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40900000035

第35章 女性创作视点的转移(下)(1)

季季:妇女生活的“诗与真实”

以季季丰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而言,她曾被认为是台湾新一代女作家中最有希望突破女性写作困境的佼佼者。事实上,且不说季季60年代就已经开始的文学出发,仅就70年代出版的《异乡之死》等9部小说集而言,季季的创作成就已经让人刮目相看;更何况她透视社会现实的独特视角,对妇女生活中“诗与真实”的敏锐发现,以及风格的求新多变,这一切都无庸置疑地确立了季季在70年代台湾文坛上的位置。尽管没有置身于女性写作的风口浪尖,但是季季小说的独异性和艺术性,却使她在更加广阔的女性写作空间里,拥有了一份臻于成熟的魅力。

季季,本名李瑞月,台湾省云林县人,1944年12月生,家中弟妹众多。身为长姊,季季从小就学习照顾别人,对生活充满信心和爱心;特别是受到开朗、质朴的父亲的影响,季季自幼养成了独立的人格,并保持一份乡下人的情怀。既便后来“在台北住了二十三年,并未使她沦为虚伪或虚荣的都市功利主义者;仍然保有乡下人的朴素与务实,不敢荒费应该耕耘的土地。”季季独立的人生定见和乡土情怀,成为她文学创作的原点,并且明显地影响到她的人生道路与小说风貌。

写作上的早熟与定见,促使季季比同时代作家更早开始了文学出发。从小酷爱文学的季季,16岁即发表处女作《小双辫》。之后,在《云林青年》、《野风》、《亚洲文学》等刊物大量发表新诗散文小说习作,18岁以《明天》获《亚洲文学》小说征文首奖。1963年高中毕业时北上参加文艺营,由于开训日期与大学联考相撞,又因为季季“并不认为现今的大学教育能够给我什么助益”,从而成为60年代鲜见的敢于拒绝联考的女子。19岁那年,她以《两朵隔墙花》获得文艺营小说创作首奖;翌年带着一篇题名《一把青花花的豆子》的短篇小说和随身衣物北上,家居永和,开始了专业写作生活,并在台大夜间部补习班听课。随着小说的陆续发表,1964年6月,季季以年龄最小的“无名”作家,有幸成为与高阳、聂华苓、於梨华、朱西宁、司马中原、琼瑶、琦君等知名作家同时签约的第一批“皇冠基本作家”。

季季“从不以为生命里有东西可以挫败我”,她认定“写作才是我最好的、最合适的事情”,故多年来一直笔耕不辍。直到1978年转入新闻界,季季先后在《联合报》副刊、《中国时报》人间副刊任职,现任《中国时报》主笔,并继续散文、书评的写作。

季季的小说创作主要分为60年代和70年代两个时期。早期作品结集出版的有《属于十六岁的》、《谁是最后的玫瑰》、《泥人与狗》。作者谈到,“民国五十至五十五年之间,我们很流行看存在主义的小说、存在主义的电影,听世界末日的流行歌曲等,都让人觉得生命是有点浪漫而无可奈何的东西。”受此影响,季季早期的小说多写无望的爱情,悲凉的人生,流露出虚无、浪漫、飘泊的色彩。《属于十六岁的》这篇小说,通过一个浪漫任性、多思敏感的女孩子眼光,将枯燥刻板的高中生活,小丑父子两代的屈辱人生、学校老门房的悲剧命运一一撷取,从而呈现出生命中深刻的无奈与感伤,留下早熟少女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季季这时候的文学出发还很年轻,难免不被60年代的现代主义文学氛围所感染;季季创作开始的文学特质也很突出,“从她少女时代以来,她的小说一直摆荡于现实意识和浪漫意识的两极之中。”70年代的季季,进入了小说创作的鼎盛期。在个人的现实生活里,亦经历了婚变的挫折,承担着独自抚养两个孩子的艰辛,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置身于政治文化思潮风起云涌的70年代,季季虽然不喜欢参与政治活动,但她很关心政治活动,关心这个经济形态和价值观念急剧变化的现实社会。在新的人生视野里,季季开始以文学中的社会参与,去洞悉周遭世界的艰辛人生。从1970年发表反映台湾妇女生活悲剧的《秋霞仔再嫁》为起点,季季逐步摆脱早期小说的主观、虚幻色彩,从而进入现实人生世界的描摹。这时期的作品大体标志出三种格局:第一种是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以描写作者少年时代的印象、追忆流水年华为主,其中有不少涉及到大陆去台的“异乡人”的乡愁。《异乡之死》、《河里的香蕉树》等作品堪称代表。第二种是集中表现女性婚姻爱情和苦难命运的小说,其中融人了作者对女性现实问题的独特思考,如《秋割》、《塑胶葫芦》、《菱镜久悬》、《苦夏》等。特别是小说集《涩果》,集中讲述了台湾未婚妈妈的不幸故事,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第三种是充满幽默色彩与嘲讽笔调的写实主义作品,它重在对台湾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问题进行大胆揭示,对人性中的阴暗面给予无情针贬,以《拾玉镯》、《鸡》、《喜宴》、《吠》、《跨》、《债》等作品为标志。

