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567800000006

第6章 家风(上)

东晋时代有个大臣叫陆纳,属于吴郡世家子弟,祖先就是大名鼎鼎的陆逊,父亲陆玩曾任侍中、司空,伯伯陆晔(yè)是卫将军。陆家虽系江东名门,家世显赫,但家教特严,家风良好,特别崇尚清廉俭约。根据史书记载,陆纳秉承家风,“少有清操,贞厉绝俗”——从小就坚持清廉的道德操守,清贞严厉,不通时俗。他担任吏部尚书的时候,当时的司徒兼侍中谢安位高权重,约好要到他家去拜访。陆纳答应了,却什么都不准备。他的侄儿陆俶(chù)觉得太寒碜,特别着急,又不敢请示叔叔隆重接待。于是悄悄地筹备宴席。

谢安到了陆家,陆纳摆出来接待的就两样:清茶、水果。谢安很诧异,但他一向大气,也知道陆家的家规。宾主交谈没多久,突然山珍海味呼啦啦地都摆上了桌。谢安受到陆家如此礼遇很高兴。谢安吃饱喝足走了,陆纳叫来侄儿陆俶,一顿猛训:

汝不能光益父叔,乃复秽我素业邪!——《晋书·陆晔传》

作为陆家子弟,你不能将父叔辈的清俭传统发扬光大,还要用美酒佳肴这些俗物、俗礼来讨好权贵,你这是玷污陆家清白家风!

处理结果:家法伺候,陆俶没捞着奖赏,还挨了40棍子。[23]

陆纳的行为看起来是小题大做,清厉过头,但根据陆家的处世策略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为什么呢?陆家是江东巨族,代表了强大的地方势力和政坛精英群体,谁都愿意和陆家攀上关系,既可以提高社会地位,也可以寻求强大的政治奥援。但陆家却清贞自励,既不愿意别人寄生投靠,怕有辱门庭,更不愿意背上阿附拍马的卑劣名声。

想当年,王导是晋元帝的铁杆,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堂兄王敦又执掌兵权,史称“王与马,共天下。”——王家和司马家共享天下。更重要的是,王导出自山东琅琊(yá)王家,也是名门望族,社会声望绝不比江东陆家逊色。王导初到江南,想和陆家联姻,巩固政治实力。王导把这意思透露给陆家的一位精英——丞相参军陆玩,就是陆纳他爹,哪知道被一句话顶回来——

培□(lǒu)无松柏,薰莸不同器。玩虽不才,义不能为乱伦之始。——《晋书·陆晔传》[24]

低矮的坟丘上哪能长出松柏大树,香草、臭草也不能放在一个盒子里。我虽然没什么本事,但也不敢擅开妄结权贵这个先河。

这话说得很委婉,也很巧妙。表面上是说江东陆家不敢高攀琅邪王家,骨子里表达的意思却是陆家还不怎么瞧得上你王家。

除了婚姻,陆家对于朋友、盟友的选择也特别谨慎。一方面是怕动摇陆家固有的政治地位,一方面又怕有辱陆家士林声誉。但不通世情、断绝交往更不行。于是陆家通过特有的家法、家规维持家风、家声——可以择友而交,但必须是君子之交,一杯清茶,一盘水果,既显示了清俭家风,也代表了陆家的清高声誉,还代表了陆家清傲的人格风范。

但陆俶对家族的三清——清俭、清高、清傲精神领会不够,理解不透。谢大人来了,忙着献上山珍海味,这让陆纳认为有阿附、投靠之嫌,有损家声,有辱家风,所以恼羞成怒,斥杖侄儿。

那么,江东陆家一再看重的家风、家声到底是什么?

家风,又称为门风,是指一个家族特有的道德风范、精神气质、行为规范和审美格调。这种风气对内孕育族众子弟,对外就成为“家声”——社会对家族的一种正面褒扬。

家风是指家族内部风范,家声则是家族的外部声誉。曹魏时期的司空王昶曾经谈到家风与家声之间的关系。他在诫训子侄的时候提到一个观点:

孝敬则宗族安之,仁义则乡党重之。此行成于内,名著于外者矣。——(三国)王昶:《诫子及兄子书》

家族生活中,如果孝顺父母长辈,宗族就安定;如果推行仁义,乡党就会服从、效法。这种行为推行于内叫“家风”,名声在外就叫“家声”。

家风为什么又称为“门风”?因为从汉末以来,官府选官和推举人才都依照被选人的籍贯和家族姓氏作为依据,后来更按照官位品级和姓氏区分社会等级,于是有了郡望、门阀之类的附属品。比如王导一家就属于四大姓中的“郡姓”;陆家属于江东的“吴姓”,都属于最知名的家族。

