对无情的大地震,素梅咬紧牙关,苦苦操持,“撑起屋脊梁,再造新家园”;当小叔子背叛亲情、制造家庭分裂的时候,素梅尽管痛心万分,还是本着“不念旧恶”、“与人为善”的宽容,与他们大度相处。无论是贫穷岁月中的人事沧桑,还是地震、台风、水灾、荒年的自然灾害,或是异族压迫、战争侵袭的种种痛苦,每当个人和家庭遭逢困境的时候,都是素梅用自己瘦弱的身躯,为这个家遮风挡雨。既便到了农村发生急剧变化的50年代,家境有所好转,素梅已经年过半百,儿子娶亲、养女出嫁,但她仍旧以劳动为本,辛勤耕耘。在这里,素梅无异于一面真实的镜子,她不仅负荷了时代更替的冲突,见证了台湾农村从艰苦落后的岁月到发展、进步的时代变化,还见证了作为“大地之母”的客家女性勇于奉献和牺牲的坚忍气质与博大胸怀。

在作品中我们还看到,家境贫穷的林素梅虽然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然而来自客家族群的文化传承,把中华民族的根深深地扎在了她心里,使这个原本平凡的乡村女子,在关键时刻闪烁出思想性格的特异光芒。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大陆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遭受异族统治的台湾农村更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日本殖民者为了从台湾土地上榨取更多的物资给养,要求农民多流汗、多种植,却又必须节衣缩食。等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武士道”开始崩溃,日本殖民者更是以临死前的疯狂来压迫台湾人民,在“全岛要塞化”的口号下,大力推动“皇民化运动”。统治者强迫台湾人说日语,改日本姓名,穿“国民服”和“战时装”,禁止农民过中国年节,开展“献金运谢霜天:《秋暮·恶作剧》,《梅村心曲》,桂林,漓江出版社,1990年4月版,第152页。

动”与“金属上缴”活动,强迫征收农民粮食,组织所有男子参加“劳动献身队”,强行推广“正条密植”,以致造成的稻谷歉收。在动乱的时局中,台湾乡村经受了重重劫难。在动乱的时局中台湾乡村经受了重重劫难。面对这一切,素梅的民族意识得以觉醒,她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着无言的反抗。小说写到的“献金运动”中,是日本人为了打中国人而广泛搜金的举措殖民地当局为此,并且制定了种种严厉的惩罚措施。素梅牢记“吴姓祖先来自广东梅县”的历史,顶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硬是私藏金镯,认定“不献金就是一种无言的反抗!”献金期限已过,日本人又要人们去妈祖庙宣誓,检验是否全部献出了金器。这时的素梅:

她把头一昂,才压灭了心中的无端恐惧——怕什么?金子是自己的,又不是偷来的,我有权支配;再说,金子是你们日本人要,也不是神要,我为什么不能坦对神明?何况,神在哪里?真正的神应该是自己的一颗良心啊!我对得起良心,还有什么可怕的?于是,素梅从容地拈香跪拜,语气斩绝地说出自己的誓词,心里却充满要了狗子们一手的胜利感!

抗战胜利,台湾回归祖国。日据时期一向亲日的小叔子阿柱冒出了一种“台独”思想,他认为:“我们台湾人受日本统治了这么久,无论讲话、思想、生活、习惯,都跟中国内地的人不一样,既然日本人谢霜天:《冬夜·反抗》,《梅树心曲》,桂林,漓江出版社,1990年4月版,第271页。

谢霜天:《冬夜·反抗》,《梅村心曲》,桂林,漓江出版社,1990年4月版,第274页。

走了,我们为什么不独立,自己管理自己?”公公当即生气地斥责阿柱“是忘本”:“我们客家人是从广东来的,福佬是从福建来的,跟中国内地人有什么不一样?你倒说说看!”在公公看来,客家人无论到任何地方都不会忘记祖国,全世界有华侨的地方一定有客家人,他们有哪一个会忘本,否认自己是中国人的?在这种场合,素梅完全站在公公一边,对阿柱的言论极度反感。她心想:“照阿柱说的,认为自己比较接近日本人,因此就不认祖宗八代,这就好比一个婴儿,吃了一阵子别人的奶之后,便忘了自己的亲娘一样,难怪要受公公的训斥了。”由此可知,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已经构成林素梅性格深层最稳定的内容,它使一个原本平凡、并非英雄的农家妇女,在特定的时代环境里,表现出红梅傲霜、铁骨铮铮的气节;也使辗转迁徙的客家人,不论走到哪里,都有着一种生命之根、文化血脉的维系和牵挂。