从季季的写作立场和文学主题阐释来看,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值得人们讨论。一方面,基于社会关怀和人的关怀的立场,季季对转型时期的台湾社会与人群格外关注,她借小说笔墨演绎乡镇风情和世道人心变化,写出了许多现实意义深刻并富有乡土风味的作品。在季季的追求中,“一个作家要写的是‘人’和人所构成的社会”。“我关心的是人的生存,以及因生存而产生的诸多问题,贫穷、痛苦、爱的幻灭,从农村走入都市后的迷失、新文明对旧社会的冲击更彻底的说,所有这些问题的核心,仍是为了探讨人的生存的价值。”耳闻目睹了形形色色的生存境遇和价值观念变迁,季季笔下那些守着乡土的生存,流落异乡的飘泊,涌向都市的迷失,在台湾由农业社会向资本主义工商社会转型的背景上,更加呈现出它色彩斑驳的人生世相来。

台湾的村镇,原本有着纯朴美好的乡土风情,相濡以沫的人际关系。自小在南部乡村长大,季季从没忘记自己是乡下人;多年的台北生涯,并未使她沦为虚伪的都市功利主义者。这种朴素的乡土情怀,往往构成她对生活中的诗意的发掘,既便是写到困窘落魄的境遇,也可看出这种乡土人生的力量支撑。《苦夏》反映艰难生存的残疾兄妹对被遗弃孕妇伸出援手;《河里的香蕉树》写到乡人对做过妓女的欧巴桑孕育生命的关爱;《月亮的背面》表现丧偶的爱梅感念生活的真诚之心,这些都给人以温馨的感动。但另一方面,季季也不能不痛心地看到,台湾在步向资本主义工商社会的过程中,乡村所付出的巨大代价。不仅仅是土地被征用,如同《群鹰兀自飞》中写到的“野地里插了几块‘新村建筑用地’的木牌”;还有色情茶室进入乡镇,给周遭男女、民间知识分子、妓女、新兴政客带来的诱惑与变化,如同《寂寞之冬》表现的乡村面貌和时代焦虑;更有甚者,是资本主义商业社会中唯利是图的金钱观念和世侩习俗的入侵,对乡村价值体系中美好一面的破坏。《拾玉镯》对此作出的入木三分的描写使其当之无愧地成为季季的代表作。小说以台湾南部农村一个大家族的瓦解为背景,描写这个家族中一群离开了乡村到城市安家立业的子孙,回故乡参加曾祖母拣骨重葬祭拜的情景。在城里当董事长、导播、明星等头面人物的众多子孙们归来的时候,个个心怀鬼胎,他们名曰祭拜,实际上是为了去分享陪葬品。当一对名贵的大陆玉镯出土的时候,他们馋涎欲滴,急忙瓜分,丑态暴露无遗。拜金主义风气流行的商业社会里,这个大家族的子孙早就失落了美好、善良的人性道德,抛弃了理想,成为只追求现实瞬间的生存快乐和金钱的木偶。相对于质朴的乡下三叔和他的傻儿子,城乡两者之间的人生落差,对比出社会价值观的巨大变迁,也见证了人性批判的深度。