这些家族按照古礼,可以在自己家门口立两根柱子:左边的叫“阀”,代表这家人建功立业的勋绩;右边的叫“阅”,代表家族历史久远,合称“阀阅”,后来又称为“门阀”,家族风范又简称为“门风”。晋明帝去世前,遗诏表扬辅政大臣陆玩、陆晔一家:

其兄弟事君如父,忧国如家,岁寒不凋,体自门风。——《晋书·陆晔传》

陆氏兄弟事君如父,忧国如家,即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能恪守这种家族风范,保全王室(shì)。

那么,家法与家风又是什么关系呢?从经验层面考察,家法是因,家风是果。有了良好的家法,才能有良好的家风;如果家法不兴,很难谈得上有什么家风、家声。

曾国藩布衣起家,名高天下。在子女婚姻问题上,屡次严诫与官宦人家通婚联姻,说起来是怕子弟沾染奢惰恶习,但更怕的是这类官宦子弟进了家门,作威作福,乱家规,败家风。他的大儿子曾纪泽男大当婚,有钱有势的常家向曾家提婚时,曾国藩发现常家子弟经常仗势欺人,家风不正,家声不好,女儿必然会受父兄行为的影响,建议委婉推辞。[25]

家风的外在表现一般容易识别,比如文质彬彬、温柔谦和,诚信清廉、持正守法等,但家风的内涵却很难归纳。我们就其大者、要者,总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仁敬。对内孝友传家,对外礼敬待人。这类家风能有效防范子弟狂悖无礼,傲诞不经。

唐宣宗时,博陵崔家是著名的世家大族。到了崔倕(chuí)这一代,养了六个儿子,一个当宰相,五个为高官。六兄弟同居共财,养老育小,相互砥砺监督。连唐宣宗都感慨不已——

崔郸(dān)家门孝友,可为士族之法矣。——(宋)王谠:《唐语林·德行》

崔郸就是崔倕的儿子,后来当了宰相。这一家人孝友传家,可谓士族的楷模。不仅如此,皇帝还在崔家居住的门额上题写了“德星堂”三个大字,表旌褒扬。[26]

唐宣宗所说的“孝友”是什么呢?就是指儿孙孝敬长辈,兄弟和睦,妯(zhóu)娌融洽。

孝友以人伦秩序为宗旨,以仁敬为内核,不能因官位升降而改变。宋代吕大防的妻子对大伯吕大忠极为恭敬,每次在家里碰见了都要以礼拜谒。后来,吕大防官升宰相,夫人腰杆儿“硬朗”了一些,大伯过来见弟弟,大防夫人由两个婢女扶着象征性地拜了一拜。这下,吕大忠不高兴了,当场就讽刺说:“哎哟,宰相夫人身份贵重,不用拜了吧。”吓得吕大防赶快把两个婢女赶开,要夫人以常礼参拜大伯。[27]

孝友也不因门第高低而有减损。

我们常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皇帝的女儿真要嫁出去,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古代皇家公主下嫁仕宦人家称之为“降”,仕宦人家子弟娶公主叫“尚”,一看就知道门不当户不对。最奇怪的是,很少有人家愿意“尚”公主,不想吃天鹅肉不说,听到天鹅叫就千方百计绕道走。

为什么呢?公主到家,什么家法、家教,统统让路。有主见的家族绝不愿意看到公主破坏自己孝友传家的传统,更不忍心看儿子虐心、犯贱。

但皇帝女儿总得嫁出去才行。于是皇家除了强行择婿外,自己也整顿家风,要求女儿恪守妇道。唐宣宗的爱女万寿公主选驸马时,白敏中推荐了“高富帅”的郑颢作为后备人选,搞得郑家对白宰相恨之入骨。等到万寿公主嫁过去,日子好像还风平浪静。有一天,唐宣宗听说女婿郑颢的弟弟生病了,还很严重。立马派人去问公主,探望小叔子没?宦官很快回奏说,没有。问公主在哪儿?说跑慈恩寺看戏去了。唐宣宗大怒,立即召见公主。

公主匆匆赶来,唐宣宗也不看她,也不问她,自己生闷气。公主吓得痛哭流涕,唐宣宗这才说明缘由:小叔子生病,你应当守在家里,随时探视、关切,哪能跑去看戏呢!