《梅村心曲》归属地地道道的乡土文学作品。透过一幅幅素朴而又灵动的乡村风情画,它让读者体味到客家人守土爱乡的大地情怀,体味到风景无限而又多灾多难的乡村岁月。写客家乡情,无论是修祖谱、祭妈祖,四时八节的礼尚往来,生儿育女的“送羹”贺喜,以及割稻时节的拜伯公,做“喜功”,都表现出客家族群和睦相处、相濡以沫的人情传统与文化风俗。状乡村景色,极尽色彩明丽的诗意描写。水蓝色的天幕,起伏横翠的山峦,绿罗裙般的梯田,艳红柔黄的花圃,明镜一样的池塘,以及红瓦白墙绿篱笆的农家院落,都给人带来田园生活的美感。作品没有停留于静态的乡土景色描摹,而是往谢霜天:《冬夜·畅谈》,《梅村心曲》,桂林,漓江出版社,1990年4月版,第346页。

谢霜天:《冬夜·畅谈》,《梅村心曲》,桂林,漓江出版社,1990年4月版,第346页。

谢霜天:《冬夜·畅谈》,《梅村心曲》,桂林,漓江出版社,1990年4月版,第349页。

往在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的意境中,从主人公林素梅的眼眸里、心灵中去采撷田园美景,体验与泥土为伍、以劳动为生命的快乐。《秋暮·母鸡们》这样描写农家日常生活的片断:

素梅捡起那枚温热的鸡蛋,握在手心,好一阵舒适的感觉。而它的颜色多美呀!那种柔和的微红,就像夕阳西下时,最后一抹斜晕,采在天空最匀最薄的一片云彩上,真难怪那只母鸡要像完成一件杰作似的,大声啼叫起来。《春晨·嫁女》如此表现素梅在采笋时节的生命感应:拿了一把镰刀,一口装面粉的空布袋,素梅轻松地朝屋后竹林走去。田事忙罢,又该是采笋季节。鲜嫩的桂竹笋跟女人的青春一样,稍一误时,它便老去不堪折了。站在沁凉的竹荫下,只觉得身体内外全给翠绿浸透,分不出竹是我,我是竹。

与这片田园的合而为一,使得素梅能以超出一般农妇的眼光和心灵去感应故乡的风光之美,山川之秀,她所挚爱的田园不仅给她以快乐和滋润,也成为支撑她克服一个又一个人生劫难的生命力量依托。

与这一幅幅流动的田园风情画相对应,《梅村心曲》由77个相对独立的生活片断连缀而成,集合相关的若干片断,可以成为一个单元;而全篇阅读下去,又是脉络分明、首尾连贯的一部长篇。藉此独特的结构,成功地把台湾农村的景色和人物活动,一幅一幅地展现到读者的面前;透过艺术印象的感知和连缀,又融合成客家乡土生活和女性生命历史的长卷。

由此可知,谢霜天在台湾乡土文学创作格局中,无庸置疑地占据重要的一席之位。

同类推荐
  • 刘殿学中短篇小说精选本

    刘殿学中短篇小说精选本

    本书收录作者的诗歌作品有:《船与帆》、《笛声》、《心中的花》、《种子》、《一句话》等,及部分古典诗歌创作。
  • 我与三弟争上

    我与三弟争上

    如果有人要问我,你这本书的主题是什么,那我就这样回答你——兄弟之间的青葱岁月,平凡人生的真实写照。是的,这部书没有节外生枝的虚构,也没有浮华艳丽的辞藻,因为对亲人的最好怀念就是读他的书,继承他的遗志,完成他未竟的事业。那么争上的事业是什么呢?概括起来说就是他的精神价值,他毕生追求的理想情操,而这些都是不容亵渎的,更不能在文字上随意涂抹。基于这个原则,我写了他的一生,他的读书学习,他的工作生活,他的音容笑貌,他的壮志豪情,都是原原本本据实写来,既没有无限拔高,也没有轻描淡写。但是现在看来仍有诸多缺陷,比如日常生活的描述似乎少了,而重在一些大的线条的反映,这就不够生动。这一方面是他离家很早,我们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另一方面是作者力有所未逮,这是我应该感到歉疚的。
  • 亲亲我的宝贝

    亲亲我的宝贝

    该书稿是一部育儿类的日记体作品。全书由200个小故事构成,描述了一名叫“贝贝”的小女孩从呱呱坠地到上幼儿园这段时期的点滴趣事和成长轨迹,并记录了贝贝所在的家庭成员伴其成长过程中的育儿感悟与经验分享。
  • 吾飞月亮桥

    吾飞月亮桥

    这是一部诗集,包括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几个部分。诗作涉及作者生活中的重要阶段,内容方面有对流金岁月的回顾、对祖国大好山河的赞美、对亲友的深情和对生活瞬间的感悟与哲思,作者在生活的细微之处触景生情,截取生活的瞬间加以歌咏。作者以一个诗人的犀利笔锋,随意调动情感编制的文字,在虚实之间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体验与率直的魂魄。
  • 诗人兴会:毛泽东以诗会友记趣