另一方面,在爱情婚姻和两性关系的题材观照上,季季往往坚持着女性本位的写作立场。与曾心仪、李昂这种单刀直入的反叛姿态不同,季季更多采用了温和、迂回的抗衡方式。她“总是强调温和的改革”,而“不喜欢激烈的东西”。有过沧桑的人生和心灵,得到回报的努力与奋斗,使她能够坦然而坚忍地应对一切生命际遇,并以宽厚的女性意识和母性情怀构成她作品的情感底色。季季对于形形色色的女性境遇的描摹,对于女性爱情观、人生观和生命意识的发掘,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传达着女性的悯情和书写理念。

怀疑与疏离,是季季处理男女关系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无论是未婚的恋爱,还是牵手的婚姻,更不必说成为男性欲望猎取的遭逢,女人在两性相处的格局中,永远无望抵达幸福的彼岸,于是她们往往从怀疑开始,以疏离甚至逃逸而告终。这种对男性的疏离感背后所隐藏的,是男女相处不平等的事实,是女性为情所累的创伤性经验,是女性对男性世界的失望和对男权中心话语的不屑与拒绝。未婚女子小兰临产前的异地出走,是因为阿德不负责任的始乱终弃(《苦夏》);爱真携带幼儿的艰难逃离,是要击碎富商”借腹生子”、欺负无辜的阴谋(《群鹰兀自飞》);江秀桃背井离乡的流浪,是遭遇败德男人强暴后导致的歧视境遇所逼使(《菱镜久悬》)。季季笔下那些未婚的、已婚的、离婚的女人,都在以自己悲苦的人生故事,诉说着对男权世界的不信任感和逃离意识,既便是那些情窦初开的青年男女,也找不到恋爱的热烈,一如《杯底的脸》、《褐色念珠》、《没有感觉是什么感觉》中漠然、无望的女主角。特别是《塑胶葫芦》这篇小说,阿洋面对先后逼死生母和继母两个女人的父亲,在继母自杀之后的那天早晨,穿一袭红衣去和男朋友约会,这不能不说是她对父亲最大的不屑和嘲弄。这种对男人的厌恶和排拒,导致了她在两性相处中的疏离感。季季屡屡安排怀疑与疏离的变相反抗模式,意在提醒整个社会对男权强势话语下的男女不平等现象,对女性人生的创伤性经验,进行深度反思。

生命的感念与女性自身的救赎,寄寓着季季对女性人生的一种独特信念。在作者看来,“我从不以为生命里有东西可以挫败我。固然生命里有很多不公平的事情。但只要我们努力去做,到最后一定有成果。”从季季笔下的那些不幸的婚姻格局和不平等的两性关系来看,其中很少出现充满阳刚之气的敢于负责任的男子汉形象,女性困境的解脱往往来自于女性自身的救赎之道。这种救赎,主要依赖于三种途径。

一是得力于女性生命力量的支撑。女性的地母情怀,使她和生命的孕育连结在一起,由生命本身得到的滋养和教育,往往对女性人生有着直接的救助。季季多次写到女性生命观的感恩、知足、坚忍和乐观。在《河里的香蕉树》中,扔到河里的香蕉树,凭借河中心一块突起的泥地,竟然长出绿苗;它与当过妓女的欧巴桑坚持生出了眼睛睁不开的婴儿一样,都寓意了在最恶劣环境中顽强活下去的生命力量。透过《月亮的背面》这篇小说,人们看到丈夫的病逝并没有让独自抚育幼儿的爱梅丧失信念和美德,她依旧在艰辛的境遇中保持了“一颗真诚而容易感动的心”。小说这样写她对生命的感念:

看到天空变化不定的色彩、花的绽容和吐芽、蔬菜油绿硬挺的叶子、雨天叫卖茶叶蛋的梆声、老人脸上刻画着岁月的皱纹、孩童纯净的笑容、树的舞姿、烈日里卡嚓一声从信箱塞进信来的邮差她的心灵总是立刻接纳了他们,把他们紧紧地视为知己。这种感动是一种生存的喜悦爱梅从来不因困境中生活而觉得生存是一种多余。她甚至觉得只要有蔬菜佐餐、有屋宇避风雨,都是值得感激和喜悦的。

生命力量的坚忍与坦荡,在女性最孱弱、最困难的时候,往往出其不意地支撑了她;而母性的洗礼,又帮助女人从精神上超越现实的痛苦,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庇护生命的职责。由此看来,季季笔下,“对生命的延续赋予了更大的尊重和歌颂,尤其是她肯定母性所带给女性救赎的希望的描绘,真是动人心弦,一个十分坚强的台湾女性塑像,在这个阶段,隐隐然地耸立了起来。”二是争取女性群体的互助。这在妇女问题愈来愈成为社会问题的今天,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针对台湾严重的未婚妈妈问题,季季怀着女性的悲悯关爱之心,访问了芥菜种会的未婚妈妈之家,并深为未婚妈妈们的人生悲剧所震惊。季季说:“她们的痴情和梦幻、天真和愚味、忍耐和坚强、错误少挫击,确曾一次又一次赤裸而且冷酷地震撼过我,感动过我。我也希望经由我的呈现,和更多的同胞手足共尝这份美丽的哀愁,并在实际生活中给‘她们’更多的关怀和祝福。”她先是通过撰写调查报告《未婚妈妈的漫漫旅途》,力陈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实施社会力量救助的迫切性。后来又以带有纪实色彩的小说集《涩果》,集中讲述了不同类型的未婚妈妈故事。台湾当局的教育失败和社会道德水准下降的现实,造成少女的性无知和贞操观念淡薄;社会治安环境的不安全感,又使强奸、轮奸和药物逼奸、诱奸与日俱增。在这种背景下频繁出现的未婚妈妈悲剧,成为台湾社会问题的尖锐反映。季季没有过多铺陈无辜少女失足或受辱的具体过程,她重在唤起手足同胞对未婚妈妈更多的关怀与祝福,唤起当下社会对保障妇女利益和人身权利的重视,帮助“所有跌倒爬起、勇敢前行的同胞姐妹们”,走向新的生活。对于那些真诚帮助未婚妈妈的人们,从“未婚妈妈之家”或育幼院的工作人1,到《苦夏》中的贫女石阿幸、助产士徐太太:作者都给予了特别的肯定和赞扬。在《菱镜久悬》中,我们看到妇女社会工作者的热心努力,致使新街镇妇女委1会成为解决妇女各种问题的“娘家”和靠山。这种争取女性群体民间互助的方式,也体现了季季有关女性困境救赎的一种思考。

第三,女性救赎的最终出路在于女性的自救。没有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没有女性生存能力的成长,被救赎的女性仍然会落人新的困境。说到底,这个世界上,没有舟子可以渡人,只有自渡。季季虽然没有在作品中大声呼吁妇女解放,但她却通过笔下人物的成长,强有力地标示出摆脱困境的自我救赎路线,一如《菱镜久悬》中那个当年逃离败德男性的江秀桃,如今已经成为独立生存的美容师;又如《苦夏》中被蒙面人持刀强奸的如玉,终于在噩梦醒来之后通过艰苦的奋斗,跨进了大学校门。正是经由文学的呈现,季季让人们体味到女性自我救赎实现的艰难性和可能性。

同类推荐
  • 我读3

    我读3

    《我读3》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从作者、写作背景、内容等方面,向读者多角度地呈示一本书的内核。主讲人涉猎颇广,每一本书都经过了消化吸?,最后形成了中肯的评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传达给读者。每本书的背后都有一个小故事,读来妙趣横生。
  • 听李迪讲中国警察故事