最后,宣宗皇帝感慨说:我一直都没想通,这些官员为什么不愿意和我结亲,原来是我自己没教育好自己的女儿![28]

还好,万寿公主后来还算懂事,终其一生,在夫家能够恪尽妇道,礼仪持家。这就说明,哪怕你贵为金枝玉叶,到了婆家,还是得摆正位置,认清角色,不能因为是皇帝的乖乖女就任性,就抛弃仁敬的家规、家风。

能仁敬,自然能谨慎忍恕,能宽厚仁惠,后代子弟也不会飞扬跋扈,傲慢骄人。这种仁敬之风从家庭推向社会,就能产生一种示范效应,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换句话说,这种家庭道德风尚,不仅会影响个人的品行修养,还会影响群体性的行为选择。

从个人品行修养上讲,北宋宰相王曾中了状元,回家省亲,地方长官安排了声势浩大的仪仗队、鼓乐队、舞蹈队恭恭敬敬地迎候。王曾一听,受不了,自己骑着一头小毛驴从岔路避开。

这是谨慎。王曾还终生奉行忍恕,后来作了宰相还感慨地对朋友和子弟们讲述心得:

吃得三斗酽醋,方做得宰相。——(宋)吕本中:《童蒙训》

做宰相,不仅要有海一样的肚量,还得有钢铁般的胃肠,要容得下人,要恕得了人,还要忍得下气,就等于喝三斗浓醋。

忍恕是一种仁术,宽厚则是一种仁道。能忍恕自然宽厚,能宽厚必然忍恕。晚明忠臣温璜,清军南下,杀妻女后自杀殉国,让清军都感佩不已。温璜自幼丧父,一直接受母亲的训导。他母亲曾经对他说过一句话,后来成了名言——

是非自有公论,在我当存厚道。——(明)温璜:《温氏母训》

公道自在人心。是是非非自有公论评判,但就我而言,应当随时心存厚道。

从群体性行为选择上讲,仁惠不仅可以积德,还可以致福、聚缘,更可以免祸。

南宋的倪思曾经讲了一个真实事例:当时京城里有一户姓马的人家,开的是布匹店,每天拿出一千钱来施舍穷人,来者不拒,称之为“顺钱”。接受这种恩惠最多的自然是当地的乞丐。根据《东京梦华录》等笔记史料考察,那时候的乞丐是以“行”“团”形式组建的,是有组织、有纪律的社会性团体,有统一的制服和行为规范。当然,这种组织后来有了一个更通俗的名字——丐帮。[29]

马家这种仁惠之举很快得到回报。有一年,京城大火,其他人家被烧得精光,一片赤(chì)地。马家的布匹、绸缎,甚至床榻蚊帐、锅碗瓢盆一样都没毁损。——大火刚起,丐帮首领一声令下,一百多个乞丐纷纷加入救火队伍,救了人,救了财,但房子没了。这也难不倒丐帮,丐帮里人才多的是,找木头,运砖瓦,备料、测量、兴造、粉饰工作一条龙完成。马家不仅没有损失,还很快开业赚钱。

马家感动了,将“顺钱”从每天一千涨到了每天两千,直到倪思写书的时候,还没停。倪思高度赞扬了丐帮的义行,但更佩服马家,说这才是“富者之法”。[30]

第二,严毅。家风的第二层内涵是严肃家规家法,训导子弟庄重沉静,举止有礼,言行有节,合于德,尽于理。这种家风主要是防范子弟轻浮游荡,滥交豪赌,避免败德丧身亡家的家庭惨剧。

再来说说唐代公主那些事儿。身为公主,找的驸马条件自然就比较高,不仅要有德有品,有才有貌,还要门第高贵,换今天的标准就是“高富帅”还得加上“德才贵”。

这样的男人天下不是没有,但太少。更大的问题刚才已经说到了,没谁愿意娶公主回家当佛爷供着。如果皇家家教严,家风好,公主还能守守妇道,对公公、婆婆、老公有个好脸色,否则就是把老虎引进羊群,不炸群才怪。唐代还有一项规定:如果公主先死,驸马得像给父母守孝一样地守上三年。公主的高贵身份倒是保障了,但辈分全乱了,这是很多仕宦人家难以忍受的。后来唐文宗为了皇室女儿的幸福,废除了这项陋规。[31]

在今天的影视作品中,唐代公主没有几个有好下场,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唐中宗女儿宜(yí)城公主的驸马叫裴?(xùn)。裴驸马可能觉得在公主面前放不开,就在外边养了个女人,要过平民生活,哪知道被公主发现了。公主维权的手段很暴力:她派宦官割掉那女人的鼻子、耳朵,还把相关部位的皮剥下来黏在驸马的脸上,又把驸马的头发用刀切下来,让他到公堂打卡坐班,上下惊愕骇笑,很快成为头条新闻。

公主倒是任性了。但养女如此,她爹唐中宗丢尽了脸,直接将公主贬为县主,把驸马降了官。[32]