    诗人兴会:毛泽东以诗会友记趣

    作为一位伟人,毛泽东有他严肃、认真、原则的一面;同时,作为一位诗人,他又有潇洒、浪漫、幽默、灵活的一面。这才是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毛泽东。本书以诗词曲赋为一条主线,将毛泽东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趣闻逸事汇编成书。在诗的世界里,他与人们长河同泳,共唱心曲,铸就了一篇篇雄奇瑰丽的诗篇。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诗人的世界里吧,让我们共同感受诗人的浪漫、潇洒、雄奇。
热门推荐
  • 萌宠不乖

    萌宠不乖

    大家都知道楚啸养了一只宠物。『楚老师,什么时候让我们看看你的宠物啊?』『她还小,怕生。』入夜,某人回家被掐了脖子,『楚啸!你说谁是宠物呢?』楚啸笑着把人抱进怀里,温润一笑,『乖。』『乖你妹!』
  • 科学炼金师的无良大冒险

    科学炼金师的无良大冒险

    接受了地球人思维的小小炼金师,为了征服异位面各种雌性生物而进行的一连串大冒险,中间虽有权谋、宫斗、热血,但总归还是猥琐主人公的11成长记!新书《女王战队的男侍从》正在上传,回归都市,不过是类似美漫的都市异能,有兴趣可以看看。
  • 我才是妖精的心上人

    我才是妖精的心上人

    在A城的一角里,有一座非常古老的建筑,很少有人知道,里面住了一位活了很久很久的灵力契约师,具体活了多久,水痕自己也记不清了。一年到头,一般情况下,很少有人会光顾这里,而但凡能够找到这里的人,都会和他签订下一份神秘的协议——签订下这份协议的人,可以实现自己的一个愿望,但是这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签订了协议,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而这代价就是用自己最珍贵的一样东西来做交换,并且这样的协议一生只能签订一次。来这里的人,有名不见经传的十八线想火的小演员,也有饱受单恋之苦却得不到爱情的男女,还有得了重病前来求寿的,甚至更有单纯只是因为好奇来打探是真是假的人……
  • 邪魅总裁:傲娇强妻不好得

    邪魅总裁:傲娇强妻不好得

    那夜,她喝醉进错房,被腹黑总裁吃抹干净,被他甩一脸支票。“我去!谁要你的支票啊!老娘最不缺的就是钱!”在彼此面前,用一纸契约互相捆绑,坦露心声却从未坦露真实身份。当她知道他是自己找了好久的他,当他知道她是自己早已爱的入骨的她……
  • 这是青春呐

    这是青春呐

    她本是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女子她本无目标,整日无所事事的人她本准备浑浑噩噩一生的人…………可是这一切都因他的出现发生了改变……
  • 武学新史

    武学新史

    当现代工业文明的到来,武学衰弱不可避免,面对如此境况,武学未来在何方?现实的生存困境与武学振兴责任重压下,看小镇青年如何书写新时代武学传奇。
  • 少帅夫人太厉害

    少帅夫人太厉害

    遇见本就是意料之外的惊喜~~可能早晚都会遇见,可能过程和结局会不一样但是现在遇见了就是上天最好的安排——她误入他的视线内——他直接闯进她的生活中原本平静的两人,可能也只是会按着生活的轨迹继续生活,现在却因为对方的出现,打乱了一切,把生活变得更有意义--原本交际的轨道偏离,将两人紧紧的绑在了一起宛城最尊贵的公子哥,她不想与他有关“水信儿,你只能是我的”她对闯入自己生活里的这个人无法预料,也无法控制“你······”最后却也无法控制的爱上和依赖她知道他杀伐果断冷血无情,但是却对她极好“你疯了”“遇见你,我就没理智过”
  • 灵魂韵动的旋律

    灵魂韵动的旋律

    我不相信这世界上有鬼神的存在,但是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因果!所谓因果,就是你做了什么,无论好的与坏的,他终将还给你!我看过一句话,也许大家都看过。话里说:佛祖畏因,众生畏果。这因果本是世间循环的东西。畏又如何不畏又如何?奈何桥孟婆汤不知是否真的存在,我自以为那不过是一场对灵魂的洗礼,让她忘却了前尘往事。又变成了重新打的开始,仿佛从未来过这世间。
  • 三言二拍警世通言

    三言二拍警世通言

    冯梦龙编的“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的总称。《喻世明言》亦称《古今小说》,但“古今小说”实为“三言”的通称。“三言”每集40篇,共120篇。分别刊于天启元年(1621)前后、天启四年(1624)、七年(1625)。这些作品有的是辑录了宋元明以来的旧本,但一般都做了不同程度的修改;也有的是据文言笔记、传奇小说、戏曲、历史故事,乃至社会传闻再创作而成,故“三言”包容了旧本的汇辑和新著的创作,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在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整理加工到文人进行独立创作的开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