    听李迪讲中国警察故事

    本书是知名作家李迪近些年来扎根公安一线,深入警察生活,潜心创作出的一部优秀纪实文学的代表作品。李迪是中国作家协会2010年在全国选出的第一批定点深入生活的作家,他多次深入辽宁、江苏、浙江等地公安一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作家定点深入生活提供了一个样本。李迪以其质朴生动的语言,真实可读的情节,对派出所、看守所、刑侦、经侦等各警种的民警进行了塑造,展示了当代公安民警忠于职守、勇于担当、服务人民、积极进取的优秀群体形象。书中人物栩栩如生,故事催人泪下,读后令人无不振奋,无不掩卷深思。
  • 后乐斋诗文选集

    后乐斋诗文选集

    《后乐斋诗文选集:我的离休生活》首先搜集整理了1978年以前编写的顺口溜、快板诗等诗文作品,进行反思和修改。1979年后,根据新的形势和个人经历,亲见亲闻,随干随记。1994年离休后,通过走访调查,以文会友,外出参观旅游等方式进行编写。
  • 俞心樵诗选(长江诗丛)

    俞心樵诗选(长江诗丛)

    我们有太多的多余部分。正是这种种多余滋养了诗歌的应有乃至诗歌的万有之空。如何使得多余的成为必要的,如何变废为宝,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这只是初级阶段的诗人的禀赋和工作。成熟的诗人,已经不急于引起关注了。与其说愤怒出诗人,不如说安静出诗人。安静,如一颗尘埃,终于落到了实处,并且与宇宙等量齐观。安静,安静,用安静批判一切安静。唯有如此,你才能够清醒地意识到,你是尘埃中的哪一颗尘埃。
  • 古城秋实

    古城秋实

    我的家乡福山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古城的初秋是美丽的,站在青龙山顶极目远眺,红瓦绿树和流光溢彩的屋顶交相辉映下的城区,银光闪烁、蜿蜒而下的内夹河和五彩缤纷、果实累累的田园,起伏逶迤的山丘和碧波荡漾的门楼水库……构成了一幅浓墨重彩的风景画。
热门推荐
  • 灯下尘未醒

    灯下尘未醒

    当沈亦铭时隔三年再见到柳一南的时候,从来没想过会是这样的重逢。傍晚黄昏的光撒在她的身上,安静又美好,像是几年前那些久久不愿提起的事从来没发生过。【你还好吗】这句话,怎么也开不了口。一南,你知道吗,那些折磨着我的每一个日日夜夜,我好像在见到你的时候,都熬过来了。
  • 大佬们别闹了

    大佬们别闹了

    掌管万界的六位大佬,来到了地球。住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 穿越之爱若随风

    穿越之爱若随风

    本是独立宣言的毕业之旅,却变成了乌龙俗套的穿越。好吧,既然来的是她最喜欢的杭州,那且让她将这个玄明朝当成明朝了玩转吧。可为啥她美好的人生还没开始,就因为一次烂好心莫名失了身?还一送一,凭空跳出个小石头?不就是玄明朝嘛,跟明朝应该差不多吧。那些穿越女都怎么来着?一代药师?不行不行,累死人。入朝拜相?不行不行,阴谋重重会死人的。当个皇后王妃?不行不行,和一群女人闲着没事整天做就盯着一个男人看,太可悲了。而当一个似成相识的大帅哥带着联姻遗诏出现时,阴谋得以重重揭开,矛盾也达到了最深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原力师

    神原力师

    两千年以后。原力将一切规则改写,虚空崩塌,星月变换,科学衰退,妖魔涌现,黑暗时代里,人类先贤浸透鲜血披荆斩棘,走出一条截然不同却同样伟大的道路。钢铁与黄铜为骨,煤炭与蒸汽为血,皮革与蕾丝为肤,嵌与发条和齿轮,立足于落后与先进的历史十字路口。原力师,构装师,血脉能力者;原晶,蒸汽机,差分机,枪炮,汽艇;妖族,魔族,四神教会,血脉病,希望家族,神秘呢喃......欢迎来到我所构建的玄幻世界。
  • 快穿王者之万幸得以相识