唐中宗还有一个女儿安乐公主,人长得美,却恃宠骄横,不仅未婚先孕,奉子成婚,还抢占民田,搜刮民财。她喜欢漂亮衣服,单百鸟裙就有两件。这裙子全由鸟儿的羽毛精制而成,正看一种颜色,反看一种颜色,上面还绘着一百只鸟的图案,奢靡无比,价值连城。因为公主喜欢,天下争相效仿,以至于——

山林奇禽异兽,搜山荡谷,扫地无遗。——《朝野佥载》

山林间那些珍稀鸟类、兽类全部被人扫荡、捕捉得干干净净。

更有甚者,安乐公主还插手人事安排,众多大臣,尽出其家,后来还意图谋反,事败被杀时才25岁,头被割下来挂上旗杆。

至于淫乱春闺,丑闻外泄的公主更不在少数。根据朱熹的说法,李唐源于少数民族,对妇女失礼一事看得很淡。[33]如此一来,当驸马虽然可能穿绯服,但更有可能被戴绿帽——在唐代,只要当了驸马,就可以赐穿四品、五品官员的绯色官服;可能会飞黄腾达,但更可能家破人亡。

所以,天下仕宦人家权衡利弊,一般都早早就为儿子定下婚事,省得被皇帝抓差当驸马。还有一个招数,称病。史料记载,唐宪宗长女岐阳公主到了出嫁年龄,宪宗皇帝——

遂令宰臣于卿士家选尚文雅之士可居清列者,初于文学后进中选择,皆辞疾不应。——《旧唐书·杜佑传》

唐宪宗感慨当时的宰相权德舆选了年轻才俊独孤郁做女婿,也想为大女儿找个文学之士。哪知道兜了一圈下来,都称病不答应。不是说我家儿子长得拿不出手,就说我家儿子有病,表面上看不出,就说是“暗疾”;身体上看不出,就说精神上有点问题。反正就四个字:不敢高攀!

有鉴于这些惨痛的教训,唐代后期的皇帝对女儿的家教越来越严格。唐宣宗算得上是一位明君,他对女儿的管教也卓有成效。实际上,在女儿出嫁前,他特别交代过两件事:

无鄙夫家,无干时事。太平、安乐之祸,不可不戒!——《旧唐书·列传》

千万不能瞧不起夫家,千万不可干预时政。你随时要看到太平公主和安乐公主的悲惨结局。

唐宣宗还做了一件让天下读书人特别高兴的事情,也和他整饬家风有关。他的二女儿永福公主本来已经订婚下嫁才子于琮(cóng)。有一天,父亲和女儿在一起吃饭,因一件小事,永福公主生气了,当着老爹的面把筷子折断了。唐宣宗特别生气:你这样任性,哪能给读书人当妻子?你就别嫁人了!于是下令,广德公主下嫁于琮。永福公主只好当深宫宅女,长恨绵绵无绝期了。

于琮后来当上了宰相。而广德公主恪尽妇道,以礼法持家,终成一代名媛。唐宣宗其他女儿的良好名声总体明显高于此前,算是为皇室家风加了分,为皇家挣回了些体面。

通俗地说,公主们都想拼爹,如果当爹的一味娇宠,最后只能是害人害己。唐宣宗正是为了防范女儿拼爹害人害己,才严毅治家。既截断了公主干政的积弊,将国家治理渐次推向法制轨道,造就了“大中之治”的盛景,也尽到了一个父亲的职责,让女儿们能够避开政治斗争的残酷无情,平平安安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除了仁敬和严毅,历代家法倡导的家风还有哪些?这些家风对今天又有什么样的借鉴意义?

请看下一讲。

同类推荐
  • 名城胜地对联(下)

    名城胜地对联(下)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关于名城、胜地的对联,如“太白楼(歙县)”、“西湖桂斋(福州)”、“白居易墓(洛阳)”等等。
  • 兰州历史文化丛书·民族移民

    兰州历史文化丛书·民族移民

    本书从人生历程民俗、忙忙碌碌办年事、热热闹闹过大年、四时八节饶有趣、五彩缤纷的庙会花会、家常便饭最养人、风味小吃最诱人、适应环境的民间服饰等方面,介绍了兰州市的民风民俗。
  •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从雍正八年(1730年)开始,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朝政府七次发兵征讨一个只有县级建制的弹丸之地;民国年间,此地的归属权在川藏双方相互争夺、谈谈打打、打打谈谈中摇摆不定;直至1950年,解放军未经战斗将此地解放……两百多年来,清廷官兵、西部军阀、国民党军队、西藏地方军队乃至英国军队等,都以不同的方式介入这个地方,搅得风生水起这就是瞻对!瞻对地处康巴,康巴人以强悍闻名,而瞻对在康巴人中更以强悍著称。当地人也以此自豪:瞻对就是一块铁疙瘩!本书以瞻对200余年的历史为载体,将一个民风强悍、号称铁疙瘩的部落“融化史”钩沉出来,讲述了一段独特而神秘的藏地传奇。
  • 老北京胡同与四合院