    快穿王者之万幸得以相识

    江知郁这一生,曾经和李白一起在长安最高的宫殿上对月醉酒,她看着姣月,李白看她;也曾与东方曜一同在稷下修学,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的少年,他带着光。 也与诸葛亮一同于南阳隐世,随手一指,便是半壁江山。 也曾和韩信一同在军帐商讨兵法,吹角连营沙场点兵,战火纷飞,金戈铁马。
  • 战神联盟之时空隧道

    战神联盟之时空隧道

    “在我的世界,全部都是你。”光阴飞逝,回忆一点点消失,只记得你天真的笑颜。“若还能回到那些年,再次坠入爱河。”说不出口的爱意禁锢在心里,但我明白,你是我的唯一。满天星斗下,承诺的誓言,我不会忘记。
  • 谁愿为神让亦之

    谁愿为神让亦之

    魔界“魔帝大人,生了,是个男的。”一个背后生两黑羽翼的妖娆抱着一婴儿。“真像她啊,对不对妖姬。”不死魔帝盯着一个一点都不像魔族的小孩到像人族。“开启传送阵吧,他不应该在这里生活,这不是他的世界。”“是,魔帝大人。”妖姬弯身回道。
  • 豪门恩怨:娇妻休想逃

    豪门恩怨:娇妻休想逃

    一场车祸,使原本不相干的两个人相识。为了偿还父亲治病的五十万,她成了他的契约情人。为报丧母之恨,他娶了她为妻。虐与被虐,压迫与反抗,间或也有关怀与温馨......冷酷的豪门之子学会了怎样去爱,倔强的灰姑娘成长为著名主持人......小小的蜜雪儿,是连接他们的纽带......
  • 闪情闪爱:纨绔公子很专情

    闪情闪爱:纨绔公子很专情

    李潇潇觉得这辈子她肯定是嫁不出去了。第一:她现在很红!被指证抄袭,所有人都知道她为了出名不惜剽窃别人作品。第二:她还是很红!外界都传言,她为了钱流连在好几个男人中间。第三:她确实很红!她真的为了签约为了十万块钱放弃了节操去陪了阮翰琛一宿。一个失去了工作身负外债而且名声又很差的女人可以找个老实人去接盘嘛?老实人没有,纨绔公子倒是有一个。********阮翰琛是个骄傲的男人。也许是他上辈子好事做多了所以投了个好胎,英俊、多金、身居高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他想要的就没有得不到的。他不惜重掷千金为红颜、怒发冲冠为红颜、甚至为红颜和家中决裂。可是这些和她李潇潇没什么关系。********然,这些怎么到最后就变了呢……?——你们我们俩名声差不多,凑在一起不是正好相配?你不是挥金如土么?你不是有过很多女人么!你名声差是你活该,而我的是被人诬陷的!可是你确实因为钱陪过我一次阿……李潇潇:……——谁当初嫌弃我来着,不让我进门?那时候年轻不懂事!谁当初一个劲的强调他喜欢的人不是我?那时候年轻不懂事!那谁现在又天天死皮赖脸的在我身边晃悠那时候年轻……。阮翰琛……*********新坑新坑求收藏~~~~
  • 疯狂外星人6:世界第一朵花

    疯狂外星人6:世界第一朵花

    《世界第一朵花》是全国儿童文学大奖作家赵华“疯狂外星人”系列的第六册。本册一共选取了四篇放飞梦想、充满爱的中短篇作品,包括《沙漠骆驼》、《猫的小屋》、《三十二个月亮》和《世界第一朵花》。四篇小说以“爱·梦想”为主题。所有梦想的实现都需要付出代价,而有了爱的力量,再大的困难和代价,都无法阻止人向梦想进发的脚步。现实与外星元素的巧妙融合,让梦想蒙上了科幻的色彩,更具想象力与震撼力。内容丰富曲折,引人入胜,同时情感真挚感人,荡气回肠,是一本难得一见的兼具文学性与科幻性的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