    老北京胡同与四合院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 老北京古园林与胜景

    老北京古园林与胜景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热门推荐
  • 超级圣光

    超级圣光

    天赋异禀的奴隶因为救了一代公爵,被带出地狱般的将军府。踏入魔法世界,修习光明魔法,靠着一身霸绝天下的光系魔法,他成功练出圣光,纵横异世大陆,驰骋天下!
  • 流年与鱼

    流年与鱼

    what,某女救了一条‘美男鱼’。what,竟然还要还要满足一个愿望作为报答,虽然只能维持30天,但是,许什么呢?财富,容貌...等等,当然是报得美男归
  • 你和时光皆可得

    你和时光皆可得

    “喂,给你”他一脸祸害苍生的笑容惹人心花怒放,她接过揉得皱巴巴的纸条:我喜欢你。她轻轻的只写下了:高考加油!
  • 魔皇爆宠:傲娇神狐妃

    魔皇爆宠:傲娇神狐妃

    他,是魔界之皇,七界中的高大上,邪魅傲娇霸道妖娆拽,后宫佳丽三千,唯独对她纠缠不休,宠溺无边,她,是一个在床上睡觉却被五个欠扁神兽将灵魂强行拉入异世的悲催杀手,给个什么身体不好,偏偏给只狐狸,好在给了一个逆天传送器,从此以后,古代现代随便穿,面对无赖的某个魔皇,她只给了几个评论:无赖流氓骚包装高大上外加不举!某魔皇邪魅一笑:是不是不举,你来验证一下,不就行了?记得曾经她对他说过:你若不离我便不弃,他也反笑岀声:你若不弃他便不离,从此以后,无忧无虑,一直走下去……
  • 糜荼花开

    糜荼花开

    周浩晨,为了你,我愿意倾尽所有。只要能保你一世平安,即使不在一起也没有关系。只要你好好的。
  • 大明治

    大明治

    冰城工业大学,物理系毕业的孙斌,在核聚变实验中穿越时间裂缝,来到了明末崇祯年间。化身忠臣耿如杞经历由死到生的历程,就任大明王朝的山西巡抚,振兴晋商文化,科技推动明代生产力的跨跃发展,整饬吏治清剿流匪。书写了一曲民族复兴的乐章
  • 我帮遍天下女修

    我帮遍天下女修

    第四次星际战争,纳米机甲,暗能浮游炮,等离子星河舰队,超人工智能。这是浩瀚的星际殖民时代。“乐于助人,从我做起。”抱着个帮助妹子就给奖励的系统,陈慕走上了一条热于助人(妇女之友)的康庄大道。
  • 梦夜魅司

    梦夜魅司

    一场祸乱,她爱上了他,一场跨越千年的爱情,“我爱你,千年不悔。”“我亦是”。等待千年只为你
  • 只有厨房温暖灵魂(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只有厨房温暖灵魂(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招待自己和喜欢的人,从认识厨房生活开始。想法积极的人,做任何事都会有正能量看法,比如做饭。厨房的创造力在于,让你专注于手头工作,专注于当下,集中注意力,而不会让你分心或有压力。当你拿起一棵青菜,你开始专注所有的感觉。水流的声音、青菜的外观。当你拿起一只碗,你闻到洗涤液的气味、听到碗盘之间碰撞的声音。当你做好一盘菜,你手中盘子的触觉,菜的色与香。一个人,更要好好吃饭。
  • 精灵抽奖系统

    精灵抽奖系统

    一天,逸秋醒来,发现自己的世界观突然崩塌了……“我好像不知道为什么跑到了另一个地球…”满地跑的宝可梦是什么鬼?!为什么不用精灵球就能收复宝可梦?!那些训练师手上的召唤阵又是什么?!最最重要的是――为什么人类也能使用宝可梦的力量?!(ps:第一本书由于生活所迫而扑街了…希望这本能顺利写下去吧……毒死莫怪哦(?-ω-`))(pps:这本书不签约,免费作品,所以不能打赏,如果有人就是要打赏的话加书群发个红包乐呵乐呵,嘿嘿)(ppps:看在不收费的份上,多给点推荐票和收藏吧!)